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书法好考吗:地方国企整体上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01:20
 

上海国资大跃进     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2日 09:35  中国经营报

  “十二五”期间,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培育新国企 上海国资“大跃进”

  何勇,宋文明

  “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的国资改革。《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打造5家全球布局、跨国运营的大企业集团,10家全国布局、行业领先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居全国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而这次改革的另外一个核心诉求是,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改革样板

  在上海浦东新区东三里桥路1018号,上海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一个占地30万平方米国家数字电视产业园区正在开发建设中。据了解,这一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可实现50亿元的年销售额。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前身竟然是一家频临破产倒闭的传统国有企业。上海数字产业集团的前身是上海轻工装备集团,原属上海市轻工业局。自2000年开始,按照“国有企业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上海国企改革精神,上海轻工装备集团进行了战略收缩;2004年,上海轻工装备集团整建制划转到浦东新区。

  “划转到浦东新区以后,轻工装备集团的出路在那里?企业还有没有发展前途?这在集团内部许多员工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上海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洪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摸清家底,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他们当时确定了跟集团竞争力与改革发展有关的7个课题进行研究,开展主业论证工作。

  “经过与上海交通大学所属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高清”)密切接触和沟通,了解了数字电视行业的基本知识,最后觉得数字电视可以上。”尹洪刚说,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轻工装备集团开始将主业定位在数字电视产业上。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和市场人才,上海高清迟迟难以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的真正产业化,而市场运作和资本优势又是浦东最为擅长的。经过浦东有关方面的努力,由浦东新区国资委在2010年注资3亿元控股上海高清,真正拉开了上海数字电视产业化的大幕。在这次注资中,轻工集团出资1.7亿元,浦东科投和张江科投联合出资1.3亿元。注资后,上海高清将负责数字电视核心器件研发和产业链整合,轻工装备集团则负责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推广,试图打造浦东数字电视产业领军品牌。

  上海数字产业集团仅仅是浦东国企改革的一个样本。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主任陆方舟透露,浦东国资委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浦东新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在2010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后,又着手制定了直属企业新一轮三年改制计划,目前浦东全区所有国有企业正在按照“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的原则进行落实。

  打造大企业集团

  根据上海国资改革的“十二五”目标,上海国资要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和国际知名的龙头企业。“我将此理解为上海市属国企的‘进位战略’,这是很有意义的。”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何万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经济体的地位,除了它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外,还在于它的企业或企业集群的引领作用。作为代表中国最高发展水准的大都市,如果没有若干代表中国最高水准、参与全球竞争、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大企业,也是不可想象的。”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国资系统90%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仅春节前后,就有多家上海市属国有产业集团着手落实整体上市事宜。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家化(37.13,0.00,0.00%)、隧道股份(11.51,0.00,0.00%)、上海汽车(18.45,0.00,0.00%)、华域汽车、交运股份(7.69,0.00,0.00%)等多家上海国资控股企业相继停牌筹划重组。此外,上海建工(16.34,-0.39,-2.33%)、广电信息(14.15,-0.26,-1.80%)等企业纷纷发布重组方案。

  “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主题词或关键词是不断切换的。可以说,上海国资改革始终处于反思与反复、求新与求变的状态中。”何万蓬分析认为,传统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原来推进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正面临突然衰减,甚至折转;而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上海一时又顶不上来,所以上海有点急了,这也许是上海国资掀起这轮改革的最直接原因。

  培育“新国企”

  上海数字产业集团从传统领域退出,进军到高科技行业,在其华丽转身的背后也给上海国企改革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何万蓬同时也注意到,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不是国企的国企,即“新国企”,就是不再拘泥于它的资本属性,而在于它的功能作用,代表着社区、区域的整体利益,体现着国家或产业的政策导向。有的美国政治家甚至提出,美国其实就三家公司:波音、微软、花旗,它们都是美国的“新国企”,分别代表着美国的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以及金融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企业功能和政府职能的柔性互动、边界突破,正在成为一种趋势;而上海这次打造大企业集团过程中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考虑。”何万蓬说。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像上海汽车这种企业,是国家支柱性行业,这些行业对资金的需要量、技术和政府资源配置有较高要求,政府在这些行业中参与是可取的。“但食品类、百货类、商业类企业,本身就有充分的市场发展的可能性,政府则没必要过多地进入。”奚君羊说。

  何万蓬也表示,有的企业虽然合并了“同类项”,组成了“拼盘冠军”,但是整而不合,有集中难集成,协调、协同、协作的“三协”效应还未充分显现。有的企业甚至是“庙穷和尚富”,集团本部的管控、投融资能力都远未到位,二级、三级公司游离在外,相互之间信息屏蔽。因此他建议,上海国企在做大过程中,有两种路径选择,即国进民退或国引民进。如果是前者,那是开时代的倒车;而要达到后者的效果,唯有坚持市场化、开放性,同步配套推行最积极的民企成长战略,才能让新一轮的国企改革走出原地踏步的“怪圈”。

上海国资委二季度将启1至2家企业重组

www.eastmoney.com2011年04月18日 16:31孙玉证券时报

                                                                            现价:13.27 涨跌:0.29 涨幅:2.23% 总手:267002 金额(万):35266 换手率:3.64%

 

                                                             现价:18.24 涨跌:-0.27 涨幅:-1.46% 总手:119548 金额(万):21845 换手率:3.39%

 

  继一季度工作实现“开门红”之后,上海市国资委还将争取启动1至2家企业的重组,落实5个行业调整、非主业资产调整及层级收缩计划。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办公(扩大)会议传来的消息显示,今年二季度,上海国资委将积极探索解决上海建工(600170)、上汽集团、上海交运、隧道股份(600820)整体上市中的难点问题,并推进整体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在会上表示,二季度是今年工作的重要阶段,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快布局优化,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争取启动1至2家企业的重组,督促企业集团落实开放性市场化重组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并落实5个行业调整、非主业资产调整及层级收缩计划;第二,要突破瓶颈难题,加快企业整体上市,积极探索解决上海建工、上汽集团、上海交运、隧道股份整体上市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制定国有资本流动平台各项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第三,要完善治理结构,推进实施中长期激励,推进整体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指导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完善对经营者以及企业骨干的中长期激励机制;第四,要夯实基础管理,提升管控能力,完成2010年列入经济责任审计的13家企业审计整改,深入研究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完善产权管理制度。

  杨国雄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国资工作实现了“开门红”:上海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36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利润总额217.55亿元,同比增长60.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1.89亿元,同比增长59.3%。截至3月底,47家出资企业盈利面达到87.2%,比2月底的76.6%上升了10.6个百分点。

  同时,一季度上海市国资委多项工作也在按原定计划进行,目前进展顺利。其中,电气、上汽等多个开放性市场化重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集团层面的改革重组得到积极推进,按照年内收缩5个行业的目标,沪上18家集团企业已制定工作方案;上汽集团、上海建工、上海交运、隧道股份等整体上市工作取得突破;已经实施并推进第三批董事会试点工作,目前共有43名经过资格认定推荐的外部董事、7名外派监事进入12家董事会试点单位;优化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完成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向80家重点子公司延伸;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完善法人治理、安全生产等新三大信息系统;完善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制度,对部分试点企业实施人工成本预算管理。

