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 千代田 改造等级:李蔚普:给初学中医者的十封信(下)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41:43

六,谈外感和杂病
朋友们:
        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方法虽然很多,但大的分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按病因的分类法,所 谓风病、热病、寒病、暑病、燥病、湿病等等;另一种按病理的分类法,所谓太阳经病、阳明经病、少阳经病、少阴病、厥阴病以及气分、血分等等。凡按前一种方 法分类而又以整体性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外感病;凡按后一类方法分类而又以某一经、某一脏腑病变为主的疾病,被称为内伤杂病,两者的分界是怎样的呢?一 般说来:外感病初起多有”表证”,内伤杂病多无表证:外伤病多传变,由某-经而迅速转入他经,内伤杂病少传变,或始终只在某-经、某一脏腑。
        外感和杂病的分类,不仅是为了便于认识疾病,便于研究疾病,主要还是便于临床治疗。
        我们假如去临床,对于病人所患的疾病,首先就是弄清楚它是外感还是内伤杂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来讨论的,”金匮要略”是针对内伤杂病来 讨论的。有人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合起来称为”伤寒杂病论”,这样似乎对这两害的内容更加明确一些,虽然有些人主张以伤寒法治杂病,但杂病究竟有杂 病的特点,伤寒法并不能代替杂病法,否则的话,”金匮要略”也可以不要了。
        一般说来,外感病由于病邪侵犯人体的时间很短促,消耗人体精力尚不显著,相反地人体对于病邪的抵抗正处在一个高潮中,这时从整个的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 看,主要是“邪实”,而不是”正虚”。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针,主要是以”驱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如果因循瞻顾,在攻邪药中,又加上很多扶 正药,反而会助长邪气的上升,所以一般在外感高潮中,忌用参、朮、归、芪等补药(当然也有一些素来虚弱的病人,-旦受外感病的侵袭,抵抗力相当薄弱,邪 实、正虚,参、芪又在所不忌)。
        内伤杂病均由病邪淹缠日久而起,消耗人体精力很大,虽然有一些病人对于病邪的抵抗,仍然表现出波浪式。的”高潮”,但往往这仅仅是-种虚性兴奋,实质上并 不同于外感病的真正的高潮,这时从整个病理生理倾向-辨证上来看,主要是”正虚”,而不是”邪实”,根据这一特点,所以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扶正为主,正胜 邪自衰,同时由于内伤杂病系积渐而成,它的恢复也应该是逐渐恢复的,不能求其速效。
        清代名医吴鞠通先生曾总结外感、内伤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说:”治外感如将,拾内伤如相”。这确是两句名言,值得深刻体味。
        我们学习中医文献里面关于外感和内伤的知识,不能专从名词上去理解。”六淫”虽然属于外感病的范围(这我们在第      四次通信中巳经谈过了),但六淫的”名词”并不专属于外感,因为古代对于人体由于其他各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所造成的各种不同反应,也根据六淫的特性,给 它加上了”六淫”的名称,实际上它并非由于外在气候季节变化所引起。为了便于区别起见,古人又有”内六淫”、”外六淫”的说法。内六淫其实即属于内伤的范 围,外六淫其实即属于外感的范围。此如说:”伤风”、”伤寒”这是外感,如果”中风”、”肝风”、”内动”、”脾胃寒湿留滞”等,便不是外感,而是内伤 了。至于由于情志失常所致各种疾病,则均属于内伤范围。”黄帝内经”里面,有许多地方专讲外六淫,也有一些地方专讲内六淫,如”至真要大论”里面所讲的六 淫,就是内六淫,而”生气通天论”里面所讲的六淫,则属于外六淫(可参考”内经知要””病能篇”),它的界限,就是我们在这次通信中开头所提到的那样。
