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铁血柔情--毛主席诗词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05:47

  
  毛泽东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政洽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我国最伟大、最杰出的诗人·古至今,从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综合起来看,无人超过毛泽东。

  文革前,经毛泽东同意并审核过发表的诗词37首。文革中,毛泽东又发表了诗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二首词发表在1976年1月号《诗刊》上。毛泽东逝世后,中共中央于1978年9月决定再发表毛泽东诗词三首:《贺新郎.别友》、《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以及《贺新郎.读史》,以上共42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说:这42首诗词“一般地说是作者的上乘之作,奠定了他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

  1986年胡乔木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共载毛泽东诗词50首。除上述42首外,又增加了“当时流传较广或较有纪念意义的”诗词8首。

  1996年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集》,共载67首。除上述50首外,又增加了“作者身边工作人员当年按手稿照录的抄件”17首。《毛泽东诗词集》分正、副两编:正编即上述42首,副编即其余25首。

  此外,散见于其他书籍报刊的、以及在民间流传的还有一些。总计毛泽东诗词有100多首。本文论述的以正编的42首为主,也涉及到副编中的一些诗词。此外,在个别地方,还谈到散见于其他书籍报刊中询毛泽东诗词。

  1957年8月1日,毛泽东在《读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中说:“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又说:“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毛泽东诗词正体现了毛泽东本人的兴趣:以豪放为主,兼具婉约。

  豪放风格是毛泽东诗词的主要特色·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当首数《沁园春·雪》。

  这首词热烈地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激情地赞美了当代的革命英雄,自豪地充满了对革命的胜利信心。

  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情满怀,乐观昂扬。描写北方景物,用“长城、黄河、大山、高原”这些高大的景物,表现了一种宏伟的气势。描写历史人物,用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这些人作为历代封建君王的代表,就是这样一些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也只是“只识”武功,不懂文治,或文治方面“略输”、“少逊”。诗人用形象的思维、风趣的语言批判了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俱往矣”一句,有横扫千军之势,把这些“英雄”人物轻轻一笔带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讴歌“今朝”的英雄人物,充满自豪,信心十足。表现了高度的豪放气魄,这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气势,这是一种革命领袖的气概!历朝历代的文人是无论如何也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比拟的艺术手法,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词中把大山、高原比喻比拟成“银蛇”“蜡象”,并想象他们在“舞动”,在“奔驰”,似乎要和“天公”比高低。还进一步想象当天晴时山河“红装素裹”的“妖娆”风姿。这就充分表现了诗人雄伟、阔大的胸怀,描绘出祖国壮丽、娇美的山河。这首诗还运用了映衬的手法,用历代帝王中的“杰出”代表来衬托今天的革命英雄人物,更显出今天英雄人物的伟大,诗人无比自豪的心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自信。

  这首诗写于1936年2月。当时,红军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三次“围剿”,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准备东渡黄河对日作战。部队从子长县出发,行进到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进行休整,毛泽东住在自治民家里。这儿可看到长城内外、黄河、高原。当时,下了一场大雪,毛泽东于2月7日深夜写了这首词。1945年8、9月份,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与柳亚子先生有诗信往来,毛泽东把这首词抄给了柳亚子。于是这首词很快在重庆传开,并于1l月14日在《重庆报晚刊》上发表。发表后轰动了整个山城乃至整个中国。当时国民党在内部发出通知,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准备从当中选出几首意境、气势和文笔都超过毛泽东的,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将这首词比下去,但结果没有一首好的。后来又从南京、上海请了几位“高手”来写,结果,仍然赶不上这首词。可见这首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无与伦比的。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自古至今的第一词。柳亚子先生说:“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的第一作耳,虽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又说:“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还说:“余词坛跋扈,不自讳其狂,……以视润之,终逊一筹”。公木先生在《毛泽东诗词鉴赏》中评价这首词:“其胸襟之浩阔,真是横扫万木;其意境之高远,允称横绝六合。在咏物词中,实在可以说达到上上乘”。1946年,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写了《<沁园春·雪>译文》,文中评价这首词:“气魄雄伟,词句的深切精妙,不止使苏、辛低头,定为词中第一首。”这是“因为毛泽东的气魄,表现了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四万万人民的力量。”

