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消防支队支队长:愿“怨妇”都变成“欢喜菩萨”!——一位女同修改变婚姻、改变命运的自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14:55
愿“怨妇”都变成“欢喜菩萨”!——一位女同修改变婚姻、改变命运的自述

                                       原作者:荷塘

我应该是一个业障深重的人,这表现在我在婚姻上。

我于1992年24岁时结婚,婚后,陆续有四位算命先生给我算命,说我28岁时必定离婚。婚后的种种遭似乎也一点点的证实了算命先生的说法,我有也似乎正在一步步的向“离婚”那一“现实”迈进。

我学佛后,对一切事物的看法有了很多的改变,我似乎了解了生命的本质,了解了“诸相皆空”,因而,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婆家对我的一切一切做法,我理解了,我安心的受之。

我想,那大概是我前世做了不知道什么样的错事,伤害的他们,今生他们要用这种方法来向我讨债。

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也正好是磨练自己,去掉贪、嗔、痴的一个很好的环境,我要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个这样好的锻炼场所和机会。我准备忘记一切过去的不快,尽管过去的不快,让我我差点丢掉性命,但我要忘记、忘记。一切重新开始……


对待婆家的人,尽管以前也很孝顺,但心中总有一定的怨气。

学佛后,我努力放下所有的怨气,用一颗真诚心来对待他们每一个人,事情在一点一点的发生变化。

我现在结婚已经十五年了,远远超过了算命先生为我定的“数”。我的周围变得祥和,与丈夫的感情非常好,与婆家相处也非常融洽。回过头来看,每个人都很可爱,当你感觉他们不可爱时,是你心中的那个“眼”近视了。


尽管我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知道那不是我们此生的目标,但佛法不离世间道,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搞得一塌糊涂,又怎么能够算是一个“明理”的人,又怎么能够解脱?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与小都在你的心中,轮回与涅磐尽在其中。

我的修为差得很远,做得也很不好,之所以说出来,是想给那些对生活感到无助、迷茫的人一点点信心。婚姻不是我们此生的全部内容,“今生”也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体”的全部,它只是你的这个“生命体”中的一部分,生命长河中的一“点”而已。


我的婚姻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修行中的这一课题似乎已经过关了。

接下来我遇到了新的问题——就是我的女儿,学习不好,身体有病,一种很难医治的病,是一种业障病,这一问题远比看破婚姻要难得多,我应该怎么对待?

冥冥中,似乎有什么在考验我,看我是不是真的看破了?看我是不是放得下?看我怎样放下?

现在的我正在去努力的完成这个课题的答卷。


修行,就要无所畏惧,一步步地去走,

迷时,在此岸;
明时,此岸即彼岸。

愿我们早日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破迷开悟、功能圆满同登佛土。也愿法界一切众生,早证菩提!

==============
感言:

不幸福的人家,确实多怨妇、嗔妇、贪妇、悭吝妇……

幸福人家,多贤妇、感恩妇、知足妇、惭愧妇……

所以,女人、男人是否幸福,全在一心!   婆媳相处之道

净空法师讲述                        弟子恭敬整理


                    


  有一些学佛的年轻同修向我说她想离婚。

  我骂她:‘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生活上有什么过不去的?’

  她说:‘先生不好、公婆不好,特别是公婆难处。’

  若她没学佛,我就不说;既是学佛人,就要知道,人与人的相处,无论相聚一小时、一天或一辈子也好,都是过去生中的业缘,如果没有缘,对面也不相逢。既然有业缘,就得承受,即使恶缘也要忍受,难忍能忍。

  面对境缘会难以忍受,是自己没有智慧,应当时时提醒自己,过失不在别人,而在自己。深记六祖惠能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婆媳之间难相处,学佛的媳妇要反省‘婆婆并没有过失,过失都在自己’,如果能常作如是想,这是真正行菩萨道。时时改过自新,就能把过去生的怨结解开了。

  若处处埋怨对方,老觉得都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过失,心结越结越深,生生世世往返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何不趁此时将结解开?有智慧的人能解开结,解开之后,从冤家的眷属变成法眷属,这多好!真的是自度度他,这就是菩萨事业。因此若遭遇到这样的环境,要懂得这是行菩萨道的好机缘。

  修行并不是每天光念经、拜佛、敲着木鱼,那只是表面的样子而已;实质是在日常生活的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将无量劫来的恩恩怨怨化解,这才是真修行。

  不但自己在此生要超越六道、十法界、往生净土不退成佛;也要将自己的冤家债主一个个唤醒,帮助他们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你的大慈悲心显露出来了,这些冤家债主就绝对能得度,因为他与你有缘。佛在经上常讲‘佛不度无缘之人’,只要有缘必定得度,无论善缘、恶缘都是有缘,所以都能度。

  要是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归罪于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有错,这是我们最大的过失,也是一生修学不能成功的病根、病源。佛说,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一是诸佛如来-即使等觉菩萨都还有过失,唯有诸佛如来没有过失。另一种是凡夫、愚人-自己有满身的过失,他也不承认。除此之外,谁没有过失?因此,过失不在外面境界,而是在自己。古德说‘回头是岸’,能回过头来反省,这是觉悟、开悟了;反省之后,念念改过自新、努力向善,这是真修行。

