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的免费景点有哪些:汪氏后人驳斥传言:汪精卫"婚外恋情"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5:09

汪氏后人驳斥传言:汪精卫"婚外恋情"真相

http://book.sina.com.cn  2011年01月30日 10:52  新浪读书  文章摘自《复活的档案》
  作者:梁平、郑挺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简介:本书为《青年参考》报“秘闻显影”版近两年来的精彩文章集锦。所选文章的作者多为中国社科院专家、中国前外交官、驻外记者等,有部分文章是国外的第一手解密档案,在国内独家披露。具有权威性,可信度。文章涉及……[连载内容]
汪精卫

  曾是辛亥革命功臣的汪精卫,却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成立汪伪政权,对此“国人皆曰可杀”。“墙倒众人推”,后代的人也很容易接受“汉奸私生活必然不检点”的说法。

  1961年12月,香港出了一本《汪精卫恋爱史》(李焰生著,万有出版社),披露汪精卫和一个名叫方君瑛的女子搞“婚外恋”,称汪妻陈璧君大吃其醋,逼方自杀。这一说法40多年来被辗转传抄,2004年还有一篇题为《陈璧君:牢底坐穿的女人》的文章,说陈璧君“大骂方君瑛是个婊子,在许多朋友中羞辱她。方君瑛从来没受过这种侮辱,上吊自杀了”。

  那么,这个“汪方绯闻”真有其事吗?

  1、曾参与刺杀摄政王

  汪精卫、方君瑛和陈璧君,20世纪初在东京相识时,都是要推翻满清、实现共和的热血青年。

  方君瑛是福州人,当时她带着弟弟、妹妹和寡嫂曾醒到日本留学,都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来方君瑛的弟弟方声洞参加了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牺牲,葬于黄花岗;方君瑛和曾醒由于偶然的原因才幸免于难。方君瑛参与组织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等多项任务,有胆有识,素有“同盟会女杰”之称。辛亥革命成功后,福建省政府要委任她为教育厅长,但她认为参加革命是为救国救民,不是为做官,只接受了做福建女子师范校长的委任。著名作家冰心就是该校学生,她曾在文章中引以为豪:“我们的校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方声洞的姐姐方君瑛。”后来,方君瑛与汪精卫、陈璧君夫妇一起去法国留学,是第一位获数学硕士的华人。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比方君瑛小7岁,是马来亚华侨巨商陈耕基(老家是广东新会县)家的小姐。1907年,16岁的陈璧君在马来亚槟城听了汪精卫鼓吹革命的演说,便与母亲卫月朗一起参加同盟会,这在当时传为佳话。她到日本后,孙中山委托方君瑛照顾她,方视陈如亲妹妹,陈也崇拜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杰。

  方君瑛与汪精卫、陈璧君,还有曾醒,都是生死之交,他们几家人亲上加亲,关系非同寻常。方君瑛的妹妹方君璧后来还嫁给曾醒的弟弟曾仲鸣。

  2、汪、方各有婚约在身

  汪精卫的大女儿汪文惺和女婿何文杰都已年过九旬,定居在美国新泽西州,离笔者住处不远,笔者常去询问有关史实。他们告诉笔者,汪、方有很深的情谊,但他俩不可能相恋,因为双方当时各有婚约--那个年代的人对婚约看得非常重,“约”就是约束。

  方君瑛到日本之前由父母包办与王简堂订婚,方认为王思想陈旧,多次向父亲和王本人表示退婚,很长时间未退掉,让她备感困扰。

  汪的情况也类似,他留学日本前由哥哥包办与广州刘氏订婚。他发表大量文章鼓吹反清革命,两广总督岑春煊要他哥哥交出这个不安分的弟弟,汪精卫为不连累家人,给哥哥写信声明断绝家庭关系,并解除与刘氏婚约。不过刘氏一直不承认,终身不嫁,这使汪内疚了好多年。

  陈璧君也曾由父母包办与表兄梁宇皋订婚,她与汪精卫相识后,得梁同意解除婚约。在合谋刺杀载沣时,汪精卫、陈璧君都预料必死无疑,两人以心相许,刺杀虽未成功,两人却都幸免于难,辛亥革命成功后终成眷属。

  汪文惺说:“我哥哥和我都出生在法国,我哥哥名汪文婴,‘婴’与方君瑛的‘瑛’同音,而我的名字中‘惺’与曾醒的‘醒’同音,就是为了纪念她们。我父母后来回国协助孙中山先生发动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时,我哥哥和我还是小孩,留在法国,由方君瑛和曾醒照顾,所以我们一直都称方君瑛为‘七姑'。”

  3、方君瑛吞鸦片自杀

  1923年1月,方君瑛与曾醒一起回国,她应邀担任广州朱执信纪念学校校长。朱执信是孙中山的助手之一,1920年9月被桂系军阀杀害。国民党筹备创办这所学校来纪念他,选聘方君瑛出任校长,是对她的信任。但方君瑛回国不到半年,还没上任就在上海自杀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何以走上绝路?当时汪精卫、陈璧君夫妇在何处?