         重庆国资迈入万亿俱乐部 今年推5家国企整体上市       www.eastmoney.com2011年01月25日 02:01王屹上海证券报    继去年重庆水务、重庆农商行先后在境内外IPO上市,重庆港九重庆百货实现大股东经营性资产注入以及西南证券60亿元定向增发完成,重庆国企整体上市工作进入了“提速期”。24日召开的2011重庆全市国资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今年重庆市国资委将力推重庆银行、川仪股份、重庆建工、燃气集团、民生轮船5家企业年内实现上市。  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崔坚介绍,到2010年末,重庆市国资委所属企业资产总额跨越万亿元,达到1.25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2.4倍,成为全国国资系统第四个迈进“万亿俱乐部”的省市。  在总量大幅攀升的同时,资产结构分布、盈利能力等方面也更加合理。其中,所有者权益达3365亿元,较上年增长31%;投融资和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连续5年稳定在60%左右;营业收入2154亿元,利润总额368亿元,分别同比增幅为33%和47%。  对此,重庆市国资委林军副主任这样形容,重庆国企已从“成家立业”阶段昂首进入了“当家理财”阶段,其活力、支撑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得到体现。  重庆国资下一个5年如何发展?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明确要求,力争到“十二五”末,重庆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总量再翻一番,达到2.5万亿元左右,所有者权益达到6500亿元,年实现利润突破600亿元,股东回报率8%以上。  自2006年重庆市国资委提出把整体上市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路径以来,如今已呈现出了企业主动、市场牵动、政府推动的新态势和进展提速、效果提质的新局面。特别是去年重庆水务登陆上交所,募资35亿元,重庆农商行挂牌香港联交所,筹资16.7亿美元,重庆国企上市工作已受到市场的充分接受、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特殊支持。  崔坚表示,现在市国资委已经积累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推动各类企业通过不同市场和路径上市的成功经验,今年要打一场整体上市的“提速仗”。具体来看,重庆银行、川仪股份、重庆建工、燃气集团、民生轮船5家企业要力争年内实现上市;广电集团、高速集团和天友乳业3户要完成上市辅导或材料申报;交运集团、化医集团、轻纺集团、水投集团、粮食集团、三峡银行、渝惠食品、对外经贸集团8户要完成资产整合和上市平台搭建等前期工作,在2012年前推动所有适合上市的企业要完成或做好上市准备工作。  据崔坚透露,下一步重庆国资还将全面深化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国资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公司律师制度、国有企业境外并购及境外投资企业股权管理、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等新问题,以全面做优做强国有企业。  上海国资冲刺35%证券化率 推动三集团整体上市         2011年01月13日 10: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进入2011年不到两周,上海国资系统就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组进展公告。1月11日,广电信息(600637)公告,东方传媒集团将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并将旗下百视通等新媒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就在同一天,上海家化(600315)也公告宣布了其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的改制方案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    新一轮的上海国资国企重组大幕再次开启,速度丝毫不亚于前几年。在12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2010年已实现30.5%证券化率的基础上,2011年上海将进一步按照“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将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35%左右,推动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五年打造45家行业龙头  上海历来是国资重镇,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资委出资企业国资总量和营业收入中,上海分别占1/8左右,利润总额占1/7左右。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上海7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为13225亿元。  新的五年开局,上海为国资国企发展描绘的蓝图是:90%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打造一批核心主业突出、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明显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5家左右在全国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10家左右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在阐述“十二五”国资国企指导思想时表示,未来五年将以市场化为目标,以调整布局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上市发展和透明运作,更加注重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更加注重依托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资监管,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诉求”,“使上海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强的公众公司,使上海国资成为证券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使上海国资监管形成透明化程度高、监管能力强的出资人体制”。  今年完成三宗集团整体上市  在近年来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一条贯穿始终的路径即是资产证券化。自200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就掀起了一轮整体上市、兼并重组的热潮。  根据统计,2008年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共完成现金融资893亿元,685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率从17.6%提升到了30.5%,其中2010年有上海建工、锦江股份等10家企业基本完成整体和核心资产上市,资产注入169亿元,证券化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近日“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的表态相呼应,上海新的一年也明确,要进一步确立“加快整体上市、理顺管理体制、国资有序流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
事实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企业整体上市,促进企业重组联合”,分管国资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也在12日的会议上再一次强调,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使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企业经营更加公开透明,离市场更近,离市长更远”。    此前,上海早就拟定了“十二五”期内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40%的目标。而对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上海制定的目标是35%。  由于上海经营性资产中涉及大量路桥类资产,具备上市潜力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产业类集团,上海也因此制定了90%以上的产业集团要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的目标。  对于核心资产上市,杨国雄解释说,这要实现“4个80%”,即80%以上的资产、人员、营收、利润要集中到上市公司。他进一步透露,2011年上海国资委计划完成3起集团与上市公司的“二合一”工作,但具体是否由国资委直接持股,还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在几家较大的产业类集团中,除了上港集团、上汽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建工、锦江集团等已经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集团外,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华谊集团、地产集团等集团都还有未上市的资产。  95%国资将集中到关键领域  除了积极推动优质资产上市之外,同步进行的将是国资从非主业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在未来5年中,国资行业收缩以及层级控制,依然会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上海国资委计划用5年时间,将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行业跨度从70个收缩到50个,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的调整和有序退出,力争到“十二五”末,9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城市安全、基础资源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而2011年,上海国资计划退出塑料制品等5个行业,行业布局从70个收缩到65个,退出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规划的、四级及以下的、与一级企业主业无关的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等类企业,有效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的企业集团从11家增加到15家;同时,调整清理300户包括壳体企业在内的非主业企业。  5家公司已拟订激励方案  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同时明确,整体上市公司将优先实行股权激励。董事会规范运作的企业,授权董事会在完成战略规划和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对经理人员和骨干实施中长期激励。  据透露,继上海家化(600315)、光明乳业(600597)实施股权激励之后,另有5家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形成了相关方案,正待合适的时机推出。杨国雄还表示,对于激励方案,国资委正在研究具体操作方法。  新的一年,上海市国资委进一步明确,要继续推进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理顺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党委会、监事会的关系,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的“治理中心、决策中枢和责任主体”。同时,要求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办法,使经营者的薪酬充分反映企业规模差异、效益好坏和经营者能力高低、贡献大小,全面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  截至2010年底,已有11家产业类企业集团实行了董事会建设试点、监事会团队化管理,上海市国资委向这些企业共委派了35名外部董事,6名外派监事。
       上海国资“十二五”目标:九成国企整体上市             作者:记者 陈哲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01-16 14:20:00   记者从上海市国资委获悉,当地国企改革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九成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者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九成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刘燮告诉本网,今后五年国企改革的主体思想包括:更加注重上市发展和透明运作、更加注重通过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在国资布局方面,计划将9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的行业,从“十一五”末的70个行业收缩调整到50个,企业集团有限管理层级原则上,控制在3个层级内。
  在国资品位上,希望形成5家左右在全球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10家左右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到2010年底,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收12114亿元,同口径增长41%;利润总额796亿元,同口径增长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75亿,同口径增长84%。
  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资委出资企业国资总量和营业收入中,上海均占1/8左右;在利润总额方面,上海约占1/7。
  刘燮介绍,在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方面,上海通过国企联合提升企业能级,完成东航和上航等重组。通过与非公经济开展合作,引入民营企业的活力,据产权交易市场的统计,上海2010年全年非公有企业受让国有企业产权266宗,资产总额110亿元。
  在国企布局方面,去年上海国资的行业跨度从79个收缩到70个,有效管理层级压缩在三级之内的企业从4家上升到11家。
  作为提高上海国企竞争力最重要的抓手,当地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已由去年初的25.4%提高到当年年底的30.5%。上港集团、百联集团、久事公司、地产集团等加快解决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
  本网获悉,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和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日前在上海国资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多次提及,整体上市实际上是目前上海国资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不拘于方式,可以IPO,也可以借壳。在面对参与国企重组方面,上海市主要领导的态度,是希望能够采取“开放式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资金。
 

央企领衔地方跟进 京粤渝酝酿新一轮整体上市潮

www.eastmoney.com2011年02月10日 08:25李少林 于萍 顾鑫中国证券报  

  作为“十二五”开局年,2011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将国有资产整合、整体上市作为重头戏。继上海之后,北京、重庆、广东等地也提出了辖区内国有资产整合上市计划。显然,在央企整合的带动下,地方国企也迎来了新的重组潮。

