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启动过程:拆迁工地八年“淘宝”还原浦东老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3:21:21

六旬王炎根演绎“愚公”故事:拆迁工地八年“淘宝”还原浦东老宅

“让子孙看看祖辈过去住的地方”

2011年1月15日   07: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陆一波

王炎根在介绍老宅里的百年照壁。
陆一波 摄


  本报记者  陆一波

    驱车逾一小时,至浦东康桥。

    一路上,林立的高楼不断映入车窗,又不断飞向车后。

    沿着蜿蜒的军民公路拐入一条无名小路,眼前一片豁然: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长廊蜿蜒,一座占地35亩的“浦东老宅”古民居群落,竟然就“隐匿”在一片外环林带之中。

    当地人都知道,8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树林。 8年来,出现一个“倔老头”,遍访浦东老镇,收集老房子拆迁后留下的旧物,将它们重组拼接,还原出一座“浦东老宅”。而他的愿望就是 “让子孙们能亲眼看看祖辈过去住的地方”。

    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为“愚公”的66岁“老浦东”王炎根。

再现“老浦东”生活风貌

    进入“浦东老宅”,满头银发的王炎根早已候在庭院。 “先看看吧。 ”每次有人来,他总是像在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的孩子一般,言语中带着自豪。

    占地35亩的“浦东老宅”已具雏形:规划建造160间房屋,已建成128间;分贫困家庭、中产家庭及富裕家庭三个建筑群,再现百年前“老浦东”生活风貌。

    “浦东老宅是综合了不同层次居住特点的不同建筑群。 ”王炎根说得头头是道,“贫困家庭建筑群还没开建,中产家庭接近完工,富裕家庭已完工。 ”

    首先看到的是中产家庭建筑群。 5间朝南房屋一字排开,王炎根讲解道:“5间房功能齐全,有客堂、有正间。”屋里摆放着他四处搜罗来的老家具、老农具。房屋对面则是猪圈牛棚日用间等,几名工人正在场地上铺砖块。

    “种田不用交租米,农用工具备得齐,纺纱织布在屋里”;“猪满圈、羊满棚,鸡鸭成群鱼满塘”……王炎根用地道的浦东“闲话”讲起顺口溜。“百年前,这样的房子不会超过5%。祖辈们做梦都想住这样的好房子,却很少能住得上。 ”

    离开中产家庭建筑群,往前走,便是富裕家庭建筑群。三进两院大宅前,朱红匾额高挂前厅。门口的雕花高门槛,近1米高,“越是大户人家门槛越高,平时家人进出都走边门,家中办大事或有贵客时才将高门槛移开,供宾客进出。 ”王炎根边说边示范将高门槛移开。进入大宅,他又兴致盎然地讲起顺口溜:“前后客堂有厅堂,东西厢房有回廊,南北过弄连茶坊,砖石庭心一脚平。 ”“养的儿子不挑担,讨的媳妇不烧饭,丫头佣人一大滩。金边碗、象牙筷,小菜多来交交关,早四夜六中八样,人参桂圆吃白相……”

“不去救它们,我睡不着觉”

    大宅院里有王炎根养的鸡、鸭,池塘里有他养的鱼,还真印证了那句顺口溜:“鸡鸭成群鱼满塘”。

    几乎每天,王炎根都会泡在老宅里:6时15分铁定已到,开门开窗,“为老宅通风通气”;白天和工人一起建造未完工程,“哪一片瓦用哪里,哪一扇门装哪里,全在我心里”;一直到晚上8时,关好所有门窗才离开,“已经习惯了,不这样,心里不踏实。 ”

    为了这份“心安”,王炎根已忙碌了8年。

    王炎根从小就生活在浦东农村:“吾伲乡下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 ”然而,随着浦东大开发,老房子一批批被拆迁,“除了少量名人故居、古镇商业街被保留外,大量民居被拆为平地,建起了商品房、商业楼等。 ”王炎根说:“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没拆迁,也纷纷把老房改建成了楼房……”

