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与岭司:中国被包围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36:07
中国被包围了吗
丁力    2010-09-21 最近,关于中国被包围的议论比较多,论者中多有军人。看到潜在威胁,防范和消弭这些威胁,这是军人的职责。中国确实被包围了,但是,包围中国的不仅是不太友好的外国军队和武装力量,还有在周边国家造成这种结果的社会因素。包围圈既有实在的,也有人们在心理上的感受。当国境之外的不友好事件增多时,中国在外交上的被动增加了民众的被包围感。
核武器与领土纠纷的包围圈
中国周围遍布核武器。俄国、巴基斯坦、印度是有核国家;朝鲜已经制造出核弹,尽管还不太好用。据报道,朝鲜与缅甸有核计划的合作;日本是核门槛国家,有充足的技术和原料储备,宣称随时可以组装出数千枚核弹。日本造核弹就像中国造汽车一样,可以批量生产,不同的是日本不需要合资或进口主要零件。韩国、台湾地区都有过核计划。制造核武器早已不再是高科技了。
这些核武器威胁中国的安全,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威胁在什么时候会变成现实。同时,中国也被当作威胁,印度经常把中国当作最大威胁。其他国家不像印度那样高声叫喊,但也对中国心怀戒惧。这是中国的实力决定的,而且中国的未来还不太确定。我们应该理解周边国家的警觉,但也不必太当真,整天忙于解释。国家的动机是解释不清的,需要历史的证明。其实,不少中国人也经常这样看美国,感到处处有阴谋,处处有威胁,尽管美国的一些行动未必针对中国。
核武器的一个好处是限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各国力避同归于尽。但边境冲突的危险仍在。
中国与邻国的领土冲突现在主要在海上,与日本、韩国、越南以及东南亚的岛国时有摩擦。亚洲的大、小老虎们对中国虎视眈眈。前些天,日本在钓鱼岛附近抓捕中国船员,造成两国关系紧张。在海上,由于海军发展的迟缓,中国较晚时候才采取行动实际控制主张的领海,现在处于被动地位。因为被动,中国退让与回旋的余地很小,因此,有必要多做一些事情来占据主动。
中国在陆地上的领土争端主要是与印度。印度怀疑中国在包围它,这却是不可能的任务。中印两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亚洲可以容纳两个大国,况且两国的崛起还是未定之数。在边界上,中国可以放弃一些土地来换取另一些土地。这是中国50年前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如果发展顺利,在今后二十年里,中国可能变得比任何一个邻国都强大,但永远不可能比它们相加更强大,更何况还有海外的美国,这是中国未来要面对的基本现实。韬光养晦或一味退缩不会改善中国的处境。另一方面,好斗不仅将损害中国的长远利益,还必然使邻国团结起来,又给美国可乘之机。好邻居的基础是扎好篱笆,也就是确定边界。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社会,与邻国和平解决领土纠纷,必要时可以直接或间接使用武力,但必须师出有名。
贫穷的包围圈
按人均收入,中国是一个穷国,在世界上排名100名左右。但周围一些国家甚至比中国还穷。在东亚,只有日本是富国,韩国比较富裕,略远一些还有新加坡;台湾是比较富裕的地区。俄国的远东地区比中国富裕一些,但那个偏远地区不会成为商业中心。其他周边国家的人均收入要么与中国相差不远,要么更低。中国的边界地区一般也很欠发达,难以向外辐射繁荣。
各国贫穷有地理的原因,但主要是制度的原因。另外,贫穷与蒙昧互为因果,极端势力在贫穷和蒙昧中孳生,在中亚与新疆遥相呼应。不过,我们在新疆可以做得更好,不仅是改善民生。
周边的贫穷不能带动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其实是中国的极好机会,因为贫穷地区较容易接受外部影响。我们不能总是坐等海外投资。然而,国有企业擅长窝里横,严重缺乏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依靠市场垄断和资金优先等条件生存,向外辐射的能力很差,它们到海外购买资源、股份。按照国内的经验,许多投资将一去不复返,事实上已经有了高达千亿美元的损失。中国经济在流血,在失去机会。
美国的包围圈
常说的包围圈是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类似印度一些人认为的中国对印度的包围圈。美国不是欧亚大陆国家,它的领土主要在北美大陆。这个国家动用大约10万军队,像当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周围,包围这个有200多万大军 (还不包括准军事力量)、13亿人口的核大国。这是一种什么精神(病)?显然不是精神,更不是精神病。这些军队在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
美国的均势模式与英国、德国的都不同,它采用“辐辏”式均势,把每一根安全辐条都连向美国的轴心,把盟国变成美国的小兄弟,固定在辐条的另一端。美国的盟国在彼此之间难以形成合力,不能抗衡美国的实力。不过,欧盟是一个例外,美国对欧盟的态度不太友善。
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是它与欧亚大陆国家合作产生的,不是完全针对中国。它在阿富汗、韩国的驻军已经有足够的敌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基地前途未卜,甚至在日本的驻军也有牵制东道主的意图。今年7月,美国卷入南海之争,确是向中国显示力量。中国有很好的地缘政治位置,但目前的环境不友好,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好转,这是艰难的成长期,只有大智慧和大战略方可应付。中国应学习历史,做东亚的核心国家,把威胁中心变成吸引力的中心。
美国提出的两国集团是一个好主意,这不意味着中国受到牵制。没有国家能够武力入侵中国,中国却需要走向世界,保护分布广泛的国家安全和利益。这种扩张不是侵略,不侵害别国的利益,同时还保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在红海的护航舰队就是一例,他们不是威胁,甚至不对海盗构成威胁,除非他们进攻。因此,这样的扩张对所有人都是有利的,就像现在的美国在维护国际秩序一样。许多国家可以 “搭便车”,许多国家不能也不必在全球维护利益。
国内问题的包围圈
中国确实被包围了。这些包围圈都是从中国向外看的结果。如果从外部看,并不存在对华包围圈。这些力量和问题没有构成一个反对中国的整体,它们有各自的利益,更有各自的麻烦,彼此经常矛盾重重,甚至对立。除非中国威胁所有国家,它们不能构成一个反华的整体势力。
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中积累了很多大问题。这种高增长本不可持续,能够维持到今天,原因是经济问题被转化为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银行业、制造业、地产业和大国企把许多成本转嫁出去,政府也削减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开支,社会、环境和人口承受着巨大压力,难以为继。在经济危机之前必定先有社会危机、环境危机。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不会因经济危机而导致社会问题,其顺序是相反的。这是大多数分析家们忽视的要害。经济还在正常增长不表明没有危机,况且,在统计局等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经济似乎还不错,但危机四伏。
中国要首先走出国内的包围圈,然后才能突破国境之外的包围圈。全面的改革才是唯一出路。
丁力
经济观察报观察家部高级编辑 【经济观察网】本文网址:http://www.eeo.com.cn/observer/special/2010/09/21/181453.shtml危机与中国大战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丁力 本月25日到28日,美国在日本海举行军事演习,向这个海域派遣了核动力航母。韩国的军舰也参加了。两国的参演军人相加有8000多人。在美国决定演习地点之前,韩国说一再声称是在黄海,即渤海的外侧。中国表示反对,因为演习虽然在公海,但规模比以往大了很多,而且距离中国的首都很近,这显然不是一个向中国表示友好的举动,因此产生了一场不大的危机。其实,美国演习地点问题甚至算不上是危机,中国只不过是表达了对安全方面的合理关切。当美国确定了演习地点之后,韩国也跟了过去。危机很快消失了——至少暂时消失了。