        历史上对外感或内伤,都曾经出现不同学派。在外感病范围内,有着鲜明不同的伤寒与温病两种学派:在内伤范围内,也有金元四大家等各种不同的学派。这几年 来,大家在学习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过程中,似乎主要偏重外感,而忽略内伤方面的学说整理,这是一种损失和偏向,急待纠正。
        外感方面的文献,我们将以后的通信中继续谈一下,现在我想重点介韶一下内伤方面的参考书。
        比较简单通俗的,有陈修园氏”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李士材的”医宗必读”,程钟龄”医学心悟”等,取材比较谨严的有徐灵胎氏”兰台轨范”,喻嘉 言氏”医门法律”;分析精细、切合临床实用的,有林佩琴氏”类证治裁”,姚国美氏”诊断治疗学”(江西中医专门学校讲义);搜罗广博的有沈金鳌氏”沈氏尊 生””杂病源流”,王肯堂氏”六科准绳””内科准绳”等等。这些书并非每本必读,主要是根据自己条件加以选择,先把一本弄得烂熟后,再参考其他文献,最忌 贪多嚼不烂,本本书都翻翻,而结果对那本书都没有什么心得体会。
        在 分门别 类上,外感和杂病虽然是各有范畴,但临床实际上,往往是既有外感,又兼内伤,或先有外感转为内伤,或先有内伤再受外感,这时难以截然分开。有一些内 伤病本来不严重,受了外感后重点在外感,就应先治外感,外感除后再来调理内伤;也有一些内伤病,本来就很严重,忽然受外邪侵袭?使其更加恶化起来,这时在 处理上,就应该适当兼顾,难分先后了。举例说:”补中益气汤”就是以内伤为主而兼顾外感的处方例,”参苏饮”就是以外感为主而兼内伤的处方例。诸如此类, 在处理上最应该有分寸,我们学习临床,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应摆在这上面,见识多了自然就会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要在老师所长以外找材料的话,关于这类 经验记载最多而具休的是各家医案,特别是有一些经注家阐述的医案,如”古今医案”、”叶案辨证”等,对初学更有帮助。
        在旧社会中曾经流行过一种偏向:许多开业医生不愿看杂病,而愿看外感。因为杂病都是慢性病,难期立竿见影,而且慢性病患者一般还能照常生活,病人的休养情 况(包括情绪等),医生很难掌握,如果病家不合作,往往发生了些波折,这时病家不责备自己而责备医生,使医生感到”劳而无功”,甚至感到-种压力,所以对 这类病往往推委或专以平稳搪塞,不
求有功,但求无过;外感病呢,病人当时的正常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不能不听医生的话,而且由于外感病还没有影响病人代偿机能,病邪一除,立可恢复,这时医生所受到的是一片表扬声,真是所谓”名利双收”。旧社会舆论既然如此,促使医生乐于治外感而不愿治杂病,这是很自然的。
        这几年来,大家对中医的要求又不同些,许多病家患急性外感病时,多不找中医,以为中医擅长慢性病,不长于急性病,至少没有西医快当吧;找中医的多属一些慢 性病(即杂病),虽然不见得都有办法,但是方法确实多些,满足了一部分病人的要求,也得到了很多病人对中医的好评。
        社会舆论是可以左右医学家研究的方向的,我在这里不是向社会呼吁,要求社会舆论正对中医的看法,我是想我们初学中医的人,不成为社会舆论所左右;我们不但要熟悉外感病的中医师知识,也要熟悉杂病的中医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掌握,作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医。

七、不要为伤寒、温病之争所困惑
朋友们:
        在前面几次通信中,我们曾经提到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伤寒与温病两种旗帜鲜明的学派。近几百年来,这两种学派展开了热烈的论战,宗伤寒的某 些人对于温病学说是不满意的,骂他们”轻描淡写、不负责任”,骂他们?制造”疾病”,甚至诅咒他们为”牛鬼蛇神”;学温病的人对伤寒学派有的也不客气,说 什么”江南无真伤寒”、”古方不可以治今病”等等,实际上就是骂伤寒派是”教条主义者”,是”顽固”。
        这些年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伤寒与温病之间渐趋调和,刀斧声是完全听不见了,代之而兴的说法是”温病是伤寒的发展”,”六经、三焦只是说法不同,实际是一样的”,”善治伤寒者必善治温病,善治温病者必善治伤寒”,这真叫作化干戈为玉帛吧。
