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报名时间2016:人生参考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0:48
书名:人生参考书
作者:安相宪
正文 第1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   1.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与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时,大多数人往往会畏畏缩缩,比如社长--这是一个让职员畏畏缩缩的典型代表。不管多有能力多有自信的人,只要进入社长室,就会吞吞吐吐,坐立不安。因为社长决定着自己的生死存亡,是无限权力的象征。进社长室之前自己仿佛就是全体职员的代表,踌躇满志;出来的时候则像一只落水狗,失魂落魄。这一进一出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感到可笑。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管理者也会知道这些事实,因为他自己也曾是员工。韩非子曾主张以法代礼,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用赏罚而非人情去对待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原本十分苛刻的人突然对我们有了点好感,我们就会感激涕零。所以一些管理者常常故意表现得很苛刻,让人摸不着头脑,然后施以小小的恩惠,从而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一个案例。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人质绑架事件。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人质帮助威胁自己安全的绑架者的病态现象。绑架者流露出富于人情的一面,使人质心理产生变化。人质在封闭的空间里,被掌握自己生死的绑架者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种心理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说把枪口对着我们的人,若其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则容易将我们感化。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会经常见到。平常看似讨厌我们的人如果突然亲切起来的话,我们会意外地觉得其实这个人也不错。两个人之间关系淡薄的时候,其中一个忽然对另一个好起来,后者也会对前者逐渐产生好感。如果首先示好的那个是领导或是有一定权力的人,这种情感产生的可能性会更高。对方地位越高,情感酝酿的时间也会越短。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相互了解,原来非常讨厌的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最终信任取代了猜忌。
  讨厌一个人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对方向你强加你不需要的东西,语气粗暴,不守信用等等,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仔细想想这只是我们在自圆其说,和事实并不一定相符。实际上,法国心理学家蔡恩斯(Zions)甚至已经用实验证明:人们对反复接触自己的人容易产生好感。非常熟悉的人要你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你也不会讨厌他。大不了说我不做就行了。就算他语气粗暴或缺乏礼仪也没关系,因为已经习惯他的语气,明白他其实心口不一。同样,经常迟到--也不会成为让你讨厌的理由。因为相信他很忙,或者知道他本来就是个慢性子,或者觉得这种小毛病可以理解。别的理由也一样。
  最终,和别人亲密相处后会觉得别人的弱点和错误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别人的错误可以冷静地批评,一旦那人和自己亲近,就看不见他的错误了。所以用亲密为理由闭上眼睛,反而间接成为他犯错的唆使者。但是,在亲密之前却对这一切理解不了。
  出现讨厌的人就要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你和他不亲近,所以在讨厌他……
  ◆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表现为
  √不愿意去公司上班。
  √有意识地回避那个人,并且回避关于那个人的话题或事件。
  √讨厌周围的人,易冲动。
  解决办法
  1.微笑
  使那些人无法让你受到伤害。若你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痛苦或生气,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办法是乐观地生活并微笑着。无论他们如何打击,保持这样的微笑是最有力的回击。
  2.学习
  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无法避开、无视或者越过那个伤害你的人,那就向他学习。在他们身上分明就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要学习他们消极的一面,而要学习积极的一面。事实上,从他们消极的那一面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无论如何去学习,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就从伤害与被伤害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
悠U书擝 uUTxT.Com 铨纹吇版月读正文 第2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2) 字数:1659
  2.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
  一天,狮子叫住路过的一只羊,问道:我的嘴有什么异味吗?
  那只羊闻了闻后,说道:真是好臭啊!
  狮子听完后很生气,把羊吃掉了。
  不久之后,狮子又叫住一只狼,问了同样的问题。
  狼看了看狮子的眼色,说道:异味?我闻不到什么啊!
  你这个马*精!生气的狮子把狼也吃掉了。
  最后狮子叫来了一只狐狸,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狐狸说道:对不起,我现在感冒了,什么味也闻不到。
  我们总是像故事里的狐狸一样,小心翼翼地接近对方,不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在用谎话试探后,讲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明白,轻率而不加揣测的言辞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但是有些人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缺点直言相谏。对这样的人,甜言蜜语和谎言如果被拆穿就会惹出大事。甚至包括为他着想的善意谎言都可能导致决裂。总之,关心别人的行为若得不到认可,那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有些人想听别人对自己说实话,有些人则不喜欢那些实话。有些人习惯于说话直来直去,也有些人不愿伤害别人,说话喜欢绕圈子。所以人们之间的矛盾一般不是某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上班族经常会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事或上司感到厌烦,甚至非议他们,原因通常是觉得责任在于对方。可是,在他们发泄不满的同时,却发现对方和其他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时候把不满殃及所有人,恐怕不是明智之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就会发现隔阂不能归咎于一人,也许缺乏了解和沟通才是问题的关键。
  《道德经》里对于关系有这样的论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就是说不要沉迷于找寻所谓的美和善,这种行为本身就不美,也不是善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把自己局限在某个圈子里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往往和事实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我们下结论以前就已经怀有某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使我们无法客观和公正地去作出评判。过于执着地追求或者刻意去肯定和否定都会陷入误区,不能自拔。这时候,退一步反而会海阔天空,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性格相近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很容易,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之间相处则非常困难。刚开始觉得这个人挺不错,等过一段时间彼此了解以后,时常会觉得他的性格原来和你不太相像。问题的关键不是某个人,而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的是,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不顾彼此性格差异而一直关心和忍让着对方。
  所以,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事实:讨厌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对方的性格怎么不好,而是你和对方的性格不和。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真正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心。随着厌烦别人情感的逐渐积累,我们会越来越否定自我,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原本对生活的美好渴望将被报复和仇视完全替代。
  深冬的夜晚,两只疲惫不堪的刺猬靠在一起取暖。靠得近了,身上的刺会伤害到彼此;靠得远了,却抵挡不住那凛冽刺骨的寒风。于是,它们不停地靠近、伤害、离开。反反复复几次以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距离,既不会被对方伤到,又可以相互取暖。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双方紧紧抱在一起会很温暖,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那样彼此会受到伤害。生活中,实话实说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也会有伤害到对方的时候。像刺猬一样保持一定距离,维持一定关系,又不会被对方伤害,这种情况不是最好吗?
优u書萌 Uutxt.COm 荃汶字版月镀正文 第3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3) 字数:1690
  ◆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表现为
  √面对凡事都想对你说教的人,你会害怕说出自己的意见。
  √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焦急和生气。
  √想要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觉得和他争论实际是在浪费时间并且毫无意义。
  解决办法
  1.想想他的动机
  和事事都想对别人说教的人对话,不是什么愉快的事。看着他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说教,仿佛自己就是个孤陋寡闻的家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想对方为什么要对我们说那些话。他讲这些的动机是想显示他自己,还是从心里已经把我们当成了竞争对手?只要明确对方的动机,就会觉得他的行为其实很值得同情。
  2.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想想
  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你和对方会很有意思。表面上好像对方在对你说教,不过在别人看来并不是这样。不同情况自然有所不同,但如果你被别人所信任,则情况对你非常有利。一边是对方在口若悬河,一边是你在洗耳恭听,看到这一切,第三者既会对你的耐心表示钦佩,也会替炫耀自我的对方感到不齿。
  3.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
  大部分情况下,对方的所见所闻其实也不过如此。在这时,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会令他感到无言以对。但要注意分寸,不要以此伤害对方。迎合他的同时,将话题自然地转移才能起到预期效果。反之,抱着打击对方的心态高谈阔论,只会招来对方更加不着边际的说教。
  3.见到欲望太强烈的人时
  对欲望过分强烈的人,暗示他: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没有人不害怕自己的心被别人看穿的。
  酒席快结束,到了结账时间,总有人会去洗手间,他就是金代理。所有人都反感他在职场生活中如此的精打细算。说实话有时也觉得太过了。一起工作五年多,他连自动售货机上的咖啡也没请人享用过。对很多人来说,他的钱包简直就是个谜,从没见他掏出来过。女职员都不喜欢小气的他。
  洪代理则总是端起肩膀,以狂妄自大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只要是自己的功劳,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四处炫耀,就好像他对公司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一样;而对别人的成绩则要千方百计地贬低。更恶劣的是,他还经常把别人的功劳和贡献戴在自己头上,到处宣扬。看他那得意的表情,真让人郁闷之极。
  谁都会有不喜欢的人,比如人们总是讨厌自私自利的人。为了省那几张百元小钞(注:130韩元约等于1元人民币)而一杯咖啡也不请的小气之人,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甚至将功劳据为己有的无耻之人,见到这些人没有谁会高兴的。不过有时我们也会理解他们,比如偶然间知道了他们的生活,洞悉了他们有着深刻矛盾的内心,但这还不能说对他们已经有了透彻的认识。当和对方有同样欲望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自私。
  妈妈在用钥匙锁门,站在旁边的小儿子问道:是不是因为害怕坏人进来才锁门?
  不是的,孩子,是为了好人才会锁门。如果开着门的话,好人也会被诱惑的。
  有句话叫做见财起意,正直的人有时也会受到诱惑。潜藏在心底的某种欲望被无形的力量所驱使,而我们的理智却无法控制,大部分犯罪行为的最初动机就始于这种突然出现而又无法控制的欲望。
  一天,金先达(朝鲜后期讽刺性的代表人物,原名金仁洪,以戏弄权贵为人生之道和生活乐趣。先达是朝鲜古代对考取功名人士的一种称呼,类似于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在赶路的途中--早上吃的饭可能不太好--突然闹起肚子来。虽然急着方便,但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公共厕所。他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不愿在路边解决。可是自己的肚子丝毫不顾及颜面,依然我行我素地折腾。情急之下,他一路小跑来到一所民居前,用力叩门。这时,屋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是谁啊?
  他急不可耐地回道:在下路经此地,突然内急,所以想借用一下茅厕,多有打扰!
Uu书擝 uUTxT。coM 诠文字版阅牍正文 第4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4) 字数:1767
  那个年轻女子这样回答:我家相公暂时外出,我一个人在家,不方便进来的。
  实在是太急……拜托您了,一会儿就好!
  嗯……一个人在家,实在不方便。
  那么给您五两银子?
  不行。
  十两!
  嗯……那么请您快点方便。
  年轻女子一听给她十两银子,心动了,于是答应让外人进来。可是,在茅厕里面刚方便完的金先达怎么想都觉得花十两银子上一趟茅厕,太不划算了。他在忿忿不平中磨蹭了一段时间。这时,外边传来女子的声音:公子,好了吗?差不多就请出来吧。
  嗯……还早着呢,便秘……
  过了一会儿,女子又来说话:我家相公快回来了,请快点出来吧。
  我不是说过了嘛,还早着呢!
  那么给您五两银子,请快出来吧。
  嗯……我可不是那样的人,请再等一会吧。
  十两,不,再加五两银子。求您了……
  最后金先达拿了十五两银子才从茅厕里出来。
  由此引出一句俚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去厕所之前,生理需求最为重要,一旦解决完,就会觉得为此而花钱挺不值得,这就是人的本性。
  为了吃住而奔波时觉得很重要的东西,一旦有了钱就把它像草芥一样抛弃,这不同样是人的本性吗?
  欲望就是支配我们内心以及行为的重要因素。
  细心去观察周围,就会发现那些驱使人行动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爱情欲望强烈的人喜欢频繁的约会和社交性活动;对尊重欲望强烈的人为了得到令人尊敬的学识和地位,往往会果敢地为自己投资。他们中有很多是工作狂,因为如果想得到公司的认可进而获得晋升,就得做很多事。最后,这种生活便成为了习惯。自我实现欲望强烈的人总是在上班时间做自己的事或收集资料,时刻准备跳槽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接受更大的挑战。
  上面所说的金代理是对生活的欲望特别强的人,为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未来的生活而百般吝啬。其实他是一个挺可怜的人,把人生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对吃住的精打细算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人,可能会很气愤,但是理解了他们的欲望后也就释然了,也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一切了。
  洪代理则对尊敬的欲望特别强,只是没有理解尊敬的真实含义,以至于误入歧途,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夸耀自己,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不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吗?将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以后,面对虚幻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内心岂不是更加悲惨?而这颗在欲望的汪洋中漂泊的心,又由谁来抚慰?
  在我们心中也会有像金代理和洪代理那样的欲望,只是被锁住了,还没有显露出来。那么,在非议他们过分的欲望之前,是不是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欲望呢?
  ◆见到欲望太强烈的人时
  表现为
  √对他们执迷于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无法理解。
  √就是想和他们对着干。看到他们小气的样子,你就想显示自己的爽快;看到执迷于晋升的人,你就想用无动于衷和不屑一顾回敬他们。
  √有时会对他们执迷于某事而全心投入感到羡慕。
  解决办法
  1.暗示他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
  对欲望过分强烈的人,我们总能轻易看出他的欲望,因为贪婪、充满欲望,他们自然和普通人有所区别。当然,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能够主动掌控和利用欲望去积极改造自我。那样的人会给我们带来好的影响,会成为相互勉励的良师益友。
  主要问题在于那些充满自私欲望,急于向上爬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最好敬而远之。如果避免不了和他们打交道,那么方法就在于你的选择。自私欲望强烈的人最怕被别人看清自己的心理。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可以这样暗示他。没人不害怕自己的心被别人看穿。这样他以后将不敢随便无视你,也不会提出无理要求。
  2.留意逆反心理
幽憂书萌 uutxT。cOM 荃汶子版越渎正文 第5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5) 字数:1623
  我们大都有和不喜欢的人对着干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自己讨厌的人若喜欢喋喋不休,那你就选择沉默,如果他喜欢喝酒,那你就讨厌喝酒,如果他说歇一会再工作,那你就自己工作。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愿意那样去做,而是心里有打算和自己讨厌的人对着干的想法,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这些表现很多都不是我们的本性。
  倘若一直与对方对着干,那么自己跟其他人也会逐渐疏远。让人看到那不是原本的自己,只是个尴尬的陪衬。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发展也不会有帮助。我们只有做自己愿意的事才能获得自信,才能成长起来。以讨厌别人为由,而每件事都与别人对着干的人是愚蠢的人。
  3.学习他们的长处
  欲望强烈的人有实现其欲望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利己的自私心理还是利他的博爱精神,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而我们之所以贬低他们的欲望,不过是我们的欲望没他们那么强烈罢了。因此,遇到欲望强烈的人时不要去试图贬低他们,而应当学习他们的长处,获得他们的信赖。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不再试图贬低他人。
  4.伤到自尊时
  自尊是人人需要的,但尊敬不是自封的,而是别人赐予的。所以希望受人尊敬的话就要关心和体贴他人,真诚地面对生活。
  在此次晋升审查中,金科长惨遭淘汰。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虽然偷偷给了上面一些好处,可事与愿违,这令他十分懊恼。同窗们事业蒸蒸日上,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金科长对这样的局面感到很无奈。
  听到消息后,金科长的手下职员纷纷安慰他。而每当这时,他都会像往常一样自圆其说一番:不要紧,要是先晋升的话说不定最后会成为公司结构调整的对象呢。那样不是更糟吗?没听说过'四五停'这个说法吗?(四五停:指管理层人员到四五十岁,因缺乏干劲和创新意识而被公司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以空出职位给下面更有活力的职员。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内退或提前退休。)
  晋升得快或许比别人先成为结构调整对象,但会有人因此而不想晋升吗?就算比别人晋升得慢,起码也不能落得太后,这是所有上班族的普遍心理。何况因阶级停年制和实绩评价制而认为不晋升更安全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无论晋升与否都有可能成为结构调整对象的时代。
  这些道理金科长不会不明白,可他还是会说那番自圆其说的话,一些无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话。
  每当遇到对自己不利或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时,人们都会有通过歪曲现实来消除不安和保护自我的倾向。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防卫机制。大体上指为了避免或降低因焦虑、愧疚等带来的精神压力而否认难以接受的状况,压抑不愉快的记忆,对自己的行为或感情添加一些理由使其合理化。
  不久前我去办些事情,顺便就把车停在了银行边。回来的时候,看见一个交通协管员正在车上贴违规停车的罚单。清楚事态严重的我,急忙冲到他面前解释,希望他能网开一面。然而得到的答复却令我十分失望。显然他想向我表明他很同情我,但也没有办法。在所有努力都无法改变被处罚的命运后,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抱怨他为什么别的车停了二十多分钟也不管,偏偏先从我这里开始罚。这样争论了一段时间后,那位交通协管员或许觉得我的伶牙俐齿他消受不起,扔下一句照章办事就走了。
  交通协管员想告诉我他是在照章办事,所以打算离开。也就好像在说:我在履行职责,所以你的抗议无效。这些被称为防卫机制的行为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今天早上不是还看到同事用因为是规定……以及那些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等等这样的说辞,一面打电话安抚那些满腹怨言的顾客,一面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吗?
  金科长也是这样。他之所以那样安慰自己,不过是希望通过那些谎言减轻晋升失败对他的打击。
优U書擝 UUtxT.cOM 铨蚊字版阅牍正文 第6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6) 字数:1820
  不过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审视的话,很多时候他会被认为是有些尴尬的人。失败了,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或者还有不足就可以了,又何必自欺欺人,自圆其说呢?所谓的防卫机制,普通人也许没什么感觉,但在睿智的人眼里看到的是其弱点。所以,他们常常为那些开启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的人而担心。因为看上去,他们更像是在做亡羊补牢的事情,以试图挽回已经遭受践踏的自尊心。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地主。
  村里人见到地主总是必恭必敬,唯独一个穷秀才总是看也不看他一眼。
  一个穷秀才凭什么抬着头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地主非常生气。
  一天,地主和穷秀才在路上相遇。那穷秀才又高昂着头从地主身边走过。地主实在看不下去了,叫住秀才问道:喂,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富翁,见到我的人都对我必恭必敬,为什么你就这么不识相呢?
  虽然你很富有,但又没给我好处,我为什么要向你低头?
  那好,我把我财产的十分之一给你,你以后见了我就恭恭敬敬地低头。
  那么点钱,我才不干呢。
  那么我把财产分一半给你,能看到你向我低头了吧。
  那样我们不就一样富有了嘛,我凭什么向你低头?
  地主更生气了。
  好,那么我把全部财产都给你,这总可以了吧!
  听到这句话,秀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从富翁变成穷人的地主啊!那样的话我才是富翁,凭什么向你这个穷光蛋低头!
  地主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被别人所认可。但人活在世上却常常事与愿违,必须经历因得不到赏识和不被认可而受挫的痛苦瞬间。这时候,如何看待自己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尊敬不是自封的,而是别人赐予的。所以希望受人尊敬的话,就要关心和体贴他人,真诚地面对生活。但自尊却不是旁人能左右的,而是自己给予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坦诚,有多么的优秀。只有对自己了解和信任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自尊。相信能从别人评价中轻易得到自尊的人,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尊同样可以在别人那里轻易地被抹煞。
  找回健康的自尊,那我们即便不启动防卫机制,也可以快乐而充实地生活。
  ◆伤到自尊时
  表现为
  √感到羞愧,想打破这个状况而找出一些辩解的理由。
  √没缘由地讨厌伤到你自尊心的那个人。
  √忘不掉那时的情形,回避别人,工作消极。
  解决办法
  1.不要辩解
  说谎者受到的最大惩罚莫过于当他说真话时没人相信。请记住这句话。诚实的人不会受到那种惩罚。事实上我们不够诚实,所以自尊心变得很强。既然要对他人坦诚,那就没有必要顾及自尊。如果我们把手头紧要的事实坦然相告,还会出现因怕丢面子而不情愿地为午饭买单的情况吗?
  2.当作找回真正自尊的机会
  问题是明天才开始试着诚实,而今天自尊心就要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只有将今天自尊受到伤害,当作明天找回健康自尊的机会。自尊不是旁人所能左右。记着这句话能使自己更加理直气壮,进而把握住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3.不要依赖优越感
  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要依赖任何人,不要有优越感。因为优越感总是会被打破,一旦破灭,就会兵败如山倒。不要依赖优越感,那样终将自食其果。
  4.知错就改
  《论语》有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小人犯错一定会加以掩饰。犯了错误要改正,如果推卸责任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现不足或是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已经令自尊心受挫,就要在那一瞬间下决心改正,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可寻。
  5.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时
  越有才能越不矫饰,装腔作势是无能人的通病。他不仅累及他人,自己也长期饱受惴惴不安之苦。至于他的所作所为,莞尔一笑就足够了。就算让他觉得他是赢家也没什么,完全没必要为无谓的观点和对方纠缠不清。
滺幽书擝 uUtXT.cOm 铨纹子扳越牍正文 第7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7) 字数:1633
  朴科长是所谓的狐狸型上司。对领导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属趾高气扬,呼来唤去,让员工加班加点后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上班族最讨厌的上司莫过于此。
  没有哪个员工会喜欢一个自己毫无能力,而将手下拼命得来的成果据为己有的上司。这样的上司在艾里克·弗洛姆(ErichFromm)的理论里就是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的人,他们否认自己无能并将这种思想用歪曲的形式放大。他们通过压迫手下职员和逢迎权贵来隐藏自己无能这一实质。而朴科长不过是众多令人扼腕的权威主义性格人士中的一个。
  现代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处在最疲劳的位置。上要承受高层下达业绩、任务、指标所带来的压力,下要应付职员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公司内部各种流言蜚语。而且,要想不经历四五停就要有足够的业绩做支撑。在这种状态下若承认自己无能,他的人生很可能瞬间崩溃。因为不想那样,朴科长今天还是对自己的无能视而不见,继续对上司逢迎谄媚,继续对手下呼来唤去。
  有个主妇,为照顾孩子和家庭琐事忙活了十年。现在,孩子们已经长大,都上学了,闲来无事的她就时常跟朋友们一起约会。但他们似乎都变了。每个人都有工作,而且仿佛都事业有成,整天忙于奔波,连在酒席桌上也不忘高谈阔论一番,好像和她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遭受冷遇,心情郁闷的主妇等丈夫下班回家后就将这怨气一股脑地倾泻到他身上。事后她虽然对丈夫有些歉疚,可忧郁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这就是主妇忧郁症的先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不满,因而找别人,特别是看起来比自己弱的人发泄。从某种意义上说,朴科长和忧郁的主妇都是值得同情的人。
  实际上与这些人一起工作或生活会有相当大的压力。极度自私,所以他们经常表现得歇斯底里。同这样的人共事,恐怕没人能一直保持无动于衷。
  他们总是不信任对方,想要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殊不知,对别人不信任的程度与对自己的不信任总是成正比。因为连自己也不相信,所以自然也不信任别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所以觉得别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不相信,所以只好事事都要干涉。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都要亲眼目睹才能放心。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不信任孩子。相反,也有人觉得孩子不用监督也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理由是孩子怎么能相信。两类人相同之处都是对孩子不信任。而那种不信任就源于自己小时候欺骗父母的记忆。那时候自己不诚实,所以现在对孩子也不信任。实际上,这是把现在的孩子当作小时候不诚实的自己了。
  害怕所处社会地位和作用同自身能力不符的人总喜欢装腔作势,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人关注他,认可他。
  与喜欢装腔作势并想以此得到别人关注和认可的人相比,对别人发泄不满并以此隐藏自己缺点的人同样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在这点上,他们没有丝毫不同。
  你是经常对别人发泄不满的人吗?那么在专注于别人的错误之前先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吧。是不是因为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想借批判和贬低别人之机为自己多加粉饰?
  辩论会的辩手们往往出现头脑过热,缺乏理性思考的情况。其实他们开始是试图用理论和实例证明己方观点,不过被对方反驳后心理就发生了变化。这时观点已经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争强好胜,也就是所谓的自尊。维护自尊心的欲望成了首要任务,为此就算是和观点毫不沾边的话题,只要从对方嘴里说出就要还以颜色。看到这种场面就依稀看到他那在悬崖边上苦苦挣扎的自尊心。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这就是现实。所以我想,还是没有争论的日子比较好,开着玩笑过日子会更精彩。
  ◆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时
  表现为
  √看到他无所事事,晃来晃去的样子觉得生气。
  √觉得这种人人格上有问题,打算以后不再跟他们来往。
滺幽書盟 uutXT.Com 铨纹字版越渎正文 第8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8) 字数:1767
  √有时反而羡慕他们能那样盛气凌人。
  解决办法
  1.想想生气的原因
  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总是生气。为什么呢?是不是觉得不如他?或许是不如他,所以对他发火。对自己不满的人总是对别人发火。这种人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呢?
  2.成为出众的人
  恐怕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就是要成为比那些自以为是者更出色的人。如果自己比别人更加出众,就算别人无理取闹,也可以一笑而过。爷爷不会因为小孙子在他身上撒娇打滚而生气,反而觉得孩子更活泼可爱。如果我们变成爷爷那样的人,那么耀武扬威在我们眼里只不过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已。所以要不断地磨炼自己。
  3.无视
  如果生气是因为对方看似有理有据,实际毫无意义的观点,那么无视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各走各路对双方无疑都有好处。至于他的所作所为,莞尔一笑就足够了。就算让他觉得他是赢家也没什么,完全没必要为无谓的观点和对方纠缠不清。
  6.受到不好的评价时
  事实上,我们常常没办法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当听到不好的评价时,人们难免会难过。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让人难过的评价也会从心里慢慢消失。因为,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药物。
  人家说了我貉稽许多坏话。
  听了貉稽的话后,孟子答道:没关系的,士人总会受到七嘴八舌的非议。这样做没办法消除他们的怒火,也不会对你的名声有所损害。
  有个词叫不惑,指上了四十岁的人是不被诱惑的。孔子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这样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所说的不惑就包括不被别人的评价所动摇。
  和孔子不同,普通人就算到了七十岁也很难达到不惑的境界。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Handy)也曾用这样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敏感地察觉客户需求,就要同时应对遭受拒绝或受到伤害的情况,而且这种伤害通常很难痊愈。
  面对别人的批评,我们为什么会受到伤害呢?
  因为人往高处走。对生存环境敏感的现代人来说,维持以及提高自己的地位非常重要。现代社会人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思想也就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而被同化。于是越想维持甚至提高地位,就越会对别人的评价敏感。
  守旧,缺乏解决矛盾的能力。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被灌输诸如要孝敬父母,兄弟姐妹要互帮互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之类的思想。所以平日里总是避免出现与这一思想相背离的情况,于是也就丧失了锻炼自己解决矛盾的机会。现在如果采访上班族,他们大多会说相比于物件管理和文书工作,直接面对客户和领导更困难。
  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评价自己的标准。没有自我评价的标准时,我们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或者别人那里借鉴。但那是别人的标准,不是自己的标准。反之,若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就很可能从别人的口诛笔伐中解脱出来。
  事实上,我们常常没办法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正像作者听到与他的书有关的评价时那样。不可能都是好评,往往也会听到看着很累或不过如此的言论。此时心情就会沉重起来,当然只是一瞬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让人难过的评价也会从心里慢慢消失。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药物。
  新生事物问世总会遭遇抵触,这对于我们处理感情问题帮助也很大。人们做自己熟悉的事总是手到擒来,倘若去尝试创新,起初总会有抵触。如果有人对你的主张或行为发表不同意见的话,你可能会肯定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因自己有错误,而是跟别人想法不一致才受到抨击,那说不定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
  另外,评价低的人更容易管理自己,也更没有必要失望。在社会上获得较高评价的人,为了维持这种评价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对于大多数人,别人是不会对他们抱有太大期望的,所以不用多少努力也可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好比本学期成绩不理想的人在下学期提高成绩要比那些优等生容易得多,两者道理是一样的。
UU書盟 UuTxT.cOm 诠蚊子板越镀正文 第9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9) 字数:1788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某种程度的信任,我们才会透过别人言辞的迷雾看到曙光,尽管还不很明亮。
  ◆受到不好的评价时
  表现为
  √对自己的不足产生愧疚。
  √面红耳赤。
  √失去了待人接物的自信。
  解决办法
  1.问题是想不想知道
  有句话叫做不知道的不是问题,不想知道的才是问题。这句话想说明未来比现在更重要,或者说评价一个人不要只看目前的成绩,而应从态度的角度去衡量。如此看来,若是勤奋的人就可以将现在消极的评价当作对今后发展的鞭策。
  2.没有绝对的错误
  批判或者消极的评价只有在反对者那里才能绝对正确。不论他们如何强词夺理,颠倒黑白,听者自然心如明镜。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对方就算批评得再过分,也不会得到其他明智听者的支持。正所谓精明的赢家总是避其锋芒,出色的商人常常低调行事。
  3.人活着就不得不相互伤害
  从古至今,人类之间的相互伤害就从没有停止过。自出生开始我们就和别人拥有同一个空间,分享有限的资源,如水、空气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伤害显而易见。所以,站在这种立场上,不对人抱有太大期望,能提高我们自己就是一种成就,这样也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了。
  7.害怕失去别人时
  生活中,喜欢拖人下水的人总会存在。要拒绝他们,则需要勇气和判断力。因为拒绝很可能意味着失去,而害怕失去则令你矛盾,令你不安。
  两个死对头同坐在一条船上,一个坐在船头,另一个坐在船尾,两个人背对着背,互不理会。这时,天色突变,风浪四起。船在风雨中飘摇,眼看就要葬身于水。危急时刻,坐在船头的人向船尾掌舵那人拼命喊道:
  船的哪个部分会先沉?
  船尾啊,都这时候啦,还没头没脑地问这个干吗!
  啊,我死了不要紧,只是想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
  有个成语叫做橘化为枳,也就是橘子变成枳的意思。它告诉人们根据周围环境不同,事物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晏子名婴,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景公的宰相。晏子生活朴素,机智善辩,一生尽忠国家,在诸侯中声望很高。
  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和群臣事先商议好,要当面侮辱一下晏子。晏子到楚国当日,楚王设酒宴欢迎这位齐国显赫使臣。酒宴之上,大家正喝得高兴,这时,两个小官吏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下面绑的是什么人?