  在这次浪潮中,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配合能否相得益彰,地方国资重组中能否形成北京、重庆和广东经验以供借鉴,都有待时间来检验。分析人士指出,整体上市应营造多赢局面,而不是沦为大股东的圈钱工具,在新一轮地方国资整体上市潮来临之际,严格把好资产质量关是关键。

  北京国资

  打造大型企业集团

  得益于地缘条件等因素,北京市在政策支持、总部经济、金融背景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模式已成为北京市国资整合的主要思路。

  事实上,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就已提出打造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根据北京市国资委的“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培育3家主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按照安排,北京市国资委计划推动国资向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产业四大板块集中,并逐步退出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在政策带动下,仅2010年,北京市就成功实施9个重组项目,退出劣势企业196家。

  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北京市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更进一步提出,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

  在打造“大企业大集团”的思路下,为了顺利完成国资整合,北京市打造了一系列运作平台。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国资公司不仅是地方金融企业的主要控股股东,在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等符合北京产业政策的重点行业也培育和投资了一大批项目。除此之外,北京市在中关村、亦庄等高科技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等地都成立了投资管理运作平台。

  目前,北京市国资委旗下的监管双管企事业单位超过100家,监管企业上市公司已达到44家。

  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市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兼并重组,支持市属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提高国有经济产业集中度。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市以国资为主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上市仍将继续进行,商贸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符合北京产业政策的整合项目会不断涌现。

  案例分析

  西单商场“联姻”新燕莎

  北京市整合国资商贸企业的构想早已有之。北京市国资委旗下监管近10家商贸企业,既包括王府井、西单友谊集团这样的百货企业,也涵盖北京一商集团公司、北京二商集团公司等以物流、旅游或食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而西单商场并购新燕莎这一场“蛇吞象”的大戏,正是北京推动国资整合下的产物。

  事实上,在西单商场牵手新燕莎前,业内就盛传不少北京市商贸企业整合的版本,其中,自2004年起关于王府井并购西单商场的传闻就一直未间断。直到2010年年初,王府井集团有关人士证实双方对整合的探索已经停止,才使这场两大国资商业企业合并的消息尘埃落定。

  2010年11月6日,西单商场公布了“蛇吞象”式的收购方案,公司拟以9.92元/股的价格向首旅集团定向增发2.49亿股股份,购买新燕莎控股100%股权,交易价格共计24.67亿元。而西单商场2010年前三季度的总资产仅为19.76亿元,尚不及新燕莎控股卖价。新燕莎控股2010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47.60亿元,净利润1.42亿元。相比之下,西单商场同期的营业收入为20.87亿元,净利润仅为2680.89万元。

  从收购标的来看,新燕莎控股旗下拥有众多零售资产,包括燕莎友谊商城、贵友大厦及新燕莎商业公司三家子公司,合计零售门店9家,营业面积接近31万平方米,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等多种零售业态。在新燕莎一系列资产注入西单商场后,新西单将成为首旅旗下百货业务唯一的平台,也将是北京国资委未来重点百货公司。

  显然,如果此次资产重组能够顺利实施,西单商场的经营规模将得到大幅提升。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在西单商场试水国资商业航母的过程中,还将面临企业内部人员整合和市场环境的双重挑战。到目前为止,西单商场还没有公布对现任高层的调整计划。

  广东国资

  重组整合促进经济转型

  “推进整体上市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业内人士透露,在1月24日召开的广东证监局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整体上市成为2011年的工作重点。

  而在早些时候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强调,要加强资本运营,培育壮大上市公司群,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同时,“加快推进重组并购,尽快出台省属企业板块重组方案并稳步推进”,“继续推进省属企业内部重组整合,使省属国有经济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

  近几年来,广东省通过广新外贸集团、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3家省直属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陆续对旗下国有资产进行整合。比如广新外贸集团入主原属肇庆国资委的星湖科技和佛山市国资委的佛塑股份,广晟资产控股风华高科。

  在这种省属集团整合区县国资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广新外贸通过定向增发将不同的主业分别注入上市公司,星湖科技由传统味精制造转型为生物药品制造,佛塑科技则由塑料制品转型锂电池等新能源。

  在上海等地大力推进国有资产整合进程的影响下,广东省明显加大了国资整合的调门。

  2010年3月,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加大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积极推进企业集团主业资产上市、核心资产上市及整体上市。”当年6月份,广东省国资委表示,提高资产证券化比重和推进兼并重组,将成为广东国企改革的两条主线。特别提及“推动整体上市,提高资产证券化比例”,“利用上市平台积极整合资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广东省正在积极促进重组整合和证券化率提升。”

  广东国资重组的思路有三:

  思路一,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粤电力2010年向大股东定向增发60亿元购买7个发电公司股权。粤电集团承诺,将以粤电力为平台,在其他项目成熟之后再启动资产注入。其最终目的是为实现整体上市。粤高速、广弘控股等公司也存在整体上市预期。

  思路二,省属集团整合区县国资委上市公司。除了上述广新外贸和广晟资产整合案例外,ST甘化日前公告,江门市资产管理局将其所持有的6400万股股份公开挂牌,占公司总股份的19.2%。受让条件之一为未来5年内在江门投资15亿元于光电产业。星湖科技模式可能重演。

  思路三,理顺集团内部不同主业的上市平台,解决关联交易。比如广药集团下的白云山和广州医药;广晟资产旗下的广晟有色、中金岭南和风华高科。如何将旗下资产进行整合有待关注。

  案例分析

  热炒稀土造就广晟神话

  2009年1月19日,停牌近两年的S*ST聚酯恢复上市,标志着广晟有色成功借壳上市。

  2007年12月,S*ST聚酯与广晟有色集团签订协议,广晟有色将14家有色企业打包,其中,稀土类公司8家,钨类公司5家,进出口公司1家,置换出原上市公司资产,超额部分由S*ST聚酯向广晟有色非公开发行3600万股收购。在置入稀土、钨矿优质资产后,广晟集团持有上市公司50.02%的股权,成功地将矿产等国有资产上市盘活。

  广晟有色借壳之后,股票价格一度从2009年初复牌的7.2元飙升到2010年10月18日101.37元高价,涨幅超过13倍。在稀土概念高涨背景下,创造了2010年最热门牛股。

  广晟有色控股股东广晟资产为广东省三大资产经营公司之一,旗下控有广晟有色、中金岭南、风华高科3家上市公司。广晟资产将构筑以中金岭南、广晟有色为首的两个有色金属板块的资本平台,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广晟资产旗下乃至广东省内的有色金属资源。

  广晟有色目前产品以稀土和钨业为主,中金岭南则主攻铅锌产业。广晟有色目前的钨、稀土资源储量难以支持公司长远发展,当前的业绩平平。广晟有色也因此一直存在资产注入预期。

  重庆国资

  上市国企明年力争达20家

  作为中西部整合地方国资的典型,重庆市政府以实现市属企业整体上市为重点,积极推动相关公司重组。

  重庆市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完成整体上市工作的市属企业数量达到7家,包括重庆钢铁、西南证券、重庆水务、重庆港九等,未来推动市属企业整体上市的工作还将稳步推进,原则上能IPO的就IPO.