        这种转变是不是正常呢?我们应该怎样看这个问题呢?在这次通信中,我们就着重谈谈这几个问题吧。
        我以为伤寒、温病学派由争论而渐趋调和起来,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解放前,中医被统治者歧视、诅咒,被斥为”封建、迷信、不科学”,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这 几年来,中医才被开始当怍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政治地位大大地提高了!社会上对中医的期望和要求也更加殷切了,中医界唯恐自己不团结, 所以有些人把学术论争,也就收起来了,尽量把矛盾掩盖起来了,连温病与伤寒之争这么一件大事也包括在内,这种变化确实是大的,愿望也是好的,但末免有些不 正常。
        “温病是伤寒的发展”,事实本来是这样。但持这种见解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其一是企图用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温病、有湿温”的广义伤寒来概括 温病,否认温病学说对于伤寒学说的丰富提高作用,也却是说否认温病学说的实际地位;其-是抹煞二者的原则性区别,以免贻人口实。总之,其主要缺点在于末能 说明温病从伤寒基础上发展的必然性,未能说明温病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实用价值。  
        从 伤寒发展到温病,这是历史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伤寒学说进入到宋代以后,由于民族体质的变化日趋明显,病种的增多,伤寒学说渐渐不能完全适应当时保健事业 的要求,甚至由于伤寒学说威信太高,以致有盲目搬用方药而发生过一些流弊。金代刘河间指出伤塞,疫厉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对疫厉误以麻黄桂枝解表,”不仅不 解,其病反甚而危殆矣”。元代王安道对这问题提得更尖锐,他说:”仲景的麻黄汤、桂枝汤,本不欲用于夏热之时也,春夏虽有恶风、恶寒表症,其桂枝麻黄汤终 难轻用,苟不慎而轻用之,诚不能免夫狂躁、发黄、衄血之变”。明代吴又可氏还从病因学说上,说明伤寒与瘟疫的区别,他说”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 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如秋晴多热,春雨多寒,亦天地之常事,未必为疫也。疫者感天地之厉气,其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感之深 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总之,温病学说是经过长期实践,在不断接受和批评伤寒学说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温病学说比伤寒学说是进步了呢,还是倒退了呢‘我认为是进步了一些。它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关于病原的见解,如吴又可氏所谓”天地之厉气”,确比专从气候季节 变化来解释急性发热病病因要进步得多;其次,温病学派认为病邪”自口鼻而入”,确比自肌表而入的见解高明一些;再次温病学派发现多数急姓发热病开始多出现 上呼吸道症状,再进一步就会引起精神意识的某种改变,因而发现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和温病”由卫面气,由营而血”的发展规律(卫分气分是一 般性的全身症状,营分、血分则是重要脏器受侵害的表现。营分症多属神经系症状,血分多属皮下出血,吐血,衄血的症状),这种规律应该说此伤寒六经的说法更 有说服力。
        在 治疗方面,温病也有它的进步牲,此如说在热病初期,温病家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现代医学证明它具有较优的抗生作用;在疾病的增进期,温病学派一方面吸收了 伤寒的白虎汤,承气汤等法,但又创造了更加细致的新加黄龙汤、宜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由于高热引起神昏谵语的,温病学派有清 热解毒、芳香开窍法,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解决了许多危急症状;急性热病的过程中和恢复期,病人常患失水,温病学派有加减复脉汤、大小定 风珠、益胃汤、五汁饮、牛乳饮等,对于维持病人营养有着很大作用。