    这两年,王炎根自己也和老伴儿搬进镇上的新公寓,农村老房翻建的楼房也即将动迁。 “百年老房就这样被拆光了,将来大家醒悟过来时,已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房子。 ”那时的王炎根尽管不确定自己能做成什么,但他觉得“自己必须去做些什么”:“以后我的子孙问起来,老人家以前住的是什么房子,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

    “不去救它们,我睡不着觉。 ”王炎根说。

“垃圾”堆里淘出老宅

    “给晚辈留些东西”的想法,在王炎根心里打下了建造“浦东老宅”的第一根桩。

    2002年起,他骑着助动车,开始跑老房拆迁基地。那时,许多人都忙着从老宅搬入新房,根本没留心这些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很多好东西被当成垃圾扔掉。因此,很多旧物,王炎根没花什么钱就拉了回来:“有的只出了点‘垃圾’清运费,有的只出了相当于木柴的价格。还有8分一片瓦、10元一扇窗、20元一扇门……”他打趣道:“都是从‘垃圾’堆里淘出来的宝贝。 ”

    哪里动迁,王炎根就往哪里跑。浦东的东沟、高桥、高行、川沙等古镇老街,他都跑了个遍。渐渐地,他要去的地方,骑助动车已很难到达。于是,王炎根59岁学驾驶,60岁时已能开着小汽车四处淘旧物了。连续几年,他的车每年要跑好几万公里。

    淘旧物时,王炎根拿着蛇皮袋,在拆迁基地里东翻西看,要么被当作“捡垃圾的”,要么被误认为“开车来的古董大贩子”。王炎根总是耐心对居民说明来意:“我是为了保护浦东老宅……”遇到实在不相信的,他就拿出车上的碟片播放机,播放电视台拍摄的介绍他保护老宅的视频:“你把东西给我,我展出时,给你刻上名字……”

    1500多根老旧梁柱、1.5万余根椽子、800多扇门窗、1.6万副滴水瓦、90多万块黄道青砖、120万张瓦片、28万多张瓦板……王炎根“囤积”了一批旧物后,2003年起开始建造“浦东老宅”。买建筑书,买文化书,回忆印象中老宅的样子。没有图纸,王炎根就用土办法:在地上放实像、画“1:1”图纸;然后,按老宅格局,将门、窗、梁、柱等拼装起来。

    “这样的施工工艺,连设计院专家也竖起大拇指称赞呢! ”王炎根自豪不已:“浦东老宅”已获市地名办正式命名,近日还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 “用拆迁老建筑构建建造的最大建筑群”纪录证书。

不为赚钱,只为传承文化

    王炎根8年修老宅,有人说他“戆”,有人说他“想赚钱”,他统统不予理会。

    老宅初露端倪后,有人建议他搞农家乐、搞旅游经营;一些房地产商参观后,也主动表示要和他一起搞开发。王炎根一一回绝:“从一开始,我就很明确:不搞资产运作,不进入经营市场,只为传承文化。 ”

    倒是有许多知道“浦东老宅”的市民,慕名前来。王炎根总是热情招呼:“自己进去看吧。”“小心工地!”有人提醒他:“不收门票、不加管理,小心搜罗来的旧物被人拿走。 ”王炎根憨厚笑道:“以诚相待,总不会错。 ”

    如今,“浦东老宅”建造已近尾声。 “由于这样的老宅都靠人工一砖一瓦建造,速度相当慢;而且由于材料稀缺,施工时必须非常小心,这些东西损坏一样就少一样。 ”王炎根预计还有两年时间,“浦东老宅”就将大功告成。届时,他还将在老宅内复原老式灶台,摆放老式家具、农具等,展现浦东的农耕文化和“老浦东”生活场景。

    “这些,就连我的儿孙也没见过。”王炎根希望把这里建成公益性质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或文化教育场所,让更多没见过浦东老宅的晚辈了解祖辈们的生活起居。

    老宅一圈走下来,已时近中午。在正厅红木八仙桌前落座,王炎根用青花瓷大碗端出两碗雪菜肉丝面:“老早的时候,一般只有贵宾才在正厅招待啊!”他笑着说:“虽然没啥吃的,礼数上已经到位啦! ”说罢,他招呼记者“哗啦啦”吃起了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