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文引诱埃兰:“是”的精神——宿老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7:59
         朋友问我:“《论语》中‘子为父隐’作何解?”

    我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说,我们一般人平常读这些古代经典,最好要有个前提,叫做“抓住重点,不及其余”。

    什么意思呢?无论是《论语》,还是《老子》,这些古代经典大多是只言片语,语境不明,而语言文字则必须是要有语境和前提条件的,于是难免歧义和被误解。

    像《论语》、《老子》等这些源头性的经典,其实从行文上来讲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但是千百年来各种注、疏,各家解读,可谓是五花八门,而且不乏相互冲突之论,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因时间的关系,古今语言文字发生了一些含义的改变而造成疑义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语句当时所产生的语境和条件已经不可考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考,不过那是训诂和考证专家们的事情,我们一般人面对这些简单的字句而可能产生的不同解释,到底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

    对普通人而言,要我们去追溯2500年前的情景,怎么说都难逃强人所难之嫌。

    我的建议就是“抓住重点,不及其余”。拿“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句话来讲,我们只要了解孔子说这话的意图就可以了。他无非是强调了父子天伦这种朴素亲情的重要性,这就是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和重点,是为“抓住重点”;而至于孔子是否讲亲情凌驾于法律之上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与孔子在这里说的话没有太大关系,是为“不及其余”。当然你非要说孔子蔑视法律,我也无言以对,只能弱弱地说句:“我不跟你抬杠……”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这句话的具体解释,相信各种解释已经足以让大家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那一种,我自问自己的解释还不能超出前人,在这就不再赘述。

    朋友说圣人之言都是逻辑严密的,是真理,不应该有歧义和错误。圣人到底是不是绝对正确,暂且不论。我只是认为只要是形成语言文字,就必然会有歧义,哪怕本是真理,也难免误读。

其实,何止是古代经典,每一本书,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解读,我们都可以用“抓住重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去解决。

    我对朋友道:“是人就有其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有自己的心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人人都是圣人……试想,我们把每个人的心得每人一句集合起来成书,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圣经!”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读书的精神——“是”的精神。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有趣的说法:中国人以前的书都是竖排的,所以中国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是点头,象征着赞同与盲从;西人的书都是横排的,所以他们总是一边读一边摇头,象征着否定与怀疑。

      现在,西学东渐,时代把西人的一言一行都奉为圭臬,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成为主流,这是“否”的精神。

    “是”与“否”无所谓谁对谁错,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

    习惯了“否”的我们,是否可以回头来看看这“是”的精神呢?

    现在,尤其是网络时代,要批驳某人的观点,对人说“否”,已是相当容易,而且可以说是已成风气。但我们是否有勇气对人说“是”呢?

    说“是”是要勇气和胸怀的。

    老子主张绝圣弃智,要做到“无知”的境界。他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既然明白四达了,怎么又能“无知”呢?对这句话的解释前人已备,我也不再赘述。这里我只是想说,把它放在读书方面,就是说在我们看任何一本新书的时候,都要做到心中空空,没有成见,绝圣弃智,没有权威专家们的真理所束缚,这样才能“抓住重点,不及其余”。这也就是“是”的精神——首先是要赞同作者所言,无论他是能自圆其说、自成逻辑也好,还是自相矛盾、自欺欺人也罢,不管,都要抱着赞同的心态去读书,即使是一片黄沙,里面也可能含着黄金,这就是开卷有益,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

    相反,如果拿过一本书,还没看上几句,就习惯了挑刺,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天下就无可看之书了。这样看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实际上是违背了看书的初衷。

    有人会反驳了,这本书明明就是言论偏激、歪曲事实,怎么能说“是”呢?是啊,现在很多人都在著书立说,不乏妄言之说,但话又说回来了,你既然要看,气愤不平地指责之外,总要有所收获才合算啊,要不然何苦来哉!还是那句话,即使是一片黄沙,里面也可能含着黄金。更何况孔子也说过:“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一个关于禅宗五祖慧能的故事,或许也能解答这个问题。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借用一下:不是人错,不是书错,读者心错。读者抱着“是”的精神和态度去读书,则“子为父隐”并不犯法,则“小国寡民”并不倒退,则“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小器;反之,若带着“挑刺”的眼光去读书,则无不满纸荒唐,不堪卒读,正像一年春节晚会的一个相声所言:“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