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招聘 瑞光电:美国之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3:48:10

美国之虑

(2011-01-30)● 周兆呈

  1月3日从纽约转机的时候,在机场买了份《纽约时报》,当天正好刊登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的文章,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亲身接待邓小平1979年1月访美的他,将胡锦涛的国事访问称为“继邓小平30多年前历史性访美以来两国间最重要的高层会晤”。

  纯粹从外交礼仪安排上来说,胡锦涛此行自有其最高意义。但布热津斯基的评价肯定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基于外部世界局势的变化。现在的美中,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是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治体,彼此的矛盾与争吵不断扩大,但双方的依存度同样不断增加。如同两块磁铁的两极,时而紧密拥抱,时而强烈互斥,他们如何相处,将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改变。

  具体到民间层面,两国的感受又不大一样。美国人可能比中国人需要更强的适应能力——毕竟,处在上升通道的中国,心理上已习惯了美国这一超级强国的存在,又对自我的前景充满信心,而美国自身习惯长期俯视世界,要从高到低,总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中国的迎头赶上,虽然距离尚远,但美国人心理调适过程中的焦虑和不安,在不同的场合,总是隐性或显性地流露出来。

  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期曾经因为言论引起中国民众不满的CNN主持人卡弗蒂(Jack Cafferty),在胡锦涛访问前撰文“让你的孩子学中文?”,开门见山地说“如果你真想要孩子掌握未来,或许现在就要让他开始打开中文课本”。此文一天之内就吸引了300多人发表看法,不少人表示赞同。

  这种情绪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虎妈”蔡美儿(Amy Chua)月初在《华尔街日报》刊登的一篇关于华裔母亲如何以中国式教育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文章在美国引起如此疯狂的热议。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顶尖报纸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相关的讨论,看似是对中国严厉管制式传统教育与美国开放包容式教育模式的比较,但背后有着在一些人心中存在的潜意识心理:令人不以为然的中国式教育最终却让华人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占据了相应的社会资源。而美国不以为然的中国式制度,也让中国获得了世界地位、改变了世界格局。如果没有胡锦涛访美、如果没有时报广场每天300次播放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背景烘托,我很怀疑蔡美儿的文章能引起如此大的心理反弹。

  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蔡美儿,之前曾在杜克大学法学院任教多年。她的文章同样在杜克大学里成为谈资,甚至课堂上讨论的对象,和校园里的一些事件一起,成为美国社会心理逐渐调整因应自身地位改变的参照。

  和美国一些名校一样,杜克和中国的关系这些年益发密切。1月15日,杜克大学创造的一个新的历史是在网络上以华语直播杜克大学与弗吉尼亚大学之间的男子篮球赛。这是大西洋海岸联盟(ACC)篮球赛事史上首次用中文解说,解说员由杜克大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担任。杜克大学的篮球运动历史悠久,其水平、球迷热情程度在美国大学中都首屈一指。该校主教练迈克·沙舍夫斯基(Mike Krzyzewski)被戏称为K教练,2008北京奥运的美国国家男篮就由他执教,也正因为此,杜克篮球和K教练在中国有了更高的知名度,校方更寄望以篮球和华语解说拉近与中国的交往。

  几天前,英国BBC播放了一个专题节目,谈美中的合作或竞争。节目首先介绍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些学校如何学习中文、一些工厂如何因中国竞争而关闭,然后播放了不久前成为热门话题的美国“公民反对政府浪费”的广告片;此片虚构2030年的中国教授教训美国庞大赤字导致债务危机,如今得为中国打工的故事。BBC邀请了杜克大学的五名学生——包括中国、印度留学生以及美国学生就此片谈20年后的中美地位。巧合的是,杜克大学的一份刊物不久前同样以这个广告中的中国教授作为封面,探讨“美国如何回到自己的轨道”。   焦虑,似乎已经成为美国上下的一种情绪。总统奥巴马本周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虽然有谋划前景、为连任铺路的政治考量,但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社会目前存在的焦虑,在世界经济规则改变的大图景之下,中国、印度、韩国、欧洲、俄罗斯等在教育、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快速发展所展示的强大竞争力和进步,美国如何应对? 这种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但在中国并未真正实现与美国分庭抗礼之时,中国提供的更多是一个镜像,照射出美国对自身问题的焦虑。一月里,由于胡锦涛的访美,使得这种焦虑更集中地体现在与中国相关的事务上。

  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相对优势却正慢慢减少,对自我的认定、对国家地位的信心、对竞争对手的关注,这些都是美国人数十年来不曾需要经历的思考,如今,却成为几乎每日必谈的话题。问题是,美国的制度、创意和自由,如何能够让美国人真正地摆脱这种焦虑?或者,这种焦虑,才是习惯老大地位的美国能更进一步的必须?

(传自美国) (作者为本报编辑组副主任兼《新汇点》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