  消息人士透露,重庆银行、四联集团、重庆建工集团、重庆能源集团等企业正不断朝IPO迈进。拟通过旗下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的有重庆轻纺集团、化医集团等,轻纺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是上海三毛,化医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有渝三峡、建峰化工。

  在今年1月下旬举行的重庆市全市国资工作会议上,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要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的重组,做好改革和调整。未来两年重庆市争取有10个集团上市。届时,重庆的上市集团就会达到20个左右,这是重庆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转制到位的一个标志。

  2010年,重庆市国资委所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5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万亿国资”省市。黄奇帆指出,重庆市国企取得良好业绩得力于“重组”带来的资产效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国企改革以重组为主,消化存留在国有体系中的不良资产、不良债务180亿元,使得现有的国资优良率水准大大提高。过去五年,重庆市对国企集团的重组整合一共涉及到28个企业次数,最后形成了14户大集团。

  在重庆市国资整合的过程中,“渝富模式”为人称道。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于2004年,作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主要承担三大职能:一是打包处置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和资产重组;二是承担国有企业破产、环保搬迁和“退二进三”的资金托底周转;三是对地方金融和国企进行战略投资、控股。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渝富公司提供先期资金周转,不仅解开了企业无法破产、无钱搬迁的循环死结,而且通过先期资金置换土地的市场运作,也促进了渝富公司的发展。比如渝富公司以21.5亿收购重庆工行157亿不良贷款,再由欠款企业以现金和土地抵押回购,一举解决上千家国有企业债务问题。

  对照重庆市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重点推进上市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部分企业未在预期的时间表中实现上市。对此,东吴证券分析师寇建勋表示,推动国企工作难度较大,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目标可以理解,相比于其他省市,重庆市国资整合的工作走在了前面。

  案例分析

  西南证券“乌鸡”变“凤凰”

  2009年2月26日,西南证券成功借壳*ST长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实现整体上市。

  而2005年初,公司正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为拯救西南证券,重庆市政府提出“三管齐下”的拯救方案:首先是资产和债务重组,变卖一些资产补充现金流,清理历史欠账;其次是股权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建银,改善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再次是推进上市,通过上市让战略投资者顺利退出,同时让西南证券在新机制中发展壮大。

  2006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西南证券注册资本由81,521.56万元增至233,661.56万元,其中中国建投以现金增资119,000万元,重庆渝富以现金增资30,000万元,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以其对西南证券的债权3,140万元转为西南证券的股权。2006年11月28日,新的西南证券揭牌成立。又经过两年多的规范运作,西南证券终于实现整体上市。

  2010年,步入正轨的西南证券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并成功实现一次再融资。公司以14.33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41870万股,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9.44亿元。

  国有企业参与接盘18家

  2010年3月,国资委正式出台“清退令”,要求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此后,以北交所为主的产权交易市场上挂牌的央企地产项目逐渐增多。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北交所获悉,2010年全年,北交所共有29家央企地产项目挂牌成交,出让总金额为35.48亿元,整体溢价率为16.25%。在接盘央企地产业务的公司中,国有房地产公司成为主流。

  低溢价率成交

  北交所数据显示,2010年挂牌出让的央企地产业务共29家,其中大部分通过协议转让,有4家通过竞价转让,整体溢价率为16.25%。

  在高溢价成交的项目中,采用拍卖竞价方式成交的北京金中都置业有限公司80%股权转让,溢价率达到115.76%;采用网络竞价方式成交的山东九合地产有限公司42%股权转让项目,溢价率为67.52%。

  据了解,金中都置业股权转让项目是国资委提出央企房地产“清退令”后首个挂牌的央企地产项目,转让方北京金冠信邦置业有限公司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旗下三级子公司。项目起拍价为1.84亿元,业内曾给出10亿元的估值。对于项目的受让方,转让方几乎未做任何限制。

  “最终115%的溢价率与业内10亿元的估值仍有差距,这主要是由于转让项目除了拥有土地资源外,自身的盈利能力并不强。这也成为央企挂牌地产项目的‘通病’。”一位地产业内人士直言。

  事实上,大部分央企挂牌的地产项目的经营现状并不乐观。转让溢价率最高的金中都置业2009年无营业收入,净利润为-176.77万元,资产总额为1.755亿元,负债589.34万元。

  “对于挂牌的央企地产项目,很多竞买人更希望通过购买股权达到获取土地的目的。所以,拥有土地储备、出让股权达到50%以上的标的,更吸引接盘的开发商。”上述地产人士表示。

  国有企业积极竞买

  尽管国资委在2010年3月就对央企下达了“退房令”,不过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央企在产权交易所上有所动作,其余则按兵不动。尽管如此,央企退房所带来的机会仍吸引了不少接盘人潜伏其中。

  “有不少挂牌的央企地产项目都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协议转让项目,数量超过一半。参与项目的竞买人中,国有企业占据多数。”北交所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夏平表示。

  据夏平介绍,成交的29家地产项目的竞买人包括18家国有企业和11家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大部分为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

  “从国资委下达退房令到央企挂牌转让,通常会有3-6个月的时滞期。2010年已有29家央企地产项目转让,较2009年的17家增长了70.59%,央企地产项目挂牌呈现稳步增长。”夏平表示。

  受央企退房的带动,房地产项目在产权市场表现十分活跃。2010年北交所房地产业务交易量排名首位,同比增长了200.86%,占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总额的15.11%。

  目前,在北交所挂牌的房地产项目共有16家,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等央企均出现在转让名单中。其中,中国黄金及旗下企业拟转让持有的中金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挂牌价格超过1亿元。而此前,中石化、中航科工、中远集团等央企先后转让地产业务,央企“退房”有加快迹象。 

上海国资打响重组攻坚战 167亿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www.eastmoney.com2011年02月16日 00:44苏江21世纪经济报道    春节后,随着交运股份上海汽车华域汽车陆续停牌,上海国资改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前,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已经分别于1月13日和1月17日进入重大事项停牌。 

  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9月开始展开的第三轮上海国资重组,正进入攻坚阶段。

  来自上海市国资委的消息称,2011年,国资改革的目标是将经营性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在2010年30%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

  1月份召开的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系统90%的产业集团,将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2011年将成为整个国企改革中的关键年。

  安信证券的测算显示,以上海国资1.4万亿元总资产中9000亿元经营性资产计算;将区属国资排除之后,上海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经营性资产约6000亿元;再除去约2300亿元的固化公益性资产,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资产约3700多亿元;按照4.5%的证券化率增幅,2011年准备注入上市的国有资产约167亿元。

  上海建工有望获注市政设计院

  今年1月13日,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后的第二天,上海建工发布公告,因接控股股东建工集团通知“拟议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即日起停牌。

  事实上,早在2009年7月,上海建工就已启动第一轮资产注入。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认购上海建工集团持有的上海市安装工程公司等12家公司股权。

  上述重组方案在2009年12月28日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去年5月份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文后,上海建工完成首轮资产注入。

  根据公司2月1日披露的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此次上海建工计划“择优整合建工集团所控海外业务板块和设计业务板块资产”。目前,公司已向上海市国资委上报本次资产重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原则同意批复,如今正对拟收购资产的审计、评估和尽职调查。

  记者从相关投行人士处了解到,此次有望注入上海建工的设计类资产,是上海市国资委控制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10年9月中旬,上海市国资委曾专门召开上海建工集团和市政设计院的联合重组会议。出席会议的市国资委主任吕永明指出,建工集团和市政设计院联合重组,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需要,建工集团接受市政设计院之后,将肩负起建筑总承包和总集成商的角色。此后,市政设计院便展开公司制改造等相关工作。

  去年12月31日,上海市国资委再次召开市政设计院的关系划转、领导班子和干部管理权限调整会议,从而完成了市政设计院划转建工集团后人事关系的交接。

  一位建工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集团内部其实也有一个设计院,但设计实力和市政院相比差距很大,后者在全国市政类设计院中排名前三,在建筑设计类排名前20,重组之后能进一步完善建工集团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上海建工集团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集团海外事业部及海外子公司,此外还包括2009年2月从上实集团划转至上海建工集团的上海市外经集团。

