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气动百叶窗气缸:心灵禅修书:放下,刹那花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7:56

《心灵禅修书:放下,刹那花开》

  禅宗无道,放下放下,才是我们所说的生活之禅在于生活的道理。生活的禅宗没有任何道可言,生活的禅宗唯一的道就在于我们的生活本身。没有任何道是永恒不变的。因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佛。而每一个佛却有着自己不同的心,和对这个世界不同的感悟。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禅宗之修,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忘记一切故事,忘记一切禅机话语,不要执著于这些,而是思考你的人生所经历的,你的生活所感悟的--这才是真正的禅宗所在。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叶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腹。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地向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樵者好奇的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者扼要地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樵者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一坐四十年,用普通的常识看,四十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无限时间,进入永恒生命的圣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则禅师,这只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四十年,并没有什么差距。禅者的悟道中,他所悟的是没有时空的差距,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动静的不同,没有生佛的观念(众生与佛)。虽是凡夫,但非凡夫之流,因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绝生佛之假名,那有是凡夫非凡夫的分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禅者悟道,不破坏另有建立,不坏万法,而已超越万法了。当我们要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有相信的理由。当我们质疑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有怀疑的理由。

  修禅之路,更多的是源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就像这个故事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学佛法,却不得不依赖于佛法。这就像我们要攻破我们的盾一样,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矛。而这个矛呢?我们又通过什么来攻破呢?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一般人,又有几个可以禅破呢?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禅宗的书籍,我们也可以上网看到关于禅宗,关于如何修心养性的秘诀,也有许多朋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不暴躁不烦恼的方法,在城市中,各种减压的方式也许多。但是就如白居易一样,我们寻求了那么多的方法,这个专家说要多喝水,那个专家说要多吃素,但是问题是,我们理解一个方法很容易,认识一种生活方式也很容易,但又有几个可以真正做得到呢?人生的快乐,源自于放下,可是又有几个人真的可以放得下呢?十二因缘,一环扣一环,放下生老病死容易,放下爱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所以,生活之禅在于生活,禅宗之禅在于修行--读万卷书,还是要行千里路。如果我们对生活有足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的话,我们不需要放下什么,就已经收获了很多人生感悟。至于结果如何,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这一生,去努力了,去尝试了,也体验到了人生的各种喜怒哀乐。应该放下什么,不应该放下什么,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佛陀辛苦说法,开愚度众几十年,但到最后他却告诉自己的学生,他什么也没有说,让他的学生们忘记他说的话,在过河之后,千万不可再背着他这只船筏走路。要学会放弃,要轻装前行。佛门称外道为梵志。有一个名叫黑氏的仙人,运用神力,双手举着合欢花和梧桐花来供养佛。释迦牟尼佛说:放下吧。黑氏梵志放下了左手的一枝花;释迦牟尼佛又说:放下吧。黑氏梵志又放下了右手的一枝花;释迦牟尼佛还是对他说:放下吧。梵志说:世尊,我已经两手空空,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释迦牟尼佛对他说:我不是要你放下你手中的花,而是要你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等到你没有什么可以放弃时,就进入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了。梵志听完佛说的话,当即就悟到了无生法忍。佛法尚不可言,禅宗就更加不可言了。我们中国的禅宗大师,以前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是我们并非禅宗大师,我们修禅,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得到快乐的人生而已。我们没必要去研究佛法。我们需要感叹的并非是别人的言说,而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啊!难道还有什么戏剧可以比我们自己的人生还丰富多彩呢?难道还有什么故事可以比我们自己的人生还曲折离奇呢?生活之禅在于生活,如何修禅,如何获得快乐的人生,还是要靠我们对生活的观察,让我们的内心经常保持一颗空的状态。学习到的东西,我们不但要理解,还要将它们给忘掉。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一个更加纯洁的心灵。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我们都是那个小和尚。纵使我们现在看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老和尚的放下,可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我们依然还是那个放不下的小和尚。人生之难,不在于我们的人身有多么的难过--每一个人的一分钟都是同样长的。我们过一天就年长一天,就老一天,这个对任何人而言难道都不是一样的吗?所以,我们都是那个无法放下的小和尚。虽然如此,但是我觉得我们已经足够了。放不下,就无需放下。如果我们的内心时刻都在想着,我们修禅的人,生活中要获得快乐,就必须要放下这个放下那个,那么我们永远都放不下!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

  赵州禅师答:放下吧。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我们究竟要放下什么?我们其实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放下。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无明执著,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争取所有,其实都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生何来死呢?没有生的快乐,也就没有死的悲伤了。同样没有死的悲伤,我们也不会有生的喜极而泣了。人生真正的感悟就在于此:当我们无可放下的时候,我们就无需放下。我们无需放下我们的欲望,我们无需放下我们的六根,我们更加无需放下我们的情爱。我们能放下的就只有一个:放下别人说,无论这个人是佛还是魔,我们都放下他们所说的一切,也放下我们内心关于这一切的思考,我们就真的放下了。合上这本书,我们还是要生活,要去上班,累了还是需要睡觉,还是需要去恋爱,去学习,去奋斗。不是为了什么荣耀或者攀比,其实我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内心的快乐而已。最后,我们唯一能放下的就是:将此书合上,然后赠与他人。

  我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篇人们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解自己的时间。在现今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社会里,人们常因狭隘的心态,引发利害冲突,产生种种烦恼,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处处为自己设想,产生分别与对立的心,更因个人的主观,漠视客观环境的存在,于是,障蔽了自己的心性,导致将心态陷于不平衡,进而造成人我之间的不和谐,导致无谓的纷争与忧扰。像同事之间,虽共处同一办公室,却终日互相猜疑,于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要斤斤计较,动辄相互向老板告状,说是自己受尽委屈,要求这要求那,时而滋生事端,破坏办公室的气氛;事关自己的利益,争取也就算了,有时还要涉及无辜,令周遭的人也倍感压力;此种行为,其实是一颗心被嫉妒及猜疑蒙蔽了,以致做出丧失理性的事情,真是愚痴啊。我为什么而工作?慧可作为禅宗第二代祖师,先后传法三十四年。然后改变了容貌和装束,混迹于一般市井人群中。他有时出现在酒楼,有时出现在屠宰场;有时也夹杂在街头巷尾的人群中高谈阔论;有时也去帮人家做些杂活……有些认识他的人问他:师傅,你是个修道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慧可回答:我自己调心,关你什么事?很多人非常忙碌,可是许多人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忙碌。忙碌这个词本身就富有禅机,只是我们不认人识,才会被这个词的文字表现给迷惑了。以为忙碌就是事多,充实。事实上这个词说得很清楚,忙碌,就是忙的人肯定是碌碌无为的。忙,不一定可以创造有价值的事情,也不一定可以创造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很多人都这样反问自己。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在哪里呢?尤其是女孩,我们许多长辈、朋友或者同事都会问:你为什么工作?你为什么不嫁人好好享受幸福去?还有,你为什么那么辛苦那么忙的工作呢?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工作啊?我们知道什么是工作吗?工作只是为了一份可以维持生活的薪水的事情吗?工作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吗?工作就是朝九晚五的去上班吗?工作是为了完成别人给我的期望吗?工作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工作分成两种:其一是为了获取更多金钱用来更好生活的一个职业。其二是自己喜欢做某一种事情,为了让自己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的事业。是的,我们知道,工作分成职业和事业。职业,只是谋求的一份薪水的差事。事业,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对爱好的追求。你现在的工作究竟是哪一种呢?所以,只有我们留意观察生活,我们才会对我们生活的意义进行考察。而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沉静的观察。如果我们忙碌而没有时间观察生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工作的感悟呢?比如,你现在的工作,你上班的时候开心吗?你见到你的同事开心吗?你在做具体的工作事物的时候开心吗?公司的环境让你感到舒适吗?你有为明天的工作而焦虑吗?你会担心工作的事情做不好而失眠吗?你害怕失业吗?在一天当中,上班时间开心多一点,还是下班之后回家的时候开心点呢?是平时开心一点还是周末开心多一点呢?我们一定不能让自己太忙,太忙的人是不会留意自己是否是开心还是烦恼的:忙碌的人是麻木的,快乐与否是不存在的。一个快乐的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就会微笑。我们再观察一下女孩的生活细节:工作让我们青春靓丽了,还是让我们青春消逝得快了呢?工作让我们越来越漂亮了,还是让我们越来越老了?工作让我们越来魅力四射了,还是让我们越来越暗淡无光了?工作让我们越来越自信了,还是让我们越来越自卑了?工作让我们朋友越来越多了,还是让我们朋友越来越少了?.认识人识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务必要沉静地来认识我们的生活,认识我们的工作,和认识我们现在内心的状态,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种真正的答案:我为什么而工作?