  官吏答道:禀大王,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所以把他抓了起来。
  楚王以十分轻蔑的目光看了看晏子之后,说:怎么?齐国人生来就爱偷盗他人之物吗?
  晏子沉稳地回答道:我听说,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则变成了枳。两种植物本来相同却变得不同,之所以这样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环境不相同呀!如今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一到了楚国就变成盗贼,莫非是楚国的环境培养了人们偷东西的习惯?
  晏子的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楚王本想戏弄晏子,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生活中,使用拖人下水战术的人很多。晚辈或者同事想做些新的尝试时,总会听到这些:
  那个?我做过了,不行,没用的。
  回家那么早干吗,来!再喝一杯。
  用不着花那么大心思。干得再好,公司也不会知道的。
  这些话在当时的气氛下显得很自然,不过心知肚明的看客多半都清楚,这样的话分明是想将自己和别人都拖下水。都做过了,你就没有必要再挑战了的意思和我没做过,所以你也不能成功一样;再来喝一杯的意思就是我不想早点回家,所以你也要晚点回;不要做得太认真的意思和嗬!我没有被承认,你也不能被承认没什么两样。这不是拖人下水是什么?
  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不帮助别人、反拖人下水的人,没必要和他们做朋友。
滺u书萌 uUTXT。Com 荃汶吇扳阅读正文 第10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0) 字数:1766
  生活中,喜欢拖人下水的人总会存在。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不受其影响。拒绝他们的建议而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需要勇气和判断力的。并且,拒绝很可能意味着失去,害怕失去则令你不安。但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被拖下水,还不如失去他们。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总会走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勇气。
  ◆害怕失去别人时
  表现为
  √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总为如果拒绝的话,他会不会对我失望……之类的事而担心。
  √不得不接受别人这样或那样的请求,担心无法做自己真正该做的事。
  √对自己无法拒绝别人的软弱性格很不满意。
  解决办法
  1.做力所能及的事
  亲朋好友来借钱,人们大概都不会说不。为什么?因为怕失去他们。尔后呢?怕他们不还钱而寝食难安。倘若真那样就是所谓的人财两空了。于是,前辈给我们这样的经验:遇到这种事情时,先给一个合适的数额以解燃眉之急,帮他们渡过难关,自己也不至于太心疼。这样,即便到时候钱没还上,至亲却还是至亲,朋友也还是朋友。
  2.不愿意就要说不
  我们总是担心失去周围的人,故而总是接受他们的要求,或者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由于本非所愿,其过程或结果也一定难遂人愿。所以,宁可失去他们,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决定,并为此不懈努力。这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最好方法。顺便说一句,这样做以后,并没有多少人会离你而去。
  3.不轻易将失望写在脸上
  他们也会担心失去你,所以也不会轻易地将失望写在脸上。况且你的拒绝有理有据,他们自然无言以对。所以,你们的关系也就一如既往的融洽。因你合理的拒绝而随意弃你而去的人,对你来说也可有可无。
  比关怀更需要勇气的情况很多。不过,勇气也常常体现为关怀。
  8.对方达不到你的期望时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也就不会愤怒了。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了无痕迹。不过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与其期待别人,不如期待着自己能被别人所期待。
  总有些老人对地铁里不让座的年轻人怒目而视。他们觉得自己岁数大,理应受到照顾,面对残酷的现实,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分明在期待。没这种期待的老人则抱着一路站过去的念头走进地铁。
  公司里也一样,期待与失望的矛盾冲突不断。上司会一边充满期待地向手下职员布置任务,一边盘算:应该能到这个程度吧。职员也会像上司一样,一边做事一边估摸着:做到这个程度的话,组长该如何报答我呢?矛盾就在彼此期待和失望的冲突中交织而成。
  一天,和一个朋友一起去看牙医。见护士们毫不上心,于是朋友将他认识院长的隐情直言相告。不料此言一出,护士脸上立即多云转阴。朋友不解,赶忙询问缘由。片刻的沉默后,一个护士终于开口说道:干多少活总要给多少钱嘛!
  因为对工资的不满,让只是朋友的我们受到爱屋及乌式的待遇。
  于是,和这个院长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我们将护士们的不满告诉了他。不料,他听了以后,这样答道:
  哎呀,起码给多少钱也得做多少活才对啊!
  瞬间想到了护士与院长之间矛盾的根源--期待与现实的差距。
  我们对别人发火,究其缘由,也不过是期待能在他身上得到某种回应。不然的话,何必要那样去做呢?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会对孩子发火。而父母给的零花钱少或参加不了运动会,孩子一样会不高兴。手下职员业绩平平,就对手下发怒。认真工作却没有得到认可,手下职员一样会恼火。朋友没有按时赴约我们会生气,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期待他会守约。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也就不会愤怒了。
  回过头来想想,对方发火其实是现实与他的期待有差距。到底在期待什么,很难说清楚,不过不满意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我们而言,解开人际关系枷锁的,难道不就是那把确认期待内容的钥匙吗?对别人亦是如此。
幽优书萌 UUTXT.cOM 诠蚊吇板月牍正文 第11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1) 字数:1842
  其实,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最好的标准就是看他对别人有多大的期待。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如果期待别人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会将力所能及的事情推给别人,进而把自己该做的事也推掉。最终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环境,放弃了享受生活的权利,其实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了无痕迹。不过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与其去期待别人,不如期待着自己能被别人所期待。
  ◆对方达不到你的期望时
  表现为
  √觉得对方无能。
  √为对方把握不住机会而感到惋惜。
  √有还要事事都让我拿主意啊这样的自满情绪。
  √有诸如要是他被组里除名就好了这样幸灾乐祸的想法,死也不打算与他继续共事。
  解决办法
  1.确认一下你受到的伤害
  当对方没有达到你期望的时候,先确认一下你受到的伤害是什么,这样就会找到期望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根源。如果因同事或者手下无能而被迫加班,那加班就是你受到的伤害。同样,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成为丢脸的父母就是你受到的伤害。不过想想看,不考虑孩子的幸福而为了自己的面子逼迫孩子去学习,这不是丢脸的父母又是什么呢?
  2.想想你的错误
  手下办事不力,被上司批评理所当然。但如何把不受批评当成对手下鼓励鞭挞的原动力呢?为什么你不本着仁人之心助他们成长和发展,而要强求他们的热情、动力和成绩呢?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做到这种程度,而反过来自己连一半都做不了,那么朋友的行为没达到期望怎么能成为你发火的理由呢?
  多想想自己的错误,就不会因别人的不足而对他发火了。
  3.看另一面
  对方无法达到你的期待,或许他正在进步之中呢?只看人的一面无法判断一切。比如一个人业绩不好,可人际关系融洽,而后者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仅凭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全部是行不通的。相反,对有所期待的自己多反省反省会受益良多。
  9.受到领导的压力时
  一个团队的成功,领导者的贡献只有10%~20%,其他80%~90%由追随者能力决定。所以与其坐等出众的领导横空出世,不如成为优秀的搭档。也就是说,对领导说三道四前,先从自己的能力下手。
  真不明白我们科长到底干了什么。自己连一根手指头也不动,就会把我们使唤来使唤去,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究竟在想什么。
  公司里许多领导都名不副实,毫无工作能力可言,就会在人事考核的当口围着'钦差大臣'们的*股转,为保住他头上那顶乌纱帽而逢迎谄媚。
  作为上班族,都会有一两次像上面那样吐露心声的经历。自己不动手而利用职位指使和压制手下,没有能力却总想依靠溜须拍马而得以晋升,这样的领导没有谁会喜欢。
  最烦那种不知道眉高眼低的上司,吃了饭还硬要跟着手下去二次会。(韩国和日本人习惯将聚会分成好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每个阶段的内容不一,通常包括吃饭、喝酒、卡拉OK、桑拿等等。进行第几项就称为几次会,这里指初次吃饭以后的第二阶段。)看到他们那神态,你就会气不打一处来。本想在没有拘束的环境里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以领导为靶子狂轰滥炸一番,借此舒缓一下平日的压力。而那个讨厌鬼不识趣地跟来,自然对他没有好脸色。受手下爱戴,能和下属有二次会、三次会交情的领导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我们一直期待能有受人爱戴的领导,希望出现集个人魅力、管理艺术、仁人之心于一身的优秀领导,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碰到的上司都是那种让我们恨不得马上交出辞职信甩手走人的家伙。看着因与组长不和而转投其他组的人层出不穷,就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梦寐以求的好领导啊!
  人民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导者。丘吉尔这样说道。
  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我们与给我们压力的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正因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才会感觉到领导的存在。那么埋怨领导的原因其实就出在我们身上--没有选好领导。没有选出合适的领导,所以才会受到压力。倘若在说领导没能力之前提高自身能力,就不会对此斤斤计较了。
优幽書萌 UUTXt.cOM 诠蚊吇版越镀正文 第12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2) 字数:1831
  长时间研究领导能力和追随者能力的凯利(Kelly)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团队的成功,领导者的贡献只有10%~20%,其他80%~90%由追随者能力决定。
  他的观点很明确--追随者的作用很重要。可我们总是放弃我们的角色,而试图把责任推到领导身上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秦末,刘邦项羽相争。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深知刘邦能力并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智囊就是张良。没有他,大汉就不可能一统天下,而天下也将尽入项羽之手。正是有张良的心思缜密,尽心辅佐,甚至不惜逆言相谏,防患于未然,才使刘邦终成大业。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个人能力的影响不断扩大,追随者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我们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与其坐等出众的领导横空出世,不如成为优秀的搭档。对领导的构想推三阻四,或是自以为比他们年长、阅历丰富而不把他们的决定当回事,其实都是在展示自己的狭隘与肤浅。
  明明被带到了河边,口渴的人却用一种老掉牙的固执拒绝喝水,仅仅是因为有人命令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毛病。
  比尔·考斯比(BillCosby)的这句话可以留给那些抱怨没有好领导的人好好思考一番。
  对领导说三道四前,先从自己的能力下手,这才是从领导带来的压力中解脱的正确方法。
  ◆受到领导的压力时
  表现为
  √想转到别的组而打听哪个组长比较有人气。
  √对讨厌领导而辞职的事情有深刻感悟。
  √故意怠工、反抗,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很无奈。
  √把非议上司当作下酒菜,还美滋美味地大嚼特嚼。解决办法
  1.说我们眼中的领导
  --成天让自己累死累活的是坏领导;能轻闲一点的是好领导。
  --聚餐时候不和大家AA制的是没素质的上司;而经常买单的是令人欣赏的上司。
  2.反过来,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想想他们眼中的部下
  --认真工作,没事的时候也主动请缨的部下是好部下;事事都斤斤计较,挑肥拣瘦,不任劳任怨的家伙,不是好部下。
  --自己的任务没完成,因而连累大家的部下是差劲的部下;忙完自己的工作还能为组里其他人分忧的人是得力部下。
  3.我和领导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和领导没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是在公司内的地位不同,想法有所差异罢了。差异其实就是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想问题。
  10.觉得别人讨厌你时
  想别人不讨厌你,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美丽而富于魅力,那么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世界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要么以深深的关爱真心地贴近这个世界。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这句话是发明大王爱迪生所说。像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他的人生哲学给人以美的启示,蕴涵着独特魅力,令人神往。
  歌手安致焕在自己的歌中唱道,无论怎样,人比花美丽。但是他的歌里还有个前提:忍受孤独和寂寞,互相关怀和抚慰的人才是比花美丽的人。在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里,偶尔见到这样的人总会让人停下脚步,从他们身上找回一丝温暖。人要被关心,更要关心他人。只有相互关心才能体会到彼此的存在。
  在平日的生活里,让人感到美丽的瞬间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当然不同的人感觉到的瞬间稍有差距。
  人看上去美丽和富有魅力的第一种瞬间,是对自己的工作完全投入,全神贯注,陶醉其中。汗水和眼泪有净化人身体和精神的作用,不仅是自己,就连旁观的人也会得到净化。在这里,投入的理由其实并不重要,不论他努力的动机纯洁与否,就凭那令人神往的一瞬间,我们也会备受鼓舞,感触良多。努力和投入的人是美丽的,即使那仅是旁人的主观臆断,但重要的是我们喜欢那样的人。
优u書擝 UuTXt。CoM 铨纹吇板粤牍正文 第13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3) 字数:1686
  一丝不苟的汽车维修工,图书馆里聚精会神地看书的学生,边用电话和客户商谈边整理资料的十分忙碌的银行业务员,从他们专注的表情里我们感觉到了人的美丽。有多少人被这样的表情深深吸引,而坠入了爱河呢?想得到别人真正的爱就要让别人看到你真心投入工作时的样子。这种真正的投入,倘若抛开对世界和人的爱则无从谈起。没有那些,投入不过是虚伪的掩饰,不过是和美丽相差甚远的做秀。
  人看上去美丽的第二种瞬间,是毫无掩饰地露出笑容。笑可以缓和紧张的心情,并用无言的问候温暖人心,仿佛在说欢迎您。一个孩子向我们微笑的瞬间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那不就是一幅动人的温馨画面吗?据说笑可以传染。有人微笑,我们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被微笑感染,心情也会好起来。没有特别的理由,因为笑总是让人心情舒畅。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和气生财。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也这样说:
  如果我们使自己在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就能够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
  就是说人可以故意笑出来,让你享受幸福,也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的感觉。要想成为富有魅力的人,就要在心情不好时也能露出开心的笑容,并让笑容改变自己的心情。但是,要想让这种笑容成为真正的美丽和富有魅力,必须包括一种情感,那就是使人看上去美丽的第三种要素。
  第三种要素就是真诚地面对世界。真诚地面对世界,这里包含着孩子般纯洁的心和对世界的深切关爱。终究,没有真诚这一要素,那微笑只是没有感情的假面具,对工作投入不过是吸引他人眼球的虚荣之举。要记住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了。和客户见面,和朋友聊天,开车,甚至写字的瞬间也会将它遗忘,而用诸如心计、虚荣、侥幸、浮华等字眼代替。微笑的孩子之所以可爱是因为那笑容里没有谎言和掩饰,而是情感的真实流露。用美丽的眼神看世界,在发出哇!太美丽了!这样赞叹的瞬间,我们也会魅力四射。
  相反,有时人却比凋谢的花更加暗淡无光。不久前,看了一个题为什么时候觉得你的同事最讨厌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里排名第一的答案是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的立场肆意而为的时候。
  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推三阻四,总是以别人会去做为理由而搪塞,这不归我管,请去那边问问吧,然后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诸如此类的场面,我们见得太多了。这时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做出这种行动的人或许没想过他们的举动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日常交流和琐碎小事轻易地判断一个人。这不需要特殊能力或特别的训练,只依靠人的经验和内在防御本能。
  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美丽而富于魅力,那么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世界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要么以深深的关爱真心地贴近这个世界。
  ◆觉得别人讨厌你时
  表现为
  √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和盘托出。
  √经常有不知所措的时候。
  √对镜子里寒酸的自己感到厌恶。
  解决办法
  1.投入
  感觉不被别人喜欢的原因,多半是对一些部分投入得不够。因为若把精力都专注到某些有吸引力的地方去,就可能无法感受到别人的目光。爱情就是如此。热恋的时候沉醉其中,无暇顾及悲伤、讨厌等等。可是随着离别的到来,我们就会多愁善感。是痛苦让我们自觉。
  这样,我们就能把别人的不喜欢看成是对一些事情不够关注的结果。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工作当回事;而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就算别人能一攫千金也打动不了他。
  2.做一个道德上健康的人
  做一个对社会风气有好影响的人。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按时赴每一次约会,恪守每一个承诺,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就算一点点花销,也不用公款为自己垫付。这样自己的心就会越来越透亮。
悠优書盟 uuTxt.COm 荃汶字板月渎正文 第14节: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4) 字数:1758
  11.讨厌别人时
  为人处世与创意灵感没什么区别。碰到和自己对着干、看不顺眼的家伙,就会常想,要是他们从周围消失就天下太平了,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因为,有时候厌烦的人、厌烦的事会帮助你。
  就算一个人独处,有充分自由的时间,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去读书、写作或是搞一些创作活动。这些事反而在拥挤的地铁或喧闹的公共汽车里更容易进行,也更容易迸出好的灵感。同样,比起关上房门一个人埋头工作或者学习,创意和灵感更容易在有捣乱的家伙在场的情况下迸发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安静和寂寞反而会妨碍我们集中精力。
  灵感在周围环境纷繁杂乱的时候有易被激发的特性。所以我经常在公共汽车或地铁上写作。在星巴克也常会看到拿着笔记本或者手提电脑写东西的人。人们常常对他们在咖啡厅工作感到不解。答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越乱越容易集中精力。他们不是来这买咖啡,而是来买能够创作的气氛。
  一天,很想读书,恰巧妻子孩子都出去了。我一下子如释重负,打算好好看看书。但是手没去拿书,反而在找电视遥控器。看了会儿电视,睡着了,直到他们到家我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
  妻子唠叨:哎哟,还以为跟别人不一样,看来也没什么两样嘛,没人看着就偷懒呢。
  有少量干扰因素才能用很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人难道只有我一个吗?别人不也是吗?尼采(Nietzsche)如是说:命令难于服从。
  为人处世与创意灵感没什么区别。碰到和自己对着干,看不顺眼的家伙,就会常想,要是他们从周围消失就天下太平了,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也许,你只不过是个慵懒而普通的上班族。正因为和他们有矛盾,关系紧张,给你带来了压力,你才总是想做得更好,总是试图把他们的不满当作发现自身缺点的途径和挖掘自身潜力的工具,并为此不断去努力。现在如果他们消失了,给你的刺激要素也就随着消失,失去那些的你也就越来越容易迟钝和麻木。
  但说不定明天他们又会出现呢?于是这样的努力与懈怠交替,就成为生活,成为了一个人成长的足迹。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教授在《快乐,从心开始》里这样说道:
  我们要选择:是被迫去做还是以快乐的心情做。这两种行动都始于义务,但后者会得到更积极的生活体验。为打扫卫生这样谁都不喜欢的事也定个最快和最有效率完成的目标,那会比想象容易得多。定一个目标,工作的痛苦会大大减少。
  不要讨厌折磨自己的东西,相反要当作快乐的磨砺去接受,会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讨厌别人时
  表现为
  √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会感到厌烦。
  √和朋友疏远,聚餐只参加一次会就打算借故开溜。
  √想见到喜欢的人,但是讨厌类似打电话这样的方式。
  √最终会讨厌人,讨厌世界,讨厌所有的一切。
  解决办法
  1.把握自己的心态
  讨厌人比讨厌工作更严重。谁都喜欢悠闲地工作,所以对工作厌烦司空见惯。但若对平时关系很好的人也开始疏远,那说明我们的心态已经明显恶化。接着就会事事不如意,直到宣布面对现实无力抵抗,从而意志消沉下去。这时候把握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只有发现异常,才会去尝试改善。
  2.努力不使情况更糟
  这时候,重新体会到对自己的关爱十分必要。所以需要对感情加以节制。为了不让状态更糟,节制自己的感情,不去刻意地思考问题,而是依照本能行事。那么过一段时间,一切就会进入正常轨道。
  3.寻找兴奋剂
  欣赏精彩的电影或者回味以前的经典音乐,有时会有意外收获,让我们心情好转,当然也包括和朋友见面。其实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温暖得多,到处都有让人感动的元素。而这样的兴奋剂只需一点努力就能得到。在平日的生活里,多一些体贴,多一些关怀,也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爱。
滺u书盟 UUTXt。COM 荃文吇版月牍正文 第15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 字数:1673
  1.出现对你表示不满的人时
  很多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而标准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前前后后都照顾到了才算不错。哪怕有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也会难过,总想做到完美并为此更努力。其实人无完人,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也无法满足所有的人,做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就可以了。
  作家们通常对网络这东西都比较感冒。网络可以将自己的大名和影响迅速远播,但远播的不仅是称赞,恶评也会一道传出去,而且一点也不比好名气慢。去网上书店,就会看到图书简介下面罗列着数十条网友对书好恶的评价。那些评价往往一针见血,毫无掩饰。作为书的作者也就免不了为此或喜或悲。
  但如果太注重这些评价,就会陷入被读者喜好左右的写作误区。简单地说,就是写只在乎人气的书。如此一来,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新思维就会被这所谓的流行时尚大潮所淹没,进而丢失了灵感和创造力,失去了作品的灵魂。过分关注于创作和追逐人气的作品,结果就是提早将自己的创造性人生走到尽头。
  工作也一样。很多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而标准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前后左右都照顾到了才算不错。哪怕有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也会难过,总想做到完美并为此更加努力。不过努力的结果却常常和目标背道而驰。
  一天中午,我想随便吃点东西,来到附近一家饭馆。人不多,很清静。翻开菜单扫了一眼,对上面琳琅满目的菜式略感惊讶,真不知道该点些什么。原本以为凭这么多的选择,饭馆生意一定不错。可直到中午还是没什么人。这原因直到我吃了第一口菜才知道--口味平淡,毫无特色。菜肴的品种繁多,自然无法面面俱到。粗略算了一下,那里菜的品种总共超过25种。
  不论谁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烹饪也是一样,不可能每样菜都十全十美,做出自己的独特风味才是上策。如果有几十种菜,再出色的大厨也不能面面俱到。
  所以,满足所有人,这样的想法很危险。也许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哪些才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认准目标,我们就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旅行中的狄奥根尼(Diogenes)来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边,为无法过河而焦急。碰巧遇见一个在这附近生活的小伙子。见他为难,小伙子便爽快地把他背过了河。狄奥根尼很感动,也很不安:身上没有钱,无法酬谢这位好心人。他正思索的时候,那小伙子又把一个人背了过来。
  看到这个场面,狄奥根尼先前的不安和愧疚一下子都消失了,他走上前去对小伙子说道:
  对于背我过河的事,我原本应该表示感谢,不过现在我觉得没必要了。
  呃?那您是什么意思?
  你做好事前根本就没有判断过,完全是一种习惯,那我凭什么要感谢你呢?
  工作不太如意的人或许也该想想,是不是把满足太多的人也当成一种习惯了。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因为这样的习惯而将现在该做的事明日复明日,同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做那些擅长的事情了。
  不仅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与志同道合的人肝胆相照要比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际关系更加切实可行。有句话叫做没有敌人,就没有朋友。认识这一点,并能承认对自己不满和提出批评的人确实存在,这是一种成熟的态度。满足所有人的想法是一种习惯误区。
  生活中,喜欢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会慢慢成为朋友、回头客;不喜欢的也自然远去,变成陌路人。在别人眼里,你不也在扮演着回头客或者陌路人的角色吗?岁月流逝,靠近或疏远本来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勉强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出现对你表示不满的人时
  表现为
  √想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辩解。
  √觉得什么样的人都有,对别人的批评熟视无睹。
  √不知所措,想找个地方藏起来。
  √对讨厌和给予批评的人避而不见。
u悠书擝 UuTxt。coM 铨汶子版越镀正文 第16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2) 字数:1754
  解决办法
  1.倾听客户的声音
  客户满意度是对工作最宝贵、最重要的回报。没有客户就连你做这件事的理由也难找。其实,我们也是通过服务从客户那儿得到某种利益回馈。
  2.不要辩解
  被不满的客户切中要害时,我们常常会不寒而栗。这时,我们往往不去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应负的责任,而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样做无非是想保护自己。不过,要想让保护效用发挥得更长一点,那么表面的辩解也就罢了,心里却要承认对于客户的不满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是不会去尝试改正自己错误的。
  尼采曾说过:那些未能摧毁我的,使我更强大。
  心里默念着这句话会带给我们勇气。
  3.慧眼识金,选出合理的批评
  客户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同事也常常对你性格的某一方面议论和品评。但这些都只是一方面。这些看法或者批评是不是合理,要视他们站在什么立场上。客观看待自己的人会判断出对方的批评是否合理。
  4.问问自己
  如果见到对自己工作不满的人,觉得他的抱怨合情合理,就这样问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然后用行动进行矫正,这没什么困难。最后,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自己就会呈现在眼前。
  2.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
  一些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而用尽传统方法却毫无进展时,你就会对此产生疑问。而这个疑问的答案也不容易找,于是就变得消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放弃。虽然很努力,可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觉得那是自己的极限,于是满足于这个程度,不思进取,不去再想克服消沉达到更高台阶的事,对这一切已经厌倦,从而选择了放弃。事实上,这种放弃是失去动力,身心疲惫的标志。面对这个阶段,有人不向意志消沉屈服,不满足于现状,为了达到更高目标不断努力。他们就是第二种态度的人。
  第二种态度是发展。持第二种态度的人把意志消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加以克服。他们不把意志消沉当作极限,而仅仅视其为成功路上的一道障碍。想发现自身不足,就多往圈子外面看看。我们遇到的问题,答案常常会在不属于本行业的领域中找到。
  我在准备学位论文期间,为了其中领导和其成员关系方面的论断,在图书馆翻阅了许多专业书籍,最后也没有较好的头绪。灵感意外地在另一个地方悄然迸出。那天,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心理学方面书籍时,我偶然间发现了欲望这个词,便想到:领导的类型和成员的欲望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而这便成了学位论文的主题。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可以很愉快地去研究。文章阐述的是经济学问题,可灵感却来源于心理学。
  我们都知道,激烈运动过后会全身酸痛,但那种运动经过几次后,酸痛感就逐渐消失,一般的运动量也不会在意。我们可以把消沉看成是在一个行业创下业绩后的肌肉酸痛。
  人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因为没什么成功就无所谓失败。反之,若是小有成就,就会因那些成绩不再持续成长而不满,从而意志消沉。出现意志消沉时有必要承认自己正在成长之中。
  处于过渡阶段--这是意志消沉所包含的另一层意思。不要觉得无法逾越,其实那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为了使自己焕然一新必然经历的蜕皮过程。超越它的同时,更高的台阶也会随之出现。
  所以我们要把意志消沉当作一个过程。当然这要经过很长时间。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不要轻易绝望,也不要轻易满足,把意志消沉当作人生必经一站坦然去面对。
滺优書萌 uuTxT.cOM 全文自板月读正文 第17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3) 字数:1717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踮起脚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也就是说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那样反而会事倍功半。
  意志消沉是好老师,他告诉我们踮起脚尖之前需要练就结实的双腿这个道理。没有病痛的折磨怎能懂得健康的真正意义,没有离别的悲伤怎能明白相逢的喜极而泣,没有历经坎坷又怎么能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所以,踏着由意志消沉和成功交织而成的悲喜双曲线,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表现为
  √有机会掌握新技术,可觉得没什么帮助而放弃学习。
  √面对世界的变化和自身的懒惰越来越惶恐。
  √不在意那些芝麻小事,觉得只要在大处着眼就可以了。
  √体会不到自己的进步和事业的成绩。
  √看见别人事业蒸蒸日上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想当年,我也曾……
  解决办法
  1.承认自己
  努力奋斗,可觉得事业总是停滞不前,这时候要接受自己到了极限这个事实。重要的是要承认极限的存在。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处在错综复杂的调整期,然后为跨过极限而积极准备。
  2.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
  觉得自己已经处于调整期了,那就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观察和研究自己不太熟悉或没有尝试去做的行业,这会为所从事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现代社会,只精通一项技能或者一种知识对成长是有局限的。和其他行业优势互补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里优势互补的作用体现在:发现行业内外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从两个行业的特色中寻求某些关联,得到的启发就是所谓的创意。
  如果发现自己的事业处于调整期,那就是从其他行业着手的信号。现代古装剧,绿茶五花肉(一种韩国烧烤),搞笑音乐会都是通过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特色相结合,寻求互补从而实现突破的。
  3.敞开心扉
  解决方法是为那些敞开心扉的人准备的礼物。心门闭塞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没有任何兴趣。古人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自然看不到其他东西。如果希望事业更上一层楼,再小的事也请用敞开心扉的姿态去面对。这样,平常不起眼的经历也会变成兴奋剂,为事业提供动力。
  3.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在人生的路途上,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些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到赛程中最困难的瞬间时,他回答:掉进鞋里的一粒沙子。或许在那一刻他曾为解决让自己疼痛的沙子而烦恼,可能很想脱下鞋把沙子抖掉再跑,可马拉松是一旦停下就很难再继续的艰苦比赛。想做却不能,这样的心情就是他痛苦的原因。
  许多人将人生比喻成马拉松,因为它同百米冲刺不同,是一场漫长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自我管理和坚持不懈是最终胜利的关键。如果用那位马拉松选手的遭遇去类比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现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样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这些事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可出现的问题常常会左右大事的成败。
  最近才来的一个职员在公司呆了三个月后辞职了。虽然公司待遇不低,未来前景不错,CEO也很有领导才能,可他依然选择了离开。社长得知此事后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却很出人意料:
u幽书萌 uUTxT.Com 诠汶自板越镀正文 第18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4) 字数:1915
  对组长不太满意。
  比起公司前景或未来发展这样的大问题,一同工作的上司,他们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前者。
  对于职员,公司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于他们没有什么切肤之感,而上司好与不好却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工作氛围融洽的公司,内部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好,而这就是促使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原动力。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一个关于两匹马的故事。
  两匹马在拉车。黑色的马非常认真,白色的马却慢慢吞吞,还不时停住品尝一下路边的青草,经常落在后面。主人见状,把白马车上的货物搬到黑马的车子上。得到实惠的白马赶到黑马身边不无得意地说道:
  何必那么认真呢?你任劳任怨,结果怎么样呢?拉的东西反而更多。我们越勤快就越会被主人使唤,还是少干点吧。
  但是黑马没有理会它,依旧默默地拉着车子。
  那天晚上,主人没有把白马牵入马棚。
  一匹马能做两匹的事,没必要再养两匹马了。
  主人给黑马很多食物,没有管白马。最后,白马饿死了。
  白马的故事对我这样做事粗心大意,不把小事放在心上的人是个很好的警示。既然是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就要用心去做。总是三心二意,最终会一事无成。而那些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并非遥不可及。
  伯乐以相马出名,所以很多人去拜访他想学相马的技术。可伯乐教他讨厌的人相千里马,而教他喜欢的人相普通的马。
  人们都想不通,问他为什么这样。
  伯乐回答说:千里马很难得啊!所以,终其一生,恐怕也不能从中渔利,也就会穷苦一生了。而普通马却非常好找,而且便于交易,容易获利,对谋生和致富来说,自然是捷径了。
  像普通马这样随处可见的事情更重要--这就是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ConanDoyle)也说过类似的话:
  最好的东西总是一点一点地来。小洞里也可以体验到光明。大山不会把人绊倒,小石头却使人摔跤。微不足道才重要。
  轻视微不足道的事,最终也就做不成大事。泰山从不嫌弃一把泥土,所以能成为大山。读书和写作也应该如此。不一字一句去看、去思考,整本书读完也会不知所云。同样,只有一字一句地去品、去推敲,才能集中精力创出佳作。
  许多人都自以为见多识广。其实那些只有模糊认识就以为已经弄懂弄透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见识。认识的模糊源于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在关键时刻活学活用。而清晰的认识依靠自身经验已从现实中得到证明,那才是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和模糊认识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是不是能有所作为。模糊的认识、计划和想法做不成任何事情,因为它不能化为具体的行动。
  总之,想要有真知灼见就不能忽视微不足道的事情。诗人朴劳海曾说过:遇到大的损失时,先挽救小的真实。通过小事获得小的成绩,那些成绩积累起来,就汇聚成伟大的跨越。
  ◆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表现为
  √地位提高,经济富足。
  √把小事情交给别人,自己要做更重要的事。
  √认为做小事情既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会转化成经济上的利益。
  √认为做小事情既得不到什么反应还费时费力。而从费时费力的事中腾出手时,又会觉得这双手懒得要命。
  解决办法
  1.先放在一边
  过分执着地去思考成功,会对小事情集中不了精力。类似成功这样过于飘渺的雄心壮志反而会使我们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最好暂时把它搁在一边,把视线先移到别的地方,再回来时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它。但这个时间不能太长。
  2.说服自己
  变化是必然的,关键看自己能不能说服自己。这个变化不是逻辑思维的转变,而是感情的变化。思想工作研讨会上,不论领导们如何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以此说明转变的重要,属下们就是领会不了精神,致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中的原因多半在于忽视听众的感情。下属们不会自发地参与到转变的活动中去,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上司下达的命令,并非自己本心所愿。不仅是公司,个人也一样。能说服自己,谨记小事也很重要并切实贯彻的人,才有成长的机会。忽视点滴小事的人其实也无法说服自己。
幽滺书萌 uUtXT.coM 荃蚊字板阅牍正文 第1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字数:1698
  3.牢记目标
  明确一下做手头小事的长远目标。每天生活都很充实的人会经常将自己一年甚至若干年以后的形象刻在脑海里。正所谓积少成多,大事不就是若干小事组合而成的吗?没有几个月以后能出书的目标,那每天的写作简直就像苦役;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目标,那想记住一个个数学公式简直是天方夜谭。讨厌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时去想想,这些小事到底对你的远大目标有什么帮助,去思考的这件小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4.觉得自己自私时
  使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这是满足别人而得到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
  地铁里,碰到残障人士来兜售小商品,我往往会敬而远之,心里想千万别过来。若是那人不识趣,还对我有所期望的话,等待他的多半是拉长的脸和冰冷的后脑勺。在他失望之余,那令人生畏的脸和后脑勺的主人--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边嘀咕着今天真倒霉……,一边在意地环顾四周,生怕在别人眼中读出讥讽。几次这样尴尬的经历后,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改变,尝试去做一些与以前稍有不同的行动。
  一天清晨,去市郊公车站的路上,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跑了过来,说因为赶时间,钱忘带了,找我借点钱买票。知道来意后我马上掏出钱包给他钱。小伙子接过钱连声道谢,然后往车站飞奔而去。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心情舒畅起来。
  那天中午,在公司前面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卖圆珠笔。产品包装很一般,就两支圆珠笔并排放在盒子里。盒子上写着助残基金筹备。单价一千元。思索了片刻,从钱包里拿出两千元给他。见他打算找钱,我忙说不用了,然后转身进了公司。想想这些日子挺奇怪,这样的事情还挺多,心情也不知不觉地好起来。
  当然,也不总是心遂人愿。前不久在路上遇见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向我求助。或许因为大脑性瘫痪,他表达意思含混不清,又言语急促。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台阶使他过不了马路,可当时见到他怪异的神情我非常慌张,于是装作没注意,从他身旁溜了过去。因为这事,我那一整天做事都恍恍惚惚。
  上班时间,同事过来找我帮忙。本来是我手到擒来的事情,可当时繁忙的我毫不在意地用一句我也不清楚将他打发走。忙完工作,我想了想这事,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从那天以后,他也就不太找我帮忙了。
  这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使我知道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清楚了自己的幸福要与他人分享,领悟了关爱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才明白了这些事要先从自己开始。
  阿尔贝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博士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在非洲建立医院,一生都和当地居民同甘共苦,将获奖所得的奖金全部用在医疗建设上。
  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夜晚,忽然感到一丝光亮,发现是一个盲人提着灯笼面对面走过来。那人很好奇,停下来问道:
  你既然什么都看不到,为什么还提着灯笼呢?
