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矫正术视频教程:六大質疑拷問大中華第一妖股 蒙古能源估值調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37:58
地下還沒挖出一塊煤,股價卻已先飛到了天上。

  創造這一奇跡的香港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蒙古能源”),是香港第三大富豪鄭裕彤旗下新世界發展(0017.HK)的關聯公司。2月7日宣布變身能源股,股價從0.27港元開始“起飛”,最高時為8.98港元,以52周低位計,上升達55倍,被市場人士稱為“香江第一妖股”。

  股價“坐火箭”的動力,來自於該公司宣布收購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幾處尚未探明儲量的“巨型煤礦”,公司還不失時機地拋出消息:鄭裕彤父子入股,高盛入股,採礦區擴大,建設電廠,投資新疆等地,簽約數家大型國企……

  每周六陪鄭裕彤到粉嶺高爾夫球總會打球,被香港人稱為“彤叔掌櫃”的蒙古能源董事會主席魯連城,正是策劃上述精彩好戲的“狠角色”。

  目前為止,香港沒有任何分析師跟蹤該股,而煤炭行業的專業投資者也對蒙古能源的未來收益持保留意見。《財經時報》記者發現,蒙古能源存在多處懸疑。蒙古的能源政策,導致煤礦產權的不確定性﹔該公司號稱的“10億到20億噸儲量”,竟是上世紀60年代俄羅斯無名氏勘探的數字﹔從蒙古國運到新疆,運輸本身是個難題﹔新疆、甘肅煤炭資源豐富,進口外煤多此一舉﹔簽約的幾家“主要國有企業”可能不存在,而所有和蒙古能源有“染”的公司,公司網站難以查到合作相關信息﹔蒙古能源目前在煤礦基地設施建設上隻投資了4000萬元,連百萬噸級別的煤礦都建不起來,更別提億噸級煤礦了。

  “香江第一妖股”與“大中華第一牛股”

  蒙古能源,前身為新世界數碼基地有限公司(下稱“新數碼”)。2000年,科技網絡股泡沫破碎后,淪為一家殼公司,其主業經營連年虧損。

  2007年2月7日,新數碼宣布,以12億元收購蒙古一個佔地34000公頃煤礦,並改名“蒙古能源”,此后股價從0.27港元開始連續攀升, 5月31日宣布收購第二個大型煤礦,股價更急升至6月1日最高價8.98港元。短短三個月股價暴漲32倍,以52周低位計更升達55倍。

  如此漲幅,遠遠超過了內地A股市場的2006年“第一牛股”泛海建設和最近一年的最大個股漲幅。市場人士已經悄然將之稱為“大中華第一妖股”。雖然近日隨大市有所下跌,9月11日仍報收7.65元。

  以8港元計算,該股票市值達230億元,比大型國企煤礦H股兗州煤業市值還高出26億港元。

  香港市場人士大都視蒙古能源為“炒股”(炒作),不少投行研究員對其持保留意見而不願直接置評。

  香港《信報》4月23日報道稱:“主席魯連城對外間評公司為‘炒股’甚為在意,他曾對香港媒體激動地說,待真正勘探出能源后,公司價值將大大增加。”

  香港《文匯報》9月4日報道稱,“蒙古能源3.4萬公頃的專營區當中300公頃的初步勘探報告,估計該區域蘊藏約3.4億噸煤炭資源。

  蒙古能源法務總監高朗表示,雖然礦區焦煤含量有待進一步分析,以每噸動力煤400元估算,3億噸煤的資產值就達1200億元,扣減25%外蒙出口稅,資產值也達900億元。

  千億價值的藍圖目前隻是“紙上談兵”,但蒙古能源的股東們賬面上卻大獲全勝。有內地媒體報道稱:“一家香港大型中資券商的經紀人証實,有一北京大戶通過他們以0.45港元買進蒙古能源,以5港元出貨,淨賺千萬港元,此大戶套現后即在香港旺地以1400萬港元買進一座豪宅。”

  魯連城的“連城訣”

  人如其名,作為香港鼎鼎有名的商人,魯連城在蒙古能源的“運作”上,也擁有一套自己的“連城訣”。

  首先,“中國牌”和“蒙古牌”雙管齊下。魯連城曾說:“蒙古煤礦不在中國境內,因此不受中國能源政策的規管﹔而中國缺電,產出煤后卻可向內地供輸能量。”