  汪文惺、何文杰说:“如果汪、陈、曾醒这些最亲近的朋友当时能跟她在一起,或许就不致发生悲剧。”

  陈璧君于1923年4月去美国为朱执信学校筹款,一直未归;情同姐妹的寡嫂曾醒回国后即回福州看侍母亲;汪精卫被孙中山委派为驻沪办理和平统一的全权代表,马不停蹄奔走于北京、沈阳、广州之间;方君瑛与陈璧君的母亲卫月朗一起住在上海。她最后一次见汪精卫是当年6月8日,当时汪在天津见张作霖后赴广州向孙中山汇报,途经上海。汪匆匆离开时,方君瑛送至门口,站了许久,挥泪而入,家中佣人当时看见却没有留意。

  绝命前数日,方君瑛对卫月朗说:“我今无牵挂,随时可死。”卫以为她是随便说说,便说:“爱你之人如何?”她答道:“渠(他)等哭数日就无事。”汪走后第4天,6月12日夜,方君瑛吞下大量鸦片,因疼痛呻吟。睡在邻室的卫月朗听到后,赶紧请来名医牛惠霖,检查得知是服了毒药,赶快送到医院抢救,已来不及,14日去世。

  4、遗书怒斥社会腐败

  汪文惺、何文杰说:方君瑛自杀的原因,留下的两纸遗言能透露端倪。一为:“国危累卵,民苦倒悬,而同志犹多泄杳弗振,社会尤腐败至极。自己恨力不能济,只有死耳!”另一纸更长,为:“君瑛之死,乃出于自愿,非他人所迫也。盖社会腐败不可救药,且自己无能,不能改良之,惟有一死耳!在世甚觉无聊,我对不住所有爱我者!我已去矣,所有之恩惠,来生再报!”并一一交代了遗留事务。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革命者在胜利之前万死不辞,冲锋陷阵,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气;但胜利后却发现社会弊端并未清除,于是陷入严重的精神危机。方君瑛当时正是如此境况。

  汪文惺和何文杰还向笔者出示了若干史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方君瑛的妹妹方君璧的一封长达22页的信。方君璧1961年年底读了香港出版的《汪精卫恋爱史》后怒不可遏,写信给汪氏子女,为汪辩诬。方君璧盛怒之下写给侄辈的这封家信,字迹潦草,未加分段,称谓随意,偶有错字。信中说:

  “《汪精卫恋爱史》读了令我气愤填胸,几乎气死!……世界上有的人,居然可以这样的造谣,全无事实根据,完全胡说八道……”

  方君璧分析其姐的遗书和她当时处境、心情,说方君瑛自杀有如下原因:

  辛亥革命后没多久她就随汪精卫、陈璧君一起去法国留学,那时想法很简单:推翻了皇帝,建立了民国,今后就可以一条心发展科技、经济了。在法国多年,她一直过着清苦的学生生活,回到上海后一见中国境况依旧,现实与理想反差太大,当年出生入死投身革命,换来的却是“社会腐败不可救药”,痛感无能为力;“一班从前之革命同志,亦因地位享受问题,大部分变了气节”,“与满清官僚的腐败无大分别”;她内疚“自己是革命党员,也应负责”。

  国事如此,家事也不顺。方君瑛的一个弟媳交给她一些钱,委托她在法国代管以备儿子留学,却被两个福建同乡借去后迟迟未还,她感到对不住弟媳;与王简堂的婚约摆而不脱,也构成精神压力。这些在她身心健康之时本不难排解,但她离开法国前遭遇一次严重车祸,头部被撞伤,留下头疼后遗症,挣扎多日,最后走上了绝路。

  5、汪精卫沉痛自责

  方君瑛之死震惊了汪家、方家和曾家。汪精卫在广州得到噩耗后,6月16日转道香港乘船赶往上海。6月25日办完丧事后,他给方君瑛的弟弟、妹妹写信说:“以七姊(指方君瑛)平日之明决,遇此等事不难立断,何致为此自戕?故以七姊去岁被汽车撞伤及近来精神异状推测之,七姊自杀之原因,当为神经衰弱所致,此医生及蔡孑民(蔡元培)张溥泉(国民党元老张继)诸先生所推定以为必然者也。”

  汪精卫在信中还沉痛自责,“呜呼,自(民国)元年以来,我等结合成一家庭,感情浓挚,有逾骨肉”,他后悔不该召方君瑛回国,后悔回国后没有好好给予照应,“今则七姊竟死矣!兄非惟无以对七姊,且无以对诸弟妹,神明痛苦莫可言喻”。

  6、汪精卫写诗悼念

  已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民国史专家蔡德金教授说过:“从生活上讲,汪是严肃的,与方君瑛之间是革命志士间的纯真友情,而非情恋。”而汪陈夫妇“是忠诚和恩爱的,这从汪为陈所写的大量诗篇中即可详知”。(《同盟会女杰方君瑛》,载《传记文学》第68卷第二期)

  汪精卫善作诗词,早年刺杀被捕后一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使他名动天下。他自己说过“真正可以留存后世的,就是《双照楼诗词稿》”。“双照楼”出自杜甫名诗《月夜》中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抒发的正是夫妻之情。诗集中很多诗词是写给陈璧君的。以钱钟书之旷世奇才,读汪氏诗词,也有“扫叶吞花足胜情,钜公难得此才清”的赞语。

  在这本诗集中,收有怀念方君瑛的《齐天乐·过鸦尔加松故居》,诗后自注,有“余过(法国)鸦尔加松(可能就是海滨城市阿卡松)方氏姊君瑛故居悲不自胜”等语。诗中写道:“草径全荒,松围尽长,只有青山无恙。临风怅惘,尽马策挝门,尘封蛛网。落叶萧萧,乱蝉空自响。”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长的哀思。

  方君瑛之妹方君璧也是个名人。1939年3月,蒋介石派人到越南河内刺杀汪精卫,却错杀了方君璧的丈夫曾仲鸣,她本人也身中三弹,大难不死,后来成为著名画家,一直侨居欧洲。1972年,她74岁时回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曾宴请她。她于1986年逝世。

  汪文惺和何文杰说:如果方君瑛真是被陈璧君“逼死”,方君璧对陈岂不视若寇仇?但方家从来没人去做如此荒诞的推测。

  (作者:[美]高伐林 本篇文章照片均由汪精卫的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提供)

(编辑:点儿)

文章摘自 《复活的档案》 作者:梁平、郑挺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书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