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二中校园网: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0:11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下)

 

九、少女心事总是诗

——墙里墙外看黑丝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千年前的爬墙党苏爷留下的一首蝶恋花。当然苏爷这次爬墙不太有出息,爬墙偷看人家漂亮姑娘荡秋千,还被人发现了,只好自己感叹多情反被无情恼,安慰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可能也是事实吧,天涯的美女应该不少。

2011年1月11日,黑丝带在众多爬墙党的瞩目下进行了首飞,在空中荡了几圈秋千然后安然落地,虽然有许多人也不认为这是它第一次翱翔天际,但我们看到这个MM性格还是很好的,你怎么偷拍她也没恼。为了不让墙里的战忽局和墙外怀着各种目的的各国专家轻易抹黑她,我决定不信各种砖家的说辞,通过已知的有限信息,分析一下黑丝带的性能。当然如果现在还认为黑丝带是ps的人这部分就不要看了,怕你们受捕鸟。

(1)墙里佳人笑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的飞机?

首先要知道的黑丝带到底是什么状态的飞机。有很多人说她是像苏—47金雕一样的纯技术验证机。只是用来验证某些技术的,和YF22的原型机或是T50不一样,展示在黑丝带身上的东西未必会出现在真正的中国四代机上。整个机体最后也未必会投产,所以它就是像米格1.42、S47之类的东西。

记得这是一个俄罗斯砖家的说法,加上有几张718工程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的照片,让一部分人听信了的一种说法。

但我认为,它可能是个技术验证机,但所谓技术验证机在中国的概念和别人完全不同,绝不会是金雕或是米格1.42那样会胎死腹中的东西。

2007年有一名巴基斯坦空军官员写了一篇揭秘巴基斯坦雷电计划始末的文章,里面对巴国与CAC合作开发枭龙的来龙去脉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文章娓娓道来,写的很吸引人,反正比我强,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为了和北京达成对计划(佩刀2)运作的默契,萨利姆率先访问中国………..

………

中国方面让我们参观了他们自行制造的全金属全尺寸飞机模型,在中国的习惯上,这个步骤是生产前的征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按照中国的传统,只要造出全金属全尺寸飞机模型,飞机的基本设计状态就可以冻结,甚至准备组织生产。中国公司特别CAC就是这个习惯,不爱搞技术展示技术验证之类的事儿。

中国实施不搞美俄意义上那种技术验证机,至少我没听说过哪个飞机公司搞那玩意。中国人很现实,经费有限,要验证某项技术有的是办法,没必要大费周章新设计单独的一架验证机。飞机别说造出实体了,造个全尺寸模型就意味着项目要上。当然我们听说过许多没投入生产的型号,但这些机型都不是所谓技术验证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胎死腹中的设计型号而已,没哪个是要验证技术的。

技术验证机这种东西本来毛子哥哥也不爱搞,他思路也一样,搞那玩意儿干嘛,验证技术?战场上验证去。不对抗怎么知道这技术是有用还是没用呢?可以看到前苏联时期绝少有最后未投产的纯技术验证机。

后来毛子哥哥家变后,情况不太一样了,很多拟发展的型号弄不下去了,就利用现有实力只造一架,然后到处展示,期望能多骗几个像三哥这样的冤大头出钱。

MD是搞技术验证机的,因为它有钱,而且有多家军火巨头,互相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军方选择多,所以它的技术验证机多。这也客观上反应了MD航空工业的强悍,其财大气粗确实不是我们能比。但现在MD的验证机变得少了,不是它保密加强了,而是无力搞那么多东西了。

但MD的技术验证机一般不会搞的改动很大,经常是利用旧机体安个新技术,试试就完了,单纯技术验证也很少专门全新设计一架整机。比如我们看到的安了前掠翼的X-29A,除了较新的气动布局外没应用其他技术,实际上它也基本上一架旧飞机。

MD搞技术验证机还经常有个目的就是战略欺骗,如果某项技术验证的不成功它就故意泄露这种验证机,引诱毛子哥哥去模仿他。但如果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如果MD的某种验证机应用比较多的新技术,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参与了重大项目的竞争,其中的一部分成为了新的机型,所以美国的验证机如果新技术应用的非常多它也就是准备要生产的,只是由于竞争的关系,YF23这样飞机最后没投产的了。

而我们看到黑丝带几乎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中国从未有哪种飞机一次应用了如此多的新技术。如果仅仅为了做技术验证,即使按照美国标准,它验证的技术也太多了,超出了验证机的范围。美国要是搞这么一种验证机,恐怕他最后也会想办法把它投产,因为它的技术状态达到了中选的原型机的标准。

另外我们看到,黑丝带身上所采用的技术是利用其他在役机型的改型进行验证。比如J10的鸭式布局,J11的钛合金和复合材料,枭龙的DSI,J10B的AESA机头。这些组合起来应用在了的黑丝带,当然每项技术都有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大幅的提高。所以可以说黑丝带利用了大量其他的在役和在研三代机型当小白鼠,试验了一大批不成熟的技术,在这些试验的结果上进行了改进。

但同时四代的隐身造型和气动布局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关于气动布局,之前提过,以前有新闻说美国卫星拍到了一种双发鸭式布局中国飞机,那么那架可能是未涂隐身涂料前的丝带,从图片上看是个黄皮儿,不知道那飞机怎么称呼,姑且喊肉丝吧。

那么如今穿上这种深蓝色(或者说墨绿)涂装的黑丝,可以看到其里里外外都进行了全面的新设计,和任何一种旧飞机都是天壤之别。每一个工艺细节都是有所考虑的,后面会逐渐为大家解读。连T50都没有他的状态,因为T50没涂隐身涂料,美国人说它目前的RCS值是3,和一架改进过的F18无异,同时T50也采取整体式座舱盖,毛子砖家说是拟采用整体式设计,那么意味着要改,当然最终是不是能改成,不清楚,不过我相信是可以改成的,最终型号。

因此,1月11号的时候,在空中打着滚微笑,着向世界sayhello的黑丝带,绝不是像S47、MIG1.42那样的半吊子。她是完全意义上的四代原型机。它的完成度高于T50。

至于有张718工程技术验证机首飞干杯的照片,如果这指的是黑丝带的话,那么她只是起了个技术验证机名字的原型机。有可能成飞根本自己不区分技术验证机和原型机的概念。另一个可能是故意散布烟幕。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诚心恶搞平大师,不过平师傅似乎没上这当。

当然,作为一种原型机,最终服役的四代机可能还会在黑丝带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改进。比如改进尾部喷口,取消腹鳍等。但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时,她已达到了基本的设计冻结状态。这意思就是后面不会再提升设计指标,只是如何做到这些指标的问题。

F22达到类似状态的时间不晚于1997年。

(2)轻带白云还——战略空军理念下的隐身战斗机

第一眼看到黑丝带的人,经常发出惊叹:天哪,她为什么块头如此之大?

美国的航空杂志根据图片里飞机与车辆的对比认为该机长度超过21米、翼展超过13.7米,和F111轰炸机接近。而F22的数据则是长度18.92米,翼展13.56米。根据F22空重19.7吨,起飞重量:正常起飞重量29.3吨,最大起飞38吨的数据,推出J20的空重不低于26吨,最大起飞重量超过40吨的结论。这确实是很大的飞机。SU30MKK的起飞重量不超过38吨,这已经战斗轰炸机了。而F22的炸弹人版,起飞重量也不会大于38吨。

为什么会如此的大块头?我觉得应该从中国的空军战略开始说起。

冷战时期我们的空中力量是长期处于阴影中的,美国即使在中美关系最好的时候也没停止对中国的空中侦查活动。而两国空中力量在中国领空上的交手从未停止过,在10年前这种较量达到顶峰。险些引发了一场热战。但带给中国阴影的根本就不是美国的各种侦察机和战斗机,中国空中力量最感到压抑的对手是前苏联部署在远东的前线航空兵和他们的图22M3逆火。这种作战半径达到2200公里的飞机,有很强的超音速突防能力,并携带超音速对地导弹。这种具备双超能力的飞机出现时,对中国国土防空的冲击比现在的F22还大,当时我们根本没有拦截它的能力,如果开战的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轻松突防轰炸,整个中国北方的防空网络在这种飞机的攻击下可能很快毁灭。因此7、80年代中国一直在围绕对抗这种飞机建设防空力量,所以我们见到了追求高空高速能力的八爷,和中美和平典范计划里的八爷二,以及成飞最早的作品2.6马赫歼9。

应该说这样的进攻型力量给中国空军甚至海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前苏联的空军和防空军是分开的兵种,防空军顾名思义,主要的任务是国土防空,除了大量廉价而可靠的截击机外,也拥有如刀丛枪林般的防空导弹。而其空军更多的是一种攻击性力量,前述的前线航空兵就是隶属空军的,但由于苏联的大陆军思想的影响,苏联空军的进攻性并没走到底,更多的是用于支援前线地面作战,还不是一支战略进攻型力量,但仅此就足以让我们压抑了数十年。毛子哥哥家变后,其空中力量合并,空军和防空军都并入俄罗斯空军,两派从来都不合,但目前看主要继承了防空军的防御型思想,依靠导弹和格斗性能好的高速截击机进行防守,攻击性大大萎缩。

我们一直在90年代以前的空中力量都和苏联防空军接近,理念也是一样,这主要在于中国空军出生在朝鲜战场上,而当时的任务显然是防御领空,后来对手优势空中力量的压力一直也没减轻,因此这种防御理念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

在90年代苏联解体后,曾让人生畏的图22M3成了可以出售给中国的商品。来自北方的空中打击不在是中国的主要威胁。而南端的海峡上空变成了世界上最危险的空域。要夺取那里的制空权,必须有进攻能力。因此,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看到了空海军共同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的方向转变。到几年前我们看到了这种转型已基本完成。

但这两年来,在中国力量开始越过台海之墙时。两种更危险的美制武器在周围扩散开来。这次不是飞机,而是爱国者3和标准3。这是对中国威胁相当大的武器,它们或许对布拉瓦或是白杨M无效,也挡不住东风31A和巨浪2,但是拦截中国的中短程导弹却有50%左右的概率。这是对我国战略力量的严重削弱。因为我们对台海的主要威慑力量是就是常规导弹。这也是TW天天嚷嚷什么撤飞弹。

怎么办呢?很简单,掏了它。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空中力量从攻防兼备型开始继续前进,开始了建设战略空军的道路。那么这战略空军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战略进攻型空军。只是进攻这两字儿中国不喜欢用。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战略空军和美国的攻势空军还是有区别的,它的目的并非是要让飞机带着核弹去摧毁他国的城市,至少现在还不是。这种战略进攻是要摧毁对手的导弹拦截能力,恢复战略平衡。因此新一代的中国战机最首要任务杀入敌阵,捣毁敌人的反导系统。这也解释了菲舍尔和sweetman的困惑,他们好奇如果黑丝带是战略攻击型的话,那么要攻击美国并发射核弹它的航程是不够的,而对抗隐身机如F22的话,目前这种飞机还没有在亚洲长期部署,也无从交手。

由于摧毁反导系统需要比较大和足够的导弹,特别是标准3是装在舰上的,需要反舰弹,那都是些大家伙,目前我们的工艺能力确实比美国有差距,没法把导弹做的很小,所以只能让飞机的弹仓大一点。这种理念上的变化导致了装备的变化,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如此大号的黑丝MM。

说实话,一个女孩子不管脸蛋再漂亮身材再好,如果身高两米的话你第一次看到她还是会很郁闷。黑丝带也是如此,很多外国网友(包括巴基斯坦)对她的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呢,按一个巴基斯坦网友的话说:aggresive,veryaggressive.