  魯連城還邀得一些重量級合作伙伴“搭灶”。2月7日,鄭裕彤、鄭家純父子通過其私人公司—周大福珠寶金行認購新數碼數億元股份,成其第二大股東,后又增持1000萬股股份,持股量增至13.85%。魯連城主動通過公關發出新聞稿,披露公司獲得高盛入股9.2%。另外,蒙古能源還和內地一些“主要國有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業內人士指出,魯連城為刺激股價而發布利好消息的節奏把握相當高明。2月7日,宣布收購蒙古西部煤礦﹔4月2日,和新疆兩家企業簽訂每年分銷 140萬噸煤炭合約﹔4月10日,和蘭州兩家電廠簽訂每年分銷320萬噸煤炭合約﹔5月8日,披露高盛入股事宜﹔6月13日,出售新世界移動控股有限公司權益﹔7月3日,披露煤礦基地設施建設合同。

  8月,市場質疑聲尖銳,蒙古能源股價大幅波動。魯連城頻頻發布消息:8月13日,和多家公司訂立協議,共同投資新疆能源項目﹔8月14日,與 “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8月21日,與“國家電力投資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8月31日,成立合營公司准備收購新疆項目﹔9月10 日,與“中國石油總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

  除了這些戰略舉動,魯連城對戰術細節的把握同樣精妙。在4月22日的股東特別大會后,魯連城在特別舉行的記者會上故意透露“小秘密”:在注入項目前,他曾親自飛往該煤礦,還把撿回來的一大塊煤放在辦公室內。而《財經時報》記者瀏覽蒙古能源公司網站發現,“關於蒙古能源”欄目中沒有任何內容,子欄目“我們的業務”、“健康、安全和環境”也是空白的,但另一欄目“新聞中心”下的“照片廊”卻放滿了“煤礦”、“科布多省照片”甚至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照片。

  資本運作高手向來擅長講故事。魯連城在描繪胡碩圖煤礦面積時,用了一句形象的話:“佔地有三分之一個香港大”,地狹人多的香港人對此驚愕不已﹔形容第二個煤礦時,又稱,“加起來有三分之二個香港大”,此話第二天直接成為當地報紙報道的標題。新疆項目尚未明了,魯連城就對媒體興致勃勃地表示,“新疆項目將比蒙古項目還大。”

  六大懸疑

  蒙古相關法律規定:蒙古所有的礦山資源都是國有的,一旦出現問題,國家有權收回﹔而蒙古各省有權隨時將轄區內的任何區域作為“特殊用地”加以保護,即使是正在進行勘探和開採的區域,被收回的例子也出現過多次。

  但令人奇怪的是,蒙古能源好象並不“擔心”此事,也從來沒有這樣的“風險提示”。

  胡碩圖煤礦可產煤炭30億噸,代價隻要12億港元,和其它在蒙古開礦的同行相比,似乎“便宜”了不少。俄羅斯北方鋼鐵集團獲得蒙古塔本陶勒蓋煤礦25%份額,條件是幫助蒙古建設1500公裡長的道路。塔本陶勒蓋煤田已探明儲量64億噸,價值3000多億美元。相比,胡碩圖煤礦產量為對方二分之一,隻要12億港幣﹔俄羅斯人獲得25%股份,卻要投資1500公裡長的道路。難道俄羅斯人比魯連城笨太多了?

  蒙古能源公告顯示,“胡碩圖煤礦區擴大區擁有10億到20億噸的煤炭儲量。這一數字是由蒙古地質及礦物資源研究院屬下科學院,根據俄羅斯地質學家1960年代對採礦區擴大區大部分地區進行地質評估得出的。”

  《財經時報》記者沒有查詢出蒙古有上述研究機構。當地有一個名字接近的“蒙古國科學院地質與礦產資源研究所”,還有“蒙古礦產局地質所”。至於“俄羅斯地質學家”是否有其人,也要打個問號。

  但如果“俄羅斯專家”40年前所說的是真的,那麼蒙古能源在蒙古的儲備量為40億噸到50億噸,已探明儲量為64億噸的塔本陶勒蓋煤礦價值為 3000億美元,蒙古能源獲得煤礦的價值也應為2000-2500億美元。如此說來,魯連城在估算蒙古能源價值時,太過於“保守”了。