  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了雄伟豪迈的气概和崇高远大的理想

  在毛泽东诗词中,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早期毛泽东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转引自《毛泽东诗谊》一书)就具有这样豪迈的气概。又如《念奴娇·昆仑》:“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诗人站在高山之巅,背倚青天,幻想抽出万丈利剑,挥起巨人的手臂,将昆仑山裁为三截!这是多么雄伟的气势,多么豪迈的胸怀,多么崇高的愿望!让世界实现大同,实现让全人类都和平幸福的崇高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再如《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诗人年轻时就气概豪迈,极端蔑视当时的权贵。“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表现新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又如《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乱云飞渡仍从容”。《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表现了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同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概,以及对国内外敌人的极端蔑视。

  二、抒发了激越乐观的情怀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

  不管是在革命战争的困难时期还是经济建设的困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61年正处于我国三年(1959~1961年)经济建设困难时期。这年二月,诗人写了《七律·答友人》一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两联运用娥皇与女英的神话传说,展示了一个神奇而瑰丽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世界。“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既表现诗人对家乡(湖南)的怀念,也表现了诗人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气势,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如《如梦令·元旦》:“战地黄花分外香”。《菩萨蛮·大柏地》:“弹洞前村壁……今朝更好看”。《清平乐·会昌》:“风景这边独好”。都突出体现了诗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高度乐观主义精神。又如《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过高山、越大河、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难万险。而诗人却说“更喜”、却说“尽开颜”,这是何等的乐观情怀,何等的豪迈气魄!

  三、运用了高度夸张的手法,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请看《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运用了嫦娥、吴刚的神话传说,用吴刚捧酒、嫦娥跳舞,表现了人们对烈士的高度崇敬,体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最后一句,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描写两位烈士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打倒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捷报,顿时喜欢得泪流如雨。再如《水调歌头·游泳》,在词中,诗人设想将来一旦三峡大坝建成以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诗人运用了巫山神女这一传说,赞美了这一伟大的设想,歌颂祖国日新月异,抒发了美好的愿望,表现了丰富的想象。

  又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以革命家的豪迈气魄和乐观情怀、以诗人的革命浪漫主义笔触,运用了高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无产阶级的凌云壮志!

  四、描写了高大奇险的景物和宏伟壮丽的意境

  《沁园春·雪》一词,描写了长城、黄河、大山、高原,特别大山、高原“欲与天公试比高”,通过想象、夸张,写出了高大奇险;而到了晴日,又是一番娇艳的美景,描绘出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意境。《十六字令·三首》,写“山”,“离天三尺三”,多么的高峻;写山的态势,是“翻江倒海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又是多么的奇险。又如《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翻腾的细小的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像是滚动着的泥丸。不仅写出了山势高大险峻,更表现了红军的雄伟气魄和藐视困难的精神。此外,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雾满龙冈千嶂暗”。《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还能举出若干。这些诗句,都描写了高大、奇险、壮丽的景物,表现了雄伟、豪放的气势。

  五、论历史人物,评个人才德、历史功过,表达远见卓识

  毛泽东十分赞赏我国古代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在《七绝·屈原》中说:“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毛泽东极力赞扬屈原当年作《离骚》等楚辞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只是由于奸佞小人太多,而贤德之士太少,诗人忧国忧民,于是在悲愤与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短短四句诗,概括了屈原的一生,高度赞扬了屈原的历史功绩与美好魄德。对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毛泽东为贾谊写了两首诗:《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诗中说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少年倜傥廊庙才”,“胸罗文章兵百万”,称赞贾谊的才气无与伦比,豪爽洒脱,一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的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能指挥百万军队。评价很高。可惜,“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出类拔萃的贾谊无法使汉文帝接受他的主张,他的高尚节操受到大臣们的排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结果,“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贾谊因梁王堕马死亡,因而哀伤而死,是不值得的。毛泽东在这两首诗中,评述了贾谊的一生,评论了他的功过,非常贴切,表现了诗人的远见卓识。毛泽东读《旧唐书·刘黄传》时,对他的策论很赞赏,写了《七绝·刘黄》一诗,诗中称赞刘黄是“中唐俊伟”,对刘黄受到宦官的排斥、诬陷,诗中深表同情,说他是“孤鸿铩羽”。在唐文宗时,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没有人敢讲话,而刘黄站出来对这种现象加以抨击,故诗中赞扬了刘黄的勇敢,“万马齐喑叫一声”。毛泽东对刘黄作了十分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对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更是十分钦佩,在《新民主主义》中称“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还写了《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诗中赞扬鲁迅先生“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称赞鲁迅具有革命者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在白色恐怖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巧妙的斗争。对国民党抗日将领戴安澜,毛泽东也十分赞赏,写了《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一诗。诗中赞扬了戴安澜将军英勇抗日“驱倭”的“壮志”,赞美他率领军队消灭日寇“勇夺虎罴威”的壮举.“浴血东瓜守”,更是歌颂他在缅甸同古(即东瓜)孤军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写出了彭德怀威风凛凛、叱咤风云的勇武雄姿,表现了他胸怀大略、指挥若定的高大形象。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毛泽东写诗悼念《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中称颂罗荣桓英勇善战,突出了在关键时刻与人共成大业、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赞扬了罗荣桓高度坚守原则的高贵品质。诗的最后两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既表达了诗人对老战友逝世的深深的沉痛之情,又表现出罗荣桓具有高度的智慧与才能。