  无论我们的工作是职业还是事业,其实都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自己的薪水,为了我们自己的追求。是的,我们工作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欲望。而我们的欲望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安定的生活的安全感、消费的快乐感和做成事情的满足感。所以,我们应该回到我们的开头的故事里去。无论慧可禅师是在闹市跟人家闲聊,还是在市场里做屠夫卖肉,他的心里都是非常清楚他所做的工作,所在做的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大声地说,我在调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是为了获得生活的安全感、消费的快乐感和成就事情的满足感,都是为了快乐。我们从工作当中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快乐,对于质疑我们的为什么而努力工作的人,我们可以大声地回答他:我在快乐,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我为谁而工作?

  我为谁而工作?曾经有个青年,去沙漠旅行。后来由于快没水喝了,于是就绝望地仰头感叹,天啊,我还是一个青年啊!就这样死了,那也太悲剧了吧!可是,青年忽然眼睛一转,看着眼前跟他一起的骆驼(母的),想让这个骆驼来代替女人来满足他的第一次然后才死去。可是骆驼太高了,怎么办呢?于是他就挖坑。通过挖坑,让骆驼下去,他就够高,可以发生关系了。于是他挖呀挖的。忽然,他听到一个呼叫声。原来是一个美女求救,跟她一样,也快没水喝了。青年想想自己身上就那么点水,喝不喝都没用了,于是就将仅剩的一点水给了美女。美女喝完后,感恩戴德的问,请问先生,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说什么我都愿意。这个青年不假思索的说,那你帮我挖坑吧!。前面我们有过感悟:我们是为了我们的快乐而工作。工作让我们快乐,无论是工作得到的是薪水还是精神上的追求,我们都从中得到了快乐。这样的快乐,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为什么都会抱怨:我为老板工作得那么累,老板却一点都不体谅我。我为上司工作那么辛苦,上司却连一点肯定都没有。那么,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件事情:我们不是为了老板而工作,也不是为了上司而工作,我们是为了我们自己而工作。我们非但不能埋怨我们的老板和我们的上司,我们还要感谢他们。因为,工作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为了满足我们自己的金钱上的欲望和追求上的精神满足感,是他们给了我们机会获得这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感谢他们。是的,我们工作是为了我们的快乐。可是我们为什么在工作的时候,却还是会有不快乐的事情产生呢?产生这些不快乐,也就是烦恼,经常会让我们对我们的工作产生气馁甚至是厌恶的心情。本来为了快乐而工作,而工作却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这是一个多么痛心和矛盾的事情啊!为什么我们会在工作当中不快乐,感到烦恼和焦虑呢?我们不能像开头的那个故事的青年一样,目的明明是为了快乐,而他却忘记了初衷的目的,而执着于挖坑。我们工作也是这样啊,我们是为了得到快乐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啊,我们为什么会因为工作的各种事情而烦恼呢?而这个烦恼,在我们书里的开始一样:无明。我们的无明是因为我们对工作的无明,对工作的无知,对工作的误解而产生的。因此,要让工作变得更加快乐,我们首先要让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淡然。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快乐。因此我们就不能为了工作而变得不快乐。我们更加不能被工作的繁琐事情让自己变得不快乐。我们就像是在看一部喜剧电视一样,我们看喜剧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而我们怎么会因为这个喜剧而变得不开心呢?工作是我们实现我们快乐的工具,我们怎么要为这个工具的变得不快乐呢?所以,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我们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工作得到快乐。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心态更加宽阔。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广阔。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的淡然。有人会反驳:我辛苦工作不是为了什么快乐啊!我辛苦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啊!这样反驳的朋友是没错的。那我们就尝试着放弃我们抗拒的心,我们一起来面对这个辛苦工作带来的痛苦根源。什么是养家糊口呢?通俗点说,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养家糊口其实就是担负起一个家的经济负担,让家人都可以过上有安全感有吃有住有喝的生活。那么,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家人,在自己的努力下,有吃有喝有住的样子,我们会怎样呢?是的,我们会得到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我们养家糊口不是一门差事,而是我们得到快乐的一个基础。没有家人,就不会有亲情,没有亲情我们也就不会有天伦之乐的幸福感了。所以,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归根到底,我们的工作依然是为了我们的终极快乐。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在工作的时候就快乐开心呢?所以,拥有一个淡然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工作,所有烦恼都不会跟我们沾边。同样,我们拥有一个明了的心,知道我们工作是为了快乐,那么我们工作的时候就更加不会有烦恼和不快乐的理由了。

  谁是老板?

  谁是老板?重庆以前有纤夫,是拉着船逆水行舟的人。他们赤裸着身子,用肩膀牵扯着绳子走在岸上,然后通过他们的力量将船拖动。然后在岸上有一个人,穿着衣服的,手上拿着一根鞭子。这个拿鞭子的人,看到谁偷懒不动,他就用鞭子抽谁。有一个修禅者看到这些可怜的纤夫被这个人抽打,就心生可怜地跟那个抽打的人说,先生为何要打他们呢?那个人回答他,因为他们有人偷懒啊,谁偷懒我就打谁啊!修禅者继续说,他们是你雇佣的吗?修禅者心想,就是他们只是你的工人,你也不能这样抽打吧。可是没想到那个抽打的男人却回答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不,是他们雇佣我打他们的。修禅者大吃一惊,休息的时候就问那些纤夫,那些纤夫就告诉他,我们是一起做纤夫的,所以如果有人不出力偷懒的话,那么我就亏了啊,所以我们就请了一个人,看我们这边谁不出力偷懒就抽打谁了。修禅者乃恍然大悟。以前有一次回家乡,遇到一个小学同学。她是一个已婚妈妈,在一个公司上班,却经常有着怨言,说老板从来没体谅过她。她要早点下班照顾孩子,可是老板却经常让她加班。乍一听来,似乎马上就对我的朋友产生体谅之情。可是后来,我就跟她说了开头的这个故事。其实我们在工作当中,究竟是如何认识老板和员工的呢?比如在这个故事当中,究竟谁是老板,谁是员工呢?在我们的常识里,我们都会说,老板就是公司的老大,就是资本家,就是专门剥削我们员工的资本家。我们先看看我们身边朋友的实际情况:我有另外一个女性朋友,她开了一家公司,自己出钱聘请了几个员工。可是公司每个月几乎都只是收支平衡,没有什么利润。经常的情况是员工都有工资拿,都可以给自己添置新衣什么的,只有她自己反而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讪笑自己没钱,赚到的钱都给自己的员工了。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女孩,虽然自己没开公司,但是经常炒股买基金什么的。这个朋友在股市有赚有亏,却同样地经常在我面前埋怨她的老板刻薄不近人情。然后我就问她,难道你持有的股票,不也是那个公司的老板的吗?经过这几个故事,我们能感悟到,现在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究竟谁是老板谁是员工呢?比如说开头的故事,纤夫是老板还是拿鞭子的人是老板呢?在后面的那个开公司的朋友那里,她赚到的钱都分给员工了,那么究竟谁是老板呢?还有,那些平时炒股的朋友,究竟是那些持股票的公司经营者是老板,还是这些持有股票的人是老板呢?在现代社会,认可一个人是老板还是员工,几乎已经越来越模糊了!

  谁是员工

  一般来看,老板有车开,年底有分红,但是我们呢,我们只是一个员工,最多年底就是发发奖金而已。所以,他们是老板,我们是员工。可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么?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的只是表象。这就是盲识的结果,这就是名色不分产生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只会看到老板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他的一面。比如,当我们知道了我们老板的车是贷款买的,当我们知道老板每年都在亏钱,当我们知道老板经常为了给员工发工资的事情而烦恼焦虑万千的时候,我们还会认为,老板就是老板,而我们只是为了老板创造利润的人吗?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为谁工作?这个话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和事业的满足感。而老板只不过是给我们提供和创造了一个平台。所以,相对而言,难道老板不是为我们打工吗?谁是员工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四处游走、参禅问道,但又很自负的云水僧,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就想和其辩论禅法,论个高低。这很像武林江湖中的所谓高手,听说哪里有个练家子,就按耐不住,千方百计地想去比试一番,用来证明自己才是天下第一一样。于是他来到无相禅师住持的成都大慈寺。适逢无相禅师外出,一位侍者小沙弥就出来接待了他,说:禅师不在,您有么事就告诉我吧,我可以代劳的。云水僧道:你年纪这么小,能懂得什么啊,竟敢说可以代劳?侍者嘻嘻一笑:年龄虽小,智慧不一定就小喔!云水僧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不能以貌以人年龄来判断人的修为智慧嘛。于是,他就对着侍者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不慌不忙地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又伸出一根指头。侍者就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抹了一下。云水僧于是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后,掉头就走。云水僧心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已经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怎样?他指指眼睛说三界都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禅法如此了得,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呢。还是走吧,不要等禅师回来自讨没趣。