是的,极强的攻击性。

目前在世界上,有这么强攻击性的飞机有两种,一个叫B2,一种叫F22。他们承担的任务和黑丝带差不多,一个是捣毁对手整个国家,另一个也是要瘫痪对手的防空系统。所以可以说黑丝带和F22的作战目的设计是相似的。

但B2和F22这两个二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按美国的话说,就是全向的极低可探测性。这也终于说到这一节的重点,黑丝带的隐身性能。

由于反导系统的战略意义,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把它视为高价值目标,层层包裹,严密保护。有些甚至采取了过分的保护,比如TW,竟然把爱国者3的藏身地和宾馆建在一起,成为宾馆的一部分,被老百姓骂说是拿平民当人盾,确实有点过。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对反导系统的保护之严密。摧毁他的人要面对对方的战机,地面防空武器,海基防空武器,而反导系统本身就是最高性能的防空系统。这种任务显然不能通过中短程导弹和其他战机来完成,因为只要对方反导系统较完整的话,他可以击落你的导弹,你的战机来击落你的战机,战机在防区外发射导弹他继续击落导弹。而用极高性能的战略导弹来打反导系统则有风险,一是容易引发误判招致核战,二是那种导弹数量有限,打不过来。而且用的时候还得摘核弹头,影响战略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有4S能力的4代机。

我们先看F22压制防空系统的打法。

F22压制对手防空系统那个的时候是最体现其4S能力的时刻。首先要隐身,对手无法在远距离发现。其次要快,不给对手反应机会,因为再好的隐身也有某些波段的雷达在一定距离内发现,完全不反射雷达波目前还做不到,这种事情只能等毛子哥哥的等粒子隐身术研究出来才有可能,不过看来毛子哥哥最近自己也不信能做到这点了。因此在对方发现自己时需要尽快靠近,缩短这种距离需要超巡能力,因为不能开加力,开了加力暴露红外信号不说,太费油,油没了自己也回不去了。打完了,你也暴露了,这时候对手的截击机可能该找上你了,距离估计很近,因为远了的话3代机看不见4代机,那如果你带够了空空导弹可以跟他狗斗,打下敌机回去给自己飞机上刷颗星,飞行员都最爱干这个,不过隐身机是否允许刷星还不知道,反正没有过战例。接着需要很强的航电设备,压制对手的电子能力,让附近的其他防空系统开不了机,其他三代机雷达上也一片雪花,没法在空中包围你。于是F22开着超巡回家。

这是F22瘫痪的对手的套路,当然打法可以很多变,不过4S能力必须是面面俱到的。需要指出的是,F22面对的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导系统,其设计目标是90年代的苏联防空系统,这种系统相对落后的多。而几天黑丝带所要面对的,是又发展了二三十年的美制反导防空体系,但作战模式是相类似的。

而这种作战模式首要前提是隐身,而且必须全向极低可探测性的隐身能力。像F35那种顾头不顾屁股的货只能跟在高端隐形战机后面打掩护,甚至掩护都不要他打。特别是面对反导系统,他去了的下场和一般的三代机或是中短程导弹差别不大。

因为面对的美式反导防空系统非常先进,所以黑丝带需要甚至大幅超越F22的隐身能力。她能做到吗?

答案是目前还没有,但已经非常非常接近这个目标。

在黑丝带登场亮相后,她的隐身性能就众说纷纭。有TW民意代表那样知识陈旧,不懂装懂的。也有像平大师那样,成心胡喷然后玩儿打死我不告诉你为什么,你再问我就说你看你看他们又造神马新潜艇了,快看快看快看啊。也有MD砖家紧盯住尾部猛分析的,还有俄罗斯砖家、澳大利亚人和网易、凤凰网狂摇红裤衩的。最无厘头的是凤凰网,前几天说0.3-0.6,最近改成0.08了(当然他们的分析还是很下功夫的,分析者应该也具有比较丰富的航空知识,我认为他们的分析还是比较接近事实情况的)。

那么,黑丝带的隐身能力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实际上是个很难猜的问题,我们到现在也没看见过MD军方或落马正面回应F22的具体RCS值到底是多少,比较流行的说法是0.1平方米。这个值本身只能是瞎猜,真正的RCS值是机密,到现在我们连F117的准确RCS值是多少都不清楚,更不要说更先进的F22、J20、F35、T50了。我们能了解到的信息只是美国对他自己隐身机的描述列表。但值得注意的是,那并不是一个排名,因为在那个列表里似乎F22是在B2前面的,但它们都是全向极低可探测性。在其他场合,我们听到过B2的RCS值比F22的一半还小的说法,这也并非绝不可能,B2身上的涂料技术和其外形结构在隐身效能方面比之F22似乎前进了一大步,只是其硕大无朋的轮廓让人感觉会有比较大的RCS而已。

虽然美国透露的信息自相矛盾,扑朔迷离,但也透露了衡量战机隐身性能的标准,就是极低可探测性。有人认为这其实是因为无法公布真正的RCS值所采用的模糊说法。

但这个信息并不仅至于此。因为可能霉菌关于隐身机的标准和要求本来就是这么描述的。他们对隐身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说非常科学,就是减少对手的探测能力,缩短被发现距离,真正的完全不可见美国人自己也不信,那是只有毛子哥哥喜欢拿来忽悠别人的科幻概念。因此RCS值到底是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的发现距离。网上说雷达反射强度每降低一个数量级,对方发现距离降低3分之一,或者说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与目标RCS的四次方根(将RCS开四次方)呈正比关系,(凤凰网的提法)这个说法在科学上应该说是部分正确的,(但是这个定律两头都有明显的收益递减,就是反射强度太大或者太小的时候都不遵守这个规律。而且和雷达信号本身的发射波段有关系)

所以RCS值即使增加100%,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其发现距离最多不过增加十几个百分点。在雷达技术经历了不断发展的今天这谈不上是什么巨大优势。因此比拼某两款战机的RCS值的高低并无意义,除非有数量级的差距,否则都叫同一层级。

此外,每一款机型的RCS值可能并不稳定,前面我们提过,雷达隐身主要是靠外形偏转、复合材料透波、涂料吸波这些方式,当然毛子哥哥说他用等离子场偏转,太科幻了暂不考虑。其中后两项都是非常不稳定的,首先复合材料本身就很不稳定,其强度和材料质量从来都不用密度、强度什么的标识,只说确信达到某某值,而隐身涂料涂敷就更不稳定,每次涂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误差值还较大,所以B2除了改进涂料外,还想了个简单的办法加强涂料的能力,就是多涂几层。所以每一架战机的RCS值比厂家标称值高50%或是低几十点都可能的,不过按军火商的利益来说低很多不太可能,那说明他在战机上分外下料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新闻说有人曝光F22隐身能力不稳定、每架都是一个不同的飞机,但是美国军方毫不在乎一样,因为没有多大意义,只要不超过一个上限就行,超过了才算残次品。那么这个上限就是军方定的可探测性的标准,这应该是个数量级的值,超过这个值就不行。从F35的情况看,他的侧面和后向肯定是超了,而且基本放弃改进的努力。另外要说的是B2,它的隐身设计比F23先进了一代,但是关于他两谁的反射值最小,一直争论不休,这实际上我认为它们是符合同一标准的,但因为B2的机体太大,采用的符合材料多,所以其RCS不稳定有较大偏差,有的B2比有的F22高,有的低。

依这个标准衡量的话,黑丝带的隐身设计其实符合美国最顶级隐身战机的要求。

首先从外形上看,黑丝的表面光滑整洁,几乎找不到所谓的不连续面或者说凹陷,整个机体是比F22的流线还平滑。网上有文章专门指出F22在进气道的分离隔板是明显的凹腔结构,对隐身效果的影响比鸭翼大的多,我认为这是合理的。隐身机外形上的设计最怕凹陷,因为你陷下去以后,无论是外形体的偏转和材料的透波都没法起作用了,因为你怎么偏转怎么透那个雷达波还是会返回,只能靠涂料自己吸,这难度就太大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大票人说俄罗斯那T50隐身肯定不行,因为它的发动机口没有隐身设计,这是个巨大的失误,发动机口遮不住成了巨大的凹陷,你在表面再怎么涂涂料,效果都有限,因为涂料不可能全吸干净,只能减弱一部分反射回去的信号强度。当然说道这就必须说几个黑丝带一直被认为是隐身缺陷的地方,首先是鸭翼,这前面说了多次,是会增大RCS,但是增大多少取决于飞机本身的隐身水平,同时我们看到了这个鸭翼是上反的,考虑隐身设计,就是鸭翼本身自己可以偏转雷达信号的反射,加上其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融入了整体的隐身设计,所以不至于能达到把4个反射面增加到8个的程度,那是老式鸭翼的水平,黑丝带上的设计几乎不会增加反射面的数量,可以基本被视为和机身是一体的,增大的RCS也不会超过20%,这按前面的公式计算,不过是增加了几个百分点的发现距离,影响微乎其微。再要说的是尾喷口,这是西方砖家最爱说的,说你看她没有设计尾部喷口的遮蔽措施,后向是不隐形的,还有好多网友添油加醋,说后部是SAC设计的,故意不让CAC全向隐身,好让未来的SAC隐身机能打败它。这种想法荒谬绝伦,你听说过两个厂家分别设计某个产品的前后外形?设计完了怎么拼上?别说设计飞机的气动外形了,你找你女朋友你们两一起背对背分别一人画半张飞机,你看看拼起来是什么样。这根本是无中生有的谣言和挑拨。从整体设计上SAC不可能参与任何CAC的项目,最多提供某些技术而已。至于西方砖家说的,我认为他们是一开始没有看到试飞视频前这样说的,那时候流出的大部分是黑菊的照片,从照片上看黑菊比白菊外露的要长,从某些角度看尾部没有做到遮蔽,这可能跟黑菊本身的出身有关,后面在机动性部分会讲。在看到清晰的试飞图片后,我们不难发现白菊是被尾部有效遮蔽的,从雷达隐身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完全没问题的设计。至于没有采取F22的方形喷口设计,我想主要原因是AVEN喷嘴的原因。那个方形微喷口主要是用于遮蔽发动机的红外信号的,F22起飞的时候开加力的时候会有明显的橘红色火苗,但是因为这个方形喷口的作用,红外信号特征被减小了。但是我们看到,黑丝带的白菊在起飞是根本不喷火苗,也看不出热浪,也就是说它采用了新的设计,尾喷口不散发强烈的红外信号了,而MD的方形口跟它采用的矢量推进技术有关,这个技术是有缺陷的,后面还会讲机动性的时候还会再做详细分析。最后是腹鳍,这个确实有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目前还没做到大幅超越F22。腹鳍是会提高RCS的,但是它和鸭翼加一块也没F22的发动机分离隔板提供的RCS多,因为腹鳍不是凹陷结构,而且它自己很小,提供的反射值本来就低。而采用腹鳍的主要目的我想是因为原定的发动机还没到位,在试飞阶段需要加一个这玩意提升飞行性能,模拟一下原配发动机的性能,发动机到位后会拆掉的。因此,总结一下:从外型上看,黑丝带的外形雷达隐身设计是略优于F22的,发动机到位取消腹鳍后优势会更大。但红外隐身上,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两者相近,黑丝带目前没有开过加力,开了情况不知道是什么样,但一般估计是低于F22的红外隐身性的,这在摆脱敌方空空导弹的追踪是不利的。但这似乎是因为最终的发动机没到位,我相信真正的原配发动机WS15(或者说泰山)到位后,我们会看到进一步的后向红外隐身设计。