        我 们肯定温病学说的进步性,目的在于扭转-些人对于温病学说盲目的宗派情绪,引起大家对于温病之重视和积极钻研,唤起初学中医的同志,不要把自己围在一个较 小的圈子里。这里并不意味着伤寒学说不足学,也不是故意贬低伤寒的历史价值。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伤寒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指导思想,为后世辨证论治奠定了 巩固的基础。在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它仍然有着重要钓地位,有着实用价值。但是如果以为"一部伤寒论便可就治万病”,”除了伤寒论外不足学”,”温病学说误 人子弟”,这便大错特错了。
        伤寒和温病学说之间也是各有特点的,它们并不像一些人故意解释的那样,说二者完全相等;至少在目前二者还不可能完全混为一谈,因为它们两者之差别是历史所 形成的客观存在,是随便否认不了的,我们要把两者完全统一起来,还要作许多努力,首先就是对这两家学说很好的学习,然后用辩证的历史眼光分析整理,去芜存 精,发展新的关于急性发热病的学说。
        关于伤寒的参考书很多,如关于版本的有明赵开美的复刻本(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即根据赵氏复刻本);日人大冢敬节氏”康平本伤寒论”; 关于注解的如陈修园氏”伤寒论浅注”,任应秋氏”伤寒论语译”等;关于分类讨论的如柯韵伯氏”伤寒来苏集”,徐洄溪氏”伤塞类方”      等;关于综合讨论的如张倬”伤寒兼证释义”,舒驰远氏”伤寒六经定法”等等,可选择参考。
        关于温病的参考书,除第二封信中所列举的以外,还可参考戴天章”广温疫论”,吴坤安氏”伤寒指掌”,俞根初”通俗伤寒论”,谢诵穆”温病论衡”,沈仲圭”中医温病概要”等等。

八、关于八纲、八法的一些问题
朋友们:
        这几年来一般人都知道中医临床学术的基本特点是所谓”辨证论治”。”辩证论治”既反对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又反对只坚持某方某药或秘方验药而不顾病情变化及病人具体情况的,以病试药的治疗.在中医临床的体系中,辨证论治确实是比较进步的。
        辩证论治并不是那-家独创的,它是经历过长期的发展过程而逐渐行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古人开始是[认 识了许许多多症状,如头痛、咳嗽等等,然后逐步根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知识,把这许多支离破碎的症状加以归纳分类,这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太阴肩、 少阴病以及风病、寒病、热病、湿病等名称的来源。这种按解剖生理及病因病理的疾病分类法,显然是前进了-大步,但在临床处理上,仍然感到许多问题,因为同 一病因病所的疾病,是会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表现不同的倾向或特点,这些倾向或特点,关系着疾病的处理,所谓”拨乱反正”,所谓”无实实, 无虚虚,补不足,损有余”这种针对病理生理倾向特点的学术思想,在”内经”、”伤寒论”中已经孕育发展了起来。
        汉代以后这种以病理生理倾向为处理指标的学术思想逐步在发展中,但还未给以专门的术语。明代张景岳氏”景岳全书”中才给以”六要”-表里、寒热、虚实-的 名称;清代程钟龄氏”医学心悟”才给以”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名称;有了”八纲辨证”的纲领,随着也就有了”八法”的治疗纲领。
        程钟龄氏强调了八纲八法的重要性。他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论治之方,则以汗、和、下、消、 吐、清、温、补八字尽之。盖-法之中,八性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归于一,此历试而不谬者”。(医学心悟:第1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本)中医临床医学发展到八纲、八法,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了。
