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刘亦菲双色围巾:诸葛亮真相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3:53

 

诸葛亮真相

  一、

  当诸葛亮在隆中草堂面见刘备,为其态度的真诚,胸怀的磊落,以及虽身处逆境,但仍壮心不已的志气大为感佩,便也以坦诚相报,风发议论,将自己蓄谋已久的战略规划和盘托出。这就是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建功立业,而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出发,为他定身度造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要点,被称之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后世的相关人士,对孔明的这个《隆中对》评价甚高,认为其实质上,即是蜀汉一直奉行的建国纲领。若无《隆中对》的贯彻执行,就不可能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如若废弃了其中“联吴抗曹”的这一基本原则,也不会有蜀汉政权得以存续四十多年的光景。

  那么,《隆中对》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首先,诸葛亮对于刘备当前的窘境给予了安慰和激励,并提出了人是决定事业成功重要因素的观点。诸葛亮以不久前发生的曹、袁“官渡之战”的事例,予以为证。他指出:“曹操敢于跟袁绍进行决战,相比来讲,他既名声微小,又少兵缺粮;但是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成为又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并非仅得自天意,而关键是仰仗于人的谋略。”诸葛亮以此激励刘备不必灰心丧气,只要自己能够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所长,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主客观因素,是能够做到以寡胜众,达成转弱为强的目标的。

  河南中牟县“官渡之战”古战场纪念馆

  接着,诸葛亮对当前几股主要政治军事势力,进行客观对比分析,给刘备做出正确定位,并为他谋划出如何得以生存、发展的战略方向。诸葛亮就当前局势分析道:“北方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又有'挟持天子而号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样确实暂不可以与其针锋相对。东面的孙权盘踞于江东,已历经三代,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的人才均为之尽力;对孙权只能联合而不能谋取。那么,荆州地域,它北以汉江及沔水为屏障,南可直达岭南(今广东省广州),东与吴会(吴郡及会稽郡,含今江西省)接壤,西方通往巴蜀(重庆及四川省),是一个战略上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地域。但是它的主人(指刘表)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恐怕是上天赏赐给将军您的资本,将军难道就无此意(占有)吗?而西部益州,关塞险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过去汉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的主人刘璋,昏庸而懦弱,张鲁在北边的汉中,国富民丰,但张鲁却不懂得慰问抚恤,那里的有识之士,都寻思着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来统领他们哩!”

  从以上诸葛亮的观点看,就是要刘备根据目前的客观实际出发,将“联吴抗曹”作为对外基本战略原则,以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根据地,进而可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再而伺机谋求实现更大的目标。

  曹袁官渡大战示意图

  最后,诸葛亮联系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成功要素,为刘备勾画出一幅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宏伟蓝图:“将军您既然是帝王之后,信义闻名天下,结纳英雄,思贤若渴,如果掌握荆州、益州,据守险要,在西边和好西戎,在南边抚慰百越,对外与孙权结为盟好,对内治理好政务,一旦天下形势有所变化,就命一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进攻宛城(河南南阳)、洛阳,将军亲自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攻占西安),到那时,百姓中哪有敢不箪食壶浆来欢迎将军的人呢?如果真是这样,霸业就会成功,汉室就会兴旺了!”

  魏·虎骑司马印

  诸葛亮的这番议论,虽然只有区区三百多字(文言文),但对当时的天下大势作了简练、精辟的分析,提出了他的战略思想和策略主张,为刘备指明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可行之路。后人将诸葛亮对刘备的这番谈话,称之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它与当年韩信跟刘邦的一席谈话--《汉中对策》,虽然相隔了400年,但前后辉映,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谋略,也是当时正确政略战略的最高指导原则。

  简言之,诸葛亮一是要刘备不可与曹操硬碰硬,因他已经拥有“百万之众”的强大实力;二是要暂且同孙权结为联盟,不能与之为敌,因他基础比较深厚;三是要占取相较弱势的荆州和益州为家,作为立业之本,形成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四是要内修政理,使无后顾之忧,对外结好盟友(孙权),使之成牵制强敌的重要力量;五是要选定适当时机(内部由弱变强,外部曹营动乱),分兵两路,以钳击之势攻向曹军,达成收复两京兴复汉室的目的。当刘备后来,施行了《隆中对》战略方针后,先后而占荆州,取西川,得汉中,自立汉中王,便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他事业成就的最高顶峰。二、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仅用了7年时间(207-214年),就得到荆州的五郡,并攻占了益州,打开了良好的局面。然而在胜利面前,刘备也已骄气蔓生,漠视善言,坐失战机,跟孙权恃强耀武,导致了后来猇亭的惨败(亦称夷陵之败),以致事衰病亡。这种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事,引发了后来无数人士、不乏今人的兴趣和反思。其中更有今人指责“孔明《隆中对》乃是连累关羽身亡之因”;“孔明以不可实现的《隆中对》之伪智慧忽悠了刘备”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非议,主要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出发,首先认为荆州是重要军事要地,强者必定争其为己有。其一从东吴的角度,因荆州在长江上游,可顺流直下东吴,成为孙权集团西面防御的心头之患。所以,孙权手下的多位重将(除鲁肃外)如周瑜和吕梦等,一直对荆州耿耿于怀,极不甘心把荆州“借给”刘备。其二从曹操的角度,因荆州的襄阳郡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它向北不远,就能直驱到都城洛阳;往西绵延数百里,可以剑指长安;也还能放舟沿汉水西下,来到东吴属地的夏口(今汉口)做客。以此战略意义可说明,襄阳乃是曹操的必争之地。所以,诸葛亮夺取荆州(指荆州全境)的想法虽好,但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既然荆州成了几强之争,是难已化解的隐患矛盾,所以诸葛亮《隆中对》的谋划,当然属于一大“失策”。

  从刘备三顾诸葛亮茅庐之时的处境来鉴析,那时的刘备寄寓新野小县,兵员不过几千,但又不甘心久居人之下,做高级打工仔谋生,欲自开公司当老板,何处而生根呢?向北是强大的曹操,往东是成了气候的孙权,实只好寻找力量相对弱小的板块题材兼并,借壳上市为妙。而就地取得荆州一块地儿,站稳脚跟后顺势向西图巴蜀、立基业,方才是一条切合实际的出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逻辑,须得一环扣着一环,岂能够异想天开、横空而出世呢?而刘备初期站稳荆州、发展益州,不断壮大的良好势头,已从事实印证了诸葛亮《隆中对》所谋划的优越性。

  清人郑板桥手书·曹操诗

  要者,《隆中对》毕竟是大略,尚需要在遵循其原则中与时俱进,适时补充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这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的情况,以适时调整、对应修订的过程。而据史实分析来看,所谓《隆中对》,一般认为就是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草庐里的密谈内容。我的问题是,当时应该不会有人做现场记录,也不见有后来的追记,那么史书里记述的《隆中对》又是怎么来的呢?只能这样认为,它应当是陈寿采撷诸葛亮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言论,以史家手法拼凑而成的。因为从《隆中对》内容走势上,应当是诸葛亮难以全部在草庐中一气呵成的!真正的“隆中对”,极有可能只是:诸葛亮正确地分析出了当时国内的大势,以及对它的走向判断。当后来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到柴桑(今九江)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纵谈,才明确地提出三分天下之说,这里可以看作是他“隆中对”的补充与发展。

  事实上吴、蜀两家对于荆州的争夺,从刘备拿下益州的次年,即也拉开了序幕。站在孙权角度,东吴也是早有益州之想的,只是因为周瑜病亡作罢了,现今刘备却不声不响地(没有通报)取了益州占了便宜,那么荆州就须要“归还”给东吴。于是,孙权即派出诸葛瑾前往成都,来向刘备索还荆州。

  而刘备又如何作想呢?荆州本来就不属东吴,我远房老表哥刘表虽不在世了,但他儿子刘琮不正守护在荆州之境吗?子承父业,实乃名正言顺,根本上无关东吴什么事的,又何谈起还荆州给东吴呢?刘备当然不愿跟孙权撕破脸皮,只得拿话敷衍诸葛瑾一番:“等我取了凉州(甘肃的东部及南部)以后,那时定还荆州给你们!”