  我虽然看不到,但对面的人看到灯笼后就会像您一样,知道走过来的是盲人。
  使别人幸福的人,他得到的幸福是满足别人而得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能再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就别无所求。
  对于最重要方面的问题,托尔斯泰曾在他的短文《皇帝的三个问题》中这样说道:
  最重要的人是他,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给他做过的事情。记住,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现在与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人。谁知道你将来还会与其他什么人有所联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只有这才是生活的追求。
  ◆觉得自己自私时
  表现为
  √在地铁里或者大街上见到乞讨的人没给过一分钱。
uu書萌 UUTXT。COM 荃汶字版月镀正文 第20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字数:1802
  √觉得不理睬来办公室推销的学生或商贩,是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
  √总是担心无法达到这个月的存款目标。
  √总是为家人生活和养老保障担忧,只对股票和理财这些与钱打交道的书感兴趣。
  解决办法
  1.要承认自己的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觉得自己自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受到良心的责备。这时候就要承认这一点,然后以这种平常心为基础,逐步树立信心,更有意义、更加健康地去生活。
  2.转变待人的态度
  如果有人向我求助,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
  其实,帮助通常不需要太多金钱,而更多的需要是一点诚意或者行动。既然是助人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就可以了。试着去转变对待别人的态度。有了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后,心情自然会好起来,而自己也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
  3.找回自信
  人际交往过程中信心不足时,在家庭负担的沉重压力下喘不过气时,在竞争中不希望输给别人时,自私的念头有强化倾向。人是通过听说读写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习逐步地成长起来。那么就要下定决心,通过努力使自己独立学习和成长,在道德上恢复健康,并把这作为找回自信的机会。有了把握住未来的自信,这时候自私也就自然消失了。
  5.陷入习惯误区时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在工作中,每个职业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陷入情绪的低潮期。这并非能力不足造成的,主要是心态造成的,是没有了像开始一样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只要能够进公司就万事大吉了。
  上班族:怎么着都行,只要不再去上班。
  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下海去做生意,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上班族:最羡慕那些撂下辞职信,扬长而去,投入商海的人了。
  上面的对话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只要家里有快要毕业的孩子,那找到工作简直比过节还令人兴奋。对父母来说,这甚至比结婚更加重要,仿佛进了公司就什么梦想都能实现了。如果仅凭这样的热情开始职场生活,那不用一年就会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坐立不安,四处张望。再过两年就开始张口闭口地念叨不上班就好了。
  仅仅抱着那种急切的希望,那么即使就业了也不会一帆风顺。同样,辞职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不会一马平川。之所以觉得其他地方好,不过是对现在自己的生活不满,而这种人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同样的不满。因为职场难熬而放弃工作,去开创自己事业的人就一定能忠于他的事业并从中得到满足吗?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在于态度。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即使工作再困难也能给自己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不断提高自我,在工作中屡创佳绩;有的人即使工作再清闲也要一边对待遇、工作环境等不满意的地方指指点点,一边左顾右盼地去寻找心目中更好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就能决定未来事业的成败吗?对现在的工作不积极,就算改做其他行业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俗话说:别人的饼总是显得更大。有这样想法的人,拿着再大的饼也不会觉得大,总是对别人的饼虎视眈眈。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拥有了多少,也从来不去考虑他所拥有的能否使他过得幸福,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幸福的大门。
  要是钱再多点,我就捐给社会……
  个子再高点就能当上运动员了……
  如果让我晋升,我肯定会干得很出色……
  我要是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那还不拉出去满世界炫耀……
  只要换掉我们的组长,就能把项目好好推进一下……
  要是再稍微轻松点我就有空去读书了……
  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他们如果……的话的假设是不会成真的。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实现,到时又会出现新的如果。那些说到时候把项目向前推进的人,他们心里其实根本没有完整的规划,就算有思路,也缺乏实现的勇气和信心,不然规划的项目早就应该在实施中了。
憂U书盟 UutXT.CoM 铨文子板阅牍正文 第21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字数:1797
  《近思录》里有这样一句话:
  欲望强大的人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强者不屈服于欲望。
  真正的强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无法忠实地做一件事,就算换了环境结果也是一样的。
  从现在开始忘掉如果……的话的假设吧。那些只不过是借口,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丝毫帮助。不妨用下面这些想法来代替,看看效果会怎样:
  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算工作了也不能施展才学,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
  连这样的困难都忍受不了,就算辞职后去创业也注定会失败。一定要鼓起勇气,渡过难关。
  有时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陷入习惯误区时
  表现为
  √每次做事的方法都一样。
  √总是墨守成规,尽量回避风险。
  √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供朋友之间消遣。
  √从事同样的工作两年以上,没有意识到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解决办法
  1.改变位置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所以,即便在同一家公司也要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体验。
  2.改变方法
  无论如何,自己有干劲时,不要死板地循规蹈矩,试着改变一下环境或者工作方法反而会收到奇效,会获得不一样的心情,所面对的一切会更新鲜,视野也就开阔起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不墨守成规,有意识地避开前人总结和现在流行的理论方法,另辟蹊径。当然,试图改变总要遇到阻力,这无法避免。其中需要磨合和雕琢,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3.摆脱标杆管理
  探究别人的工作方式比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意义更深远。就我而言,不喜欢按部就班,效仿别人的样子去工作,如此一来他们的言行也就不会给我带来多大刺激。与此同时,我更关注他们奇思妙想背后的原动力,那种行事的理念。不要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而要去追求思维创新。
  6.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
  有个朋友正在准备信息处理技术的等级考试,而他又有工作,所以就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工作方面也不轻松,于是他就把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虽然也时常有我真的能通过吗这样的忧虑,但他每天都用积极的行动将不安驱散,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合格通知。当问他成功的窍门时,他这样回答:计划的力量!
  照他的意思,每天都制定计划最后自然水到渠成。其实,我那时候期待的是只要有自信就可以这句话,因为他平时是个充满自信的人。但答案出人意料的是计划。或许他觉得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增强自信,并对自身努力给予肯定,那就是对计划的具体实践。
  作为上班族,平日里看似轻松,可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疲惫,进而对遥遥无期的职场生活怨声连连。缺乏自信和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自然无法对工作保持长久热情,随之而来的就是讨厌自己,讨厌别人,讨厌一切。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能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死后仍然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人,他们不就是这样吗?爱因斯坦是这样的人,海伦·凯勒(HelenKeller)也是,李舜臣将军也是。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空,长久地留存在我们记忆中。
  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使我们达到目标。但仅靠力量只能让箭射到靶子,无法让箭射中靶心。能让箭射中靶心的就是计划。
  精力充沛的人有力气做很多事,也能花很多工夫。不过这种力量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指引,精力充沛反而会成为弱点。这好比给无所事事的人一把刀,会很容易闯出祸来一样。
Uu書萌 UutxT.COM 诠汶子版月渎正文 第22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8) 字数:1713
  年轻人虽然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但是对情感的管理能力比较差。反之,年纪大的人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心气,但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感情,能够按照计划去行动。当然不从年龄的角度去看,也有既富有激情又能很好地把握情绪的人。他们与年纪大的人共同的特点都是用自己独有的方法管理热情,实施计划。
  泰格·伍兹被称为高尔夫天才,许多球迷来高尔夫球场的目的就是一睹他的风采。甚至在球场上,观众们以他的球杆为起点,朝着果岭方向一字排开。许多人都为此担心,不过球迷们丝毫也不在意,他们兴致勃勃地探出头来观看老虎的精彩表演。如果击球者不是泰格·伍兹而是第一次拿高尔夫球杆的新手,还会出现这种场面吗?同样,世界级射箭选手射箭,很多人都会聚在靶子旁边一饱眼福,要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射的话,他们就该找地方躲起来了。
  有力没地方使的人,他们会让人感到不安,说实在点就是怕他们会走火。明白了将力量往什么地方集中,最后才能射中靶心。
  能将力量集中使用的就是计划。计划可以告诉我们今天或者今后一个月哪些事情是重点,如何去做。沿着既定方向坚持下去,最终会实现目标。令人意外的是,许多人空有目标,却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没有制定计划,或只制定计划而没有反复修正并坚持到底。
  有梦想的人,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须制定计划并夜以继日地为之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身在梦想的云端。◆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表现为
  √虽然制定了计划,但是反复出现无法实现的情况。
  √觉得制定计划毫无用处。
  √对自己失望,对未来迷茫,为此而难过。
  解决办法
  1.不要制定太大的计划
  有很多人经常制定计划,但最后无法实现。对这些比较关注的人常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今天制定的计划,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不了了之,由此产生困惑。
  所以开始最好制定简单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计划,那样实现的可能性才会高。小的计划多次完成,便可积累经验和信心,这时候再去制定三五年这样更长远的计划。
  2.不要被诱惑动摇
  计划就像是和自己定下的约定,但总是会出现诱惑,使自己无法信守约定。在诱惑面前动摇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很快整个计划就会垮下来的。所以当诱惑第一次侵袭的时候,一定要置之不理,并立刻投入到自己计划的活动中去。强者总是试图战胜诱惑,弱者总是向诱惑低头。不想成为弱者,就要对即将到来的诱惑有所准备并下定决心战胜它。
  3.失败的根源在于懒惰
  人很难抵挡诱惑的根源在于懒惰,意志脆弱。反复制定的计划多次失败以后,会觉得很累,会想到我不行,向自己暗示已经到了极限。不行自然要承认,但这里的不行并非代表没有能力,而是懒惰的结果。因为懒惰而失败,却归罪于能力不足是不行的。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时,他重新振作起来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4.重新制定计划
  如果对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感觉力不从心时,不妨重新制定计划。不过这次要做得更具体,更实际,同时随着计划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进行修正。目标要具体,具体到能想象出实现目标时的情形。那种场面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深刻,实现它的愿望就越强烈,距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对计划的制定,帮助也就越来越大。
  7.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方法总是比问题多,麻烦来了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有句话叫做针小棒大。比喻把比针还小的东西夸张地看成像棒子一样大。仔细观察四周,就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最喜欢向别人夸耀自己能力和业绩。生活在虚伪的意识中,只能将能力和业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对这样的现实,的确让人无奈。
悠U书盟 UUtXT。COM 荃蚊自扳粤读正文 第23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9) 字数:1854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有将自己夸大的习惯,无论那些地方是好是坏。把好的地方夸大一下还算合情合理,可为什么要连坏的部分也一并夸大呢?我们偶尔会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夸大,借此来贬低自己。将自己完全否定,一无是处地站在别人面前博取怜悯的同时,还能换回一些饥饿精神,有时好像谁都喜欢这样的堕落。
  把自己不好的地方用夸张的方式告诉别人,对于人际交往还可以理解为博取同情。可一旦将这种做法运用到工作中就会出现问题,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总是这样过分夸大问题的难度,久而久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失去了思考、创意和实践的机会,那么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会成为难题。
  把没什么意外,一直顺利的状况也要说得困难重重,事事都看得很深刻、很夸张,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无非是想让别人清楚自己正处在困难时期,从而将自己凸现出来。或者在认定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拿出上面的法宝来保护自己。不过事实上,这样做很难出现满意的结果。别人根本就不会因此对问题的严重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根本就不关注。真正关注这些困难的只有正在夸大它的人。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局面相比,别人只对它的顺利解决和由此带来的成果感兴趣。
  夸大事情而引发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感觉事情的确很困难。如果连自己都陷入其中,觉得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不好解决的话,那解决问题的决心也会减弱。不去行动而总是坐在那儿怨天尤人,把时间耗尽,然后抱怨说:没办法!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那该有多么可怜!
  一位同事说出了大事,来找我帮忙。具体好像是通话以后,顾客觉得她态度不亲切也没有诚意,所以声称要投诉她。为这事,她终日忧心忡忡,生怕被顾客的一纸状书所击倒,留下不亲切员工的烙印,更怕因此被公司辞退,号称正面临入社以来的最大危机。听闻此事,我便安慰她:一般顾客的这些话都是说说而已,不会付诸行动,所以当时那位顾客不过是正在气头上,想用这些话吓吓她。并告诉她就算真出现最坏的情况也用不着慌张,到时候适当地去应对就可以了。她当时并没有因为我的话而放下心来,甚至第二天请了假,以此来渡过危险期。当然,最终她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自己也平安无事,仍旧在公司里任职。
  身在职场就必须要接受顾客的抱怨,这理所应当。能把抱怨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我在工作时如果遇到困难就会首先想到这一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问题就肯定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消除正飞向地球的巨大陨石,不是防止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去解决南极冰川融化,充其量不过是说服某些人,做一些草案,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这种程度。地球上的生物无不在做这种程度的事情,他们把自己的事情一直做得很好。我也一样,一贯如此。所以我相信,把问题看得很小时,解决问题的力量就自然而然地变大。
  面临突发事件或处于困难之中时,仔细想想眼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难以解决。为了能学到在书本中没有的更具体的知识,面对难题,饱受非议,陷入泥潭,反复失败,这些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机。
  ◆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表现为
  √对一辈子都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感到厌烦。
  √最近经常听到朋友或同事们晋升的消息。
  √因被组长训斥或在业务上犯错而感到愧疚。
  √老是觉得自己已经到达极限了。
  解决办法
  1.不要吹捧别人,贬低自己
  会经常听到有人通过炒股票轻轻松松地赚了很多钱,或者有人找了个好婆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有人找了份好工作正拿着高额的年薪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而且总是对这些事情有深刻印象。那些都是容易赚钱的经历,自然让人津津乐道。而经过艰苦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人,对他们的经历,常人都不愿意提及。其实他们在否定自己,总觉得说别人成功来之不易是吹捧别人贬低自己,不想承认通过努力自己一样会成功。明明已经懂得其中道理,却不愿意付诸行动。所以我们一听到那些容易赚钱的经历,就不禁感慨:这世界上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太多了……
優悠書盟 UUTXT.Com 铨纹字坂越牍正文 第24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0) 字数:1823
  2.不要看瞬间,要看全部
  炒股票可以赚大钱,但有赚就有赔。尝了一次鲜的人总是想继续证明自己的好运气,那样,总有一天失败会找上门来。通过炒股票一夜暴富和倾家荡产的人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成功是昨天,失败是今天而已。嫁到好婆家衣食无忧的她和离婚后开着咖啡店的她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拿着高额年薪的人和退休后开着土鸡店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前后的差距不一样。不要只为一时的成功而赞叹和羡慕,品味了他们人生的全部历程以后再去发表议论也不迟。
  3.每个人都在艰苦地活着
  任何人都不轻松,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冒着风险,承受着压力,不断坚持着。不同的仅仅在于对所处位置危险性的认识和咬牙坚持的程度。每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人活得都很辛苦,也许我们身边有人看似在轻松生活,和他聊上一小时,或许你会为他的经历而垂泪不已。
  8.觉得一无所有的自己很悲哀时
  世上有许多人,拥有了很多却依然觉得不幸。因为他们从来体会不到拥有的重要。
  有个修鞋匠,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靠修理和缝制鞋子为生,但他总是一边做事一边哼着歌,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
  于是,别人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一天到晚这么开心?
  没什么啊,就是觉得很开心。
  住在附近的一个富翁对这个快乐的修鞋匠早有耳闻。一天,他请这个鞋匠来家里做客。富翁虽然很有钱,也没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可总是笑不出来,每天晚上都失眠。所以,他对这个整日都很开心的修鞋匠十分好奇。
  富翁问他:为什么你总是那么高兴呢?
  没什么,只是工作很有意思,活得很开心。
  你一天能赚多少钱?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足够养活自己了。
  富翁非常喜欢这个不贪心的小伙子,给了他为数不少的一笔钱,让他补贴家用。
  修鞋匠兴高采烈地拿着钱回到家,他担心那些钱被偷,于是把钱袋藏到后院。从那时开始,他就整日整夜地惦记那些钱,寝食难安。
  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修鞋匠脸上的笑容,再也听不到他的歌声了。
  我们常常把事业有成理解成赚了很多钱。于是赚钱以后就觉得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脸上紧绷的肌肉舒缓开来,开始觉得活着很充实--也就是赚钱越来越有意思了。因为赚钱的兴趣让人们觉得人生有意义,其实这样的人生也不错。但要是忽略这种兴趣,开始衡量和琢磨钱的数量就会出现问题。到现在已经攒了这么多钱,那么以后要再多攒一些。前一个月赚两百万,现在开始要赚三百万。总是执着于钱的数量,本来还算不错的生活也会萌发出欲望、担心和不满。
  不仅是钱,工作也一样。工作能够体现人的价值,那是对享受工作的人而言。他们以实现价值为目的,通过工作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随之而来的快乐和幸福感不过是对他们辛勤努力的犒赏。反过来,过于执着于成绩而忽视过程和目的,那么工作就会沦为手段,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最终人生也就变得了无生趣。
  授课费对于专门用讲课、演说讨生活的人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比它更重要的是通过授课可以实现自我,没人会喜欢掉进钱眼里的讲师。作为听众,他们完全有能力明辨是非,分清谆谆教诲和甜言蜜语。谎言在短时间内或许可以蒙骗别人,但久而久之必然会被揭穿,甚至在被揭穿之前,说谎者就因为受到良心谴责而彻底崩溃。
  用自己的经历讲故事的人是优秀的讲师。他们以自己的人生历程做范例,讲述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和意义,那么听众会自然而然地将他的言论和行为联系到一起,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对这样的讲师,授课费就不再重要。通过授课、与听众的沟通已经实现了自我,授课费不过是随之而来的附加产物。传道、授业、解惑是目的,授课费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过我们太习惯于将手段当成目的了。为了维持有意义的人生就要吃饭,为了吃饭就把事业当成了手段。为了谋求更大更好的饭碗,我们正在虐待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我实现。有了成绩就要求更好的成绩,有钱就要求更多的钱。样样都要满足,最后欲望就不着边际了。把结果当作目的是不行的。
u滺书擝 uUTxT。CoM 全纹吇坂月渎正文 第25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1) 字数:1714
  艾里克·弗洛姆曾这样说过:重视生存的生存方式,最高目的是追求更加深入的知识;而重视占有的生存方式则要占有更多的知识。知识不能带有教条的性质,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奴隶。
  如果已经发觉赚钱变成了目标,要想把握住自己,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投入。排除一切干扰,对现在工作的投入。
  怎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呢?
  把我拥有的知识应用于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他们失败的原因何在?我如何才能避免犯那些错误呢?
  如果我是客户,面对这一切我会作何感想?
  把这些问题抛给自己,让自己通过思考去寻找答案,这样就自然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然后我们会逐步建立这样的信念--工作能使我幸福。在投入工作的瞬间,我们也许会嘀咕,也许会茫然,也许会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可一旦经过那个瞬间走上正确的道路,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就会为这个决定留下终生难忘的微笑。
  ◆觉得一无所有的自己很悲哀时
  表现为
  √说要请朋友吃顿饭,可总是因囊中羞涩而久久不能实现。
  √孩子们都长大了,可既没给他们准备钱也没准备房子,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寒碜。
  √很久没参加过祭礼或扫墓等家族活动,觉得只有混得不错才能去那种地方,害怕去了被亲戚们追问:现在在哪儿发财啊?