  佛法的真实利益,就在此地求,要真诚、要恭敬;‘敬’是敬人、敬事、敬物、敬业。诚敬心大,得的利益大;诚敬心小,得的利益小;没有诚敬,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印祖告诉我们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若是真诚、恭敬到极处,你就能全部得到,这就是宗门所谓的‘明心见性’。

  《无量寿经》上,佛教导我们‘惠以众生真实利益’,教众生得真实利益,就是教众生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然后在事相上才真正能看破、放下。‘看破’是彻底明白,‘放下’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才能过得自在、随缘,念佛就绝对得生净土。

如何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

 净空法师讲述                                              
 


                                                 
   自古以来,儒、佛教育不外乎两桩事:第一是教我们认识自己与大宇宙的关系,这就是「诸法实相」。正确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教育的主要宗旨,这是体。第二是教我们如何对人、对事、对物,也就是在生活中,如何处事待人接物,这是用。这个体、用包括了全部的教学,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一切众生都不例外。

    在作用上,我们为何不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就是不明事实真相。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明白真相,所以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佛教导我们,要把一切众生看作「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梵网经菩萨戒本》也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些都是事实,不是比喻。凡夫的见解、心思、常识,多半局限在一世,不知道过去世,也不知道未来世,所以产生了许多错觉。佛菩萨以甚深定功,突破时空界限,对于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统统明了,所以知道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互为眷属。

    诸佛菩萨用什么心来对待一切人事物?「孝敬」,就是《观经》三福的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用「孝顺、尊敬」对待一切人事物,就是佛菩萨,就是大圣人;而凡夫的心思观念、所作所为,与此恰恰相反。相应就是随顺自性、性德,随顺诸法实相;能做到圆满的随顺,就是一真法界。若不能随顺,与此相违背,就是六道凡夫;完全相违背,就是三恶道。所以,作圣、作凡,天堂、地狱,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这一念与法性相应,就是佛菩萨;这一念与性德相违背,就是众生、恶道。

    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正如佛所说的「梦幻泡影」,是随着我们的念头起变化,这正是《华严经》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又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你所生的这些法不如意,是能生的心与法性不相应。所以一切境界不是别人变现给你享受的,而是自己变现给自己受用,这是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若想生活在一个适意的环境里,一定要遵从佛的教诲。实在讲,遵从佛的教诲,即是遵从自性的性德、自性的法则。诸佛菩萨所讲的是我们自性的法则,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佛说他从未说过一句话,他所讲的都是我们自性性德的开发。唯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佛法才真正五体投地,全部接纳。

    所以,学佛是随顺自性,佛就是代表我们的自性,菩萨、大圣大贤们是性德的示现,是性德的流露,是自不是他,这就是「自他不二」。我们要把这个意思领会过来,从此地建立信心。果真能契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诸佛菩萨是自己性德所流露,十法界依正庄严也是自性所流露。然后才真正体会到,尽虚空、遍法界只是一个自己而已,除自己之外,确实没有一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然就展现了,慈悲是性德,性德就圆满的展现、流露了。我们对佛菩萨、大圣大贤孝敬,对父母、师长孝敬,然后逐渐能对一切众生孝敬,甚至于对自己的冤家对头、毒蛇猛兽、地狱饿鬼,也同样的孝敬,决定是以清净心、平等心待之。

    果然入这个境界,你就成佛了。即使没成佛,也是法身大士,智慧开了。对于虚空法界一切万法,你觉悟、明白了,懂得如何去做;对于尚未觉悟的众生,也懂得如何去帮助,这就是存菩萨心、行菩萨道。所以,任何身分,任何行业,男女老少,都可以修圆满的菩萨道,菩萨绝不局限于某一法界,一切法界皆是菩萨法界。《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与一切众生相处,有善缘,也有恶缘。有些人跟我们相处很投缘、很欢喜,这是过去生的善缘;有些人跟我们是冤家对头,给我们带来种种不如意,这是过去世的冤业。过去迷惑颠倒,种下这些冤业,现在觉悟明白了,要化解冤结,还是佛的这句话「孝敬」。真诚心的孝顺、尊重,冤结自然就能化解。

    所以对于一切怨怼,我们要能随顺,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当中成就自己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戒定慧,这是功德。随顺如何能真正成就功德?清净心重要,智慧心重要。你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就是随顺,这就有功。能够成就、增上你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德。

    所以,有一念怨天尤人,就是大错特错。遇到一切不如意的境界、逆缘,都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决定是自己不善业累积造成的,过失不在别人。回过头来,自己真正忏悔,改过自新,这是真修行。是我没有将他当作父母、师长看待,没有孝顺、尊重他,是我自己的错,不是他的错。诸佛如来就是以这种方法成就的,我们想作佛、作菩萨,也没有例外,还是这个方法。我们要将敬人、敬事、敬物,落实在自己生活之中,念念都不能离开;一念离开是一念迷,一念相应是一念觉,所以要在念念之间用功夫。大乘经不可不读,不可不深解义趣,我们才能保持觉悟而不迷,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