  晚间,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说: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摊开双手回他说,有这么大呢!他又伸出一个手指头说,一文钱一个行吗?我不同意就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个指头与我讨价,问三文钱可不可以?我想这人也太不厚道了,就抹了下眼睛,说他不识货。不想,我一抹眼睛,他一下子就跪在地上礼拜起来,然后起身就出了寺院不见啦。无相禅师听后说: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会吗?这时小侍者望着禅师,一脸的茫然,将头摇了摇。既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老板其实是为我们打工,是实现我们快乐的员工而已,那么,在一个公司中究竟谁又是员工呢?其实,我们是员工,老板也是员工。我们都是员工。我们都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快乐的员工。而真正的老板则是我们内心的快乐,是我们内心的那种安全感和满足感。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快乐的员工。我们为了我们的心灵而打工,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工资就是快乐。关于这点,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经常会为工作而焦心,经常会为工作而忙碌,经常会为工作而烦恼。其实我们知道,给我们烦恼的并不是我们的老板,也不是我们的上司,更加不是我们的工作,而是我们的老板心灵--我们是因为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我们的薪水和成就感而感到挫折,而感到了失去,而感到了没有得到的那种挫折感。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故事,其实对于侍者和禅师而言,究竟谁是禅师谁是侍者呢?禅师为侍者的不懂而叹息--既然有叹息禅师就有没有放下的烦恼。反而是侍者,虽然不懂禅,却也乐得其中,逍遥自在。我们作为旁观者而言,究竟他们两个谁是禅师谁是侍者呢?禅师修禅,目的就是为了快乐,为了放下后的那种淡然。可是禅师却没有放下,却为侍者的不知而叹息--难道禅师不知道,侍者的不知也就是知的道理吗?反而侍者仅仅只是一个服侍别人的人,由于不知,反而快乐自在,乐哉逍遥的。因此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我们世俗中的角色是老板还是员工,只要我们可以驾驭内心的快乐,我们就是老板,是我们人生的老板。而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无论我们的老板是谁,我们都可以让我们的老板为我们的心灵服务,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快乐和淡然的开心。

  忙等于心死

  快乐让我们的老板成为我们的员工。快乐让自己成为心灵的员工。这才是生活之禅,快乐之道所在。忙等于心死有一个老富翁,有一次到某岛度假。本来度假应该满怀快乐,却由于工作烦心,身心俱不得放松,乃一路愁眉来到该岛上。见一老者,乃渔民也,一个烟斗,两腿叉开,悠闲不已。老富翁诧异。上前问之:君为何悠哉不工?老者答之:我是一渔民,早上出海,捕鱼若干,中午市场卖了,如今便闲暇了。傍晚太阳刚好,不伤皮肤,所以就晒晒太阳,放松放松。老富翁悲愤不已,我乃天天劳累,积累财富,腾挪时间,一年都无暇来此晒太阳,而你一渔民,却如此轻松就得到我终生劳累之所得。进而问之:君乃天天如此?老者诧异,答:天天如此。老富翁更加郁闷不已,还天天如此!而我劳累大半生,至今依然无法完全放开心情度假晒太阳,而他只一渔民竟可以如此享受!老者见老富翁愁眉苦脸,不解问之:君为何苦?老富翁哑言无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忙,却看不到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的布施呢?有些朋友,30岁不到,却早已愁云满脸,看上去就像个小老头,生活也是乱糟糟的。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曾在西藏呆过半年。身边朋友无不羡慕。我却非常不解地问他们究竟有什么可以羡慕的。他们就说,你竟然那么容易就可以到西藏待着,而我却不能,可想你家庭应该比较富裕。我对他们的回答也惊讶不已,我到西藏,完全是因为我觉得我应该到西藏待待,因为我喜欢那个地方。而我的家庭也只是个平凡家庭,完全没有任何资助。后来我就经常问我的朋友,你为什么不也来西藏待待呢?那么好的地方。他们大部分都只是一个答案:忙。有钱的时候抽不出时间,有时间的时候却抽不出钱。后来我在西藏认识了一个修习佛学的上海男孩。我们两个人在色拉寺后山相遇,然后我就提出我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忙?他没有直面我的问题,沉思良久,然后抛下一句忙等于心死就翩然离去。我当场怔在哪里,良久,方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半年之后我回到内地,客居广州,在一个公司上班。我经常都是优哉游哉地上下班,天天都是精神饱满地上班,同事们见到我总是以为我每天中了彩票一样兴高采烈。同样,他们更惊讶于为何我时间那么充裕,一边在上班,另一边还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平时还研究这个研究那个的,给他们的感觉是我就是天天无所事事的样子。他们真是羡慕妒嫉恨:为什么我会那么忙,而他就那么空闲呢?

  其实,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已经将此禅机告诉我们,只是我们太忙了,忙到我们连如此简单的禅机都错失了。将忙字拆开,就是心亡。心亡就是心死也。心亡为忙,忙为心死,禅机尽显。对于生活,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和善,我们因为忙,慢慢失去了基本的感知能力。天天忙,就天天被各种烦恼占据自己的心灵,然后恶性循环。继续忙,继续心死。心死,就无明了。所以我并不是向他们想的那样,做到了公司的高职,才可以如此空闲。而是我自从踏入职场以来,从来都是如此空暇。不是因为我真的是无所事事,而是因为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在工作上,我的工作计划也安排得非常妥当,从来不会将自己的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空暇时间并不多,但是后来就越来越多了。而我的心就不至于亡了,反而充满了活力。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自己喜好的各种研究,无不充满着激情和浪漫的休闲。心灵不死,才可以闻得枫树晚蝉吟。枫树晚蝉吟便是我们心灵的归属所在,一切美的东西无不是顺其自然,自然而乐,自然而欢。再回到我们开篇的故事,我们就应该如那老渔民一样,工作只占自己一天的一个上午而已。唯有如此,不忙,才可以悠哉晒太阳。而只有这样安然自得,才可以说是真正地度假。否则,纵使仙境,带着心死的忙,也只是匆匆过客罢了。廓庵师远《十牛图颂》里有一首小诗,借以此诗,让忙者不忙。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碌碌无为为哪般

  碌碌无为为哪般老富翁这一年来,不再整天忙碌,而是尽量将公司的事情交给其他属下打理。逐渐地他的属下也就习惯了独当一面,而老富翁也就天天乐哉于空闲了。老富翁再次来到这个岛屿上。老渔民还在那里晒太阳。可是这次却有点不同。老渔民脸上是愁容满面的,而老富翁反而是乐呵呵的一脸开心。老渔民见到老朋友,心有不解地问:为何你会变得那么开心呢?老富翁回答:我再次来到这里,再次见到这里美丽的海和舒适的阳光,我当然开心啊!老渔民却嘟囔着说:你真好啊,那么开心。老富翁不解,问:你不也跟我一样晒太阳吗?为什么那么不开心了啊?老渔民答:我本来也跟你一样开心的。可是前段时间,风浪巨大,我却没有任何储备,今天都还没吃饭呢。老富翁乐哈哈地给了他一些吃的,可是老渔民还是不开心。于是老富翁就更加不解地问:你为何还不开心啊?老渔民皱眉嘟哝道:我担心这几天还会有风浪啊!我身边有许多非常忙碌的同事。一年如此,两年如此,三年依然如此,可是职位和薪水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女孩子们却似乎老了许多,皱纹暗爬,男孩子也熬成了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父亲,最终却还是公司的普通职员。而公司的其他同事,像我平时不忙的人也有一些,反而是这些不忙的同事最终都是升职加薪。这让许多人困惑不已,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有许多同事因而生恨,恨自己没能力,恨不忙的上司给自己那么多工作,恨这个社会不公平。而这样的恨让自己终究是烦恼多多。但忙碌的生活并无多大改观。这当然也是禅机之一。只是这个禅机跟忙等于心死的禅机一样,我们的老祖宗也一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忙碌者,忙而碌碌无为也!在公司,女孩一般都是从事文职,纵然有管理工作也仅限于行政和财会方面。而在公司的高管中,却难得有女孩子存在。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最忙的不可开交的,往往是我们的女同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继续来破解无明和忙碌之间的关系。在职场上,我们往往会将那种不知道为何而工作的人称之为职场无明者。职场无明者的意思就是:在职场中,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努力的同事。而这样的职场无明者往往大多数都是女生。为何如此呢?我们会责怪于女无大志,事实上并非如此。并非女生无大志,而是女生太无明。她们常常会有下面的几种表现:1、