  解决办法
  1.想想相反的情况
  世上有许多人,拥有了很多却依然觉得不幸。因为他们从来体会不到拥有的重要。或许是因为没时间去享受,或许是没有和朋友一起分享。不管怎样,如果不去享受,不去分享,那么拥有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2.别人也一样觉得自己不幸
  有的人也觉得自己不幸,虽然从一流名校毕业,拥有多项资格证书,将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流利,长相身材又出众。集如此众多优点于一身却依然感受不到幸福,原因何在?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毫不珍惜。不去享受现在所拥有的总是追求更多更好,结果丧失了满足的感觉。拥有很多的人或者一无所有的人都同样对自己有所不满。
  3.礼不到,心意到
  朋友见面,因为手头紧没能请他喝杯酒,吃顿饭,这是件不幸的事。但更不幸的是明明兜里有钱却不想请他们。虽然没请客,但只要有那份心意,他们都会理解,那不才是真正的朋友吗?如果身边的人都是因为钱才和我交往,那我才真的不幸。对我而言,不注意我的正直,而老是盯着我的钱包转,这种朋友我更无法忍受。
  9.担心家庭的未来时
  事业有成就,但家庭不和睦的人根本算不上成功。成功了却无家可归,这样的成功人士怎么能让人理解呢?家,既是我们生命旅程的起点也是归宿。既然如此重要,自然需要温暖与呵护。
  一对善良的夫妻离婚了。丈夫虽然马上再婚,但娶了个恶毒的妻子,于是,他也变成和新妻子一样恶毒的人。妻子也是马上再婚,也遇到了恶毒的丈夫,但她的新丈夫却变成和她一样善良的人。
  这是《塔木德经》里关于女性力量的一则故事。
  现代社会,作为一家之主,他们肩上的担子最沉重,仅维持家庭生计就令他们喘不过气来。就算生计问题解决了,为了防止未知变故,也不会轻易将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有时候,也会因为担子太重而彷徨、身心疲惫,但为了家庭只能挺住,不能有片刻喘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能长时间地陷入低潮。不管怎样,这个时代的家长都很可怜。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看到他们的事业步入正轨我们就会高兴,当事业面临危机我们就会焦虑。职场不会总是风平浪静,一旦失业或陷入困境,我们就如同航行中遇到了暗礁一样觉得大祸临头,绝望和痛苦的阴云随之弥漫整个家庭。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与这些灾难斗争,就是他们一生的命运。
  作家崔仁浩的书《爱情,我在痛哭》的序文里有这样一段:
優滺書盟 UuTXt。COm 全蚊吇板月渎正文 第26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2) 字数:1836
  爱情,我在痛哭
  我想痛哭着活
  我麻木
  生活也麻木
  约会也麻木
  工作也麻木
  我不想那样活着
  我想凭着对任何事情都痛哭的激情活着
  何止是爱情
  我想痛哭着交朋友
  一朵花也要痛哭着看
  我想成为子女们的痛哭着的父亲
  和妻子也是痛哭着白头偕老
  上帝也痛哭着信仰
  罪恶也痛哭着犯
  有些人或许对诗人所说的热情的痛哭给予很高评价,但是现实总是令人窒息的,是不痛哭就无法活下去这样令人窒息的现实。汹涌澎湃地活着,就会有对世界汹涌澎湃的变化愤慨不已的一天。那个时候,他的痛哭就不再有热情,看上去更像是悔恨和呜咽的爆发。痛哭,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家长们必修的一课。
  因为一直存在维持家庭生计这沉重的担子,现在的家长们有把这重担看成累赘的倾向。但是要记住,仅凭家庭的存在,他们就一直默默地坚持,努力维系着这个家,是他们背负着家庭重担与时间赛跑。这就如同家人因为他的存在而坚守自己的岗位一样。
  从这种角度去看,家庭是赋予我们使命感和责任的地方。通过履行责任,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责任是负担,但也是促使我们精神向正确方向集中的重要因素。如果觉得家人的存在是负担,如果觉得事业磕磕绊绊,如果觉得家庭不和睦,缺乏温暖,对生活的热情在逐渐冷却的话,请去考虑一下家庭的意义和自己承担的角色吧。
  家是什么?家不就是我们最好的避风港吗?没有家,或许我们早就向生活缴械投降了。有一个警察,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他总是在深夜里和醉酒的人打交道。直到大家都迎着晨光奔向公司,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按说这样的工作谁都会不满,他也不例外,可一推开家门走进屋子的瞬间,他所有的不快就一扫而空。因为看到了桌上香甜可口的饭菜,看到了聚集在那里关爱他的心。
  法静大师(韩国当代一位得道高僧)在他的经文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幸福的家解体之后只留下冷清的空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丧失温暖的家庭和灵魂出壳的躯体没什么不同。健全社会要以健全的家庭为基础。家庭在解散就意味着社会在崩溃。
  事业有成就,但家庭不和睦的人根本算不上成功。成功了却无家可归,这样的成功人士怎么能让人理解呢?家,既是我们生命旅程的起点,也是归宿。既然如此重要,自然需要温暖与呵护。为了让家这个避风港更加温暖,但愿这些四处奔波的家长们不辞辛劳,永远充满着力量。
  ◆担心家庭的未来时
  表现为
  √总是烦恼:如果我死了,妻子和孩子可怎么活下去。
  √想多买几份终身保险,但手头太紧,所以为此唉声叹气。
  √看看自己的孩子:学习差的老大,脾气倔的老二,不懂事的老小……因为生活压力,总是从孩子身上先看到担心而不是希望。
  √下决心要去多赚钱,可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因而烦恼。
  解决办法
  1.分担压力
  不管是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对未来的担忧都一样。彼此的忧虑交织在一起,成为增进家庭亲情的润滑剂。失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帮助,那前景必然会黯淡无光。面对未来,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要去思考,要多去沟通,多去交流,相互协助,达成共同的目标。讨论三年、五年甚至百年之后的梦想。在这期间,通过类似的方式,夫妻可以对彼此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迎接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而孩子们也能借这个机会,学着去筹划和创造自己的未来。
  2.充满自信
  对我们来说,生活的本钱就是自信心。没有自信的人会觉得家庭是个负担,充满自信的人觉得家庭很温馨。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自信而糊涂地把家庭看作负担。
  3.长期去思考
  人生本来就漫长。现在的困难可能无法立刻解决,那么就用更长的时间慢慢去思考,去改善,不知不觉中问题就解决了。
憂優書萌 uUtXt.com 全纹子版粤牍正文 第27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3) 字数:1625
  10.工作繁多想偷懒时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不过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之一。千万不要为了晋升咬牙坚持,让工作牵着你的鼻子走,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家庭和自我实现无限期地搁置。
  我们对区分公私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很多人都认为公事远比私事重要。
  男人们经常说:在外工作的话难免会晚回家,家务事可能帮不了什么忙。言外之意就是外边的事情比家事更重要。如果家里没有太大的事情,就连听到这些话的妻子们也会接受这种辩解。
  严格区分公和私,觉得公司的事情比家庭更重要是因为这些和生计、薪水直接关联。所以加班到很晚或长期出差的时候也以这是公司的事情为理由默默地接受。另一方面,遇到整天看孩子或者做家务的事情,总是会找各种借口搪塞,包括用公司来做挡箭牌。这种所谓的公事情结并不是出于对公司的热爱,而是害怕丢掉饭碗和想把饭碗变大而做出的反应。
  特别是上班族,这种思想更加普遍。因为他们身处金字塔形组织的最底层,所以竞争更加频繁。和自己同时来公司,关系非常好的同事,说不定第二年就要为一个晋升名额明争暗斗起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占据更高的位置就能获得更多的薪水,带领更多部下,享有更多权力,被更多的人所尊敬。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竞争行列。
  而且,无法忍受同事比自己更早晋升的狭隘心胸也成为理由之一。最终上班族们会对晋升的结果悲喜交加。
  人们总以为越晋升,权限就会越来越多,而责任和工作相对会减少。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在金字塔组织里越往上其权限反而会越来越少。不仅要看手下的脸色,受同事嫉妒,上司的制约,还要被行使权力的监督人员所限制。这样权限虽有,但几乎没有可以按自己意愿决定的部分,反过来依靠下级意见的倾向会越来越强。因为他们代表着舆论。在如今越来越提倡开拓思想,鼓励参与的大环境下,作为手下,往往比上司更加灵活主动。
  越晋升权限越小,与此同时,责任却会越来越多。甚至小到自动售货机里的零钱不够,或者遇到和自己扯不上关系的流言飞语,或者因为手下职员在无烟建筑内找不到可以吸烟的场所而不满,这些统统都要管,都要负责。理由可以只有一个--要给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些理由常常和我们的观念有偏差,所以在越晋升权限行使越被限制,责任越多的同时,还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忍受观念不同带来的压力。晋升增长的不过是薪水总额而已。就算这唯一的收获,也往往被周围看不见的嘴左啃一口,右啃一口,最终所剩无几。
  正如弗洛斯特所言,每天勤奋工作,得到晋升的同时工作量反而变多,从以前八小时延长到现在的十二小时。那个时候就会因不想放弃领导的位置,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做,那么忽视家庭琐事以及忘记找寻使自己不断成长的动力,也就成为必然了。为了晋升咬牙坚持,但是工作量总是越来越大,如此循环反复,也就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家庭和自我实现无限期地搁置了。
  结束如此恶性循环的方法就是现在马上把工作停下来,以便有时间去检查到底什么更重要。
  把一生都投入到发明这项工作的爱迪生也留下了这些话:我到八十岁之前精力旺盛,一天也没有休息,其中的秘诀很简单,我不会为那些没用的事情而疲劳。如果有地方坐下来,我就不会站着;如果有地方躺下来,我就不会坐着。我从来不会毫无目的地起来或站着。
  或许他的确知道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事情要集中精力去做,什么事情要忽略过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不过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之一。即使这样,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的还是工作,为了改变这一切,暂时放下工作难道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U優书盟 UUtXt.COM 诠汶吇坂月牍正文 第28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4) 字数:1778
  从现在起,认真工作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认真。
  ◆工作繁多想偷懒时
  表现为
  √对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一拖再拖的事情越来越多,干脆避开它们去偷懒。
  √到最后觉得那堆问题已经不太可能解决了,因而放弃。
  解决办法
  1.小事情要尽快完成
  尽管是琐碎小事,假如总不重视,养成了推迟的习惯就一发不可收拾。越是小事就越要尽快做好,这样可以省下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2.当作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工作越多,越想开小差。工作少反而会变得不安,轻松一下的想法也随之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补偿心理在作怪。工作多的时候会想:这么多事情,干脆歇一会再做吧……工作少了下来,维持生计的紧迫感就会越加强烈,也就没有心情去休息了。这样想想看,也很有道理。
  不过,工作繁多正是证明我们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将那些工作熟练完成,得到的不仅是别人的信任,就连自己也会佩服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工作繁多却想轻松一下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那是验证自身能力最好的机会。
  3.要做到一定程度
  把自己的工作按时完成后,给自己点补偿时间是好事。但是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给自己补偿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工作这项活动有惯性作用,如果不做到一定程度,取得一些成果就中途放弃,那么再继续的时候就又会回到起点。
  所以,工作做到一定的程度对我们十分必要。要是想玩就玩,再重新开始的时候会更加艰难。对于这一点,工作过的人大都深有体会。但感受归感受,很难转化为具体行动。毕竟轻松一下相对于手头枯燥的工作显然更有诱惑力。但成功抗拒了那种诱惑的人都知道--战胜诱惑,留下的成果远比想玩就玩更加有趣。
  11.讨厌正在做的事情时
  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被精神贫穷所困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做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很多人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再去寻找新的工作。赚钱多少成为了他们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
  回想当年,母亲靠卖馅饼养活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记得那时候我还上初中,一放学就窜进母亲的店铺,坐在火炉边拿起馅饼吃起来--这就是我的午饭。现在想想,没有什么能比那时候更艰难了。那是狭小的屋子里四个人挤在一起睡觉的时代,那是多年的中午便当都和泡菜一起渡过的时代。
  当时,虽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但和提倡幸福、舒适、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相比,那时候在精神上反而更加充实。那是连一粒豆子也要大家来分享的时代,那是人人都默默地坚守着做人道理的时代。母亲说,馅饼大多是穷人家的口粮,所以要多放点馅。平淡的话语中饱含着关怀。与此相比,现代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反而丢却了精神追求,慢慢失去自己的人格。我们的父辈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从中寻找乐趣,实现价值。他们,就算扛着又黑又脏的煤球艰难地走着也不会抱怨,只要想到那些坐在温暖的炕上驱走严寒的人们,就一把甩去额头的汗水,坚定地走下去。他们,难道不就是从工作中找回自我的人吗?
  上中学时我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值日。一到值日,就得早早将水壶灌满,把教室里收拾干净。除此之外,每次上课前还要擦黑板,弹黑板擦。反正只要是跟班里有关的事情都要做,非常麻烦。所以,那时候一直都尽量逃避值日。
  包粉笔也是值日生的主要任务。用报纸或者口香糖的包装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写字的时候粉笔末就不会沾到手上了。每节课一般要用两到三支粉笔,如果有十节课的话,一天下来就要包二三十支。所以就算准备充分,粉笔也是很容易就用完,那时的我经常为此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一天,数学老师请假没来上班,另一位老师来给我们代课。这位老师其实也不陌生,每周三下午,他都会和别的老师一起做体育活动,被我们亲切地称为秃头老师。他虽然很胖,头发也很稀少,可是打排球非常厉害。
優滺書盟 UUTXT。cOM 诠汶吇坂粤渎正文 第29节: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5) 字数:1856
  代课的大部分老师都会在上课时间讲些闲话,借此来消磨时间,或者让学生自习,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但这位老师却与众不同,还是按照正常的进度去讲课。
  讲了一段时间后,老师把包在粉笔上的纸撕下来,因为粉笔已经用到了用纸包着的那部分。然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上的课不要做这些。
  后面还说了一些话,声音很小,别的同学可能没有听到。不过我因为个子小,坐在最前排,所以听得真真切切:
  教课的老师手上沾粉笔末是应该的……
  当时,我的价值观暂时变得混乱,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就醒悟过来。
  对,那是应该的。老师的手沾上粉笔末再正常不过了。没有沾到手才令人奇怪。作为老师,看着自己手上的粉笔末,是不是应该感到很自豪呢?
  这个少年时代领悟到的哲理到现在还铭刻在我心里,偶尔还把类似的问题抛给自己:
  我所做的工作,它的味道是不是已经弥漫到我的周围了呢?从事写作的我,手上是不是应该有墨迹或者墨水的味道呢?
  修车的师傅手上是机油的味道,印刷工人手上是纸张的味道,农民的手上是泥土的味道,这些是应该的,而且要把那些味道当作是自己的骄傲。不然,岂不是没有职业意识,只为了活着而工作呢?我不想过那样的人生。
  现在抬起手来闻一闻,我的手有没有墨水的味道?我会把这种味道当作自己的骄傲吗?
  摄影家崔民植的主页上写着摄影使我找回了自己。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被精神贫穷所困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很多人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再去寻找新的工作。赚钱多少成为了他们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现代社会,将工作当成手段,期待从中找回自我或许是个糊涂的想法。
  但是崔民植却说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通过摄影这条通道,他认识了世界,从而发现完整的自我。其实那已经不是通道,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已经融为一体。透过镜头,用温暖的心去看世界,这重新造就了他。望着他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能说通过现在的工作已经找回自己了吗?
  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你们就要先创造它。
  所以像尼采所说,我们要创造,小到一个物件,一种做法;大到自我价值,整个世界。创造就是力量。
  ◆讨厌正在做的事情时
  表现为
  √总是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
  √不想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觉得和同事交流对自己没有丝毫帮助。
  √觉得公司的理念和前景对自身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解决办法
  1.把工作当作寻找宿命的机会
  没有找到能令自己全身心投入,使人生逐步走向成功的工作是很可悲的。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情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所以,我们要坚定地将自己的选择进行到底,快乐地生活下去。这,不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吗?
  电影《超人》里,超人拥有别人无法想象的能力,却要隐藏自己,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于是父亲乔纳森这样对他说道:孩子,你不是为了触地得分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父亲想通过这句话告诉超人,他身上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大使命,触地得分的快乐和满足就留给别人吧。当然,这句话给了超人很大的鼓舞。
  无论谁都像超人一样有自己的宿命,为了找到宿命,暂时去做现在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观察周围,必定会发现指引自己找到宿命的机会。而只有认真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才会出现这样的机会。
  2.至少坚持两年
  就算做别的工作也一样,如果不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就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工作要是能做好,那别的工作也一样可以,以这样的心态坚持至少两年。
  3.工作是通向自我的道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通向自己的路,大道的追求来自小径的暗示。不论是谁,最初都没有完全成为自己,同样都在努力成为自己。这是赫尔曼·黑塞(HermanHesse)作品《德米安》里的话。始终坚信,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做的事情,创造自己,发展自己。最终,工作会成为通往自我的道路。
悠U书擝 UuTxT.coM 全纹吇版阅牍正文 第30节: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1) 字数:1756
  第三部分自我激励
  1.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
  每个瞬间我们都会走进选择的岔道,时刻都有掉进失败陷阱的危险。而书就像这人生岔路上的指南针,给面临选择的我们带来智慧和热情,帮助我们形成价值观,实现完整的自我。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读书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其实,并非如此,书不仅可以提供知识和相关技术,还能带给我们生活的热情和能量。如果仅仅获得知识而忽略了书的真正意义,那就如同失去了一个长期鞭策和指导我们的好朋友。
  回想起学校生活,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讨厌学习。那时候,去学校只是为了学习知识,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别的快乐,忽略了去学习如何获得生活的热情和能量。
  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也一样,把工作当作义务或责任,只想着赚钱的我们,看不到藏在工作中的乐趣和激情。如果能在工作的同时得到智慧和能量,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顺畅,更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书无疑扮演了帮助我们获取知识、热情,形成价值观的良师益友的角色。
  有三类书值得我们深入研读。
  第一类是关于知识和技术的书。这类书通常涉及专业领域,其中包含的知识和技术十分丰富。读这类书能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地完成目前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最终会被淘汰。为了跟上时代,在世界上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如果是程序人员就需要编程类的书籍,如果是销售经理就需要有销售方案的书籍,如果是部门主管就需要介绍成功管理经验和事例的书籍。这就是关于知识和技术的书给予我们的力量。
  第二类是能够获得热情和能量的书。虽然不是高深的技术或是前沿知识,但这些书的确给人们带来积极动力,使人们精神百倍地活下去。这些书通过具体事例向人们展示,现在的人活得多么激扬,精神力量能够成就多么辉煌的业绩。看到这些内容,人们会渴望像书中描写的那样去生活。
  有些人认为以自我启发为主要内容的书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一种狭隘思想。这类书并不比专业技术和知识类书籍逊色,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将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人文学、科学、经济学等所有类型的书都各有其价值。之所以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价值,只是因为这些书不是我们喜欢的类型,没有敞开心扉去接纳。所以只有经常去读给予热情和能量的书,才能有耐心将知识和技术类的书认真看下去。
  第三类是关于价值观的书。孜孜不倦地研读能够给予知识和热情的书,必然会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但一定要思考这成功是否有意义。没有给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成功怎么能算真正的成功呢?偶尔会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突然有一天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于是或隐姓埋名,或从头再来,其中缘由就在于此。
  旁人也许会十分费解,但那些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没有认真去读关于价值观的书,表面上看似成功的他们,内心可能已经向失败投降。
  每个瞬间我们都会走进选择的岔道,时刻都有掉进失败陷阱的危险。而书就像这人生岔路上的指南针,给面临选择的我们带来智慧和热情,帮助我们形成价值观,实现完整的自我。实际上,读着这样的书,我们也仿佛就成了这样的人。
  ◆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
  表现为
  √去书店逛逛觉得都很一般,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书。
  √只读别人都说好的畅销书。
  √听到别人的建议去读他们推荐的书,但是收效甚微。
  √很久没有拿起书,一看书就头疼。
  解决办法
  选书在于多读书,读过很多书以后自然明白该如何选择。
  1.仔细看目录
  目录包含了书的概要和研究方向,看了目录一般就能了解书的核心内容。所以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通过目录就可以知道。
  2.去书店
  最好不时去去书店。网络虽然方便,不过能找到的书很有限。偶然间发现好书的乐趣只有去书店才能找到。
幽U書盟 UUTxT.coM 铨文字扳越读正文 第31节: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2) 字数:1751
  实际上去书店转转的话,会因为要看的书太多而惊讶。多多利用这种情感会对下决心读书有所帮助。
  3.接受推荐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别人推荐。读那些作为自己榜样的人推荐的书,收获一定不会少。优秀的作品,即使读书的人换了,看书的角度、领悟的层次、欣赏的水平变化了,依然能给人启发。
  4.从记忆里搜寻作者的名字
  想想以前通过读书将哪些作者的名字刻在了脑子里,继续找他的书来读。在思想上帮过你一次的作者值得信赖。
  2.在和自己的斗争中感到疲惫时
  欲成大事者,注定要孤独。如果不喜欢孤独,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挖掘潜能。我们要习惯孤独。路还是要走下去,因为它通往我们的梦想。
  早春时节,一只百灵鸟飞到嫩绿色的麦田来筑巢。不久,小百灵们的羽毛慢慢地丰满了,力气也渐渐大了起来。有一天,麦田的主人见到已经成熟的麦子,便自言自语道:收割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请所有的邻居来帮忙。
  一只小百灵鸟听到这话后赶忙告诉妈妈,问她搬到什么地方好。百灵鸟说:
  孩子,他不是真急着想收割,只是想让邻居来帮忙。
  几天过后,那主人又来了,看到麦子熟透了,急切地说:
  明天我赶紧叫上家里的帮工和到时候能雇到的人来抢收。
  百灵鸟听到后,便向小鸟们说:现在我们该搬家了,主人这一次真的着急了。他不再依赖邻居,而要自己亲自动手了。
  这是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它告诉我们相信自己的人才能通过行动完成某件事。
  据说伊索是奴隶,有个关于他的轶事。有一天主人想去洗澡,便对他的奴隶伊索说:去,到浴室看看人多不多,如果不多,我就去洗澡。
  伊索来到了公共浴室,浴室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于是他走出浴室,准备告诉主人。就在这时,一个浴客在浴室的门口猛然摔了一跤,他大声咒骂了几句,便离开了。伊索这才注意到,绊倒那个浴客的是浴室门口横在道路中央的一块大石头。紧接着,又有几个人被绊倒,但都是大声咒骂了几句就进去了。最后一个人,也被绊倒,不过他站起来后将石头搬到了一旁。见状,伊索回去向主人说道:浴池里就一个人。
  在伊索看来,连自己眼下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的人,不配人这个称谓。在他眼里也没有把那位想叫邻居帮忙收麦子的主人当作合格的人。我们也有必要思考一下,是不是也常常期待别人替我们做那些本应由我们来做的事。
  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相信自己我们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依赖别人或者期待环境改变都不是主人应有的态度。被动和旁观与其留给自己,不如留给别人。当然,这样做就必然要忍受一定的寂寞和孤独。忍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不理解我们做法的事实。无法理解就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安。
  对别人与己不同的行为进行非议,这是害怕别人生活得比自己好的一种表现,是忌妒心在作祟。所以作为公司职员,常常会偷着去给头脑充电。在针对上班族,以自我启发为目的的演讲会里,人们总是像沙粒一样。就算一百个人参加也很难从中找到来自同一个公司的人。瞒着同事和公司投入到思想充电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这样呢?希望自己比同事更出色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在于偷偷,因为怕公司或同事知道后会故意找茬,设置障碍,拖自己后腿,给自己小鞋穿。他们是在通过身体力行,验证着《战国策》中的论断:欲成大事者,不与众谋。
  这种状况下谁都会孤独。要和自己斗争,也要留意别人的眼色,而且诱惑又是如此之多。奇克森特米海伊教授曾说过:不喜欢孤独,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挖掘潜能。我们要习惯孤独。路还是要走下去,因为它通往我们的梦想。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如是说道: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优u书擝 UutXT。CoM 诠蚊吇版粤镀正文 第32节: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3) 字数:1826
  所有的人都一样。我们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创造这个世界的过程吗?为了构建自己的世界,就要相信自己,学会享受孤独。随着自身世界的构建,会不断坚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也会创造出健康的人生。
  ◆在和自己的斗争中感到疲惫时
  表现为
  √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法摆脱像别人那样马马虎虎混日子的诱惑。
  √想给辛苦努力的自己休个假。
  √这样的休假一连持续了几周。
  解决办法
  1.想想结果
  去做现在想做的事能带来短暂的满足。但长期坚持去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获得长久的自信和满足。眼光长远的人,相信会在斗争中选择应该做的事情。
  2.不要想得太深
  做这个好呢,还是做别的好?不要过多去思考这个问题。总是陷在里面,那原本自信的我们也会变得优柔寡断。在有复杂想法之前,最好从力所能及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去完成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思考得太久容易出昏招。
  3.接受
  我们常被一面叫做自我的墙阻住去路,而这堵墙恰恰是自己砌的。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后,用肯定……这样带有倾向的预测堆砌而成。我们可以选择和这堵墙硬碰硬,一决高下,也可以选择接受。后者比前者更自然。反正接受以后,这堵墙一样会消失。
  4.反复咀嚼能够在自我斗争过程中起到帮助的话
  一切创造者都是坚强的,一切伟大的爱超出他们的慈悲之上。但你自己--也警告着反对你自己的慈悲罢!因为许多人正来觅你。(尼采)
  3.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时
  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对自己不满意。但是,谁都会有若干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比掩饰自己的缺点更有成效。突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它们和正确的价值观联结在一起,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你聚焦过来。
  像我这样内向且害羞的人,第一次见到陌生的人很难与他畅所欲言,经常出现冷场。而且受这种压抑的气氛制约,很容易失态或想尽快逃离,从而失去了结交朋友的机会。反过来,如果我站在对方的角度,面对内向的人时,又会对他冷淡的态度感到不快,觉得他没有礼貌,不关心别人。
  觉得自己内向和社交能力不足的人请记住:我的沉默会令对方不快。所以对可能出现的不速之客要做充分的准备。不过凡事都有短亦有长。内向的人也有很多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独立性。性格内向的人能够忍受孤独。即使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也能凭借执着、韧性和独立的性格,努力坚持下去。不依赖别人,故而能够以自己的想法为基石,构筑自己的空间。不善交际反而成为获取独立态度的前提。
  相反,外向的人做事容易冲动、急躁,并且总是希望对方能就他的行动做出某种回应。如果别人态度冷漠,没有信守约定或者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因此对别人大发雷霆。积极性和开放性虽然是外向的人所具备的优点,但有时这些优点反而会恶化人际关系。
  第二,内向的人对那些敞开心扉的人有无比牢固的信任。内向的人大都忠于家庭,待人真诚,全心全意地去爱,去奉献。对陌生人或许比较拘束,一旦关系密切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都拿出来分享。在工作中,对客户也会有类似倾向。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与客户建立稳固的关系,也能从中享受到投入的快乐与幸福。对内向的人来说,责任永远是大事。他们决不会辜负那些为自己投入感情的人。
  第三,他们不会为了夸耀自己而吹牛或说谎。就算真有想法,也只是安静地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想法吐露出来。这样做,很多时候会比理直气壮的大声理论听起来更具说服力。有理不在声高,平日惜语如金的人一旦发言也更能切中要害。唯一要注意的是话语中不要飘着太多不自信。坚持自己的观点,将这些想法说出来,其效果和影响力往往出人意料的大。正因为惜字如金,所以才一字千金。没有必要因内向,社交能力不足而轻视自己。在现代社会,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如同信息交流,贵在准确可靠而不在数量繁多。人与人的交流也一样,在人海中若遇到敞开心扉,值得信赖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Uu书萌 uUtxT.cOm 荃蚊字板越渎正文 第33节: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4) 字数:1726
  这个时代,那些有深度的朋友关系比跟轻易暴露自己,很快就亲近的人建立的关系更加长久。对他们的认识过程就好像是在剥洋葱皮,每剥落一层都会发现新奇和有趣的东西。大锅虽然比小锅开得慢,但开得更久。而且它们又宽又深,能够满足更多的人。在生意场上,有大锅的人也更利于长期发展。另外,和可以看到锅底的人交往不会长久。
  换个角度,不要因为对方过于内向,无法轻易接近,无法深入地了解而心存怨恨。或许他的锅比我的大而且深呢?
  爱首先会让自己成熟,然后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成为一个世界。
  把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这句话转变为行动的人或许就是内向的人。因为他们拥有的独立性、投入和真诚会联结成对生活的热情,也就能完成一个世界。
  ◆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时
  表现为
  √看到热情生活的人就会羡慕。
  √看着那些成功人士,觉得自己卑贱低俗,不名一文。
  √甚至幻想到电影或者戏剧学院学习,重塑性格,但面对现实,却为没有较好的方法而烦恼。
  解决办法
  1.任何人都会有不满
  不管是外向的人或者内向的人,无论谁都会对自己心存不满。一个人无论多漂亮,也会为脸上一个小小的斑点幽怨哀怜。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对自己不满足。现在你所羡慕的那个人,或许他也在心里羡慕着你呢。
  2.爱之深,责之切
  对自己的外貌或性格不满意的人,可以看作是非常爱自己的人。没有对自己的爱,也就无所谓满不满意。
  问题是那些不满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对自己不满的人很少能自信地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此,我们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挖掘它。
  3.挖掘优点
  谁都会有若干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比掩饰自己的缺点更有成效。把优点突显出来,是对缺点最好的掩饰。突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它们和正确的价值观联结在一起,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你聚焦过来。
  4.不喜欢的人与你联系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具有社会性,需要融入群体,经常和某些人在一起容易被他们同化。和缺乏热情,凡事都持消极态度的人交往会使自我放电,使热情枯竭。
  有个成语叫做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来形容访客稀少。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阐述其中的含义。
  历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汉文帝时的大臣,曾经任职廷尉,为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每天来拜访他的宾客络绎不绝,常常将行馆门前挤得水泄不通。后来他因故被罢官。从那以后,就没人再来登门造访,门外冷冷清清,空旷得像张开用来捕捉鸟雀的大网。后来,他又官复原职,昔日的宾客又再度登门了。这一失一得、一贫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况,让翟公看透了世情,认清了世态炎凉。于是他在门上提笔写下一行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借这个典故讽刺那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人,揭露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从古至今,围绕在利益周围的现象没有丝毫改变。
  现在,如果没有金钱和权势,身边一样会门可罗雀。不过现代人又多了个离开的理由,因为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怨天尤人,对生活完全失去热情。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和无力隐藏在对世界的抱怨中,还想传染给别人。对世界不满的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使别人的人生也充满不满。
  他们总是埋怨周围的环境,总是力图去改变。但是,就算环境改变,想法若是一成不变,那他们的未来还是一片黑暗。环境总是会变,他们幸福的天平也就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左右摇摆。
  倘若自己已经能认识到问题并打算改正,那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给予帮助。而那些缺乏勇气和决心去改变的人,就算别人拿出优秀的办法,开出治病良方也无济于事。因为帮助这个礼物无法送给没有准备好接受它的人。
優悠书盟 uUtXT.cOM 荃纹自板越牍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  字数:3573
  第一部分为人处世
  1.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与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时,大多数人往往会畏畏缩缩,比如社长--这是一个让职员畏畏缩缩的典型代表。不管多有能力多有自信的人,只要进入社长室,就会吞吞吐吐,坐立不安。因为社长决定着自己的生死存亡,是无限权力的象征。进社长室之前自己仿佛就是全体职员的代表,踌躇满志;出来的时候则像一只落水狗,失魂落魄。这一进一出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感到可笑。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管理者也会知道这些事实,因为他自己也曾是员工。韩非子曾主张以法代礼,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用赏罚而非人情去对待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原本十分苛刻的人突然对我们有了点好感,我们就会感激涕零。所以一些管理者常常故意表现得很苛刻,让人摸不着头脑,然后施以小小的恩惠,从而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一个案例。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人质绑架事件。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人质帮助威胁自己安全的绑架者的病态现象。绑架者流露出富于人情的一面,使人质心理产生变化。人质在封闭的空间里,被掌握自己生死的绑架者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种心理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说把枪口对着我们的人,若其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则容易将我们感化。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会经常见到。平常看似讨厌我们的人如果突然亲切起来的话,我们会意外地觉得其实这个人也不错。两个人之间关系淡薄的时候,其中一个忽然对另一个好起来,后者也会对前者逐渐产生好感。如果首先示好的那个是领导或是有一定权力的人,这种情感产生的可能性会更高。对方地位越高,情感酝酿的时间也会越短。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相互了解,原来非常讨厌的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最终信任取代了猜忌。
  讨厌一个人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对方向你强加你不需要的东西,语气粗暴,不守信用等等,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仔细想想这只是我们在自圆其说,和事实并不一定相符。实际上,法国心理学家蔡恩斯(Zions)甚至已经用实验证明:人们对反复接触自己的人容易产生好感。非常熟悉的人要你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你也不会讨厌他。大不了说我不做就行了。就算他语气粗暴或缺乏礼仪也没关系,因为已经习惯他的语气,明白他其实心口不一。同样,经常迟到--也不会成为让你讨厌的理由。因为相信他很忙,或者知道他本来就是个慢性子,或者觉得这种小毛病可以理解。别的理由也一样。
  最终,和别人亲密相处后会觉得别人的弱点和错误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别人的错误可以冷静地批评,一旦那人和自己亲近,就看不见他的错误了。所以用亲密为理由闭上眼睛,反而间接成为他犯错的唆使者。但是,在亲密之前却对这一切理解不了。
  出现讨厌的人就要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你和他不亲近,所以在讨厌他……
  ◆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表现为
  √不愿意去公司上班。
  √有意识地回避那个人,并且回避关于那个人的话题或事件。
  √讨厌周围的人,易冲动。
  解决办法
  1.微笑
  使那些人无法让你受到伤害。若你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痛苦或生气,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办法是乐观地生活并微笑着。无论他们如何打击,保持这样的微笑是最有力的回击。
  2.学习
  第一部分为人处世(1)
  第一部分为人处世
  1.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通常情况下,当与有权有势的人打交道时,大多数人往往会畏畏缩缩,比如社长--这是一个让职员畏畏缩缩的典型代表。不管多有能力多有自信的人,只要进入社长室,就会吞吞吐吐,坐立不安。因为社长决定着自己的生死存亡,是无限权力的象征。进社长室之前自己仿佛就是全体职员的代表,踌躇满志;出来的时候则像一只落水狗,失魂落魄。这一进一出的巨大反差不禁让人感到可笑。可是谁都不敢保证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管理者也会知道这些事实,因为他自己也曾是员工。韩非子曾主张以法代礼,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用赏罚而非人情去对待员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原本十分苛刻的人突然对我们有了点好感,我们就会感激涕零。所以一些管理者常常故意表现得很苛刻,让人摸不着头脑,然后施以小小的恩惠,从而激发出员工更大的工作热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一个案例。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人质绑架事件。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了人质帮助威胁自己安全的绑架者的病态现象。绑架者流露出富于人情的一面,使人质心理产生变化。人质在封闭的空间里,被掌握自己生死的绑架者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种心理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就是说把枪口对着我们的人,若其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则容易将我们感化。
  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会经常见到。平常看似讨厌我们的人如果突然亲切起来的话,我们会意外地觉得其实这个人也不错。两个人之间关系淡薄的时候,其中一个忽然对另一个好起来,后者也会对前者逐渐产生好感。如果首先示好的那个是领导或是有一定权力的人,这种情感产生的可能性会更高。对方地位越高,情感酝酿的时间也会越短。
  人与人之间关系淡薄,通常不是因为彼此讨厌而不亲近,往往是本来就缺乏了解和沟通,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相互了解,原来非常讨厌的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最终信任取代了猜忌。
  讨厌一个人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对方向你强加你不需要的东西,语气粗暴,不守信用等等,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但仔细想想这只是我们在自圆其说,和事实并不一定相符。实际上,法国心理学家蔡恩斯(Zions)甚至已经用实验证明:人们对反复接触自己的人容易产生好感。非常熟悉的人要你去做你不喜欢做的事,你也不会讨厌他。大不了说我不做就行了。就算他语气粗暴或缺乏礼仪也没关系,因为已经习惯他的语气,明白他其实心口不一。同样,经常迟到--也不会成为让你讨厌的理由。因为相信他很忙,或者知道他本来就是个慢性子,或者觉得这种小毛病可以理解。别的理由也一样。
  最终,和别人亲密相处后会觉得别人的弱点和错误不是什么大事。对于别人的错误可以冷静地批评,一旦那人和自己亲近,就看不见他的错误了。所以用亲密为理由闭上眼睛,反而间接成为他犯错的唆使者。但是,在亲密之前却对这一切理解不了。
  出现讨厌的人就要仔细想想,是不是因为你和他不亲近,所以在讨厌他……
  ◆出现讨厌你的人时
  表现为
  √不愿意去公司上班。
  √有意识地回避那个人,并且回避关于那个人的话题或事件。
  √讨厌周围的人,易冲动。
  解决办法
  1.微笑
  使那些人无法让你受到伤害。若你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痛苦或生气,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的。最好的办法是乐观地生活并微笑着。无论他们如何打击,保持这样的微笑是最有力的回击。
  2.学习
  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无法避开、无视或者越过那个伤害你的人,那就向他学习。在他们身上分明就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要学习他们消极的一面,而要学习积极的一面。事实上,从他们消极的那一面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无论如何去学习,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就从伤害与被伤害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
  有句话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无法避开、无视或者越过那个伤害你的人,那就向他学习。在他们身上分明就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要学习他们消极的一面,而要学习积极的一面。事实上,从他们消极的那一面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无论如何去学习,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就从伤害与被伤害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了。
優u书盟 uUTXt.com 全纹自版阅牍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2)  字数:1659
  2.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
  一天,狮子叫住路过的一只羊,问道:我的嘴有什么异味吗?