        八纲八法的具体内容,”医学心悟”和其他许多中医文献中都提得很清楚,我这里只想补充一些学习方法的意见。
        (一)”八纲”是相对的,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比如说外感开始多现表证,但病延日久,就会深入脏腑而为里证。”内经”里面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 客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经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舍于皮毛”就是邪在表而为表证,”内连五脏”就是邪在里而为 里证。又比如说”寒热”,一般病的前期多属热,后期多属寒,”内经 ”调经篇”中说:”始传热中,末传寒中”,即指的这一规律性;进一步说,寒证发展到极点,又往往会出现-种虚性兴奋,表面上很像热证,实质上并非热证,” 内经”称这种情况为”寒胜则热复”。其他如虚实,阴阳等也是如此,它们是不断发展,互相转化的一个过程,所见我们学习”八纲”时,不要把八纲僵化起来,而 要随着病人实际病情的转变来确定病证,所谓”早硝黄面夕参附”,从这里才能切实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二)八纲是由比较面得的,在八纲的内部又可分出许多等级,不能一般化看待它们。比如说”表证”,就可分为表中之表,表中之里,牢表半里;”虚证”有大 虚、小虚",略虚等程度不同,这里面的比较要合乎分寸,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用药也就不能丝丝入扣了。
        (三)八纲和病因,病所应该结合起来学。不能只学八纲,只知道八纲,而把一切有关病因、病理的知识全部抛过一边。比如说十二经脉所统病候中,本病皆属里, 标病皆属表,阳经病皆属表,阴经病皆属里;风、暑、躁、湿等病邪,即可偏寒证,也可偏热证,而火邪只有热证(但有虚火、实火之分),寒邪只有寒证,所以病 因病理知识还是有它的用处的。
        (四)八纲应该互相结合起来学,不能把它们孤立开来。比如说寒证和热证,有的在表,有的在里,有的表寒里热,有的表热里寒,有的上热下寒,有的虚寒,有的寒实,有的虚热,有的虚寒,像这样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具体矛盾的。
        在八纲中阴阳两纲是个总的辆领,阳证包括表证、热证、实证而言,阴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而言,所见学习阴证阳证,必须具体深入-下,弄清楚它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不能囫囵吞枣,抓住-般而遗其具体。
        八 法是为着八纲而设的:汗法解决表证,下法解决里证,温法解决寒证,清法解决热证,补法解决虚证,攻法解决实证,和法解决半表半里、或寒或热证,吐法解决上 部邪实证,消法解决下部邪未结实证。但这只是大纲节目,不能用以套在每个具体病人的具体病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学习八纲要注意它的转化,要注意它的等 级分寸,要和病因、病理结合,要合八纲为一体,所以八法也不能那么硬邦邦的可以乱套。
        “辨证论治”确实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但要学好也并非易事。往往有两种学习偏向:一种偏向是误以”随症治疗”当作”辨证论治”,经常跟在症候屁股后面 跑,疲于奔命,出现一个症候就增加-样药,消失一个症侯,就减少一样药,等到结束一个疗程来检查方药,复杂得吓人,病作兴治好了,但是怎样会好,有什么经 验就总结不起来了,这种作法是把辨证论治庸俗化了,因为辨证论治,是以病理生理的倾向性为指标的。
        还有一种倾向是:把辨证论治和验方药绝对化起来,以为辨证论治便不能专用验方验药,专用验方验药就”有唯方唯药”的嫌疑,其实这是把辨证论治教条化,并非 真正的辨证论治。我们知道验方验药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有它的一定个性,也有它的互相适应的”证”,在辩证的原则下,选用相适应的验方验药,, 有何不可呢?如果硬要说”不可”,哪只因为我们自己对验方验药不熟悉的缘故。

九,怎样学习汤头和本草?