  不清楚自己为何要选择这个公司--选择无明。2、

  不清楚自己为何要选择这个职位--职位无明。3、

  不清楚自己所在的职位如何才可以升职--升职无明。4、

  不清楚自己所在的职位如何才可以提高竞争力--加薪无明。这四种职场无明,是我们女孩子在职场中表现最为关键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公司里,经常拿到全勤奖的人往往是女生居多。这个可能是女孩子从小都比较顺从的传统有关。这四者无明,决定了女孩子在公司忙的状态。这种忙的状态倒过来又阻碍了女孩子思考这四个无明的根源,心灵已死,纵使不死也是被繁忙给奴役着,腾不出时间好好思考破无明之解。无法破职场无明,在职者当然是碌碌无为者了。

  淡定面对职场黑哨

  回到我们开头的故事,老富翁是懂得了如何破无明。因为他早已破除自己内心的烦恼之行,追求自己人生终极想要的东西。虽然职场四无明都仅仅只是职场中的无明之行,但是其内涵依然是关于我们的人生之禅。淡定面对职场黑哨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际、应酬,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与子女,只会一味地要儿女们认真读书,不准出门……再有一些修行人,非常喜欢说他自己有神通,有多了不起,但他也许只是看了少许经典,便将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所说的话,认为是自己的见解。遇到别人问他时,就说是自己悟出的道理,其实,对不生不灭涅槃的思想、境界并非真正了解,到一天西洋镜被拆穿了,又要如何自圆其说呢?人,大都是虚伪、好面子的。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当时,他因知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将遭到琉璃王的侵略,于是就利用神通力将城中五百族人放入钵中腾向虚空。目犍连心想,这些人应该安全了,可是打开钵一看,却全部化成脓血。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做人要真实,不要虚伪。一个虚假的人,尽管外表光鲜亮丽,但内外不相符合,烦恼一旦升起,又不知如何解决!我常讲一个人要当圣人并不容易,作凡夫是比较简单,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面对一切,自然心无恐惧,能够坦然迎向生命的横逆与波折,才是一位真正的勇者。如果我们在一个很热的环境里,又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怎么办?是的,我们会生气会难受甚至会烦躁不安--看着,无论我们是生气还是难受,还是烦躁不安,我们说的是我们的心在生气在难受和烦躁不安。而不是我们的身体。所以,身体是六根之一,是六根之入,身体得到的感觉会传到我们的内心,然后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是否快乐的选择。可是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我们要让环境来给我们选择,而不是我们的内心自己选择快乐与否呢?虽然我们的内心,即自我让自己安静,再安静--是的,我承认,这样让自我安静并不能让闷热消散。我们不是神,我们不能创造神迹,我们只是凡夫俗子,我们能做的只是凡人能做的事情:那就是,让我们感觉到不那么热……

  心静自然凉不是说,只要我们的心静下来就可以变得凉快--其真实的禅机是,心静是能让我们觉得不那么热。我们来看看我们女孩子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女孩子在工作的时候,是最不能沉静专注的一个群体,容易收到影响,闪烁一下就会停下工作,开心网闪一下就又会跟别人玩玩,隔壁同事说了某个人的八卦,我们又回过头搭讪去,看到桌面上有一点脏马上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而擦拭去了,被上司问几个问题又沉思上司的问题去了,被某个同事不小心嘴漏说了自己今天穿的衣服不好看那就会一整天都不得安心工作了…….这样的状态下去,自然是无法做到心情凉的,心情热,就会烦躁不安,工作自然是做不好了。所以说,在一个热闹的办公室里,我们要做到凉太难了!原因还是在于前面我们所说的:我们被环境影响得太厉害了,所谓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平时不警觉,慢慢就变成了习惯,慢慢就再也无法做到专注了。环境让我们变得所谓的人情世故起来,人情世故多了,我们内心要烦恼的事情也就多了。同事的一个帮忙我们究竟是帮还是不帮?不帮吗,我们就不近人情了。帮吗,我们自己的事情都还没处理好。这样的事情在办公室里经常发生。我们做不到自我的淡定和凉快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了。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就是让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自我,把握好一个度,做我们该做的事,听我们该听的话……保持自我的独立和安静,即使在再热闹的办公室里,我们都可以做到像一株梅花一样骄傲而美丽。

  如何做一个职场的常胜将军

  如何做一个职场的常胜将军我有个妹妹,她总是告诉我她很忙很烦恼。于是我就问她,难道忙对你而言不是一种充实吗?她回答,不是的哥哥,我是很忙,可是很多时候我并不是在忙我自己的事情啊!我问,那你忙谁的忙去了?哥哥,我经常忙来忙去的,都是为了应付上司的工作吩咐,应付这个同事那个同事的请求,应付于上那么朋友的聊天,还要应付身边一群八卦女同事的八卦……我大声喝断她,那你只做你自己的事情不就可以了吗?我妹妹却一脸无辜地说,都是上司同事朋友的,我怎么可以拒绝呢?我继续问,那你快乐吗?那你有升职加薪吗?都没有。她苦眉愁脸地说。那就对了。做你认为你快乐的事情吧,其他的事情,你适当去做就可以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她再也没有以前的那个苦瓜脸了,反而是比以前越来越年轻了。也找到了一个好男孩谈恋爱。原来她不仅仅让自己变得快乐,反而还让自己在公司里担任的职位越来越高,薪水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些人,明明在公司里无所事事,却还可以位置高位的呢?为什么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忙,一天到晚都为公司这个事情烦恼为公司那个同事担忧的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伟人还在碌碌而忙呢?原因就在于:公司的大环境没有把他们给吞噬了。他们是公司环境的创造者,而你是公司环境的接受者。这就是区别。他们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创造者和制定者,而你却只是公司制度的执行者和被接受者。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这些环境的接受者是否就是永无出头之日了呢?不是的。我们只说了其一而不记得其二了。我们细心观察一下我身边的老大,为什么他们总是过得比我们的舒适和快乐呢?我们再细心观察和回忆一下,他们在以前还没有成为老大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一直都是那么快乐的呢?是的,我们是因为工作快乐而变得快乐。因为工作快乐,所以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最后还是因为工作快乐而升职变成所谓的老大。但是如何才会把工作变得快乐呢?这里,我们就要回到我们的文章开头的故事。我的妹妹,为什么会工作不快乐呢?是因为公司的环境让她不快乐。为什么公司的环境让她不快乐了呢?是因为公司里的人和事让她不快乐了:到这里,我们应该还知道了,她的不快乐是源自于她没有关注自我,没有关注自己在公司里最应该做的和最本职的工作,反而去为先同事之忧,乐同事之乐而乐了。我们不是说我们应该天天冷漠如霜的上班,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前提: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我们自己的要做的工作我们做的快乐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自己的自我都没有帮到,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帮助别人呢?就比如一个超人,如果自己的生活都是乱七八糟的,他还有什么能力去帮助世界呢?在一个公司里,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好,如果我们自己不快乐,我们又如何能给我们的同事,给我们的上司和给我们的公司带来帮忙呢?我们又是如何能给身边的同事和家人带来快乐呢?是的,环境是让我们觉得烦躁。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通过让自己的自我安静而让自己感觉到的环境不那么烦躁和热闹。这样,我们的心变得凉快了,我们的自我变得快乐了,我们的快乐就会传染出去,让同事也变得快乐。快乐地工作,安静地工作,专注地工作,让我们自己本职的工作做的最好,其实对于公司而言,对于上司而言,对于身边的同事而言,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正视自己

  同样的,无论我们的生活处于多么恶劣的环境,无论我们的家庭压力有多么大,我们都要知道:保持我们自我的快乐,让自己过的好,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回报。正视自己有一女性朋友,自小家庭多姐妹,因而少得关爱,自卑寡言。从小就认为自己没人喜爱,认为自己不优秀,认为父母偏心。由于一直都有这个想法,恶性循环就不可避免了:读书成绩不好,毕业后工作也并无起色,天天怨天愁地,牢骚度日,然而生活并无好转,时到28岁,依然只是公司一个小职员,脸无光色,青春不在。后来我们相遇,我催促她去旅行一趟,在外面呆了一个多月。回来后,她变得容光满面,精神抖擞,似乎花开二度一般光彩照人。我就问她,旅行的时候究竟遇到过什么事情让她改变如此之大。她就告诉我旅途中的各种故事:原来她在旅途中,由于身边都是陌生人,结交了众多朋友,大家畅所欲言,使她逐渐地信心倍增。破除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容易,但是破除对自己的偏见很难。什么是我执?我执乃自己对自己的偏见。尤其在职场,长年累月地忙,导致很多人无暇自顾。一个女孩子,在职场上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和时间,也是公司中最忙的群体。非但如此,女孩工作上要忙,生活中美容护肤也要忙,还有家务劳动,这双重的忙,日积月累,就生成了对自我的偏见,即我执。职场中的我执,就是职场上对自己职位和能力的我执,是在职位和能力上对自我的偏见。每一个女孩毕业后进入社会,一般都要从基层开始。而基层工作许多是执行性工作,能力高低立见分晓,如立竿见影一般。但是由于每一个职员的进入时间不长,于是有经验者往往居上。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就会多如牛毛,算上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恶言,久而久之弱势的女孩便偏见自长,生我执:我就是一个没能力的人,我就是一个做不好事的人,我就是一个不优秀的员工,我就是一个只能做这些具体的执行工作的小职员。这样的话,在内心里说上n次以后,就会变成一种自我催眠,直至形成自我之偏见。俗语云,人云亦云者痴。很多人对这个禅机尽显的话有所误解:别人怎么说他就是怎么说的人是愚痴的。事实上禅机应该如此:别人怎么评说自己而自己真当如此的人才是愚痴的。简单来说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褒是贬,那皆是别人之见而已。别人口中的自己并非是真正的自己。生活中如此,职场中亦如此。