其次,影响隐身能力的是复合材料的水平,记得有个毛子砖家喷过,说中国不行,他没能力生产大量的复合材料。这有点倒打一耙的意思。实际上没有大规模复合材料生产能力的人倒是毛子哥哥自己,而这个生产能力反而是中国的强项,毛子哥哥从中国采购的设备里就包括生产复合材料的设备,它原有的那些设备都老旧了,有一阵子全国储存的复合材料还不够一枚导弹用。复合材料这东西不能给它提到过高的高度,一个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高低并不能决定其先进性。世界上复合材料用量最多的战斗机分别是LCA和泥轰的F2,这两种机型都不太成功,实际上用量大都是原来的设计缺陷造成的。LCA用40%的复合材料其实是因为它本来超重。F2基本也是,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泥轰过于自信了,现在我们看到了泥轰的航空自卫队对是否继续要F2很犹豫。美国的F22上用的复合材料就相对少,大量应用的是钛合金,它公布的材料构成是42%钛合金,23%复合材料,15%铝合金,20%其它,其他应该是涂料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传感器和航电设备。应该说复合材料用量不高。从公开的信息看,J11B通过在表面使用复合材料把自己的雷达反射面积从15平方米减小到3平方米,这应该是很大的进步。这说明中国的复合材料水平并不落后美国很多,至少已不落后20年前出来的F22了。另外中国的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生产能力最近几年出现了大跃进,这点媒体上有很多介绍。总的来说,复合材料水平上,黑丝带并不会落后F22。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有人说黑丝带即使不涂涂料其RCS值也会小于1平米,大概在0.5平米左右,我觉得这显得夸张了。要知道那是F117的水平。从隐身设计的角度讲,哪款战斗机也不会超过F117,因为他是完全放弃了空战能力,全面追求隐身的。如果你不涂涂料仅靠在机体表面使用复合材料就能达到F117的全部水平,那你涂了涂料后得什么水平?我觉得不太可信。应该是黑丝带在涂涂料之前的水平比F117的RCS要大一些,但会比较接近。

最后要说的是隐身涂料。这是战机隐身能力的最前沿,也是最后的防波堤。有不少砖家质疑中国的隐身涂料能力。甚至有人怀疑黑丝带只是刷了层漆,没上隐身涂料。理由是你看它漆了那么大颗五角星,这要真是上了涂料难道不会破坏隐身吗?怀疑的有点道理,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个大五角星是绘在全动垂尾的外侧的,也就是说在全动垂尾正常的X外倾形态时,五角星是向下的,雷达波到达不了这个位置。至于全动垂尾动的时候,那么是要做机动动作了,这代表着敌人已经能看见你了,这时候增加或者减少点雷达反射面积意义不大。同样我觉得J20的尾喷口也是这种思想,如果需要开加力的话,那么应该是离对手很近的距离,这种情况下既然已经被发现了,减少红外信号的意义比较小,但保险起见,为了更好的躲避导弹,我认为尾喷口还是需要一点更好的红外隐身设计的。

说起这个隐身涂料,就要讲一个不算是笑话的笑话。有天有个MD的军事代表团来访华,那时候F22刚刚形成作战能力,MD的军事人员很狂。

MD说:我们的stealthfighter可以淘汰你们的空中力量,你们要建立一种能防御它的防空网需要3000亿美元,是你们好几年的军费了。

小白兔的回应道:我们有啊,有啊,而且已经部署了3套这样的系统了,TM的这种系统太花钱了。

MD很奇怪:说你吹牛吹大了吧?你说你有能反隐的系统也就算了,怎么还说有3套?

小白兔说:是有3套啊,一套叫CM(CHINAMOBILE),一套叫CU(chinaunicom),最新部署了一套叫CT(chinatelecom),这几套系统每年都要花好多钱,不胜其烦,连起来就是CTMU系统。

MD说了:哥们儿,你别蒙我,什么反隐系统,你那不都电信服务运营商么?

小白兔:这CTMU系统吧,在全国部署了无数机栈,你们的stealthfighter一从我们国境过,机栈信号都被吸收了,于是隐身机飞到哪儿,哪儿的CTMU就瘫痪了,这样把全国3张CTMU网一联起来显示,从机栈的瘫痪情况就能发现隐身机的飞行轨迹了啊,而且误差在100米内,比米波雷达准多了。这样根据机栈信号的原有位置轨道,用防空导弹位置一打,导弹碎片就能把爱腐娘娘打成筛子。

MD:怪不得小白兔的手机费那么贵,原来是反隐防空系统。……&……%¥*&*……

这当然是开玩笑,因为F22并不能吸收多个频段电磁波,所以它不会干扰信号,这个CTMU是不能当做防空系统的。

但我想MD的军事人员听到这则笑话后100%笑不出来。因为它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这事实就是中国研究的是多频隐身涂料。大多数隐身涂料往往只对一种电磁波起作用,而对其它波段毫无反应。随着先进探测设备的相继问世,这种单波段隐身涂料存在很大的局限性。F117上的就是。从最近俄罗斯铠甲系统可以发现F22看,F22上涂料可以覆盖的频段也是十分有限的。但这则背后揭示出的事实就是中国在研究多频段的隐身涂料,所以才要考虑避开手机信号的问题。

如果F117上的纯黑色隐身涂料是第一代的话,那么F22上的深灰色涂料大概是第二代,这也让我们看到F22在正式装备部队后和试飞时的涂装有些差别。B2上的涂料大概是第三代,它的涂料异常厚,据MD自称可以对抗米波雷达,也就是说可能是多频的。

那么黑丝带上的涂料属于那种呢?都不属于。她的涂料是美国下一代即将应用的多频涂料。前面我们看到盖校长在吓唬小白兔们时说漏了嘴:说他要研制全天候的隐身战斗机。言外之意我要研制B3炸你们的老窝。

这透露了重要的重要信息就是美国现有的隐身涂料防水性能是很差的!特别是F22,下雨的时候她只能当趴窝女王。美国佬自己的解释是什么飞行员的一种机上生命维持设备容易生锈。依我看这生命维持设备不就是怕飞行员飞的时间太久了,让他嘘嘘用的么,这玩意既然这么费事去了不就得了,起飞前少喝点水不就好了。但美国佬不,说明另有问题。看到落马的弃员控告落马的隐身涂料有问题时,我们明白了,这飞机的涂料防水性能差,这也是为什么它上不去航母的原因之一,说实话美国电磁弹射快成功了,弹F22毫无难度,所以太重上不去根本不成立。

但在雾气昭彰的成都,我们看到了黑丝MM不惧风雨的滑跑。这证明她的涂料不怕水。这正是B3涂料的特点。B3同样也是多频段的隐身涂料,这样它才能完全穿透俄罗斯的铠甲系统,作为战略轰炸机来攻击对手。而B3轰炸机的想象图里,我们看到了那飞机的涂装是带着些蓝色的。这和黑丝MM的蓝灰色涂装的颜色比较靠近。同样我们看到,黑丝带的隐身涂料涂敷的特别厚,像是打了一层厚厚的粉底,有人嘲笑说这是她皮肤不好,表面疙里疙瘩的,不够光鲜水嫩,是用厚厚的涂料来掩盖工艺上的差距。我觉得完全理解反了,由于多频吸波涂料需要对抗的频段较多,所以必须增厚。至于为什么是这种蓝不蓝,绿不绿的颜色,估计跟涂料的构成有关,可能是某种金属元素的作用。还可以注意的是,黑丝在地面和在空中的颜色似乎有变化,地面发绿,空中发蓝,越到高空越接近B3想象图的颜色,这似乎也和拟开发中的B3很相似。

那么这里的结论就是:黑丝带的隐身涂料,不仅不落后F22,而且是一种更新型的多频段吸波涂料。如果按美军的发展顺序来论的话,她的涂料应该是介于B2-B3之间的涂料,换句话说,领先F22一代半。

那么关于隐身性的分析就可以给出结论了:出于战略空军理念的要求,黑丝带必须对抗极为先进的美式反导系统,为此她采用了极为大胆的隐身设计。其外形设计优于F22,复合材料水平与F22相近,隐身涂料水平保守估计领先F22一代半。

由于鸭翼和尾喷口的影响,目前黑丝带的隐身性能还不能算大幅领先F22,只能说雷达隐身优于F22,红外略弱于F22,总体略优于F22。但相信在最终发动机就位后,取消腹鳍并进一步改进尾喷口的设计的黑丝带,可以做到领先F22一个数量级,完成压制周边反导系统的任务。

当然,这也不是没缺点的,就是这样的黑丝带,一定贵的要死。

(3)总有不完美——绝非空前的超机动性

平大师在此次黑丝带亮相事件中的表现,可以说充分体现了战忽局同志的本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先是猛喷鸭翼,忽悠到了TW和棒子后发现自己喷错地儿了,怕被打嘴,改口只说隐身技术还不完善,完了说发动机,说的颠来倒去的,自相矛盾。但他最神的地方是热捧黑丝带的机动性,认为具备了空前的超机动性能。这个说法几乎统一了大大小小的媒体,大家众口一词地说,黑丝带别的性能不好说,超机动性是空前滴。

我只想对平大师说,平师傅,你这么忽悠法不怕暴露吗?

