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展展会材料:南方周末编辑写的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1:41:25
 《南方周末》在 2003年中的“城市专题”版正式启动对特稿的大力探索,2004年初开辟“特别报道”版专门呈现以特稿为主打的组合式报道,至今已累计操作完成 200余个题目,被读者和业界公认为《南方周末》最有阅读乐趣的版面之一。本文从选题分类、选题原则、选题来源、选题要义四个层面分析南方周末特稿选题。 一、选题分类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事件类。以下是对这四类选题的概略描摹。 1.人物类
在《为故事而写作》一文中,美国普利策特稿奖的首度获奖者富兰克林谈到:“一个故事蕴含了一系列情节,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碰到一个复杂的情境,他的遭遇和他的反应就是情节的展开。”①这句话大致可以用来概括南方周末特稿的人物类选题。在这类报道中,人物性格是重要的叙事推动力。比如:《两个男人的 20年婚姻》(2005年 9月 29日):四川同性恋人李蜀仁和孙庆生 20年勇敢而艰辛的“婚姻”之路。从两个男人幼时性意识初萌开始,到对性取向的认知、挣扎,接受现实,相识,定情,波折相守,如此 20年,乃至收养孩子共同抚育,“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我们白头偕老”。②《一个农村娃的“赌局”》(2005年 11月 17日):24岁的四川年轻人吴悔 7年来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复读,二是参加高考。他渴望出人头地,渴望衣锦还乡,为此不择手段。他使用了 4个化名,5次复读,6次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为了等待一所学校让他迅速实现“当官”的梦想。《你不会懂得我伤悲——杨丽娟事件观察》(2007年 4月 12日)。粉丝杨丽娟的父亲因女儿没能单独见上刘德华,跳海自尽。如果一件事情无法解释,那么一定有你所不知道的事实存在。此文提供了一个掩藏着敏感、绝望和固执的故事。
有的选题主角数目超过1,但是在情感或者行动上近乎一个主体,所以一并列为人物类。 2.人群类
某个特定时域中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因为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而造就。
比如:《三个“棒棒”的城市梦想》(2004年 4月 22日)关注“棒棒”的生存状态。街头挑夫“棒棒”是重庆特殊地形造就的特殊的农民工,他们得名是因为他们总是手持一根棒棒。这个人群的数量有几十万,他们在市民生活中时时出现,真正的市民生活却与他们相距甚远。 《外国红孩子的中国人生》(2005年 10月 13日):在二十世纪的不同时期,一些外国人带着他们的左翼政治信仰参与红色中国的各项工作。他们的孩子,如今留在中国的还有 250人左右。这篇报道呈现这个人群的特别人生。
《中国老人在曼哈顿》(2006年 2月 16日):中国老人们从上飞机起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去美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照顾儿孙,为此他们不得不“五子登科”:听不懂英语是聋子,看不懂是瞎子,不会说话是哑子,不会开车是拐子,拿起电话不会答,手抖得像呆子。
3.话题类
一些可能影响读者生活的问题,尽管从重要程度来看,并不逊色于事件类硬新闻,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比如:《安乐死的中国现实》(2003年 7月 17日):中国的安乐死讨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两个社会现实:首先,在中国,很多人要求放弃生命,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贫穷。其次,确乎有些人是因为痛苦,但痛苦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2000年使所有的癌症患者无痛,只是在今天的中国,绝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还无法实现。
《富豪征婚记》(2006年1月5日):几年间几则轰动一时的富豪征婚广告,背后原来都有一个律师操办者,而且这已经成为他的专业。报道从律师切入,呈现征婚喧嚣背后的道德嬗变、风俗变迁。
《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2008年10月 30日)③:汶川地震之后,地震预报成为一个难解的话题,此文全面深入揭示中国地震预报体系的由来,呈现一个学术坚守、学科尴尬、政治考量、甚或个人恩怨等等混杂的领域,一个基于尴尬的技术水准的尴尬的预报体系。
4.事件类