  记者了解的一组数据显示,早在2008年,上海建工集团海外事业部和外经集团的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就达20.25亿元,利润总额约2400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上海建工集团相继完成了对外经集团的资产摸底、梳理和不良资产处置,已基本完成对海外业务的整合。此次,这两部分资产有望和市政设计院一起注入上市公司。

  隧道股份或接收市政工程承包业务

  和上海建工启动第二轮注入不同的是,隶属于上海城建集团的隧道股份一直未进行资产整合。

  今年1月17日停牌后,公司已两次公布重组进展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酝酿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表示,如果在30日内未能召开董事会审议重大重组预案,将于3月16日恢复交易。

  作为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的主营业务集中在市政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基础设施投资及房地产开发和地下工程施工专用设备的开发制造三大方面。

  未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该集团资产总额约386.01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权权益约53.53亿元,当年1-9月份,实现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81.74亿元和6.43亿元。

  资料显示,隧道股份为上海城建集团唯一的上市公司,除此以外,城建集团还拥有包括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等17家一级子公司。

  从业务分类来看,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和上海建设机场道路工程集团以及隧道股份,均为市政及公用工程设施总承包业务的经营主体,前两家公司也是最有希望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

  上海城建集团的数据显示,去年1-9月份,该集团完成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收入达172.58亿元,占集团全部营收的94.95%。

  事实上,城建集团还通过上海青浦第二污水处理公司和上海竹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司等,从事基础设施投资业务。

  其中,上海城建投资发展公司是该项业务的主要平台,但由于该类业务短期内盈利能力未能体现,因此注入上市公司隧道股份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上海城建集团还通过2009年4月改制而来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城建置业从事房地产业务。

  据记者了解,该公司累计完成近700万平方米的开发,近三年来的房地产销售收入约合47亿元。

  虽然上海建工首轮注入了房地产业务,但由于房地产业务重组现已处于暂停审批状态,因此市场判断,城建置业也将不在注入资产行列。

  沪国资2011年打响“攻坚战”

  2011年春节后,上海国资下属交运股份、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相继停牌,其中,隶属于上汽集团的上海汽车有望注入汽车物流和汽车销售类相关资产,而华域汽车或注入东华公司等集团剩余零部件资产。

  和上海汽车已经进行过一轮资产注入类似,交运股份已经完成首轮资产注入。

  2007年,交运股份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认购交运集团持有的上海交运国际物流、上海汽车修理公司和上海浦江游览等3家公司股权。

  通过注入交运集团的核心物流资产,以及此后数年的业务梳理,交运股份的三大主业基本形成,分别是运输业和物流服务、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后服务以及水上旅游服务。

  由于交运集团的绝大部分经营性资产已集中在上市公司交运股份中,因此,有上海本地投行人士判断称,“此次交运股份停牌,可能进一步整合除交运集团以外的上海交通运输物流类资产,而公司拥有的汽车零部件类资产和汽车后服务资产,不排除被剥离给华域汽车的可能”。

  应当承认,虽然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据了交运股份约三成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但这和交运股份运输、物流业务定位并不相符。

  随着2007年交运巴士的成立,这一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省际客运交通企业已拥有包括东大名路站和恒丰路等客运站。

  2008年,还通过收购使得持有上海南站长途客运公司的股份提高至50%。2010年底,交运巴士还顺利完成对上海强生长途客运公司的收购,其整合路径已然清晰。

  其实,除今年停牌的5家上市公司外,另一家上海国资委控股的上市公司上海家化,也因集团改制处于停牌状态。

  当然,这仅仅是上海国资2011年整合步伐的开端,此后的10个月中,还有更多的上海本地国企会加入到资产整合的行列,这样才能完成到今年末沪国资35%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

  此前的2010年,包括强生控股百联股份锦江股份等十多家沪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已启动整体上市之旅。

  根据上海市国资委2011年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将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国资委监管的企业集团从50多家减少至30-35家,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提高至40%。

  而作为“十二五”第一年的2011年,将担负起其中5%的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因此,将其称为上海国资整合的攻坚之战。

  依据整合预期较强、集团主业定位清晰、壳资源挖掘和符合集团产业规划等角度,安信证券策略分析团队遴选了28家上市公司的组合,包括已停牌的交运股份、隧道股份、2010年进行了小规模收购的中华企业、2006年股改承诺进行整合的上海机场上海电气集团下属集中于机电一体化的上海机电和隶属于黄浦区国资委的商业类公司新世界

  当然,这份名单中也包括一些主营业务和控股股东的核心业务并不具有很大关系的上市公司,如电气集团下属的自仪股份和百联集团下属的第一医药

  和上述具有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不同的是,这类公司作为壳资源的价值凸显出来,他们的命运可能是如同巴士股份和广电信息一样,被上海国资下属的另一个企业集团接手后完成资产注入。  

上海汽车整体上市 华域汽车颗粒无收保壳成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8日 23:43  华夏时报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本报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4月6日,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靴子终于落地,根据这份重组预案:上海汽车(19.90,1.51,8.21%)工业(集团)总公司以及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其拥有的零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股权和资产注入上海汽车(600104.SH),与此同时,华域汽车(600741.SH)60.1%的股份也将被注入上海汽车,所有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285.6亿元。

  这与市场原先的预期有所差别,东吴证券汽车分析师李寅康指出:“原先预期是汽车物流放进上海汽车,零部件放进华域,但出来却是全部放进上海汽车,和华域基本没有多大关系,这从股价上也可以体现出来。这与另外一种传说中的方案比较吻合,未来华域汽车可能将会被吸收合并进上海汽车。”

  意料之外的方案

  在春节之后,曾有接近集团的人士私下告诉记者:“方案基本定调,贸易物流放上海汽车,而零部件放华域,但炒股买华域不要买上汽,零部件资产的质量相对好一些。”

  或许是对种种传言作出一个无声的回应,最终出来的方案并非传说中的任何一种。一位汽车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方案出来比预计的要慢,但整合的力度比较大,从整个监管和资产运营管理方面来讲,比原先预想的都要好,下一步就是过股东大会了,通过基本无悬念。”

  来看看这份方案:拟注入资产包括上汽集团持有的华域汽车60.1%股份,东华汽车实业75%股权及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35%的股权等18家公司的股权,66.92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和一些集团拥有的特许经营权和商标专利,以及5.6万平方米的生产及办公用房等等;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汽车工业活动中心100%股权,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0%的股权,上汽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的股权和《上海汽车报》100%的股权,及其持有的招商银行(14.92,0.12,0.81%)3.68亿股股份和其他的一些资产负债。

  “给的评估价格也还可以,并没有过高。”李寅康指出。根据本次重组相关预估数据,本次交易标的资产预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合计约203.2亿元,预估价值合计约285.6亿元,增值率约40.6%。其中溢价较大的部分是华域汽车,增值率78.2%,而其他资产的增值率仅为9.6%。

  事实上,在上汽启动这轮重组之时,对于拟注入资产的盈利能力一直存有疑问。据上海汽车内部人士表示:在2008年华域汽车成立之时,集团就把零部件资产的整体注入作为运作的一个目标。但当时集团旗下未上市资产中,许多都在亏损。“包括幸福摩托、圣德曼、东华汽车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效益不佳。”幸福摩托和圣德曼是在去年年底注入了华域汽车。

  而经记者盘点拟注入资产,彭浦汽车厂2010年亏损4990.6万,上汽(北京)公司亏损4318.2万,上海汽车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亏损111.7万,上海汽车工业活动中心有限公司亏损171.6万元,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亏损1777万元,而上海尚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还未产生收入。不仅如此,另有数家公司在2009年年报亏损,在2010年才刚刚扭亏。

  “资产中安吉物流是比较好的,其他的也并不算差,最差的应该不会放进上市公司。”李寅康指出。但对于市场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则认为,目前还看不到收益。