  孙权听了诸葛瑾的如实汇报,鼻子都气歪了!拍案大骂道:“刘备就是个老滑头!竟然用虚言搪塞我,等他取了凉州再还我荆州,黄花菜都凉了!他若一日取不了凉州,就一日不还荆州了?这叫什么事啊!”孙权越想越气愤,便立马指派了三名郡守官员,分别紧急赶往长沙、零陵和桂阳三地(关羽驻扎的江陵暂时不敢惹),来做接任当地郡守官,以及巡视地方的工作。

  此不料遭到守将关羽的一顿喝骂,把他们通通赶回了东吴。孙权得知后更如火上加油,急命吕蒙督精兵二万出击,攻取下这三地郡所;并另要鲁肃起兵屯驻巴丘,以作接应。刘备在接到关羽的急报后,也是怒火中烧,亲自率领了五万大军赶来,准备协助关羽重新夺回江南三郡。蜀、吴之间的一场大战,眼瞅着要一触即发了。 三、

  其实,蜀、吴两方的主帅,都犯有极不冷静的错误。当时实力上以曹操最强大,三分天下居其二,一直都在虎视眈眈,总想找个软柿子捏。孙、刘两家合则共存,斗则两丧,只待曹操渔翁得利而已。正因为曹操感到,孙、刘联合难得啃下,故回兵收缩于襄阳及南阳一线等待时机的,不料他们先自己动起手来了,岂非正如空中要掉馅饼了吗?孙权还是着急了点,等以后两家收拾了曹操,分得比荆州大许多的地,岂不更好吗?而荆州原先本属于刘家的。一言以敝之:在孙权的私心里头,还是忌讳刘备做强、做大了!

  浙江省富阳孙权故里孙权故里背靠龙门山

  这时候的时局,相对刘备而言,就更加的不利了。严格地讲,他既已丧失了绝好战机,又在要自毁长城。何以此观呢?当刘备鏖战益州之际,曹操也忙着用兵关陇,打败了马超,驱逐了韩遂等。待刘备占领了成都,曹操也立马于关中及陇右,已经虎视汉中沃土了。此时刘备和诸葛亮等,正忙着料理益州管治,分赏财物等,谁也来不及意识到:汉中是益州北之咽喉,急宜筹划进取,争汉中以固蜀地,获厚资而备窥秦川之想,这方是适时而进的上策!

  可惜的是,当第二年春,曹操进逼于汉中,欲取“五斗米”教主张鲁之时,而刘备却仍然未见清醒,只是一心想着东面的荆州之地。刘备不思夺汉中,竟然亲率重兵东下,要跟孙权作殊死搏斗,以争夺回荆州三郡之地,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预见不了的事情。因为,时事风云不断有变,就需要因时因事而异,择机调整有利于自身的战策。

  若要发挥诸葛亮的作用,须得有刘备征询其谋、重用其谋的关键条件。但自取益州以后,从刘备的安排上看,是让诸葛亮以坐镇成都,负责留守后方的。这项工作对于刘备来讲,也是相当之重要的,但是,在外政大局上,却看不见有诸葛亮的出谋献策之事了!这虽然不是说诸葛亮此时已经“退居二线”,但也证明了一点,刘备这段时期所做的许多对外的大事,并未让他参与其中。为刘备当时计:还应当结好孙权,不可丢弃与东吴的连盟关系。也就是说,可以放弃荆州之南三郡,而应兴兵北上夺占汉中才是上策。到必要时,还可给江陵于东吴,只要蜀军占据了上庸、西城等重地,窥视并威胁着襄阳,将来蜀汉北向宛洛“嵌击曹魏”的计划(即“隆中对”计划)还是存在的。

  当刘备进驻公安,欲作武力攻击荆南三郡时,到了当年秋天,曹操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竟然在打算撤兵之际,鬼使神差般地拿下了汉中,便立即威慑于益州之境了。您以为是咋回事?原来,曹操听信凉州从事等地方官的看法,认为汉中王张鲁并不难攻克,必经的阳平关也不会是像传说的险峻雄伟,所以便冒险兴兵南犯。殊不料,张鲁之弟张张卫却带着数万人马坚守住阳平关,使曹军数日连攻不下。曹操这时便大感受惑,深切感言:“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由于久攻不下,而军粮将尽,曹操有了撤兵的打算。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当晚,有几千只野麋忽然如同旋风般地冲进了张卫军营,张卫军被冲得落花流水。而此时因迷路掉队的魏将高祚人马,却也误入了张卫大营。高祚便也乘机打鼓鸣角,惊吓得张卫以为是曹操发了大军前来掩袭,仓促之间就投降了!阳平关既破,汉中略无险阻,逃奔于巴中的张鲁,不久也前来归降,曹操得以侥幸占领了汉中之地。

  汉中的阳平关碑刻

  此间“成都震恐,蜀中一日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定也。”刘备接到诸葛亮的告急通报,方悟出大事不妙,才匆忙向孙权让步讲和,商定两家以湘水为界重分荆州。商定结果是:湘水之东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归于东吴;湘水之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归于蜀汉。孙、刘两家又暂时“重归于旧好”。随后,刘备掉头驻兵江州(今重庆),命黄权出兵攻占了曹操势力范围的巴东、巴西、巴郡三地。黄权甚至向刘备建议,即刻去争夺汉中:“若失去汉中,则三巴会受到威胁,这是割蜀国的大腿和胳膊啊!”但到了这个时侯,刘备已失去先机,只得以防御蜀中全境为要务了。据史载,在汉中王张鲁逃窜到巴郡之时,刘备曾经派出黄权前往迎接,想通过礼遇张鲁、接纳他为名,来获取汉中。但遭到了张鲁的一口回绝:“我宁为曹操奴仆,也不做刘备的上宾!”

  以上进程表明,如果刘备继续保持同孙权的“联盟”之势,在荆、益之地当是能有所作为的。不能因为“荆州”不稳,就随意指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误。他所谓的“跨有荆益”,应当是先荆后益,还要转换到“益是主”、“荆为辅”的重要战略调整之上的。

  位于三巴的瓦口关亦即张飞拒魏将张郃处

  四、

  这也是非议孔明《隆中对》的另一重要观点,即以地域而论,认为荆、益两地,属于是难已连成一片的区域。因蜀地山高险阻,交通困难,若荆州或益州有难,则很难组织军事、物质力量及时给予两地间的相互救助,故孔明“跨有荆益”之谋是纸上谈兵,完全行不通。近世伟人毛泽东就批评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中国人谈兵论道,擅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相比弱势的部分而制胜,是为上兵之策。而他指责诸葛亮的失误,主要在其的分兵“钳击曹魏”的谋划不当,因于分散了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兵力,犯了兵家大忌,终致成了关羽和刘备的先后之惨败。

  不过我以为,“分兵嵌击”的战事自古已有之,如刘邦和韩信以分兵钳击于项羽,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因此,不应一概而论分兵的优劣与是非,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利弊相存的。如若对敌方发动进攻,实施两面或者三面嵌击,有主有次或有佯有真的出击,致使对方首尾不得相顾,不也算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吗?诸葛亮当初隆中的谋划,是想对曹魏的关中、宛洛作一个大的钳形攻击。但因于后来关羽和刘备先后败亡,致失了战略要地,到他过后虽然五次北伐,只能不得已进行单向的迂回攻击,至终都没有成功。