基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这类报道虽然也会有主要人物出现,但人物情感和反应并不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报道关注点在于围绕事件的世相百态。比如:
《举重冠军之死》(2003年 6月 9日):前亚洲举重冠军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 300元。报道从才力之死切入,推进到对中国举国体育体制的讨论。
《焦虑的四合院》(2003年 8月 7日):北京市政府终于下决心停止在旧城内的大规模改造。但这个消息也导致了各城区在截止日期前上演“最后的疯狂拆除”。推土机为什么停不下来?此文从事件切入,展现背后各种利益主体的博弈,追根溯源至中国两级财政体制格局,致使下级政府挡不住“以地生财”的诱惑,把历史文化名城当作“地皮”来处理。
《鬼妻》(2007年 6月 14日):这是对河南农民宋天堂连杀 6人卖尸体配阴婚事件的调查与观察。调查,是因为此文以调查手法揭开了事件链条。观察,是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杀人案的报道,也是对其萌生土壤乡村生态的多方观察。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四个分类仅仅意在呈现南方周末特稿概貌。四个分类并不严格。实际上,有些选题介于两个分类之间。比如《系统》(2007年 12月 20日)是关于中国红极一时的网络游戏《征途》的报道,写一个游戏玩家玩《征途》的故事。从集中在一个人物来看,可归为人物类。但是这个人物并非新闻人物,只是因为具备典型性,才被记者选中以承载这个话题,如此又可归为话题类。
人物类、人群类、话题类,尤其体现了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的相对独特——独特是与其他媒体比较而言。这类题材体现了南方周末特稿观照现实的广度。而在后期,南方周末特稿加大了事件类选题的报道力度。在与其他媒体的同题竞争中,事件类选题所呈现出的独特解释尤其显示了南方周末特稿的解读深度。 二、选题原则
南方周末特稿的选题原则可总结为:戏剧性高度集中。戏剧性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冲突性,当然冲突并不仅仅是暴力冲撞,内心挣扎也是冲突。“戏剧性高度集中”可进一步表述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实际上这正是凝聚戏剧性、寻求“集中”的手法。
南方周末特稿怎样凝聚戏剧性?以下是集中手法的简单分类:
时间的集中。比如《盲艺人的乐与路》(2003年 11月 27日),这是一个人群类选题,集中描述一队盲艺人在绵延的太行山里卖艺游走的一天。
空间的集中。很多时候时间集中也意味着空间集中。比如《盲艺人的乐与路》也集中在一次游走线路。再如话题类选题《车陷紫禁城》(2003年 10月 16日)的主打特稿《一场秋雨导致的交通瘫痪》,跟踪的是周五下班又赶上下雨的北京最拥堵一刻,一辆出租车的行进线路。
人物的集中。将一个大的主题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呈现,这是西方特稿的常用手法。南方周末特稿《系统》是典型之作,出发点是关注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征途》,具体操作时选取了一个游戏玩家吕洋,叙述她从陷入到厌倦的故事。
尽管效果强弱不一,总体而言,南方周末特稿呈现出对于戏剧性集中的主动追寻,力求将有故事的人物、冲突性强的事件,集中在一时或者一地叙述,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多个角度的最大限度的集中,凝聚,再凝聚。
以《举重冠军之死》为例稍作阐释。该文作者李海鹏说:“做这个题我立刻想到,就用这个人最后一天的经历来表现一生,因为我对这个是非常有把握的。很多小说都能看到,比如说《一个女人一生的最后 24小时》,用一天来表现一个人的一生。比如托尔斯泰一本很有名的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也是用这个人最后临死的几个小时表现他的一生。这种方法以小见大,小说的世界里面有一套明确的方法。”④
简洁地表述“集中”: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来集中最大量的信息和思想”。⑤在这点上,南方周末特稿和西方叙事性写作的路数是相同的,“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么死却可以写成悲剧。”⑥
一个主题有报道价值,并不意味着立即可以着手报道,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编辑记者的思想储备,是对社会大势的基本把握,从操作角度的选题确定时机来看,戏剧性的集中可能有三种路径:触发,寻找,等待。
触发: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主题联想会被触发,新闻价值会被确定,比如事件类选题《小镇猪事》(2008年 5月 1日)。一个被偷猪贼扫过的村庄,陕西省蓝田县曳湖镇崔家坪村,村民们为了护猪纷纷睡进猪圈。这一事件触发了编辑记者对高昂猪价之后的大势联想。报道由此事切入,呈现了国内农户分散养殖状况的尴尬:养猪,从未像现在这样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被价格、病害、成本、剧烈的市场波动、如今又加上偷猪贼所绑架的单家独户的养猪人,一个广泛的农户群体,过的日子是:“为猪狂,为猪伤,为猪打吊瓶,为猪找对象,愿共你高价小猪同鸳帐,为你叠被铺床”。⑦