  毛泽东同志对历史人物、对自己战友的评价确切中肯,具有真知灼见,表现了诗人的远见卓识。

  毛泽东诗词也有表现婉约的一面,特别是他早期的一些诗词。

  兰世雄先生在他编注的《宛约词》一书“前言”中说:“描写男女相思,抒写离情别绪,吟咏风花雪月,感喟春愁秋恨,就成了其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婉约词,应以《虞美人·枕上》为代表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毛泽东与杨开慧1920年结婚,毛泽东于1921年外出工作。这首词就作于这一时候,可以说是一首“新婚别”的词,写的是离别相思之情.词的上阕写离别之“愁”,一个“堆”字写出了忧愁之多、之深。“江海翻波浪”,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写因相思之愁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情状。因忧闷失眠就觉得夜长难明,深感寂寞,只好“披衣起坐数寒星”,突出了愁闷孤独的情怀。下阕写离别之苦。天亮了,自己“百念”俱灰,只有新婚妻子的影子浮现在眼前,浮现在脑海中。此时,诗人面对向西流去的一钩残月,不由得流下了两行辛酸的泪水。

  这首词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表现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一片真情,一片纯真的爱情。

  1923年11月,毛泽东离开长沙要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2次全国代表大会。与杨开慧临分别时,写了一首词《贺新郎·别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这时长子毛岸英才两岁,次子毛岸青还未满月,这时离开,毛泽东是难分难舍。这两句词写出了毛泽东离别时的痛苦之情。“算人间知己吾与汝”,杨开慧与毛泽东思想相通、志趣相投,是知音、“知己”,毛泽东多么舍不得离开!“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诗人在分别时,头顶残月,脚踏清霜,心情凄苦.但毛泽东与历代词人不同,没有凄苦到底。下面笔力一转,“凭割断愁丝恨缕”,下决心要“割断”。“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诗人连用了两个比喻,表示此去,一定要促成中国大革命的爆发,这是对大革命爆发的艺术性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的期盼.这是一首将革命激情和儿女柔情融合在一起的爱情诗。

  早年毛泽东喜爱交游,很重视友谊。当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有一位同学好友叫易昌陶,不幸早早去世。毛泽东作《五古·挽易昌陶》表示哀悼。诗中回忆起当年一起去城南游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之余孤景,日落衡云西”。诗人在南城墙转弯处徘徊,只见青草萋萋,夕阳向西落下,景物依归,现在却只剩孤影一人,不觉泪流满面。凄凉的景物衬托出诗人悲苦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同学好友的深厚的友情。这首诗是我们至今能看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作于1915年),这首诗不仅抒写诗人对好友早逝的悲伤之情,而且表现了激昂遒劲的少年壮志,令人感到荡气回肠,悲壮激烈。

  毛泽东的婉约词(诗),既继承了古典诗词,又有了发展,有了新的境界。

  我们把毛泽东的豪放词(诗)与婉约词(诗)结合起来,就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毛泽东:他既是一个平常的人,跟平常入一样会郁闷、忧愁、悲伤,象平常人一样具有友情、亲情、爱情。同时,他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表现了一位革命家的豪情壮志与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气魄、阔大胸怀和乐观精神,还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手法。毛泽东诗词是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有机融合,毛泽东的确不愧为古今第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