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旅游:丁家讲坛:2010年互联网三大战役(连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42:40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2010年的互联网是非常精彩的,它的精彩之处,尽在下半年发生的“三大战役”。这三大战役分别是:雅虎阿里股权之战、腾讯360桌面之战、当当京东价格大战。

  这三大战役的特点是:规模大、影响大、意义大。

  可以肯定地说,在五年以后,甚至是十年以后,当很多业内人士回首往事的时候,都会想起2010年的互联网“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各有特点。

  腾讯360桌面之战, 规模最大,因为两家公司的产品“绑架”了足够多的网民。

  雅虎阿里股权之战的看点在于影响,一个是老迈颓废的美国互联网巨头,一个是朝气蓬勃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全球范围的关注。

  当当与京东商城的价格战发生在年末,从规模、影响两个角度来看,相对较小。但是,战场很重要,电子商务。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京东商城完成了五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这些事情,为什么发生在2010年?

  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这些事情,有哪些前因后果?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商场如战场,占据主动权的那一方就是“猎人”,被动的那一方是“猎物”。那么,“猎人”有哪些成功的法则? 通过解读2010年的互联网“三大战役”,我们会总结出很多有用的规律,

  让我们一起回到2010年的9月份,这个时候,“猎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第一个行动的猎人是谁?他又做了哪些布局呢? 互联网三大战役1:马云的纠结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2010年的9月,马云比任何人都要纠结一些。当然,从表面上来看,他应该是非常开心的。9月10日,阿里巴巴主办的第七届网商大会召开,阿诺·施瓦辛格来了,约翰·多纳霍也来了。

  阿诺·施瓦辛格,地球人都知道,全球著名影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约翰·多纳霍, 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eBay总裁兼CEO,在此之前,他扮演的角色一直是马云的对手。

  在商业领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

  约翰·多纳霍在现场回忆,第一次遇见马云是5年前,当时他刚刚加入eBay,并且并未担任eBay CEO一职。“我听说过马云很多次,第一次见到马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愿景很清楚,有激情,并且有伟大企业家的信仰。”

  五年前,正是马云旗下的淘宝与eBay战争得最为激烈的时候。

  五年前,也是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蜜月期”。

  2005年8月,阿里巴巴与雅虎签订协议: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资产,置换阿里巴巴集团约40%的普通股,并拥有35%的投票权。截止到目前为止,雅虎依旧是阿里巴巴最大单一股东,拥有阿里巴巴约39%的股份。

  这笔收购,曾经让马云大出风头。

  后来,雅虎中国做搜索失败,马云不爽。

  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加上淘宝、支付宝等业务发展得非常好,雅虎很爽。从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雅虎赚大了。

  换句话说,如果只看账本,马云亏大了。

  在淘宝、支付宝没有上市之前,马云要想办法把五年前卖出的股份弄回来。

  所以,第一步,他要造势。

  最好,是让人们感觉雅虎很邪恶、阿里很委屈。此前,人们都认为,阿里巴巴与雅虎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最为亲密的“同志加战友”。

  阿里巴巴的造势,是一环扣一环的。

  第一环,就是约翰·多纳霍的出现。这,传递了一个信号,引发人们猜测,阿里巴巴是不是有了新的合作对象? 互联网三大战役2:阿里巴巴的“组合拳”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马云在邀请eBay总裁兼CEO约翰·多纳霍亮相“第七届网商大会”之后,阿里巴巴出动了一系列的“组合拳”,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与雅虎的合作,存在问题。

  阿里巴巴的“组合拳”,分为三个动作:谴责老东家、宣告新盟友、密谋赎股份

  1,在这个时候,刚好雅虎香港的高层表示该公司正在进入中国大陆的广告市场。阿里巴巴发言人表示:“如果雅虎和阿里巴巴就在中国大陆的客户展开竞争,加上考虑到这一做法和其所显示的意图,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与雅虎关系。(实际上,雅虎香港与阿里巴巴并不存在激烈竞争,阿里巴巴显然是小题大作。)