  而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昭平定东吴,也采用的是钳形攻势,由晋将王溶乘船出川,顺水直下,王辉从皖北出和县,以远近夹击之势,一举而下东吴的都城金陵,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司马昭平定东吴的战事上看,占据蜀地,也是有着其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的,而关键在如何利用这种优势。所以,对于刘备、诸葛亮等人谋取益州立基业的构想,单纯指责他们是进入了易守难攻的狭窄之境、终不能大有所为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蜀汉的最后灭亡,也是在钟会和邓艾等三路出击,分主次攻击之下一举成攻的。而最早提出对蜀汉分兵攻击者,则是曹魏后期的一员老帅,时任大司马(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曹真。公元230年秋,曹真鉴于诸葛亮前后两次用兵,进犯于魏境,便决意攻取汉中,以武力瓦解蜀汉政权。曹真在向魏帝曹睿提出的,欲伐蜀取胜、应须几道并进的战略构想,得到批准后,于是下令让司马懿从西城出发,沿汉水西上、张郃率领一支军队由子午谷道南进、他自己则亲率一部从斜谷道入川,这三路大军克期会师于汉中。但因为遇到秋雨猛下了三十多天,河水泛滥,以致险道难行,只得中途回师了。

  五、

  非议《隆中对》,还出于另一种挥之不去的情节,这就是缘于崇敬关羽的忠义,惋惜他被害于东吴,也引发了一连串严重打击蜀汉的事件,故而对这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检讨。有可笑的议者,竟然搬出虚实不分的《三国演义》小说责难起孔明,言及就是孔明建议,要关羽向襄阳发起主动攻击,用“反客为主”方式减轻来自于曹魏压力的。而后当关羽无论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挫败时,均未见刘备、孔明等发一兵一卒,做出相应的支援,硬是让关羽孤军奋战,疲劳到被俘受死,此相当于“谋害”了关羽。

  有人说了,关羽不是正执行着孔明“北向宛洛”的宏伟计划吗?怎未见刘备出兵秦川攻长安的大行动呢?哇塞!此时孔明竟有这样大的口气?看官须知,孔明当年的谋划中,还设有几大先决条件哩。这一是内部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南抚百越,西和西戎,东盟孙权;三是待天下有变。这一切事项均未准备就绪,时机远远不成熟,怎就能轻率大举动兵呢?这里关键天下有变的时机,首先应当是在曹操内部引发震撼之事,或因其矛盾激化权力分裂而兵变动乱、首脑人物病重等;要么就是此起彼伏的有规模效应的民变。可遗憾的是,直到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曹魏内部尚未有如此重大变故发生。其次,最好还要有东吴配合默契,策应在东面北攻曹营为佳。然而,此时东吴与荆州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紧张了。这里面有两样因素的推动:一是关羽很看不起东吴诸人,对他们采取了相当的傲慢态度(如骚扰边境),也激怒了孙权(如漫骂以拒婚);二是极力赞同孙刘联盟的鲁肃不幸去世,其接任者吕蒙深怀野心,正与孙权密谋于攻击关羽,想要“收回”荆州。

  除了《三国演义》里有孔明建议关羽进攻襄樊外,其他史料尚未有指出,是谁给关羽下达了北攻指令?此事古今研究者均未有清晰的解答。若以关羽当时地位判断,只能是刘备可以指挥了他,但却无史料证明有刘备下令一事。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此认为,这是由于刘备正在与曹操争夺汉中,故命关羽出兵襄樊牵制曹军,以减轻他在汉中战场上的压力;问题在曹操兵退,刘备占据汉中后,关羽已完成牵制了任务,却仍不退还荆州,以致遭吕蒙偷袭败亡。

  但是,我查看了相关史载,感觉吕先生的解析,在时间上存在矛盾。曹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五月(公元219年)撤出汉中的,刘备即于当年的七月在汉中称“汉中王”的,而关羽进攻襄阳也是在七月份,并且应是在刘备称王后不久。因为费诗受刘备派遣,送“前将军”印信给关羽时,是在荆州城(即江陵)内。以上说明,关羽发动襄阳战役时(曹操此时正住在长安),已不存在为刘备牵制曹军的问题!另外,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先后共耗时接近三年,如果要利用关羽出兵牵制曹军的话,应当是在上一、二年才对呀!起码要在曹操亲临汉中之时,关羽出兵的这个时机方才恰当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以为,应该刘备并无要关羽出兵牵制之意的,反倒是他相当看重于荆州要地,极寄望于关羽能够确保荆州不失。现在,我们只能依据当时形势推测:大约是刘备攻取了汉中,这大好的形势鼓舞了关羽,他便想到攻取襄阳,把曹操势力赶出荆州之境,减轻荆州北面的军事压力,以攻城掠地、立稳荆州的胜利来呼应刘备大哥。以此看来,关羽确实不该恃勇好强,轻举妄动的。

  依据相关史料,我以为即便关羽想要出兵北进,理应在上年秋冬之时为佳。因为就在上年的十月份,宛城(今南阳)的守将侯音率众叛曹,并派人来荆州面见关羽,说要归附于他麾下。关羽对此当然高兴不已,但也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到了次年正月,驻守襄阳的主将曹仁,亲自率军北上,展开剿灭叛军侯音的战斗之时,也不见关羽趁机挥兵进攻襄樊,以策应或救援侯音,这有点不可思议。

  诚如吕思勉先生所言,关羽是有一番本事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荆州之失,就全盘否定于他。比如,刘备只要是分兵击敌或御敌,总是要关羽独当一面。又如,关羽本是陆军将领,却能率领(借用)刘琮的水军从夏口去接应刘备安全撤退;后来也能指挥水军擒杀曹将于禁、庞德,证明了关羽是很不简单的!然而,关羽发动襄阳战役,却又显得相当轻率了!

  关羽进攻襄樊的胜败转换过程,仅历时了四、五个月。他怎会没有想到,襄阳乃曹魏南之门户,必将全力以赴坚守的。即便关羽耗时耗力一度攻取了城池,但在曹操居中指挥的大军压迫下,又能否守得住?而当关羽孤军奋战于襄樊前线时,其后方重地荆州,就大有遭到东吴偷袭的巨大风险了!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关羽并非没有意识到后方空虚的问题,只是他忽视了孙权等人的狼子野心,也轻看了东吴的实力,终使人们为他扼腕一叹!

  话虽如此,却不能跟诸葛亮扯上牵连,赖是《隆中对》严重失误。相反地,正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了《隆中对》的扭曲,使诸葛亮“钳击曹魏”的北伐计划变为了泡影。可以设想,如果关羽据守荆州,不要擅自出兵北攻襄樊,孙权等人偷袭荆州的阴谋,将是很难实现的;也不会使刘备因失去右臂而痛心疾首,再铸大错。若如此,蜀汉的实力当是不可小觑的。诸葛亮直接参与了“赤壁大战”吗?

  一、

  《三国演义》里对“赤壁大战”的描述,可谓是重彩浓墨,其不惜花费前后八个半回目、共计四十多万字的篇幅,重点在突出刻画了诸葛亮的能说会道和神机妙算,把他抬高到了近神似妖的程度。该书中东拼西凑或者虚拟出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道”和“三气周瑜”等回目,让人读来当能眉飞色舞、而又津津乐道的。但若要以史而论,这些可都是子虚乌有!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在其中所起到的效果,对于刘备确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由于孙刘的联手,演绎出了“赤壁大战”这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才使刘备终于喜获胜利果实,有了争天下三分的基础。

  在曹操基本上收复了北方(除西凉的韩遂与马超),要加快统一中国的步伐,大举挥军向南方扑来的时候,有一位英武的少帅正密切注视于时局的发展。曹军的马蹄每向前奔跑一百里,他的眉头就多皱出几道愁印!他,就是年方27岁的东吴少主--孙权。其因承继了父兄开创的江东基业,现坐拥着六郡之地,统治于数十万民众,实属踌躇满志、又野心勃勃的少壮派人物。若不是如此,怎会有后来曹操对他的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在孙坚的四个儿子中,孙策是老大,孙权排行老二,其次是孙翊和孙匡。孙策勇武过人,颇具父风,是一员英勇善战的悍将。当时曹操正跟袁绍较着劲,势力还顾及不到江东这块地方。所以曹操为拉拢他,便“上表奏请”孙权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据史载上说,孙策是几乎每战必克的,但却在进攻时任广陵太守的陈登(曹派人物)时,惨败过两次,前后均被斩卒万余人。智深谋远的陈登,于是大有吞灭江南之志,但不久被调任做了东城太守,过后便病逝了。因而后来,曹操每临江兴叹:“恨不能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养其爪牙!”他是叹息没有听从陈登计,早日吞并江南,至有现在的后患。

