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李亦博级别:闲说“老干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5:25

不对呀,老干部有什么说的呢?请诸位别误会,老汉我决不是说那些“万里长征吃过糠,抗日、解放扛过枪,助金敌美跨过江”,并建树过赫赫战功的真正的老干部,对这些人,我不仅不会说他们,而且还非常的崇敬。老汉我想说的,是现在挂的那块招牌,和扛着这块招牌时常关照的那个群体。

先说说这块招牌。大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全国的干部队伍,有许多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先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国家为了不让这些人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离开工作岗位后,不致于成为“无娘孤儿”,就从上到下成立了一个以“老干部” 命名的工作机构。时常对最先退下来的一批人,进行一些必要的关照,比如问问日常冷暖,有什么意见要求和困难,逢年过节,还可以提着半斤糖果或拿着一张年画上门看望一下。就这么个小小举动,却使他们感到了某种温馨,甚或感激涕零,觉得年轻时为这个政权没有白干,有关方面还记着他们,他们虽苦犹乐,虽穷犹荣。

不料过了几年,国家就进入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特殊年代。许多事情的性质完全变了,当局从上到下极力培植利益集团。过去所称的“老干部” 是以实际从事工作的时间长短,做出的贡献大小而论,后来摇身一变,成了以“级别” 而论。于是乎,就把既得利益集团,从副处(县)级这儿一刀截断。达不到这个级别的,无论你过去干过多少年,吃过多少苦,做过多少事,统通靠边。尤其以此为名的机构党化以后,他们就沦落成了“怀抱极少数,脚踢大多数”的土龙刍狗,成了为既得利益者跑龙套的奴才。难怪前几年就有人呼吁“老干局应当寿终正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下面再说说挂着这个名义的群体的现状:

首先,它是一盆在金字招牌遮盖下的大杂烩。“老干部”!多么的悦耳动听,多么的金光耀眼,多么的荣上加光!翻翻词典看看上面的解释,书上说:“[老干部] 年纪大或资格老的干部。特指1949年10月1日以前参加革命的干部。” 典中压根儿没说哪个级别以上。而现在的实际情形却和这种解释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种情形吧。吃过“长征”苦的人基本没有了,扛过解放枪的人也不多了。于是乎就出现了新的阵容。那么究竟是些什么人跻进了这个行列呢?

一是,在当初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国民党政权时,一些国民党下层官兵,在战争中当了俘虏,并被关进俘虏营吃了几天优待饭,然后发给路费释放回家。再以后待到新政权需用人时,又去混点差事,最后摇身一变,就得到了“离休” 待遇;还有一些就是当解放军当初逼近其家乡时,为了“躲难” 而跟着国民党的残余跑了一圈,不仅当时逃掉了围歼,以后又遇上某种机会混进了什么单位,再往后也变成了“工龄” 而享受着丰厚的“离休”待遇。当然这两类人虽然对新政权寸功未建,但在以后的“阶级斗争为纲”年代里,多年被视为“国民党的残渣余孽”,也着实有点儿冤枉,加上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出于统战的需要,给他们以适当优惠也不是不可以,但终因差距太大,就令人觉得他们受之有愧了。

二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推行极左和大唱高调的年代,有的人并无真才实能,干什么也干不了,唯独会吹牛拍马、虚报浮夸,当然也会得到一些人的尝试和重用,再遇到某种机会,就非常偶然的混到了副处(县)级,正好现在又被圈进了利益集团,若按功劳、按贡献,他们远在那些在几十年中说实话、干实事的人之下,但现在却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所谓“老干部” 的优厚待遇。

三是后来实行“干部市场化” 以后,副处(县)级以上干部,就成了热门俏销“产品”。经过一阵歇斯底里的批判“论资排辈” 的舆论之后,又经过一番“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的吆喝,于是副处(县)级以上这个群体,达到了空前的膨胀。当然不能说这里面就没有真才实学者,但多数恐怕还是经过交易程序上去的。至于买卖双方是谁,那就只有当事者自己心知肚明,局外人是无法知道的。对这样上去的人,无论是谈能力,还是讲贡献,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他们却能很滋润的享受着“老干部”的称呼。

由于上述情形的存在,因此,老汉我就认为当下所谓“老干部”这个群体就成了一盆子地地道道的大杂烩,虽然里面还有些许富有营养的肉类及调料,但多数却是卤肉店里剔出来的牛骨头、猪骨头、羊骨头,乃至狗骨头混迹其中。荧屏上有时出现这类镜头,实在令人反胃作呕,难于目睹。

其次,还可以说它是蒙在某些人脸上的一块遮羞布。如今的事多以夸奖、炫耀为能事,做出一分,要尽量说成十分为好。这种事决不会限于某一个地方有,各地皆然。这就要设法扩大帮忙吹捧、夸耀队伍的阵容,并尽力增加它的可信度,有的人就发现了被人称为“老干部” 的利用价值。比如:有时开什么会,在台上给有的人安一个座位,面前还放一个“名标”,在那儿坐着的几个人,还摆出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 的气派而正襟危坐,实际上不过是替别人当了一次宠物似的摆设。为官他们没有了资格,为民他们又不敢说话。这些人常常还以为自己享受到了一次“政治待遇” 而沾沾自喜。连老汉我也多少有点儿替他们汗颜;有时逢年过节,也会有几个在位官员手持几张钞票,到一些所谓的“老干部” 屋里走走,以表慰问;特别是对一些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时不时要组织“老干部” 去“看看”,而这一切活动是断然离不了摄像记者跟随的。即便这些事有违民意,或者怨声载道,乃至骂声四起,你“老干部” 去看了,就是咬碎牙齿,咬断舌条也要夸赞几句:“这儿很好,那儿不错” 之类的话。又由于浊、邪、腐、赃取代了清正廉洁的年代,几十年前干部们总是以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在百姓们心中留有很深的烙印,现在又见到了“老干部” 的夸赞,抱怨之声自然就会减少一些。事后,再弄些酒菜,推杯还盏热闹一番。在这种无事不可做假,无货不遇伪劣的年代,在假汝以名的操作中,当权者的目的达到了,“老干部” 也过了一次以往未曾过好的“出风头”瘾。于是乎,在位的用了一次“人脚子”,退位的吃了一餐“饭脚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新型交易。其实真正的决策,早在暗箱中或黑幕后已经完成了。

在这些充当遮羞布的活动中,许多具备资格的、真正的老干部,他们有的尚能保持清醒或能心存芥蒂,常常是婉言相拒,或者是借故推辞。在这儿老汉我对那些热衷于参加,并喜欢积极表示:“我说两句”的人,有一个大为不敬的比喻,像这类活动,就像一男一女在寻欢交媾中所使用的工具,不管你是何等的兴致勃勃,人家图的只是自身的愉悦,完事后,照样会把你装进裤裆,老老实实呆着,随时准备执行排泄体内废液的使命。大可不必认真!

如果根据到了什么级别就能称“老干部”的公式推论,袁隆平院士发明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也大可不必推广了。因为无论什么苗子或什么草,只要你落的是地方儿,长的够高度,哪怕长出来的是稗子,打出来的是瘪子,都是可以用来充饥的,根本不必去计较它的实际效用。

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