  2,在 “第七届网商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eBay合作,此举,让阿里巴巴获得了全球推广资源。而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关系,用卫哲的形容说:“就像逐渐疏远的爷孙,而爷爷总是要去世的。”(很明显了,阿里巴巴官方宣布:与雅虎并不是亲密战友。)

  3,有创投人士在微博透露:马云正在收购雅虎手中的全部阿里股份,价格是80亿至110亿美金,而这其中近100亿美金的资金来自于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马云付出的代价是向两大国有银行出让大部分支付宝公司的股份。(虽然,这条消息被阿里巴巴官方否认,但是马云密谋赎回股份,并不是秘密。)

  阿里巴巴的这三个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不管是中国媒体还是美国媒体,都对这两家公司的“矛盾”非常感兴趣。

  大家可以数一下涉及到关键词:阿里巴巴、雅虎、eBay、支付宝、农业银行、工商银行。这些,集中到一起,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这,只是阿里巴巴一系列动作的开始。

  我经常说,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主动采取“攻势”的那一方,往往会占据主动地位。如果采取守势,则会非常被动。在2010年的互联网“三大战役”里面,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商业竞争领域,占据主动的一方,我们称之为“猎人”,被动的一方是“猎物”。我写的互联网商战小说《猎人猎物》,就是这样的寓意。

  “猎人法则”第一条,就是:周密计划、主动进攻,更容易获得主动权。

  那么,处于守势的一方,也就是雅虎,它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互联网三大战役3:雅虎的匆忙回应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对于阿里巴巴的三记“组合拳”,雅虎显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只是匆忙回应:阿里巴巴是雅虎重要的战略投资,将维持39%持股

  那么,我们就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雅虎对于阿里巴巴的投资,是不是战略投资?

  如果不是,那应该是什么投资。

  一般认为,战略投资指依附于某个行业,以提升某个产业、培育产业的领头企业为目的;或者以进军某个产业,在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等为目的的投资

  所谓战略投资者,就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如果以此为标准,雅虎算得上是战略投资阿里巴巴吗?

  我们再看一个事实。

  阿里巴巴在九月初宣布,公司将推出Alizila,一家新闻服务网站。

  从名字上看,这个网站倒是延续了阿里家族的特征。

  按照阿里巴巴的定位,Alizila并不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网站,它是一家半独立的新闻媒体。目前,Alizila由吉姆·埃里克森负责编辑,埃里克森长期担任记者,作为业务和技术的资深编辑,曾在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供职。通过该网站,用户有望获得及时可靠的行业新闻,阿里巴巴发布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以及跨国网上贸易。

  简单一点理解,就是阿里巴巴要办一个资讯网站,提升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对于在国际范畴的品牌传播,也是不满意的。

  阿里巴巴副总裁约翰·斯佩里奇(John Spelich)表示,Alizila将为企业涉足互联网提供宝贵经验,由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关阿里巴巴的新闻或评论较少,公司有理由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报道行业新闻。

  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如果雅虎对阿里巴巴的支持力度足够大的话,那么,阿里巴巴是用不着自己建立资讯网站的。

  因此,这个时候,雅虎对于阿里巴巴,谈不上有什么战略支持。

  所以,这个时候,阿里巴巴对于雅虎来说,更多的是财务投资。 互联网三大战役4:强加给雅虎的三顶帽子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什么是财务投资者?财务投资者是相对于战略投资者而言的。财务投资者以获利为目的,通过投资行为取得经济上的回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套现。

  当年,雅虎中国的搜索业务还比较给力的时候,双方合作得还不错。后来,雅虎中国完败,而且很多资源都“肢解”给了阿里巴巴的其他业务。

  然后,双方的合作,就再也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了。

  雅虎,这个时候的目标非常明确,坐等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支付宝等优质资产升值,等到觉得可以出售了,大赚一笔。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肯定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的。