  华域汽车保壳悬疑

  4月6日复牌的两只股票却迎来截然不同的走势:上海汽车全日成交额19.27亿,收于18.48元,微涨0.16%,而华域汽车全日成交8.73亿元,跌幅达4.29%。

  “股价我们也观察到了,只能说这是市场的一个短期的判断,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好。”华域汽车董秘办张先生告诉记者,“重组更多的是涉及上海汽车,对我们来讲,在战略实施层面也是一件好事。”

  按上汽目前的重组思路,未来会否将华域汽车并入上海汽车,彻底将全盘资产放入一个壳内由国资委掌管?“你说的这个至少我是没听说。”张先生回应。而一位上海国资委的观察员表示:“这次上汽完全可以将华域汽车并入上海汽车,就像当时上药内部整合一样,但它并没有这么做,说明是有自身的考虑,这表明至少短期内不会放弃华域汽车这个壳。”

  华域汽车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长7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3亿元,同比增长64.19%;每股收益0.973元,经营性现金流也比2009年有31.6%的增长。“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是波动性较整车小,整车直接和下游需求挂钩,但零部件可以做配套、进口加工和外销等等。”李寅康指出。

  2006年12月,集团将价值190亿的整车资产全部注入上海汽车,同时将部分零部件业务剥离,在2008年,这部分剥离出来的共计31家相关的公司通过借壳巴士股份(12.65,0.66,5.50%)从而实现上市,并更名为华域汽车,有指当时集团方面未上市的资产在300亿左右,这次注入的已是其中的大部分。

  湘财证券分析师刘杰曾告诉记者:“二合一确实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但在短期内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说要把华域最终并进上汽,那当时为什么还费尽周折地把零部件单独拿出来放进华域?”

  在2010年完成了定向增发之后,上海汽车营业收入达3124.9亿,同比大幅增长125%,净利润137.3亿,同比实现了108.26%的增幅,而2011年的产销数据也非常理想,最新2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产销量比去年同期分别都有超过20%的增长。

  “从行业角度来看,3月份的数据很重要,季节上来讲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1、2月份如果从环比来看,其实增长的并不算特别理想,因为1月份有一部分是去年12月份的收入在今年确认。接下来4、5月份是淡季,产销数可能会大幅下滑,所以目前还是在观望行业是否真的回暖。”李寅康表示。

  而上汽整体上市的大步流星一直被认为是国资委推动所致:在今年1月份,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35%的目标,而近期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吕勇明提出到“十二五”末,90%以上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日前还有消息透露,重组同时对于上海汽车管理层内部激励的方案正在沟通当中,而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被纳入对于高管的考核体系当中,以使得管理层利益和股民利益结合起来,而按照相关时间表,上海汽车将率先成为沪上最大的实现100%证券化的国企。

  后市研判

  上海汽车目标价30.62元

  4月6日复牌的上海汽车的股价先平稳后上冲,4月8日大涨8.21%,报收于19.90元。

  集团的整体上市对于上海汽车来讲是一个大利好。广发证券(40.05,0.65,1.65%)分析师杨华超、汤俊预计,资产注入前公司2011-2013年的净利润为185亿元、217亿元、251亿元,预计此次资产注入的相关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业务2011年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19.5亿元、14.5亿元。按照定增17.28亿股后109.7亿股的总股本,其中汽车业务给予15倍PE,服务贸易给予20倍PE,目标价为30.62元。

  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寅康表示,上海汽车股价仍有一定上升空间,目前仅12倍左右的市盈率并不高。

  但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姚宏光对此次重组方案持中性观点,他认为通过相关资产的注入,从而实现集团资产基本整体上市,更多的是集团对上海市国资委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产业集团整体上市意见的执行,而非纯粹的商业行为,重组对上市公司业绩短期内不贡献额外驱动力。 

广东国资首提证券化率目标 五家公司表现或可期

www.eastmoney.com2011年07月14日 03:42张厚培 刘巧玲投资快报   广东国资证券化号角吹响,价值数以千亿计的资产上市盛宴即将到来。广东首次明确省属国资证券化率化目标是到2015年突破60%。据了解,要在五年时间里把资产证券化率从目前的不到20%提高到60%,意味着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必须大幅度提速。而广东省属国资也将迎来一波证券化大潮。

  粤国资首次明确证券化率目标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温国辉表示,“广东省属企业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20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80%以上集团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证券化率突破60%。”

  “这是广东省国资委首次就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时间表明确表态,此举表明广东省属国资未来五年将有大动作。预计随着这一计划的实施,到2015年末,广东省属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撬动的经营性资产可达几千亿元。”关注国资整体上市观察人士表示。

  资料显示,广东省国资委目前共有24家省属企业,4家持股企业和2家代管企业。24户省属企业覆盖了电力、物流、贸易等多个行业。2010年末,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5965.14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55.03亿元。其中,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0户,突破400亿元的有3户。

  然而,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的广东国资,目前证券化率却20%不到,而且尚未有一家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因此,要在五年时间里把资产证券化率从不到20%提高到60%,意味着广东省属国资必须实现一次证券化大提速。

  按广东省国资委已经定下的到“十二五”末,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翻一番、达到1.2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营业收入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利润总额翻一番、达到400亿元。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形成4-5户资产超千亿元、2-3户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主业突出的国企航母。

  按此计算,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率要突破60%,涉及到的广东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将达几千亿元。未来五年,广东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无疑将迎来一波证券化大潮。价值以千亿计的资产上市盛宴即将到来。

  粤属国资证券化大提速

  粤高速上月中旬公告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粤高速集团整体上市的序幕徐徐拉开,这是广东省属国资在“十二五”开局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前奏。其实,广东省属国资资产证券化己经在悄然提速。

  先是在今年3月,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将加大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积极推动企业集团主业资产上市、核心资产上市及整体上市,积极培育一批后备上市公司群,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

  紧接到今年6月份,广东省国资委又提出,提高资产证券化比重和推进兼并重组,将成为广东国企改革的两条主线,广东将积极推进整体上市,利用上市平台积极整合资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再到如今的省属国资首次明确证券化率目标。

  资料显示,近年来,广东上市公司通过优化资金投向、实施并购重组等方式,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广东省有64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了以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整合升级为目标的并购重组。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属企业拥有的国内上市公司平台并不多,仅有粤电力、粤高速、粤水电(002060)、白云机场(600004)、星湖科技(600866)、佛塑科技(000973)、风华高科(000636)、中金岭南(000060)、广晟有色(600259)、广弘控股(000529)等。

  在证券化的操作思路上,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已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把核心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拥有优质资产但缺乏上市公司的集团应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对业务板块未能进入省属企业范围内前三名的,优先由该业务板块位居前三名的省属集团兼并重组。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集团所属企业,在不改变其产权关系的前提下,以其为龙头整合相关业务,调整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集中资源支持其做大做强。

  广晟有色(600259)

  广晟有色大股东系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广晟有色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广东省国资委。据了解,广晟有色集团尚拥有阳春石菉铜矿、潮州厚婆坳银矿、大宝山铜钼多金属矿、红岭矿业、陆丰县甲子锆矿等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预计随着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步伐的加快,相关矿产资源注入或在不久的将来便有望实施。

  公司自2008 年借壳上市以来大举进军稀土和钨产业链。公司现拥有广东省仅有的4 张采矿证中的2 张,公司亦渗入我国中重稀土之乡江西建立分离基地,并控制粤东地区的5 座钨矿资源。

  中银国际研究员乐宇坤表示,稀土和钨是我国具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稀贵金属矿藏,同时稀土和钨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石之一。基于对稀土和钨未来下游需求趋好,以及我国政府持续收紧供给的预期,有理由相信公司盈利将随稀土和钨的价格上升而进一步改善