朋友们:
        在我们学习中医的朋友们中,有许多人是从学习”本草”(即中药)和”汤头”(即方剂)开始的。这种学习方法对不对呢?我说又对,又不对。
        我 在第-封信中,曾经提到:学习应该根据自己的文化水平,如果自己文化水平不太高,那么先学习一些简单的中药知识,再求深造,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如果自己的 水平较高的话,那就先应该弄清楚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辨证、治则等方面的知识,再求学习本草、汤头,这样对本草、汤头才能运用自如,不致死于句 下。
        但是,假是自己的文化水平低,开始时就从本草、汤头入手,也还要知道一些关于中医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本草上讲的”性味”,是根据中 医辨证纲领来划分的,性味”苦寒”就是说它能适应”热证”、”实证”;性味”甘温”,就是说它能适应”虚证”、”寒证”,因此读本草不能不牵涉到一些辨证 问题;本草书上写着某药入某经、某脏、气分、血分,这 就牵涉到中医的解剖生理知识,对这方面毫无所知,就想理解它的实际意义,是不可能的事;又此如说汤头里面说某方发表,但发表的方剂很多,什么情况下该用麻 黄汤,什么情况下该用九味羌活汤,什么情况下该用参苏饮,不能不牵涉到中医的辨证和治则问题。总之,学习本草和汤头,不能孤立起来,需要了解-些有关的东 酉才能学得进去。
        单从本草本身的学习来看,有那些问题值得注意呢?我以为下面几点值得参考;
      (一)药物的性味。中医重视药物的性味,就同现代医药学家重视药物的有效成分一样。古代医学家这样看法和他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情况相联系的.我 们知道在以往小农经济的生产条件下,自然科学不可能为医药学家提供关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正确资料,当时的医药学家不得不从药物的气味与疗效的关系中,逐渐总 结出一套以药物性味为主的药理学,以掌握其对治疗作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了这一套药理学,就可据以推测许多未经累积大量经验的药物的效用,因此它大大扩 大了药物学的领城。
        中 药的性味说法,虽然还有它-定局限性,但在中药的科学研究还处在青黄不接的今天,依然有它的重要价值;有些本草书片面求新,只有化学成分的记载,而不屑记 载它原有一套关于性味的知识,这就给青年朋友学习中药以一些不健康的影响;也有些青年朋友不知道中药和中医的密切关系,”西医为体、中药为用”,把现代医 学生硬的和中药结合在一起,便以为”前进”,这是不正确的。药物的性味,古人还划分了很多很多的等级,如以”辛”为突出的药物,古人分辨”辛窜、辛烈、辛 热、辛燥、辛温、辛散、辛开、辛通、辛润、辛凉”等等许多不同情况;如以”寒”性为突出的药物,则辨出”大寒、寒、微寒”等等不同的等级,这些地方,正显 示着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为我们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提供了大量资料,所以我们对于中药性味,最宜仔细体会比较,不要得其一般而遗具体。
        (二)药物的入经入脏。中药书中对某药入某经、某一脏腑的记载颇多,如张洁古”脏腑药式”一书,就完全按脏腑为纲领,把关于这-脏一腑的药物列举出来,其他如”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书,也都有专章讨论,可见古代医学家对这方面的知识相当丰富。
        现在有一些人学习本草误以这些知识”不科学”,以为药物被吸收以后当输及全身,怎么能专入某一经,某一脏腑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药物被吸收以后虽然输及 全身,但它对某一经某一脏腑,是可以有它自己的特殊选择性的,而且中医所称的经络、脏腑,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参考第三封信),和今天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中药书上所说的某药入某经某脏,就其本质意义来说,似乎在于说明某药对那些疾病较有效,因此我们丢开这些知识来学习中药,显然不是聪明的办法。
        (三)药物的主治。本草上对于某一药物主治何病、何症,往住占用了很大篇幅,初学本草的朋友对这-部分的知识特别感到有趣,甚至下死工夫去记熟它,这是好 的-面;但是中药的适用,往往不限于它的‘主治”,甚至和它的”主治”有时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反而奏了效,因此有人说中药的应用漫无标准,批评它 为”圆珠在手,活动随人”,抹煞了药物的个性,学习中药的朋友也渐渐对这些主治感到不信任了,觉得无所适从。
        中药的应用是不是漫无标准呢?肯定说”有标准”,而不是”漫无标准”,它的标准在那里呢?主要是根据”性味”,有时结合”入经”,而不是死板的根据”主 治”。中医对同一疾病可以应用不同的药物,同-药物又可应用于不同的疾病,它的窍门在那里呢?就在于”辨证准确,性味相投”,而不在于”主治”,凡有临床 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条,并非什么奇怪的事。这样说来,中药书上有关主治的条文,是不是可以统统不要学了呢"?不能这样极端,我们认为可以学,并且应该学, 但要结合它的性味、入经。在以性味为主的原则下学习主治,不但不会妨妨碍什么,相反地只会更加加强疗效。比如说麻黄主治喘症,而麻黄的性味是辛温的,如果 有寒邪康表引起作喘,应用麻黄就会十分有益,反之肺有伏火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喘症,虽然麻黄主治喘症,也只好丢开一边了。
