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乐皮能吃吗:维基解秘与阿桑奇不为人知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2:40

 

  他是美国国防部的眼中钉,是互联网上的“罗宾汉”,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公布不能说的秘密,把美国及其盟友一次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几乎一夜之间,朱利安·阿桑奇和其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就在全球家喻户晓。虽然遭遇各方压力,过着流浪汉般四处漂泊的生活,后又身陷“性侵犯”的指控,但阿桑奇从没对自己的“出格”行为流露出丝毫悔意。最近,他又迫于生计和“维基解密”网站的运转需要,要以写自传的方式赚钱,以继续其揭秘之路,谁也不知道“维基解密”下一次又要剥下哪位皇帝的新衣。

 

 

  揭密帝阿桑奇的“梦想”

  幽灵般的肤色、松垂的白发以及低沉的嗓音,阿桑奇不仅外貌行为酷似科幻电影中的人物,他的成长经历和处世态度也颇为另类。在多数人眼中,阿桑奇是一名令人赞叹的世界级电脑奇才,但是根据与他共事过的人介绍,从个人以及政治层面来看,他却是一个情绪复杂多变,有时甚至不可理喻,而且难以相处的人。

 

  阿桑奇的童年生活非常动荡。由于父母离异,母亲与继父关系不和,14岁时,他和母亲已经搬了37次家。在即将告别少年时代时,因参与黑客活动,阿桑奇与政府发生了冲突。澳大利亚警方搜查了他的住处,并且没收了他的电脑设备。他曾被控31项与黑客有关的犯罪行为,也因争夺儿子抚养权经历了30多次听证和诉讼。历经诸多坎坷,见识了无数的人与事之后,阿桑奇逐渐意识到,人类最关键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还草拟出一个类似宣言的文件,标题为《阴谋即统治》。他认为,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就会被瓦解。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2006年,阿桑奇怀着“瓦解阴谋”的梦想创立了“维基解密”网站,但梦想成真却是在4年之后。2010年7月,“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布了共计约9万多份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未经授权的机密信息被泄露。一时间,“维基解密”曝光于各大媒体头条,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然而这次泄密只是一个开始,12月,“维基解密”又将美国机密外交电报公之于众,这次重量级的国际“八卦”让美国陷入外交危机。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维基解密”的一夜成名绝非偶然。不难看出,四年磨一剑的“维基解密”并非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空中楼阁,而是阿桑奇及其追随者精心打造的战斗工具。

 


 

  设计周密的技术堡垒

  “维基(wiki)”是个缩略词,来自英语What I Know Is(我所知道是……)。它本来是一句鼓励的口号,鼓励人们在网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维基百科”就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不过,“维基百科”分享的是知识,而“维基解密”分享的则是“秘密”。

 

  该网站接受世界各国泄密者匿名上传的政府和企业机密文件,并通过网站公之于众。网站运营主要依靠1200名左右世界各国志愿者的无偿付出,服务器和技术支持的费用,也主要由这些人来自掏腰包。几年来,网站接收了来自十几个国家泄密者上传的文件120万份,每天有30份机密文件在这家网站上被泄露。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这些被刻意隐藏的秘密,一夜间大白于天下,引发了一系列丑闻和危机。“维基解密”称:“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揭发犯罪,或使一个制度难堪,但我们视之为一项权利、一种责任。”

 

  “维基解密”的主机位于瑞典一个被弃用的防空洞内。该防空洞修建于冷战时期,犹如谍战大片中展示的一样,它有着坚固的钢铁大门,而且还能承受核攻击,如今它被开发成了一个地下数据中心。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服务中心把数据存放于更多不同的国家,用户提交的资料首先会被送到位于瑞典的主服务器上,然后再被传到设在比利时的另一个服务器上,之后再传到“另一个在法律方面提供保护的国家”。而在那里这些文件将从“终端机”上被删除,并储存到其他地方。所有这些服务器都由一些身份保密的网络工程师维护,这些人是“维基解密”的资深骨干。

 


 

  为保护泄密者也为保护自身,“维基解密”还设立了复杂的“去中心化”流程,以降低编辑人员对泄密过程的过深介入。泄密文件由全球工作人员合作编辑,大家互不知晓对方,即使核心成员也无法接触到系统中某些关键部分。此外,整条渠道以及通过它所传输的资料都经过严格加密。为进一步保护文件,“维基解密”的计算机每时每刻都在这些通道上传送着数十万份假文档,以掩护真正的文件。

