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无赖黑岩吴赖:单色光到复色光的转变——浅议班主任文化在班级初建阶段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折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22:49
单色光到复色光的转变——浅议班主任文化在班级初建阶段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折射作用 王珏 2010-5-10 点击数: 139

  “班主任文化”是什么?我想,它和我们平时所见的明媚阳光是有相似之处的。班主任的风格也许各不相同,或严中有爱、或和蔼可亲、或重视课外活动、或注重习惯养成……如果仅凭班主任个人的直觉和热情建设班集体,那么只能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一道光束,虽然颜色亮丽但却难免单调;而一个相对健全完整的班主任文化折射在班级中的应该是七种光束的和谐总和——白光,看上去很纯粹,但其实是丰富的,不光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任取一束光,而且可以在光与光之间任意组合。学生在这样的文化下接受的熏陶比在任何一种单色光的照耀下要健康得多,学生们大多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体格强壮、心理健康、学习主动、乐于交流。

  【一、班主任文化的内涵】
  那什么是“班主任文化”呢?查阅资料,你会发现,“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
  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斟酌辨别一下,我觉得“班主任文化”中的“文化”一词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那“班主任文化”就可以认为是班主任将持有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实施具体措施后,班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那如何拥有一个相对健全的“班主任文化”呢?从以往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二、班主任文化在班级物质文化方面的折射】
  我们在学校里见到的班级的一门一窗、一桌一椅、一花一草……都是班级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老师所持有的教育教学文化往往反映在它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我们给孩子们的环境文化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优化的整体环境文化
  一个学校的校舍应当窗明几净,一个学校的操场应当生机勃勃,一个学校的阅览室应当向所有的学生老师敞开大门,一个学校的橱窗应当成为时事和展示学校风采的舞台……这样的学校整体氛围,班主任应该特别留心带同学们去观察,每当校园环境出现季节性或时事性改变的时候,应当带领所有学生去参观,讨论甚至留影。这就是班主任文化应当“镶嵌”在校园整体文化中的和谐反应。
  当然最好能与之相匹配的是所有学生应当有同一时间共同聚集在一起聆听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或共同关心一件时事抑或共同开展一个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效果更好。 例如,“升旗仪式”是一种颇为有效的形式: “三八妇女节”讲述节日的由来;“环境保护日”讲讲世界环境的现状,呼吁孩子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迎国庆六十周年”,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珍惜今天祖国建设的成就……这样的价值导向、庄严肃穆的气氛会加强少先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优化的班级环境文化
  班级的环境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应追求“美·智·趣”的目标,每一面“会说话的墙壁”应该传达怎样的讯息:每一个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展示,更可以开辟一角专门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发挥孩子们之间榜样的作用,也可以根据家乡新事和时事要闻布置板报。
  ③优化的阅读文化
  班级可以建立“图书角”。阅读以明理明智,学生们应当在崇尚阅读新风尚的“书香校园”“书香教室”中受到书中人物的感染,书中精神的浸润,从而达到“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三、班主任文化在班级精神文化方面的折射】
  班级在班级制度和班级活动方面的措施的丰富性则是“班主任文化”在班级精神文化方面的折射,我们曾经在以下几方面做过尝试:
  ①“一人一岗制”的责任文化
  曾经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一位小孩走在前面,后面白发苍苍的奶奶背着书包气喘吁吁,孙子还在不停地催促她:“快点儿,我要迟到了!”这样的孩子,即使门门功课都是“优”,我们也能肯定他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其实这样的结果我们也有责任,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不包办不代替,让孩子们体会到做事要有责任心,树立这样一个概念:我不光是班级的享受者,我更是班级的建设者——班级需要我。
  孩子们在学校里的生活不该仅仅是知识的接受,他们应当成为班级的小主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策划者和参与者,所以给孩子们设立一个为班级服务的岗位,会让他们觉得他们被班级所需要,他们的价值体现也不会仅仅是学习者那样单调枯燥。
  劳动作为一种技能应当为学生所熟知掌握:如何扫地?如何擦窗?如何排桌椅?……这些技能性知识光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更需要动手去操作,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领到任务以后,可组织简单的培训,让其跟同伴、老师和家长学习,也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②自我推荐的交流文化:向集体介绍我,希望大家了解我,和我交朋友!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幼儿园,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为了让同伴更加了解自己,我们应该开展一些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活动,活动应该在最简单、最朴素、最自然的情况下进行:
  ⑴时间安排简单
  随意挑选一堂班会课或者用上课后或下课前的五分钟
  ⑵形式简单