  曾有禅宗故事:马祖与百丈山行,见野鸭飞过。马祖问:是什么?百丈答:野鸭子。马祖问:什么去处?百丈说:飞过去了。马祖于是扭住百丈鼻头,百丈痛得大叫。马祖说:何曾飞去?在禅宗看来,浩瀚世界本来就没有空间和时间的分别,野鸭飞过仅是一种虚妄的象征而已,怎可说什么飞过来、飞过去?其实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想让我们回归自我,反求诸己,自求自观的意思。然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的心都是关注飞过的飞鸭,而对自己忽视了。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则是这个飞鸭。在工作当中,有多少人会对我们的工作结果评价呢?有多少同事会对我们的能力评说呢?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评价,都会对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认识进行影响。人们经常说,最了解自己的人依然是自己。但是由于前面已经说过,人们太忙,导致心死,我们从别人的评价中,可以更加立体地认识自己。但是如果我们内心不够坚强,不够内察,我们对别人的评价,非但不能立体地认识自己,反而会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变成一条线。而这条线,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眼缝。一个用眼缝看待的自己怎么会立体呢?生活中如此,职场中亦是如此。承认自己做得不好,我们的工作才可以做到更好。承认我们做得很好,我们的工作才会做到比更好还好。无论对错,无论善恶,我还是那个我。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摒弃自己恶的念头和冲动,弘扬自己身上的真善美,我们方可真正达到一个真实而高大的自我。只要这样,我们方可对于别人的评价淡然处之。就如开头的故事一般,我们在一个太熟悉的环境里,经常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后反而就产生了对自己的偏见。这个偏见最终让自己自卑不已。然而,我们出去一走,却发现,身边人虽然是陌生人,却反而会更加真实而客观地对自己产生一种友好而欣赏的行动,这样,我们才发现,我们本来就是优秀。

  别让固执成为我们的墓铭志

  别让固执成为我们的墓铭志我有两位女友,皆年方22岁。其中一位心高气傲,非世界500强公司不入。另一位则无所抱负,喜欢画画,进入一个小的广告公司。三年后,前者一身职业装,星巴克喝咖啡,摩登商城购物,大型影院看电影,追求者众。后者则整天形不顾体,喝的是冲泡咖啡,购物是淘宝,电影是迅雷,追求者寥。消除我们对自我的偏见,才可破除我们对职场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1、

  工作乃谋生之手段;工作会占据任何职场人一天的1/3之时间,如果扣除睡觉的8个小时,就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一半时间。生活在大城市,加上上下班时间,会占据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请问,一个占据我们如此之多时间的事情,怎么会仅仅只是我们的谋生手段而已?古语有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女人也是君子。一件占据我们人生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竟然认为仅仅只是在谋食,我们是在生活,不是仅仅是在生存。什么是生活?对于一个女孩子而言,生活就是:像花朵一样,绽放自己,呼吸这个世界的新鲜空气;而工作,就是我们的土壤,是我们绽放的基础。所以对于一朵花而言,选择一个土地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我们的土地呢?一件伴随我们大半生时间的事情,我们必须要选择我们喜欢的。我们只会烦恼于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们从来不会烦恼于我们喜欢的事情。对于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言,即使24小时加班,我们非但不会觉得自己很忙--而是觉得充实和开心,再疲惫的心灵都不会亡,而只会让我们的心灵越加明澈,让我们的心灵越加踏实。所以,选择我们喜欢的工作,选择我们喜欢的公司,我们的无明即破,忙者不碌碌,而是欣欣然。2、

  女人缺乏管理能力;很多人,无论男女都认为女人缺乏管理能力。这是千年以来男权至上的镣铐锁住了女人的心灵而致。但这并非事实。众所皆知,所有大小家庭,持家者无非都是女人,内到家务,外到家族朋友关系,无不是女人撑起一片天。左有孩子哭闹,右有米饭刚熟等等纷扰事情,只有女人才可以淡然处理,利落干脆。如果让男人来做会怎样呢?肯定会手忙脚乱,大发雷霆。由此可见,女人可管一家之事,亦可掌公司之要职。所以,每一个女孩都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女人不但不缺乏管理能力,并且还具备高超的管理能力。这一点,务必要客观地充满自信,不卑不亢。3、

  迟早嫁人安家,工作无所谓;是的,女人迟早要嫁人。事实上,我们也知道,男人迟早也要娶人。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嫁人还是娶人,最终都是负责一个家;交水电费、养育小孩,哪一样不需要女人来分担?既然如此,工作怎么会是无所谓呢?

  工作做好了,职位上升了,薪水增加了,一个女人才可以让自己更加花枝招展,魅力四射,最终亦可自信满面,择优而嫁。否则,拿着一份薄弱的薪水,嫁人就会失去筹码。薪水不高,护肤、美容、见识等等都会跟不上,平日工作劳累,青春稍纵即逝,何以自信地择优而嫁呢?因此,无论抱以什么目的,工作都不是无所谓,刚好相反,是非常重要。4、

  女人应该安心立命,薪水够用就好;女人安心立命中的命是哪方面的命?是底薪矮职的命?还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命?无论是哪一种命,都不是女孩的命。俗话说,女孩者,明珠也。什么是明珠?高贵、优雅、美丽。这才是女子的命。而要成为明珠,并非看上天造化,而是看自我的造化。女子无命。命在自己。让我们再回到我们开头的故事。究竟谁破了无明?貌似前者衣领光鲜,其实却昏暗无明。表面上看,我们觉得前者进入了世界500强的公司,称心如意,实际上她的选择是无明的。原因就在于她错误地以为选择公司只看薪水,而薪水用来生活何处,却是懵然不知的。最典型的就是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所折射出的道理。反而是后者,虽然只是进入了小广告公司,确是破无明的。用8个小时的忙--即心死--换取短暂的快乐值得吗?然而,如果8个小时都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本身就不是值得和不值得的事情了。当然,破无明不仅是思维上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公司,方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工作并非无所谓,乃是幸福之根本。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高薪,方可拥有更持久的青春、美丽和才华,方可对于爱情婚姻处于主动,择优而嫁。不安心也不立命,命运乃在自己手中。

  工作就是工作

  工作就是工作有一修禅者,平时由于难以戒口而在修行中难以突破,并且经常自责,烦恼丛生。因此他上山寻大师解惑。大师问之:你为何而烦?修禅者答曰:我乃贪吃。大师仍问:你为何而烦?修禅者依然回答:我乃贪吃。大师再三问之:你为何而烦?修禅者怒曰:我乃贪吃!大师棒喝:那你为何不将你的舌头割掉?我们在工作当中,由于不被重视,得不到升职,无法加薪,同事关系淡薄,责任重大等等原因,导致经常不顺心和烦恼。而这样那样的烦恼,便是无明生我执,我执生业行。在我们的心灵诊所里,遇到的最多的求助者,几乎都是被这个业行折磨得憔悴不已。男的无精打采,甚至有些精神分裂。女的则披头散发,毫无光彩。工作虽然重要,但是也无妨被工作中的各种烦恼业行折磨至此啊!我身边有一位同事,位居高职,一代女豪,呼风唤雨。可是,她并不快乐。我知道,我跟她同一天进入公司,知道她这几年以来爬升的很累,很不快乐。--虽然,她终究是位居高职了,然而,她却经常跟我诉说各种不快乐。经常言累。她这样的累,这样的不快乐。我们继续看看那个大师和修禅者的对话:大师棒喝:那你为何不将你的舌头割掉?修禅者惭愧不已,因为他根本没有勇气这样做。于是就灰溜溜地走了。一个月后,修禅者依然受贪吃的烦恼折磨,终于受不了,再次寻找大师帮助。大师依然问:你为何而烦恼?修禅者依旧回答:我乃贪吃。大师问:你为何不割掉你的舌头?修禅者马上拿起刀,作势要割掉自己的舌头。然而此刻,大师却及时阻止了。修禅者不解,乃问为何如此。大师问曰:你的舌头在哪里?修禅者乃悟,弃刀而去。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应该跟这个修禅者一样,务必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舌头在哪里?职场烦恼根源的舌头在哪里?是否我们辞职,就可以得到根除烦恼,得到快乐么?辞职并非职场烦恼之舌头。至于我们真正的舌头在哪里,我们继续看修禅者和大师的对话:修禅者乃悟,弃刀而去。然而,大师却摇头不语。终于,一个月后,修禅者再次来到大师草舍这里求助。大师乃笑着问:为何而来?修禅者低头答曰:我虽悟得禅,已经去掉舌头,却依然不安,内心烦躁不已。大师摇头笑曰:不,你的舌头仍在。修禅者不解地问:为何如此?大师笑曰:舌头就是舌头,跟烦恼何关?修禅者再次恍然大悟,乃离去。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知道职场中的各种不快乐和烦恼的舌头在哪里了吗?是的,工作就是工作,仅仅只是工作。我们任何一种工作,任何时候的工作,都仅仅只是为了将某事做好。我们的目的是在于如何把事做好。--做事,做任何事,乃平常之极。无论是普通职员还是高管,都只是一件工作而已,何来烦恼?你呢?你的工作是什么?记住,你的工作仅仅只是你的工作,并非你人生的全部,更加不是你人生的意义所在。这并不是让我们忽视工作,而是让我们明白,工作仅仅只是工作。如果我们明白工作只是我们人生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就应该更加清醒淡然地处理我们的工作和内心幸福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能将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升职、无法加薪、同事淡薄、责任重大等任何事情,无非都只是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而已。烦恼何来?做好便是。

