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薇总代理:2006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27:52

2006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四)

   生命科学: 

  美国:毛黎(本报驻美国记者) 

  2006年,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防控人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设计出防控流感大暴发的最佳战略;培育出抗登革热病毒的转基因蚊子;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来源,并开发出日服1片的新药。另外,科研人员还通过对鸡的试验发现了受损肢体再生的机理。 

  美国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设计出针对人类流感大流行的最佳防控战略。这些防控措施包括:针对可能在人际间传播的现有禽流感病毒,预先生产和储备大量疫苗;提高疫苗生产和分发的效率,以便可在人际间传播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现时,有关部门能够快速反应;必要时限制人口流动和交通,关闭学校等公共场所。 

  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抗登革热病毒的转基因蚊子。这种转基因蚊子具有繁殖能力和相当稳定的生物模式,存活后,其后代同样具有抗登革热病毒的能力。这有助于战胜登革热病。 

  美科学家哈恩博士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终于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来源于生活在非洲西部国家喀麦隆偏僻角落的野生黑猩猩。研究人员表示,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时,人体另一种免疫细胞B细胞通过合成“DC-SIGN”蛋白质,其在病毒攻击T细胞的过程中扮演了“帮凶”角色。他们由此确定了HIV病毒的来源及其在人体中的行为,并开发出日服1片的新药。 

  索尔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试验让鸡在胚胎中丧失的翅膀重新长出。为此,他们切除了鸡胚胎中的部分鸡翅,同时激活了Wnt信号系统。该研究表明,脊椎动物的再生能力受Wnt信号系统控制,激活它可使没有或受损再生肢体能力“复生”。 

  美国生物学家揭示了“融合蛋白”的结构及其作用机理。该蛋白质能帮助病毒在人体内传播,是多种病毒用来袭击人体健康细胞 

  的“敲门砖”。“融合蛋白”形同蘑菇,具有一个防水顶端。当遇到人体细胞时,顶端破裂露出的鱼叉结构物将扎进人体细胞膜内。 

  另外,美国一研究小组还发现地下2800米深处的细菌自行存活的秘密,这些细菌能利用放射性铀元素将水变成需要的能量。这一发现表明,地壳深处也蕴藏着生命,有关地球生物圈的概念可能需要改写。 

  英国:何屹(本报驻英国记者) 

  英国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完成了对人类第17号、第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开始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成果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多种来源的干细胞进行研究;在传染病研究方面不断获得进展。 

  英美科学家合作完成了对人类第17号染色体的详细解码,并通过首次与鼠类第11号染色体对比,发现了高等灵长类动物快速进化的部分原因。科学家还公布了人类第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图,这个染色体是人类“生命之书”中最长也是最后被破解的一章,为人类基因组计划16年来的努力画上了句号。另外,英科学家还在研究果蝇时鉴别出与其精子相关的381种蛋白质,其中约一半与人体的相似。这是世界首份有关精子蛋白质的“目录”。 

  英国开始从事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成果应用研究。英国一妇女为避免将遗传性眼癌遗传给后代,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其人工授精的胚胎进行了检测,并将未检测到癌症基因的胚胎植入子宫,成为英国首位怀上人工筛选基因婴儿的孕妇。此外,伦敦圣乔治医院的研究人员鉴定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对肺结核感染有反应的3种蛋白质化合物,检测出它们便可判断患者是否已感染肺结核。 

  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多莉羊之父”威尔穆特教授和伦敦国王学院的克里斯•肖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人兔混合胚胎生产干细胞,进而研究运动神经元疾病。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从人体脐带血中提取的干细胞,培育出微型“人造肝脏”。 

  在对付传染病方面,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沙门氏菌如何在人体传播的线路图,这有助于更有效防治某些特定病菌的感染。伦敦大学科学家发现,人类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名为cyclophilin-A的蛋白质会加速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这有助于找到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新近发现,抑制“极光激酶B”可有效杀死癌细胞,该发现将为研制抗癌药物另辟新径。 

  加拿大:杜华斌(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2006年,加拿大与美国合作绘制了有关人类基因变异详图,在人类疑难病症如癌症、糖尿病和艾滋病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一个由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绘制出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中的人类基因变异 

  详图。该项研究工作是在这个重要区域分析基因变异性的一个里程碑,为进一步揭示免疫相关疾病的遗传根源打下了良好基础。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骨骼内存在一种叫着RANKL的蛋白,它与乳腺、前列腺和皮肤的癌细胞互相传递信息,能“召唤”癌细胞转移。研究还显示,护骨素是一种已知可以遏制RANKL蛋白活动的药物,它可以阻止癌症转移到骨骼。 