  所以,阿里巴巴率先公开挑起矛盾。

  不过,在对外的宣传策略上,阿里巴巴是抓住了雅虎的小辫子,把挑起矛盾的责任,推到了雅虎的身上。

  雅虎的小辫子,一共有三条。

  1, 前面说过,雅虎香港准备进入内地抢客户,与阿里巴巴竞争。

  2, 阿里诉苦,巴茨(雅虎CEO)从未主动与马云及卫哲有过私人接触。而当马云前往硅谷拜访巴茨时,她甚至在整个阿里管理层面前将马云数落了一通,批评雅虎中国越来越糟糕的境况。

  3, 翻开老帐本,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隆重庆祝10岁生日。9月14日,雅虎以每股19.8至20.3港币之间的价格,抛售575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雅虎抛售股票的行为,也被说成是故意让阿里巴巴难看。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就会知道,其实,这三点都站不住脚。

  首先,雅虎香港即使是开发大陆地区的客户,也并没有触及到了“阿里系”的根本利益。雅虎香港主要是资讯与搜索,这两块都不是阿里的主业。

  第二点,雅虎作为大股东,巴茨没有必要主动与马云及卫哲有私人接触,即使是批评,也是合情合理,雅虎中国发展得不好,地球人都知道。

  第三点,雅虎抛股,站在财务投资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不妥之处。

  2009年9月中旬,阿里巴巴股价达到20港币上下,基本上是近两年的最高位,获得了最高的投资收益。而且,在雅虎抛股之前,马云先抛了。在阿里巴巴生日前两天,2009年9月8日,马云以20.78至21港币的价格,高位抛售公司1300万股股份,套现约2.70亿港元(约合2.38亿元人民币,3500万美元),公司股价收盘跌6.93%,从时间上来看,雅虎比马云还晚抛了6天。

  因此,阿里巴巴对雅虎的指责,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互联网三大战役5:聪明巴茨的理智回应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针对阿里巴巴的指责,雅虎CEO巴茨对媒体表示,她与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一直保持联系,当阿里巴巴准备将推动淘宝上市,想回购股份时,两家公司的关系才变得紧张。

  巴茨的这番话,有两个要点。

  第一, 阿里巴巴主动提出过回购股份。

  第二, 在阿里巴巴提出想回购股份之后,两家公司的关系才变得紧张。这说明,以往的关系并不怎么紧张。

  

    很明显,雅虎是回绝了阿里巴巴的回购申请。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回购股份是明智的,如果等到淘宝上市之后再回购,价钱可就要涨不少。

  同理,对于雅虎来说,在淘宝上市之前就减持手里的阿里股份,是非常不明智的。地球人都知道,淘宝将来很值钱,至少比现在值钱多了。

  巴茨的回应,也很聪明,既照顾了大局,又说出了自己应该说的。

  不过,巴茨只能决定自己说什么,不能决定别人说什么。

  马上,就有批评巴茨的声音传来。

  事实上,以雅虎惨淡的业绩,找出批评巴茨的理由,是非常容易的。不过,《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卡拉·斯韦什尔(Kara Swisher)对巴茨的质疑与批评,却选择了雅虎的亚洲业务。

  雅虎首席执行官卡罗尔·巴茨会如何处理与这个“新兴城市”(暗指亚洲)的微妙关系?

  也许是这样的:最近,她在处理与亚洲互联网巨头的关系上做的非常糟糕。

  那么,雅虎的亚洲业务有多么糟糕?

  2010年8月,雅虎日本放弃雅虎搜索转投谷歌。

  这事确实有点奇怪!

  因为,在2009年,雅虎公司就宣布与微软在搜索领域建立伙伴关系。因此,表面上看,雅虎日本采用谷歌的技术不合情理。但是,实际上,雅虎日本并不完全归雅虎公司拥有。目前,日本手机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软银拥有雅虎日本40%的股份,而雅虎只占该公司股份的35%。因此,虽然有微软的反对,日本反垄断部门仍爽快地批准这项合作协议。

  接下来,雅虎在韩国的重要合作伙伴、运营着韩国最流行搜索引擎的NHN公司,已决定从2010年11月起停止使用雅虎的搜索广告服务。

  那么,中国呢?