  资金流向:机构金融终端显示,广晟有色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723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出576元,五个交易录得主力资金流出8280万元。  风华高科(000636)

  风华高科大股东为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旗下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亦为广东省国资委。据了解,广晟资产旗下的电子信息产业资产主要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在2009年7月广晟资产在入主公司时就曾表示,将以风华高科为平台,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相关电子信息产业资源,全面发挥风华高科电子元器件、专用装备、电子材料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快速提升风华高科在全国的产业地位。

  “我个人认为,随着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步伐的加快,广晟资产会将会加快将旗下的电子信息相关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中来。”深圳一券商电子元器件行业研究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

  资金流向:机构金融终端显示,风华高科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12145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11356万元,五个交易录得主力资金流入12033万元。

  佛塑科技(000973)

  佛塑科技大股东为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新在入主佛塑科技时曾表示,利用广新外贸集团在资源上的优势,推动产业链对接,适时注入优质业务和资产,提升佛塑科技的盈利能力。随着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步伐的加快,更多的资产资入可期。

  资料显示,广东广新控股集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集团是广东省最大的外贸集团企业,拥有有色建材、矿冶化工、轻工食品、装备制造与电子电器、现代物流服务五大主业,通过低成本扩张,建立了铝材、不锈钢完整的产业链,高起点进入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行业,成为集“科、工、贸、投”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金元证券研究员表示,佛塑科技不断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转型,有望成为广新控股集团“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资源产业”的平台。

  资金流向:机构金融终端显示,佛塑科技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1911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3523万元,五个交易录得主力资金流入6723万元。

  广弘控股(000529)

  广弘控股大股东为广东省属三大资产经营公司之一的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据了解,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属下属下拥有食品、医药、有色金属、建筑房地产、教育发行和旅游酒店等产业。随着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步伐的加快,市场也对大股东注入成熟项目升温。

  此前,市场曾多次出现,广弘控股大股东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拟对广弘控股注入医药或房地产资产等传闻。而公司管理层也年报中表示“充分发挥公司资源优势,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提升企业发展空间。”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食品冷藏库,并借此占据了广东省15%的冻肉市场份额和省冻肉储备资格;并拥有广东名牌南海黄肉鸡的产销权;这些业务都具备了较佳的资产质量和市场份额,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资金流向:机构金融终端显示,广弘控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入7057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7269万元,五个交易录得主力资金流入7208万元。

  粤水电(002060)

  粤水电是广东省国资委监管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的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资本运作平台。有望在广东省属国资证券化步伐的背景下,获得大股东水电集团的资产注入。甚至水电集团整体上市。

  资料显示,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施工经营、资本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综合经营等领域,形成了以工程总承包为基础,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适度发展房地产开发及综合经营业务的产业体系。

  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表示,粤水电作为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承包的绝对龙头,公司是省水利投资加速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如此,广东是国内唯一以BT模式建设水利项目的省份, 公司作为本省试行这一模式的唯一平台,受益的不仅是未来工程利润率的大幅提升,还能以水利BT 项目撬动市政工程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机构金融终端显示,广弘控股昨天录得主力资金流出2342万元,最近三个交易日录得资金流入2560元,五个交易录得主力资金流出8330万元。 

广东国资整体上市启幕 逾2万亿资产盛宴即将到来

www.eastmoney.com2011年07月13日 04:29朱文彬上海证券报

  广东省国资改革吹起资产证券化号角,逾2万亿元的资产盛宴即将到来。粤高速上月中旬公告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粤高速集团整体上市的序幕徐徐拉开,这是广东省国资在“十二五”开局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前奏。

  “广东省属企业力争到2015年末,新增20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80%以上集团至少控股1家上市公司,证券化率突破60%。”日前,广东省国资委主任温国辉在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及广东省国资证券化目标。

  据上述会议表示,截至去年底,广东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1105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552亿元、利润总额612亿元、上缴税金720亿元,比“十一五”初分别增长67%、56.2%、94.7%和99.5%。

  资料显示,广东省国资委目前共有24家省属企业,4家持股企业和2家代管企业。24户省属企业覆盖了电力、物流、贸易等多个行业。2010年末,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5965.14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55.03亿元,同比增长18.25%;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7.86亿元。其中,营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0户,突破400亿元的有3户。

  然而,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规模的广东国资,目前证券化率尚不到20%,而且尚未有一家实现整体上市。

  目前,广东省属企业拥有的国内上市公司平台并不多,包括粤电力、粤高速、粤水电、白云机场、星湖科技、佛塑科技、省广股份、风华高科、中金岭南、广晟有色、广弘控股等,海外上市的有9家。据预计,随着上述证券化率目标计划的实施,到2015年末,广东省属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撬动的经营性资产可达几千亿元。

  思路方面,广东省国资委提出,已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把核心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拥有优质资产但缺乏上市公司的集团应通过IPO、借壳等方式实现优质资产上市。对业务板块未能进入省属企业范围内前三名的,优先由该业务板块位居前三名的省属集团兼并重组,但被重组后的企业仍可按相应比例持有重组后企业的股份,但丧失决策权和控制权。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集团所属企业,在不改变其产权关系的前提下,以其为龙头整合相关业务,调整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集中资源支持其做大做强。

  作为推进国资企业整体上市的第一步,广东省国资委在今年6月启动了省属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据了解,广业、广弘、广新、广物、广盐、广东省交通集团等六家企业将率先启动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并分阶段推进。广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还表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在全部省属企业建立起规范的董事会。

  对于未来广东省国资待上市资源,尚无上市平台的广业上市进程值得关注,该公司曾表示,“环保工程装备主业通过收购污水处理厂和建设营运城市垃圾处理综合利用工程,并成立合资公司,形成规模效应及技术优势,争取尽快上市。”广新集团正在推动的上市企业有:珠江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机械进出口国际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轻工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新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凯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广晟、广弘对旗下上市平台的资产注入也颇受市场期待。 

广州控股拟募45亿收购资产 广州发展集团将整体上市

www.eastmoney.com2011年07月08日 09:56潘建 刘宏鹏 郭成林上海证券报 

现价:7.53 涨跌:-0.08 涨幅:-1.05% 总手:82251 金额(万):6211 换手率:0.40%

 

  停牌半个月的广州控股公布整体上市计划——以向广州发展集团定向增发股份及自筹资金的方式,收购后者旗下经营性资产,同时投资5项配套产业。

  今天,广州控股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及资产收购方案,拟向包括控股股东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7亿股,并以自筹现金的方式收购控股股东下属经营性资产。分析人士指出,控股股东将燃气集团等优质资产注入广州控股,将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消除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同时将壮大综合能源产业,形成电力、煤炭、燃气三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格局。

  公告显示,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亿元,发行价6.52元/股。其中,发展集团拟以其拥有的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燃气集团)100%股权认购部分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剩余部分以现金方式募集。

  据披露,燃气集团的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1月22日的广州市煤气公司,于2009年6月15日整体改制为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0年12月31日,燃气集团总资产为46.87亿元,净资产为16.17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为20.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10亿元。燃气集团注入后,广州控股成为广州管道天然气企业整合主体,获得广州市天然气高压管网唯一建设和运营主体等经营资质、上下游一体化的气源购销产业链、以及覆盖广州中心城区的天然气管网和稳定的用户资源,广州控股的燃气业务规模将迅速壮大。

  同时,本次募集现金将主要用于,广东珠海LNG项目一期工程、广州亚运城项目燃气配套工程项目、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三期工程(西气东输项目)项目、珠江电厂煤场环保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建造2艘8.2万载重吨散货船项目以及补充少量流动资金。

  此外,公司拟自筹资金收购控股股东发展集团属下广州电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广州发展新城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州发展南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公告表示,广州控股通过此次定增及资产收购将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还推动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解决了电力行业普遍存在的消除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为公司未来发展扫除了障碍。

  据此前公告,广州控股2010年公司总资产173亿元,净资产9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8.5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利润达到7.46亿元。 

北京国资整合大幕开启 四大板块或将抢跑(附股)

www.eastmoney.com2011年07月31日 06:59徐亦姗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上半年,北京国资整合深水无声却波澜壮阔。

  7月25日,老牌北京市属国资企业西单商场正式更名为“首商股份(600723)”,这意味着其与新燕莎控股跨时近一年的重组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由此,“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国资的整合大戏亦缓缓开启。北京常务副市长吉林在首商股份揭盘仪式上指出,将继续推动北京市属国有资本证券化进程。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上述双方的珠联璧合仅仅是个开端,其他板块后续动作值得期待。

  据了解,未来,京能科技、北汽、京粮、二商、京仪等已成立股份公司的企业要加快上市步伐;而金隅集团、北辰集团要加快解决土地确权、人员安置等问题,推进企业整体上市。

  此外,农业食品领域、商贸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符合北京产业政策的板块将优先获得整合机会。

  谁是下个“首商股份”?