  可以展示自身的才艺,没有才艺的用语言介绍自己也可以,单人表演可以,合作表演也可以,方式可以自己选,其目的不单是为了表演,而是向班级的其他成员大方地介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家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学生的了解,也增进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于是班级中便有了“小朗朗”“小小舞蹈家”“轮滑公主”“葫芦丝小子”“古筝发烧友”……试想:由这些可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孩子们组成的班集体一定是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欢声笑语的吧!
  ③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活动文化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作为个体的人,疏远了自己的母亲,必然产生许许多多的缺陷。”(魏书生语)每一学年度,学生都要经过四个季节,让学生了解大自然里四季的变化,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亲近自然,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
  ⑴夏之水
  南通人的母亲河就是濠河,走出校门十分钟就到了。带领学生观察家乡的濠河。同学们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濠河水在静静地流淌,感到家乡的水美,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
  ⑵秋之韵
  随着秋意变浓,我们利用校园的一角,布置了秋天的果园,小朋友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紫溜溜的葡萄……学生们都用线拴好,老师们就把它们系在树上、摆在盘里、放在桌上……让孩子们观察,体验丰收的喜悦: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水果、形容水果、品尝水果;数学老师教孩子们数一数、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和重量,算一算它们的个数;美术老师教同学们画一画秋天的水果;英语老师教孩子们说几个表示水果的英语单词。这一综合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丰收的季节!
  ⑶冬之趣
  在12月全校开展童话节活动的背景下,一年级的学生们开始读童话故事,讲童话故事,画童话故事,体验童话世界的“真善美”。
  1、童话故事大王比赛:每班派出四名代表讲述童话故事,从普通话、故事情节、动作神态、造型装饰等几个方面打分,评出了一等奖9名,二等奖11名。
  2、童话配画比赛:各班选出四幅“童话配画”的图画作品进行评比,由校领导和美术学科老师进行评比,评出了一等奖9名,二等奖11名。
  ⑷春之声
  为了体现“求近、求美、求真”的原则,我们开展了“找春天”的活动,我们带领学生来到电视塔下的濠河边,观察了濠河两旁春天的柳树、春天的迎春花和春天的桃花,小朋友们在身边找到了大自然里春天的足迹,说出了心里的感受,有的小朋友说:“柳树倒映在濠河里,像千手观音。”你看,大自然这本教科书多鲜活啊!
  ④真诚的家校互动文化:父母是我的老师,在家在校一个样!
  ⑴教师对班级同学基本了解过后,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有必要和家长做一个集体沟通,这时,学校召开家长会是非常及时的。家长会应以表扬、鼓励、引导为主,树立家长教育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老师们精心拟订家长会方案,认真撰写发言稿,请家长代表发言,认真布置黑板报,美化教室环境,家长会圆满成功,使学校和家长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沟通。
  ⑵家长与学生共建班集体,也共享班集体。
  家长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可以向老师提出良好的建议,也可以用家校通和书信的方式和老师学生交流。这样,班集体建设的力量又增强了不少。
  ⑶校园半日开放活动
  为了让家长近距离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开展了“校园半日开放活动”。学校安排了家长听课、观赏校园大课间(学生做操、跳集体舞)活动,听学校领导介绍办学情况等活动。家长们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这项活动。
  早晨九点,家长准时到校听课,在课堂上,教师按照情境教学的理念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跳课中操、补充诗歌、进行观察和说话训练,进行朗读指导;各班的课堂展示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第二课课间活动,家长观摩了学生做广播操和跳集体舞的活动,学生们统一着装,动作整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表现出了良好的风貌,家长们纷纷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了当时的镜头。随后,家长来到了阶梯教室,聆听了校长的办学特色介绍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建议,感觉受益匪浅。半天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而且还让家长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

  【四、班主任文化应当始终行走在健全和发展的道路上】
  我们知道,时代在不断飞速地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发生变化,现在进入一年级学习的儿童是“90后”、“2000后”,个性鲜明,情感丰富。此时,创建一个与现代儿童想匹配的可操作可反思可再创的班集体文化的操作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应当努力从自身的实践出发,以担任班主任的经历为线索,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我意识、上进意识、自然意识、尊长意识、珍惜意识、时代意识、创造意识为立足点积累经验,从可见可触的物质文化和可感可知的精神文化两方面去建设“班主任文化”。
  学生是树苗、庄稼,他们赖以生存的营养就来自于班集体这片沃土,我们的学校再也不能只靠传授知识一种手段来吸引学生。
  我们应当从现在开始,始终站在崭新的起点上,把每一个学年都当作是崭新的“第一次”,开动脑筋,创造机会,把简单的单束光变成丰富的复色光,让“班主任文化”变幻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七彩阳光。那我们相信,从我们的“班主任文化”这“优质土壤”里培养出来的“庄稼”会像袁隆平爷爷试验田里培育出来的一样,不光“高分”,而且“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