当然可能平大师自己也想到了,黑丝带这事儿他越说越可疑,还是赶紧转移话题吧。所以今天说瓦良格、明天说元级,而且有些还故意曝了点真料。

实际上黑丝带的超机动能力与她自己的其他性能相比,是非常非常平庸的一个性能。

原因在于,黑丝带的作战要求决定了她必须挂在大质量的导弹,因此起飞重量特别大,直追MD的轰炸机。按这块头,我估计黑丝带的带弹量赶的上轰六。

她不是一个为狗斗而生的纯战斗机,但是因为突防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能放弃超机动能力的,否则的后果就像F117,被发现了就有去无回。最后只能黯然退役。

如此大的质量决定了不会黑丝带有空前的超机动性。你认为B2能有什么机动性?

前面说了,鸭翼会让隐身能力损失一些,腹鳍也是。如果黑丝带是一个纯拦截机的话,采用这些设计倒无可厚非。不过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她的首要任务是进攻性的,不是拦截对手,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缠斗能力。同样我们看到黑丝带采取了中小展弦比的高速翼型,这种构型对超音速性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对低空低速的狗斗是很不利的,会影响稳盘。

那么为什么要采取如此多的提高气动性的措施?我们看到了边条、鸭翼、全动垂尾甚至影响隐身的腹鳍。其实这都是为了弥补她过大的体型造成的格斗性能不足。特别是对抗周边几个潜在的反导系统所在地,J20执行捣毁他们的任务时,很可能被机动性很强的各种3代机拦截,甚至面对直接具备超机动性能的F22、T50,这个时侯已经不是打下它们的问题了,没有过硬的超机动性你想溜都溜不掉。因此我们看到了如此多弥补气动性的设计。但有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这些气动设计大概能保证黑丝带遇到F15K之流的3代机时狗斗占上风,如果碰上了本身有超机动能力的四代机,这些还不能保证可以全身而退。那还差什么呢?就是矢量喷管。这个现在装没装上,我不知道,平大师一口咬定说没有,鉴于对其一贯表现的观察,我觉得事实应该是在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这是一个很值得说说的事情,我觉得应该从印度08年参加红旗军演的事儿讲起。

前阵子YOUTUBE上有个视频非常火,就是关于印度空军SU30MKI去参加红旗军演后,一个美军上校飞行员的评价,说的人叫佛诺夫上校。必须要说的是上校在美军中是不小的干部了,从这家伙的口气看,他就是美国空军假想敌中队的指挥官。飞行技术必须是顶尖的。你看以前汤姆克鲁斯演的那壮志凌云,把海军的TOPGUN吹得神一般,美国空军从来就不服。特别是这假想敌中队不服,这个中队在红旗军演里击落过所有已服役型号的西方战机。壮志凌云里的汤姆克鲁斯在大结局后再混个十几二十年,估计能混到佛诺夫上校这个位子。假想敌中队和其他任何中队不同,它的飞行员全是美空军选出来的顶级高手,技术素养差的出一次任务就要淘汰换人,当他们的头儿,没点真本事是混不下去的。就是这么个人物。

他对三哥的SU30MKI评价比较中肯,承认比F15这种老式3代机好些。而且透露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视频和文字翻译现在都有。他提到F22、F15、SU30MKI的机动能力时,有段很有意思的评价。

佛诺夫上校介绍说,苏-30MKI有矢量发动机,飞行员要按操作杆上的一个按钮来启动矢量喷嘴。而美国空军F-15已经有与带有上下摆动式的二维矢量喷嘴的F-22的对战经验。佛诺夫上校说,根据驾驶F-15和F-22接战的经验,F-15飞行员会拉剪刀战术,希望能把F-22拉进自己的视野里。F-22能保持每秒26-28度的盘旋,而F-15能拉出22度的瞬盘和16-17度的稳盘,所以F-15飞行员只能不断的拉,不断的期望。从F-15飞行员的经验来说,唯一能抓住F-22的办法只可能是F-22飞行员是没经验的前提下(因为有经验的根本不会犯这个错),F-22的飞行员可能会想飞得超过26-28度,拉得更紧些,TVC就会把飞机推进过失速,屁股往下掉;然后飞机不是翻滚而是垂直往下。这时候F-15的飞行员就该垂直拉起,转机炮模式,然后压下来给F-22一炮。当然前提是要能靠近F-22,而它很可能已经早就把你干掉了。佛诺夫上校透露,在对战中,F-15是常规配置,机翼配导弹,也挂副油箱。而苏30MKI是光的,除了一个翼下的空战演练吊舱外。在空中格斗开始后,苏-30可以做22度稳盘;当飞行员开启操作杆上的开关,TVC开始工作,飞机开始进入超机动。从纸面上说,这个动作很强大;但TVC开始工作后,苏-30MKI的超机动也会生成很大的阻力。这样在战斗中,苏-30MKI飞机就进入了过失速矢量动作,屁股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半空中往下掉。F-15都不用往上拉,稍微带下杆,开启机炮,下压,然后就可以打爆他的脑袋。印度人很震惊。美国人也很吃惊。过了3、4天的1对1演练,印度人说,好了,我们够了,我们还是玩常规科目吧。在印度军演的时候,印度人可是只想做1对1。

这真是段信息量极为丰富的访谈。里面暴露几个问题,无论是F22的TVC,还是SU30mki的,在盘旋的时候如果拉的过大,那么就会陷入过失速状态,在狗斗中给3代机机会。狗斗故名思议,就是互相转着咬,最好咬到屁股。因此这位上校同志特别关注稳定的盘旋能力,这是低空格斗性能的重要参数。他给出了个大致范围:F22有26-28度稳盘,SU30MKI有22度稳盘,F15正常是16-17,最大22。三哥的飞行员没经验,被咬住了想尽快摆脱,结果屁股下坠,被干过F22的假想敌中队ACE们照头就是一闷棍,最后被打郁闷了。这真是战斗经验在低空格斗中作用的真实写照,老辣的3代机飞行员可以好不费力的干掉3代半。也说明了红旗军演的科学性。

但三哥的过失速矢量动作是造成他们被痛宰的核心原因。其实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毛子哥哥给装的JVC是个伪全向的,这方面网上能查到专门的论文,我不搞科普,不详细叙述。简单说一下就是F22是个二维的,上下摆动,你飞太大了就过失速,屁股向下掉。毛子哥哥是个伪全向,他问题比二维的还大,过失速出现的概率更高。但是新的F35和F16没这问题,它的是AVEN喷管,轴对称矢量喷管,在常规机械式收扩喷管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推力矢量喷管,它的原理反而比前面二维的、毛子哥哥的简单,但效果很好,可以做到更好的盘旋和翻滚。特别因为它是全向的,如果遇到这种过失速问题,是可以通过飞控软件来快速调整和修正的。这个东西还有个好处,它的设计结构好像是通过一个球形结构来控制,可以很轻易的改进到原有的发动机上,所以也叫AVEN套件,意思是原来的发动机也可以装。

那么这个技术不光美国独有,欧洲也有,欧洲的是西班牙开发的,用在EJ200上,前阵子想打包卖给印度,和F404F2竞争LCA的发动机,但最后似乎失败了。

看到前阵子有传闻说欧洲某国向中国提供了发动机技术以装备J20,整套技术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没这技术,他就没发展大推力的军用发动机,EJ200一开始才区区90千牛,改进来改进去才130左右,根本不符合黑丝带的要求。那么如果提供了可能就是西班牙给了AVEN技术。

黑丝带确实是像装备欧式的AVEN喷管套件的。我们看到有张黑丝带的白菊一个大一个小的照片,这个基本上公认是在发动机试车,开了一台发动机,另一个是冷却状态的。但是我们注意到开机的那台黑丝带张开的幅度异常大。这很让人惊奇。因为如果是AL31系列的话,发动机开启后喷口不会扩这么大。这非常像是装备了AVEN的发动机在开机,因为AVEN本身是就从传统的常规机械式收扩喷管上发展出来的,它的轴对称可能会造成开机时发动机喷口扩的更大,这也让它能做更好的全向矢量机动。

但从网上如此多的AVEN资料来看,中国似乎早已在发展这种技术。而这次LEEkeQ在西班牙的访问中,也没有提到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合作,所以这种套件来源于欧洲的可能性很低,至少最近刚刚过来的可能性很低。

从这些角度说,黑丝带很可能在白菊上已经试装了AVEN技术,但黑菊则没有。未来的生产型也一定会采用这一技术。有了这一技术,可以弥补黑丝在狗斗中因质量过大造成的不利状况,按那位佛诺夫上校的标准,黑丝带应该可以做到接近F22的稳定盘旋能力,但超过则不太可能,因为F22本身也很注重气动设计和格斗性能(他就是凭这方面优势干掉了YF23),且起飞质量只有19.7吨,再配以强劲的F119,其机动能力应该在黑丝带之上。但如果说F22能做26-28的稳盘,那么装备AVEN的黑丝目前应该可以接近26.当然,这些还取决于WS15最终的完成情况。但即使WS15项目失败,黑丝也可以做到比较接近F22的机动力,因为它的过载大。

总结一下超机动性,目前弱于F22,将来会接近F22,最终能不能超越F22,要看关键的WS15。

 

(4)当时只道是寻常——解析黑丝带诡异的超巡性能与发动机

前面关于隐身和超机动性的内容可能用的术语太多了,所以看上去有点晦涩。简单点说,就是黑丝的任务决定了她隐身必须比F22强,否则就得香消玉殒。至于超机动性,可以举个例子,黑丝的长是21米多,F22只有18.92米多,至少要短百分之十几。那么你可以想想一下两个年轻MM一起跳NOBODY,一个身高2米,另一个1米7多点,你会觉得谁跳的更好看呢?我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那个1米7多的灵活点。所以狗斗也是如此,黑丝因为天生块头大,会吃点亏,虽然装了一堆加气动的家伙事儿,但最后能不能赶上F22,还是要看发动机和矢量喷管的情况。

好的消息是,我们的黑丝MM虽然身材高大,但还是中国人的体型,比较苗条,长宽比好。F22是个典型的美国娘们儿,身材短粗。这决定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黑丝的高速性能要比F22好。她的最大速度一定很快。一般来说人也是这样,你看高挑苗条的女孩子一般比娇小丰满的女孩子跑的快。跳舞跳不过还可以赛跑,拉开距离摆脱狗斗,打超视距空战。

我想如果有一天黑丝公布性能,那么如果她的最大速度出乎你意料的话,你应该把自己的下巴合上。这是成飞的一贯风格。他连低空格斗的J10都要搞到两马赫。唯一只有枭龙因为应用了不成熟的DSI所以成了个1.6马赫的竞走选手。而黑丝的布局应该是成飞研究了数十年的成果。你翻开CAC的历史的话,你会发现成飞所有飞机里最接近黑丝的恰恰是他们设计的第一种飞机——J9。那种飞机的最大速度是2.6马赫!由于气动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将来黑丝的短跑冲刺能力比这还高的话大家也不要意外。

但超巡不是这种短跑般的冲刺能力,是长跑。实际上要摆脱狗斗也得靠超巡,加力开不了多久就得关,否则你就没油了,而且开加力暴露红外信号,对黑丝这种PP上没有四角裤遮着的孩子尤其不利,容易招红外导引弹爆菊。

这么说超巡就非常重要了,那黑丝能超巡吗?

