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音响改装:胡锦涛访美 中美战略期待有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0:43:49
胡锦涛访美 中美战略期待有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7 00:13:13  

胡锦涛访美与奥巴马会晤,改变中美关系既有战略定位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关系仍将在“积极合作全面”的框架内发展。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月7日宣布,胡锦涛主席将于1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中方首次明确公布胡主席的访美日程。而在举世瞩目的“胡奥会”即将登场前夕,美国白宫发言人1月5日在华盛顿表示,人民币汇率、全球经济、人权以及朝鲜这四大议题,将会是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主要议题。当然,这只是反映了美方的期待,实际的会晤议题应由双方共同商定。就中方而言,早在12月23日首次发布胡锦涛主席访美的消息时,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明确表示 “中方期待通过访问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透过双方发言人的话不难看出,双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期待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个差异就是,美国更希望和中国谈“实”的问题,比如人民币汇率、贸易失衡、防核扩散等等,而中国更希望在“虚”的问题——推动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向前发展”——上有所突破。美方的用意在于,以此让中国履行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经济和贸易方面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中方则对中美关系的现有定位不满意,希望提升双边关系的等级。

  从美方来看,近几任美国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都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且差异很大。克林顿时期,中美在1997年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双方是“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一上台就颠覆了这个定位,代之以“战略竞争关系”。后来由于美国需要借重中国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小布什第二任期又改为“建设性合作关系”,执政后期又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在这几个定位中,以克林顿时期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最为积极有利。但这个定位被美国保守派批评得很厉害,加上当时中美关系确实也没达到那个地步,克氏执政后期已很少提及。

  奥巴马上台后,或许是忙于应对金融危机,或许是他的班子不擅长“理论建树”,所以尽管一再声称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这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没有明确说明。直至去年4月中美元首伦敦会晤时,双方才确认21世纪的中美关系是“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但这个用语只是对双边关系的现象性描述,而非性质上的定位。它的最大问题是回避了要害,没有道出“合作”的性质:是志同道合的盟友式合作,还是具有稳固基础支撑的战略伙伴式合作,抑或是仅仅出于暂时利益需要的同床异梦式合作?这样的定位,不仅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绝无仅有,在美国外交中可能也只此一例。

  正因为如此,中方一度希望借奥巴马去年1月访华之机,给中美关系充实新的战略内涵。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何亚非当时曾表示,中方不但希望通过访问重申“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新定位,而且希望“赋予重要的战略内涵”,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也做了类似表示。但后来的中美联合声明仍然延用了原先的措辞,并无新提法。显然,美方在此问题上有保留。

  毫无疑问, 对于国家间关系来说,战略定位就好比“宪法”,有了这个“宪法”,处理起具体问题就有基本依据了。因之中方希望明确中美关系的“战略内涵”的愿望无疑是合理的。而从现实政治的角度来看,中方也有意藉此增强中美的政治与安全互信,以缓解美方在地缘方面给中国带来的战略压力。这在美国“重返亚洲”的调门越来越高,介入亚洲事务力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尤其如此。 
 而美国对此持保留态度的原因在于,由于制度差异、战略竞争等方面的原因,美国对华疑虑很深,不认为中美能形成诸如“战略伙伴关系”这样高层级的双边关系。另外,在美强中弱的情势下,美方认为中方更多地有求于美国,所以把提升关系当作恩典,不肯轻易送给中国。

  从中美关系近来的发展态势看,此次元首会晤提升双边关系战略层级的可能性不大。作为胡锦涛访美前的外交热身,中国外长杨洁篪1月3日至7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刚刚从夏威夷度假归来的奥巴马总统,意外地现身杨洁篪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的会面现场,并临时增加了与杨外长的会晤。奥巴马向杨洁篪重申了“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美中关系”的立场。显然,这次元首会晤改变中美关系既有战略定位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关系仍将在“积极合作全面”的框架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