  那只羊闻了闻后,说道:真是好臭啊!
  狮子听完后很生气,把羊吃掉了。
  不久之后,狮子又叫住一只狼,问了同样的问题。
  狼看了看狮子的眼色,说道:异味?我闻不到什么啊!
  你这个马*精!生气的狮子把狼也吃掉了。
  最后狮子叫来了一只狐狸,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狐狸说道:对不起,我现在感冒了,什么味也闻不到。
  我们总是像故事里的狐狸一样,小心翼翼地接近对方,不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在用谎话试探后,讲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明白,轻率而不加揣测的言辞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但是有些人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缺点直言相谏。对这样的人,甜言蜜语和谎言如果被拆穿就会惹出大事。甚至包括为他着想的善意谎言都可能导致决裂。总之,关心别人的行为若得不到认可,那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事实上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大部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引起的矛盾。有些人想听别人对自己说实话,有些人则不喜欢那些实话。有些人习惯于说话直来直去,也有些人不愿伤害别人,说话喜欢绕圈子。所以人们之间的矛盾一般不是某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上班族经常会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事或上司感到厌烦,甚至非议他们,原因通常是觉得责任在于对方。可是,在他们发泄不满的同时,却发现对方和其他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这时候把不满殃及所有人,恐怕不是明智之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就会发现隔阂不能归咎于一人,也许缺乏了解和沟通才是问题的关键。
  《道德经》里对于关系有这样的论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就是说不要沉迷于找寻所谓的美和善,这种行为本身就不美,也不是善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这些都是相对而言。把自己局限在某个圈子里去审视,得出的结论往往和事实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我们下结论以前就已经怀有某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使我们无法客观和公正地去作出评判。过于执着地追求或者刻意去肯定和否定都会陷入误区,不能自拔。这时候,退一步反而会海阔天空,看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性格相近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很容易,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之间相处则非常困难。刚开始觉得这个人挺不错,等过一段时间彼此了解以后,时常会觉得他的性格原来和你不太相像。问题的关键不是某个人,而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的是,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不顾彼此性格差异而一直关心和忍让着对方。
  所以,我们要承认这样的事实:讨厌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对方的性格怎么不好,而是你和对方的性格不和。如果我们讨厌一个人,真正受到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心。随着厌烦别人情感的逐渐积累,我们会越来越否定自我,内心充满矛盾和困惑,原本对生活的美好渴望将被报复和仇视完全替代。
  深冬的夜晚,两只疲惫不堪的刺猬靠在一起取暖。靠得近了,身上的刺会伤害到彼此;靠得远了,却抵挡不住那凛冽刺骨的寒风。于是,它们不停地靠近、伤害、离开。反反复复几次以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种距离,既不会被对方伤到,又可以相互取暖。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双方紧紧抱在一起会很温暖,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那样彼此会受到伤害。生活中,实话实说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也会有伤害到对方的时候。像刺猬一样保持一定距离,维持一定关系,又不会被对方伤害,这种情况不是最好吗?
uU书擝 uUtXt.cOm 全汶字坂月渎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3)  字数:1690
  ◆见到想要对你说教的人时
  表现为
  √面对凡事都想对你说教的人,你会害怕说出自己的意见。
  √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焦急和生气。
  √想要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觉得和他争论实际是在浪费时间并且毫无意义。
  解决办法
  1.想想他的动机
  和事事都想对别人说教的人对话,不是什么愉快的事。看着他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说教,仿佛自己就是个孤陋寡闻的家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想对方为什么要对我们说那些话。他讲这些的动机是想显示他自己,还是从心里已经把我们当成了竞争对手?只要明确对方的动机,就会觉得他的行为其实很值得同情。
  2.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想想
  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你和对方会很有意思。表面上好像对方在对你说教,不过在别人看来并不是这样。不同情况自然有所不同,但如果你被别人所信任,则情况对你非常有利。一边是对方在口若悬河,一边是你在洗耳恭听,看到这一切,第三者既会对你的耐心表示钦佩,也会替炫耀自我的对方感到不齿。
  3.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
  大部分情况下,对方的所见所闻其实也不过如此。在这时,谈论更高层次的话题会令他感到无言以对。但要注意分寸,不要以此伤害对方。迎合他的同时,将话题自然地转移才能起到预期效果。反之,抱着打击对方的心态高谈阔论,只会招来对方更加不着边际的说教。
  3.见到欲望太强烈的人时
  对欲望过分强烈的人,暗示他: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没有人不害怕自己的心被别人看穿的。
  酒席快结束,到了结账时间,总有人会去洗手间,他就是金代理。所有人都反感他在职场生活中如此的精打细算。说实话有时也觉得太过了。一起工作五年多,他连自动售货机上的咖啡也没请人享用过。对很多人来说,他的钱包简直就是个谜,从没见他掏出来过。女职员都不喜欢小气的他。
  洪代理则总是端起肩膀,以狂妄自大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只要是自己的功劳,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四处炫耀,就好像他对公司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一样;而对别人的成绩则要千方百计地贬低。更恶劣的是,他还经常把别人的功劳和贡献戴在自己头上,到处宣扬。看他那得意的表情,真让人郁闷之极。
  谁都会有不喜欢的人,比如人们总是讨厌自私自利的人。为了省那几张百元小钞(注:130韩元约等于1元人民币)而一杯咖啡也不请的小气之人,为了炫耀自己而贬低他人,甚至将功劳据为己有的无耻之人,见到这些人没有谁会高兴的。不过有时我们也会理解他们,比如偶然间知道了他们的生活,洞悉了他们有着深刻矛盾的内心,但这还不能说对他们已经有了透彻的认识。当和对方有同样欲望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自私。
  妈妈在用钥匙锁门,站在旁边的小儿子问道:是不是因为害怕坏人进来才锁门?
  不是的,孩子,是为了好人才会锁门。如果开着门的话,好人也会被诱惑的。
  有句话叫做见财起意,正直的人有时也会受到诱惑。潜藏在心底的某种欲望被无形的力量所驱使,而我们的理智却无法控制,大部分犯罪行为的最初动机就始于这种突然出现而又无法控制的欲望。
  一天,金先达(朝鲜后期讽刺性的代表人物,原名金仁洪,以戏弄权贵为人生之道和生活乐趣。先达是朝鲜古代对考取功名人士的一种称呼,类似于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在赶路的途中--早上吃的饭可能不太好--突然闹起肚子来。虽然急着方便,但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公共厕所。他碍于读书人的面子,不愿在路边解决。可是自己的肚子丝毫不顾及颜面,依然我行我素地折腾。情急之下,他一路小跑来到一所民居前,用力叩门。这时,屋里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是谁啊?
  他急不可耐地回道:在下路经此地,突然内急,所以想借用一下茅厕,多有打扰!
優优书擝 Uutxt.cOM 诠文吇版阅渎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4)  字数:1767
  那个年轻女子这样回答:我家相公暂时外出,我一个人在家,不方便进来的。
  实在是太急……拜托您了,一会儿就好!
  嗯……一个人在家,实在不方便。
  那么给您五两银子?
  不行。
  十两!
  嗯……那么请您快点方便。
  年轻女子一听给她十两银子,心动了,于是答应让外人进来。可是,在茅厕里面刚方便完的金先达怎么想都觉得花十两银子上一趟茅厕,太不划算了。他在忿忿不平中磨蹭了一段时间。这时,外边传来女子的声音:公子,好了吗?差不多就请出来吧。
  嗯……还早着呢,便秘……
  过了一会儿,女子又来说话:我家相公快回来了,请快点出来吧。
  我不是说过了嘛,还早着呢!
  那么给您五两银子,请快出来吧。
  嗯……我可不是那样的人,请再等一会吧。
  十两,不,再加五两银子。求您了……
  最后金先达拿了十五两银子才从茅厕里出来。
  由此引出一句俚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去厕所之前,生理需求最为重要,一旦解决完,就会觉得为此而花钱挺不值得,这就是人的本性。
  为了吃住而奔波时觉得很重要的东西,一旦有了钱就把它像草芥一样抛弃,这不同样是人的本性吗?
  欲望就是支配我们内心以及行为的重要因素。
  细心去观察周围,就会发现那些驱使人行动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爱情欲望强烈的人喜欢频繁的约会和社交性活动;对尊重欲望强烈的人为了得到令人尊敬的学识和地位,往往会果敢地为自己投资。他们中有很多是工作狂,因为如果想得到公司的认可进而获得晋升,就得做很多事。最后,这种生活便成为了习惯。自我实现欲望强烈的人总是在上班时间做自己的事或收集资料,时刻准备跳槽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接受更大的挑战。
  上面所说的金代理是对生活的欲望特别强的人,为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和未来的生活而百般吝啬。其实他是一个挺可怜的人,把人生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对吃住的精打细算上。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人,可能会很气愤,但是理解了他们的欲望后也就释然了,也就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一切了。
  洪代理则对尊敬的欲望特别强,只是没有理解尊敬的真实含义,以至于误入歧途,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夸耀自己,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不正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吗?将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以后,面对虚幻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内心岂不是更加悲惨?而这颗在欲望的汪洋中漂泊的心,又由谁来抚慰?
  在我们心中也会有像金代理和洪代理那样的欲望,只是被锁住了,还没有显露出来。那么,在非议他们过分的欲望之前,是不是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欲望呢?
  ◆见到欲望太强烈的人时
  表现为
  √对他们执迷于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感到无法理解。
  √就是想和他们对着干。看到他们小气的样子,你就想显示自己的爽快;看到执迷于晋升的人,你就想用无动于衷和不屑一顾回敬他们。
  √有时会对他们执迷于某事而全心投入感到羡慕。
  解决办法
  1.暗示他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
  对欲望过分强烈的人,我们总能轻易看出他的欲望,因为贪婪、充满欲望,他们自然和普通人有所区别。当然,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能够主动掌控和利用欲望去积极改造自我。那样的人会给我们带来好的影响,会成为相互勉励的良师益友。
  主要问题在于那些充满自私欲望,急于向上爬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最好敬而远之。如果避免不了和他们打交道,那么方法就在于你的选择。自私欲望强烈的人最怕被别人看清自己的心理。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做,可以这样暗示他。没人不害怕自己的心被别人看穿。这样他以后将不敢随便无视你,也不会提出无理要求。
  2.留意逆反心理
优幽书擝 UUtXT.Com 铨蚊子版越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5)  字数:1623
  我们大都有和不喜欢的人对着干的倾向,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自己讨厌的人若喜欢喋喋不休,那你就选择沉默,如果他喜欢喝酒,那你就讨厌喝酒,如果他说歇一会再工作,那你就自己工作。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愿意那样去做,而是心里有打算和自己讨厌的人对着干的想法,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但这些表现很多都不是我们的本性。
  倘若一直与对方对着干,那么自己跟其他人也会逐渐疏远。让人看到那不是原本的自己,只是个尴尬的陪衬。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发展也不会有帮助。我们只有做自己愿意的事才能获得自信,才能成长起来。以讨厌别人为由,而每件事都与别人对着干的人是愚蠢的人。
  3.学习他们的长处
  欲望强烈的人有实现其欲望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利己的自私心理还是利他的博爱精神,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而我们之所以贬低他们的欲望,不过是我们的欲望没他们那么强烈罢了。因此,遇到欲望强烈的人时不要去试图贬低他们,而应当学习他们的长处,获得他们的信赖。与此同时,我们也能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不再试图贬低他人。
  4.伤到自尊时
  自尊是人人需要的,但尊敬不是自封的,而是别人赐予的。所以希望受人尊敬的话就要关心和体贴他人,真诚地面对生活。
  在此次晋升审查中,金科长惨遭淘汰。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虽然偷偷给了上面一些好处,可事与愿违,这令他十分懊恼。同窗们事业蒸蒸日上,而自己却在原地踏步。金科长对这样的局面感到很无奈。
  听到消息后,金科长的手下职员纷纷安慰他。而每当这时,他都会像往常一样自圆其说一番:不要紧,要是先晋升的话说不定最后会成为公司结构调整的对象呢。那样不是更糟吗?没听说过'四五停'这个说法吗?(四五停:指管理层人员到四五十岁,因缺乏干劲和创新意识而被公司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以空出职位给下面更有活力的职员。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内退或提前退休。)
  晋升得快或许比别人先成为结构调整对象,但会有人因此而不想晋升吗?就算比别人晋升得慢,起码也不能落得太后,这是所有上班族的普遍心理。何况因阶级停年制和实绩评价制而认为不晋升更安全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无论晋升与否都有可能成为结构调整对象的时代。
  这些道理金科长不会不明白,可他还是会说那番自圆其说的话,一些无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话。
  每当遇到对自己不利或者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时,人们都会有通过歪曲现实来消除不安和保护自我的倾向。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防卫机制。大体上指为了避免或降低因焦虑、愧疚等带来的精神压力而否认难以接受的状况,压抑不愉快的记忆,对自己的行为或感情添加一些理由使其合理化。
  不久前我去办些事情,顺便就把车停在了银行边。回来的时候,看见一个交通协管员正在车上贴违规停车的罚单。清楚事态严重的我,急忙冲到他面前解释,希望他能网开一面。然而得到的答复却令我十分失望。显然他想向我表明他很同情我,但也没有办法。在所有努力都无法改变被处罚的命运后,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抱怨他为什么别的车停了二十多分钟也不管,偏偏先从我这里开始罚。这样争论了一段时间后,那位交通协管员或许觉得我的伶牙俐齿他消受不起,扔下一句照章办事就走了。
  交通协管员想告诉我他是在照章办事,所以打算离开。也就好像在说:我在履行职责,所以你的抗议无效。这些被称为防卫机制的行为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今天早上不是还看到同事用因为是规定……以及那些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等等这样的说辞,一面打电话安抚那些满腹怨言的顾客,一面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吗?
  金科长也是这样。他之所以那样安慰自己,不过是希望通过那些谎言减轻晋升失败对他的打击。
优U書萌 UUtxT.cOM 铨汶字版阅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6)  字数:1820
  不过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审视的话,很多时候他会被认为是有些尴尬的人。失败了,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或者还有不足就可以了,又何必自欺欺人,自圆其说呢?所谓的防卫机制,普通人也许没什么感觉,但在睿智的人眼里看到的是其弱点。所以,他们常常为那些开启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的人而担心。因为看上去,他们更像是在做亡羊补牢的事情,以试图挽回已经遭受践踏的自尊心。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地主。
  村里人见到地主总是必恭必敬,唯独一个穷秀才总是看也不看他一眼。
  一个穷秀才凭什么抬着头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地主非常生气。
  一天,地主和穷秀才在路上相遇。那穷秀才又高昂着头从地主身边走过。地主实在看不下去了,叫住秀才问道:喂,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富翁,见到我的人都对我必恭必敬,为什么你就这么不识相呢?
  虽然你很富有,但又没给我好处,我为什么要向你低头?
  那好,我把我财产的十分之一给你,你以后见了我就恭恭敬敬地低头。
  那么点钱,我才不干呢。
  那么我把财产分一半给你,能看到你向我低头了吧。
  那样我们不就一样富有了嘛,我凭什么向你低头?
  地主更生气了。
  好,那么我把全部财产都给你,这总可以了吧!
  听到这句话,秀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从富翁变成穷人的地主啊!那样的话我才是富翁,凭什么向你这个穷光蛋低头!
  地主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
  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被别人所认可。但人活在世上却常常事与愿违,必须经历因得不到赏识和不被认可而受挫的痛苦瞬间。这时候,如何看待自己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尊敬不是自封的,而是别人赐予的。所以希望受人尊敬的话,就要关心和体贴他人,真诚地面对生活。但自尊却不是旁人能左右的,而是自己给予的。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坦诚,有多么的优秀。只有对自己了解和信任才能孕育出真正的自尊。相信能从别人评价中轻易得到自尊的人,同时也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尊同样可以在别人那里轻易地被抹煞。
  找回健康的自尊,那我们即便不启动防卫机制,也可以快乐而充实地生活。
  ◆伤到自尊时
  表现为
  √感到羞愧,想打破这个状况而找出一些辩解的理由。
  √没缘由地讨厌伤到你自尊心的那个人。
  √忘不掉那时的情形,回避别人,工作消极。
  解决办法
  1.不要辩解
  说谎者受到的最大惩罚莫过于当他说真话时没人相信。请记住这句话。诚实的人不会受到那种惩罚。事实上我们不够诚实,所以自尊心变得很强。既然要对他人坦诚,那就没有必要顾及自尊。如果我们把手头紧要的事实坦然相告,还会出现因怕丢面子而不情愿地为午饭买单的情况吗?
  2.当作找回真正自尊的机会
  问题是明天才开始试着诚实,而今天自尊心就要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只有将今天自尊受到伤害,当作明天找回健康自尊的机会。自尊不是旁人所能左右。记着这句话能使自己更加理直气壮,进而把握住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3.不要依赖优越感
  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要依赖任何人,不要有优越感。因为优越感总是会被打破,一旦破灭,就会兵败如山倒。不要依赖优越感,那样终将自食其果。
  4.知错就改
  《论语》有云: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小人犯错一定会加以掩饰。犯了错误要改正,如果推卸责任就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旦发现不足或是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已经令自尊心受挫,就要在那一瞬间下决心改正,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可寻。
  5.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时
  越有才能越不矫饰,装腔作势是无能人的通病。他不仅累及他人,自己也长期饱受惴惴不安之苦。至于他的所作所为,莞尔一笑就足够了。就算让他觉得他是赢家也没什么,完全没必要为无谓的观点和对方纠缠不清。
优悠書盟 UuTXT.cOM 全文子版粤渎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7)  字数:1632
  朴科长是所谓的狐狸型上司。对领导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属趾高气扬,呼来唤去,让员工加班加点后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上班族最讨厌的上司莫过于此。
  没有哪个员工会喜欢一个自己毫无能力,而将手下拼命得来的成果据为己有的上司。这样的上司在艾里克·弗洛姆(ErichFromm)的理论里就是具有权威主义性格的人,他们否认自己无能并将这种思想用歪曲的形式放大。他们通过压迫手下职员和逢迎权贵来隐藏自己无能这一实质。而朴科长不过是众多令人扼腕的权威主义性格人士中的一个。
  现代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处在最疲劳的位置。上要承受高层下达业绩、任务、指标所带来的压力,下要应付职员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公司内部各种流言蜚语。而且,要想不经历四五停就要有足够的业绩做支撑。在这种状态下若承认自己无能,他的人生很可能瞬间崩溃。因为不想那样,朴科长今天还是对自己的无能视而不见,继续对上司逢迎谄媚,继续对手下呼来唤去。
  有个主妇,为照顾孩子和家庭琐事忙活了十年。现在,孩子们已经长大,都上学了,闲来无事的她就时常跟朋友们一起约会。但他们似乎都变了。每个人都有工作,而且仿佛都事业有成,整天忙于奔波,连在酒席桌上也不忘高谈阔论一番,好像和她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遭受冷遇,心情郁闷的主妇等丈夫下班回家后就将这怨气一股脑地倾泻到他身上。事后她虽然对丈夫有些歉疚,可忧郁始终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这就是主妇忧郁症的先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不满,因而找别人,特别是看起来比自己弱的人发泄。从某种意义上说,朴科长和忧郁的主妇都是值得同情的人。
  实际上与这些人一起工作或生活会有相当大的压力。极度自私,所以他们经常表现得歇斯底里。同这样的人共事,恐怕没人能一直保持无动于衷。
  他们总是不信任对方,想要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殊不知,对别人不信任的程度与对自己的不信任总是成正比。因为连自己也不相信,所以自然也不信任别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所以觉得别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不相信,所以只好事事都要干涉。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孩子的日常行为都要亲眼目睹才能放心。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不信任孩子。相反,也有人觉得孩子不用监督也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理由是孩子怎么能相信。两类人相同之处都是对孩子不信任。而那种不信任就源于自己小时候欺骗父母的记忆。那时候自己不诚实,所以现在对孩子也不信任。实际上,这是把现在的孩子当作小时候不诚实的自己了。
  害怕所处社会地位和作用同自身能力不符的人总喜欢装腔作势,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人关注他,认可他。
  与喜欢装腔作势并想以此得到别人关注和认可的人相比,对别人发泄不满并以此隐藏自己缺点的人同样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在这点上,他们没有丝毫不同。
  你是经常对别人发泄不满的人吗?那么在专注于别人的错误之前先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吧。是不是因为自己有很多不足,所以想借批判和贬低别人之机为自己多加粉饰?
  辩论会的辩手们往往出现头脑过热,缺乏理性思考的情况。其实他们开始是试图用理论和实例证明己方观点,不过被对方反驳后心理就发生了变化。这时观点已经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争强好胜,也就是所谓的自尊。维护自尊心的欲望成了首要任务,为此就算是和观点毫不沾边的话题,只要从对方嘴里说出就要还以颜色。看到这种场面就依稀看到他那在悬崖边上苦苦挣扎的自尊心。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这就是现实。所以我想,还是没有争论的日子比较好,开着玩笑过日子会更精彩。
  ◆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时
  表现为
  √看到他无所事事,晃来晃去的样子觉得生气。
  √觉得这种人人格上有问题,打算以后不再跟他们来往
悠U书盟 uUTxT.Com 诠蚊字扳越牍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8)  字数:1767
  √有时反而羡慕他们能那样盛气凌人。
  解决办法
  1.想想生气的原因
  见到装腔作势的人总是生气。为什么呢?是不是觉得不如他?或许是不如他,所以对他发火。对自己不满的人总是对别人发火。这种人会不会就是我们自己呢?
  2.成为出众的人
  恐怕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就是要成为比那些自以为是者更出色的人。如果自己比别人更加出众,就算别人无理取闹,也可以一笑而过。爷爷不会因为小孙子在他身上撒娇打滚而生气,反而觉得孩子更活泼可爱。如果我们变成爷爷那样的人,那么耀武扬威在我们眼里只不过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已。所以要不断地磨炼自己。
  3.无视
  如果生气是因为对方看似有理有据,实际毫无意义的观点,那么无视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各走各路对双方无疑都有好处。至于他的所作所为,莞尔一笑就足够了。就算让他觉得他是赢家也没什么,完全没必要为无谓的观点和对方纠缠不清。
  6.受到不好的评价时
  事实上,我们常常没办法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当听到不好的评价时,人们难免会难过。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让人难过的评价也会从心里慢慢消失。因为,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药物。
  人家说了我貉稽许多坏话。
  听了貉稽的话后,孟子答道:没关系的,士人总会受到七嘴八舌的非议。这样做没办法消除他们的怒火,也不会对你的名声有所损害。
  有个词叫不惑,指上了四十岁的人是不被诱惑的。孔子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这样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所说的不惑就包括不被别人的评价所动摇。
  和孔子不同,普通人就算到了七十岁也很难达到不惑的境界。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CharlesHandy)也曾用这样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敏感地察觉客户需求,就要同时应对遭受拒绝或受到伤害的情况,而且这种伤害通常很难痊愈。
  面对别人的批评,我们为什么会受到伤害呢?
  因为人往高处走。对生存环境敏感的现代人来说,维持以及提高自己的地位非常重要。现代社会人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思想也就越来越容易受到影响而被同化。于是越想维持甚至提高地位,就越会对别人的评价敏感。
  守旧,缺乏解决矛盾的能力。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就被灌输诸如要孝敬父母,兄弟姐妹要互帮互助,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之类的思想。所以平日里总是避免出现与这一思想相背离的情况,于是也就丧失了锻炼自己解决矛盾的机会。现在如果采访上班族,他们大多会说相比于物件管理和文书工作,直接面对客户和领导更困难。
  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评价自己的标准。没有自我评价的标准时,我们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或者别人那里借鉴。但那是别人的标准,不是自己的标准。反之,若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就很可能从别人的口诛笔伐中解脱出来。
  事实上,我们常常没办法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正像作者听到与他的书有关的评价时那样。不可能都是好评,往往也会听到看着很累或不过如此的言论。此时心情就会沉重起来,当然只是一瞬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让人难过的评价也会从心里慢慢消失。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最好的药物。
  新生事物问世总会遭遇抵触,这对于我们处理感情问题帮助也很大。人们做自己熟悉的事总是手到擒来,倘若去尝试创新,起初总会有抵触。如果有人对你的主张或行为发表不同意见的话,你可能会肯定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因自己有错误,而是跟别人想法不一致才受到抨击,那说不定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
  另外,评价低的人更容易管理自己,也更没有必要失望。在社会上获得较高评价的人,为了维持这种评价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对于大多数人,别人是不会对他们抱有太大期望的,所以不用多少努力也可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就好比本学期成绩不理想的人在下学期提高成绩要比那些优等生容易得多,两者道理是一样的。
滺U書萌 uuTXT.COm 诠汶字版阅读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9)  字数:1788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到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某种程度的信任,我们才会透过别人言辞的迷雾看到曙光,尽管还不很明亮。
  ◆受到不好的评价时
  表现为
  √对自己的不足产生愧疚。
  √面红耳赤。
  √失去了待人接物的自信。
  解决办法
  1.问题是想不想知道
  有句话叫做不知道的不是问题,不想知道的才是问题。这句话想说明未来比现在更重要,或者说评价一个人不要只看目前的成绩,而应从态度的角度去衡量。如此看来,若是勤奋的人就可以将现在消极的评价当作对今后发展的鞭策。
  2.没有绝对的错误
  批判或者消极的评价只有在反对者那里才能绝对正确。不论他们如何强词夺理,颠倒黑白,听者自然心如明镜。如果我们的观点正确,对方就算批评得再过分,也不会得到其他明智听者的支持。正所谓精明的赢家总是避其锋芒,出色的商人常常低调行事。
  3.人活着就不得不相互伤害
  从古至今,人类之间的相互伤害就从没有停止过。自出生开始我们就和别人拥有同一个空间,分享有限的资源,如水、空气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伤害显而易见。所以,站在这种立场上,不对人抱有太大期望,能提高我们自己就是一种成就,这样也就能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了。
  7.害怕失去别人时
  生活中,喜欢拖人下水的人总会存在。要拒绝他们,则需要勇气和判断力。因为拒绝很可能意味着失去,而害怕失去则令你矛盾,令你不安。
  两个死对头同坐在一条船上,一个坐在船头,另一个坐在船尾,两个人背对着背,互不理会。这时,天色突变,风浪四起。船在风雨中飘摇,眼看就要葬身于水。危急时刻,坐在船头的人向船尾掌舵那人拼命喊道:
  船的哪个部分会先沉?
