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络石图片欣赏:.夸不出的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31:01

在许多父母的育儿书架上,《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收藏,很多人简直将这本书和作者卢勤奉为经典和模范,处处仿效书中的细节,希望孩子就此找到一条通往绚烂未来的捷径。

卢勤的教育经验说穿了就是两个字——夸奖。孩子做事情了,你一定要夸奖他;即使有时事情做得不对,也还是要夸奖他——夸奖他在这件错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那方面。你希望孩子往哪个方面发展,就对这个方面多夸奖;你不希望往哪个方向发展,你就少夸奖,不夸奖。甚至,孩子出现了你不希望看到的一面,也不是去批评他,而是先采用“冷处理”,装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用一个事例来说明操作流程。比如说,孩子有一天拖地板了,可是却把地板搞得一塌糊涂,脏水一地。你不能对他说,谁叫你多管闲事拖地了;或者说,看你把地搞得像个什么样?也不能取笑他,这么大了,连拖地都不会呀。更不能骂他,你个兔崽子,怎么把地搞得一塌糊涂?

而要首先跟他说:“不错嘛,懂得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了。”对付有些内向的或者比较懒惰的孩子,这样说就够了。可是,如果意犹未尽,而孩子是比较开朗,平时喜欢做事却有些冒失,可以再说:“如果下次能够把地面拖干,更干净些,就好了。”当然,最好的就是,夸过他之后,拿起拖把,和孩子一起把事情干完。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点播下孩子干活的技巧。

这位步入花甲之年的老编辑因为在育儿方面的独出心裁,让无数家长在教育的迷茫中找到了信仰,让无数孩子的童年如同童话般美丽,也让她编写的《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告诉孩子你真棒》等常年热销,著作总销量高达500多万册。

由于卢勤和传媒的力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几乎成为了上帝的规则,一时间,各种如何夸奖孩子的示例和规则纷纷出台,人们为能如此方便地塑造出一个好孩子而疯狂,也为找到一套轻松教育的办法而长出一口气。不过,对于愈吹愈烈的“夸奖风”,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提出了质疑。

卢勤曾说:“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诀,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如此神奇的话语,让教育成为一件极简单的事情。而在中国古代的《弟子规》中却早已提出“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的观点,告之人们:不要只听夸赞自己的话,那样真正的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一个人的成长受惯了恭维、听惯了夸赞,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绝不会变得虚心纳谏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人欲求进步发展都离不开各方面的针砭和批评。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溺于甜言蜜语歌功颂德声中,最终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死于安乐”。

有一位中国学者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和朋友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进屋看到教授5岁的小女儿,满头金发,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纯蓝的一潭湖水,简直惊为天人。收下朋友带去的中国礼物,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微笑道谢,朋友禁不住夸奖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教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女儿走了之后,她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我一番好意夸奖她,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摇摇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孩子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所以,教授耸耸肩,“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后来,这位朋友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儿道了歉,同时表扬了她的微笑和有礼貌。”朋友说:“而且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漂亮孩子,我都会对自己说,忍住你对他们容貌的夸赞,从他们成长的角度来说,这种事要处之淡然。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赏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抚摸的羽毛。他们的心灵像很软的透明皂,每一次不当的夸奖都会留下划痕。”

无尽的夸奖不仅让年幼的孩子会迷失方向,在内心树立起错误的观念,更不利于他们同社会的接触。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

超乎寻常的夸奖也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的“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待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

有识之士指出,过多的夸奖容易让孩子把周围同学看做“敌人”,滋生嫉妒、防御心理。一旦成绩下滑,他们就可能通过撒谎换取夸奖。相比而言,父母更应该对孩子付出努力和奋斗的过程给予称赞,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如果只关注成败得失,孩子极容易自暴自弃。所以,父母应多多鼓励孩子去实践、全力拼搏,培养他们不断进取的品质。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指出,父母不能为了夸奖而夸奖,要让孩子知道大人在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并对他的行为过程予以肯定。

卢勤们用语言的糖块不但骗取了父母的臣服,也让更多的孩子跌入了甜蜜的陷阱。那些让人激动的话语,比如:当代的孩子不缺钙,不缺别的,而是有四大缺失:是缺失微笑,缺失精神文化,缺失亲情沟通,缺失成就感;家长应该知道这几点: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表扬重要;一个人能把他少年时想做的事情做好,坚持下来,他是幸福的。所有这些仅仅是一种对理想未来的描绘,翻开任何一本育儿书籍,没有一名作者会傻到将一个失败或晦涩的前景展现给那些无助的父母,但同样的,所有的作者都没有对他们制造的梦境做出任何的承诺,当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孩子最终长大成人,最终走进现实的生活,最终离开了父母倾心营造的甜蜜环境后,他们距离那美丽的目标究竟会有多远。当父母们终于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财富,而是社会的弃儿时,难道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抵消几十年的培育代价吗?更何况,就算是这一声对不起,也不会从任何一位育儿专家嘴里说出来。将自己孩子的未来完全托付于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托付给一种夸大大于实际,感性多于理性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在当年翻开书的一瞬间,其实已经放弃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