我的答案现在就能,将来更好。

前两天有网友在这帖子里叫分析发动机。那么我觉得放在这里比较合适的。我们看到网上有个6分钟的黑丝带试飞视频,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纪录,他不仅记载了黑丝首飞的一些情景,还纪录了试飞的整个过程,包括伴飞的双座歼10起飞和降落的情景。

其中黑丝起飞的时候,拍摄者一声惊叹:“200米就飞起来了。”

这种超强的短距起降能力一直被视为黑丝机动性良好的证据。但我觉得不至于此,它还充分说明黑丝的白菊是一款推力非常大的发动机。

我们要分析拍摄者为什么会有这声惊呼?因为他肯定发现了黑丝作为一种双发重型战斗机(估计是史上最重)她的起飞距离竟然比J10还短。

虽然黑丝带身上应用了很多先进的气动技术,但是冷静的分析一下,这些技术有些在起飞阶段是不起多少作用的,它们都需要在空中达到一定速度后才会有好的效果,边幅、腹鳍和全动垂尾都是如此。起作用的鸭翼则J10也有。我们知道J10的空重是8.84吨,起飞重量12吨左右,黑丝推测为空重就25吨以上(最保守的估计,美国有杂志说是26.5),起飞重量怎么也28吨以上,重了一倍都不止,她还能滑行的比J10短就拉起。此外我们看到了J10起飞时飞机喷了很大的火苗,这说明起飞是开加力,而黑丝菊花后面则很冷,连气流都不明显,可能连加力都没开。那么仅仅用气动性和使用了两台发动机是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的。这说明黑丝的白菊推力远比J10的发动机强,J10的我们知道是AL31FN,或者WS10,试飞的那个形态似乎是AL31FN,推力12.5吨。白菊是什么型号呢?

先抛开白菊不谈,先说黑丝的超巡能力。我认为仅从这个滑跑起飞看,黑丝就已经具有了超巡能力。网上有个F22大迎角起飞的视频,全长25秒,我们看到视频的第九秒飞行员把F22拉起来了,但它开了加力。事实上似乎很多F22的飞行员在起飞时都喜欢打开加力,不知道除了较短起降距离外,里面还有什么门道。黑丝的白菊在这次试飞时,似乎没开加力就飞起来了,大概是在第10-11秒钟,这充分说明了她的加速性能不错。超巡我们知道主要是个向前跑的能力,它主要由发动机决定,气动布局的影响小些。地面滑跑时的加速性能可以充分地体现这种能力。那么不开加力的情况下就做到如此,我相信黑丝现在就可以做到超巡。只是按照试飞员说的,锁定的东西太多了,飞不出性能来。

再转回头说白菊是个什么样的发动机。这应该从黑丝带原配的发动机开始讲。我们看到无数次美国和俄罗斯媒体爆料说,中国正在研制一款推重比超过1比12(另一说1比15)的发动机,代号WS15,美国人还说去年是WS15和中国隐身机研制的关键一年,如果WS15研制不顺利的话,那么隐身机计划就要推迟,后来又有消息说这个WS15研制不顺。

航空发动机这个行业吧,因为牵涉太广,是整体工业能力和研制能力的反映,所以想瞒应该是瞒不住的,因此美国人可能说的是真的,WS15研制并不顺利。

我们也看到之前某次航展的展板上曾经标出过中国第四代发动机的图片,这个机器的名字被称作泰山,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还是航空工业都是很重视它的。有人说WS15是个15吨级的发动机,有人说是16吨级的。但我觉得都不太可信。因为看到黑丝带是如此之大,15吨的发动机安上去肯定机动能力很差劲,超巡估计也很差。16吨的好点,但是那样的话黑丝带面对F22的时候劣势就很明显了,因为F22就是16吨的发动机,有两具,这样的话它的推力和重量之比可以超过1比1,黑丝带就不行了,她毫无疑问的比F22重多了,自己就重,带的导弹还重,碰上F22就很麻烦,甚至逃命都不容易。

所以她需要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最近我们听到美国的航空周刊引用不具名的外国专家的话:说黑丝带最终将配备18.3吨的发动机。

多种迹象证明了这可能是泰山发动机的设计目标。最主要的是黑丝带需要这个推力,她才能实现推重比超过1,而F22满载满燃料的这个数值是1.08。推重比超过1很关键,因为这意味着你的飞机推力比自身重量大,对机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是三、四代机的重要区别之一。此外我们看到了巴基斯坦的四代机是打算使用中国研制的18吨级发动机作为动力,因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WS15的设计推力是18吨,这也验证了航空周刊这方面的消息是可靠的。至于WS15什么时候完成,我认为还没完成,因为似乎巴基斯坦的项目还没启动,如果有动力的话巴基斯坦一定会有些动静,毕竟他们的航空工业开放性更强些。

因此我们看到的估计不是最重状态的WS15.而这也符合前面加装腹鳍是为了模拟最终发动机的性能,弥补气动上的不足。

那么黑丝用的白菊是什么呢?既然航空周刊的消息有些可靠性,我们不如再听听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这种试飞的发动机叫WS10G.

那么这个不愿具名的专家还真是爆了点料。国内的专家也称试飞的发动机是太行改型,两相验证的话白菊的名字是WS10G应该没跑。先要说明的是,这个发动机100%不是从AL31F改进来的,更不可能是AL31F。这去听听视频里发动机的声音就知道了。如果你在北京的话,那么阅兵的时候你应该听过很多次AL31F的声音,那是很尖利的呼啸声,但白菊的声音显得低沉许多,而且就和视频里的J10也有很大区别,发动机声音不一样。同时白菊的颜色,以及喷口喷出的不带火苗的空气,都说明了这发动机跟AL31F是没关系的。有人说白菊是黑菊擦了一下,这真让我无语,那中高温的空气一喷出来立即就会又被熏黑了,怎么擦也没有意义的。只能说这是一种全新改型的国产发动机,因为俄罗斯的117S也是黑的,明显不同,而且这似乎是一种前所未见的发动机技术,说白了就是不让它尾巴再喷火,减少红外特征。

说道G这个字,其实在中国是有特殊的含义的。它和国内国外普通的改型不一样,中国带G的东西都是在就有的系统中更换核心部件的工作。飞机带G的不是换发动机就是换雷达,坦克带G也是换了发动机。那发动机带G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是应用旧整体设计但是内部使用了新的核心,这个代号可能以为这种WS10G是装配了四代核心机的3代结构发动机,同时尾喷做了重新设计,也有几家海外的航空杂志持有这种看法。

至于这个发动机的推力是多少呢?既然我们一直在详细美国航空周刊那个匿名专家的话,我们就不妨信到底。他说推力是155千牛。这个数据Sweetman他们也采信了。而且似乎平大师都信了,平大师说了句很有玄机的话,说中国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证明了J20使用了新的发动机,佩服中国同时试验隐身机和新发动机的举动。然后就是“胜利者不该受到谴责”云云,当时我还差点以为这哥们绷不住了要暴露了呢。但现在看应该是平大师当天确实在现场,但我可以保证他和大伙一样是个爬墙党,因为看样子他跟我们一样,都是从墙外来分析黑丝带。

但是看到神秘的匿名专家后来的话,我知道了平大师似乎是在表达自己的担心。他说这种发动机只是达到了比较大的推力其耐久性很差。这很符合我们对WS10G的推理,在3代发动机的结构上使用4代核心机,显然发动机是无法耐久使用的,这也是为什么黑丝会不开加力起飞,还有试飞员试飞完了说驾驶诸元都锁定的,飞的不爽。我想说哥们儿你是个傻大胆,加力燃烧室估计现在是锁定的,因为这种试验型的发动机如果打开加力燃烧室会严重损害发动机的寿命,真让你飞爽了估计下来发动机得烧了。因此我们看到了在11号首飞后黑丝MM没再露面,这原因一是官方可能考虑对外影响,禁止军迷们再靠近试飞机场,第二个可能是打算等WS15上来了换发,再飞。至于WS15,什么时候能成功,我不清楚,但分析前阵子江和埔说的话,他说差40年我无法理解,钱学森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不至于40年,还越搞越回去了吗?应该是种谦虚,但他说了句话很有意思,说“比如现在就差个整体叶盘了”。那应该WS15差的是这个玩意。至于前几天老大表彰的专家甘晓华,我们看看他的论文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做什么的了,他有篇论文叫空气雾化喷嘴内液膜对雾化性能的作用,推进技术,这估计就是我们在黑丝的白菊上看不到喷火的技术。但他似乎没解决WS15目前卡住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还有待突破。我相信一定是可以的。

这样白菊的一切我们就基本搞清楚了,名字是WS10G,或者说太行改,是应用了WS15核心机的实验品,推力155千牛,应该说这个推力本来不低,因为F22是156千牛,但是因为黑丝MM的重,所以这个动力还不合格,最多只能勉强做到1.4上下的超巡,与F22的不开加力最大1.9马赫差距还很明显。

但黑菊是个什么东东,说实话两架2001这事儿本来就太诡异了,这个黑菊就更诡异了,只滑跑,试飞根本没他事儿。好多人说这是毛发。但我想知道你说他是那种毛发呢?