 


 

  游走于制度缝隙

  “维基解密”利用了全球化网络和区域性制度之间的脱节,游走于制度缝隙。尽管阿桑奇爆料无数,惹怒了白宫,但美国的保密法还是拿一个在互联网揭秘的澳大利亚人没有办法。

 

  事实上,与传统媒体不同,“维基解密”的整个架构设计极为巧妙。“维基解密”为自己精心设计了两道防御体系,一是刀枪不入的技术设计,二是避实就虚的法律安排。两者配合起来使用,防御能力相当可观。

 

  “维基解密”总部设在法律上对泄密行为最为宽容的瑞典,“维基解密”网站的主机由瑞典一家公司托管,这家公司提供“高度保密的,不向顾客提任何问题的主机托管服务”,他们甚至不保留顾客的任何注册信息和网站日志文件。

 

  采取这些措施,不仅使它能够确保自己的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避免美国政府的无端干预,而且避免了广大用户,特别是为网站提供机密信息的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为网站源源不断地提供信息。同时,“维基解密”声称,它已经要求各互联网团体为其打开镜像网站,这样,“维基解密”网站就永远不可能从互联网上消失。因此,尽管此前阿桑奇因“性侵犯”指控遭到逮捕,并有可能以违反1917年《间谍法》为由被引渡至美国受审,但“维基解密”很可能仍将继续发布机密文件。

 

  不过,大量泄密事件之后,“维基解密”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先是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突然宣布停止为“维基解密”网提供服务器支持,造成“维基解密”网的主页一度无法登录。之后,PayPal、Visa和万事达卡等几家具备支付功能的网站和银行组织先后宣布切断“维基解密”的账户服务,和“维基解密”划清了界限。对此,大量“维基解密”的忠实拥趸组成一个黑客团队,对这些服务商的网站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同时,全球约60万“维基解密”网站支持者在网上签名请愿,希望伦敦法院“立即停止打击‘维击解密’,不要惩罚阿桑奇及其合作者”,“尊重信息自由、新闻自由”。

 


 

  网络时代等同泄密时代?

  “维基解密”产生在互联网时代,也只能产生在这个时代。在前互联网时代,你需要破门而入,打开上锁的密码箱,才能接触到材料,而且,无法大规模搬运。互联网时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虽然也能够像纸介质时代那样,建立起一道防火墙,对信息分级、加密。然而,要穿过构成这些信息等级制度的屏障,也就是那些网路传输协议,却比过去穿过重重关卡抵达密室成本小多了。

 

  近几十年来,美国发生过不少重大泄密事件,如:1971年,五角大楼泄密事件,致使越战提前结束;1972年,水门事件,使得尼克松总统下台;1986年,伊朗门事件,美国通过军火向伊朗换回人质……但相比之下,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通常仅局限于当事人或事件直接相关机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远逊于诞生于网络时代的“维基解密”。39年前,埃尔斯伯格向《纽约时报》泄漏越南战争文件时,反战运动已经开始,而“五角大楼文件”发布时,最新消息都是关于3年之前的事了。而“维基解密”带来的阿富汗战争的最新消息距离事发仅有6个月,这让泄密者的“老前辈”埃尔斯伯格也自叹不如。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泄密案通常都是单个事件,泄密者也与事件直接相关。而“维基解密”却从未直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情报,而是泄密者的分享平台和保护伞。它的背后不是某个人,而是无数隐藏在人群中的潜在泄密者,泄密者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正义”,也许是因为个人恩怨,也许是一时冲动……其实在网络丛林背后会有什么样的惊天秘密,阿桑奇和“维基解密”都无从知晓,泄密之后的巨大影响也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能力。“维基解密”像一个随时能爆发危机和丑闻的定时炸弹,让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机构”时刻不得安宁,既痛恨又无奈。

 

  其实,人们在感受“维基解密”挑战权威带来的震撼之后,也无不为个人信息安全感到担忧。互联网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然形成了一个虚拟世界,并且对现实世界产生着难以想象的影响,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泄密已经无处不在。虽然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的自由开放程度,但个人自由的扩大也隐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互联网应该保持开放性及言论自由,还是应该加强信息保护和控制,依然没有达成世界范围内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