  让工作充满乐趣

  工作中的任何得失,任何职位变动只是暂时寄旅在人身上的东西。死去的国王,对一只活的老鼠都心生羡慕,又哪里比得上一个普通人?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乐趣,我们是无须羡慕老鼠的。所以,升职加薪时不必高兴,失职降薪时也不必忧愁。工作就像我们吃饭吃什么一样,吃饭怎么吃一样,普通之极,我们又何必为它发愁?让工作充满乐趣有一女友,平时见我总是诉苦良多。我就问他为何而叹。她说:你不知道,我平时工作累得要死,但是却从来没有被公司重视过。于是我问她:那你知道你所做的工作,对于公司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吗?她沉思良久,摇头不知。我于是就告诉她,无论你的工作有多么卑微,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细小,无论你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繁琐和具体,但是,你所在的职位,所进行的工作对于公司而言却是重要的。她依然不明白我所说的话。你的工作不是不被重视,而是你自己不重视。你对自己所担任的职位和责任,以及对公司的意义完全不知道。你自己都不重视,公司怎么会重视你呢?其实你不是认为公司不重视你的工作,而是你认为公司不重视你的这个人。我说。她听后惭愧不已。下次再见的时候,她不再是诉苦,而是告诉我她工作中的各种快乐的事情。在公司里,大部分具体繁琐的事情都是由女孩子来做。因此,许多女孩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偏见:我在公司做的事情是具体的,微不足道的。这样的偏见,就会让女孩总是有着一种不被需要不被重视的失落感。这样的失落感转化为敷衍了事的应付工作,最终离升职加薪无缘也是理所当然了。自己不忙的时候就要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工作对于公司而言,意义究竟在哪里?如果我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就说明我们根本没有破无明。在任何一家公司,每个人的工作都是重要的,都是关键的。这就比如一部车一样,车上每一个零件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就像故事的开头一般,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埋怨公司对我们的工作不重视,而是埋怨公司的老板对我们的个人不重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有过重视我们身边的老板或者上司吗?我们有重视过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吗?我想能正面回答的人肯定不多。公司人数众多,女孩子总是选择一两个作为亲密好友,而不会满室皆朋。而自己对其他公司的同事如此,其他同事何况不也如此呢?再说了,我们又有多少次关心和重视过我们上司和老板呢?他们的工作虽然外表上看起来比我们重要,但是他们肩膀上扛着的责任和风险却哪一点不比我们的重要呢?因此,我们平时如果不想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漠视,那么也请应该对我们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重视起来。纵使每天只是一个善意的笑容,我们也会换来一天灿烂的阳光。

  《无门关》一书记载一则禅宗公案:一次,怀海禅师说法结束,大众皆退,惟独一老者逗留,于是怀海禅师问道:你是何人?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求佛时曾在此山修禅传法,因一位弟子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回答:不落因果!因此一语,五百世堕落野狐之身,今请大师慈悲开示,令我脱野狐之身!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怀海禅师答道:不昧因果!(不被因果蒙蔽)老者大悟,随即告辞。翌日,怀海禅师领寺中众僧到后山,并找出一狐尸,令以亡僧之礼火葬。不落因果,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报应,并不符合因果的道理,有因就有果,任何人都无法逃出因果之外。佛教故事中,连已得道成佛的释迦牟尼佛,都曾经因为因果报应所苦,头痛三天。我们很多时候,在工作中就是这只不落因果的狐狸。其实很简单:我们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如何对待我们。重视我们的工作,重视我们身边的同事、上司和老板,同样他们也会重视我们。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就会变得充满乐趣。

  认识生活

  生活篇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宽恕,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宽恕的本身,除了减轻对方的痛苦之外,事实上,是在升华自己。因为,当我们宽恕别人的时候,我们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假如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对别人的行为不满意,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般人说我恨你。但是你恨对方,对方也许并不知情。因为不知情,他也不会少一块肉,或有任何损失,反倒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有恨而一刻不得平静,痛苦不已。因此,我们要了解,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唯有懂得宽恕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托钵还更痛苦。快乐不是别人可以给我们的,而是要由我们自己来解脱,自己来超越。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要太过敏。太过敏的人,对周遭的一切都太在意了,那就像自己拿了好多条绳子绑住自己一样,真是自找麻烦。佛陀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训诫弟子们要大智若愚。假如,自己觉得修养没那么好,没办法轻易宽恕别人,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到不喜欢的人就远离,不要跟他亲近。远离恶缘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自己无法自主时,就要先断恶缘。因此,快乐是从宽恕别人中来,宽恕是升华自己的本源,两者相辅相成,若能如实地运用在生活当中,那么,便能与佛法相应而不悖离了。认识生活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法,数年后,准备回天竺国。临行前,他对弟子们说:你们跟我学了这么多年,总该有些心得吧?大家说说吧!道副首先说:我的见解是,不执文字,不离文字。将文字作为悟道的工具。达摩祖师说:你得到了我的皮。尼总持接着说:我的见解是,就像念佛的人,必须升起信心的时候,一念就往生到了东方阿闪佛国。一见就不再见了。达摩祖师说:你得到了我的肉。道育说:我的见解是,四大本来空,五蕴亦非有,所以无一法可得。达摩祖师说:你得到了我的骨。最后轮到慧可,他什么话也不说,走到祖师前礼拜祖师,然后回到原来的地方。达摩祖师说:你得到了我的髓。接着,达摩祖师告诉慧可,从前,佛祖将正宗禅法传给了迦叶大士。后来一直辗转传承,传到了我这里。今天我就将它传给你,你要好好爱护保持。我还要授给你袈裟和传法信物。然后对大家说:你们刚才自己的表述,已经看出你们修炼的程度。你们心里也一定明白。生活之禅在于生活。我们无需钻研经典,也可从生活的各种琐碎事物当中留意观察而得到禅机。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许多道理、人生哲学、规律和技巧,其实从小都知道,却为何有些事情总是在年龄逐渐上升的时候才会真正地感悟和理解呢?许多事情,我们曾经以为懂了,明白了,事实上岁月却一而再地告诉我们,我们当初是错的。女孩子由于天生是掌上明珠,因此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管教比较严格,许多情况下都会乖巧地尊奉父母的各种安排和教导。曾经我们听父母的话不能早恋,长大后却后悔莫及:人生之恋情就是在我们最青春烂漫的青少年时期啊!我们的长辈,自小就会教导我们各种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开始的时候摄于一种传统的权威感而遵循,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只盲目地遵循罢了。比如,我们自小都懂得的许多的礼貌:见到长辈我们要称呼其尊称。然而,我们虽然知道这样的尊称是必须的,这是父母的教导,是一种对长辈的尊重。可是事实上,我们自小其实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为什么他比我年长一些,我们就要尊重他呢?难道年小就一定要尊长年老的吗?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们多问自己几句,我们就会慢慢发现,其实我们根本不懂这个礼貌为什么而存在。有疑问,才会有追求答案的努力。人生本身就是由这么多的疑问组成。禅宗本身就是一种疑问:什么是禅宗?怎么修习禅宗?怎么悟?怎么活得禅机?这样的问题,我们从生活中观察,可以得到许多许多我们曾经自以为知道而又被我们颠覆的答案。

