花水湾国际温泉大酒店:沈充与《前溪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51:34

沈充与《前溪曲》——节选自《南朝家族文化探微》
  【添加时间】:2009-10-19        (一)《前溪曲》出,南音风格 

     沈氏家族较早“善属文”者,首推沈充。沈充以军武起家,被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王敦任为参军。一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其所写的《前溪曲》,又称《前溪歌》共7首。据《乐府诗集本》其词如下:
其一
  忧思出门倚,逢郎前溪渡。莫作流水心,引新多舍故。

其二
  为家不凿井,担瓶下前溪。开穿乱漫下,但闻林鸟啼。

 其三
  前溪沧浪映,通波澄渌清。声弦传不绝,千载寄汝名,永与天地并。

其四
  逍遥独桑头,北望东武亭。黄瓜被山侧,春风感郎情。

 其五
  逍遥独桑头,东北无广亲。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忆汝涕交零。

  其六
  黄葛结蒙蔓,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复不鲜。 其七
  黄葛生烂漫,谁能断葛根。宁断娇儿乳,不断郎殷勤。
  《晋书•乐志》、《通典•乐典》为车骑将军沈充。《宋书》原作沈玩,中华书局本校勘后改为沈充。乌程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三二说:“《前溪歌》晋车骑将军沈充作,见山谦之《吴兴记》。”
  前溪所在之处,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二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言:“于竟《大唐伎》:德清县南前溪村,南朝习乐之处也。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又同书《太平寰宇记》言:“前溪者,古永安县(今德清县武康镇)前之溪也。晋沈充家于此。”按照《前溪曲》所描写的意境,应是武康镇。
  《前溪曲》属民间“吴声歌”,《宋书•乐府》载:“禹省南土,涂山之女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今绍兴西北)之阳,女乃作哥(歌)”,就有了“南音”。《宋书》还有三国吴有“宗庙登哥(歌)”的《神弦》和“付乐官善歌者习歌”的记载。说明吴既有雅乐,也有乐官。《宋书》:“吴哥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南方早有吴哥,北曲传入后又有了新的发展。但早期歌曲及歌词未见传世。吴兴传世吴声歌,最早的是沈充的《前溪曲》。到了唐武则天时,《前溪》是“今其辞存者”的六十三曲之一。唐崔颐诗“舞爱《前溪》妙,歌怜《子夜》长”,说明《前溪曲》在唐以后逐步为歌舞曲、歌舞词。
  沈充的《前溪曲》,其创作的角色颇似魏文帝曹丕,以女子的口吻,既抒写对爱情忠贞的渴求,“莫作流水心,引新多舍故”,也表达无离家门、远赴建康“逍遥独桑头,东北无广亲”的孤独寂寞与前途未卜的忧虑,“花流逐水去,何当顺流还”。情意真挚而缠绵,有南音的风格。
  
二)武将闪出的文学火花 

  沈庆之与沈攸之是以“武事”名重朝廷、左右政局的,但在家族学风与世风的吹拂下,也闪出文学的火花。沈庆之目不识字,谈不上习书诵文,一首口授诗却成为传世作品,清代严可均将其收在《全宋文》中,与沈攸之同列文坛。孝武帝在一次欢饮中令群臣赋诗,沈庆之口授《侍宴诗》,曰:
  微生遇多幸,得逢时运昌。
  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
  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
  这是一首歌颂圣德的平庸的应景之作,以“时运昌”迎合孝武帝,并表示自己愿作汉代张良一样的贤臣,忠于朝廷。所以孝武帝晏驾,沈庆之成为顾命大臣之一。
  沈攸之于宋后废帝元徽四年(公元476年),平定建平王刘景素反叛,驻江陵,得罪台直阁臣高道庆,被诬反。紧接着,高道庆又派刺客,持有废帝手诏,欲予加害。第二年废帝崩,宋顺帝即位,加封沈攸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为朝廷倚靠的重臣。此时萧道成已经怀有异心,劝沈攸之共图大业。沈攸之感恩于刘宋王朝的重用之恩,说:“宁为王陵死,不作贾充生。”遂写了《遗萧道成书》,表达自己的复杂心绪。信中从昔年友谊着笔,历数萧道成为臣不恭,妄计废立之事,“吾闻前哲绝交,不出恶言,但此自陈各节于胸心,因告别干载,放笔增叹,公私潜泪,想不深怪往言。”陈辞深沉,文理清晰。元徽五年七月,宋顺帝即位改元,沈攸之亦举兵抗萧道成,以表示对刘宋王朝的忠诚。他自荆州东下,作了《西乌夜飞》五曲。如其中的一、三曲,曲曰:
其一
  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夫妇恩情重,怜欢故在修。

其三
  我昨忆欢时,揽刀持自刺。自刺令应死,刀作杂搂僻。

  

  《西乌夜飞》被收录保存在《清商曲辞•西曲歌》中,五曲同调,所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既有恋爱情深对家的眷恋,又有兵败后悲剧的忧虑,情重,心理负担更重,压抑而又无奈,奋进又找不到出路。这是武力强宗沈氏家族武将闪现的文学火花,虽是一闪即逝,却为后人点起文学创作的激情。

