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点红色出击没反应:说出事情的真相(王克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22:38
       作为记者,天然的使命就是无限地接近事实真相。这需要智慧,勇气,骨气,也需要一些方法。
上一篇:新闻主播李瑞英的成名之路对调查性报道的若干思考2011-01-12 16:17   南方传媒研究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王克勤

编者按

转型中国,新闻层出不穷,真相穷之不尽。与之伴随而来的,还有种种难以抵达实情的无数障碍,或暴力,或权力,或金钱美女,或宝马香车,或进思维盲区,或撞铁板南墙。作为记者,天然的使命就是无限地接近事实真相。这需要智慧,勇气,骨气,也需要一些方法。本辑焦点话题“调查报道”,邀请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凤凰周刊、财经、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各家报刊的调查记者,为读者奉上一桌如何做好调查采访的盛宴。

插图 邝飚

□王克勤

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目的,以揭发政治权力与市场权力违法犯罪等种种黑幕为己任,由媒体独立调查完成的调查性报道目前越来越为中国新闻界,也包括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可与肯定。

在更多的中国媒体、更多的中国青年记者致力于调查性报道的今天,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梳理,很有必要。为此,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调查性报道的老记者,在此谈谈个人的见解与想法。

一、调查性报道概念

调查性报道,是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全面的侦察式、访问式调查,所完成的一种揭露被某些人或某些组织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行为内幕的深度报道,又称之为揭黑报道、揭发报道、揭丑报道、扒粪报道。

以法律和公理为准绳,对有违法律、公理的事件和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平衡的调查、取证、梳理,最后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以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为目的,以媒体独立调查为基本形态的报道,都可归为此类。

基于这样的宗旨,调查性报道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环保等领域均有适合调查性报道的选题。但是监督对象应该是特定的,即权力集团与资本集团,而不是对于普通公民不适当行为的揭发。

调查性报道核心特征有三:捍卫公众利益或公民权利,揭露黑幕,记者独立调查。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不能称之为调查性报道。

根据所报道问题的类型不同,调查性报道可分三类:突发事件类调查报道、专题问题类调查报道、历史真相类调查报道。

(一)突发事件类调查报道

媒体针对新近发生的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突发事件进行的深度挖掘与真相调查。它是一种对动态问题的调查报道,是目前调查性报道的主体。例如2003年《南方都市报》关于《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以及2005年《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属于此类报道。

(二)专题问题类调查报道

是媒体针对某一专题问题(包括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进行的深度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静态问题的调查报道,这类报道能够最充分地实现公众知情权,为公众提供解疑释惑的服务。例如2002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以及2010年发表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属于此类报道。

(三)历史真相类调查报道

是媒体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真相的再调查,揭出历史事件真实原貌,也是一种静态问题的调查报道。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以及中国记者杨继绳的《墓碑》,包括日本新闻界1974在《文艺春秋》发表的《田中角荣研究——他的金脉和人脉》,均属此类。

另外,调查性报道应该是深刻而全面的报道。理由如下:

一般而言,调查性报道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的一种。既然属于深度报道,必须有深度报道的基本特性。所谓深度报道的特性,核心在两个关键词:深刻、全面。不对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度挖掘,并回答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者,不能称其为深刻;不对事件或问题进行全面立体的展现,尤其是问题产生的诸多关联因素进行立体分析与解构者,不能称其为全面。此即深度报道。而当下许多青年记者所做“深度报道”,在我看来不过是长篇报道,仅仅是将浮在表面的有意思的故事展示给读者,不能说不好看。但读后,许多读者不知道作者讲了什么,根本没有回答为什么发展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事件的背景与关联因素有哪些,也没有交待。因此,不能称之为深度报道。

而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中,最应该具有深刻、全面特征的报道样式。

二、调查性报道在中国

宽泛意义上所讲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大约也有100年的历程,与美国调查性报道诞生的时间相吻合。最早的政治黑幕揭发者,有1903年被慈禧下旨活活杖毙的沈荩,还有终年不满31岁的黄远生,1915年1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市都板街广州楼菜馆门口被枪杀,做记者仅4年。

但是按照专业主义的角度看,真正严格定义上的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大约也仅仅十多年的历程。我以为当从1998年《财经》杂志的创办算起。《财经》与这个时期同样致力于揭发黑幕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一起将调查性报道定位在“捍卫公众利益”、“揭发黑幕”、“记者独立调查”这样三个核心特征上,并以此为选题的要件,尤其是《新闻调查》当时的选题要求必须是揭发黑幕的,这是最为核心的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跌宕起伏的发展,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轨迹呈现为“驼峰状”波浪式发展情景。

