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 下载:2010年的最后一堂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0:54:51

2010年的最后一堂课

 


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上本学期最后一堂课。
最后一堂课照例是茶话会,张老师买了很多东西招待我们,还有抽奖环节。昨天也一样,我和开玮一进门就发现桌上堆满东西,先来的同学已经坐在桌边了。在座的有些是旧相识,也有新面孔。刚坐下,下一届的师弟递来给张老师的贺卡,我也很开心地把名签上了。
看人都来得差不多了,我们开始了抽奖环节。我首先就中了一张戏票,价值不菲,心里乐开了花。后面的书啊、CD啊、挂历啊就再没那么好运了。其他中奖的人拿到奖品都很开心,欢笑不断,屋子里其乐融融。
最后一次不讲书,张老师笑着戏解2010年网络流行词“给力”和“神马都是浮云”。“给力”源自《易经》中涣卦初爻“用拯马壮吉”,由否卦变化而来。神马也是用乾阳之象,原来是有真实内容的,只因现在人弄虚作假,都成浮云了(本人不懂《易经》,听得云里雾里)。张老师说流行语中含时代信息,非偶然出现,应予以注意。又举加拿大一作家的话说,文化创作有春夏秋冬之分,春季的英雄史诗,到了冬季就成了滑稽反讽,娱乐至死。张老师举例说,以前有《西游记》,现在就成《大话西游》了。
张老师讲完,便到了自由提问的时间。座中有个出版社工作的高个青年人,对佛学研究已经几年,先跟张老师聊起来了。他说到止观,张老师提出观而不观,高个青年说:“您的观而不观也是一种观吧。”张老师说道:“我的东西也许没法装进你的话里。”高个青年又说道,可以用牟宗三为拐杖来往上走,了解中国哲学。张老师笑说:还不如用阳明作拐杖。阳明是儒家最后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再往后的曾国藩、戴震等,学问虽然很好,开创性却减少了。又聊到张伯端,张老师说张伯端的禅宗程度很高,不过很难向群众推广,能向群众推广的是宋明理学。又提到朱熹晚年亦看《参同契》,并作注。
张老师说:西方哲学也并非大家理解得那样,只是些概念、名相,现在一些搞哲学的教授换到古希腊就是智者,也就是苏格拉底要竭力反对的人。孔子也不是说要搞一个儒家学说出来才做那些学问的,孔子是应对时代,然后又关心老百姓的命运才提出那些说法的。古代流传的典籍保存下来,丢掉太可惜,所以孔子才对那些典籍进行整理,而所有这一切发展到后来就成为儒家学说了。孔子思想其实有道家成分,他修行到的程度,除了颜回能了解得多一点,其他人了解的只是一部分。
又说:大部分人的一生不出三秒钟就可以概括,有些人你要和他相处两三天才能了解他,有些人程度高一些则要几年,才能看清他的面目,再有些人你跟他学一辈子,你还不明白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我的师弟谢诚问道:“释永信出了一道题,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张老师笑答:“一归于钱。”众人笑,张老师接着说:“这个问题要看对谁。一般可以把它当一个话头来参。”
我也争着提了个问题:“古代有些很厉害的人能预见刀兵之象,你觉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张老师答道:“预见刀兵之象看上去很难,但这样的人不算很厉害。”我不禁疑问道:“这样可以趋利避害,不算厉害吗?”张老师说道:“厉害的东西不在这里,你去看看庄子的《人间世》好了,颜回一开始也是心怀大志,要救国利民,碰到孔子一问,把他的最厉害的东西在孔子面前一试,都不行。后面孔子说的那些话才是最要紧的。”《人间世》也读过,不甚在意,今日老师一提,似有所悟。
我又接着问现在年轻人如何往上走的问题,并拿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作譬喻。张老师说道:“金庸的小说是成长小说,我写的每篇东西差不多也是成长小说。你看看《钱钟书传》中钱钟书是怎么成长的。”我忍不住说道:“钱钟书先天条件太好了,父亲是大学问家,还有个极疼爱他的伯父。”张老师答道:“你这就是在预先为以后的失败找借口了。钱钟书有他的缘,你有你的缘,你只要把你蕴含着的才华施展出来就行了,再说你不一定要去做学问啊。”
张老师说:一个人对于社会多少都会有些不满的。现代社会各种宣传把人的欲望吊起来,但是却很难让人们实现。人在这一过程中难免有此不满、怨恨。经常阅读孔子、柏拉图这些人可以让你对自己、对社会了解得更透彻一些。古典著作讲得是古代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我们了解现在才能理解古代,知道那些古典著作所讲述的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生活。由此我们就能化掉自己的一些嗔恨,每天化掉一点,就能趋向一个更高的程度。你像这样每天花工夫慢慢到达一定境界后,会发现前面早已有很多人,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人的一生其实很短,做不成什么事情,看不了几本书,一会儿就过去了。
张老师接着说道:《易经》上说万物消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逃不过消息。功不唐捐,一样学问如果真有内在的东西,到达一定程度,一般会由隐走向显,时机正对的话,历史上会有一两百年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不过等它显出来以后,也就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我们的时代,然后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座中有人问道:“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您用个象给我们概括一下吧。”张老师尚在思索,有人抢答道:“神马都是浮云。”众人大笑。
出版社工作的另一个矮个青年说,他平时因为工作就是和书打交道,自己好几年没好好看过一本书了,但张老师的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张老师问:“看下来怎么样?”矮个青年道:“看得很高兴。”张老师笑道:“呵呵,我也很高兴,我高兴的就是你们高兴。”这让我想起了张老师书中曾写到过的一句话:你开心了,我就开心了,于是大家一起开心了。张老师接着说道:“我写这本书就是要让非专业的人也能看,书中的话我都是想过的。”
四点多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卓越送的书到了。不得已提前离开,临去时,见张老师依然带着他那惯有的笑容,和大家说着话。

以下由淹然兄补充:

【補充】張老師說道“神馬都是浮云”此象的出處在儒家(“浮云”出自《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而字面乃道家。相反,“給力”來自道家,字面為儒家。“神馬都是浮云”乃名實之辯,無神馬之實,有神馬之名,不過是圖個口滑嘴快罷了,所謂“娛樂至死”。其實大家不是真的看開,只是看開一小會兒。

提及的“文學之春夏秋冬”來自弗萊的《批評的解剖》。

張老師還提到他認為T•S•艾略特最好的三部作品,即《荒原》《四個四重奏》《空心人》,第一部是其成名作,后兩部更好,特別指出《空心人》的結尾有深意:“就這樣世界終結/就這樣世界終結/就這樣世界終結/不發轟然巨響而只嗚咽。”

那句話,我記得張老師是這么說的:“我喜歡你們喜歡。”當下感動。

【補充】“給力”語出日本動漫《西遊記——旅程的終點》,師徒三人歷經磨難到達天竺後,卻發現所謂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書“天竺”二字。弄得師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無抱怨地說:“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