  孙策临死之时(年仅二十六岁),重臣张昭等都以为他会传位给三弟孙翊的,因为这个孙翊也属猛将之列,大有父兄之风的。岂不料,孙策却把印绶佩在了二弟孙权(当时十九岁)的身上,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讲:“集结江东兵力,跟天下英雄逐角,你不如我。然而选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可见孙策对于孙权的用人之道,是相当了解的。

  然而现在曹操的野心却令他十分忧虑。因为他明白,曹操大军到来,其用心必在荆、扬(即江东)二州无疑。而今碰巧荆州首领刘表不幸病故,使得人心浮动,荆州难保。若曹操进占了荆州,下一个要收拾的对象就该是他了。负隅抵抗吧,可恨东吴兵力太少,尚不如荆州兵的一半多,恐怕很难跟曹操玩上两把的,弄不好即玉石俱焚了。如若把江东归顺曹操换取身家性命呢,于心又实在不甘!这是父兄两人多年辛苦打下的基业,就这么简单地拱手献给一个汉贼、一个奸雄?这样做确实太给祖宗们丢脸,为人所不齿!那该怎么办好呢?谋臣鲁肃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倒是增强了孙权的几分信心。

  二、

  鲁肃,字子敬,是孙权手下最富政治远见的人物。早在建安五年(此时孔明20岁),孙权刚即吴主之位,第一次请鲁肃到自己房中向他咨询时政大事时,鲁肃便提出过极富远见的见解。鲁肃以为,“汉室难已复兴,曹操难已立即灭亡”,建议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争斗)”,进而可先攻取荆州、跨有扬(州)、荆二州;然后趁机向西夺取益州,建帝王之伟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合榻密议”,也是后来周瑜、吕蒙二人最想得到的“尽长江以极”的称霸梦想。

  鲁肃看到目前局势急剧变化,向孙权进言,他认为当务之急,必须首先联合在荆州的刘备,劝说刘备协调荆州军力,跟东吴一块儿抗御曹操。这样合两弱拼一强之势,当能克抵曹操,阻止他鲸吞荆、扬的野心。另外,鲁肃设身处地为孙权着想,认为孙权可不能跟手下的人一样来比较的,像自己这样如果降了曹操,总能够做个参谋官,往后再奔个郡守、州长做,就心满意足了,但将军您身为吴侯,投降到了曹操手下,到哪儿去安身呢?这一下击中了孙权的要害,煽起了孙权的野心,因为他是极不情愿受制于人的!所以说,孙权的“抗曹”行动并非出自什么“大义”,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野心,才将“国贼”的帽子强行戴在曹操头上的。 于是,在孙权的指派下,鲁肃以凭吊刘表之死为名,奔往襄阳游说两家联合抗曹事宜。不料鲁肃走到中途江陵时,听闻荆州幼主刘琮已投降了曹操,刘备正率部向南面撤退,于是急换快马去迎刘备部,终于在当阳长坂见到了他们一路人马。在鲁肃的劝说下,刘备取消了去广西梧州投靠旧友的念头(其实是虚言),答应东往夏口(今湖北武昌)到族侄刘琦那儿,再跟东吴商讨联合抗曹之计(其实心里异常高兴)。鲁肃是第一次见到诸葛亮,因两人志趣相投(都有联合抗曹之意),又见他形貌奇伟,才思敏捷,不由心中大喜,便对孔明道:“我同你大哥诸葛谨是好朋友!”从此二人结成了“至友”,对维护及巩固孙刘联盟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实而论,鲁肃的到来,对于刘备是的确起到了“久旱逢甘霖”之妙用的。若非东吴“相救”,如果刘备南窜到梧州这块蛮荒之地后,也就不再会有所作为的了;而如刘备逃到他“大侄”刘琦那儿,也必将被曹操打得七零八落,弄不好极有被歼灭的可能。因而刘备确实应从心底上“感激”于孙权的,只是能否取得实质性的孙刘联合抗曹的进展,他心里头倒是没有多少谱的。

  待刘备等人驻扎于樊口(今湖北鄂州市西)后,曹操也已抵达了江陵。诸葛亮预料曹军随即将顺江东下,颇有风卷残云之势,便急忙向刘备请示道:“现在的形势已非常紧迫,请派我即刻出使东吴,向孙权求救,以便马上组织联合抗曹的大事。”这时的刘备也处在万分焦虑之中,于是立即请鲁肃带着孔明,前往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市)的驻地,当面跟他商议,以便尽早敲定联合抗曹的大事。

  东吴大将周瑜塑像

  孙权集团内部主和(投降)的势力可不小。以张昭为首的谋臣认为,保存江东的优势在于倚赖长江之险,但现在曹操已占据南郡(今江陵),并收降了刘表的几万水军,随时可以顺江而下直捣江东。这也即是说,孙权得以仰仗的长江之险已不存在了,而曹操兵多将广,又是奉了“天子之诏”来征讨孙权的,无论从军事及政治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建议孙权应当顺应“天命”,投降于曹操,以使江东六郡的近百万之众,免受于生灵涂炭的大灾祸。

  其实孙权在当时是没有多大的名声的,可能是因于江东偏于南方之故,还不到北方英豪们逐鹿的战场,比不上刘备虽然屡战屡败,却早已具有了英雄之名。孙权属于当时的小字辈,跟曹操谈不上有任何积怨,如果他投降了曹操,一定是可以有个好归宿的(授官封候)。但遗憾他没有“顺应天命”,却在鲁肃、周瑜等人的煽动下,选择了抗曹之路。这也表明了孙权和这二人心里头,深藏有的独霸一方的野心巨大。

  三、

  那么,诸葛亮将如何激发这位年青同辈(时孙权才27虚岁)的抗战决心、打消他心理上的“畏曹”阴影呢?这当然是很要用一番心计的。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是急切需要依靠于孙权势力,方能跟曹操有得一搏,最后达到拯救刘备弱旅命运的真实目的,也使得孙权不复蹈刘琮之辙。

  于是,诸葛亮大致采用了正话反说,相当于“欲擒故纵”之计,向孙权开宗明义道:“天下时局业已大乱,将军您起兵而据有江东;刘豫州(刘备曾任豫州刺史)也在汉水之南集结部众,跟曹操一争高下。如今,曹操大军所及,已击溃了主要的强劲对手,并收取了荆州,威震于四海。英雄已无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撤退到了江夏。敬望将军您可要量力而为:您若要率东吴人马抗衡于曹操的中央大军,则须尽早与之断绝关系;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向北而降呢?而今您将军,表面上服从于中央,内心里却犹豫不决,事临到紧要关口而不能决断,大祸将至啊!”

  诸葛亮的一席话,让孙权很难回答。首先,诸葛亮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摆在了一块儿,明显表明他们均应算当世数得上的人物,暗中提示孙刘联盟还是有相当基础的。其次,诸葛亮开门见山地向孙权表明:曹操势力强大,荆州刘琮已降,刘备已经扛不住了,您打算怎么办?是战还是降?您得赶快拿主意!

  这岂不是逼孙权表态吗?孙权转念一想,反问道:“既然曹操如此厉害,按先生所言不可与之争锋相对,那刘豫州为何不向他投降呢?”孙权反问是有其中道理的:在他看来,曹操这次“长坂之战”中,已将刘备击得溃不成军了。刘备逃至樊口,也好似巨石下的危卵,若与我东吴力量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了!如要论识时务、投降给曹操,刘备便是首当其冲的。为何他不先降,你孔明反而要跟我孙权理论这事儿呢?其实,这个效果正是诸葛亮所需要的。接下来诸葛亮以“激将法”回答孙权,激发出了他心头上的抗曹怒火。诸葛亮言道:“田横,只是过去齐国的一名壮士,尚且坚守大义,不受屈辱;何况刘备是皇家苗裔,盖世英才,人们对他仰慕得如百川之归大海。如果大事不成,只能算是天意了,怎会甘愿去做曹操的部属呢?”孙权听了这话儿,不由得勃然大怒道:“我更不能把吴国的故土、十万武装之众,拱手奉送,去受制于人!我决心已定,只有刘豫州才可以抵挡曹操。但是他刚刚遭受重创,怎么能担当起此项艰难呢?”

