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长发公主玩具: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失望的大多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02:40
吃饭的时候电视上放着一个亲子游戏节目,父亲正回答着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儿子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父亲犹豫不决……而实际的答案是:美国,具体一些是美国加州。当主持人问到为什么的时候,我坚信孩子的声音比成人的话语真实坦诚千万倍,而当他成人之后是否如此就另当别论了——“美国,因为美国那边环境好,空气好,加州比较舒服。”主持人亲切地称他们为海归父子,海归的父亲面露难色:“等到你熟悉了中国的文化,我相信你会喜欢上这个地方。”恐怕喜欢是假,客套为真,利益至上。

  为什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会这般一阵见血?为什么我们带给一个海归的中国人第一感觉便是脏乱不堪?为什么他怀念那样一个阳光纯净的加州?父亲在暗暗地责备孩子不明世事,不知晓直言不讳在脚下这片土地上需要承担的风险甚至付出以代价。可孩子的眼光比大人纯洁,他们只会用稚嫩的童音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看法。和孩童相异的是,成年人大多学会在体制内谋生,对诡谲的社会形态习以为常,并抱着些许无奈的感触,“有冤无处申,有怨无处告”无疑是现实本态。我亲眼看到哭天喊地的民妇被一伙穿制服的大男人在教育局门口提着放进警车,然后按紧车门,将掉落在地的一只拖鞋扔进车内;我也目睹死者家属穿着丧服在县政府门口的大道上拉出横幅,白纸黑字——望政府为民伸冤,严惩杀人犯XXX;我曾路过地税局的大理石门前,上面赫然刻着“王八蛋王八蛋”六个字,第二天走过时已焕然一新……

  为什么我们就不相信这个社会有病?还是你不敢承认自己的病态?承认自己的身体不适难道就那么难?绝症有时不是因为无药可救,一是因为你是穷人而只能够自生自灭,二则是有治病的根基而未及早发现或蓄意拖延。前者自是命苦,后者当为命贱。

  到底有多少寒心失望而远走秦国的扁鹊还会回到讳疾忌医的齐国?岂不是自寻死路!“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防微杜渐本是治疗(而不是治愈)社会病态的一剂良药,而多多少少的“扁鹊”成为“蔡桓公”眼中妖言惑众的庸医,俟无可挽回之地步方痛心疾首悔恨当初。而又有多多少少的“扁鹊”未能侥幸逃离齐国,冤死在“蔡桓公”驾崩之先。当人患疾尚自不知之际,扁鹊已察微见病,乃显出真名家之水准。可如今中国社会之病态有目共睹,而这也铁定在一两年里难以改观,甚至在往后的几十年里亦难有大的好转,如若隐忍的我们依旧认命。

  沉默本非死寂,而当有了中外历史皆备的“白色恐怖”之后沦为黄泉。威胁、恐吓,让本是脆弱的生命再受践踏之苦。

  “海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做的,自由的“海龟”势必拥有资本的基础或利益的驱使。感性的“海龟”自是有的,可山水迢迢,许多已吃不下这份苦。历尽千辛跨越太平洋之为寻求太平,他们是否真正寻得太平我不得而知,但有的人走了,似乎我们依旧太平。想走的走不了,不想走的也出自不同的缘由,可走与不走有时可由不得你。大洋彼岸不是天堂,可也有人憧憬极乐,任何体制都会生病,任何社会都会呻吟,可为什么我们就留不住年轻的下一代?为什么甘愿做为人弃绝的国人?有人往外跑,有人往里送;去的为了逃避,来的为了钱财;有爱却说不出来,有的是爱命,有的是爱财,有的则是爱国不成之后便转为爱这斯更甚。