        至于学习汤头,这里也提供几点意见: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当然是汤头的组织问题,即所谓”君臣佐使”。一个方子什么是”君”,什么是”臣”,是决定于病因、病理及辨证的。”内经”里面提出的原 则:”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其中”风”、”热”指的是病因,也可以说是”证”,而”辛凉”、”咸寒”,则是”君”,是解决”风”、”热”的主力军,其余则是佐使。
        不过关于”使”药问题,发展到宋元以后,出现了一种机械的”引经报使”学说,肺病一定要用入肺经的药为使,脾病一定要用入脾经的药为使,未免使方剂学误入歧途。
        其次,我们要注意方剂的”立法”。我这里所说的”立法”,是指根据药性味而综合起来的”法”,以”温病条辨”为例:
        银翘散是辛凉法;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玄参、细生地方是”辛凉合甘寒法”;栀子鼓汤是”酸苦法”;消暑益气汤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复法”;新加香薷饮 是”辛温复辛凉法”;生脉散是”酸甘化阴法”。这些”法”体现了方剂的性味特点,我们掌握这些特点,便能像掌握某一药物-样,灵活罗用于许多病症,而不必 限于的它”主治”。如果不懂这些”法”,虽然记诵了千百条汤头,到临床上还是穷于应付的。  
        再次,关于药物的配伍,也是我们学习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中医看来,药物的”个性”在不同的配伍条件下可被改变,如当归配黄芪则补血,配芍药则和血,配 大黄则破血;麻黄配桂枝则发汗,配石膏则行水,配射干则定喘;又如五味子配细辛,一收-敛,敛肺镇咳而不碍邪;柴胡配青皮,-升一降,疏肝郁而不嫌克伐等 等。这些都是从丰富的临床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东西,值得很好体味。
        此较通俗的本草书和汤头书,-般推荐汪昂的”本草备要”和”汤头歌诀”。但”汤头歌诀”缺少关于温病方面的汤头,近人严苍山曾加以增订(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较汪昂的更为完备实用。

十,正确对待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
朋友们:
        在第二次通信中,我们曾经了解到中医学术在二、三千年前,即已应用了当时最进步的学说-阴阳五行,作为总结古代医学的纲领,以后这种学说继续有所发展,使中医理论更加完备,但也不可避免地参杂了一些唯心论。
        近几十年 ,中医学术中关于阴阳五行的学说,受到了较大攻击,有的人甚至根据中医学术中某些阴阳五行的说法,而全盘否定中医,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不科学的”铁 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中医,又有一些人认为中医学术全靠阴阳五行作骨架,没有阴阳五行就没有中医,强调万万不可废弃。
        这是两种极端,它的方向虽然完全相反,但似乎都缺少使人信服的力量。照我们看来完全否定固然不对,全盘肯定也于中医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益,这里需要作具体分析,不作具体分析而千篇-律看待是不好的。
        依我看,中医学术中的阴阳五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阴阳、五行确实概括了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反映了事物的互相联联系、互相制约的规律性,它和事物是辨证的统一,它不是唯心论,而是朴实的唯 物论,因而它不应该被否定,而应该被整理提高。比如说,一般的”阴阳”,它代表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或阶段,”阳”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积 极有力的、发扬状态的,外在暴露的、兴奋乐观的等现象或本质而言;”阴”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消极无力、抑制状态的、内在潜伏的。悲观消沉的等现象 或本质而言。像这样-般性的”阴阳”既然是客观存在的,那有什么理由被否定呢?具体的”阴阳”如在解剖生理方面,皮肤肌表属阳(外在暴露的),内脏属阴 (内在潜伏的), 躯体的外侧为阳、背部为阳,躯体的内侧及胸腹部为阴:在病因方面,风、暑、火邪为阳,寒、湿邪为阴;在病状衣面以具有发扬状态为阳证,以具有消沉状态的为 阴证;在病的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为阳、后一阶段为阴。像这样具体的阴阳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概括了事物的本质,使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更能掌握本质,又有 什么理由被否定呢?