  这时候的诸葛亮,心里却一阵欣喜,感觉孙权开始上路了。便将自己的战情分析全部吐了出来:“刘豫州虽然兵败长坂,但集结部众,加上关羽的水军,尚有精锐万人。刘琦公子那儿,能召集的兵力也不在万人之下。现曹操大军远征而来,身心已相当疲弱。听闻曹操为了追击刘备,命轻装南下,日夜急行三百多里地。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所以《孙子兵法》上引以为戒,认为:'一定使上将跌倒(每天急行军百里以上,超出了人体的负荷)。'况且,北军不熟悉水战,这正是他们与东吴军队交战中的弱势。另外,荆州民众归附于曹操,只是被形势所迫,而内心并未服从。这样的人心向背,对于抗曹的民心基础是极为有利的。现将军您,如若真的能指派一员猛将,率军数万人,同刘豫州紧密合作,定可击破曹操。曹操军败之后,将会向北撤退。如此,荆州(刘备)跟东吴的势力必然强大,鼎足三分之势必也奠定。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孙权听完诸葛亮的一番精彩的时局分析后,不由转忧为喜,便立即命召部属前来,要一起会商联刘抗曹的事宜。后来,孙权在鲁肃、周瑜二人的进一步劝说下,终于坚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并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参谋长),共率领精兵三万溯江西上,会合刘备一道,拉开了“赤壁大战”正式序幕。赤壁大战时的几位三国主要人物在当时的年龄:曹操54岁,刘备48岁,诸葛亮28岁,孙权27岁,周瑜34岁,鲁肃37岁,吕蒙30岁,庞统30岁。关羽和张飞具体年龄不详,估计在四十开外,但比刘备小几岁。至于东吴老将程普及黄盖的年龄也不详,估计应在五十开外。

  位于江西九江的周瑜点将台

  四、

  这场抗曹决战的主帅是周瑜(字公瑾),时年三十四岁,庐江舒县人(今安徽舒城县)。他因跟随孙策征战有功,被拜为中郎将时年仅二十四岁。周瑜少年英俊,又精通音律,故被时人呼之为“周郎”,可谓风流倜傥。周瑜与张昭,是孙策临死托孤辅佐孙权的重臣。周瑜更并非心胸狭窄、难得容人之徒;而是气度恢宏、谙于韬略的帅才。史传老将程普很是不服周瑜,多次以言行凌辱他。而周瑜并不与之计较,反而折节下容,十分谦逊、友好地跟他交往。最后终于感动了程普,对别人讲道:“跟周公瑾交往,如同饮着纯酒一般,我不知不觉地就醉了!”

  周瑜向孙权从军事角度剖析曹操必败的道理,跟诸葛亮的议论大同小异。这说明一些有识之士,对于人间世象的真知灼见,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例如曹操的一员谋士叫贾诩的,就曾经劝阻他不要立即东下讨伐孙权,但被当成了耳边风。这主要是因为曹操南取荆州的过程,来得太过顺利了,使得他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他认为孙权也应该是想象中的刘琮、刘备一样,不堪一击的。由此可见,“物极必反”的认知至理,是多么的深刻啊!

  诸葛亮圆满完成出使东吴的使命后,回到了樊口驻地,再也没有去到东吴了,也就不存在他所表演的“舌战群儒”、“借东风”、“三气周瑜”等节目了。至于“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取材孙权后来乘船观察曹军营寨时,曹操下令让弓箭手向其放箭,当箭射入船的一边致使船倾斜后,是孙权急中生智,要船转头向着另外一面受箭,这样使船复归到平衡,然后孙权便下令起锚返航了。

  诸葛亮在柴桑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相关东吴上层人士的赏识。张昭曾想推荐他留在孙权身边,但被他婉言谢绝。孙权见张昭没能做通诸葛亮的工作,便要诸葛瑾出面游说于孔明,想以兄弟之情来打动他。却反而被孔明相邀,要他一同来辅佐刘备。诸葛瑾只好回复孙权道:“舍弟择主而事,对刘备已忠心无二。他不愿留在东吴跟您,如同我不愿到刘备那里一样啊!”

  西塞山周瑜屯兵处

  孙权赏识诸葛亮,说明他极有知人之明。而诸葛亮对别人解释不愿留仕东吴的理由,是否又充分呢?他是这样对人讲的:“孙将军的确是一位人主,但我观察过他的气度,感觉出他虽能尊重我,但不能做到尽量发挥我的所能的,所以我不会留下来!”有人就此而论,若如孙权真的同诸葛亮亲密无间,“如鱼得水”,那么诸葛亮在东吴应更有所为的!从过后的实践看,孙权是最放手给他所器重的人干事的,如对陆逊的所用。也有学者以为,诸葛亮是出于道德和政治观点的考量,才不愿留到东吴的。我感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古谚,倒是蛮适用于诸葛亮的。

  位于湖北蒲圻的赤壁

  孙刘联军同曹操南下大军的首次遭遇战,是在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长江南岸)打响的。由于周瑜和程普所率水军英勇善战,加上刘备、诸葛亮也带着部属出击,跟着遥相呼应,一举便击退了曹军,初战告捷。曹操吃了败仗过后,心知遇到了劲敌,有点闷闷不乐起来。这时已到寒冬十二月,北风呼啸,吹得大江上巨浪滔天,战船纷纷摇晃不定。曹操的北方军士很多都不习水性,坐在船中就已经头晕目眩,有的则是伏身呕吐不止了,让他们稳步站立也相当之难,就别说一对一的与敌方交战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那就是由于“水土不服”,曹军内已有些人患上了传染病(今有人指出是血吸虫病)。

  于是,“聪明”的曹操决定,用铁索将大小战船的头尾连成一块,这样就解决一切问题了!因此所谓“连环计”,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并非庞统所献。这时庞统尚在江陵城内(原被刘表聘为南郡功曹,相当于郡守的助理)。初战之后,孙、曹两军便相拒于长江两岸,南岸的赤壁之地是周瑜的水军,北岸之地称乌林(今湖北洪湖市东北的乌林镇),则是曹操水陆大军营寨。周瑜部将黄盖,见曹军人多势众且战船相连,建议采用火攻手段消灭曹军。得到周瑜的赞同后,黄盖又施出“诈降”计,并骗得了曹操的信任。

  吴·虎威将军章

  五、

  当黄盖一伙人驾驶着载满芦草及干柴等易燃物的战船,按约定时间“投降”到斜对岸曹军的那天,仿佛神助一般地忽然刮起了东南风(并非诸葛亮所借东风,因为没有南风是吹不到曹军水寨的)。于是,风儿劲吹着熊熊大火,燃烧的战船如同一条条火龙,直冲入曹军水寨,又蔓延烧到了岸上的陆军营里。周瑜远见北岸火光冲天,心知是黄盖的“火攻”得手了,便下令后续精锐水军全力出击,飞速杀向曹营。此时刘备眼见东吴全军出击,也率领人马攻向北岸,与周瑜、程普一道水陆并进,追杀曹军。

  曹操这次声势浩大的南征,并非如他所吹嘘的八十万之多,实如诸葛亮及周瑜在战前估计的,至多是二十五六万军队(包括荆州的降军)。经赤壁大战后的统计,曹军则是损失过半。而真正的主战场,应该是曹军大营的所在地--乌林。曹操在其部队大溃败后,是带领残兵败将向着江陵方向逃跑的。中途经过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县的西北角),全长不过二十多里地。但此路狭窄泥泞,两旁乱草丛生,极难行走,又加天上刮着寒风,后面跟着周瑜与刘备的追兵,曹操人马也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可想情景十分的狼狈。

  曹操是命令他的老弱残兵砍草拔树,填道铺路,才使骑兵通过华容小道的。这时被战马碾死的老弱军士,那就无计其数了。曹操还是幸运地逃出了华容小道,但并未有路遇关羽,诸葛亮也没有能“智算华容道”。倒是曹操确实留下了一句漂亮话:“刘备,是我的对手。但是他的计谋有限,若其早放一把火点燃华容道,我等就被烧成骨灰了!”