首先AL31F应该排除掉。因为推力离泰山差太远了,12.5和18.3的差距不是用腹鳍就可以弥补的,这是46%的差距,这种试飞没有价值,右侧的飞行包线飞不出来。超巡、超机动神马的都是浮云。

那么是否是117S?确实像,但也不是。因为毛子哥哥否认卖过。说中国确实感兴趣,来问过,但是他们没卖。估计毛子哥哥又敲小白兔的竹杠了,说你买啊,好啊,800万1台,500台起。但现今的小白兔可不是阿三了,你不卖算了,找别人去。

还有说是伊尔76上的DP30的某种改型。确实这个推力有可能达到了15吨以上,米格31也用过,金雕也用过。但我觉得不是,首先从喷口看,不像。另外一点,这个发动机的不加力推力极差,因为D-30KP-2发动机本来只有117千牛,甚至连AL31F都不如,就算改到15吨推力,也已经是极限了,其无加力推力应该增加不了,此外这种发动机太重了,只有金雕那种极端的前略翼和MIG31这种极端的不考虑机动性的飞机敢用它,剩下没什么人敢装这种由运输机发动机发展来的玩意儿。

其他的毛发,连AL31F都不如,就都退散吧。

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前阵子有乌克兰专家透露,乌克兰正在和中国联合研制一种15-16吨级的大推力发动机。同时我们也看到乌克兰多次来珠海航展,和中国签署了一些合作协议,但大家都没看到两国合作的产品。

我想产品就是这个发动机。它应该是泰山发动机研发受挫后准备的保险。这种发动机只有15-16吨的推力,而且机动能力和寿命应该是俄罗斯那一系的,寿命极差,当然据说乌克兰的重工比俄罗斯的品质可靠,耐用性要好些,但即使这样发动机首次大修时间不会超过1000小时,总寿命不超过2000小时,大概只有F35的四分之一水平。弄这个东西也是无奈之举,为了防止WS15项目万一失败,无发动机可用的窘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外媒体说如果WS15项目失败的话,中国隐身机的能力将大幅下降,所以我们还是一起祈祷,以后少看到黑菊的J20吧,她滑跑滑跑就好了,还是别飞了,黑菊的2001座舱盖下有个小黄漆,这是非常影响隐身的,估计这也是告诉大家,我不飞,我就滑滑的意思。

总结就是:黑丝的超巡目前只是勉强可以做到,等到WS15泰山就绪后,才能实现和F22一样的超巡能力。而这件事我们似乎可以从巴铁那里提前知晓。

 

(5)何日着灰丝

平常身边的小姑娘们,很少有人穿灰色的丝袜,因为很难和鲜艳的衣服协调搭配。所以只有散发着成熟性感魅力的美女才会尝试这种服饰。

对黑丝带似乎也是如此,她太年轻了,还不适合一种灰色的打扮。

但灰色,是海军战机的涂装。

前两天看到凤凰网上说,黑丝带的中小展弦比影响低空格斗性能,不适合作为海军舰载机。要上舰,前半句可能有道理,但是我也看到很多网友反驳。我举得既然黑丝带有这么大块头,要做到超越F22的超机动性实在是太困难了,不仅仅是气动布局的问题,还涉及发动机总推力、矢量推力控制、飞控软件等等,所以前面说了黑丝的超机动性不会是空前的,能达到F22就很不错了,碰上F22、T50不吃亏就算合格。

但后半句我认为完全是错的。海军舰载机不靠低空格斗性能混饭吃。海军的飞机一般比同款的空军型要重不少。这一方面是因为舰载机需要在舰上起降,需要更高的机身强度,因为撞拦阻索、滑跃起飞、弹射起飞这些活都不一般飞机能干的,首先起落架就得改,机身结构也要增强。但这增添的重量都有限,增添更多重量的是海军型的飞机要携带比空军型高一个档次的电子设备。

海军舰载机本身就比对手的空军型截击机格斗性能差,所以一向是靠更高档的航电混饭吃。雷达要比空军的看的远,火控要更好,红外装置要更好,电传系统也要好,通讯系统要更稳定可靠。这才有得打,否则飞过去狗斗斗不过,跑也跑不了,得郁闷死。

更好的东西是有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MD海军最重视这个,一直拼命在加强。其实F35的气动性能很不怎么样,最大飞行速度才1.6马赫,它的格斗性能也不会太好,因为没看到什么有利于格斗的设计,在这点上黑丝带对应该是完胜。但美国海军依然选它当下一代舰载机,主要原因还是具备很先进的航电技术。同时美国海军也在使劲改自己的F18,重点就是加强上面的电子设备。他改进的力度是很大的,以至于上次红旗军演有架EA18把F22都给打下来了。

这里还想额外说说前一阵中土空军联合演习的事情。说是中国1比8惨败。这个消息我没去打听过,因为即使是惨败了又怎么样?那是在人家的地盘,美国佬去三哥地盘搞演习也是让三哥击落的次数多,被打的七荤八素,但回头邀请三哥来参加红旗军演,美国的假想敌中队把三哥揍的都不敢练一对一了。当然有人说你3代机让人2代机给打中了就说明你不行。我觉得这说的也有道理,但你既然明知道苏27是3代机,人家的是二代机,你不想想怎么会吗?

首先很大可能性那个所谓8比1是完全造谣。空军自己也是这么说的。苏27的气动性确实比土耳其的F5强了很多,所以如果只是普通的狗斗一对一演练的话,土耳其人必败。

说实话,怀疑中国飞行员的素质是毫无道理的,那一定是和飞行员接触太少造成的误解。中国的飞行员在选拔之初就极其严格,毕竟我们人口基数大嘛。同时在学校的训练也是非常严格,如果你认识一个飞行员的话你可以问问他在学校的成绩,他可能一开始会和你谦虚一下,但仔细问问就知道,他每门课都得是100分,否则就要被淘汰了。而中国飞行员所接受的体能和技能训练也是很特别的。我见过一个以前当过飞行员的人,他的眼睛可以先像斗鸡眼一样聚在一起,然后再向两侧分开,分到超过120度角以上,你可以试试自己是否能做到,这样是为了练习有更广阔的视角。同时很多中国飞行部队的主官都禁止飞行员考驾照,因为长期的训练让这些人丧失了在地面的速度感,他们认为300公里的时速是很慢的,完全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所以经常把汽车开的飞快,这些人根本没有隧道视这一说,车开再快也不会害怕,因此以前曾酿成了不只一次的翻车事故,因为车的操纵性显然无法和飞机比,宝马奔驰也不行。中国的飞行员至少在学校培训阶段是世界超一流的。至于在部队中的表现,则跟所属部队的整体风格有关。在以前很火的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说一支部队的风格和他的首任COMMANDER有关,所以要为部队铸造亮剑精神。这有些道理,但过于夸大了COMMANDER的作用,中国的部队特别是空中力量经常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而海空军各有一些额外勇猛和大胆的队伍,也有几个喜欢搞狼群战术的队伍,还有特别喜欢模仿美式风格的队伍,风格和特点不同,当然也有一些队伍特别喜欢安全飞行,所以不爱搞什么高级战斗飞行技能训练。但去土耳其的飞行员不可能是最后一种,因为他们是直接飞到土耳其的。这是很让土耳其空军震惊的一件事。

因为无论直飞还是秘密转场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要能从中国把飞机飞进土耳其,就说明这些部队具有远程奔袭的能力,这是目前土耳其空军还不具备的。如果是转场的话需要熟悉完全陌生的伊朗机场,这适应性是惊人的。如果是完全直飞就更可怕了,那意味着他们经历了多次的空中加油,这帮家伙简直把空中加油当儿戏了。在之前我们也看到巴基斯坦飞行员直接开着枭龙飞到汉保罗参加航空展,同样引起了轰动。必须要是说的是由于技术条件所限,苏27和八爷等飞机的空中受油是需要很高技巧的,飞行员必须把飞机贴到加油机极近的位置,而且控制要非常精准,这不仅仅是技术上,更是心理上的考验,所以完成空中加油训练的中国飞行员胆量惊人,10年前一个刚刚完成这种训练的飞行员在驱逐入侵敌机时非常愤怒,靠的极近,把对方吓的手忙脚乱,急忙做了一个危险的转弯动作,导致了两机碰撞。这样看这些参加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之鹰演习的飞行员素质和训练水平不可能有什么问题。在狗斗中打不下F5是开玩笑的事儿。那么为什么我还希望所谓1比8是真的呢?

因为这个传言如果是真的,那么土耳其人可能出动了电子干扰机,或者是用的并不是F4、F5这样的二代机,而是使用了F16,并打开了上面的战术电子吊舱。从“安纳托利亚之鹰”军演本身的情况来看,这个军演是完全模仿美国空军的红旗军演的,是一种强度很高的对抗性军演,这种军演很少为了狗斗而狗斗,因为那没什么意义,只有前面说的假想敌中队的王牌们为了教训阿三才会专门进行一对一对抗训练。绝大多数的科目,都是战术目的很强的团队对抗。也就是分成两组,进攻的一组去完成某种战术任务,负责防守的一组执行拦截、防御等任务。执行这种任务的时候,一般是为双方都配备预警机,但是对东方国家来说作为防守方的时候特别吃亏,因为数据链和北约不通用,所以我们看到三哥的飞机在红旗军演的时候因为反复向预警机询问延误战机,后来急了只要见到对手开火,经常误击友军。

而这次安纳托利亚军演里,也不太可能是专门拿F5来陪苏27练狗斗,那一点意义也没有,中国也不会万里迢迢的跑去和对方的二代机练一对一对抗。从空军后来辟谣的文章来看,也确实没进行什么一对一对抗,这我是相信的。但出现所谓1比8的传闻,我觉得也有可能,那就是前8次没完成任务。

如果是和一群F5对抗的话,苏27完不成任务的唯一可能就是遇到了电子干扰。雷达上一片雪花,通讯不畅。苏27的航电设备是比较落后的,这个在很多公开的文章里有记载,说苏27刚去台海执行任务的时候,台湾的F16经常在大陆飞行员和地面塔台的通讯里插话,显示他们能监听和干扰苏27的通讯,这给苏27带来的压力相当大。后来俄罗斯专家协助对飞机的通讯频率进行了改进,他们就插不到了。但再过了一段时间美国又卖战术电子吊舱,于是苏27又开始加强,双方在航空电子上的对抗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的头几年,相撞事件后中国了解了美国电子侦察和对抗系统的一些原理,但也只是一部分,不过这让台湾在电子对抗中渐渐处于了下风。而土耳其的F16是比台湾的先进一些的,而且他自己有F16生产线,可以组装这种飞机。因为是北约国家,土耳其可以接触到复杂的美式电子干扰设备。

这就有了一个重要的推论,如果前8次苏27一直败北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是在强电子干扰下进行进攻任务,之所以会失败,原因就是机载设备被干扰。

但是连败8次是为什么呢?