        关于五行也和阴阳-样,它也概括了部分事物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规律性。此如说中医称由于精神忧郁所引起的消化障碍为”木(精神活动)克土(消化 道)”;称肺病慢性阶段、消化失职而需要健胃强壮为”培土生金(肺)”;称补充大量滋养性物质以缓和某些过度亢奋状态为”壮水(营养性
质)之主以制阳光”;称必兴奋强壮挽救某些虚脱症状为”益火(兴奋强壮)之原,以消阴翳”,类似这样的五行,字面上尽管看不顺眼,但它概括了实际事物的内容,有物质作基础,还是科学的。
        第二种情况是:从表面上看来,它和-般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不符合,而实际上它概括了部分事实,比如说薛立斋氏”医贯”中有一种”出奇”的五行提法,说什 么”水中补火”,”升木培土”等。从-般理论看来,水火是相反的,要补火便不能益水;木是克土的,要培土就应该抑木,但薛氏却把它反过来,和一般的见解不 同,你说他是唯心论吗?不可否认薛氏著作里面有很浓厚的唯心成分,但在这里却认为它比一般习惯套用阴阳五行的人高明得多,因为薛氏根据部分衰弱病人专用补 火的办法出了毛病,而在兼用滋水中促进了症状的好转,使由衰弱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所以提出”水中补火”的说法;同时薛氏也看到部分病人,经过加强神经管 制机能(升木)以后,消化力大为旺盛,因而有”升木培土”的提法,像这样根据实际材料来充实阴阳五行的做法是应该被允许的,不应该把它看作怪论邪说。
        第三种情况是:阴阳、五行就是一种概念,没有或绝少事实作基础,而被演绎地套在许多病理生理现象上。如”内经”里面说肺病的人”丙笃,丁死”(丙,丁日属 火,肺属金:火能克金,故有此说),心病的人”壬笃癸死(壬。癸日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故有此说)等;”伤寒论”里面说太阳病的治愈应该在巳,未(即 上午),阳明病的治愈应该申,戌(即下午)间;”内经”还说人的头所以圆,足所以方,是因为法像天地。像这些都是按照一般的五行生克关系,被机械地套在具 体事物上面,反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本质,不能反映事物相互间的真实关关,因而它们应该属于唯心论的范畴。
        总 之,阴阳五行在中医学术中有着长久的历史,它在总结中医经验,使中医学术系统化方面起过重大作用,但它有合理的核心,也有唯心的渣子,我们要识别它那一部 分是合理的,那一部分是唯心的,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是否有客观事物作基础;而且进-步还要辨明它的事物基础是多是少,以多少来判断它价 值。
        当然这样作,是需要相当工夫的,尤其需要有临床经验才能逐渐认识它。要想专从理论上来判断它的唯心、唯物是比较困难的。
李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