  今有学者考证曹操所走的华容古道实在湖南华容县的倒马崖

  赤壁大战的结果,改变了当时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中国的统一又晚来了几十年。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对决曹操的二十五六万部队,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斗,竟以曹军遭受重创、并付出一半人的代价而结束。赤壁之战的胜败因由,首先在于,孙刘联盟的紧密合作,同仇敌忾;其次在于,诸葛亮、周瑜及鲁肃等人的谋略正确,他们客观地分析到曹军所面临的弱点,不以其人多势大而胆怯,而是充分发挥自己善于水战的特点优势,又正确利用了火攻这一极强的战术手段,并攻其不备,近乎完美地达到了战前预期目的;最后在于,曹操的骄傲轻敌的情绪,认为东吴也将不堪于一击,故他先以威慑信件致孙权,想迫其走荆州刘琮的“献降”老路,后看这招不灵了,他便驱兵压境,妄图以大兵压境之势迫其就范,却犯下兵家大忌之故。

  赤壁大战示意图

  曹操初战失利,并无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而又犯下船舟相连之错,接着因求胜心切,轻信于黄盖的诈降;最为致命的,是曹操忽视了主、客观环境对他的制约因素:曹军南下马不停蹄,没有及时进行短期休整;时至寒冬,马无余草可食,兵士水土不服,人们饥寒难耐,瘟疫流行。这就使得曹军战斗力将下降到一半,加上他们舍车马、上舰船,用非所长,士气变得相当的低落,其安有不败之理?

  今日荆州古城

  曹操带领残部逃回到江陵不久,就北返于许都了,留下曹仁为坚守荆州的主将。但在周瑜等将的穷追猛打之下,曹仁也有点力不从心,便北撤到襄樊,形成了转攻为守的态势,南北分立的契机就此显现。据史称,在曹军北撤之前,是把所有的战船烧毁了的,因为不想留给周瑜所用。曹操虽是一大权谋家,但也不乏露有幽默感。他曾经跟孙权写信,大意是说自己主动放弃荆州的,所以撤退并不是难为情的事,连船舰都烧了,这才成全了周瑜的英雄之名,要孙权不要以为周瑜有什么特别之处。我想,这应是曹操在搞挑拨离间,但孙权不会上当受骗,否则孙策就不会把江东交给他了。庞统之死是源自诸葛亮的嫉妒吗?

  一、

  近来有人以猎奇者的心态,利用虚实不分的《三国演义》大发议论,沙滩建塔似地编造出了一些更加眩伪的“传奇”。虽然这种东西到最后只会变成几个怪样的泡泡,但因它会给普通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误解,使人们难辩事端之真伪,人物之优劣,以致出现混乱而流毒弥漫,故不得不加以辩驳。

  这其中的一个怪泡泡的大意是:赤壁大战后,诸葛亮借为吊丧周瑜之机,到东吴请到庞统投奔了刘备。后庞统随刘备进军西川,在争夺雒城的战斗前夕,身在荆州的诸葛亮怕庞统立了头功,会受到刘备加倍器重而晋升,将影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乎诸葛亮施展妖计,带信给刘备,惑言天象有凶,必有主帅大将遭验,勿请谨慎从事。这封告诫信搅得刘备心神不安,而有退回荆州之意,却使庞统气愤已极!他先气诸葛亮小肚鸡肠,嫉贤妒能;继而恨刘备受惑迷惘,不思进取,致英雄无了用武之地。于是庞统便对刘备的忠心急转直下,决意以自杀方式来反抗与刘备,并要以死来向诸葛亮表白:我是心甘情愿让位于你,并非屈死在你的手中,更不是不识你的险恶用心!于是庞统就在进军前假摔马下,骗取了刘备的白马坐骑,选择了到“落凤坡”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自甘中箭而身亡!

  成都武侯祠内的庞统塑像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是以史籍《三国志》为蓝本的。故而,它的人物基本上都有记录在案的,我们当可从相关的史料里寻求其真实性,而加以辩白,拨云开雾,使人们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了解到真相,获益而得趣,我以为这方是良心正途。

  历史上的庞统,字士元,是襄阳人士,出生于公元179年,比诸葛亮大两岁。襄阳(荆州政府所在地)是当时荆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巨贾汇集,名人荟萃。而庞统一家,就是襄阳城有名望的士族。他的叔父庞德属于学者名流一派,被人尊呼为“庞德公”。庞德公曾经数次婉拒于荆州刺史刘表的“出请为官”,而是“躬耕”于城外的岘山之南,以“琴书自娱”,诚然是位德高望重的隐逸人物。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便是娶了诸葛亮二姐做妻子的。

  庞统虽然成长于庞德公的呵护和培育之下,但他少年是为人朴实,不露锋芒,很少人能真知他的人品及才干。而只有庞德公,对这位小侄颇为器重,育之犹深。过后,有一位颖川的古文经学家,司马徽(字德操)先生避乱到此,收徒讲学。后来蜀汉的那些风云人物,诸如徐庶、诸葛亮、马良、董恢、向朗等,均出自他的门下。司马徽对庞德公非常的敬重,由于比他小约十岁,所以尊为兄长,“呼作庞公”。司马先生以知人识才而名著一时,号称为“水镜先生”,即对人物的评价,如水之清,可以鉴影,如水之平,公正恰当。

  在《三国志·庞统传》里,有一则故事相当生动。是说庞统在十八九岁时,受叔父之命去拜访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爬在树上采摘桑叶,让庞统坐于树下,这一老一少,一上一下地对聊了起来。聊得一投机,竟从白天一直谈到了晚上。过后,司马徽对庞统的学识才干十分惊异,盛赞他是南方各州郡文士中能首屈一指的人物。经过“水镜”先生的赞扬后,庞统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立时被人们誉之为“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诸葛亮常去探望其二姐,也趋前请教于庞德公,其“卧龙”别称,便是经庞德公的赞呼而传扬开来的。庞统跟诸葛亮算是表亲关系,两人又志趣相投,加上共同好友徐庶的穿针引线,几人之间相互切磋学问,遂成为挚友。

  庞统非常恪守人伦道德传统,尽心尽职地尊老育幼。每当他夸赞别人时,喜欢夸大其词地说些别人的优点,闻听之人不解其意,便问他为何这样?庞统回答:“如今天下大乱,雅正之道衰弱,好人少见,坏人极多。要想使好的风尚盛行,增强道德观念,不把值得夸耀的人说得更完美一些,他们的名声就不足以使人仰慕效仿;无法仰慕效仿,那么从善之人就会更少了。现在推举十个人,即使其中有五人失当,还可以得到一半。再通过这些人以促进世风教化,使那些有志做善事的人自我勉励,不也是很好吗?”庞统因时因事而异,采取相应的有利策略,反映出他身上所具有的权变智谋的独有素质。

  三国文物·青瓷羊尊二、

  庞统步入仕途的时间要比诸葛亮早一点,他是应南郡(今江陵)太守之召,而出任功曹(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一职的。除能执掌于人事外,他还可以参与一些政务上的事情。这也是当初刘备在襄阳求贤时,未有得见“凤雏”的主要原因。不过,在曹操下江陵时,他已离开此地隐于乡野,亦未去东吴参与到抗曹之事中。赤壁大战以后,东吴大将周瑜出任南郡太守,对庞统的才干也分外看重,便征聘他担任着原职,请他主持处理郡府内的日常事务。当周瑜得知孙权有意借荆州(南郡)给刘备时,便急往京口(时孙权住地)去游说此事,也带着庞统随同。孙权当即采纳了周瑜的方案(即是要攻取益州并得以否定借荆州给刘备),让他返回江陵着手准备。不料,周瑜患急病于途中,死在了巴丘(今湖南岳阳境内)。周瑜灵柩则是由庞统护送,一路到吴(苏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不是周瑜身亡,刘备是难以得到“凤雏”相辅的。