  所以,认识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道修禅方法,也可以说是我们要活的一种淡然的、快乐的、无忧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一种方法。我们人类生活中,整个世界都是由各种语言体系来解释。我们认识世界,人类为了传承经验,是无法避开语言--即文字的这个体系的。而我们人类-语言体系-真实世界,是这样的三重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是隔着一层语言体系的。可是,我们的语言体系真的是可以完全解释世界和传承经验吗?我们许多人都知道人定胜天的道理。但是许多人只知道其中的字面含义:人是一定可以胜天的。可是,我们知道,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文字的把握,是具备非常高深内涵的。我们务必要对这个人定胜天的内涵,从这个词的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中挖掘出来他们真实的含义,再结合我们的经验,我们方可说,我们知道了人定胜天的意思了。我有我的理解,我也有我的经验,你的理解和经验也会跟我的如此: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战胜天呢?天要下雨,我们无法战胜它。天要让我们在某一件事情上失败,我们也无法战胜天。天就是我们的人生的所谓的命运,我们是不可能战胜命运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我的理解就是:所谓人定胜天,并非人一定可以战胜天,而是人一旦淡定之后方可真正的战胜天。为什么这样说呢?人淡定,才可以战胜我们的命运。--也就是说,当我们淡然的对待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安定,而一旦我们人可以安定的时候,命运对我们而言又有何意义呢?战败敌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敌人消失。所以,当我们说,人定胜天的时候,我们不能只限制于人定胜天的四个字,而是要将之生活化,将之自我化,让我们的心灵真正的去观察我们的生活,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定胜天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真正的认识生活呢?其实挺简单的,首先我们都知道,文字本身也是由某个人或某群人创造,他们创造文字的时候难道就对世界完全理解了吗?他们创造文字的时候又是通过什么来知道这个世界的呢?是的,就是观察。我们也一样,我们可以借助文字来观察这个世界,但是我们除了文字,还可以通过眼睛、耳朵、感受等各方面来观察这个世界。

  你要成为谁

  你要成为谁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大智论偈:业障有两种,一种是烦恼,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烦恼障。另一种是知识越多,思维被这样的知识条文束缚而越发无知障。我是谁?这个问题,无论是男还是女,无论是老还是幼,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内心里问上自己上百次,我究竟是谁?我们来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小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是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是学生,我们是学校里的学生。工作后,我们知道,我们是员工,是公司里的员工。结婚后,我们知道,我们是妻子,是某个男人的妻子。有孩子后,我们知道,我们是母亲,是某个孩子的妈妈。我们看,我们是谁呢?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轮回了。我们曾经是妈妈的孩子,然后我们却又成了孩子的妈妈。虽然我们发现了这个轮回,但是我们似乎却还不知道我究竟是谁。认识我是谁,跟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一样。只要我们愿意观察,愿意为什么的多问,我们就可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是的,究竟我是谁呢?我们通过上面就可以知道:我首先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种身份,然后我自己认为的我是谁。我是有这个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自我的认识结合而成的。如果我们对外部的世界都不细心观察,那么我们就不能得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正的认识,那么我究竟是谁肯定就是模糊的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回答。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一个我们自己不想承认的答案而已。我们知道,我们小的时候,无法选择做我是谁,可是等长大之后,所有的我是谁都是自己的选择。所以说,我们问我们是谁,其实是想问我要成为谁。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

  我是谁,那是过去的。我要成为谁,那是明天的。其实我们何必迷茫不知所措呢?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完全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当我们的几个我在打架的时候,我们选择不再成为谁不就可以了吗?所以,烦恼很多时候都是自我寻找的。都是自我妄心在虚构一些烦恼和压力罢了。如果过去我们不可改变,那么我们可以从改变今天,改变现在开始:努力地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谁。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员工。同样我们也可以马上选择成为别人的妻子、妈妈和员工。这一切,都在乎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权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已经是谁怎么办?很多人,由于习惯了一种生活,习惯了成为一个谁,最后就陷入了这个谁的生活方式里。这就是所谓的围墙。其实推倒一堵墙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只是,我们要重新面临更多选择罢了。所以,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成为谁。从现在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要成为谁?

  六根

  六根有一次颜渊在为孔子煮稀饭时,天上突然掉落了一样脏东西,于是颜渊就用汤匙将它舀起,咬咬看它是什么,碰巧孔子在他身后,见状便不高兴地说:唉!这个颜渊怎么这么不懂敬师的礼节呢?孔子将此事告诉子路,子路脾气很坏,个性冲动,马上跑去找颜渊算帐;待颜渊讲明原由,子路才心平气和地向孔子说明。孔子便集合弟子们说:我孔丘亲眼目睹颜渊偷吃稀饭尚不真确,更何况平常在大街小巷所听到的是是非非,又怎么会准确呢?人本来可以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我们却会为了一点小事,把自己搞得烦烦扰扰,无法宽恕、原谅他人,只想改变别人,而又不反省自己的人,将会抱憾终身而随业力坠落。六根:六根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根。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到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放下他触其实是放下我们身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女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评头论足,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嘴巴。女孩也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放下他触就对女孩更有意义了。比如说,许多女孩,化妆和减肥都是为了他人,自己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爱人而幸福,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都交给了他人,反而自己什么都没了--如果这些他人都不见了呢?我们自己呢?我们去哪里寻找我们自己呢?我们平常听到的断六根,更多的是从心灵上斩断六根张狂和不受控制的妄心,目的就是在于让我们的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静,只有真正平静的心,才可以因小乐而乐,因小悲而无伤。一切坦然面对,快乐就必然常在了。要断六根,我们首先要懂六根。六根之眼入:我们的眼睛喜欢看美的东西,就比如我们女孩喜欢各种漂亮的衣服、喜欢美的容妆、喜欢优美的风景等等,当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这些美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快乐,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我们就烦恼和痛苦。六根之耳入: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动听的音乐,喜欢听愉悦的声音,喜欢听到好听的话语;我们的耳朵不喜欢听到烦躁的声响,鼓动的噪音和不好听的话语。前者让我们快乐,后者让我们烦恼。前者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快乐,得不到的时候我们也会痛苦。然而后者我们得不到却不会得到快乐,反而只是自然罢了。六根之鼻、舌入:我们的鼻子喜欢闻到甜美的味道,我们的舌头喜欢品尝香甜的美食。我们的鼻子讨厌闻到臭的味道,我们的舌头讨厌吃到腐臭的食物。所以说,我们的鼻子和舌头都喜欢香的东西,不喜欢臭的东西。六根之身入:我们的身体喜欢得到舒适的睡觉环境,喜欢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喜欢得到舒适的抚摸,反之我们会烦恼和痛苦。六根之意入:意乃意识,意识都是建立在前面五入的基础之上。有了其他五入才会有意入,我们的意识才会喜欢幻想一些美的东西,对明天会充满美的期待,这些我们称之为期望或希望。反之,我们叫之绝望和焦虑。我们幻想明天会有一个好的旅行,会碰到一个帅帅的男孩,我们就会得到一种意识上的快乐。如果我们担心明天上班会迟到,明天可能面临失业等等,我们就会焦虑,就会烦恼。所以我们要知道,六根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六根还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比如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会为之而快乐。我们吃到好吃的点心,会为之而满足。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舒适之所,会为之而开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断六根呢?是的,我们要断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些所滋长的那种不受控制的欲望和妄心。我们要断六根的什么?比如说,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会快乐。我们不能断了我们的耳朵而不去听优美的音乐,我们是要断掉我们的快乐来源对于优美音乐的依赖和欲望。断掉的是依赖和欲望,唯有这样,我们有优美的音乐的时候我们应该快乐,而没有优美音乐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不用不快乐--就这样,我们就足够了。