成长期:1998年《财经》杂志创办至2002年,调查性报道在中国兴起;

第一个高峰期:2003年,《南方都市报》孙志刚事件报道以及中央电视台评选出中国八大风云记者为主要标志。八个风云记者除军事记者冀惠彦外,其他均是揭黑记者。

第一个低谷期:2004年,有关部门针对全国性的舆论监督情形,出台了不许可跨地区跨行业监督的“两跨文件”,2005年、2006年调查性报道滑坡。

第二个高峰期:2007年,《财经》杂志发表了《谁的鲁能》揭发了当下转型中国“黑箱私有化”背景下,个别人“合法”瓜分700多亿国有资产的黑幕。

第二个低谷期:2008年奥运,2009年建国60周年,调查性报道进入第二个低谷期。

第三个高峰期:2010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分别出现了《山西疫苗乱象调查》以及《南方都市报》的《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把中国调查性报道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总体观察,严格定义上的中国调查性报道这十多年来呈现以下态势:越来越多的记者投身揭黑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介入揭黑报道;越来越多的好报道、好栏目在中国出现;调查性报道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与尊重调查报道记者。

如何进行调查性报道,从具体的操作看,我以为应该从选题、采访、写作、出版(出版他文另谈)四个方面着手。

三、调查性报道选题

(一)线索来源

要写出一篇好的调查性报道,首要条件便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获取新闻线索的路径一般如下:1.线人报料;2.公开的报道;3.同行推荐;4.内参及政府的相关文件;5.相关会议;6.网络信息(著名的公众BBS、部分博客等);7.亲朋间信息交流;8.读者来信;等等。

(二)选题原则

对线索的判断,是做好选题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选题遴选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公共性

公众所关注与感兴趣的难点、疑点、重点、焦点问题,或者关注者范围广的热门话题等,往往都是调查性报道选择的题材。在选择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时要紧紧抓住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直逼要害,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什么是难点?就是久悬不决的问题。难在哪里?根源在何处?深度报道必须把它挖掘出来。一次报道不行,再来一次;两次报道不行,再来第三次、第四次,直至把堡垒攻破。例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农民负担过重等,都曾是一个时期屡禁不止、屡纠不改的问题,调查性报道穷追不舍地揭露这些问题,在配合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疑点?就是公众感到困惑的问题,心头存在疑虑的问题,调查性报道可以为老百姓解疑释惑。

热门话题就是公众注意力集中的问题,时效性很强,调查性报道必须关注它,并揭示出本质和规律。

关注者范围广的问题,即调查性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

2.重要性

重要性的强弱取决于“新闻报道的主题将以某种方式对多少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对读者影响越多、直接影响越大、产生的影响越迅速,则新闻价值越大。

3.故事性

选题必须关注题材的曲折性、冲突性、显著性、异常性(荒诞性)、人情味。这是从受众阅读角度的一个重要考量。

4.独家性

最好独此一家的报道,如果大家都做过,那就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深度,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内幕。

5.时效性

时效性同样是考量调查性报道的一个要件。对历史题材而言,只要有深度无论是怎样的调查,对于大众传媒而言,都是新闻。

四、调查性报道采访

我以为“骂一个人是流氓不是本事,证明一个人是流氓才是本事。”情绪没有任何力量,真正有力量的是事实与证据。

因此,调查性报道的基本宗旨:寻找证据的过程就是调查性报道采访的基本过程。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过程中,证据的取得是关键要素,我们所进行的调查采访与查找文字材料的工作其实都是为了取得证据。调查性报道的真谛就是追问、求证,通过不断地追问、求证,找到最能说明事实真相的证据。所以说,对于采访的要求,须以最严格的规则确保记者以职业化、专业化的素养对待每一篇稿件。

因此,调查性报道成败的关键在采访调查。一个好的调查性报道其工作量配置应该是:10%用于选题遴选;75%用于采访调查;10%用于思考梳理;5%用于新闻写作。

为了做好调查性报道,我以为应该做如下规定:

(一)必须坚持不断研究。所有成功的调查性报道工作过程,其实都是专题研究的过程,调查性报道不仅仅是侦察、访问、核实,更多的是对于大量已知或未知情况的不断研究与分析工作。而做好调查前的背景资料的搜集研究,是完成整体调查采访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制订出周密的采访计划,并梳理出事情的主要问题之所在。

