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砚漂亮吗:林州停暖事件:基层政府生态的样本-王琳-搜狐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46:17
见1月18日《新闻晨报》A29“王琳·专栏”。

标题改为“官员为什么爱说谎?”

 

  生活远比戏剧精彩。发生在河南的“林州停暖事件”引发了全国关注,舆论质疑的矛头直指“停暖减排”的荒诞。但昨日却有多家媒体披露,此事件的原因并非是林州市为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而是背后另有隐情。《新京报》的报道就称,2007年,当地政府为了上一个大项目,主动提出了“上大压小”关停优创火电厂,由此得到国家2300万元补贴。事实上优创电厂并未关停,而是在供热期间仍交替满负荷发电。后被发改委查处,林州市躲无可躲,选择了炸掉供暖电厂,造成全市停暖。
  如媒体调查出的这一猛料最终得到证实,那么林州官方回应的所谓“停暖减排”、“预案失效”等均为谎言。当初骗取国家补贴是假,而今虚以应对舆情危机又是假。前者是“欺上”,后者是“瞒下”。欺上瞒下无所不为,如此以往,政府公信力持续流失,官民之间鸿沟也将日益拉深。有朝一日在这片土地上一个批评者遭遇了一场交通肇事,而警方宣布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我将丝毫不怀疑“谋杀说”会成为民间舆论的主调。
  网络热词云:神马都是浮云。对有些官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而言,“神马都是假的”。官员满嘴妄语,令本就脆弱的社会诚信堕入深渊。“民以吏为师”,生活在这个国度的纯朴国民抱守这一观念已然根深蒂固。普通公众的想法常常是:官员都这样了,何况我们!
  胡言妄语,谎话连篇,并不是林州官员的专利。责任机制的缺失,更令官员们在妄语上有恃无恐。在“林州停暖事件”之前,曾涌现了多少被揭穿了谎言的官员。他们中所受到的最重责罚,不过是党纪处分或行政处分——官场惯例总是习惯将官员说谎视为“作风问题”。当年的“周老虎事件”中,网民总结为:虎真虎假,唬十亿;官上官下,关一人。被法办的周正龙无比孤独,而一众责任官员至今仍多在逍遥。连一些瞒报矿难的官员,在民众皆曰“该撤”的舆论声浪之下,也往往以停职暂且应对,俟风声过去又以平调善后。
  农民因偷逃公路通行费被判诈骗并处以无期的重刑,官员虚构事实诈骗国家补贴又当何罪?翻开《公务员法》,“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也被列为禁止性行为。但在“惩戒”一章中,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责任追究,却被模糊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至于何谓“应当”,给予何种“处分”,全凭执法者一张口来解释了!
  要让官员诚信起来,就得要有一个面对撒谎的官员决不放过的责任体系。这个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绝不是纪律责任或行政责任——而只能是司法责任和选举责任。尤其不能让软绵绵的“作风问题”成为司法责任的替代语,进而化身官员的护身符。只有司法真正握有独立权,不看上面的眼色就能“违法必究”;只有民众真正握有选举权,不看官家的眼色就能将妄语的官员隔绝于官场,官员才会少说谎。职场流氓韦小宝尚且知道,大丈夫一言即出,多少匹马都拉不回来。难怪说谎的官员就掂量不出欺上瞒下的后果?
  当然,期望官员自发自觉都讲真话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对于民众而言,仍需寻求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政府垄断了公共信息,造就了官民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这也是官员敢说谎的根源之一。我们今天之所以越来越多地看到了某些官员或某些地方政府谎话连篇,并非因为他们技术拙劣,而只是因为媒体和网络撕开了一小道信息封锁的口子。政府若有心治理下属官员的欺瞒,亦可依循此路径,进一步开放公共信息源,并在制度上支持舆论监督。当官员无法经由说谎得利时,官场谎言自会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