防止半岛危机向外扩散

在军事演习问题上,中国对美国表示了近年来最为强硬的态度,而美国也接受了中国的反对意见。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更何况美国不仅四仰八叉地睡,还要歪七扭八地翻身——拳头不一定会挥舞到哪位的头上;韩国陪着美国睡,不仅打呼噜,还时常说上两句梦话。这两个国家已经表明,演习是威慑朝鲜。他们的演习海域毕竟在公海,中国可以表示不满和愤怒,却不可能强行阻止。但中国手里有足够的牌可打,让美国感受到中国的不满和愤怒,从而觉得演习得不偿失。美国这次做了让步,但也说了,他们的军舰今后仍然可能来黄海演习。

危机对于中国是过去了。但是,朝鲜半岛危机还会持续。美韩演习的由头是3月份韩国的一艘军舰在黄海沉没,美韩的单方面调查认为,沉没原因是朝鲜发射了鱼雷,但朝鲜坚决否认。我写过一篇文章,登在本报的网络版上,支持中国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但也指出,中国需要明确地承担本地区的领导责任,不能留下权力真空。不让美国在黄海开练是正确的,但中国不应该就此停止,还需要向前迈进:承担起本地区的领导责任,避免发生导致危机的事件。

中国必须主持正义,正义是中国今后维持本地区安全的立足点。但中国不可能为韩国与美国的单方面调查背书。韩国把中国排除在调查之外,又要中国支持它的调查结果,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中国没有理由支持一个两造有争议的结论,韩国由此而来的愤怒完全是无厘头的。

军舰沉没是一个不幸事件,但韩国也不应该以为自己被推上了道德制高点。在911袭击之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美国犯了重大错误。当然,在韩国人举国群情激奋的后面,还有政客的冷静算计:借美国之力压制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最重要盟国。韩国给自己的定位是(美国在)东北亚的安全轴心,而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主要是防范中国。因此,韩国将继续疏离中国。有意思的是,在追求大国地位的努力中,韩国手中最大的牌不是美国,而是朝鲜,而朝鲜手中最大的牌是中国。但中国是一个牌手,不是一张牌。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是朝鲜的第一大援助输出国。任何国家的雄心都不应该大于它的智慧和实力。