寻找:戏剧性集中意味着主动寻找,寻找足以承载主题的事件或人物,比如人物类选题《两个男人的 20年婚姻》。因为编辑有意关注同性婚姻现状,着意寻找典型故事,发动圈内人帮忙推荐,才发掘出四川一例少见的持续 20年的同性事实婚姻的个案,这一个案足以展现同性婚姻具有普遍性的艰难,更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悲欢。
等待:戏剧性集中也意味着等待,等待一个戏剧性爆发的契机,比如人群类选题《她们,用 40年寻找亲人》(2006年 3月 30日)。1960年代大饥荒中,苏锡常大上海一带众多婴幼儿被父母遗弃。向北才有生路,比如到有牛奶的内蒙。北方诸省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演绎了一场人道主义人口迁移。40年过去了,当年的孤儿们走过了无暇他顾的繁忙人生,也到了该给情感找回落脚处的时候,他们开始零零散散地南下寻亲。事情本身足以令人唏嘘,编辑对此事早有察觉,但是考虑到零碎的人物故事过于散漫,在对文本呈现的更高要求之下,编辑决定等待,等待一个可能的契机,也就是无锡福利院可能组织的一次寻亲会——这就是主题事件化——可以想象,人物、情绪都将集中在这一个寻亲会现场爆发。这一耐心的等待持续了半年。 三、选题要义
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的两个基本要义是:公共性,冲突性。 “公共性”意为,南方周末特稿的选题总是与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图景相关,而很少纯粹个人生活的题材。南方周末特稿并不讳言其受到西方特稿尤其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影响。在公共性这一层面,此先将二者做个对比。
西方特稿题材大致分两类:一是软新闻,二是硬新闻的软角度。一些美国主编将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强调时效性,报道刚刚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件或冲突,“因为它包含如此重要的材料,所以必须即刻向公众报道”。⑧ 软新闻指的是向读者提供娱乐和资讯的新闻,强调趣味性和新颖性,时效性不及硬新闻。软新闻也可以报道那些影响读者生活的人物、地点或问题,这就是特稿,尽管从重要程度来看,这类新闻并不逊色于硬新闻,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特稿也可以基于某一新闻事件,这就是硬新闻的软角度,或者说新闻特稿,往往选取一些特别的角度集中报道。“根据字典上的解释,写特写的意思是写出特殊的显著之处,换句话说,就是聚焦于事物的某个方面并且给以特别关注。”⑨
在“硬新闻的软角度”这一方面,南方周末特稿的操作路数与普利策特稿无甚不同。真正显示出不同的是在“软新闻”这一方面。与重大热点题材相比,南方周末特稿的题材更多属于“柔性”题材,“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所谓的“软新闻”(或曰“生活方式类新闻”),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南方周末特稿特别强调“公共性”——在这一点上,南方周末特稿虽然在西方特稿影响下起步,却最终显示了自己的风格。 考察普利策特稿,不难发现,其中有些题材是纯粹个人化的,《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1985年获奖作品)呈现一个小盲男孩怎样与别人相处。《亚当和梅根》(1990年获奖作品)讲述被火灾毁容的孩子如何重建生活。这类报道几乎可以称作个人心灵的成长史。他们是面对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
通观南方周末特稿,《血友兄弟》(2005年 3月 7日)是纯粹个人生活题材,讲述一对父母给两个先天血友病的儿子持续输血十几年,一天天延续他们的生命。他们对造物的安排无能为力。他们能做的只是,严阵以待,坚持一天,再一天,让血液流干生命消逝的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生命的深刻的喜悦与哀伤,正在于此。”⑩这个故事打动了一些读者,但另一些读者感觉淡然。仅此一次,此类纯粹个人化的题材在南方周末特稿中就不再出现。与公共利益,或者更宽泛地说,与社会图景相关,成为南方周末特稿基本而坚定的选题标准。个人和社会,必须二者得兼。
本文认为,这是不同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不同选择。一家旅馆着火就可以让一家报社出动 30多名记者的美国社会,的确可以依赖个人生活挑战来唤起读者情感。但是在中国,这类题材进入编辑记者的视野几乎是不够资格。在苦难深重而变幻莫测的中国,人们对新闻的阈值是高于西方稳态社会的,人们对苦难的承受力怕也同样。
