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紫毛萝莉:国家公关时代 "中国红"透出大国自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8:04
2011年01月23日 07:00:23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近日,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在美国纽约明艳绽放——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在这段时长60秒的宣传片中,中国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和普通百姓逐一亮相,笑容温暖,神色自信,于静默之间传递大国的声音。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播出国家形象片的荧屏侧面写着“感受中国”的英文字样,格外醒目。
此前,国家商务部曾向全球投放了一则“中国制造”的广告片,但如此向西方展示中国国家形象还是第一次。这部国家形象片在向世界传递着什么?而美国公众,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市民说,这部短片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阳光,让人油然而生到中国看看的愿望。
有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国际形象公关”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愈趋自信的中国开始主动展示自己。中外媒体认为中国开始步入了“国家公关”时代。
全球其他一些国家,实际上一直非常重视“国家公关”,注重国家形象推广。韩国最爱打明星牌,日本重推环保形象,瑞士依托重大事件推广形象......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用世界公众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尤为必要。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宣传片仅仅是“解密中国”,拉近中国与世界距离的开始。

17日一早开始,一则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播放。在接下来4周时间内,从每天早6点至凌晨2点的20小时内,这则宣传片每小时播放15次,总计播放将近万次。图为纽约时报广场宣传片播放现场。中新社记者 孙宇挺 摄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纽约时代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商业街区,这里广告林立,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每个新年到来的时候,这里总会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这里,让许多美国人眼前一亮。
这部由国务院、中国新闻办筹拍总时长60秒的形象片,被称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一短片集纳了来自中国的59个人物,平均每人亮相只有1秒,但是这59个人物的微笑、自信却给关注它的美国人带来深深的感动和亲切。
每天早晨6点到次日凌晨4点,人们都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以每小时15次的频率看到这些来自地球另一边的友好面孔。而且华盛顿市也在播放这部形象片。
画面中的59个人,有很多是美国人十分熟悉的,比如:姚明、邓亚萍等知名运动员、以及一些艺术家、科学家、航天员,当然还有一些他们叫不出名字的普通老百姓。但是,他们却知道形象片中的这些人物一定是当代中国人的形象,也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形象。外国媒体报道说,中国的宣传片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到来之前的“盛大派对”,展示中国的软实力。
通过形象片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是近年来公共外交领域的一个新亮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的意义是把一代真实的中国人,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示给美国的公众。在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代表着这个领域的发展。航天员杨利伟目前正在海南执行任务,他得知了中国形象片播出的消息后很高兴,他说片中他旁边站着的是他的战友,但是在他们身后,是中国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外专家“围观”中国软实力
拍摄“真实的中国”是一种自信
从“宣传”到“传播” 中国迈入“公关时代”
中国首部国家形象片在美亮相 外媒赞展现软实力

中国首部国家形象片在美亮相 外媒赞展现软实力
主创详解中国国家形象片:诞生背景·要素·选角·背后
国家形象片拍“中国美人” 章子怡范冰冰等入镜(图)
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隆重亮相核心是改革开放而非其它
外媒评价国家形象片:为“胡奥会”“造势”
国际新闻早报: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纽约
探寻国家形象片中的“草根英雄”
2011年01月22日 21:06:2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正在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当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新华社发(吴凯翔摄)
…………………………………………………………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对美国人来讲,维族老妈妈阿里帕、乡村女教师李灵、热爱航海的翟墨和鞍钢工人郭明义还是比较陌生的面孔。他们不像姚明那样被体育迷津津乐道,也不像章子怡一样,出现在很多电影里。
但他们和其他中国各界精英一起,出现在17日在美国开播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向美国观众讲述中国普通百姓的故事。
看着片中的自己,阿里帕有些遗憾。“早知道是宣传我们国家的形象,我就会好好准备一下了,在乌鲁木齐订制一套漂亮的民族服装。”她说。
去年来北京拍摄时,这位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维吾尔族老人并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后来当被告知片子要在全球播出时,阿里帕感到很紧张。
“我一直出汗。”她说。尽管只是出现一秒钟,她在拍摄时总是问工作人员:“我能不能拍好啊?这样行吗?”
影片中,这位维吾尔族老人身穿鹅黄色长袍,戴着花头巾,慈祥地微笑着。“我是以一个母亲的形象出现的,代表了中国的母亲。”她用维吾尔语说。
阿里帕自上世纪60年代起,含辛茹苦抚养着收养的维吾尔、汉、回、哈萨克4个民族的10名孤儿。在她家里,至今保留着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锅,在过去的岁月里,阿里帕妈妈和已经过世的阿比包爸爸,每天就是用这口锅,做出饭菜,养育这些孤儿和他们的9名亲生孩子。
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是几代同堂,全家共有180多口人。
搜索更多阿里帕 国家形象片 的新闻
国家形象片中的普通中国人和他们的故事
详解中国国家形象片:诞生背景·要素·选角·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