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c 4-3攻略:公务接待不是“筐”,怎能啥都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9:01
  去年海门市审计局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一共两天两夜行程,竟然出动了24名公务人员陪同15名来客,工作交流不到4小时,其余时间都是吃喝玩乐,消费不下十万元。广东省汕尾市烟草公司去年2月、5月和6月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100万元、135万元和116万元。(《中国青年报》)

  根据2006年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国内公务接待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和不同的部门单位或人员打交道,许多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因此,由于业务来往、地域限制等原因,在工作中设立招待费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实际操作中,原则斗不过潜规则,各种各样的公务接待名目繁多、形式多样。

  一种情况是超标准接待。尤其是有上级领导到某地指导工作时,从事接待工作的部门为了讨领导的欢心,置接待规定于不顾,该花一千的花两千甚或花三千,千方百计扩充招待的名目与范围、提高招待的水平,更有甚者还掌握了领导喜欢什么牌子的烟酒以及有无书法、唱歌等喜好,投其所好,努力赚个印象分,企图通过招待达到让领导满意工作、认可个人的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用公款搞私人接待。现实中,有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招待权,拿公家钱办私家事、用公费搞个人吃喝玩乐,不该招待的招待了,不该吃的吃了,还嘴里振振有词:“只要不往兜里装,吃点喝点不算啥。我又不贪污不犯法,就是吃点喝点,怎么了?”

  这种超标准招待或利用公款搞私人接待的做法,是官本位思想在作崇,归根结底是以权谋私的表现。这样做的危害极大,必将助长党政机关的奢靡、铺张和攀比之风,推高了行政成本,挤占了公共资金,还给一些人提供了贪腐机会,更重要的是恶化了干群关系,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据2005年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车、公务接待的全年费用是6000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收入两成。

  公务招待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前途,不可小觑。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多部规章规范公务接待,2006年出台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试行)》施行。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有效遏制了公务接待的混乱状况,公务接待得以进一步规范。但是由于公务接待涉及到金钱、权力、利益,还是有个别人会打着公务接待的幌子、钻公务接待的空子,谋私利、得好处。

  为此,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公务接待的规范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能有效预防“超标招待”或“以公谋私”行为的长效机制,坚决杜绝没有限制的超标消费和私私窝窝花公款的恶劣行径,让招待费用花的节约,确保好钢用到刀印上,把每一分钱都花到点子上,花在明处、让群众清楚。

  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拥有必要的招待权,这是职责所在,更是对其个人政治素养和为民宗旨的一种考验。千里之堤始溃蚁穴。事实上,贪欲都是由小变大。纵观那些大贪官,基本都是从接受“小恩小惠”到“一发不可收拾”,由“吃点喝点”到“伸手去拿、去要”,由“忐忑不安”变为“心安理得”,最后逐渐失去理智而腐化堕落的。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管好自己的嘴,坚持招待标准和纪律,下去视察不搞吃拿卡要,对上接待不违规超标,个人招待不以私充公,时刻警醒自己按规定要求行事,同时要加强知识学习和自身修养,让自己把眼光放远、把志向树大,立足本职岗位,牢记为民宗旨,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投身事业、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