  在鲁肃接替了周瑜之任后,他从全局战略利益考虑,力主将荆州(江陵)借予刘备,孙权也就顺水推舟似地答应“妹夫”之请了。据史传,当曹操听到刘备已进驻荆州的消息,此时正于奋笔写信之中,骤然间惊恐得竟“落笔于地”!刘备到荆州不久后,有天忽然庞统来访(应在周瑜之死当年的夏秋之际,亦并非是孔明到东吴请他投奔刘备),甚有“毛遂自荐”之意。刘备是久闻“凤雏”大名的,自然也不禁欣喜万分。然而此时刘备脑子里可能是进了水,想让庞统先下“基层锻炼锻炼”,便稀里糊涂地安排他到赵云(桂阳郡太守)辖下,担任了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受此冷遇,怏怏而不乐。他到任数月,也懒得理政事,只凭醉酒酣睡发泄不满,即被刘备给就地免了职。

  鲁肃在东吴得知庞统遭免官之事后,立即致函于刘备,信中说:“庞统非仅管一县百里之地的小才人物;让他担任如治中(州长助理官)、别驾(州长辅佐官)这样的职位,方能使他的拳脚伸展得开的!”诸葛亮于是也跟刘备从中极力推荐庞统的才干。刘备方才“恍然大悟”,把庞统请到荆州营中,一起交谈时局大事。庞统审时度势,认为孔明“跨有荆(州)、益(州)”中的“取益”计划,到了应当着手实施的阶段了,他向刘备提出了对目前局势的观察和想法:“经赤壁之战后的荆州辖区,现已是田地荒芜,人才尽失。我等东面碍于孙权,北方阻于曹操,要想在此实现鼎足三分之计,恐怕难以办到,而只有向西夺取益州。西川是天府之国,物丰人众,一切条件具备,宝货无需外求。现就是要谋定规取以成大事!”

  庞统之议的精妙点,是一种把握时局的“权变”意识,即是基于既定的战略方针,依据时局的发展变化,而适时果断地做出相应战略决策,将原来认为缓行的事情调整到快行;或者把原来认为快行的事情调整到缓行。仅此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凤雏”当能同“卧龙”并驾齐驱的智慧和谋略。刘备对庞统的策论深为赞赏,随即任命庞统为治中从事,与孔明并列为军师中郎将,让他同孔明一起参与谋划军政要务,对庞统的信任及亲密程度仅次于孔明。

  荆州刘备集团计议要夺取西川不久,正巧益州方面的刘璋也派出了军议校尉法正等一行人马到来江陵,大意是迎接刘备带兵入蜀,为助刘璋抗击北面之敌--汉中王张鲁。这个喜从天降的消息,使刘备等人欢欣不已,大有“天助我也”的感觉。不过话分两头说,这事儿却是大有“内外勾结”的意味的。

  三、

  当初于赤壁之战前夕,益州牧刘璋闻说曹操占了襄阳,并气势汹汹的大有下江南之图,他便想跟曹操套套近乎,以便为自己留个好的印象。于是,刘璋派出别驾(州长助理)张松,捎带着诸多的蜀中宝贝做礼物,到襄阳来晋见曹操,表示敬意。而此时的曹丞相呢,甚感当今天下已无人敢跟他作对了,也就变得相当踞傲起来。对于来自闭塞西地的张松“寒士”,曹操竟轻慢以待,也未按朝廷惯例予以封赏张松。虽然张松这人短小精悍,其貌不扬,但颇有才干,并且见识深远,常出奇谋,故在蜀中群僚之中,是一位傲然自得的人物。今方受此大辱,使得张松怀恨在心。回到益州后,他就向主人刘璋大数曹操的短处,并力劝刘璋与其断绝关系,而转跟同宗兄弟刘备结好,以引为外援。

  三国文物·魏陶耳杯

  刘璋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便听从了张松的建议。后在刘备占据了荆州五郡时,刘璋即派法正前往江陵,向刘备表达善意。刘备、诸葛亮和庞统等,对法正是厚礼以待,相谈甚欢,情意绵绵。法正素有奇志远谋,但却得不到刘璋的重用,只以“校尉”微官任之,还遭受一些庸官排挤,故一直闷闷不乐,深恨刘璋父子昏庸无用。法正因与张松志同道合,遂结成死党。法正从江陵回到益州后,找张松大赞刘备仁义、诸葛亮和庞统有谋,便同张松密谋推举让刘备做益州之主,以遂英雄之才,沃土之愿。这一情况也表明,当初诸葛亮在隆中所提到的“(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一预言的正确性。就当曹操派出大将钟繇督兵进犯汉中,以讨伐汉中王张鲁时,刘璋开始紧张了起来。因为汉中是益州的北门,要是曹操拿下汉中,自己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再加近来益州的一些土著豪强蠢蠢欲动,密谋闹事,致使刘璋已焦虑万分。于是张松献出“妙计”,要刘璋即刻派人请刘备带兵入川,“帮助”北讨张鲁,待刘备占据了汉中,曹操也就不足为虑了,这样子益州不也稳固了吗?刘璋听后颇以为然,便命法正作为特使,领兵四千前往荆州,请刘备前来“帮忙”。

  法正装出极不情愿地样子到了荆州,但暗地里向刘备献计道:“以将军您现在的英武之名,而乘借刘璋懦弱之机;张松又算是蜀中的栋梁之材,可以响为内应;然后靠益州的富庶做基础,凭天府的险峻做屏障,以建立帝王伟业,这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刘备听了这话,立即跟诸葛亮、庞统商议,大家一拍即合。于是,刘备决定让庞统随往协助,自己亲率将士两万由水路进川;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于荆州的大本营。从刘备做的这一部署而看,他是把主力留在了荆州的,主要为了北御曹操,东防孙权。

  刘备一行人马沿长江而上,到达江州(今重庆)后,舍舟乘骑,很快北上直抵于涪县(今四川绵阳市境)。刘璋闻讯后喜之不禁,亲率大兵三万多人从成都赶来相会,大宴宾客百余之日。这欢宴之中,却也是杀机四伏的。庞统跟法正、张松等人往来频繁,暗中密谋着如何把刘备“扶正”。他们向刘备建议,可以趁刘璋设宴之机,一把将他绑了,这样我们可以不劳兴师动众,便轻而易举地占得益州,大功告成。但是刘备却以初来乍到、恩威未布于人心之由,拒绝了他们的这项建议。到刘璋回成都的临别之际,又拨备了许多兵马和物质等给予刘备,请他速向北征,以讨张鲁。

  刘备进川之意,本来就不是要帮助刘璋的,当他率领的三万大军(加上刘璋充实的)北进到葭萌(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时,便踌躇不前了。刘备在葭萌呆了将近一年,干的就是四处播恩树德,广收人心的勾当。不久,刘备收到荆州后方送来的情报,讲到曹操正在进攻孙权(魏吴濡须口之战),东吴已致书求助,荆州守军并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事情。刘备便利用此事大做起文章,向刘璋致函言说要回兵荆州:一则因东吴告急求助,作为联盟一方不能坐视不管;二则关羽跟曹将乐进对峙着,如荆州有个闪失对自己大为不利;三是认为汉中张鲁不过是“自守之贼”,对他不必要“担心”。刘备还要求刘璋助兵万员,并供给所需粮草物资以急用。