在“公共性”之外,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的另一要义是:“冲突性”。
冲突并不仅仅是剑拔弩张示威散步。在南方周末特稿中,冲突往往以更为微妙的形式存在。冲突是新闻的核心,惊世骇俗、轰轰烈烈当然是最接近“新闻性”。但在重大热点题材交由头版承担的《南方周末》,特稿关注的多属于“弱冲突” 或“隐性冲突”的范畴。比如:《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2007年 7月 25日):最后一个满语村庄,三个不知哪天就要离去的八旬老人,悠长的叙事,记录了满语,这一曾经统治中国的民族的语言,无可挽回地消逝。
《盲艺人的乐与路》(2003年 11月 27日):他们在太行山的重峦叠嶂间行走,他们的窘迫可能是他者眼中的诗意,他们新鲜是因为他们竟然依然存在。当残酷被最优美的文字叙述,残酷才越发显得残酷。
对于弱冲突和隐性冲突的敏感,使得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件,惟独进入了南方周末特稿的视野,使之放大成为焦点。比如《追踪万里采棉人》(2005年 9月 22日):每到收获季节,中原乡亲结队到劳动力短缺的新疆拾花谋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不时有媒体报道各地政府是怎么组织输送劳动力。但也仅此而已。人们对此的了解是高度抽象的。南方周末特稿等待又一个采棉季节的来临,从火车站开始贴身追踪,直到万里之外的劳作。并呈现了如下文字:
每次拾花工小心翼翼地完成一个拾花动作,收进身前白布大口袋里的人民币大约 0.0024元;如果一个拾花工要达到日拾花 100公斤的较理想标准,就要在棉田里重复一个动作至少25000次。
站在田间,俯身摘下一朵棉絮,它柔软而轻飘,这是农一师的产品,世界最优质的棉花,它怒放得如同一只小白鸽,而重量不过 4克左右,掂在手心,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微微吹一口气,便悠悠地飘出好远。
或许它是这世间最轻的农作物之一,在这个季节,却要承载一种最沉重的劳作,最沉重的生活。
南方周末采编人员认为,面对中国转型时期的复杂现实,客观上需要借助特稿,特稿具有表现弱冲突或隐性冲突的先天特性,对转型期中国复杂现实的表现力强大。
其他媒体人士的评价涉及了南方周末特稿在中国新闻管理体制下的另一重优势。新华社《望东方周刊》时任总编辑多次在其内部讨论中对南方周末特稿表示赞赏,因为:“硬选题其实很危险,南方周末特稿做比较长线的选题,类似田野调查的新闻,不受有关部门关注,又吸引读者眼球,保证报纸的品质。”
借用原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南香红的表述作为本文总结:
特稿之所以称为特稿绝不仅仅是因为文本的写作,特稿更多的是需要对新闻的洞察与发现……一般的新闻记者,像追着球满场跑的运动员,而特稿记者似乎要站得离事件远一些、高一些,以便能够在纵横各方面为事件定位。也许在日常报道的记者都离去的时候,特稿记者才出现在现场寻觅,寻找真正的东西。 日常报道的记者有时候会像是一团扑向新闻的火,但是特稿记者就像是在穿越一条通道,前方只有微弱的亮光,特稿记者心里明白只有耐着性子不断向前开掘才能寻找到光明。在一些别人不关注的陌生领域发现一些对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从凝固的历史中发现重大的新闻,从流动的生活中发掘历史的蕴含。⑾
注释:
①戴维 .加洛克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新华出版社,
1999年 3月第一版。
②《南方周末》2005年 9月 29日,9版。
③按照《南方周末》的操作机制,如果一个题材足够重大热点,通常就会被推到报纸头版或者以特刊形式推出,本文研究也涵盖了这一范围中的少量作品。《地震预报的中国“江湖”》一文即发表于2008年 10月 30日的《南方周末》头版。
④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在南方周末内部网的论述。
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泓,2005年 10月 27日,在“《南方周末》与‘中国式特稿’——南香红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⑥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 8月第一版,258页。⑦《南方周末》2008年 5月 1日,6版。⑧(美)梅尔文 .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 8月第一版,214页。⑨(美)卡罗尔 .里奇著,钟新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月第一版,237页。⑩《南方周末》2005年 3月 7日,9版。
⑾南方周末前记者南香红,2005年 10月 27日,在“《南方周末》与‘中国式特稿’——南香红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