  现在,中国网民还记得雅虎吗?经过多次改头换面,雅虎中国几乎被网民彻底遗忘。

  不过,雅虎在亚洲还有一块重要资产,那就是近百分之四十的阿里巴巴股份。阿里巴巴除了上市的B2B业务之外,还有淘宝、支付宝等优质资产。

  只要巴茨不在“阿里巴巴回购股份”这件事情上犯错误,坐等淘宝上市之后再视情况逐步退出,雅虎也能获得丰厚的财务回报。

  这样,即使是巴茨在任期内的表现再糟糕,也能够体面地交上一份相对出色的成绩单。

  继续持股阿里巴巴,这是巴茨唯一的出路。

    面对巴茨的理智回应,马云又会做什么样的动作呢? 互联网三大战役6:五年前的条款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阿里巴巴的三记组合拳,被巴茨轻松化解。接下来,雅虎面临着一个选择,当然,这个选择看似非常简单,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这个选择就是:作为大股东,雅虎是否加强对阿里巴巴的控制?

  从条款上来看,雅虎是占据主动的。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B2B业务(HK:01688)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该招股说明书第145页至150页中披露了雅虎2005年入股阿里巴巴集团时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

  从2010年10月开始,雅虎在董事会的席位将由原来的一位增加到两位,即雅虎和阿里巴巴管理层分别可以委任两位董事,软银依旧可委任一位董事。条款同时规定,马云只要持有一股,就有权在董事会指派一个董事;

  另外,雅虎、软银及阿里巴巴三个股东当时达成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不会被辞退”条款也将到期。届时,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雅虎,将有机会按照董事会或公司章程辞退CEO马云。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只所以在2010年9月份有动作,是因为10月份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这个时候,雅虎有两个选择。

  第一, 无视条款,继续保持现状,只做财务投资者。

  第二, 有效利用条款,在阿里巴巴董事会的席位增加到两位,并伺机罢免马云。

  如果从利益最大化出发,雅虎还是做财务投资者比较保险。这个时候,业绩不佳的雅虎和巴茨也没有精力来过问阿里巴巴的具体业务。另外,即使是雅虎想过问,也不会得到阿里系的支持。如果造成内讧,对于雅虎与阿里巴巴双方都没有好处。

  但是,这个时候,主动权在雅虎这边,阿里巴巴肯定是不愿意面对这种不确定因素的。

  于是,这个时候,又有了新的动静:马云要反购雅虎。

  这里面,又有着什么样的奥妙?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互联网三大战役7:微笑的马云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2010年11月中旬,有这样一条新闻经常出现在各类媒体:多家PE私募基金正在密集约见马云,其中还有一些知名PE,而这一动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雅虎手中掌握的股权。

  依照常理,无论如何雅虎和阿里巴巴都是上市公司,马云和PE也应该征得雅虎大股东的同意才能进行,否则将出现此前盛大突袭新浪时发生的状况,即马云和PE在二级市场购买到了足够的筹码,但被恶意收购方可以采用“毒丸”来抵制收购。

  应该说,这并不是个太好的方案,因为很可能“一损俱损”。

  事实上,这个“收购方案”起到的是助威的作用,即使不实施,也会给雅虎造成心理压力。

  这个时候,雅虎CEO巴茨经受着两重压力。

  一方面,是来自媒体的攻击、指责,雅虎业绩不佳,巴茨难辞其咎。

  另一方面,是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的消息传来,两个公司的矛盾,也被视为巴茨引发。

  那么,这种情形,有什么样的奥妙在里面?