  这时刘璋才醒过神来,对刘备等的用心看得比较清楚了(并非真心帮助自己),但还是碍于情面,便拨出四千兵士,以助刘备东归。老实的刘璋,以为这样子“礼送刘备”也算好,免得他再打益州的坏主意。可刘备有这么老实吗?他是真心要回返荆州吗?怎么可能为招募万余兵士,千辛万苦地大老远跑来呢?但张松可不这么地“老实”了!他竟然把刘备返荆州的话当了真,连忙写信劝阻刘备,言及大功即将告成,您怎可舍之而去?岂非可惜!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张松的一时疏忽,这封信被他的兄长得见,害怕连累了自己,便暗中向刘璋告发此事。刘璋闻罢大怒,一边命人捕杀暗通刘备的张松;一边下令各处守将紧闭关隘,不可再接纳刘备等人。到了此刻,二刘之间已然翻脸,剑拔弩张,大战在即。于是,庞统当机立断,谋划出三条计策,让刘备做选择:“暗中选派精兵强将,日夜兼程,抄小路偷袭成都;那刘璋一无领兵作战能力,二来守备松懈,当我们大军突然到来,必能一举而平成都,这是上策。刘璋的手下战将杨怀、高沛二人,曾经写信劝说刘璋,要将主公您打发回荆州的,现其已紧守城门。请您于到达白水关(今四川广元县)之前,先派人去通知他们,就说荆州事要赶回去救援。杨、高两人既敬服您将军威名,又高兴您起程回荆州了,想必会轻装前来跟您道别,我们乘机将他们拿下,收编其军队,然后径直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策。如果我们退回到白帝城,接着回兵荆州,然后慢慢再作图谋,这是下策。假若犹豫不决,长期滞留此地,我们就会陷于严重的困境中,不能再长久地拖延了。”

  刘备思虑再三,认为庞统的计策中,上策过急,纵然偷袭成功,也只是解决了刘璋一人,所用手段不够“光明正大”,会引起众心不服,川中军民若是联合反击起来,恐怕就难以立足安身了;而下策又过缓,等于放弃了在川中的机会,白走了一遭。于是他采纳了庞统的“较为稳健”的中策,也顺便“指责”刘璋断供军粮,借以激励将士们进军成都的斗志。 四、

  于此,由黄忠、魏延等将打先锋,沿途尽克所过城池,顺利地攻占了涪县。刘备便在涪县大宴众将士,摆酒奏乐。席间,刘备对庞统讲:“今天的聚会,真可说是快乐到了极点!”庞统则回道:“把攻打别国当成一件乐事,这可不是仁义之师啊!”此时刘备已喝得酩酊大醉,对庞统发怒说:“过去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前歌后舞,难道就不是仁义之师了吗?你的话讲得很不妥当,应该赶紧离开这里。”于是庞统迟疑地退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刘备酒醒了一半,后悔对庞统发火的事,连忙派人去把庞统请回来。庞统回到原位坐好后,若无其事一样,只顾照旧喝酒吃菜,也没有跟刘备说话。刘备却忍不住对他开口了:“咱们刚才的谈论,到底是谁错了?”庞统智慧地回答:“刚才的事,咱们君臣都有错!”刘备听了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于是酒宴气氛又恢复到了开始时的欢快热闹那样。可见二人之间对于在西蜀的所作所为,是心照不宣的,也算得是肝胆相照的。

  过后,刘备与庞统等人又马不停蹄拿下了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刘璋派援的将领中,吴懿、李严及费观等人先后投了降,只有张任率领残部走入雒城(今四川广汉)。雒城通向成都的咽喉重镇,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出了名的关隘。这里是由刘璋之子刘循,领军固守的,其仗着兵多粮足、城池坚固,摆出了一副殊死抵抗的架势。刘备带军进围雒城后,攻打了好几个月,都没能拿下来,致使进军成都的计划严重受阻。

  这时刘璋又派出部将扶禁和向存等率兵万余,从刘备的后方据点葭萌发起攻击,欲对刘备之军采取背后攻击之势,以解雒城之围。好在是刘备的属将霍峻英勇善战,方使城池不致丢失。但葭萌方面一天一传的战报,却使得刘备忐忑不安,担心后方据点一旦失守,战势将变得大为不利。刘备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担心,那就是如果刘璋再派出兵马占据相关要塞,隔断了自己同荆州方面的联系,那么所带的这几万人马,恐怕就会遭灭顶之灾了!于是,刘备下达了让诸葛亮带张飞、赵云等急驰西川增援的命令,留下关羽负责荆州的全面防务。

  亦即葭萌关的昭化古城遗址

  诸葛亮一行得令后,急速溯江西上,进到江州(今重庆)后,立即分兵三路向蜀中攻入,以多路增援刘备。第一路由赵云领军,沿长江直上,经江阳(今四川泸州市)、犍为(今四川彭山县),绕道至成都以西。第二路由张飞率领,杀向巴西(今四川阆中境),攻向成都北面。第三路则是诸葛亮亲带的刘封等,从中路攻入绵竹,以居中策应刘备,最后各路大军(包括刘备军马)约定齐会师于成都城下。明代始建于四川阆中的张飞《敌万楼》

  时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得知了诸葛亮等三路大军兵援的消息后大受鼓舞,于是向各部将下达了对雒城发起总攻的命令。此时刘备军士气大振,喊杀声震天,而庞统竟然身先士卒,冒死向前,不料却遭流箭射杀而死,英年三十六岁。

  五、

  到雒城被攻破时,刘备等在此也打了一年有多,足见攻坚之难。庞统是智能杰出的谋士,他在许多方面都不亚于诸葛亮,故世人以卧龙、凤雏并称,这绝不是偶然的。他的不幸早亡,对刘备集团是一重大损失。所以,只要提起庞统之人,刘备就会痛惜得泪流满面。后来刘备称帝,还追赐他为关内侯,谥号“靖侯”。庞统父亲被刘备任命为议郎,后又升任谏议大夫。时为丞相的诸葛亮,出于对故人庞统的深缅之情,亲自为庞统之父主持了授官的仪式。这些事发生在当时,也算为一种少有的荣典。

  位于四川广汉的古雒城

  以上述史实来观,我们当可澄清许多庞统和诸葛亮、及刘备三人之间的,相关的是非曲直的。

  一是,当时诸葛亮不可能嫉妒庞统夺了头功,而“妖言”有什么“凶星犯事”。刘备跟庞统等一起攻打雒城耗费年余光景,实因攻城艰难,加上后方据点葭萌数度被困,这样紧急的情势之下,胜负都难已预料,还能谈得上让谁抢去了所谓的头功呢?

  二是,说刘备退回荆州,那是他虚晃一枪的。他本是为夺取西川而来的,不到形势所迫、万不得已,怎么会轻言返回荆州呢?作为一位身经百战、响当当的“枭雄”人物,他又怎么会采信什么凶相应验呢?当攻城受挫,他还要诸葛亮等迅速入川增援哩,而关键的问题,是此时庞统也尚在人世。

  三是,说到庞统借故换乘刘备坐骑,自甘中箭死于“落凤坡”,这更是子虚乌有的事儿了。尤其“落凤坡”之地名,当时无记载,这是经后人附会才有了此地名的。其距离雒城尚有七八十里地哩!但史载上,庞统是在攻击雒城时,中流矢(箭)身亡的。

  位于四川广汉的庞统墓

  四是,刘备不采纳庞统“席间扼刘璋”之谋,当有几分道理的。因为如果“硬逼死绑,公然野心”,难服于蜀中广大的军心民心,将会造成当地军民一起反抗。这样一来,刘备等就能保证攻下成都吗?即便是侥幸拿下,也很难保在益州站稳脚跟的。刘备所带的嫡系部队也就是入川时的两万人马,欲跟益州军民作殊死搏斗,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五是,刘备进川后所取的策略并非很周全。如果他不急于跟刘璋翻脸,而是凭借刘璋的全力支持,利用益州的军力物资,先行攻下汉中之地,这既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又能广泛收到益州民心,然后再跟刘璋玩耍一些手腕,哪怕是逼宫之策也会把他挤于台下,况且有张松、法正等做内应哩!此更深一层,等到刘备攻城受挫,情况危机,又急调留守荆州的几位重要人物入蜀增援,造成后方重要据点空虚不说,让倨傲不羁的关羽留下来独对孙权和强魏,轻意送给了东吴太多的想象空间,荆州安得不失?北伐曹魏的宏图焉得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