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家都是危机的获益者:中国成功尝试了一次较为强硬的立场;美国表达了对盟国的支持,加强了在东亚的军事存在;韩国再次确认了它的靠山,拉近了与美国的关系;朝鲜制造了危机——如果它确实发射了那枚被韩国捞起的鱼雷——其它国家却发生争执,它安全地躲在一边,满足了国内政治需求。如果排列受害国,日本大概第一。日本在这次事件中被冷落,眼看着美国翻滚到床的另一边与韩国共眠。但从长远角度看,日本目前的政治智慧显然高于韩国的:从过去100多年的历史教训中,日本终于明白它是一个亚洲国家。

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朝鲜半岛的对立双方。现在,半岛双方都没有攻击对方的意愿,却都在狐假虎威,试图把大国拉下水,在朝鲜是中国,在韩国是美国。这是中国和美国必须警惕的动向。为了威慑朝鲜,美国加强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因此可能导致中美之间在海上的紧张对峙,而半岛双方却在陆地上相安无事。这个荒唐局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相似之处。当然,中美还不至于走向战争,但是在一次大战爆发之前,任何国家都没有想到会卷入战争。

今天朝鲜半岛的局势与1950年代初的非常不同。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弱国,不需要当年那么强烈的自卫心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备从陆地进攻中国的实力——只要中国没有昏睡。因此,中国有必要打破思维定势。对中国的威胁并不完全来自大国,考虑到中国的打击能力,这些威胁即使存在,也不容易变成行动,只是传统的互相防范,正像其它一些国家也感到中国的威胁一样。中国反对美国在中国近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也必须反对在中国边界附近进行核试验,反对在中国边界制造可能产生难民的条件。后两者对中国的威胁可能更大一点。

被包围的中国

中国必须承担起本地区的领导责任。但在另一方面,这位潜在的领导者却感到邻国被包围了。

空军上校戴旭说,美国构筑了对华C形包围圈——还有一个豁口。军事科学院的罗援少将最近说,豁口已被补上,这个包围圈已经满月型的了。从军事角度讲,他们的判断大致正确。但这个军事包围圈的很多节点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中国军舰访问欧洲和南美,或与当地海军一起演习,并不对美国或欧洲国家构成包围圈。当年,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大量援助没有包围北约,与古巴的友好关系也没有包围美国。中国军舰出访,或者防范海盗,不会对美国庞大而先进的舰队构成威胁。美国警惕中国军舰开出第一岛链,注意的也还是政治意义。

即使处在包围圈中,中国在军事上有“内线作战”的优势。一旦有战事,中国在陆地上攻其任意一点,都有很大的胜算。设计包围圈的人应该知道他们的目的何在。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韩国军舰沉没之后,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已经到板门店探望,她还在越南表示要卷入南海争端。

美国不是一个欧亚大陆国家,它要包围中国,就必须有大陆国家与近海岛国的合作与支持。

一个拥有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居然被“不远万里”而来的国家包围,这是什么精神?中国面对的局势与冷战时期的苏联略有相似之处。对这种包围圈,单纯军事手段几乎无解,采用综合手段,却可以不攻自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和外交都是政治的组成部分。外交和军事是相辅相成,但目前在中国似乎是分离的,缺少艺术性的综合运用。

中国被包围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在被包围中。“中国”既是地理中心,也是文明中心。在汉朝、唐朝、明朝的时候,被包围的中国打出了一片天地,明朝还完善了朝贡体系。明朝在北方修筑长城,也有下西洋的壮举。在那些时候,中国有地区最发达的文明。这个优势是今天不具备的,也是这个原因,中国的军事发展不能被更多国家视为稳定的力量。

我们看看近两三个星期的新闻。

国内方面的消息有:全国从南到北发大水,多座城市被淹。专家说,不能对三峡大坝寄托太大希望。早些时候,江西的长江堤坝被冲破;在江西赣州,北宋的排水系统确保城市一千多年安然无恙,现在赣州在修建2.9亿的钟塔。湖北省维稳办领导的60岁老妻在省委大院门前被打,6个打手是警察。大连石油管道爆炸,沿岸的海域污染严重。南京工厂发生爆炸。

通货膨胀已经到来。中国再现向外移民潮。1.3万亿养老金亏空。唐骏被揭发欺骗和诈骗,这位过去几年最受追捧的成功者说,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紫金矿业造成大面积严重污染,当地官员在公司有职位。上市公司黑幕被揭露,当地公安局全国通缉《经济观察报》记者。

国际方面的消息是:中国拒绝19国关于中国人权的提案。应家属要求,齐奥塞斯库被开棺验尸。在1989年的东欧巨变中,罗马尼亚的这位领导人被枪毙。

这些新闻似乎很细碎,其中一些事件是偶发的,但这些事件如此集中发生,显然有管理不足的问题。内忧大于外患。国内问题妨碍民生的改善,影响国家的安全,并且可能演变为危机。中国没有完备的军事战略。而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转型期的大国来说,仅有好的军事战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好的国家大战略。过多的内忧必然限制国家的战略空间拓展。而且,大战略的实行需要坚实的国内基础,需要大部分国民的共识与支持,不然,国家只能把大量资源用在国内的稳定上,而在国际上忍让、退缩的策略,不能很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在国家利益受到挑战时,中国今后可以像这次一样“强硬”。为了保持强硬,需要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