  加科学家还发现,人体内的SHP-1蛋白质能够在控制血糖方面发挥作用。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寻找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方法。 

  针对艾滋病的研究,加研究人员首次掌握了如何诱导出不同类型的T细胞抗原受体的方法,T细胞受体剪切治疗方法将来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统缺陷疾病。 

  俄罗斯:张浩(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在对付人类疑难病症如肿瘤、帕金森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并开发出一些新药。  

  俄罗斯科学家利用蘑菇作原料,开发出一种能增强免疫力和抗病毒等功能的新型药物。动物试验表明,这种新药具有抗变异、抗辐射和提高免疫的作用,可以抑制50%—70%腺癌的产生。另外,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过实验发现,用他人的DNA碎片为基础制成的药物,可抑制肿瘤发展并减缓肿瘤的转移。 

  俄罗斯科学家还发现,对帕金森症病人头部施加微弱电流能够部分缓解患者的症状。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或许有助于人们最终战胜帕金森症。 

  俄科研人员提出了新型抗生素药物研制新方法。新药物的机理不是将体内致病性微生物细菌杀灭,而是最大限度地刺激那些一直保护机体的正常细菌群的生物活性,使致病性微生物“无用武之地”。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已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生素药物。 

  法国:毛文波(本报驻法国记者) 

  牵头启动了“欧洲细菌系统生物学计划”,在微生物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人类疑难病症方面的基础与治疗研究十分活跃,成果显著。 

   

  2006年12月1日,法国家农艺学研究所牵头的“欧洲细菌系统生物学计划”正式启动。来自法、英、德等欧洲国家的15个研究所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将参与这项历时4年、耗资1200万欧元的挑战性研究计划。 

  在基因研究方面,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功破译了草履虫的基因组,研究显示,草履虫基因组含有约4万个基因。这一成果有助于研究生物进化。另外,法国研究人员还尝试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烟草,从中提取紫杉醇和紫杉特尔两种对于治疗癌症有独特功效的成分。 

  针对人类疑难病症的研究,法国科研人员取得诸多成果。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用小鼠实验发现,将治疗糖尿病和癫痫的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可抑制肿瘤生长和癌细胞扩散。巴斯德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了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感音神经聋的基因,并发明了诊断这种疾病的分子诊断法,为使患儿不失去听力带来了希望。 

  法国等国科学家在喀麦隆南部野生大猩猩群中,发现了一种与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的O亚型非常接近的猿类艾滋病病毒。这是科学界首次在大猩猩群中发现此类病毒。科学家还发现,睾丸是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所,从而解答了科学界对许多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男性患者的精液中始终存在艾滋病病毒的疑惑,这将有助于提高治疗艾滋病的水平。 

  在医疗手术研究方面,世界首例异体移植“换脸手术”获得成功,接受手术的病人伊莎贝拉•蒂努瓦首次公开亮相,目前她已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佩尔希军事医院医疗人员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方法,成功医治了一名在意外事故中受到放射性辐射被灼伤的智利工人。9月,法国医生完成了世界首例失重状态下的人体外科手术,在一架空客300飞机3小时的飞行过程,为46岁志愿病患摘除了前臂上的脂肪瘤,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但意义非凡,证明在失重环境下可进行血管手术以外的外科手术,为今后实现太空手术打开成功之门。 

  此外,农业研究所图尔中心还成功利用一只欧洲母鹿孕育出一只品种完全不同的日本小鹿,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不同鹿种之间的代孕繁殖,为挽救濒危动物打开了新路。 

  韩国:邰举(本报驻韩国记者) 

  2006年,韩国在基因组和蛋白质方面的研究获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同时建成了“国立农业遗传基因资源中心”。 

  在基因组、蛋白质组及其医疗用途研究方面,韩国科学家首次完成心脏细胞基因组序列图,发现了此前还没探明的57种新的遗传基因组;科学技术院成功找到帕金森病的遗传原因,有望开发出治疗药物;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找到人体内导致癌症的蛋白质UCP。韩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双重性质的蛋白质“SUMO”,该蛋白质可诱发或抑制癌细胞转移。韩一家企业研发出能有效进行大量基因重组的机器人,并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 

  2006年,韩国农村振兴院建成了“国立农业遗传基因资源中心”。该中心保存有50万个遗传基因,被认为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设施。 