  烦恼源自欲望

  所以,我们要断六根,不是要断掉我们六根,而是要断掉我们六根的依赖和欲望自我,就是我内心快乐的锚。我们的内心是否波澜不惊,是否安静如常,是否岿然不动,就在于我们的内心的锚是否稳定。烦恼源自欲望一则寓言: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孩哭泣不已,他就问小孩:你为什么哭泣?小孩就说:因为家贫,无力奉养父母。我变个金块,你拿回去孝敬父母,如何?吕洞宾被孩子的孝心所感动,随手指着路边的石头,那石头立刻变成金块。当他把金块拿给孩子时,竟然被拒绝了。为什么你连金子都不要?吕洞宾很诧异。孩子指着吕洞宾的手说:我要点石成金的手指。这则寓言,内容不长,却发人深省。贫穷饥饿的孩子面对诱惑,激发了他的欲望,欲望升级到连金子都不要,竟要点石成金的手指。由此可见,诱惑令人心智迷乱,诱导自己步入歧途。诱惑,可以解释为引诱、迷惑。诱惑一词,出自《淮南子》,诱为先导的意思,惑则是给人以假象之意,就是要诱导别人离开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准则,步入歧途。人在尘世,五颜六色,流光溢彩,风暖花香,目眩头晕。可以这么说,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处于诱惑的包围之中:名利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声色的诱惑、美食的诱惑、锦衣的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凡此种种,都能勾起你的联想,激发你的欲望,令你心智迷乱,欲得之而后快。在诱惑面前,有人接受了,有人拒绝了。名利,尽管大家有时鄙视它,诅咒它,但它毕竟是富有魅力的奇妙的东西。要不,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向往,在追求,在奔波。《史记o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传说乾隆皇帝微服游江南的时候,有一次在山上眺望景色,看见许多帆船在海上驶行,往来如织。他便问身边的大臣,那几百只船上的人在做什么,他的大臣答道,他只看到两只船,一只叫名,一只叫利。可见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多么大,非一般人所能放得下的。许多有修养的高僧大德和贤士能够避免利的诱惑,可是只有最伟大的人物才能避免名的诱惑,可见有的人能放得下利,却不能对名放下看破。面对诱惑,凡人都难免冲动、浮躁,难以自制,而戒律却在提醒你不能屈从诱惑,必须保持住做人的清白,提升起人格的尊严。《玉堂丛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州曲吏曹鼎捕盗时抓获一女子甚美,目之心动。正巧这晚由曹当班,此女子多次对他暗送秋波,搞得他心慌意乱,于是他将曹鼎不可四字写于纸上,用于自戒。这四字曹鼎写了烧,烧了又写,如是数十次之多,终于克制了自己骚动的心。为此,曹鼎的自戒是难能可贵的。

  快乐的妙诀

  诱惑是一只美丽的青鸟,翔飞于古典和现实之间。面对诱惑,君子可能变成小人,忠良可能变为奸佞,坚定的革命者可能变为贪图小利的可怜虫。然而,凡事须辩证地对待,面对诱惑,关键在于人不可被诱惑所奴役异化,人可以被诱惑所包围,但不可被诱惑所湮没,否则,人便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人一旦失去了主体性,岂能称作人耶?由此观之,面对诱惑,既应有所取又应有所舍,既应有所投入又应有所自持,既应有所热忱又应有所节制,从而能在诱惑的包围之中,头脑清醒,心态平衡,行为规范。理学家程明道与弟弟程伊川共同赴友人宴席,席间友人召妓共饮,伊川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明道则毫不在乎,照吃照饮。宴后,伊川责明道不恭谨,明道先生答曰: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这是何等洒脱的胸襟,正是云月相同,溪山各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是凡人所不能致的境界。快乐的妙诀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前面我们也说到这个故事,现在读者是第二次看到这头团团转的牛了。但是故事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却是不同的。前面的故事主要是让我们认识识,让我们认识我们的世界。而这里,则是让我们认识到:假如我们受到我们触的束缚,我们就会像这个老牛一样,只会团团转,不得自由,不得悠闲,不得快乐。尝试做触景生情,很多人都误解了其中的禅机。许多人以为触景生情,触的是景色,生的是感情。实际上是:触的是人生之景象,生的是人生之感情。人生之景象就是我们身边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之情就是我们人生中对于自我的一种感情。有怎么样的身边人和事,就会有怎么样的自我的感情。

  当我们的六根在获取这个世界的体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被这个获取的来源所牵制了。就比如,我们女孩子追求美貌,什么是美貌?我们追求自己的美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问题是,什么才是美貌?这就是触--我们如何得知美貌的这个源头就是触。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什么样子的女人是美貌?的呢?源自于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身边阅读到的时尚杂志、电视时尚节目、网上关于明星的介绍和自己身边人的嘴巴。时尚杂志是从我们的眼入,别人的嘴巴是从我们的耳入,然后进入我们的内心,对我们的自我进行影响。同样的,当我们说这个美食,那个香奈儿香水和一辆好的宝马车等等的时候,我们无不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所有这些,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最终都是从我们的六根而入--即六根是了。我们知道,六根有一根叫意根,什么是意根?意即是我们的心,是内心里最坚固的自我。而这个自我,才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接触的基础。自我坚强了,所有的都不能让我为之动。我就是我,我不因为别人怎么说就变成不是我。是的,究竟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呢?我们六根追求的不也就是这些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六根之所以让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心。对于美食,如我们觉得喝白粥也是很好吃的美食,我们何必要去追求鱼翅鲍鱼呢?所以,一切的一切,终归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取决于我们的自我。但是问题是,我们的自我,有足够的坚强吗?我们的自我是真实的吗?我们真的是喜欢喝白粥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假喜欢呢?诚心地多问问我们自己,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恭喜,你可以真正地快乐了。快乐,最终还是要反求诸己。反求于我们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我们的态度是真实的就可以。相反的,就算我们每天都跟着潮流走,我们就是喜欢听潮流音乐,穿潮流服饰,那又如何呢?只要我们问我们的内心,我们是因为别人觉得潮流的东西是美的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觉得这个是美的?自己内心清楚,那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痛苦和焦虑,都是源自于我们的环境。是环境塑造了一个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心,就为这些环境所影响而烦恼痛苦焦虑了。烦恼越多,痛苦越到,焦虑越多,我们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憔悴,再好的身材,一旦烦恼多了,痛苦多了,焦虑多了,也会变得不健康甚至肥胖。这就是恶性循环了。身材如此,样貌也是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尝试做个"放荡女"

  我们要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即人和事物进行警惕。多点想想,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是真的如此吗?这些事物是别人的快乐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快乐呢?比如我们看到大海一样,我们是因为别人跟你说海很漂亮,还是我们真的觉得眼前的大海很漂亮呢?我听我们喜欢的歌,是因为别人说好听,还是我们真的觉得很好听呢?我们身上的香水味,是因为别人说好闻,还是我们自己觉得真的好香呢?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因为别人说的好吃还是真的我们喜欢吃呢……青春常在的秘诀不是在于我们外在的保护和对化妆品的依赖,而是在于我们的自我,是否可以保持平淡而安静的快乐。如果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每天都穿上我们认为漂亮的衣服,每天都可以听到我们真的喜欢的歌曲,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尝试做个放荡女济公(1130-1209),原名李修元(缘),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道济天性好动,不喜念经,难耐打坐,经常和那些顽童厮混在一起,作呼洞猿、斗蟋蟀的游戏。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众告到方丈室,慧远却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癫僧!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作癫僧。慧远圆寂,他失去庇护人,被迫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癫僧绕市廛。活脱脱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从外表看,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识得六根苦,方得六根甘甜。不懂得六根之苦的人,肯定也得不到六根之甜,而只会陷入六根的痛苦轮回之中。六根得则乐,六根不得则苦,依此循环,轮回不绝。就比如济公一样,假如他没有认识这六根之苦的本质,他又如何做得到蘸大蒜吃狗肉和西湖酒醉无归这样的事情来呢?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六根有苦,就杜绝六根之甜。就比如我们女孩子喜欢吃各种甜美冰淇淋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吃冰淇淋会让自己变得肥胖而就永远不吃。我们喜欢吃,就应该吃,快乐与否不在于我们吃和不吃之间,而是在于我们吃多吃少之间。能放下六根,我们就可以得到快乐。如果我们的内心,一直都纠结于各种六根之苦,那么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六根之甘甜。所以说,我们很多人都恐惧。比如说,许多女孩子恐惧自己会变得肥胖,因此就放弃了许多美食。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既然眼睛喜欢美的风景,那么我们就让眼睛自由地去欣赏美的风景。我们喜欢美丽的身体,那么我们就大方地欣赏自己的美体。何必要纠缠于如此多的世俗限制,限制自己内心的快乐呢?同样,我们喜欢靡靡之音,就是喜欢,喜欢就可以了,何必要害怕别人言说呢?放开我们的眼睛,放开我们的耳朵,放开我们的鼻子,放开我们的舌头,放开我们的身体,才可以放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眼睛勇敢地去看美丽的风景,让我们的眼睛追求美丽的容颜,那又怎样呢?我们快乐就可以。我们没必要杜绝眼睛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愉悦。放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情歌,听摇滚,听别人恭维我们漂亮,听别人赞美我们优秀,我们没有必要去逃避这些声音给我们带来快乐和享受。放开我们的鼻子,让我们去闻花香,闻身上迷人的香水味,闻哈根达斯的味道。放开我们的舌头,让我们大胆地品红酒,静静地喝杯卡贝奇诺。放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睡在柔软的榻上,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放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勇敢地去接受这六根带来的甘甜。只要我们知道一点就可以:有,我们就加倍地快乐和满足。没有,我们要平常心处之,不强求,不勉求。欲望不是在于杜绝,而是在于节制。适当地放荡不羁就是个性人生,就是快乐人生。愿我们都可以跟济公一样,想喝酒的时候就喝酒,何必在乎是否淑女呢!大声吆喝一下:小二,来两斤牛肉,三斤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