  马云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们先分析马云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地弄清楚里面的奥妙。那么,我们先做个选择题,在目前的情况下,马云的那个目的最现实?有三个选择:

  A, 迫使雅虎同意,把手中的阿里股份如数交回。

  B, 真正收购雅虎,实现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多元化。

  C, 让巴茨心神不宁,没有精力进入阿里董事会,保住自己的位置。

  三种选择,我们逐一分析。

  答案“A”最不现实,因为雅虎已经到手的利益,凭什么轻易让出去?

  答案“B”最冒险,搞不好会两败俱伤。

  答案“C”最现实,先保住自己的位置,其他的都可以慢慢解决。

  那么,马云达到了哪个目的呢?

  就是那个就现实的、对于马云来说也是最迫切的目标:巴茨放弃进入阿里董事会的机会,马云保持着阿里巴巴的绝对控制权。

  2010年12月末,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CEO卡罗尔·巴茨透露,她不会进入阿里巴巴董事会。而这一消息,在阿里巴巴方面的解释是“没有收到他们要求增加董事会名额的正式文件”。

  虽然不是“皆大欢喜”,但是,这确实是双方都可以勉强接受的结局。

  在这场“战役”中,阿里巴巴率先发起攻击,马云也因此保持了自己的主动权。

  在商战中,主动进攻的一方,一般都能够掌握主动权。这个规律,我总结成为“猎人战略”的第一条。

  这个规律,在“雅虎阿里股权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那么,在“腾讯360桌面之战”、“当当京东价格大战”中, 是否也体现了这一规律呢? 互联网三大战役8:“客户端战争”的第一枪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在腾讯与360的“桌面大战”开始之前,360董事长周鸿祎对腾讯的态度都是非常推崇的,最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 在公开场合,经常提及“微创新”概念,并认为腾讯的产品做得非常好,任何公司都尽量不要与腾讯为敌。

  第二, 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周鸿祎是康盛创想的投资人之一。

  不过,基于利益的冲突,腾讯与360的战争不可避免。

  关于这场战争,我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始、发展、高潮、结局,这也是一部完整的小说必备的四个元素。

  2010年9月27日,360率先打响了“桌面大战”的第一枪。

  这一天,360推出隐私保护器,用于“监督并记录其他软件对用户电脑内隐私文件的窥视”。

  直接一点说,那就是“监督并记录腾讯QQ对用户电脑内隐私文件的窥视”。360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指出了QQ对用户电脑内隐私文件的窥视,并指出了具体的文件名。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是理亏的。

  这个时候,腾讯面临着三个选择。

  第一, 默认。

  第二, 告状。

  第三, 反击。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这个事件都会被放大,当腾讯与隐私用户隐私联系到一起,绝对是对腾讯不利。

  我们再来看看360,此前,360因为把百度工具栏定性为恶意软件,与百度发生过不愉快,而且打起了官司。

  那时,我就说过,这是中国互联网界“客户端战争”的前夜。

  现在,则是正式拉开了战幕。

  客户端战争,与互联网其他领域的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他领域,面临着的是网民如何选择的问题,公司与公司之间,或者说网站与网站之间,并不会直接拼刺刀。

  在客户端领域就不一样了,产品本身就可以PK一番,想办法把其他软件从用户的电脑软件排挤出去。

  QQ电脑管家对于360是个非常巨大的威胁,如果不有所行动,360就会被对手慢慢蚕食市场份额。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实事上,360从来没有沉默过。

  如果腾讯在“QQ电脑管家”上失利,最多只是一个项目没有做好,伤不到筋骨。而对于360来说,与腾讯的斗争,每一步都可能涉及到生死存亡。

  沉稳的马化腾与好斗的周鸿祎摆在一起,这将吸引无数的眼球。

  那么,这两个人,又各自打着什么样的算盘? 互联网三大战役9:周鸿祎与马化腾的算盘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在“桌面大战”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周鸿祎与马化腾接受采访时,都承认过一点:此前,双方有过合作方面的谈判。