(二)必须坚持现场原则。这是刚性要求,即深入到新闻事件现场求证采访,没有在事件现场的求证过程,一般谈不上是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三)必须坚持多信源原则。即每篇调查报道中,准确信源不能少于6个,即事件中的正方、反方、中立方均应该采访到;其他相关各方应该采访到;事情关联的相关各级机关努力采访到。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是有偏见的,所以单一的信源就可能出现偏颇或不准确,即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要全面立体的呈现事实,只有进行众多的采访与核实,才能够尽可能的呈现出一个更加逼近真相的事实来。

(四)必须坚持平衡原则。给事件各方都提供表达的机会。

(五)必须坚持铁证原则。精确的报道才是客观的报道。对于各方面的说法与情况介绍都要寻找证据,以求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揭发报道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反扑,为了确保记者自己的安全,也要确保证据齐全。有了铁的证据,才能够呈现事实的真相。在寻找证据过程中,我个认为,物证高于书证,书证高于人证。对于调查中所获得的证据,要妥为保管,必要时请专业机构做证据保全。相关证据至少保存两年,现行民事诉讼的时效是两年。

要求写出的每一个字都有证据支撑,要求提供证据的人按指印,而且要有录音、录像。记者要将所有的证据复制之后,把第一手证据全部交到编辑部,编辑部拿到所有证据之后,再考虑编发稿件。

总之,不能为了好读而牺牲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六)坚持不断质疑原则。对于事件中任何一方的说法都要保持质疑,直到找到十分可靠的佐证。所谓新闻工作其实就是查证与核实的工作。

(七)坚持不断挖掘原则。对于事件本质与原因要坚持不断追问、不断挖掘,直到剥离出事件本质原因与深层根源。这样才能实现挖掘深度,达到深刻报道的目标。

(八)坚持海量采访原则。在调查中要大量的接触事件关联人,以追求全面、准确的还原事情真相。只有对资料的大量占有才能还原事实真相,因此,为了逼近事实真相,需要穷尽一切可能的资料与线索。

在采访调查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正式或重要采访必须录音。

2.见到采访对象后首先请教对方姓名、职务,并逐字确认。

3.要做好采访笔记,保证时间、地点、受访人等重要信息准确无误。

4.提交稿件时,同时需要提交稿件中所有信源的联系方式。

五、调查性报道写作

“准确、逻辑、客观、超然、平实”是对调查性报道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

1.宁可丧失部分新闻时效,也要确保事实准确;

2.宁愿不登,也要准确;

3.不能确定的事实,一定要舍得放弃;

4.对于关键事实,一定要核实、核实再核实;

5.直接引语不能少于10处。要客观展示当事人的原话,做到原汁原味。就是说:要求无一字一句无出处。

(二)逻辑性

要有强大的逻辑链条,这是调查性报道写作成败的关键。

(三)客观、超然

⒈坚持用超然客观的姿态写作。即“机器人写作”—保持置身事件之外的陌生人心态写作。2.只限于陈述事实,不得有任何评论。

3.不能为了追求可读性而牺牲与影响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客观准确地展示事实乃是记者的本分,扎扎实实的采访永远是职业记者的立身之本。

(四)平实

1.新闻专业的基石是真实!平白朴实的语言是最能够实现真实准确表达的语言。

2.不可用形容词。

3.学会保守的、谨慎的写作。写新闻永远不能文学化、情绪化,更不能慷慨激昂、随意宣泄。

150年前,即1861年美联社记者戈贝赖特便说过:“我们的行当是传播事实。我的指导原则不允许我就我所传播的事实做任何评论,我只限于报道事实。“因为事实本身会隐含态度,无须记者站出来指手画脚。记者的天职就是报道事实与真相。

(五)严谨

1.写作新闻要求有律师的严谨作派。

2.写作时要学会留有余地,我们距离真相永远是有距离的。

(六)其他

1.每800字左右应该设置一个小标题,以便于读者阅读。

2.稿件每个自然段一般不得超过六句。

3.提交上来的稿件必须尽可能保证没有错别字,逻辑通达。

4.文内不得出现“今年”、“去年”……字样(引用被采访者原话除外)一律写明具体年份。

5.文内不得出现“某某单位某某说”、“某某单位某主任”……字样,一律规范为:某某单位某职务某某某,如:南方周末副主编张三。

6.文中的数字原则上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

任何时候,记者要想到自己交出来的稿件就是最后的终稿、成品,是公开与读者见面的。不要有任何依赖思想,想像自己就是编辑。要知道被监督对象连你的标点符号都要研究,他们会挖地三尺,一定要挖出你的问题,没问题都要找出问题的。

为了保护自己,也要做得更加专业。严格来讲,中国的新闻专业主义是逼出来的。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