  船尾啊,都这时候啦,还没头没脑地问这个干吗!
  啊,我死了不要紧,只是想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
  有个成语叫做橘化为枳,也就是橘子变成枳的意思。它告诉人们根据周围环境不同,事物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晏子名婴,是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景公的宰相。晏子生活朴素,机智善辩,一生尽忠国家,在诸侯中声望很高。
  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和群臣事先商议好,要当面侮辱一下晏子。晏子到楚国当日,楚王设酒宴欢迎这位齐国显赫使臣。酒宴之上,大家正喝得高兴,这时,两个小官吏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下面绑的是什么人?
  官吏答道:禀大王,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所以把他抓了起来。
  楚王以十分轻蔑的目光看了看晏子之后,说:怎么?齐国人生来就爱偷盗他人之物吗?
  晏子沉稳地回答道:我听说,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则变成了枳。两种植物本来相同却变得不同,之所以这样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环境不相同呀!如今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一到了楚国就变成盗贼,莫非是楚国的环境培养了人们偷东西的习惯?
  晏子的话说得楚王张口结舌。楚王本想戏弄晏子,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生活中,使用拖人下水战术的人很多。晚辈或者同事想做些新的尝试时,总会听到这些:
  那个?我做过了,不行,没用的。
  回家那么早干吗,来!再喝一杯。
  用不着花那么大心思。干得再好,公司也不会知道的。
  这些话在当时的气氛下显得很自然,不过心知肚明的看客多半都清楚,这样的话分明是想将自己和别人都拖下水。都做过了,你就没有必要再挑战了的意思和我没做过,所以你也不能成功一样;再来喝一杯的意思就是我不想早点回家,所以你也要晚点回;不要做得太认真的意思和嗬!我没有被承认,你也不能被承认没什么两样。这不是拖人下水是什么?
  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不帮助别人、反拖人下水的人,没必要和他们做朋友。
u滺書萌 uutXt.CoM 荃蚊字板月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0)  字数:1766
  生活中,喜欢拖人下水的人总会存在。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不受其影响。拒绝他们的建议而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需要勇气和判断力的。并且,拒绝很可能意味着失去,害怕失去则令你不安。但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被拖下水,还不如失去他们。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总会走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勇气。
  ◆害怕失去别人时
  表现为
  √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总为如果拒绝的话,他会不会对我失望……之类的事而担心。
  √不得不接受别人这样或那样的请求,担心无法做自己真正该做的事。
  √对自己无法拒绝别人的软弱性格很不满意。
  解决办法
  1.做力所能及的事
  亲朋好友来借钱,人们大概都不会说不。为什么?因为怕失去他们。尔后呢?怕他们不还钱而寝食难安。倘若真那样就是所谓的人财两空了。于是,前辈给我们这样的经验:遇到这种事情时,先给一个合适的数额以解燃眉之急,帮他们渡过难关,自己也不至于太心疼。这样,即便到时候钱没还上,至亲却还是至亲,朋友也还是朋友。
  2.不愿意就要说不
  我们总是担心失去周围的人,故而总是接受他们的要求,或者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由于本非所愿,其过程或结果也一定难遂人愿。所以,宁可失去他们,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决定,并为此不懈努力。这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最好方法。顺便说一句,这样做以后,并没有多少人会离你而去。
  3.不轻易将失望写在脸上
  他们也会担心失去你,所以也不会轻易地将失望写在脸上。况且你的拒绝有理有据,他们自然无言以对。所以,你们的关系也就一如既往的融洽。因你合理的拒绝而随意弃你而去的人,对你来说也可有可无。
  比关怀更需要勇气的情况很多。不过,勇气也常常体现为关怀。
  8.对方达不到你的期望时
  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也就不会愤怒了。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了无痕迹。不过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与其期待别人,不如期待着自己能被别人所期待。
  总有些老人对地铁里不让座的年轻人怒目而视。他们觉得自己岁数大,理应受到照顾,面对残酷的现实,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他们分明在期待。没这种期待的老人则抱着一路站过去的念头走进地铁。
  公司里也一样,期待与失望的矛盾冲突不断。上司会一边充满期待地向手下职员布置任务,一边盘算:应该能到这个程度吧。职员也会像上司一样,一边做事一边估摸着:做到这个程度的话,组长该如何报答我呢?矛盾就在彼此期待和失望的冲突中交织而成。
  一天,和一个朋友一起去看牙医。见护士们毫不上心,于是朋友将他认识院长的隐情直言相告。不料此言一出,护士脸上立即多云转阴。朋友不解,赶忙询问缘由。片刻的沉默后,一个护士终于开口说道:干多少活总要给多少钱嘛!
  因为对工资的不满,让只是朋友的我们受到爱屋及乌式的待遇。
  于是,和这个院长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我们将护士们的不满告诉了他。不料,他听了以后,这样答道:
  哎呀,起码给多少钱也得做多少活才对啊!
  瞬间想到了护士与院长之间矛盾的根源--期待与现实的差距。
  我们对别人发火,究其缘由,也不过是期待能在他身上得到某种回应。不然的话,何必要那样去做呢?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会对孩子发火。而父母给的零花钱少或参加不了运动会,孩子一样会不高兴。手下职员业绩平平,就对手下发怒。认真工作却没有得到认可,手下职员一样会恼火。朋友没有按时赴约我们会生气,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期待他会守约。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也就不会愤怒了。
  回过头来想想,对方发火其实是现实与他的期待有差距。到底在期待什么,很难说清楚,不过不满意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我们而言,解开人际关系枷锁的,难道不就是那把确认期待内容的钥匙吗?对别人亦是如此。
滺悠書擝 UUTXt.COM 诠文子板越读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1)  字数:1842
  其实,判断一个人精神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最好的标准就是看他对别人有多大的期待。不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如果期待别人能为自己做点什么,会将力所能及的事情推给别人,进而把自己该做的事也推掉。最终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环境,放弃了享受生活的权利,其实都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了无痕迹。不过在这短暂的岁月里,与其去期待别人,不如期待着自己能被别人所期待。
  ◆对方达不到你的期望时
  表现为
  √觉得对方无能。
  √为对方把握不住机会而感到惋惜。
  √有还要事事都让我拿主意啊这样的自满情绪。
  √有诸如要是他被组里除名就好了这样幸灾乐祸的想法,死也不打算与他继续共事。
  解决办法
  1.确认一下你受到的伤害
  当对方没有达到你期望的时候,先确认一下你受到的伤害是什么,这样就会找到期望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根源。如果因同事或者手下无能而被迫加班,那加班就是你受到的伤害。同样,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成为丢脸的父母就是你受到的伤害。不过想想看,不考虑孩子的幸福而为了自己的面子逼迫孩子去学习,这不是丢脸的父母又是什么呢?
  2.想想你的错误
  手下办事不力,被上司批评理所当然。但如何把不受批评当成对手下鼓励鞭挞的原动力呢?为什么你不本着仁人之心助他们成长和发展,而要强求他们的热情、动力和成绩呢?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做到这种程度,而反过来自己连一半都做不了,那么朋友的行为没达到期望怎么能成为你发火的理由呢?
  多想想自己的错误,就不会因别人的不足而对他发火了。
  3.看另一面
  对方无法达到你的期待,或许他正在进步之中呢?只看人的一面无法判断一切。比如一个人业绩不好,可人际关系融洽,而后者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仅凭对自己不利的一面去评价一个人的全部是行不通的。相反,对有所期待的自己多反省反省会受益良多。
  9.受到领导的压力时
  一个团队的成功,领导者的贡献只有10%~20%,其他80%~90%由追随者能力决定。所以与其坐等出众的领导横空出世,不如成为优秀的搭档。也就是说,对领导说三道四前,先从自己的能力下手。
  真不明白我们科长到底干了什么。自己连一根手指头也不动,就会把我们使唤来使唤去,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究竟在想什么。
  公司里许多领导都名不副实,毫无工作能力可言,就会在人事考核的当口围着'钦差大臣'们的*股转,为保住他头上那顶乌纱帽而逢迎谄媚。
  作为上班族,都会有一两次像上面那样吐露心声的经历。自己不动手而利用职位指使和压制手下,没有能力却总想依靠溜须拍马而得以晋升,这样的领导没有谁会喜欢。
  最烦那种不知道眉高眼低的上司,吃了饭还硬要跟着手下去二次会。(韩国和日本人习惯将聚会分成好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每个阶段的内容不一,通常包括吃饭、喝酒、卡拉OK、桑拿等等。进行第几项就称为几次会,这里指初次吃饭以后的第二阶段。)看到他们那神态,你就会气不打一处来。本想在没有拘束的环境里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以领导为靶子狂轰滥炸一番,借此舒缓一下平日的压力。而那个讨厌鬼不识趣地跟来,自然对他没有好脸色。受手下爱戴,能和下属有二次会、三次会交情的领导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我们一直期待能有受人爱戴的领导,希望出现集个人魅力、管理艺术、仁人之心于一身的优秀领导,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碰到的上司都是那种让我们恨不得马上交出辞职信甩手走人的家伙。看着因与组长不和而转投其他组的人层出不穷,就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梦寐以求的好领导啊!
  人民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导者。丘吉尔这样说道。
  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我们与给我们压力的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正因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才会感觉到领导的存在。那么埋怨领导的原因其实就出在我们身上--没有选好领导。没有选出合适的领导,所以才会受到压力。倘若在说领导没能力之前提高自身能力,就不会对此斤斤计较了。
uu书盟 UUtXT。COM 全文吇版越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2)  字数:1831
  长时间研究领导能力和追随者能力的凯利(Kelly)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团队的成功,领导者的贡献只有10%~20%,其他80%~90%由追随者能力决定。
  他的观点很明确--追随者的作用很重要。可我们总是放弃我们的角色,而试图把责任推到领导身上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秦末,刘邦项羽相争。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深知刘邦能力并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智囊就是张良。没有他,大汉就不可能一统天下,而天下也将尽入项羽之手。正是有张良的心思缜密,尽心辅佐,甚至不惜逆言相谏,防患于未然,才使刘邦终成大业。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个人能力的影响不断扩大,追随者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我们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与其坐等出众的领导横空出世,不如成为优秀的搭档。对领导的构想推三阻四,或是自以为比他们年长、阅历丰富而不把他们的决定当回事,其实都是在展示自己的狭隘与肤浅。
  明明被带到了河边,口渴的人却用一种老掉牙的固执拒绝喝水,仅仅是因为有人命令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毛病。
  比尔·考斯比(BillCosby)的这句话可以留给那些抱怨没有好领导的人好好思考一番。
  对领导说三道四前,先从自己的能力下手,这才是从领导带来的压力中解脱的正确方法。
  ◆受到领导的压力时
  表现为
  √想转到别的组而打听哪个组长比较有人气。
  √对讨厌领导而辞职的事情有深刻感悟。
  √故意怠工、反抗,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很无奈。
  √把非议上司当作下酒菜,还美滋美味地大嚼特嚼。解决办法
  1.说我们眼中的领导
  --成天让自己累死累活的是坏领导;能轻闲一点的是好领导。
  --聚餐时候不和大家AA制的是没素质的上司;而经常买单的是令人欣赏的上司。
  2.反过来,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想想他们眼中的部下
  --认真工作,没事的时候也主动请缨的部下是好部下;事事都斤斤计较,挑肥拣瘦,不任劳任怨的家伙,不是好部下。
  --自己的任务没完成,因而连累大家的部下是差劲的部下;忙完自己的工作还能为组里其他人分忧的人是得力部下。
  3.我和领导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和领导没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是在公司内的地位不同,想法有所差异罢了。差异其实就是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想问题。
  10.觉得别人讨厌你时
  想别人不讨厌你,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美丽而富于魅力,那么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世界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要么以深深的关爱真心地贴近这个世界。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这句话是发明大王爱迪生所说。像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他的人生哲学给人以美的启示,蕴涵着独特魅力,令人神往。
  歌手安致焕在自己的歌中唱道,无论怎样,人比花美丽。但是他的歌里还有个前提:忍受孤独和寂寞,互相关怀和抚慰的人才是比花美丽的人。在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里,偶尔见到这样的人总会让人停下脚步,从他们身上找回一丝温暖。人要被关心,更要关心他人。只有相互关心才能体会到彼此的存在。
  在平日的生活里,让人感到美丽的瞬间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当然不同的人感觉到的瞬间稍有差距。
  人看上去美丽和富有魅力的第一种瞬间,是对自己的工作完全投入,全神贯注,陶醉其中。汗水和眼泪有净化人身体和精神的作用,不仅是自己,就连旁观的人也会得到净化。在这里,投入的理由其实并不重要,不论他努力的动机纯洁与否,就凭那令人神往的一瞬间,我们也会备受鼓舞,感触良多。努力和投入的人是美丽的,即使那仅是旁人的主观臆断,但重要的是我们喜欢那样的人。
优优书萌 uUTxt.CoM 全蚊吇板越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3)  字数:1686
  一丝不苟的汽车维修工,图书馆里聚精会神地看书的学生,边用电话和客户商谈边整理资料的十分忙碌的银行业务员,从他们专注的表情里我们感觉到了人的美丽。有多少人被这样的表情深深吸引,而坠入了爱河呢?想得到别人真正的爱就要让别人看到你真心投入工作时的样子。这种真正的投入,倘若抛开对世界和人的爱则无从谈起。没有那些,投入不过是虚伪的掩饰,不过是和美丽相差甚远的做秀。
  人看上去美丽的第二种瞬间,是毫无掩饰地露出笑容。笑可以缓和紧张的心情,并用无言的问候温暖人心,仿佛在说欢迎您。一个孩子向我们微笑的瞬间我们会有什么感受?那不就是一幅动人的温馨画面吗?据说笑可以传染。有人微笑,我们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被微笑感染,心情也会好起来。没有特别的理由,因为笑总是让人心情舒畅。
  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和气生财。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也这样说:
  如果我们使自己在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就能够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
  就是说人可以故意笑出来,让你享受幸福,也可以给别人带去快乐的感觉。要想成为富有魅力的人,就要在心情不好时也能露出开心的笑容,并让笑容改变自己的心情。但是,要想让这种笑容成为真正的美丽和富有魅力,必须包括一种情感,那就是使人看上去美丽的第三种要素。
  第三种要素就是真诚地面对世界。真诚地面对世界,这里包含着孩子般纯洁的心和对世界的深切关爱。终究,没有真诚这一要素,那微笑只是没有感情的假面具,对工作投入不过是吸引他人眼球的虚荣之举。要记住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了。和客户见面,和朋友聊天,开车,甚至写字的瞬间也会将它遗忘,而用诸如心计、虚荣、侥幸、浮华等字眼代替。微笑的孩子之所以可爱是因为那笑容里没有谎言和掩饰,而是情感的真实流露。用美丽的眼神看世界,在发出哇!太美丽了!这样赞叹的瞬间,我们也会魅力四射。
  相反,有时人却比凋谢的花更加暗淡无光。不久前,看了一个题为什么时候觉得你的同事最讨厌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里排名第一的答案是自私自利,不考虑别人的立场肆意而为的时候。
  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推三阻四,总是以别人会去做为理由而搪塞,这不归我管,请去那边问问吧,然后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诸如此类的场面,我们见得太多了。这时我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做出这种行动的人或许没想过他们的举动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日常交流和琐碎小事轻易地判断一个人。这不需要特殊能力或特别的训练,只依靠人的经验和内在防御本能。
  想在别人面前看起来美丽而富于魅力,那么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把世界当作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要么以深深的关爱真心地贴近这个世界。
  ◆觉得别人讨厌你时
  表现为
  √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和盘托出。
  √经常有不知所措的时候。
  √对镜子里寒酸的自己感到厌恶。
  解决办法
  1.投入
  感觉不被别人喜欢的原因,多半是对一些部分投入得不够。因为若把精力都专注到某些有吸引力的地方去,就可能无法感受到别人的目光。爱情就是如此。热恋的时候沉醉其中,无暇顾及悲伤、讨厌等等。可是随着离别的到来,我们就会多愁善感。是痛苦让我们自觉。
  这样,我们就能把别人的不喜欢看成是对一些事情不够关注的结果。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的人也不会把别人的工作当回事;而热爱自己事业的人就算别人能一攫千金也打动不了他。
  2.做一个道德上健康的人
  做一个对社会风气有好影响的人。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按时赴每一次约会,恪守每一个承诺,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就算一点点花销,也不用公款为自己垫付。这样自己的心就会越来越透亮。
优滺书擝 uuTxt。com 诠蚊吇板粤镀第一卷 第一部分 为人处世(14)  字数:1758
  11.讨厌别人时
  为人处世与创意灵感没什么区别。碰到和自己对着干、看不顺眼的家伙,就会常想,要是他们从周围消失就天下太平了,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因为,有时候厌烦的人、厌烦的事会帮助你。
  就算一个人独处,有充分自由的时间,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去读书、写作或是搞一些创作活动。这些事反而在拥挤的地铁或喧闹的公共汽车里更容易进行,也更容易迸出好的灵感。同样,比起关上房门一个人埋头工作或者学习,创意和灵感更容易在有捣乱的家伙在场的情况下迸发出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安静和寂寞反而会妨碍我们集中精力。
  灵感在周围环境纷繁杂乱的时候有易被激发的特性。所以我经常在公共汽车或地铁上写作。在星巴克也常会看到拿着笔记本或者手提电脑写东西的人。人们常常对他们在咖啡厅工作感到不解。答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越乱越容易集中精力。他们不是来这买咖啡,而是来买能够创作的气氛。
  一天,很想读书,恰巧妻子孩子都出去了。我一下子如释重负,打算好好看看书。但是手没去拿书,反而在找电视遥控器。看了会儿电视,睡着了,直到他们到家我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
  妻子唠叨:哎哟,还以为跟别人不一样,看来也没什么两样嘛,没人看着就偷懒呢。
  有少量干扰因素才能用很强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人难道只有我一个吗?别人不也是吗?尼采(Nietzsche)如是说:命令难于服从。
  为人处世与创意灵感没什么区别。碰到和自己对着干,看不顺眼的家伙,就会常想,要是他们从周围消失就天下太平了,可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如果没有他们的话,也许,你只不过是个慵懒而普通的上班族。正因为和他们有矛盾,关系紧张,给你带来了压力,你才总是想做得更好,总是试图把他们的不满当作发现自身缺点的途径和挖掘自身潜力的工具,并为此不断去努力。现在如果他们消失了,给你的刺激要素也就随着消失,失去那些的你也就越来越容易迟钝和麻木。
  但说不定明天他们又会出现呢?于是这样的努力与懈怠交替,就成为生活,成为了一个人成长的足迹。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教授在《快乐,从心开始》里这样说道:
  我们要选择:是被迫去做还是以快乐的心情做。这两种行动都始于义务,但后者会得到更积极的生活体验。为打扫卫生这样谁都不喜欢的事也定个最快和最有效率完成的目标,那会比想象容易得多。定一个目标,工作的痛苦会大大减少。
  不要讨厌折磨自己的东西,相反要当作快乐的磨砺去接受,会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讨厌别人时
  表现为
  √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会感到厌烦。
  √和朋友疏远,聚餐只参加一次会就打算借故开溜。
  √想见到喜欢的人,但是讨厌类似打电话这样的方式。
  √最终会讨厌人,讨厌世界,讨厌所有的一切。
  解决办法
  1.把握自己的心态
  讨厌人比讨厌工作更严重。谁都喜欢悠闲地工作,所以对工作厌烦司空见惯。但若对平时关系很好的人也开始疏远,那说明我们的心态已经明显恶化。接着就会事事不如意,直到宣布面对现实无力抵抗,从而意志消沉下去。这时候把握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只有发现异常,才会去尝试改善。
  2.努力不使情况更糟
  这时候,重新体会到对自己的关爱十分必要。所以需要对感情加以节制。为了不让状态更糟,节制自己的感情,不去刻意地思考问题,而是依照本能行事。那么过一段时间,一切就会进入正常轨道。
  3.寻找兴奋剂
  欣赏精彩的电影或者回味以前的经典音乐,有时会有意外收获,让我们心情好转,当然也包括和朋友见面。其实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温暖得多,到处都有让人感动的元素。而这样的兴奋剂只需一点努力就能得到。在平日的生活里,多一些体贴,多一些关怀,也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爱。
优优書盟 uuTXT.CoM 诠蚊吇扳越读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  字数:1693
  第二部分面对工作
  1.出现对你表示不满的人时
  很多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而标准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前前后后都照顾到了才算不错。哪怕有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也会难过,总想做到完美并为此更努力。其实人无完人,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也无法满足所有的人,做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就可以了。
  作家们通常对网络这东西都比较感冒。网络可以将自己的大名和影响迅速远播,但远播的不仅是称赞,恶评也会一道传出去,而且一点也不比好名气慢。去网上书店,就会看到图书简介下面罗列着数十条网友对书好恶的评价。那些评价往往一针见血,毫无掩饰。作为书的作者也就免不了为此或喜或悲。
  但如果太注重这些评价,就会陷入被读者喜好左右的写作误区。简单地说,就是写只在乎人气的书。如此一来,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新思维就会被这所谓的流行时尚大潮所淹没,进而丢失了灵感和创造力,失去了作品的灵魂。过分关注于创作和追逐人气的作品,结果就是提早将自己的创造性人生走到尽头。
  工作也一样。很多人都希望把工作做到最好,而标准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前后左右都照顾到了才算不错。哪怕有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也会难过,总想做到完美并为此更加努力。不过努力的结果却常常和目标背道而驰。
  一天中午,我想随便吃点东西,来到附近一家饭馆。人不多,很清静。翻开菜单扫了一眼,对上面琳琅满目的菜式略感惊讶,真不知道该点些什么。原本以为凭这么多的选择,饭馆生意一定不错。可直到中午还是没什么人。这原因直到我吃了第一口菜才知道--口味平淡,毫无特色。菜肴的品种繁多,自然无法面面俱到。粗略算了一下,那里菜的品种总共超过25种。
  不论谁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烹饪也是一样,不可能每样菜都十全十美,做出自己的独特风味才是上策。如果有几十种菜,再出色的大厨也不能面面俱到。
  所以,满足所有人,这样的想法很危险。也许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哪些才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认准目标,我们就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
  旅行中的狄奥根尼(Diogenes)来到一条水流湍急的河边,为无法过河而焦急。碰巧遇见一个在这附近生活的小伙子。见他为难,小伙子便爽快地把他背过了河。狄奥根尼很感动,也很不安:身上没有钱,无法酬谢这位好心人。他正思索的时候,那小伙子又把一个人背了过来。
  看到这个场面,狄奥根尼先前的不安和愧疚一下子都消失了,他走上前去对小伙子说道:
  对于背我过河的事,我原本应该表示感谢,不过现在我觉得没必要了。
  呃?那您是什么意思?
  你做好事前根本就没有判断过,完全是一种习惯,那我凭什么要感谢你呢?
