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皮尔森照片:脸怎么黄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30:38

脸怎么黄了(2008-11-05 18:00:25) 

                             脸怎么黄了

                            ·方舟子·

    你知道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吗?这是因为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是红细胞。红细胞又为什么是红色的呢?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紧紧包着血红素。血红素由一个叫做卟啉的环
状有机物组成,在环的中间是一个铁原子,铁原子与氧气结合,这样红细
胞就能把氧输送到全身各处了。铁的很多化合物是红色的,莫非是铁原子
让红细胞有了红色?不完全是,血细胞的颜色主要来自卟啉,卟啉分子本
身就是紫色的。不过铁原子也对血细胞的颜色也有所改变,而且与氧气的
结合也改变了颜色:有氧的血红蛋白是鲜红的,而去氧的血红蛋白则是蓝
紫色的。

    红细胞是由骨髓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的,每个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120
天,之后就衰老、死亡。死亡的红细胞破裂,它所含的血红蛋白随着血液
到了脾脏后,被那里的巨噬细胞吞噬,血红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降解成
了氨基酸,而血红素的环状结构也被破坏,变成了胆绿素(顾名思义,是
绿色的),同时释放出铁原子。胆绿素进一步降解,变成了胆红素——这
次可不能顾名思义,它其实是黄色的。胆红素被运送到肝脏,胆红素本来
是不溶于水的,在肝脏它和葡糖醛酸结合,变成了能溶于水,然后送到胆
囊,和胆绿素一起做为胆汁的一部分分泌到肠道中(明白为什么叫做胆X素
了吧)。

    大肠中的细菌把胆红素转化成无色的尿胆素原。有一部分尿胆素原
被肠道细胞重新吸收回到体内,送到肾脏分泌到尿液中,在这个过程中尿
胆素原会被氧化成尿胆素,它是黄色的,也就是尿液的颜色。剩下的尿胆
素原在肠道中被细菌进一步转化成粪胆素原,原经空气氧化成粪胆素,跟
着粪便排出体外。粪胆素是棕色的,正常粪便的颜色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红细胞不断地在死亡,血液中就一直有胆红素,正常含量大约是
0.5毫克/分升。但是如果在胆红素的代谢和分泌过程中哪个步骤出了问题,
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累积起来,一旦其含量超过了1.5毫克/分升,皮肤、
眼白就会泛黄,也就是所谓黄疸。

    黄疸通常是肝脏等器官有疾病的症状,但是婴儿则不然。绝大多数
(约90%)的新生儿在出生一天之后会开始出现黄疸,最明显的是脸部。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多、更新速度快,因此胆红素的产量高,但
是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很低,这样胆红素就迅
速在血液中累积起来,在出生5、6天后达到了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到2毫
克/分升,持续两周左右,胆红素含量降到了成人水平,黄疸就完全消失了。

    新生儿黄疸一般来说对人体是无害的。如果黄疸过于严重(胆红素含
量在15毫克/分升以上),或持续时间过长,由于新生儿的脑血屏障还未完
全形成,胆红素有可能透过它造成脑损伤。因此要进行治疗,国际上通行
的疗法是光疗,用蓝光照射婴儿的皮肤。在光线作用下,不溶于水的胆红
素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异构体,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新生儿黄疸也有少数是
疾病引起的,例如由于胆道闭锁,胆红素无法排出去(粪便因为不含粪胆
素,是白色的),像这种情况,就要进行手术。

    可见绝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人体是无害的,不
需要任何治疗就会消退。但是国内一些医院为了创收,夸大新生儿黄疸的
严重性,要求住院治疗,有的医院甚至80%的新生儿都为此住院治疗。如
果是光疗倒也罢了,却要用药。对此没有西药可用,于是中药就派上了用
场。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是“热毒”或“寒湿”所致的疾病,传下了以茵
陈为主的“退黄”药方。但是给新生儿灌药汤毕竟不方便,就改用中药注
射液做静脉滴注,用得最多的是据称能“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
“茵(陈)栀(子)黄(芩)注射液”。

    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临床试验证明这些药物真的能帮助新生儿去除
胆红素呢?没有。由于新生儿黄疸绝大多数能自行消失,所以造成了这些
药物能够“退黄”的假相。进入体内的药物要由肝脏、肾脏来解毒,而
新生儿的肝、肾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中药的副作用由于
缺乏科学研究,大多不明确。而且,中药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杂
质非常多,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很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乃至死亡。

    最近报纸报道陕西一家医院用茵栀黄注射液给新生儿“退黄”,有4
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死亡。其实使用茵栀黄注射液出现不良
反应算不上新闻,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医学期刊上有大量报道,1994
年就有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案例。有人也许觉得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不值得大
惊小怪,问题是这个药物根本就不该用,因此出现的每一起不良反应、每
一起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悲剧,新生儿成了医德沦丧、利欲熏心的牺牲品。

2008.10.27.

(《中国青年报》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