  环境问题是孩童最贴心的感触,而是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呢?一年四季变换四种颜色的多彩河始终色彩斑斓,公共厕所的周围成为第二大垃圾回收站,居民区内的垃圾桶因为未燃尽的煤球而冒出滚滚浓烟,周围散落着自由落体后的垃圾,靠近公路一侧的草坪白色艳过绿色……当我们抱怨环境恶劣空气污染治理无效的同时,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同样做着自己深恶痛嫉的勾当,贼喊抓贼,是不公平的。虽然在中国长久的文化当中,本就缺乏平等的概念。可有一点是绝对平等的,那就是国家等于政府,政府等于国家,可谁就定义ta们两者既是爹又是妈了?有爹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当爹妈都虐待子女的时候,这世间怎还有幸福可言。

  环境,教育,就业,收入,城乡……多多少少的病症需要医治,换汤不换药的方子治不了病,假冒伪劣药品必然无济于事,残害的确是更多自己的同胞弟兄。十六周岁的青少年现已成为留学的主力军,不管他们是为了逃避高考制度的压力,还是逃离大体制的压抑,或者两者都不是,只有他们自己知晓自身的目的与梦想,只是,可怜的孩子们,留学海归都已不再新鲜。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则是,手持卡卡卡,哪里都是家。

  收入不均,籍贯歧视,是无法改变的现状;富人愈富,穷人愈穷,也是不容置喙的现实。上海人便是腰缠万贯,浙江人便是商业精英,安徽人就代表素质低劣,四川人就是亡命之徒……本地与外地,歧视与被歧视的问题都无法解决的中国大陆,又怎能同化几十年前台湾便已面临的本省人与外省人间的排斥。团结友爱是社会政治课本的中国特色之一,而实际情形则是,中国人不是按种族划分为56个民族,而是按地区划分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地区只有一种人,一种人都只有一种特征。在我的世界里,后者的划分才是真正值得商榷的议题,中国没有统一,因为人心涣散,人种分明,彼此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团结,只是战争年代追求和平的口号,在局部和平的年代却呈现出一种鄙夷的姿态。

  这个社会的矛盾归根结底就是穷与富的矛盾,官与民的矛盾,男人与女人的矛盾。

  房子是穷人的奢望,是富人的玩具。南方周末曾有这样一个调查:

  “9月底以来,为抑制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包括上调房贷首付、限购新房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你认为这些举措能有效控制房价增长么?”

  不能 89.5% 66255

  不知道 5.43% 4019

  能 5.07% 3754

  没错,这便是必然的结果。就如在大众的意识形态中被广泛定义的“上海人”“安徽人”一般,政府在群众心中的位置永远是高不可攀的悬崖。为人民服务高挂门头,有些人却早已将其踩在脚下。政府给予这一代人越来越多的不信任,这愈来愈败落的信任难道不是源自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如果失望是失落加绝望的简称呢?面对现实问题,政府往往不需要解释,因为彼此心知肚明。这让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情何以堪?

  如果你真想听听来自民间真实的声音,那么请在维护网站的同时,不要删除这些来自民间的评论: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如梦界与现实!几千年,我们听了多少宏论,但客观现实却如蜗牛般爬行。好在中国人有耐性,也善于遗忘。”

  “改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资,至少应该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品,但国家的政策性投资不能计入教育投资,那是家长的钱,那叫乱收费!”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什么中国怎么样……中国什么国际地位,什么经济飞速发展……我只知道我周边有很多人在失业,有很多人在下岗,有很多人吃不上饭,买不起房。”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中国与其他所谓发展中国家一样处于中央集权专政制度之下。公权特权是必然的,无论潮流如何变迁,势必还会轮回重现。愿我等所有处于社会基层、无公无特权利的公民,各谋其职,尽量改善自身生活吧……”

  新一轮的房价调控措施又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之中,上一次,政府依旧让我们失望,我们已对房价的调控失去几近绝对的信心。因为,它似乎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钱还是在少数人手里,房子依旧不会用来住人,而是用来收租。

  正如前者所言,国不等于政府,政府不等于国,我们失望的大多数批评政府不是不爱国,而是怀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传统教育思想对“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做虔诚的祈愿。没有人说过爱国者不可批判,批判者便不爱国,难道这也要写进某一条爱国理论?

  争取本就属于自己的权益却变得如此狼狈,一些东西,永远不去争取,永远也不会得到,我们可怜的失望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