  谈判的核心,竟然是搜索。

  马化腾透露的情况,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周鸿祎要腾讯投资360,就像微软投资Facebook一样,高价买个小股。

  2, 360把搜索流量卖给腾讯。

  3, 360会出一个拦截百度的东西,先打百度的医疗广告,至少可以打掉百度30%的收入。

  关于这些,周鸿祎的回应是:确实和马化腾谈过搜索方面的合作,但马化腾认为腾讯业绩也非常稳定,因此双方并没有进行合作。

  综合两个人的态度,我们来分析一下马化腾所说的三点内容。

  第一点, 基本可以肯定。周鸿祎多次强调腾讯的可怕之处,如果接受腾讯的投资,就会非常保险。

  第二点, 完全可以肯定。360以前是和百度合作,以后合作出了问题。这个时候,360把流量卖给腾讯,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第三点, 不能完全肯定。不过,既然周鸿祎是和马化腾谈搜索,话题肯定少不了百度,那么,肯定有“打击”百度的内容。

  此前,周鸿祎投资的康盛创想被腾讯收购。应该说,马化腾与周鸿祎之间还有切实的合作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场大战呢?

  只有一个原因:QQ电脑管家威胁到了360的系列产品。

  这也是周鸿祎希望腾讯给360投资的原因,最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地盘不被腾讯侵袭。

  其实,马化腾也面临着二选一,与360是合作?还是竞争?

  如果合作,双方共同对抗百度。

  如果竞争,双方就开战。

  这个二选一,马化腾的决策肯定是费了些心思,但也并不艰难。

  对于腾讯来说,客户端远比搜索重要,这是腾讯的立业之本。

  周鸿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说:“我这样讲,当他做一个软件来跟我竞争,抢地盘,而且以他这种垄断加捆绑我确实会觉得压力,这个时候我的决策是什么?我的决策是我要再做出一些新的产品,同样对用户产生粘性,让用户喜欢继续用。但是他用了强制捆绑、静默安装,在中秋节的晚上,一夜之间就装了整个互联网40%-50%的用户,这种做法就是要置360于死地。”

  按照周鸿祎的说法,腾讯与360的战争,是在中秋夜静悄悄地开始的。

  2010年中秋节,是9月22日。

  腾讯与360摆上台面的战斗,是2010年9月27日。这一天,360推出隐私保护器,指责腾讯侵犯用户隐私。

  那么,腾讯方面,又作了哪些回应? 互联网三大战役10:水军,初现水军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面对360的进攻,腾讯主要作了两点回应:第一,指责360专门针对腾讯QQ,并没有覆盖所有的聊天工具。第二,利用腾讯的门户资源,争取在舆论上打击360的气势。

  那么,360又如何“拆招”呢。

  首先,360隐私保护器发布第二版,新增对腾讯TM和MSN监控。此前,该软件对QQ进行监测,实时记录QQ对用户电脑隐私文件的“窥视”行为。

  新增腾讯TM的监控,增强了监控的力度。新增对MSN监控,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360隐私保护器升级了,双方的战斗也升级了。

  第二点,相对于腾讯来说,360没有自己的舆论阵地。但是,除了腾讯网,还有很多舆论资源可以运用。何况,腾讯网本身的新闻下面,也是可以留言评论的。

  那么,这场战争,就牵扯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水军。

  事后,腾讯与360都强调:自己没有用水军。

  既然双方都否认水军的存在,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现象,理解为:在战争的前期,有很多网民都自愿地加入了支持360的行列。后期,又有很多网民自愿加入了支持腾讯的行列。

  这场战争,在九月份是开始阶段,从新闻、社区、博客的舆论情况来看,360是要占优势的。

  很快,2010年的国庆节就到来了。

  在这个不平静的国庆节,战争的进程又是如何呢? 