  工作不太如意的人或许也该想想,是不是把满足太多的人也当成一种习惯了。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因为这样的习惯而将现在该做的事明日复明日,同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做那些擅长的事情了。
  不仅工作生活,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与志同道合的人肝胆相照要比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际关系更加切实可行。有句话叫做没有敌人,就没有朋友。认识这一点,并能承认对自己不满和提出批评的人确实存在,这是一种成熟的态度。满足所有人的想法是一种习惯误区。
  生活中,喜欢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会慢慢成为朋友、回头客;不喜欢的也自然远去,变成陌路人。在别人眼里,你不也在扮演着回头客或者陌路人的角色吗?岁月流逝,靠近或疏远本来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勉强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出现对你表示不满的人时
  表现为
  √想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辩解。
  √觉得什么样的人都有,对别人的批评熟视无睹。
  √不知所措,想找个地方藏起来。
  √对讨厌和给予批评的人避而不见。
幽u書擝 uUTXT。cOm 全汶自坂阅镀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2)  字数:1662
  解决办法
  1.倾听客户的声音
  客户满意度是对工作最宝贵、最重要的回报。没有客户就连你做这件事的理由也难找。其实,我们也是通过服务从客户那儿得到某种利益回馈。
  2.不要辩解
  被不满的客户切中要害时,我们常常会不寒而栗。这时,我们往往不去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应负的责任,而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样做无非是想保护自己。不过,要想让保护效用发挥得更长一点,那么表面的辩解也就罢了,心里却要承认对于客户的不满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则,是不会去尝试改正自己错误的。
  尼采曾说过:那些未能摧毁我的,使我更强大。
  心里默念着这句话会带给我们勇气。
  3.慧眼识金,选出合理的批评
  客户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同事也常常对你性格的某一方面议论和品评。但这些都只是一方面。这些看法或者批评是不是合理,要视他们站在什么立场上。客观看待自己的人会判断出对方的批评是否合理。
  4.问问自己
  如果见到对自己工作不满的人,觉得他的抱怨合情合理,就这样问问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
  然后用行动进行矫正,这没什么困难。最后,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自己就会呈现在眼前。
  2.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
  一些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而用尽传统方法却毫无进展时,你就会对此产生疑问。而这个疑问的答案也不容易找,于是就变得消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放弃。虽然很努力,可是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觉得那是自己的极限,于是满足于这个程度,不思进取,不去再想克服消沉达到更高台阶的事,对这一切已经厌倦,从而选择了放弃。事实上,这种放弃是失去动力,身心疲惫的标志。面对这个阶段,有人不向意志消沉屈服,不满足于现状,为了达到更高目标不断努力。他们就是第二种态度的人。
  第二种态度是发展。持第二种态度的人把意志消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加以克服。他们不把意志消沉当作极限,而仅仅视其为成功路上的一道障碍。想发现自身不足,就多往圈子外面看看。我们遇到的问题,答案常常会在不属于本行业的领域中找到。
  我在准备学位论文期间,为了其中领导和其成员关系方面的论断,在图书馆翻阅了许多专业书籍,最后也没有较好的头绪。灵感意外地在另一个地方悄然迸出。那天,在阅读自己喜欢的心理学方面书籍时,我偶然间发现了欲望这个词,便想到:领导的类型和成员的欲望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而这便成了学位论文的主题。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所以可以很愉快地去研究。文章阐述的是经济学问题,可灵感却来源于心理学。
  我们都知道,激烈运动过后会全身酸痛,但那种运动经过几次后,酸痛感就逐渐消失,一般的运动量也不会在意。我们可以把消沉看成是在一个行业创下业绩后的肌肉酸痛。
  人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因为没什么成功就无所谓失败。反之,若是小有成就,就会因那些成绩不再持续成长而不满,从而意志消沉。出现意志消沉时有必要承认自己正在成长之中。
  处于过渡阶段--这是意志消沉所包含的另一层意思。不要觉得无法逾越,其实那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为了使自己焕然一新必然经历的蜕皮过程。超越它的同时,更高的台阶也会随之出现。
  所以我们要把意志消沉当作一个过程。当然这要经过很长时间。如果把人生当作一次重要旅行的话,那意志消沉就是在落脚城市僻静的咖啡屋里细品一杯的时刻。虽然味道浓郁,令人神往,可心里要清楚,不久还要继续自己的行程。不要轻易绝望,也不要轻易满足,把意志消沉当作人生必经一站坦然去面对。
UU書萌 UUtXT。cOM 全蚊子扳越渎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3)  字数:1717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踮起脚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也就是说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那样反而会事倍功半。
  意志消沉是好老师,他告诉我们踮起脚尖之前需要练就结实的双腿这个道理。没有病痛的折磨怎能懂得健康的真正意义,没有离别的悲伤怎能明白相逢的喜极而泣,没有历经坎坷又怎么能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所以,踏着由意志消沉和成功交织而成的悲喜双曲线,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感觉事业停滞不前时
  表现为
  √有机会掌握新技术,可觉得没什么帮助而放弃学习。
  √面对世界的变化和自身的懒惰越来越惶恐。
  √不在意那些芝麻小事,觉得只要在大处着眼就可以了。
  √体会不到自己的进步和事业的成绩。
  √看见别人事业蒸蒸日上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想当年,我也曾……
  解决办法
  1.承认自己
  努力奋斗,可觉得事业总是停滞不前,这时候要接受自己到了极限这个事实。重要的是要承认极限的存在。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处在错综复杂的调整期,然后为跨过极限而积极准备。
  2.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
  觉得自己已经处于调整期了,那就把目光聚焦到其他行业。观察和研究自己不太熟悉或没有尝试去做的行业,这会为所从事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现代社会,只精通一项技能或者一种知识对成长是有局限的。和其他行业优势互补才能使事业不断发展。这里优势互补的作用体现在:发现行业内外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从两个行业的特色中寻求某些关联,得到的启发就是所谓的创意。
  如果发现自己的事业处于调整期,那就是从其他行业着手的信号。现代古装剧,绿茶五花肉(一种韩国烧烤),搞笑音乐会都是通过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特色相结合,寻求互补从而实现突破的。
  3.敞开心扉
  解决方法是为那些敞开心扉的人准备的礼物。心门闭塞的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没有任何兴趣。古人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自然看不到其他东西。如果希望事业更上一层楼,再小的事也请用敞开心扉的姿态去面对。这样,平常不起眼的经历也会变成兴奋剂,为事业提供动力。
  3.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在人生的路途上,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些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
  一位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当被问到赛程中最困难的瞬间时,他回答:掉进鞋里的一粒沙子。或许在那一刻他曾为解决让自己疼痛的沙子而烦恼,可能很想脱下鞋把沙子抖掉再跑,可马拉松是一旦停下就很难再继续的艰苦比赛。想做却不能,这样的心情就是他痛苦的原因。
  许多人将人生比喻成马拉松,因为它同百米冲刺不同,是一场漫长的竞赛。在这场竞赛中,自我管理和坚持不懈是最终胜利的关键。如果用那位马拉松选手的遭遇去类比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现最终弃权的原因,多半不是巨大的生活变迁、困难和遭遇这样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常常是家庭不和,相互猜忌,忽视关爱,缺乏信任这样平坦大道上的小坑小坎。这些事看起来虽然微不足道,可出现的问题常常会左右大事的成败。
  最近才来的一个职员在公司呆了三个月后辞职了。虽然公司待遇不低,未来前景不错,CEO也很有领导才能,可他依然选择了离开。社长得知此事后询问原因,得到的回答却很出人意料:
憂悠書擝 uuTXT.com 诠文字板越牍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4)  字数:1915
  对组长不太满意。
  比起公司前景或未来发展这样的大问题,一同工作的上司,他们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前者。
  对于职员,公司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于他们没有什么切肤之感,而上司好与不好却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工作氛围融洽的公司,内部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一般都很好,而这就是促使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原动力。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一个关于两匹马的故事。
  两匹马在拉车。黑色的马非常认真,白色的马却慢慢吞吞,还不时停住品尝一下路边的青草,经常落在后面。主人见状,把白马车上的货物搬到黑马的车子上。得到实惠的白马赶到黑马身边不无得意地说道:
  何必那么认真呢?你任劳任怨,结果怎么样呢?拉的东西反而更多。我们越勤快就越会被主人使唤,还是少干点吧。
  但是黑马没有理会它,依旧默默地拉着车子。
  那天晚上,主人没有把白马牵入马棚。
  一匹马能做两匹的事,没必要再养两匹马了。
  主人给黑马很多食物,没有管白马。最后,白马饿死了。
  白马的故事对我这样做事粗心大意,不把小事放在心上的人是个很好的警示。既然是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就要用心去做。总是三心二意,最终会一事无成。而那些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并非遥不可及。
  伯乐以相马出名,所以很多人去拜访他想学相马的技术。可伯乐教他讨厌的人相千里马,而教他喜欢的人相普通的马。
  人们都想不通,问他为什么这样。
  伯乐回答说:千里马很难得啊!所以,终其一生,恐怕也不能从中渔利,也就会穷苦一生了。而普通马却非常好找,而且便于交易,容易获利,对谋生和致富来说,自然是捷径了。
  像普通马这样随处可见的事情更重要--这就是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ConanDoyle)也说过类似的话:
  最好的东西总是一点一点地来。小洞里也可以体验到光明。大山不会把人绊倒,小石头却使人摔跤。微不足道才重要。
  轻视微不足道的事,最终也就做不成大事。泰山从不嫌弃一把泥土,所以能成为大山。读书和写作也应该如此。不一字一句去看、去思考,整本书读完也会不知所云。同样,只有一字一句地去品、去推敲,才能集中精力创出佳作。
  许多人都自以为见多识广。其实那些只有模糊认识就以为已经弄懂弄透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见识。认识的模糊源于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在关键时刻活学活用。而清晰的认识依靠自身经验已从现实中得到证明,那才是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和模糊认识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是不是能有所作为。模糊的认识、计划和想法做不成任何事情,因为它不能化为具体的行动。
  总之,想要有真知灼见就不能忽视微不足道的事情。诗人朴劳海曾说过:遇到大的损失时,先挽救小的真实。通过小事获得小的成绩,那些成绩积累起来,就汇聚成伟大的跨越。
  ◆无法在小事情上集中精力时
  表现为
  √地位提高,经济富足。
  √把小事情交给别人,自己要做更重要的事。
  √认为做小事情既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会转化成经济上的利益。
  √认为做小事情既得不到什么反应还费时费力。而从费时费力的事中腾出手时,又会觉得这双手懒得要命。
  解决办法
  1.先放在一边
  过分执着地去思考成功,会对小事情集中不了精力。类似成功这样过于飘渺的雄心壮志反而会使我们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最好暂时把它搁在一边,把视线先移到别的地方,再回来时就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它。但这个时间不能太长。
  2.说服自己
  变化是必然的,关键看自己能不能说服自己。这个变化不是逻辑思维的转变,而是感情的变化。思想工作研讨会上,不论领导们如何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以此说明转变的重要,属下们就是领会不了精神,致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其中的原因多半在于忽视听众的感情。下属们不会自发地参与到转变的活动中去,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上司下达的命令,并非自己本心所愿。不仅是公司,个人也一样。能说服自己,谨记小事也很重要并切实贯彻的人,才有成长的机会。忽视点滴小事的人其实也无法说服自己。
悠滺書擝 uutxt.cOm 全纹子版月牍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5)  字数:1698
  3.牢记目标
  明确一下做手头小事的长远目标。每天生活都很充实的人会经常将自己一年甚至若干年以后的形象刻在脑海里。正所谓积少成多,大事不就是若干小事组合而成的吗?没有几个月以后能出书的目标,那每天的写作简直就像苦役;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的目标,那想记住一个个数学公式简直是天方夜谭。讨厌做微不足道的事情时去想想,这些小事到底对你的远大目标有什么帮助,去思考的这件小事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4.觉得自己自私时
  使别人幸福,自己才会幸福。这是满足别人而得到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
  地铁里,碰到残障人士来兜售小商品,我往往会敬而远之,心里想千万别过来。若是那人不识趣,还对我有所期望的话,等待他的多半是拉长的脸和冰冷的后脑勺。在他失望之余,那令人生畏的脸和后脑勺的主人--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边嘀咕着今天真倒霉……,一边在意地环顾四周,生怕在别人眼中读出讥讽。几次这样尴尬的经历后,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改变,尝试去做一些与以前稍有不同的行动。
  一天清晨,去市郊公车站的路上,有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跑了过来,说因为赶时间,钱忘带了,找我借点钱买票。知道来意后我马上掏出钱包给他钱。小伙子接过钱连声道谢,然后往车站飞奔而去。望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心情舒畅起来。
  那天中午,在公司前面看到一个残疾人在卖圆珠笔。产品包装很一般,就两支圆珠笔并排放在盒子里。盒子上写着助残基金筹备。单价一千元。思索了片刻,从钱包里拿出两千元给他。见他打算找钱,我忙说不用了,然后转身进了公司。想想这些日子挺奇怪,这样的事情还挺多,心情也不知不觉地好起来。
  当然,也不总是心遂人愿。前不久在路上遇见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向我求助。或许因为大脑性瘫痪,他表达意思含混不清,又言语急促。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台阶使他过不了马路,可当时见到他怪异的神情我非常慌张,于是装作没注意,从他身旁溜了过去。因为这事,我那一整天做事都恍恍惚惚。
  上班时间,同事过来找我帮忙。本来是我手到擒来的事情,可当时繁忙的我毫不在意地用一句我也不清楚将他打发走。忙完工作,我想了想这事,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从那天以后,他也就不太找我帮忙了。
  这些不经意间发生的事,使我知道了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清楚了自己的幸福要与他人分享,领悟了关爱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也才明白了这些事要先从自己开始。
  阿尔贝特·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博士是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他在非洲建立医院,一生都和当地居民同甘共苦,将获奖所得的奖金全部用在医疗建设上。
  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夜晚,忽然感到一丝光亮,发现是一个盲人提着灯笼面对面走过来。那人很好奇,停下来问道:
  你既然什么都看不到,为什么还提着灯笼呢?
  我虽然看不到,但对面的人看到灯笼后就会像您一样,知道走过来的是盲人。
  使别人幸福的人,他得到的幸福是满足别人而得的满足,是成就别人而获得的成就,是我还能在这世界上留下一些东西的喜悦。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能再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就别无所求。
  对于最重要方面的问题,托尔斯泰曾在他的短文《皇帝的三个问题》中这样说道:
  最重要的人是他,而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给他做过的事情。记住,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现在'是我们唯一能够支配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现在与你在一起的人,就在你面前的人。谁知道你将来还会与其他什么人有所联系呢?最重要的事情是使你身边的那个人快乐,只有这才是生活的追求。
  ◆觉得自己自私时
  表现为
  √在地铁里或者大街上见到乞讨的人没给过一分钱。
uu書萌 UUtxT.COM 铨纹吇版越渎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6)  字数:1802
  √觉得不理睬来办公室推销的学生或商贩,是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
  √总是担心无法达到这个月的存款目标。
  √总是为家人生活和养老保障担忧,只对股票和理财这些与钱打交道的书感兴趣。
  解决办法
  1.要承认自己的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觉得自己自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受到良心的责备。这时候就要承认这一点,然后以这种平常心为基础,逐步树立信心,更有意义、更加健康地去生活。
  2.转变待人的态度
  如果有人向我求助,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
  其实,帮助通常不需要太多金钱,而更多的需要是一点诚意或者行动。既然是助人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就可以了。试着去转变对待别人的态度。有了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后,心情自然会好起来,而自己也会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
  3.找回自信
  人际交往过程中信心不足时,在家庭负担的沉重压力下喘不过气时,在竞争中不希望输给别人时,自私的念头有强化倾向。人是通过听说读写这样潜移默化的学习逐步地成长起来。那么就要下定决心,通过努力使自己独立学习和成长,在道德上恢复健康,并把这作为找回自信的机会。有了把握住未来的自信,这时候自私也就自然消失了。
  5.陷入习惯误区时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在工作中,每个职业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陷入情绪的低潮期。这并非能力不足造成的,主要是心态造成的,是没有了像开始一样的工作态度。
  大学生:只要能够进公司就万事大吉了。
  上班族:怎么着都行,只要不再去上班。
  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下海去做生意,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上班族:最羡慕那些撂下辞职信,扬长而去,投入商海的人了。
  上面的对话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当今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只要家里有快要毕业的孩子,那找到工作简直比过节还令人兴奋。对父母来说,这甚至比结婚更加重要,仿佛进了公司就什么梦想都能实现了。如果仅凭这样的热情开始职场生活,那不用一年就会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进而坐立不安,四处张望。再过两年就开始张口闭口地念叨不上班就好了。
  仅仅抱着那种急切的希望,那么即使就业了也不会一帆风顺。同样,辞职以后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不会一马平川。之所以觉得其他地方好,不过是对现在自己的生活不满,而这种人不论做什么都会有同样的不满。因为职场难熬而放弃工作,去开创自己事业的人就一定能忠于他的事业并从中得到满足吗?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
  关键在于态度。在我们身边,有的人即使工作再困难也能给自己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不断提高自我,在工作中屡创佳绩;有的人即使工作再清闲也要一边对待遇、工作环境等不满意的地方指指点点,一边左顾右盼地去寻找心目中更好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就能决定未来事业的成败吗?对现在的工作不积极,就算改做其他行业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俗话说:别人的饼总是显得更大。有这样想法的人,拿着再大的饼也不会觉得大,总是对别人的饼虎视眈眈。从来不去考虑自己拥有了多少,也从来不去考虑他所拥有的能否使他过得幸福,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幸福的大门。
  要是钱再多点,我就捐给社会……
  个子再高点就能当上运动员了……
  如果让我晋升,我肯定会干得很出色……
  我要是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那还不拉出去满世界炫耀……
  只要换掉我们的组长,就能把项目好好推进一下……
  要是再稍微轻松点我就有空去读书了……
  说这些话的人,他们的愿望永远也实现不了。他们如果……的话的假设是不会成真的。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实现,到时又会出现新的如果。那些说到时候把项目向前推进的人,他们心里其实根本没有完整的规划,就算有思路,也缺乏实现的勇气和信心,不然规划的项目早就应该在实施中了。
优u書擝 Uutxt。com 全汶子坂月镀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7)  字数:1797
  《近思录》里有这样一句话:
  欲望强大的人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强者不屈服于欲望。
  真正的强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他知道如果现在无法忠实地做一件事,就算换了环境结果也是一样的。
  从现在开始忘掉如果……的话的假设吧。那些只不过是借口,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丝毫帮助。不妨用下面这些想法来代替,看看效果会怎样:
  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算工作了也不能施展才学,所以一定要认真学习。
  连这样的困难都忍受不了,就算辞职后去创业也注定会失败。一定要鼓起勇气,渡过难关。
  有时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陷入习惯误区时
  表现为
  √每次做事的方法都一样。
  √总是墨守成规,尽量回避风险。
  √没有什么新鲜的话题供朋友之间消遣。
  √从事同样的工作两年以上,没有意识到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解决办法
  1.改变位置
  出现习惯误区多数是因为做同一件事的时间太久。所以,即便在同一家公司也要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体验。
  2.改变方法
  无论如何,自己有干劲时,不要死板地循规蹈矩,试着改变一下环境或者工作方法反而会收到奇效,会获得不一样的心情,所面对的一切会更新鲜,视野也就开阔起来。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不墨守成规,有意识地避开前人总结和现在流行的理论方法,另辟蹊径。当然,试图改变总要遇到阻力,这无法避免。其中需要磨合和雕琢,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冒一定的风险。
  3.摆脱标杆管理
  探究别人的工作方式比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意义更深远。就我而言,不喜欢按部就班,效仿别人的样子去工作,如此一来他们的言行也就不会给我带来多大刺激。与此同时,我更关注他们奇思妙想背后的原动力,那种行事的理念。不要学习具体的工作方法,而要去追求思维创新。
  6.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
  有个朋友正在准备信息处理技术的等级考试,而他又有工作,所以就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由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工作方面也不轻松,于是他就把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虽然也时常有我真的能通过吗这样的忧虑,但他每天都用积极的行动将不安驱散,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合格通知。当问他成功的窍门时,他这样回答:计划的力量!
  照他的意思,每天都制定计划最后自然水到渠成。其实,我那时候期待的是只要有自信就可以这句话,因为他平时是个充满自信的人。但答案出人意料的是计划。或许他觉得在学习的同时逐步增强自信,并对自身努力给予肯定,那就是对计划的具体实践。
  作为上班族,平日里看似轻松,可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疲惫,进而对遥遥无期的职场生活怨声连连。缺乏自信和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自然无法对工作保持长久热情,随之而来的就是讨厌自己,讨厌别人,讨厌一切。
  人活着就免不了会出现缺乏动力从而想抛弃一切的现象。所以,拥有能持之以恒地管理自我的独特方法非常重要,而这种精神动力会推动人们跨越肉体的束缚,得到永恒的生命。死后仍然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人,他们不就是这样吗?爱因斯坦是这样的人,海伦·凯勒(HelenKeller)也是,李舜臣将军也是。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振奋人心的力量,能够超越时空,长久地留存在我们记忆中。
  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使我们达到目标。但仅靠力量只能让箭射到靶子,无法让箭射中靶心。能让箭射中靶心的就是计划。
  精力充沛的人有力气做很多事,也能花很多工夫。不过这种力量如果没有目标作为指引,精力充沛反而会成为弱点。这好比给无所事事的人一把刀,会很容易闯出祸来一样。
優优書盟 UUtxt.COM 诠蚊字板月牍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8)  字数:1713
  年轻人虽然精力充沛,感情丰富,但是对情感的管理能力比较差。反之,年纪大的人相对没有那么高的心气,但可以把握住自己的感情,能够按照计划去行动。当然不从年龄的角度去看,也有既富有激情又能很好地把握情绪的人。他们与年纪大的人共同的特点都是用自己独有的方法管理热情,实施计划。
  泰格·伍兹被称为高尔夫天才,许多球迷来高尔夫球场的目的就是一睹他的风采。甚至在球场上,观众们以他的球杆为起点,朝着果岭方向一字排开。许多人都为此担心,不过球迷们丝毫也不在意,他们兴致勃勃地探出头来观看老虎的精彩表演。如果击球者不是泰格·伍兹而是第一次拿高尔夫球杆的新手,还会出现这种场面吗?同样,世界级射箭选手射箭,很多人都会聚在靶子旁边一饱眼福,要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射的话,他们就该找地方躲起来了。
  有力没地方使的人,他们会让人感到不安,说实在点就是怕他们会走火。明白了将力量往什么地方集中,最后才能射中靶心。
  能将力量集中使用的就是计划。计划可以告诉我们今天或者今后一个月哪些事情是重点,如何去做。沿着既定方向坚持下去,最终会实现目标。令人意外的是,许多人空有目标,却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没有制定计划,或只制定计划而没有反复修正并坚持到底。
  有梦想的人,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须制定计划并夜以继日地为之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身在梦想的云端。◆对制定计划感到疲惫时
  表现为
  √虽然制定了计划,但是反复出现无法实现的情况。
  √觉得制定计划毫无用处。
  √对自己失望,对未来迷茫,为此而难过。
  解决办法
  1.不要制定太大的计划
  有很多人经常制定计划,但最后无法实现。对这些比较关注的人常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今天制定的计划,明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最后不了了之,由此产生困惑。
  所以开始最好制定简单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计划,那样实现的可能性才会高。小的计划多次完成,便可积累经验和信心,这时候再去制定三五年这样更长远的计划。
  2.不要被诱惑动摇
  计划就像是和自己定下的约定,但总是会出现诱惑,使自己无法信守约定。在诱惑面前动摇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很快整个计划就会垮下来的。所以当诱惑第一次侵袭的时候,一定要置之不理,并立刻投入到自己计划的活动中去。强者总是试图战胜诱惑,弱者总是向诱惑低头。不想成为弱者,就要对即将到来的诱惑有所准备并下定决心战胜它。
  3.失败的根源在于懒惰
  人很难抵挡诱惑的根源在于懒惰,意志脆弱。反复制定的计划多次失败以后,会觉得很累,会想到我不行,向自己暗示已经到了极限。不行自然要承认,但这里的不行并非代表没有能力,而是懒惰的结果。因为懒惰而失败,却归罪于能力不足是不行的。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时,他重新振作起来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4.重新制定计划
  如果对制定的计划,实施起来感觉力不从心时,不妨重新制定计划。不过这次要做得更具体,更实际,同时随着计划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进行修正。目标要具体,具体到能想象出实现目标时的情形。那种场面在脑海中的印象越深刻,实现它的愿望就越强烈,距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对计划的制定,帮助也就越来越大。
  7.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方法总是比问题多,麻烦来了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有句话叫做针小棒大。比喻把比针还小的东西夸张地看成像棒子一样大。仔细观察四周,就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最喜欢向别人夸耀自己能力和业绩。生活在虚伪的意识中,只能将能力和业绩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面对这样的现实,的确让人无奈。
滺U书萌 uuTxt.cOm 荃文子坂阅镀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9)  字数:1854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有将自己夸大的习惯,无论那些地方是好是坏。把好的地方夸大一下还算合情合理,可为什么要连坏的部分也一并夸大呢?我们偶尔会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夸大,借此来贬低自己。将自己完全否定,一无是处地站在别人面前博取怜悯的同时,还能换回一些饥饿精神,有时好像谁都喜欢这样的堕落。
  把自己不好的地方用夸张的方式告诉别人,对于人际交往还可以理解为博取同情。可一旦将这种做法运用到工作中就会出现问题,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总是这样过分夸大问题的难度,久而久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失去了思考、创意和实践的机会,那么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会成为难题。
  把没什么意外,一直顺利的状况也要说得困难重重,事事都看得很深刻、很夸张,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无非是想让别人清楚自己正处在困难时期,从而将自己凸现出来。或者在认定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拿出上面的法宝来保护自己。不过事实上,这样做很难出现满意的结果。别人根本就不会因此对问题的严重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根本就不关注。真正关注这些困难的只有正在夸大它的人。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局面相比,别人只对它的顺利解决和由此带来的成果感兴趣。
  夸大事情而引发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感觉事情的确很困难。如果连自己都陷入其中,觉得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不好解决的话,那解决问题的决心也会减弱。不去行动而总是坐在那儿怨天尤人,把时间耗尽,然后抱怨说:没办法!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那该有多么可怜!
  一位同事说出了大事,来找我帮忙。具体好像是通话以后,顾客觉得她态度不亲切也没有诚意,所以声称要投诉她。为这事,她终日忧心忡忡,生怕被顾客的一纸状书所击倒,留下不亲切员工的烙印,更怕因此被公司辞退,号称正面临入社以来的最大危机。听闻此事,我便安慰她:一般顾客的这些话都是说说而已,不会付诸行动,所以当时那位顾客不过是正在气头上,想用这些话吓吓她。并告诉她就算真出现最坏的情况也用不着慌张,到时候适当地去应对就可以了。她当时并没有因为我的话而放下心来,甚至第二天请了假,以此来渡过危险期。当然,最终她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自己也平安无事,仍旧在公司里任职。
  身在职场就必须要接受顾客的抱怨,这理所应当。能把抱怨坦然接受是自信的表现,把问题夸大,更多时候会带来自信的下降,这种想法的最终受害者只会是自己。
  我在工作时如果遇到困难就会首先想到这一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有问题就肯定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消除正飞向地球的巨大陨石,不是防止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去解决南极冰川融化,充其量不过是说服某些人,做一些草案,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这种程度。地球上的生物无不在做这种程度的事情,他们把自己的事情一直做得很好。我也一样,一贯如此。所以我相信,把问题看得很小时,解决问题的力量就自然而然地变大。
  面临突发事件或处于困难之中时,仔细想想眼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难以解决。为了能学到在书本中没有的更具体的知识,面对难题,饱受非议,陷入泥潭,反复失败,这些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机。
  ◆觉得只有自己活得很累时
  表现为
  √对一辈子都要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感到厌烦。
  √最近经常听到朋友或同事们晋升的消息。
  √因被组长训斥或在业务上犯错而感到愧疚。
  √老是觉得自己已经到达极限了。
  解决办法
  1.不要吹捧别人,贬低自己
  会经常听到有人通过炒股票轻轻松松地赚了很多钱,或者有人找了个好婆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有人找了份好工作正拿着高额的年薪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而且总是对这些事情有深刻印象。那些都是容易赚钱的经历,自然让人津津乐道。而经过艰苦努力后取得成功的人,对他们的经历,常人都不愿意提及。其实他们在否定自己,总觉得说别人成功来之不易是吹捧别人贬低自己,不想承认通过努力自己一样会成功。明明已经懂得其中道理,却不愿意付诸行动。所以我们一听到那些容易赚钱的经历,就不禁感慨:这世界上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太多了……
u優書擝 uUtxT。coM 铨蚊吇板粤渎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0) 字数:1823
  2.不要看瞬间,要看全部
  炒股票可以赚大钱,但有赚就有赔。尝了一次鲜的人总是想继续证明自己的好运气,那样,总有一天失败会找上门来。通过炒股票一夜暴富和倾家荡产的人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成功是昨天,失败是今天而已。嫁到好婆家衣食无忧的她和离婚后开着咖啡店的她其实是一样的,只是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拿着高额年薪的人和退休后开着土鸡店的人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是前后的差距不一样。不要只为一时的成功而赞叹和羡慕,品味了他们人生的全部历程以后再去发表议论也不迟。
  3.每个人都在艰苦地活着
  任何人都不轻松,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冒着风险,承受着压力,不断坚持着。不同的仅仅在于对所处位置危险性的认识和咬牙坚持的程度。每个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人活得都很辛苦,也许我们身边有人看似在轻松生活,和他聊上一小时,或许你会为他的经历而垂泪不已。
  8.觉得一无所有的自己很悲哀时
  世上有许多人,拥有了很多却依然觉得不幸。因为他们从来体会不到拥有的重要。
  有个修鞋匠,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靠修理和缝制鞋子为生,但他总是一边做事一边哼着歌,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
  于是,别人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一天到晚这么开心?
  没什么啊,就是觉得很开心。
  住在附近的一个富翁对这个快乐的修鞋匠早有耳闻。一天,他请这个鞋匠来家里做客。富翁虽然很有钱,也没有什么麻烦的事情,可总是笑不出来,每天晚上都失眠。所以,他对这个整日都很开心的修鞋匠十分好奇。
  富翁问他:为什么你总是那么高兴呢?
  没什么,只是工作很有意思,活得很开心。
  你一天能赚多少钱?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足够养活自己了。
  富翁非常喜欢这个不贪心的小伙子,给了他为数不少的一笔钱,让他补贴家用。
  修鞋匠兴高采烈地拿着钱回到家,他担心那些钱被偷,于是把钱袋藏到后院。从那时开始,他就整日整夜地惦记那些钱,寝食难安。
  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修鞋匠脸上的笑容,再也听不到他的歌声了。
  我们常常把事业有成理解成赚了很多钱。于是赚钱以后就觉得事业开始步入正轨,脸上紧绷的肌肉舒缓开来,开始觉得活着很充实--也就是赚钱越来越有意思了。因为赚钱的兴趣让人们觉得人生有意义,其实这样的人生也不错。但要是忽略这种兴趣,开始衡量和琢磨钱的数量就会出现问题。到现在已经攒了这么多钱,那么以后要再多攒一些。前一个月赚两百万,现在开始要赚三百万。总是执着于钱的数量,本来还算不错的生活也会萌发出欲望、担心和不满。
  不仅是钱,工作也一样。工作能够体现人的价值,那是对享受工作的人而言。他们以实现价值为目的,通过工作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随之而来的快乐和幸福感不过是对他们辛勤努力的犒赏。反过来,过于执着于成绩而忽视过程和目的,那么工作就会沦为手段,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最终人生也就变得了无生趣。
  授课费对于专门用讲课、演说讨生活的人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比它更重要的是通过授课可以实现自我,没人会喜欢掉进钱眼里的讲师。作为听众,他们完全有能力明辨是非,分清谆谆教诲和甜言蜜语。谎言在短时间内或许可以蒙骗别人,但久而久之必然会被揭穿,甚至在被揭穿之前,说谎者就因为受到良心谴责而彻底崩溃。
  用自己的经历讲故事的人是优秀的讲师。他们以自己的人生历程做范例,讲述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和意义,那么听众会自然而然地将他的言论和行为联系到一起,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对这样的讲师,授课费就不再重要。通过授课、与听众的沟通已经实现了自我,授课费不过是随之而来的附加产物。传道、授业、解惑是目的,授课费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不过我们太习惯于将手段当成目的了。为了维持有意义的人生就要吃饭,为了吃饭就把事业当成了手段。为了谋求更大更好的饭碗,我们正在虐待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我实现。有了成绩就要求更好的成绩,有钱就要求更多的钱。样样都要满足,最后欲望就不着边际了。把结果当作目的是不行的。
滺u書萌 UuTxT.COm 诠文吇版越镀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1)  字数:1714
  艾里克·弗洛姆曾这样说过:重视生存的生存方式,最高目的是追求更加深入的知识;而重视占有的生存方式则要占有更多的知识。知识不能带有教条的性质,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奴隶。
  如果已经发觉赚钱变成了目标,要想把握住自己,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投入。排除一切干扰,对现在工作的投入。
  怎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呢?
  把我拥有的知识应用于工作,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他们失败的原因何在?我如何才能避免犯那些错误呢?
  如果我是客户,面对这一切我会作何感想?
  把这些问题抛给自己,让自己通过思考去寻找答案,这样就自然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然后我们会逐步建立这样的信念--工作能使我幸福。在投入工作的瞬间,我们也许会嘀咕,也许会茫然,也许会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可一旦经过那个瞬间走上正确的道路,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就会为这个决定留下终生难忘的微笑。
  ◆觉得一无所有的自己很悲哀时
  表现为
  √说要请朋友吃顿饭,可总是因囊中羞涩而久久不能实现。
  √孩子们都长大了,可既没给他们准备钱也没准备房子,觉得这样的自己很寒碜。
  √很久没参加过祭礼或扫墓等家族活动,觉得只有混得不错才能去那种地方,害怕去了被亲戚们追问:现在在哪儿发财啊?