  

  (三)求实不为虚名,冀望斯文不绝

  

  求实进取而不为虚名的沈氏家族人物有两位,一位是沈道虔,一位是沈麟士。沈道虔“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冬月无复衣,戴逵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沈道虔是晋宋间沈氏家族发展过程中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沈氏家族卷入孙恩之乱而遭受沉重打击后,虽然自己也在饥荒中,却竭尽全力照顾兄弟子侄的生活。由县令庾肃所助,在县南废头里临溪立宅,有山水之玩,州、郡、府凡十二命,皆不就,好学诲人,不改其节。乡里少年相率受学,沈道虔无食相供,而受业者咸得有成。其兴学传教之举,得到了宋文帝及地方官员的大力资助,这有益于世俗,更有益于沈氏家风的转变。
  在沈道虔的影响下,沈林子之子沈亮,官为南阳太守,“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与其兄比美的沈邵,“美风姿,涉略文史”,文帝时任安成相,也倡导儒学,“在郡以宽和恩信,为南土所怀。郡民王孚有学业,志行见称州里,邵莅任未见,而孚卒,邵赠以孝廉,板教曰:‘前文学主簿王孚,行洁业淳,弃华息竟,志学修道,老而弥笃。方授右职,不幸暴亡,可假孝廉檄,荐以特牲。缅想延陵,以遂本怀。’”与沈道虔一样,崇建褒奖,提倡儒学,将宋文帝倡儒政策落实到地方,故深得文帝赏识。沈林子少子沈璞,“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始兴王刘浚为扬州刺史,文帝“宠爱殊异”,命沈璞为其主簿,并对始兴王曰:“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璞守静,不求名誉,甚佳。汝但应委之以事,乃宜引与晤对。”托嘱诲导的重任,对沈璞的儒学修养评价甚高。沈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老子》日百遍,以义理业尚知名。”沈演之子沈勃“好为文章,善弹琴,能围棋。”由家世为将而“折节好学”,沈氏学族开始注重学术方面的积累,尤其是在经学《左氏春秋》、《周易》和道家《老子》、《庄子》等方面,初步形成其家学特征。
  沈麟士是位隐士,更是位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幼时好学,年七岁,听叔父沈岳讲玄学,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及长,博通经史。”《南齐书•高逸传》载:“麟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元嘉末年,文帝令尚书仆射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尚之谓子偃曰:‘山东故有奇士也。’少时,麟士称疾归乡,更不与人物通。养孤兄子,又著乡曲。或劝麟士仕……乃作《玄散赋》以绝世。太守孔山士辟,不应。宗人徐州刺史罢庆、侍中怀文、左率勃来候之,麟士未尝答也。隐居余不吴差山,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麟士重陆机(连珠),每为诸生讲之……永明六年,吏部郎沈渊、中书郎沈约又表荐麟士义行……诏又征为太学博士,建武二年,征著作郎,永元二年,征太子舍人,并不就……笃学不倦,遭火;烧书数千卷,麟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手以反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为养身静默之所致也。著《周易》、《两系》、《庄子内篇训》,注《易经》、《札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数十卷。”
  奇士、隐士的沈麟士,因尝苦家无书,出游上京,历观经、史、子、集四部书籍,不久称疾回乡,从此居乡,深隐不出,声名愈隆。宋前废帝永光元年间,朝廷下诏征为奉朝请,仍不就。齐武帝永明六年(公元488年),沈约又表荐麟士,说他“英风夙挺,峻节早树。贞粹禀于天然,综博生平笃。家世孤贫,藜藿不给;怀书而耕,白首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缀”,又扶孤而“吞苦推甘,年逾七十,业行无改。”朝廷诏征太学博士。沈麟士致书沈约,表明自己:“名者实之宝,本所不庶。中央无心,空勤南北。为惠反凶,将在于斯”的志向。一生“无所营求,以笃学为务,恒凭素几鼓素琴,不为新声。负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终老,读书不倦”,唯以笃学为务,劳而为食。著有《周易两系训注》、《庄子内篇训注》和《丧服经传义疏》,以及《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等要略数十卷,均佚。
  沈麟士注重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所藏图书甚丰,虽火灾“烧书数千卷”,但不顾年高,竟自抄录,“复成二三千卷”。书籍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沈麟士藏书如此之丰,这对沈氏家族的文化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著述情况来看,沈麟士的经学研究表现出儒、玄相参的特征,这与南朝的主流学风相契合,说明沈氏家族入宋后意欲取法高门世族的文化习尚,冀望子孙以此振兴家族,“斯文不绝”。沈麟士隐居不出,开门教弟子,从学数十百人,时为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徒居成市。”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年85岁的沈麟士卒于家。其一生对沈氏家族、对整个时代而言,都不愧是杰出的学者。
                                           
                                            (周淑舫  湖州师范学院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