互联网三大战役11:张朝阳和陈天桥的态度


  BiaNews快评 (文/丁西坡) 到了国庆节,放假了,腾讯与360的冲突,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呢?很多人都认为,也许长假一过,这个事就要结束了。因为,360根本就没有实力与强大的腾讯对抗。

  事实上,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而且,长假期间发生的事情,对于战争的规模扩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力处于劣势的360,迎来了两大强援。

  10月1日下午,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其微博上表示:360隐私保护器对腾讯的检测是“一种制衡”,让腾讯知道不可以“仗势为所欲为”。

  张朝阳的微博是:“在没有有效司法约束的中国互联网丛林,需要一种像自然界所存在的制衡力量,来把垄断公司作恶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可以忍受的范围。360对腾讯的检测就是这样一种制衡,让腾讯知道不可以仗势为所欲为。”

  在此之前,张朝阳曾表示,中国互联网只是七巨头之间的战争。七巨头包括: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以及盛大。在张朝阳看来,中国互联网小公司活得非常不容易,大公司在各个领域拼命加速跑,否则也很难活。这场战国七雄的争斗,最多五年可见分晓。

  很明显,如果把中国互联网巨头比喻成“战国七雄”,现在实力最强的腾讯就是“秦”国。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可以这样理解: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如果各互联网公司对于腾讯蚕食各自的市场,继续敢怒不敢言,默认既定事实。那么,这和苏洵的“弊在赂秦”是十分相似的。

  2010年6月,新浪网总编陈彤在微博上指出:“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陈彤毕竟只是新浪总编辑,影响力不如张朝阳,而且陈彤指出的是“某网站”,不像张朝阳明确地指出是腾讯。

  在360与腾讯激战正酣之时,张朝阳亮出了自己的立场,这正是“六雄”实现合纵的大好时机。

  10月5日, 盛大公司董事长陈天桥向媒体表示:非常欣赏360公司重视和保护用户隐私,对用户负责任的行为。

  事实上,在此之前,盛大已经在游戏平台中提示:“在输入账户密码、付费充值、以及进行私密对话时,请先关闭QQ,以保证个人信息安全。”

  不过,这次是互联网大佬陈天桥亲自发话力挺360,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张朝阳与陈天桥,都公开表示支持360与腾讯斗争。

  于是,新一轮的战幕又重重地拉开了。 互联网三大战役12:“弹窗战”的开始

BiaNews快评(文/丁西坡) 国庆节之后,战争继续。 2010年10月11日, 360公布了国内首个《隐私保护白皮书》,提出了用户监督软件行为的“两不一必须”规范。

  4小时后,腾讯反击,以QQ产品团队名义发布声明,指责规范“诬蔑QQ”,并史无前例地向全国各地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发送。这是弹窗战的开始时间,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展到“相互弹窗”。

  然后呢,360再反击,指出了腾讯的“历史问题”。

  360产品团队发布了声明,第一条如下:

  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从2003年开始,一直有大量网友发帖和媒体报道:个人QQ隐私信息遭外泄、QQ号莫名奇妙被封、开着QQ下载文件被冻结、某些文件打不开、默认捆绑QQ自家软件。相比3000多亿市值的腾讯,普通电脑用户是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束手无策。360隐私保护器只是协助用户监督软件异常行为的小工具,是否偷窥隐私由用户判断。

  360所指出的问题,很有策略,这里面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腾讯“作恶”的时间长,从2003年就开始,算一算,有七年了。

  第二个要点,360所指出的问题,是很多网民都碰到过的问题(QQ用户群太庞大)。

  客观地说,这些问题,也并不完全是腾讯的责任。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发生的频率不低,网民素有积怨,这样导致产生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反观腾讯,一味强调对方是“诬蔑”,而不拿出实际行动或者具体数据来证明自己,在策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可以说,腾讯一直被对手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

  腾讯要想扭转战局,一定要做好重新的规划。

  在这个时候,我们无法得知马化腾在想什么,有没有对战局的走势做新的规划。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360立刻推出了一款让马化腾坐立不安的产品:360扣扣保镖。

  那么,这款产品,对于战局的走势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