  西单商场和新燕莎控股联姻背后,是北京市国资委做大做强市属商业板块的重要部署。

  在北京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老牌商企西单商场近年来业绩却一直停滞不前,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及外埠门店大幅亏损等因素,全年亏损约3055万元;2009年、2010两年虽成功扭亏却一直业绩平平。

  拥有多个优质商业品牌的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首旅集团,却并未上市实现证券化。由此,西单商场跟新燕莎控股的联姻,更大程度上代表着首旅集团商业零售板块的整体上市。相关报告书显示,受益于重组后的报表合并,今年上半年,首商股份净利润将同比增长700%。

  而西单商场和新燕莎控股大刀阔斧的整合,也为其他板块的后续运作带来想象空间。

  北京市国资委表示,“十二五”时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培育3-4家资产和营业收入超千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经营性资产的资本证券化率达到30%。

  其指出,要积极推动市属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比重。

  其中,农业食品领域、商贸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符合北京产业政策的板块将优先获得整合机会。

  在农业食品领域,今年上半年,北京首都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都酒业”)、北京京粮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相继成立。

  有媒体报道,对于首都酒业的运营方式,北京市国资委方面的说法是“先挂牌,再增资,再上市”,而挂牌只是整合的第一步。未来,首都酒业将继续整合其他北京酒企,为十二五中期冲刺上市做准备。

  而在商贸服务板块,继西单商场后,王府井(600859)和城乡股份则有望成为下一轮重组的对象。

  此外,北京北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一轻日化集团公司也于上半年正式挂牌,标志着国资整合已经提速。

  首钢重组依然难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一轮北京本地国资整合大戏逐渐拉开帷幕,但仍有多家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首钢股份(000959)自去年10月27日停盘已有10个月,至今重组计划仍在难产中。

  按照首钢集团2005年的搬迁方案,其下属北京石景山地区的钢铁产能将在2010年底之前全部停产。其中,由于首钢股份(000959.SZ)是首钢集团在A股市场唯一平台,随着2010年搬迁完成后,上市公司几乎已经成为一个“空壳”,急需新的资产注入。

  2011年6月30日是首钢股份发布资产注入方案的大限之日,然而公司却在当天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尽管的基础工作就绪,但重组交易方首钢总公司与关联方却在某些重大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重组议案不具备提交董事会审议的条件。

  据悉,首钢集团欲将迁钢整体注入上市公司,但由于迁钢地处河北省唐山市,一旦完成资产注入,将划归北京市国资委管辖,税收上缴的政府也将随之发生变化。由此,该方案迟迟无法得到当地部分批准,以致重组继续停滞。

  令投资者失望的是,重组注资受挫后,首钢股份7月1日发布的资产重组说明公告,并未发布新的资产注入方案,也未明确后续资产注入时间表。

  这意味着,首钢股份或已将上述重组方案视为其后续唯一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首钢股份拟定的资产注入方案中,除迁钢外,曹妃甸等其他项目也地处北京之外,未来或将遭遇同样的所属地之争问题。这意味着,首钢股份后续重组和钢铁资产注入之路将注定不会平坦。

上海国资改革重头戏:地产集团资产或注入中华

www.eastmoney.com2013年11月25日 02:35杨羚强 查看评论(0)

现价:6.87 涨跌:-0.26 涨幅:-3.65% 总手:212823 金额(万):14863 换手率:1.37%

  地产集团整体上市,无疑是上海房地产国资改革的另一重头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华企业、中星地产以及地产集团旗下的其他优质地产开发项目会不会合并,最终组成一个庞大的上海地产开发航母,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内容。

  周转速度拖累盈利能力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公布的2013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榜单显示,中华企业排名第144名,中星地产则排名178名。从上述排名来看,两家公司的规模和实力非常接近,再加上地产集团旗下其他的地产资源,一旦上海地产集团整体上市成功,其实力显然要比目前的中华企业实力强得多。从毛利水平来看,中华企业或是目前地产股中利润率最高的几家地产公司之一。从2010年到2012年,中华企业连续三年的毛利率都达到了40%左右的水平,高于行业水平。

  但高毛利并没有为中华企业的股东带来良好的股东回报。东方财富网根据中华企业2012年年报数据测算得出,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9.94%,还不到万科的一半,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金公司研报称,中华企业3季度单季度财务费用1.8亿元;公司净负债率较年初提升55.9个百分点至208.6%,上述融资成本对中华企业来说显然是偏高的。根据公司三季度报告,前9月中华企业的净利润总额不过2.69亿元。

  中金公司预测,中华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以高成本信托为主,单季度的利息费用在1.5亿~1.8亿元之间,高融资成本使得公司未来两到三年难以获得快速业绩增长。

  然而,导致中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偏低的原因,不仅有高额融资成本带来的影响。存货周转速度偏低,同样是导致中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偏低的原因。据东方财富网显示,万科的存货周转率为1300、1400多天,而中华企业去年的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800多天。

  或成国资地产整合平台

  周转速度的放慢,不仅令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也加大了公司方面的资金压力。

  那么,为何中华企业的周转速度会比同行慢很多?

  克而瑞研究总监薛建雄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造成一个公司周转速度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销售和产品方面。

  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则进一步透露,周转速度慢很多时候是企业有意为之。如果一个开发商拿地成本很低,而目前同区域的其他地块价格已卖得非常贵了,在这个时候,开发商通常会有惜售心理,不愿意快速卖房。

  上述说法与目前中华企业的现状很接近。尽管在过去三年时间,中华企业和旗下的古北集团曾多次参加土地拍卖,但斩获的新增土地非常少。在土地价格水涨船高,新增土地又少的情况下,中华企业显然很难像万科那样采取高周转的策略,将房屋平价销售。

  不过,公司方面否认了上述观点。中华企业称,不存在不愿意牺牲利润率而导致降低周转率的情况,对于存货周转天数较长的问题,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公司方面强调,作为房地产企业,利润指标始终是放在首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改革对中华企业来说就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泰君安研报称,一旦国资启动改革,中华企业将迎来巨大利好。研报认为,中华企业符合“大集团、小公司”特征,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公司有望成为上海国资地产整合平台。

  事实上,一旦包括中星地产在内的房地产企业及项目并入到中华企业,后者的土地储备有望迅速大幅增加。

  记者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华企业在上海开发的项目总共有6个,总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而中星集团正在销售中的住宅项目就达到6个,其中部分项目因为拥有稀缺资源而售价较高。

  不过,能够真正提升中华企业经营能力的,还是国资改革带来的企业激励机制的变化。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告诉记者,此前国资委对央企的重组,曾经促成很多房企负责人着重考虑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他们通过加速存货周转速度,降低售价的方式,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并获得了不错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