  此外,韩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大脑中调节食欲的丘脑下部活动的“FOXO1”物质,找到了治疗肥胖症的新思路。韩科研小组开发出了治疗哮喘病、遗传过敏性皮肤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新物质FHT-CT4。韩国还成功提取和培养人体免疫细胞,让其攻击癌细胞,并据此开发出抗癌药物。 

  德国:顾刚(本报驻德国记者) 

  研制出禽流感疫苗,发现了导致抑郁症的变异基因。 

  德国弗里德利希-勒弗勒动物卫生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一种新的防禽流感疫苗NDVH5m,新疫苗主要对付“纽卡斯特载体病毒”,其特点是不仅可以用于饲养的鸡,也可以用于其它家禽。 

  德国马普精神病学研究所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各自发现了导致不同形式抑郁症的相同变异基因P2RX7基因,这一结果为基因治疗抑郁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此外,马普学会的科学家合成出一种可以减少甚至修复脑神经损伤的物质DM-CHX。这种物质对治疗中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脑神经损伤有作用。 

  以色列:田学科(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2006年,以色列在干细胞治疗学的研究中取得不少重要进展,医疗方面的研究发现接二连三。 

  以色列一家专门致力于干细胞治疗学研究的生物技术公司去年初透露,他们找到了利用活体骨髓干细胞有效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证据。为了推进干细胞研究,另外一家创新公司则发明了新的收取脐带血的采血器,收取血液的速度是目前其他取血器的3倍。 

  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从人体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提取出间叶干细胞,来表述一种称之为Smad8和另一种称之BMP2的蛋白质。当研究人员将这些干细胞移植到实验鼠撕裂的阿基里斯腱上时发现,这些细胞不仅在移植过程中存活,而且被“召唤”到老鼠受伤的部位,帮助修复受伤的腱组织。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把人体干细胞注入到老鼠体内,在其身上产生一种称之为“畸胎瘤”的组织,形成了人类的组织环境。利用这类老鼠可进行新药试验,由于对试验发生反应的是人体组织,其结果可靠和安全。 

  在基因研究方面,魏兹曼研究院破译了决定核小体如何在DNA链上进行定位的基因代码。这个“代码”由一个在排序上每隔10个基数出现的周期性信号组成。该信号有规则地循环,帮助DNA片段急剧弯曲成能够形成核小体所需要的球形状物质。 

  在医疗研究方面,著名病原体学家姆蔻鲁博士发现,从接骨树果实中提炼出的名为“Sambucol”物质,对治疗目前流行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其克制病毒的有效率高达99%。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还意外发现了一种可以有效阻止动物和人类癌细胞扩散的蛋白质———肌动蛋白结合体,这为研制抗癌药物提供新思路。另外,以色列科学家还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了I型糖尿病疫苗的活性机理。 

  日本: 陈超(本报驻日本记者) 

  2006年日本在人脑神经认知、纳米医学、传染病、蛋白质功能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收获。 

  东京大学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共同发现大脑视神经能够认知对方的分子“capricious”,这是人类首次了解生物体内脑神经线路结构,对揭开脑神经路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神奈川科学院的研究小组成功进行了使用纳米粒子———“高分子微胶粒”作为核磁共振诊断用造影剂的基础实验。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开发出新型激光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细胞内部纳米级的构造,揭示了细胞小器官“Golgibody”运送蛋白质的秘密。大阪府立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开发出一种新型体内微细药物输送系统,通过外部提高温度使药物输送系统在癌细胞位置破碎并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癌症效果。东京大学及鸟取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内并不是在鼻腔或咽喉处发生感染,而是在人的肺部深处的细胞感染。这一发现表明人人都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与茨城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改变翅斑蚊的遗传基因,使其对人的病毒传染能力降低。这一成果有助于消灭疟疾。 

  在蛋白质功能识别方面,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细胞质内部的蛋白质群(RIG-I和MDA5)具有感知不同病毒入侵的机能。这一发现对特异性病毒感染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发现病原体的蛋白质“PGRP-LE”和“PGRP-LC”在自然免疫的防御反应中具有关键作用。 

  乌克兰:何永晋(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研制出禽流感疫苗。 

  乌克兰实现禽流感疫苗研制“零”的突破。乌国家科研中心“实验与临床兽医学科研所”研制出了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新型复合疫苗实验样品,并在基辅某实验室初步试验后送交赫尔松某生物工厂做进一步试验。该疫苗性能颇为不俗,据说可用于预防从H1至H4所有5个类型的禽流感。 (摘自:科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