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之重回三尊会审:对“失败”、“时间的灰”等网友的回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7:08

对“失败”、“时间的灰”等网友的回复

(2009-02-12 01:49:01)转载 标签:

痛苦

灵修

俗世

宁静

没动力

行动

接受当下

不接受事实

冲突

杂谈

分类: 如何做鈥湽吴澕肮巫柿

新浪网友:(读了凯蒂关于“健康、疾病和死亡”的谈话后)既使你的身体正承受着巨大的疼

          痛,即使你心爱的孩子死了,即使你和你的家人正走向奥斯威辛集中营,你不可能感到

          痛苦,除非你相信了一个不真实的念头。
          难以置信!!怎么会不痛苦呢,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如果念头是真实的,我们也会痛

          苦的,能不痛苦吗??不可思议啊。。。。。。。。

 

博主:    不真实的念头指的是,那些和事实相左、和现实存在对抗的念头。例如,你心爱的小狗死了,

          你认为它不该死去,而现实存在/事实/真实是你的“小狗死了”,“它不该死”只是个愿望不是

          事实——这个念头是不真实的。

 

          如果你认为小狗不该死,你希望它还活着,或说,如果你相信了“小狗不该死”这个念头,你当

          然感到痛苦,因为你相信的是一个和现实存在对抗的谎言,而你心里非常明白你无法改变现实存

          在。如果你心爱的小狗死了,你没有“它不该死”或任何和小狗死了这个事实对抗的念头,哪儿

          来的痛苦呢?

 

          任何情况下,当我们感到痛苦、烦恼、压力和恐惧时,那感觉背后都必然可以找到与现实存在对

          抗的念头。

 

 

时间的灰:功课对我来说难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中的应用。我常常质疑自己认同焦虑背后隐

          蔽的观念,但发现之后的修炼比发现本身还要痛苦。

 

博主:    你说,功课”对我来说难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中的应用。“功课”其实只是四个问题和反转,

          就像凯蒂说的那样,没有你的回答,它什么都不是。“功课”的应用很简单,因为这四个问题没

          人回答不了,只有不想回答的人。有时,我们对自己那些观念和故事的喜爱,超过我们的对自由

          的爱,如果是这种情况,让我们接受那时的自己,待时机到时再来“质疑”。

 

          你说,“我常常质疑自己认同焦虑背后隐蔽的观念,但发现之后的修炼比发现本身还要痛苦。”

          不知道你在这里说的“质疑”,是不是功课中的四个问题?这博客中提到的“质疑”是“功课”

          的同义词——特指四个问题。不过,虽然你说的不具体,但不难理解,痛苦必定源于某个希望现

          实存在有所不同的念头。如果你能描述得更具体些,或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可能更有助于发现是

          什么在让你更加痛苦。

 

木月:   我想请教:有人说,爱不是一种感觉、观念,爱是一种行动.要想想能为对方做些什么。

         Katie又说,爱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那么多的刻意行为。那到底要有所为还是无所为,

         什么才是对的?

 

博主:    当你看到心爱的小宝宝饿了时,你会去喂他,因为你爱他,这时你可以说爱是行动;当你看到天

          上一朵白云飘过,你无缘无故地体会到爱的情感,那时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做;有时,你读某人的

          博文时,你感受到爱和美好的情感,你留下几个字表达你的心情,——爱从你的心不经意地流淌

          出来……爱中没有刻意,没有控制,爱就是那么地自然而然。

         

          你的爱的体验是什么呢?不管别人说的是什么,那些就是你对爱的体验。

 

          爱不是观念,爱不可定义,所以没有对错,也没有“应该”怎样。:)

 

 

失败:   在今日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不管是什么样的灵修理论都失灵了。不管以前的灵性理论再

         好,现在都了。什么样的大师都对这个世界不管用了。很怀疑,如果在凯蒂

        “独觉”以前,把她现在的这套转念作业给她使用,会对她有治愈的效果吗?她那时疯得

         那样厉害,不知道能否接受转念作业?所有的灵修理论都失败了,现在转念作业“红

         火”,是因为凯蒂还活着,是个“活见证”,但凯蒂死后,她的转念作业就不一定“红

         火”了。就好比佛陀在世时的佛法是“正法”,而佛陀死后的佛法是“像法”和“末

         法”。

 

博主:    在遇到凯蒂之前,我对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的用途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我发

          现即使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后,痛苦依旧。凯蒂吸引我,是因为她让我认识到,我真的

          是自己一直等待着的那位老师,我真的可以在任何时候给自己自由;自由和过去、将来无关,自

          由发生在此刻、此刻、此刻,是从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再一个念头中的自由。这让我觉得自由

          是可能的,一切都可能,因为我所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模糊巨大、不存在的过去或未来,不是