如果肯定完成不了任务,中国人也不是疯子,不会连续进行同样的演练找虐待。而是为了培养某种能力。这就是说土耳其空军在配合中国进行抗电子干扰的训练,随行的专家和后勤人员也一直在调试苏27上的机载电子设备,或者加装针对性的战术吊舱,寻找克制这种电子干扰的方法。前8次一直都没成功,最后一次终于成功了。所以如果真相居然是这样,那么这个8比1大大增强了中国人对抗美制电子系统的能力。何须在乎8比1,800比1也值得。后来我们也看到了MD对这件事大为光火,又是关注又是谴责的,仿佛土耳其犯了多大罪一样,这实在是不像土耳其用F5把中国空军的苏27打的落花流水该有的结果,因为毕竟连平大师都知道:胜利者不该受到谴责。所以如果安纳托利亚军演只是向MD证明了PLAAF只是废物的话,MD肯定会不置一词,不会如此紧张。它一定也是担心土耳其向中国泄露了美制电子系统的频率和特点,帮助中国培养的这种能力。

所以,我很期望真的是有个8比1.

此外还说一个趣闻,就是美国人第一次去印度和阿三的飞行员单挑,被打得的七荤八素,前面那位提的那位佛上校大人的解释是我们那次派的都是些小雏鸡,印度的都是500小时以上老兵痞,所以被欺负了。这么说绝对有为他们假想敌中队自吹自擂的嫌疑。事实上在印度军演结束后,MD的F15飞行员就说了,说因为条例规定在外国军演不得使用,所以我没用秘密武器,否则阿三没戏。这应该是实话,他指的是机载电子干扰系统。本来苏30MKI的机载电子设备就毛病多多,阿三的飞行员天天抱怨说那破被动阵看的虽然远,但根本看不清楚。美国一开电子干扰它更得玩儿完。但是为了保护电子干扰系统的方式不被泄露,美国人在国外时除非执行战斗任务,否则是不会动用这个最后杀器的。

从电子对抗,特别是和美国的电子对抗来说,现在我们还是处于绝对下风的,空中的说了很多,其实在海上也是,前几年有战舰去夏威夷访问,结果美国释放了电子干扰,军舰对抗不了,通讯系统就被压制了。同样的海洋渔政的船前阵子驱赶无暇号等美国的电子侦查船,船一贴近美国船,各种仪器就失灵,这就是他们在进行电子干扰,这个方面我们的差距比较大。这也是我们可爱的黑丝MM最大的弱点和隐忧。

战机发展到智能蒙皮这个阶段呢,它已经不在是简单的机载电子设备这么简单了,按现在时髦的话说,这是个物联网概念。这个概念应用在战机上很可怕的。

如果你的女朋友特别糊涂,经常丢三落四,我觉得你绝对不该对她发火,因为东西总是还在这个地球上的。而为了解决类似问题我们发展了物联网技术。我想现在最不怕找不到的就是手机,早晨起来MM找不着拿你电话给她的打一个就找到了,当然要是没电了或者你这糊涂蛋自己的手机也找不到了那还是挺杯具的。有了物联网技术后,那么钥匙啊、手链啊,甚至衣服鞋子什么的,都可以安个传感器,发射信号,你可以在网上查它们的位置,让它们自己告诉MM它们在哪儿,甚至显示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所以如果女孩子找不到东西很郁闷,你可以安慰她,没关系,将来技术进步以后我们买带物联网的这个。

这种技术应用在战机就是智能蒙皮了,在战机的各个部位装传感器,然后让传感器收集战场的各种信息反馈到飞机的电脑上。传感器之间还可以互相通讯,协同工作,这样的飞机所能提供的信息显然比只有雷达的飞机强多了。同样传感器还可以和战场上的其他友军飞机互联,特别是通过数据链向预警机发送,预警机综合多个战斗机传感器的信息在通过数据链传回给战机的主电脑,这样战场就真成透明的了,那时候的空战比你在PSP玩王牌空战还简单些,不用看很多仪表,只要你自己的身体能承受的了高机动动作的过载就行。这是美国战机的发展方向,从F22就开始做了,F22有专门的传感器控制装置,可以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也能有效的感知一部分战场态势,到了F35就更进了一步。同时毛子哥哥说T50全身都是雷达,那也就是说他也开始在飞机多个部分装传感器了。

这部分我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这个技术全世界都和MD差距很大。以前曾有个搞电子的人在国外参观航展,找到一个法国的MICA导弹,他掀开一开,嘿,里面的控制装置不都是些单片机么。这也代表了法国航空电子的水平,大概就是美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20年来美国电子工业迅速的发展,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黑丝带上有多少传感器我不清楚,因为那从外表看不出来,但从收容起落架的腹仓来看,没发现。根据对我们电子工业的了解,智能蒙皮,离我们还比较遥远。

但只有拥有了过硬的电子设备,黑丝才能变成成熟的灰丝。其实海军比空军更需要一款四代机。因为海军舰载机执行任务时的危险性比空军还大。如果加过我关注粉丝的网友可以看到我的头像,那是一架灰色的四代机CG想象图,也是很久以来我的MSN头像。海军估计一直在考虑四代机上舰的问题。前阵子有个试飞员专门写文章,呼吁海军航空兵尽快列装三代机,他指的应该是J11系列,说三代机能满足性能要求,等四代机不知何年何月,应该尽快形成战斗力,先买J11可以提前熟悉舰载机,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海军不愿现在大规模列装三代机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能是他们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研制的舰载机并不太满意,他们一直在考虑怎么让丝带上舰。有人说她太重了,我们的航母小,上不去,我觉得这是太小看中国人了。中国造航母,肯定不可能搞几个瓦良格级就完了嘛,最后必定是要搞核动力的。

在这儿额外谈点中国的航母吧,这个在官方现在算是半解密状态,我想大家在2012年初应该是可以如约看见老瓦服役了。

好几年前就看朝鲜日报爆料,说什么中国打算造核动力航母,是依据前苏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图纸。然后南棒们惊呼什么中国要造核动力航母,会改变亚太战略平衡云云。我倒不惊奇它这说法,我是奇怪这种东西怎么朝鲜日报也当个新闻来报啊。我想如果有机会和俄罗斯军工业行业的人聊聊天,乌里扬号肯定是他们心头的痛。那真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毛子哥哥这个民族吧,还是很挺大气的,值得人们钦佩。他们发展航母也是经历了很多曲折,先后发展出来的基普级啊、库兹涅佐夫级啊,都只算是试验品,毛子哥哥自己也不管他们叫航母,都是叫直升机巡洋舰、载机巡洋舰什么的,有人说那是战略欺骗,其实不是,那是因为毛子哥哥的高傲,他觉得这东西比MD的航母差那么多,叫航母实在是不合适。类似吨位的东西在美国也就叫两栖攻击舰什么的。所以他自己也觉得那算不上什么航母。但造这些自己都不太看得上的东西就是为了积累技术,最终目标就是真正的核动力航母,就是这个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这是个排水量8.5万吨,载机超过80架的真正航母。到了88年,毛子哥哥终于完成了技术积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船台开工了,但没想到过两年毛子哥哥自己家变了,乌克兰成了外国。以前我在考研的时候,正好之前一年是乌克兰搞橙色revolution,所以政治的最后一题就是说说乌克兰对毛子哥哥的意义。这之前跟我们宿舍里哥们儿侃过一次,等于押中题了,所以有个政治很差的哥们儿一直跟我关系不错,他老说幸亏之前听你侃过一次,后来我就按你侃的写了。我当时有点-_-!,因为我跟他说的是乌克兰对俄罗斯极端重要,它相当于俄罗斯的PEPPLE,失去了它俄罗斯等于是被阉了一刀。苏联解体时候就来了一刀,美国还不过瘾,十几年后又割了一把,不把毛子哥哥废了誓不罢休。所以俄罗斯的社会精英层是恨死MD的。

在这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充分体现了MD战略忽悠的水平。其实那个时候中国已经看上这条船了,甚至LIUHUAQ都出面,打算把这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弄过来,这样PLAN等于一下拥有了一艘比尼米兹级还好的船,加上当时毛子哥哥的苏霍伊工资都发不出,让他们帮助造舰载机就行了,互利共赢,肯定一拍即合,这等于90年代ZG就有了核动力航母,也算前苏联一番心血没白费。

结果MD听说这个事儿后就派人去乌克兰忽悠,说要高价收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的钢材,但是得乌克兰负责解体,另外一家挪威公司来找乌克兰说要下个造大船的订单,但是这个船只能在0号船台造。于是毛子哥哥和乌克兰一商量,把船拆了,拆了以后这些公司也就毁约了,付了点违约金了事。毛子哥哥郁闷,中共也长了记性,知道MD是多么不愿意别人拥有航母,所以收购瓦良格的时候都是一直声称是搞赌场。

当然MD也百密一疏。

他光记得忽悠毛子哥哥和乌克兰把船拆了,忘了叫他们把图纸也毁了,等后来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再去看,小白兔们早已捷足先登了。据乌克兰造船工业的人自己说,那些图纸有数千份,他们只当废纸一样,因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不是一个完成的设计,还有一些部分没设计完成,很多地方还是有缺陷的,要留待将来补偿完善,毛子哥哥自己散架了,估计永远也不会有人来完善这个设计了,乌克兰自己根本没这个能力,因为建造设计航母需要上万家厂商统筹配合,乌克兰就有全套图纸也造不出来了,因为那些散落在全苏联各地的厂家早就倒闭的差不多了。所以那些图纸都是废纸,乌克兰人嫌占仓库,又是机密,打算都烧掉的。MD本来也这么想的,那东西是机密,乌克兰也没用,肯定会毁掉,犯不着我再去找人忽悠他们。但是他们忘了,小白兔们学什么东西都是最快的,你玩毁约,破坏规则,忽悠毛子哥哥和霍霍儿(俄罗斯人对乌克兰人的蔑称)那说忽悠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他们小白兔的对手。拿钱开道这种事儿是小白兔最熟练的,弄得到现在什么缅甸、越南的服务生就喜欢管中国人要小费。他们毫不费力的花了个买废纸的钱得到了图纸,理由很简单,这么多图纸,你们烧起来都费力,不如卖给我们吧,我看这些图用的纸质量还不错,我回收回去当废纸,循环利用。等到后来MD想起来的时候,图纸早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地人手一套了。

因此MD一直说中国的航母计划是5艘,前三艘都是老瓦,后两个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肯定是核动力,而且MD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特别做出精确预测是2020年前后小白兔会有核动力航母、