  業內人士透露,蒙古礦主提供的資料和實際情況一般是不相符的,蒙古的礦權大都在私人手中,大部分沒有詳細的勘探資料,由前蘇聯專家勘探的一些礦的詳細資料都保存在俄羅斯。“礦主提供的資料往往不全且有水分,有的將A礦的資料用於B礦上,有的還提供假礦。”

  蒙古能源稱“將從蒙古運煤到新疆、蘭州”。但事實上,蒙古的交通狀況十分落后,鐵路運力十分有限,在蒙古投資煤礦,首先要對配套設施例如鐵路、公路等投入巨大資金。但蒙古能源的老板們似乎把這點也“忽略”了。新疆煤炭已探明儲量1008億噸,佔全國10%。甘肅深層煤炭資源量位居全國第六,擁有華亭、崇信等大型礦區。新疆、蘭州等地為什麼要舍近求遠,去購買蒙古的煤炭?

  7月3日,蒙古能源和中國航空港建設集團總公司簽定胡碩圖煤礦基地設施合同,總價值3986萬人民幣。這筆投資,連百萬噸級的煤礦都建設不起來,更別說要建億噸級了。公告稱這筆資金將“修建3公裡的道路”、“5公裡的配電和照明系統”、“500噸的油庫”。如此的投資幅度,很難看出有大干特干的意圖。

  虛擬的“國有企業”?

  9月11日,蒙古能源發布公告稱:“和中國石油總公司簽約,一家經營石油和天然氣與分配業務的主要國有企業”。當日股價從6.57跳高至7.65左右,全天上漲了16.4%。

  中國有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但沒有一家叫“中國石油總公司”的。《財經時報》記者在三大石油公司集團和主要分公司的網站上查詢,並無和蒙古能源合作的消息。

  “國家電力投資總公司”,公告介紹其為“一家與經營中國電力相關的投資及分配的主要國有企業”,看起來名字和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很接近,但后者網站上也沒有和蒙古能源合作的消息。

  “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總公司”,這是蒙古能源提到的合作對象中最詭異的一個名字。國務院國資委旗下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等四家和“航天”二字相關的公司,但是並沒有所謂的 “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總公司”。令人奇怪的是,名為“航空”,公告中卻介紹該公司為“一家於中國經營黑色、有色金屬和其它資源與分配的主要國有企業”。

  最為奇怪的是,蒙古能源和上述所有“主要國有企業”的簽約意向書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關於合作對象的介紹,隻有一句話:“一家經營中國XX的投資及分配的主要國有企業”。而合作對象對蒙古能源的評價全都一樣:“意向書確認蒙古能源在蒙古和中國新疆的潛在能源和資源項目,包括黑色、有色金屬及其它能源,具有相當的規模及潛質”。所有“國有企業”簽定意向書的目的都是想“參與投資”。

  “主要國有企業”是大公司,可能忘記了和蒙古能源簽約幾億的“小單子”。但是一些中小規模的公司也沒有提及這個事情,這就奇怪了。4月10日,蒙古能源和蘭州西固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同,后者向其每年購買180萬噸煤炭。180萬噸煤炭,五、六億元的合同,公司網站上竟沒有一條消息。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蒙古,礦的勘探許可証和已經查明礦產資源的開採許可証基本上都各有其主。迄今,蒙古礦產資源和石油管理局發放的勘探許可証和開採許可証包括的總面積已經佔蒙古國土面積的1?3.也就是說,目前蒙古稍微被認為可能有礦的地方都有了主人。

  如此簡單易得,那麼魯連城麾下的蒙古能源算不算的上是“稀缺資源”呢?此時高盛的做法值得玩味。有關資料顯示,高盛同時持有蒙古能源逾3.3億股的沽出期權,較購入的約2.026億股還高出9000萬股。

  而就在記者發稿的9月12日,新華社香港新聞中心報道:蒙古能源法務總監高朗澄清,合作方並非中石油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高朗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指,中國石油總公司主要負責大型項目的分配,即是以接頭人身份接洽項目,落實后再分配給各家大型國企。至於中國石油總公司隸屬於哪一個部委或政府部門,高朗則未有回答。

  當日蒙古能源股價大跌7.45%,以7.08收盤。(高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