          数不清的充满压力或恐惧的念头;我所要面对的只是此刻——当下出现的那个让我感到压力的念

          头。我对那念头问:“真是这样吗?”答案永远都是“不”,那充满压力的念头停住了,故事不

          再继续下去。而在那有压力的念头出现之前,我本来就是自由的。

 

          凯蒂的“功课”只是四个问题和反转,用以协助你发现,什么是你的真实,什么是你的想象,并

          非要帮助你转念。凯蒂甚至不认为有人需要做“功课”,她说,她教怎样做“功课”,因为有人

          觉得自己需要“功课”,而你的需要,就是她的需要,她只要你想要的,不管你要的是什么。

 

          此博客中的其它的内容,则是凯蒂在机缘下对自己体悟的分享。但她说,不要相信我说的话,去

          发现你自己的真实。

 

          你问,如果在凯蒂“醒来”之前,把这“功课”给她使用,她会有治愈的效果吗?其实你一定也

          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回答也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有意义的是自己去发现:当我感到痛苦或有压

          力时,这四个问题是否能帮我从痛苦和压力中自由?是否能帮我发现我自己的真实?如果不能,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热衷于此,或因此而生活在喜悦和自由之中了,此刻,它对我仍然无用的;如

          果“功课”协助我从某个让我痛苦的念头中走了出来,即使没人感兴趣,它一点都不“红火”,

          可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的经验告诉我,“功课”对我有用呀。

 

          对我而言,我的见证才是真正的见证,他人的见证,不管是“活见证”还是“死见证”都是我听

          到的故事而已。

 

          对于你其它评论中关于灵修和俗世的看法分享,虽然过去我也曾经用过灵修和俗世这两个词,但

          我从未真正明白这两个词的定义。模模糊糊地,好像灵修是有关心灵的,但俗世是什么呢?我从

          来也没有真正弄明白过?当我在打坐,或在做瑜伽,或在做某种灵修,或在寺庙里出家当了和

          尚,我就不是生活在俗世了?俗世就是和人群或大多数人在一起吗?嗯……我不知道。

 

          我现在的体验和认识是,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我的念头,俗世是个念头,灵修也是个念头。在山

          里独处,和我在一起的是我的念头;被人群围绕,和我在一起的还是我的念头。我唯一要面对的

          是我自己的念头;我的自由,我的不自由,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的恐惧,我的安宁,一切的

          一切都取决于我对我念头的态度。

 

          我还发现,就像凯蒂说的那样,所有我厌恶的“俗世”里的念头,都曾出现在我的心头,无一例

          外,因为那些念头既不独特也无新意。千百年来,在人类心里出现的,都是那些陈旧的老念头。

          所以如今对我而言,没有丑恶的“俗世”的故事,有的是需要我质疑的关于它的念头。

 

 

新浪网友: 我很疑惑,有时正是念头让我们行动,从而有创造,如果只是有宁静而没有念头促动

          的行动,那生活虽然时时满足而接受当下,但好象少些生趣,没劲的感觉。期待博主或

          读友赐教!

 

博主:     宁静的心,指的是没有冲突的心,并非特指无念的时刻。

 

          “接受当下会少些乐趣、会觉得没劲。”是一个很常见的念头,但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举两个

          例子,看一看,接受当下会发生些什么?不接受当下又会怎样?

 

          如果你去一个新地方旅游,你这人特别爱尝试各种小吃,你没有任何预设立场,什么味道的你都

          乐意尝尝。也许,有时你会发现你不喜欢的口味,但你并不会因此后悔曾把它放进嘴里,你“接

          受当下”——你把它放进了你嘴里的事实,你可能会把它吐出来或咽下去,但无论你决定做什

          么,你的心惊喜在和谐中。

 

          同行的还有一人,他也喜欢品尝小吃,但他不喜欢品尝到他不喜欢的味道。他也吃到一口他很不

          喜欢的味道,他连忙吐了出来,他感到非常懊恼。他想,今天真倒霉,怎么遇到这么难吃的东

          西。接着,他想起自己昨晚的一件倒霉事,还有上次……,还有在公司里……,最后,他得出一

          个结论,“我这人就是倒霉,就是运气不好,什么倒霉事都让我轮上了……”。

 

          哪样的心态有趣些呢?:)

 

          另一个例子:有两人被公司解雇了。一位,很乐意地接受了被解雇的事实,把注意力放在发现新

          工作上;另一位,不能接受自己被解雇的现实存在。他觉得老板很坏,同事很无情,自己因为老

          实被欺负了。他觉得自己非常孤独、痛苦;觉得自己很失败、很倒霉,这个社会不公平……

 

          哪种心态的人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呢?哪种心态的人可能会有更加满意的结果?是接受当下的

          人?还是不能接受当下的人呢?

 

          宁静——没有冲突的心——会让人没有动力去行动,真是这样吗?你能百分之百地确定真是这样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