但这仍然小看了小白兔们的决心。朝鲜日报说中国的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加强版,有9万吨,我说他还是低估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是苏联海军和苏联造船工业的悲剧。它的图纸的完成度据乌克兰人说只有85%,而乌克兰当时的技术只能实现其中的约60%。

这个曾经被MD认为不会有人来完成的图纸现在有了一帮人来画。

这帮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造船工业国——中国的顶级设计师。

前几年基廷来访华,委婉地透露说:我们想知道中国是否想造航母,我们可以帮你们。

张局在电视上评价这个说法时,难得的说了句实话:说他是来刺探军情,此外美国的电磁弹射基本成功了,蒸汽弹射器对他来说没用了,基廷肯定和那些军工综合体不错,他们把这种美国淘汰的技术高价卖给中国。

这种东西不算直接的武器,所以政府和军火商想绕开国会卖掉易如反掌。

但后来我们看到小白兔们并未表示兴趣。

因为他们的目标是电磁弹射。电弹的好处就是不考虑飞机的重量,随便弹。蒸弹飞机太大太小都不好,不过也不是绝对不行,美国试验过在航母上弹射大型轰炸机。电弹还有个很大好处是维护简单,美国的蒸汽弹射器异常复杂,维护起来极难,甚至引起了管理学家的关注。《改革政府》一书里专门举了一个蒸汽管线泄露的例子来说明低效管理带来的危害,说美国战舰上的蒸汽管线阀门坏了,要换一个,这是特殊阀门,得走政府采购程序,结果得几个月,等走完程序阀门换完了,蒸汽也漏了几个月了,损失上百万美元,一个阀门不过几十美分。这个蒸汽弹射系统就这么麻烦。

所以小白兔们不打算在最终的目标航母上用这种落后的东西,他们开始电弹的研究。因此我们最近也看到了小白兔试射电磁线圈炮的消息。其实这和电弹的原理技术是相通的,如果射了线圈炮,那么也意味着电磁弹射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装备电弹的一个基本需求是新一代的较高功率的反应堆,它得提供足够的可用电力,美国是搞好了,用在了下一代CVN78上。但是小白兔们的反应堆也进步了,于是我们看到了MD开始卖给小白兔AP1000。从技术条件上说,下一代核动力航母的动力源以及电弹都有了物质基础。

有如此强大动力源和庞大的电弹设备的航母还会是9万吨吗?不会,你看看MD自己的就知道了。它的超过10万吨。由于中美技术的差距,中国的设备会更大更重一些,所以中国航母的最终目标舰如果是11-12万的话不必奇怪。

这种航母什么时候会出来,我不太清楚,但估计也就是2020年前后吧,而且造了以后估计也不会只造两个就完事儿,为了保持造船工业的能力会不断的造,直到有真正能取代航母的武器出现。

这种有电弹的大号航母是不必担心黑丝带这种块头的飞机上不去的。至于什么折叠机翼技术抗腐蚀技术根本别跟中国人提,那不叫什么技术难关,在歼15上就会克服。另外说一点,台湾媒体在炒什么J15雪鹗,TM的又是在大陆泡军坛看到的吧。歼15就是歼15,他不是隐身机,在航展上都展出过模型了嘛。2020年后中国航母一定会考虑四代机,但是在此之前我们的黑丝必须长大,变得更成熟,才能穿上灰丝为海军作战,这需要电子工业在最近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看到一个让人欣喜的现象就是国内的物联网行业从去年开始有发展的迹象,相信十多年后,我们会看到海军的灰丝带(不过未必是灰色涂装)

最后,在这里对黑丝带的4S性能进行总结,有领先F22的隐身性能,并且未来会有更大幅度领先。超机动性目前逊于F22,未来换装泰山发动机后可以做到接近F22。超巡目前能勉强做到,但和F22还有明显差距。航电和传感器能力与F35、F22(3.1以上版本)相比有较大差距,且2020年前无法追平。但这只是原型机与服役的比较。

相信在未来3到5年内,泰山发动机(如果真叫泰山的话)的研制将取得突破,那么服役型号的黑丝带,将具有大幅超越F22的隐身性、接近F22的超机动性、与F22相同的超巡性能和更快的速度,至于最后一个S要看最近几年中美电子工业的发展情况。

这款黑丝带,是为了超越F22而设计的,所以对她的设计性能指标不必怀疑,我想可能我上述估计过于保守,显得有点白裤衩。但她的能力就像澳大利亚专家说的:可以完成中国想要她执行的所有任务。

让我们一起期待她的下一次飞翔吧。

 

后 记

——择日争锋

 

接近两周的时间,这篇有关黑丝带的长文也终于写到了最后的部分。就像有些网友说的,写的有些荒腔走板,因为笔者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努力提高和完善,希望在未来黑丝带真正服役之后,写出一篇比现在水平好一些的文章。

这篇文章对黑丝带的亮相时机、登场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其真实性能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推测,此外还穿插了一些其他的内容。分析推理出的结论因为水平有限和所掌握信息较少的缘故,肯定会有不少的谬误,有些结论也完全是臆测,因而不可尽信。如果特别关注这个首款国产隐身战机的朋友呢,可以自己去收集信息并分析判断,相信大家一定会得到比在这篇文章中更合理、更接近事实真相的判断。

看到有不少网友在回复评论中认为我把黑丝带说的太好、太强大了,是意淫、是忽悠。看到这些我很欣慰,因为不轻信、不盲从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值得人称道。我爸爸在刚刚看到黑丝带时对它的评价也非常低,所以批评和质疑黑丝带并说我瞎YY的网友我也非常尊敬你们,因为你们和我的父亲一样,是理性而冷静的,有不被成绩和胜利冲昏头脑的清醒,值得我尊重。同时我也充分理解你们的质疑。

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曾经苦难深重的民族。

170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受的苦难和折磨是这世上所有的民族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当今的ZG或许存在诸多的不完美、让人不满意的地方,甚至是一些尖锐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回首之前100多年的历史,足以让人把眼泪哭干。按照马克斯所说的,从十五世纪以来人类实现了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将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我们作为一个曾经辉煌的伟大民族,融入这部由西方白人主导的世界历史时,曾伴随着巨大的混乱、痛苦和血腥。我们的近代史是混乱的,这种混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至今仍如刀伤般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在北京见面打招呼的一句话经常是您吃了吗,早上见到了问吃早饭了吗?中午见到了问吃午饭了吗?晚上遛弯见到了问吃晚饭了吧。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最深切体会过饥饿的恐怖的民族。反反复复的饥荒几乎比外国侵略者的残杀还致命。这句“您吃了吗”是我们曾经历的诸多苦难的印记之一。

但这远远不是我们曾经历的恐怖的全部。我的父亲和我并不使用同一个姓氏,这绝非代表我没有传承他的血脉,我们是亲生父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的爷爷在我父亲之前曾有十多个孩子,但在解放之前的混乱中他们都早逝了。有的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但更多的死于饥荒和瘟疫。我的奶奶曾经亲眼看着她的女儿因为缺乏治疗,发烧烧得眼珠子都掉了出来。他们也曾亲眼目睹战乱中的饥荒造成的饿殍遍野,看着一具具倒毙的尸体沿着河流飘下。这是多么恐怖的景象!作为一个质朴的农民,我的爷爷相信可能是姓氏带来的厄运,会让他的孩子养不活,在五十多岁得到我父亲时,他即欣喜又担忧,怕再失去他,于是就让他姓了舅舅的姓,因为舅舅家的男孩有几个存活下来了。为了逃过死神的追击,我的父亲有了不一样的姓氏。多年后我出生了,幸运地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于是父亲让我重新回归了爷爷的姓氏。

这些惨痛的苦难曾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连自己的姓氏都无法保住,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经历让我们很难自信的面对自己是一个大国国民的身份,所以我深深理解怀疑者的怀疑,毕竟我们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不久。列宁曾形容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苏联,说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像一个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人,现在,谢天谢地,现在,他终于可以杵着拐棍走路了。同样的,60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养伤,肉体和心灵上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个前段时间在养伤的人能飞快地跑起来,渐渐地在某些领域追上美国佬,这也许是很多人对黑丝带怀疑的真正因素吧。

但我必须说,虽然前路依然坎坷崎岖,但,是的,我们在跑了,在努力地拼命地放肆地跑。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让我敬佩的那个印度青年说的:印度有印度的节奏,我说中国有中国的速度。

就像你看到的这篇文章,我想它大概有近10万字吧,我写这些用了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同样的文章也许sweetman那些美国佬会比我写的好,但我相信他即使有感而发并且全身心投入的写,同样的内容也需要他写一年。而除了写这些之外我还做完了我的工作。

这就是我们的速度。虽然还我们所做出的东西现在还远远谈不上精美,甚至很多像我的文章一样稚拙可笑,但这就是我们的速度。我们一个人可以做5个美国人做的工作,只要有活儿干,有报酬。而美国人口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

如果只让我对西方人说一句话,我想说我们只是穷,我们并不笨。这是土耳其诺贝尔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在《雪》中的人物发出的呼喊。在这里我引用,我们只是穷,但我们并不笨。

在黑丝带试飞那天,我看到了黑丝带试飞降落的视频,墙外看花的爬墙党们发出了春雷般喜悦的欢呼,那一刻,我哭了,哭的伤心痛楚,也哭的酣畅淋漓。甚至直到写这段话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的拿袖子擦泪。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上一次流泪还是近10年前,一个年轻的飞行员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丧失了生命,一个被誉为铁汉的总理哭着向他的父母下跪,呜咽着说我对不起你们,看到这一幕的我痛苦流涕。

10年后,听到那春雷般的欢呼声,我再次抽泣。这是被压抑了太久的欢呼。这样的欢呼让我回想起了以前曾一次次看到的希望,所以有了这样的一篇文章。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下)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上)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中)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 【转自中华网论坛】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全篇上) 转: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 军事广角: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 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转载) 真正战略意义的分析! 从易经角度解析降龙十八掌 从符号学角度解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从博弈的角度看企业兼并与战略联盟2 [转]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续) 博弈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的两人博弈有效求解方法 - 6DAN - 博客园 从数码后期的角度来谈摄影(3)——CameraRAW详解 从筹码的低位密集到高位密集,叫做筹码的转移(转载)——挖掘投资机会——东方财富网博客 无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 破局—大国的博弈 从货币角度看物价--解读资金外溢下的通胀乱相 牛奶,喝还是不喝——从营养学角度看牛奶的利与弊(南方周末) 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从儒家文化影响的角度 牛奶,喝还是不喝——从营养学角度看牛奶的利与弊 牛奶,喝还是不喝——从营养学角度看牛奶的利与弊 第41—44节:Affectionate angle--从乐观的角度看问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