  解决办法
  1.想想相反的情况
  世上有许多人,拥有了很多却依然觉得不幸。因为他们从来体会不到拥有的重要。或许是因为没时间去享受,或许是没有和朋友一起分享。不管怎样,如果不去享受,不去分享,那么拥有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2.别人也一样觉得自己不幸
  有的人也觉得自己不幸,虽然从一流名校毕业,拥有多项资格证书,将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流利,长相身材又出众。集如此众多优点于一身却依然感受不到幸福,原因何在?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毫不珍惜。不去享受现在所拥有的总是追求更多更好,结果丧失了满足的感觉。拥有很多的人或者一无所有的人都同样对自己有所不满。
  3.礼不到,心意到
  朋友见面,因为手头紧没能请他喝杯酒,吃顿饭,这是件不幸的事。但更不幸的是明明兜里有钱却不想请他们。虽然没请客,但只要有那份心意,他们都会理解,那不才是真正的朋友吗?如果身边的人都是因为钱才和我交往,那我才真的不幸。对我而言,不注意我的正直,而老是盯着我的钱包转,这种朋友我更无法忍受。
  9.担心家庭的未来时
  事业有成就,但家庭不和睦的人根本算不上成功。成功了却无家可归,这样的成功人士怎么能让人理解呢?家,既是我们生命旅程的起点也是归宿。既然如此重要,自然需要温暖与呵护。
  一对善良的夫妻离婚了。丈夫虽然马上再婚,但娶了个恶毒的妻子,于是,他也变成和新妻子一样恶毒的人。妻子也是马上再婚,也遇到了恶毒的丈夫,但她的新丈夫却变成和她一样善良的人。
  这是《塔木德经》里关于女性力量的一则故事。
  现代社会,作为一家之主,他们肩上的担子最沉重,仅维持家庭生计就令他们喘不过气来。就算生计问题解决了,为了防止未知变故,也不会轻易将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有时候,也会因为担子太重而彷徨、身心疲惫,但为了家庭只能挺住,不能有片刻喘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能长时间地陷入低潮。不管怎样,这个时代的家长都很可怜。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看到他们的事业步入正轨我们就会高兴,当事业面临危机我们就会焦虑。职场不会总是风平浪静,一旦失业或陷入困境,我们就如同航行中遇到了暗礁一样觉得大祸临头,绝望和痛苦的阴云随之弥漫整个家庭。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与这些灾难斗争,就是他们一生的命运。
  作家崔仁浩的书《爱情,我在痛哭》的序文里有这样一段:
U悠书盟 uUtxt.COM 全文自版月镀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2)  字数:1836
  爱情,我在痛哭
  我想痛哭着活
  我麻木
  生活也麻木
  约会也麻木
  工作也麻木
  我不想那样活着
  我想凭着对任何事情都痛哭的激情活着
  何止是爱情
  我想痛哭着交朋友
  一朵花也要痛哭着看
  我想成为子女们的痛哭着的父亲
  和妻子也是痛哭着白头偕老
  上帝也痛哭着信仰
  罪恶也痛哭着犯
  有些人或许对诗人所说的热情的痛哭给予很高评价,但是现实总是令人窒息的,是不痛哭就无法活下去这样令人窒息的现实。汹涌澎湃地活着,就会有对世界汹涌澎湃的变化愤慨不已的一天。那个时候,他的痛哭就不再有热情,看上去更像是悔恨和呜咽的爆发。痛哭,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家长们必修的一课。
  因为一直存在维持家庭生计这沉重的担子,现在的家长们有把这重担看成累赘的倾向。但是要记住,仅凭家庭的存在,他们就一直默默地坚持,努力维系着这个家,是他们背负着家庭重担与时间赛跑。这就如同家人因为他的存在而坚守自己的岗位一样。
  从这种角度去看,家庭是赋予我们使命感和责任的地方。通过履行责任,帮助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责任是负担,但也是促使我们精神向正确方向集中的重要因素。如果觉得家人的存在是负担,如果觉得事业磕磕绊绊,如果觉得家庭不和睦,缺乏温暖,对生活的热情在逐渐冷却的话,请去考虑一下家庭的意义和自己承担的角色吧。
  家是什么?家不就是我们最好的避风港吗?没有家,或许我们早就向生活缴械投降了。有一个警察,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他总是在深夜里和醉酒的人打交道。直到大家都迎着晨光奔向公司,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按说这样的工作谁都会不满,他也不例外,可一推开家门走进屋子的瞬间,他所有的不快就一扫而空。因为看到了桌上香甜可口的饭菜,看到了聚集在那里关爱他的心。
  法静大师(韩国当代一位得道高僧)在他的经文里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幸福的家解体之后只留下冷清的空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丧失温暖的家庭和灵魂出壳的躯体没什么不同。健全社会要以健全的家庭为基础。家庭在解散就意味着社会在崩溃。
  事业有成就,但家庭不和睦的人根本算不上成功。成功了却无家可归,这样的成功人士怎么能让人理解呢?家,既是我们生命旅程的起点,也是归宿。既然如此重要,自然需要温暖与呵护。为了让家这个避风港更加温暖,但愿这些四处奔波的家长们不辞辛劳,永远充满着力量。
  ◆担心家庭的未来时
  表现为
  √总是烦恼:如果我死了,妻子和孩子可怎么活下去。
  √想多买几份终身保险,但手头太紧,所以为此唉声叹气。
  √看看自己的孩子:学习差的老大,脾气倔的老二,不懂事的老小……因为生活压力,总是从孩子身上先看到担心而不是希望。
  √下决心要去多赚钱,可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因而烦恼。
  解决办法
  1.分担压力
  不管是不是家里的顶梁柱,对未来的担忧都一样。彼此的忧虑交织在一起,成为增进家庭亲情的润滑剂。失去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帮助,那前景必然会黯淡无光。面对未来,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要去思考,要多去沟通,多去交流,相互协助,达成共同的目标。讨论三年、五年甚至百年之后的梦想。在这期间,通过类似的方式,夫妻可以对彼此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迎接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而孩子们也能借这个机会,学着去筹划和创造自己的未来。
  2.充满自信
  对我们来说,生活的本钱就是自信心。没有自信的人会觉得家庭是个负担,充满自信的人觉得家庭很温馨。所以,不要因为失去自信而糊涂地把家庭看作负担。
  3.长期去思考
  人生本来就漫长。现在的困难可能无法立刻解决,那么就用更长的时间慢慢去思考,去改善,不知不觉中问题就解决了。
憂滺书盟 uUtXt。COM 全文字扳阅牍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3)  字数:1625
  10.工作繁多想偷懒时
  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不过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之一。千万不要为了晋升咬牙坚持,让工作牵着你的鼻子走,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家庭和自我实现无限期地搁置。
  我们对区分公私这样的事情并不陌生。很多人都认为公事远比私事重要。
  男人们经常说:在外工作的话难免会晚回家,家务事可能帮不了什么忙。言外之意就是外边的事情比家事更重要。如果家里没有太大的事情,就连听到这些话的妻子们也会接受这种辩解。
  严格区分公和私,觉得公司的事情比家庭更重要是因为这些和生计、薪水直接关联。所以加班到很晚或长期出差的时候也以这是公司的事情为理由默默地接受。另一方面,遇到整天看孩子或者做家务的事情,总是会找各种借口搪塞,包括用公司来做挡箭牌。这种所谓的公事情结并不是出于对公司的热爱,而是害怕丢掉饭碗和想把饭碗变大而做出的反应。
  特别是上班族,这种思想更加普遍。因为他们身处金字塔形组织的最底层,所以竞争更加频繁。和自己同时来公司,关系非常好的同事,说不定第二年就要为一个晋升名额明争暗斗起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占据更高的位置就能获得更多的薪水,带领更多部下,享有更多权力,被更多的人所尊敬。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竞争行列。
  而且,无法忍受同事比自己更早晋升的狭隘心胸也成为理由之一。最终上班族们会对晋升的结果悲喜交加。
  人们总以为越晋升,权限就会越来越多,而责任和工作相对会减少。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在金字塔组织里越往上其权限反而会越来越少。不仅要看手下的脸色,受同事嫉妒,上司的制约,还要被行使权力的监督人员所限制。这样权限虽有,但几乎没有可以按自己意愿决定的部分,反过来依靠下级意见的倾向会越来越强。因为他们代表着舆论。在如今越来越提倡开拓思想,鼓励参与的大环境下,作为手下,往往比上司更加灵活主动。
  越晋升权限越小,与此同时,责任却会越来越多。甚至小到自动售货机里的零钱不够,或者遇到和自己扯不上关系的流言飞语,或者因为手下职员在无烟建筑内找不到可以吸烟的场所而不满,这些统统都要管,都要负责。理由可以只有一个--要给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些理由常常和我们的观念有偏差,所以在越晋升权限行使越被限制,责任越多的同时,还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忍受观念不同带来的压力。晋升增长的不过是薪水总额而已。就算这唯一的收获,也往往被周围看不见的嘴左啃一口,右啃一口,最终所剩无几。
  正如弗洛斯特所言,每天勤奋工作,得到晋升的同时工作量反而变多,从以前八小时延长到现在的十二小时。那个时候就会因不想放弃领导的位置,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做,那么忽视家庭琐事以及忘记找寻使自己不断成长的动力,也就成为必然了。为了晋升咬牙坚持,但是工作量总是越来越大,如此循环反复,也就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家庭和自我实现无限期地搁置了。
  结束如此恶性循环的方法就是现在马上把工作停下来,以便有时间去检查到底什么更重要。
  把一生都投入到发明这项工作的爱迪生也留下了这些话:我到八十岁之前精力旺盛,一天也没有休息,其中的秘诀很简单,我不会为那些没用的事情而疲劳。如果有地方坐下来,我就不会站着;如果有地方躺下来,我就不会坐着。我从来不会毫无目的地起来或站着。
  或许他的确知道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事情要集中精力去做,什么事情要忽略过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不过是实现价值的途径之一。即使这样,在人生舞台上唱主角的还是工作,为了改变这一切,暂时放下工作难道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U滺书盟 uutXT.Com 诠汶自版粤读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4)  字数:1778
  从现在起,认真工作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认真。
  ◆工作繁多想偷懒时
  表现为
  √对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总是一拖再拖。
  √一拖再拖的事情越来越多,干脆避开它们去偷懒。
  √到最后觉得那堆问题已经不太可能解决了,因而放弃。
  解决办法
  1.小事情要尽快完成
  尽管是琐碎小事,假如总不重视,养成了推迟的习惯就一发不可收拾。越是小事就越要尽快做好,这样可以省下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2.当作证明自己的机会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工作越多,越想开小差。工作少反而会变得不安,轻松一下的想法也随之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补偿心理在作怪。工作多的时候会想:这么多事情,干脆歇一会再做吧……工作少了下来,维持生计的紧迫感就会越加强烈,也就没有心情去休息了。这样想想看,也很有道理。
  不过,工作繁多正是证明我们自己能力的好机会。将那些工作熟练完成,得到的不仅是别人的信任,就连自己也会佩服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工作繁多却想轻松一下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那是验证自身能力最好的机会。
  3.要做到一定程度
  把自己的工作按时完成后,给自己点补偿时间是好事。但是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给自己补偿时间是很危险的。因为工作这项活动有惯性作用,如果不做到一定程度,取得一些成果就中途放弃,那么再继续的时候就又会回到起点。
  所以,工作做到一定的程度对我们十分必要。要是想玩就玩,再重新开始的时候会更加艰难。对于这一点,工作过的人大都深有体会。但感受归感受,很难转化为具体行动。毕竟轻松一下相对于手头枯燥的工作显然更有诱惑力。但成功抗拒了那种诱惑的人都知道--战胜诱惑,留下的成果远比想玩就玩更加有趣。
  11.讨厌正在做的事情时
  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被精神贫穷所困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做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很多人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再去寻找新的工作。赚钱多少成为了他们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
  回想当年,母亲靠卖馅饼养活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记得那时候我还上初中,一放学就窜进母亲的店铺,坐在火炉边拿起馅饼吃起来--这就是我的午饭。现在想想,没有什么能比那时候更艰难了。那是狭小的屋子里四个人挤在一起睡觉的时代,那是多年的中午便当都和泡菜一起渡过的时代。
  当时,虽然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但和提倡幸福、舒适、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相比,那时候在精神上反而更加充实。那是连一粒豆子也要大家来分享的时代,那是人人都默默地坚守着做人道理的时代。母亲说,馅饼大多是穷人家的口粮,所以要多放点馅。平淡的话语中饱含着关怀。与此相比,现代人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反而丢却了精神追求,慢慢失去自己的人格。我们的父辈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从中寻找乐趣,实现价值。他们,就算扛着又黑又脏的煤球艰难地走着也不会抱怨,只要想到那些坐在温暖的炕上驱走严寒的人们,就一把甩去额头的汗水,坚定地走下去。他们,难道不就是从工作中找回自我的人吗?
  上中学时我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值日。一到值日,就得早早将水壶灌满,把教室里收拾干净。除此之外,每次上课前还要擦黑板,弹黑板擦。反正只要是跟班里有关的事情都要做,非常麻烦。所以,那时候一直都尽量逃避值日。
  包粉笔也是值日生的主要任务。用报纸或者口香糖的包装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写字的时候粉笔末就不会沾到手上了。每节课一般要用两到三支粉笔,如果有十节课的话,一天下来就要包二三十支。所以就算准备充分,粉笔也是很容易就用完,那时的我经常为此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一天,数学老师请假没来上班,另一位老师来给我们代课。这位老师其实也不陌生,每周三下午,他都会和别的老师一起做体育活动,被我们亲切地称为秃头老师。他虽然很胖,头发也很稀少,可是打排球非常厉害。
優U書擝 UUtXT。cOM 铨汶自版越牍第二卷 第二部分 面对工作(15)  字数:1856
  代课的大部分老师都会在上课时间讲些闲话,借此来消磨时间,或者让学生自习,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但这位老师却与众不同,还是按照正常的进度去讲课。
  讲了一段时间后,老师把包在粉笔上的纸撕下来,因为粉笔已经用到了用纸包着的那部分。然后他说了一句话:我上的课不要做这些。
  后面还说了一些话,声音很小,别的同学可能没有听到。不过我因为个子小,坐在最前排,所以听得真真切切:
  教课的老师手上沾粉笔末是应该的……
  当时,我的价值观暂时变得混乱,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就醒悟过来。
  对,那是应该的。老师的手沾上粉笔末再正常不过了。没有沾到手才令人奇怪。作为老师,看着自己手上的粉笔末,是不是应该感到很自豪呢?
  这个少年时代领悟到的哲理到现在还铭刻在我心里,偶尔还把类似的问题抛给自己:
  我所做的工作,它的味道是不是已经弥漫到我的周围了呢?从事写作的我,手上是不是应该有墨迹或者墨水的味道呢?
  修车的师傅手上是机油的味道,印刷工人手上是纸张的味道,农民的手上是泥土的味道,这些是应该的,而且要把那些味道当作是自己的骄傲。不然,岂不是没有职业意识,只为了活着而工作呢?我不想过那样的人生。
  现在抬起手来闻一闻,我的手有没有墨水的味道?我会把这种味道当作自己的骄傲吗?
  摄影家崔民植的主页上写着摄影使我找回了自己。活在这个世界,我们一直被精神贫穷所困扰。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样的人却很难找。很多人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放弃了,再去寻找新的工作。赚钱多少成为了他们衡量职业好坏的标准。现代社会,将工作当成手段,期待从中找回自我或许是个糊涂的想法。
  但是崔民植却说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通过摄影这条通道,他认识了世界,从而发现完整的自我。其实那已经不是通道,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已经融为一体。透过镜头,用温暖的心去看世界,这重新造就了他。望着他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能说通过现在的工作已经找回自己了吗?
  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你们就要先创造它。
  所以像尼采所说,我们要创造,小到一个物件,一种做法;大到自我价值,整个世界。创造就是力量。
  ◆讨厌正在做的事情时
  表现为
  √总是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
  √不想和周围的人打交道,觉得和同事交流对自己没有丝毫帮助。
  √觉得公司的理念和前景对自身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解决办法
  1.把工作当作寻找宿命的机会
  没有找到能令自己全身心投入,使人生逐步走向成功的工作是很可悲的。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情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所以,我们要坚定地将自己的选择进行到底,快乐地生活下去。这,不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吗?
  电影《超人》里,超人拥有别人无法想象的能力,却要隐藏自己,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于是父亲乔纳森这样对他说道:孩子,你不是为了触地得分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父亲想通过这句话告诉超人,他身上肩负着拯救世界的重大使命,触地得分的快乐和满足就留给别人吧。当然,这句话给了超人很大的鼓舞。
  无论谁都像超人一样有自己的宿命,为了找到宿命,暂时去做现在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观察周围,必定会发现指引自己找到宿命的机会。而只有认真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才会出现这样的机会。
  2.至少坚持两年
  就算做别的工作也一样,如果不改变对工作的态度,就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工作要是能做好,那别的工作也一样可以,以这样的心态坚持至少两年。
  3.工作是通向自我的道路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通向自己的路,大道的追求来自小径的暗示。不论是谁,最初都没有完全成为自己,同样都在努力成为自己。这是赫尔曼·黑塞(HermanHesse)作品《德米安》里的话。始终坚信,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做的事情,创造自己,发展自己。最终,工作会成为通往自我的道路。
u滺书萌 uUtxT.CoM 全纹自板越镀第三卷 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1)  字数:1756
  第三部分自我激励
  1.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
  每个瞬间我们都会走进选择的岔道,时刻都有掉进失败陷阱的危险。而书就像这人生岔路上的指南针,给面临选择的我们带来智慧和热情,帮助我们形成价值观,实现完整的自我。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读书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其实,并非如此,书不仅可以提供知识和相关技术,还能带给我们生活的热情和能量。如果仅仅获得知识而忽略了书的真正意义,那就如同失去了一个长期鞭策和指导我们的好朋友。
  回想起学校生活,不明白当时为什么那么讨厌学习。那时候,去学校只是为了学习知识,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别的快乐,忽略了去学习如何获得生活的热情和能量。
  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也一样,把工作当作义务或责任,只想着赚钱的我们,看不到藏在工作中的乐趣和激情。如果能在工作的同时得到智慧和能量,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顺畅,更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书无疑扮演了帮助我们获取知识、热情,形成价值观的良师益友的角色。
  有三类书值得我们深入研读。
  第一类是关于知识和技术的书。这类书通常涉及专业领域,其中包含的知识和技术十分丰富。读这类书能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地完成目前的工作。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最终会被淘汰。为了跟上时代,在世界上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方法。
  如果是程序人员就需要编程类的书籍,如果是销售经理就需要有销售方案的书籍,如果是部门主管就需要介绍成功管理经验和事例的书籍。这就是关于知识和技术的书给予我们的力量。
  第二类是能够获得热情和能量的书。虽然不是高深的技术或是前沿知识,但这些书的确给人们带来积极动力,使人们精神百倍地活下去。这些书通过具体事例向人们展示,现在的人活得多么激扬,精神力量能够成就多么辉煌的业绩。看到这些内容,人们会渴望像书中描写的那样去生活。
  有些人认为以自我启发为主要内容的书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一种狭隘思想。这类书并不比专业技术和知识类书籍逊色,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将这种精神动力转化为实际行动。人文学、科学、经济学等所有类型的书都各有其价值。之所以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价值,只是因为这些书不是我们喜欢的类型,没有敞开心扉去接纳。所以只有经常去读给予热情和能量的书,才能有耐心将知识和技术类的书认真看下去。
  第三类是关于价值观的书。孜孜不倦地研读能够给予知识和热情的书,必然会跻身于成功者的行列。但一定要思考这成功是否有意义。没有给世界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成功怎么能算真正的成功呢?偶尔会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突然有一天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于是或隐姓埋名,或从头再来,其中缘由就在于此。
  旁人也许会十分费解,但那些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如果没有认真去读关于价值观的书,表面上看似成功的他们,内心可能已经向失败投降。
  每个瞬间我们都会走进选择的岔道,时刻都有掉进失败陷阱的危险。而书就像这人生岔路上的指南针,给面临选择的我们带来智慧和热情,帮助我们形成价值观,实现完整的自我。实际上,读着这样的书,我们也仿佛就成了这样的人。
  ◆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时
  表现为
  √去书店逛逛觉得都很一般,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书。
  √只读别人都说好的畅销书。
  √听到别人的建议去读他们推荐的书,但是收效甚微。
  √很久没有拿起书,一看书就头疼。
  解决办法
  选书在于多读书,读过很多书以后自然明白该如何选择。
  1.仔细看目录
  目录包含了书的概要和研究方向,看了目录一般就能了解书的核心内容。所以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通过目录就可以知道。
  2.去书店
  最好不时去去书店。网络虽然方便,不过能找到的书很有限。偶然间发现好书的乐趣只有去书店才能找到。
幽u书盟 uuTXT。COM 诠文吇坂越镀第三卷 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2)  字数:1751
  实际上去书店转转的话,会因为要看的书太多而惊讶。多多利用这种情感会对下决心读书有所帮助。
  3.接受推荐
  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别人推荐。读那些作为自己榜样的人推荐的书,收获一定不会少。优秀的作品,即使读书的人换了,看书的角度、领悟的层次、欣赏的水平变化了,依然能给人启发。
  4.从记忆里搜寻作者的名字
  想想以前通过读书将哪些作者的名字刻在了脑子里,继续找他的书来读。在思想上帮过你一次的作者值得信赖。
  2.在和自己的斗争中感到疲惫时
  欲成大事者,注定要孤独。如果不喜欢孤独,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挖掘潜能。我们要习惯孤独。路还是要走下去,因为它通往我们的梦想。
  早春时节,一只百灵鸟飞到嫩绿色的麦田来筑巢。不久,小百灵们的羽毛慢慢地丰满了,力气也渐渐大了起来。有一天,麦田的主人见到已经成熟的麦子,便自言自语道:收割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请所有的邻居来帮忙。
  一只小百灵鸟听到这话后赶忙告诉妈妈,问她搬到什么地方好。百灵鸟说:
  孩子,他不是真急着想收割,只是想让邻居来帮忙。
  几天过后,那主人又来了,看到麦子熟透了,急切地说:
  明天我赶紧叫上家里的帮工和到时候能雇到的人来抢收。
  百灵鸟听到后,便向小鸟们说:现在我们该搬家了,主人这一次真的着急了。他不再依赖邻居,而要自己亲自动手了。
  这是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它告诉我们相信自己的人才能通过行动完成某件事。
  据说伊索是奴隶,有个关于他的轶事。有一天主人想去洗澡,便对他的奴隶伊索说:去,到浴室看看人多不多,如果不多,我就去洗澡。
  伊索来到了公共浴室,浴室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于是他走出浴室,准备告诉主人。就在这时,一个浴客在浴室的门口猛然摔了一跤,他大声咒骂了几句,便离开了。伊索这才注意到,绊倒那个浴客的是浴室门口横在道路中央的一块大石头。紧接着,又有几个人被绊倒,但都是大声咒骂了几句就进去了。最后一个人,也被绊倒,不过他站起来后将石头搬到了一旁。见状,伊索回去向主人说道:浴池里就一个人。
  在伊索看来,连自己眼下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的人,不配人这个称谓。在他眼里也没有把那位想叫邻居帮忙收麦子的主人当作合格的人。我们也有必要思考一下,是不是也常常期待别人替我们做那些本应由我们来做的事。
  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相信自己我们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依赖别人或者期待环境改变都不是主人应有的态度。被动和旁观与其留给自己,不如留给别人。当然,这样做就必然要忍受一定的寂寞和孤独。忍受别人对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不理解我们做法的事实。无法理解就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安。
  对别人与己不同的行为进行非议,这是害怕别人生活得比自己好的一种表现,是忌妒心在作祟。所以作为公司职员,常常会偷着去给头脑充电。在针对上班族,以自我启发为目的的演讲会里,人们总是像沙粒一样。就算一百个人参加也很难从中找到来自同一个公司的人。瞒着同事和公司投入到思想充电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这样呢?希望自己比同事更出色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在于偷偷,因为怕公司或同事知道后会故意找茬,设置障碍,拖自己后腿,给自己小鞋穿。他们是在通过身体力行,验证着《战国策》中的论断:欲成大事者,不与众谋。
  这种状况下谁都会孤独。要和自己斗争,也要留意别人的眼色,而且诱惑又是如此之多。奇克森特米海伊教授曾说过:不喜欢孤独,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挖掘潜能。我们要习惯孤独。路还是要走下去,因为它通往我们的梦想。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如是说道: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優u書盟 uUtxt。cOm 诠纹子板越读第三卷 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3)  字数:1826
  所有的人都一样。我们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创造这个世界的过程吗?为了构建自己的世界,就要相信自己,学会享受孤独。随着自身世界的构建,会不断坚定对自己的信任,我们也会创造出健康的人生。
  ◆在和自己的斗争中感到疲惫时
  表现为
  √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无法摆脱像别人那样马马虎虎混日子的诱惑。
  √想给辛苦努力的自己休个假。
  √这样的休假一连持续了几周。
  解决办法
  1.想想结果
  去做现在想做的事能带来短暂的满足。但长期坚持去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获得长久的自信和满足。眼光长远的人,相信会在斗争中选择应该做的事情。
  2.不要想得太深
  做这个好呢,还是做别的好?不要过多去思考这个问题。总是陷在里面,那原本自信的我们也会变得优柔寡断。在有复杂想法之前,最好从力所能及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去完成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思考得太久容易出昏招。
  3.接受
  我们常被一面叫做自我的墙阻住去路,而这堵墙恰恰是自己砌的。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后,用肯定……这样带有倾向的预测堆砌而成。我们可以选择和这堵墙硬碰硬,一决高下,也可以选择接受。后者比前者更自然。反正接受以后,这堵墙一样会消失。
  4.反复咀嚼能够在自我斗争过程中起到帮助的话
  一切创造者都是坚强的,一切伟大的爱超出他们的慈悲之上。但你自己--也警告着反对你自己的慈悲罢!因为许多人正来觅你。(尼采)
  3.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时
  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对自己不满意。但是,谁都会有若干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比掩饰自己的缺点更有成效。突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它们和正确的价值观联结在一起,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你聚焦过来。
  像我这样内向且害羞的人,第一次见到陌生的人很难与他畅所欲言,经常出现冷场。而且受这种压抑的气氛制约,很容易失态或想尽快逃离,从而失去了结交朋友的机会。反过来,如果我站在对方的角度,面对内向的人时,又会对他冷淡的态度感到不快,觉得他没有礼貌,不关心别人。
  觉得自己内向和社交能力不足的人请记住:我的沉默会令对方不快。所以对可能出现的不速之客要做充分的准备。不过凡事都有短亦有长。内向的人也有很多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独立性。性格内向的人能够忍受孤独。即使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挫折,也能凭借执着、韧性和独立的性格,努力坚持下去。不依赖别人,故而能够以自己的想法为基石,构筑自己的空间。不善交际反而成为获取独立态度的前提。
  相反,外向的人做事容易冲动、急躁,并且总是希望对方能就他的行动做出某种回应。如果别人态度冷漠,没有信守约定或者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因此对别人大发雷霆。积极性和开放性虽然是外向的人所具备的优点,但有时这些优点反而会恶化人际关系。
  第二,内向的人对那些敞开心扉的人有无比牢固的信任。内向的人大都忠于家庭,待人真诚,全心全意地去爱,去奉献。对陌生人或许比较拘束,一旦关系密切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都拿出来分享。在工作中,对客户也会有类似倾向。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与客户建立稳固的关系,也能从中享受到投入的快乐与幸福。对内向的人来说,责任永远是大事。他们决不会辜负那些为自己投入感情的人。
  第三,他们不会为了夸耀自己而吹牛或说谎。就算真有想法,也只是安静地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想法吐露出来。这样做,很多时候会比理直气壮的大声理论听起来更具说服力。有理不在声高,平日惜语如金的人一旦发言也更能切中要害。唯一要注意的是话语中不要飘着太多不自信。坚持自己的观点,将这些想法说出来,其效果和影响力往往出人意料的大。正因为惜字如金,所以才一字千金。没有必要因内向,社交能力不足而轻视自己。在现代社会,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高。如同信息交流,贵在准确可靠而不在数量繁多。人与人的交流也一样,在人海中若遇到敞开心扉,值得信赖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U悠書萌 uutxT.coM 诠文自板月读第三卷 第三部分 自我激励(4)  字数:1726
  这个时代,那些有深度的朋友关系比跟轻易暴露自己,很快就亲近的人建立的关系更加长久。对他们的认识过程就好像是在剥洋葱皮,每剥落一层都会发现新奇和有趣的东西。大锅虽然比小锅开得慢,但开得更久。而且它们又宽又深,能够满足更多的人。在生意场上,有大锅的人也更利于长期发展。另外,和可以看到锅底的人交往不会长久。
  换个角度,不要因为对方过于内向,无法轻易接近,无法深入地了解而心存怨恨。或许他的锅比我的大而且深呢?
  爱首先会让自己成熟,然后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成为一个世界。
  把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这句话转变为行动的人或许就是内向的人。因为他们拥有的独立性、投入和真诚会联结成对生活的热情,也就能完成一个世界。
  ◆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时
  表现为
  √看到热情生活的人就会羡慕。
  √看着那些成功人士,觉得自己卑贱低俗,不名一文。
  √甚至幻想到电影或者戏剧学院学习,重塑性格,但面对现实,却为没有较好的方法而烦恼。
  解决办法
  1.任何人都会有不满
  不管是外向的人或者内向的人,无论谁都会对自己心存不满。一个人无论多漂亮,也会为脸上一个小小的斑点幽怨哀怜。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对自己不满足。现在你所羡慕的那个人,或许他也在心里羡慕着你呢。
  2.爱之深,责之切
  对自己的外貌或性格不满意的人,可以看作是非常爱自己的人。没有对自己的爱,也就无所谓满不满意。
  问题是那些不满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对自己不满的人很少能自信地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为此,我们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挖掘它。
  3.挖掘优点
  谁都会有若干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比掩饰自己的缺点更有成效。把优点突显出来,是对缺点最好的掩饰。突显自己的优点,并且将它们和正确的价值观联结在一起,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会向你聚焦过来。
  4.不喜欢的人与你联系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具有社会性,需要融入群体,经常和某些人在一起容易被他们同化。和缺乏热情,凡事都持消极态度的人交往会使自我放电,使热情枯竭。
  有个成语叫做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后来形容访客稀少。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阐述其中的含义。
  历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汉文帝时的大臣,曾经任职廷尉,为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每天来拜访他的宾客络绎不绝,常常将行馆门前挤得水泄不通。后来他因故被罢官。从那以后,就没人再来登门造访,门外冷冷清清,空旷得像张开用来捕捉鸟雀的大网。后来,他又官复原职,昔日的宾客又再度登门了。这一失一得、一贫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况,让翟公看透了世情,认清了世态炎凉。于是他在门上提笔写下一行大字: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不仅如此,司马迁还借这个典故讽刺那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人,揭露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从古至今,围绕在利益周围的现象没有丝毫改变。
  现在,如果没有金钱和权势,身边一样会门可罗雀。不过现代人又多了个离开的理由,因为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怨天尤人,对生活完全失去热情。他们把自己的无能和无力隐藏在对世界的抱怨中,还想传染给别人。对世界不满的人带来的最大问题是,使别人的人生也充满不满。
  他们总是埋怨周围的环境,总是力图去改变。但是,就算环境改变,想法若是一成不变,那他们的未来还是一片黑暗。环境总是会变,他们幸福的天平也就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左右摇摆。
  倘若自己已经能认识到问题并打算改正,那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给予帮助。而那些缺乏勇气和决心去改变的人,就算别人拿出优秀的办法,开出治病良方也无济于事。因为帮助这个礼物无法送给没有准备好接受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