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剧情分集71 81:中国人过年回家有“六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14:44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春节前说得最多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过年,在这个大迁徙的时代,它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像是中国人的一次精神履约。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村,一个个候鸟般奔波的人,心头都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牵挂——家!
  然而,现实与世俗的羁绊,让回家过年的人平添了些许无奈,些许辛酸,些许苦涩和些许害怕。归纳起来,过年回家大致有以下“六怕”。
  一怕买票难,旅途很遭罪。
  为了一张火车票,每年春节前上演的那一幕幕或辛酸或滑稽或恶搞或温馨的场面,我们已经听得多了,也看得多了,见怪不怪了。不管是“裸奔”求票的农民工,还是“淡定”从容的火车站站长,不管是拼车、徒步、骑车回家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家一定要回,年一定要过,火车票再难买,大年三十必须回家吃团圆饭。哪怕是排队一周去买票,哪怕是“黄牛党”加价几倍的高价票,哪怕没座位站几天几夜,哪怕是躺在火车过道里、厕所边,哪怕是吃不好睡不好心情很不好,但为了在家望眼欲穿的父母妻儿,旅途多遭罪也能扛过去。毕竟,每个回家的人,都能如愿回到家里过年,没有那个人因为一票难求而滞留在北上广,也没有那个人因为旅途遭罪过年不回家。
  二怕钱紧,荷包被掏空。
    据某媒体调查,接近50%的人担忧过年回家钱包被掏空,节后回来日子紧巴。大家普遍认为:过年好不容易回趟家,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家人亲朋高兴,该花不该花的钱都要花,不能显得太抠门。
    路费、年货、礼物、压岁钱这些都是必需的花销,还有拜年、走亲戚、宴请亲朋等等。过个年到底要花多少钱?多数人认为,至少要拿出1——2个月的工资,而且是指那些月薪在四五千元以上的阶层。像笔者这样月薪2000多块钱的“准穷人”,过年至少得拿出半年的工资。当然,这是指有家室的人,那些没老婆没孩子只有父母的年轻人,过年花费也不少于三五千元。49.4%的受访者表示,过年花费应该在3000元——1万元左右,另有11%的人甚至觉得,自己过年的开销会超过1万元。
  三怕两口子吵架,过年回谁家?
  两口子过年去谁家原本不是个问题。然而,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现在却成了一个很复杂且严重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乃至社会和谐的大问题,也成了夫妻俩过年回家最闹心的事儿。听说,去年春节某地有两口子因为这事竟然闹离婚了。
  据了解,每年过了小年之后,在外工作或分家另过的小两口、大两口乃至不大不小的两口子,都会为今年该去谁家吃年夜饭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争执不休,而且逐渐演化为不少年轻夫妻以及两家老人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关于春节回谁家过年的问题只会在80后一代身上发生。原因是这些小夫妻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结构已逐渐呈“四二一”模式,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过去过年,由于都是多子女,少个子女不在身边团聚,也并不觉得怎么样。可现在过个年就不一样了,双方老人都只有一个子女,这就需要小夫妻们不仅要兼顾到双方老人的亲情渴望,甚至连双方的其他亲属也要考虑。发生“年夜饭去谁家吃”这样不大不小的矛盾,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四怕应酬多,过节比上班还累。
  据某媒体调查显示:时间紧——应酬、饭局、打麻将,还要抽时间陪陪父母,就是春节假期的全部内容。43.9%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过节比上班还要累!”这是节后听到的最多的抱怨声。
    “春节放假7天,真正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只有一半天。”,节后不少人在抱怨:“放假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了,感觉整个春节过下来,时间最紧。应酬、饭局、打麻将,再陪陪父母,7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完了。”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很多出外工作的人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也只有在春节才能见到以前的朋友。在上海工作的网友小戴说:“小时候光走亲戚就能从初一走到十五。工作之后,每次回家只能待几天,很多小时候的玩伴儿早就失去联系了。其实,我很想和他们聚一聚,但是时间不够,只好自己安慰自己,来年再聚吧,来年又不行,就推到了下一年。就这样,我和儿时伙伴聚会的愿望已经持续了6年了,至今还没有实现。”
  五怕喝酒,胃出血也要硬撑着。
  中国人讲究“吃好喝好,把客人(主人)放倒!”而强逼硬劝导致的后果很有可能是酒后驾车、酒后闹事、酒后失态、醉酒猝死等等现象的发生……中国有几千年的酒文化,它是官场文化、商场文化、饭局文化的引子。所谓无酒不成席,过年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少了酒,就好像少了人情,没了氛围,缺了情趣,就连饭桌上的山珍海味,好像也变得寡淡无味了。
  有时候有些酒局你不能不来,来了不能不喝,喝少了说不定就是大不敬,喝多了但是不周全也可能还是大不敬。不成文的规矩是每人挨个儿敬一圈,结果第一圈下来,你就差不多喝大了,还只是刚完成基本任务。假如你坐在那里不给别人敬酒,要么别人认为你很倨傲,要么就是认为你不义气。说不定吃饭完还没走出人家大门,就有人在后面说你坏话呢。
  我们提倡:以饮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徐徐品之,量力而行,喝出情怀,喝出高雅,方为好“酒风”,方为风雅之饮。豪饮滥喝的理由纵有一千条,但珍贵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愿“不劝酒”、“不酗酒”、“不斗酒”能成为兔年春节国人的饮酒习惯。
  六怕拜年,今年过节送啥礼?
  在笔者调查的范围内,约有七八成被调查者表示:过年最怕的事情就是去拜年。反复说着同样的话,吃着同样的菜,做着同样的事情,一个年过下来脑袋都大了一圈。不去不行,去了又觉得虚伪、难受,你说头疼不头疼。
  再就是,拜年买礼物还要注意人家有老人的要买保健品,有孩子的要买玩具和小孩礼品,和我们年龄相当的要买烟酒。买了送来送去,一不小心兜个圈子,自己买的东西又被送回来了。
  还有就是送红包。拜年时红包给来塞去,长辈包多少?晚辈包多少?平辈包多少?领导包多少?领导子女包多少?算计来算计去,算计得头发都脱了一大把,还是感觉不尽如人意。当然,最头疼的是过完年腰包瘪了,连回程路费都要父母接济了。
  再就是吃喝,那就更要命了。拜年一天要跑几家乃至十几家,家家都要上酒席“款待”你,明明肚子是饱的,主人殷勤的劝酒,还要死命的塞。要么吃得口腔溃疡,要么吃得胃痉挛,可不吃说不过去啊……
  而最让一些人头疼的是过年时一家人团聚,兄弟姐妹、妯娌姑姨之间的相互攀比,家里老人嫌贫爱富,吹捧这个,打压那个,看得起这个,不屑那个,夸女儿有多孝顺,多能干,过年回家买了什么什么好东西。骂儿子、儿媳是白眼狼,没孝心,没出息等等。虽然你看着听着很不爽,但在长辈面前只好忍着不吭声,每次搞得过完年回家两口子就吵架,烦死了……
  当然,不管有多少“怕”,年还是要过,家还是要回,七七八八的琐事还是要经历,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