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英文:重大因素齐聚 下周市场三大看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17:50
摘要 【提要】:1月14日央行在2011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A股市场将迎来新年中的第一个考验;1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将对美国展开正式国事访问,这将是一场吸引全球关注目光的首脑峰会;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1年国家统计局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根据日程表安排,2010年12月的经济数据和全年经济数据将于本月20日发布(即下周四)……

  ==本文导读==

  重大因素齐聚 下周进入数据敏感期

  一、存准再调 A股迎新年首考:

  存准再次上调过后 A股将如何面对新年首次考验?

  利空突现 下周股市或低开走高

  二、中美竞合之战略机遇:

  中美竞合之战略机遇:汇率决定A股高度

  人民币升值势如破竹 考验大盘“本能”反应

  三、经济数据能否成行情拐点:

  积极“冬播” 经济数据或成行情拐点

  银行地产股难兄难弟:调控大棒PK历史大底

 

  重大因素齐聚 下周进入数据敏感期

  周五多个利空传来,一个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举措,这无疑加大了近期加息的预期;二是近期泰国韩国相继宣布加息,也为我国再次加息火上浇油;三是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部署八方面工作重点的首位就是扩大直接融资。于是,大盘出现低开低走的单边下跌行情。

  从地产和银行板块走势观察,可以说非常抗跌,不少品种还逆市走强。像地产龙头万科上涨1.23%,云南城投稳健盘升涨3.29%;华远地产更是异军突起,大涨6.97%,成交额放大7倍。银行股也相对稳健,在涨幅较大的品种如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回调的背景下,四大银行股非常抗跌,工商银行也小涨一分。

  这种二八转换我感觉要持续一段时间,从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走势看,目前调整依然没有到位的迹象。

  下周多个重大因素齐聚,一个是下周四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10年重要经济数据,二是1月期指主力合约交割等,目前大盘又处在三角形整理末端的位置,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段。(华西都市报)

  存准再次上调过后 A股将如何面对新年首次考验?

  面对1月14日央行在2011年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A股市场将迎来新年中的第一个考验。当去年四季度以来流动性总闸门不断收紧之后,下周乃至春节长假之前的中国股市,将在存准、利率连续上调后如何运行?

  14日晚间,中国央行再次上调存准的消息不仅受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更是立即让之前一直坚挺的海外市场出现了一丝波动的迹象: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回调,欧美股市也相继出现下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央行此举对股市的影响属于负面需要消化,但不会改变市场基础及根本。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上调存准在短时间内可能将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此举同时也在预期之中,所以市场可能也并不会产生过度的负面反应。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存款准备金率在2011年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而这种持续上调的预期,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机构人士对此次存准上调并没有表现得“惊慌失措”。大成基金的观点认为,短期内通胀形势已使紧缩流动性渐成全球央行的首选议题,因此此次上调存准并不突然。

  而从去年以来上调存准后市场的表现看,市场似乎不必为此次上调存准太过担心,市场在2010年11月、12月3次上调存准后维持震荡走势。再加上市场中的最“坏”预期——存准与利率同时上调并未出现,因此接受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上调存准短期内将不致大盘出现过度反应。

  从中长期影响看,流动性的紧缩可能将对国内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汇丰中国区证券策略主管孙瑜认为,逐渐收紧的货币政策或将对企业盈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新增贷款增速下降过快,人们对于企业盈利增长的预期就不能过于乐观。而长江证券资深分析师苏雪晶也表示,如果未来持续加息和上调存准的预期明确存在,资本市场将一直面临较大的资金面压力。

  从市场反应上看,2010年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每日成交金额已经不断萎缩,2010年12月底A股市场成交最低迷的一天,两市总成交金额还不到1500亿元,仅为2010年10月市场最为活跃时的1/3不到。

  也有人士表现出了另外一些积极观点。广发证券的策略研究团队发布的报告称,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加快有助缓解通胀,由此带来的外部流动性可以弥补内部流动性的减弱,另外去年年末加息后投资者情绪已经得到改善,而2010年12月PMI指数的回落也降低了对经济过热和出台过度紧缩政策的担忧。

  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王庆表示,此前央行已经于2010年年末加息,这比在2011年年初加息具有更大的收紧效应,这不仅显示了政府控制通胀的强烈决心也包括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信心。(新华网 杨毅沉 桑彤)

  利空突现 下周股市或低开走高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证券界人士就此发表了对市场影响的看法。

  14日上证指数报收2791.34点,跌36.37点,跌幅1.29%,成交916.3亿元;深成指报收12294.2点,跌129.17点,跌幅1.04%。

  从盘面上看两市共有299只个股上涨,1644只个股下跌,涨跌比为1:5.5,个股呈现普跌局面。非ST类涨停个股5家,其中受益业绩预增和重组等突发利好刺激而涨停的个股占到其中4家;反观跌幅榜,跌停个股同样为5家,成交极其清淡,整体盘面较弱。

  专家观点

  市场对上调准备金率有预期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次主要是针对外汇储备占比增长较快的原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年前或还有动作。

  目前A股市场弱势震荡,面对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影响,李迅雷认为短期可能震荡向下,上半年在通胀压力下维持震荡格局。

  渤海证券程文卫: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收缩信贷,短期股市难有突破。目前股市向上希望不大,难有大突破。

  信达证券吕立新: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意料之中的,并且他预测存款准备金率短时间内将上调到20%。春节期间加息的概率或达到六成。对今年二季度前的股票市场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股市从年初至二季度末都不会存在什么机会,建议股民减少操作,而当CPI回落至正常水平时就是进场的信号。

  西南证券张刚: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控制通胀,市场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股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他表示,上调准备金率对股市整体影响有限,下周初大盘将低开后维持震荡,后半周市场有望迎来一波反弹,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消费板块。

  信达证券刘景德:下周将公布2010年12月经济数据,央行选择此时上调准备金率,可以预见CPI等经济数据仍将高企。在谈到对股市的影响时,刘景德认为,市场对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已有预期,本周市场下跌走势已经对此消息进行了提前反应,预计下周股市低开后震荡走高。

  技术解盘

  关注2783点和半年线支撑

  本周指数收出一根带上下影线的小阴线。周沪指量能继续维持在低量的水平。

  技术上来看,短期大盘跌破5日线,空头再度占据优势,2700~2720、2750一带是大盘的强支撑位。从中证500指数来看,日前已经跌至上月底的4700点低位,一旦不能快速收复,则将考验年线4580点一带的支撑,因此后期中小盘个股的杀跌风险还未真正释放完毕。中期依旧被30日线牢牢压制,并且有拐头向下的趋势,另外,从KDJK值死叉后逐步向50下方迈进,杀跌盘还未结束。

  继续关注2783点和半年线支撑,以及2830点和2850点压力。

  市场动向

  估值“洼地”再挖坑

  周五行情大起大落的规律仍没被打破,大量个股下跌。而在跌幅榜前面,有色、煤炭个股频频现身。对此,本报记者在收盘后采访了业内资深人士。

  市场:估值洼地遭遇大跌

  本报记者粗略统计,周五大跌的有色煤炭股市盈率比起市场上其他题材个股,估值并不太高。周五大跌达9.37%的恒源煤电截至收盘时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6.9倍,跌幅为8.43%的盘江股份截至周五收盘时的动态市盈率为24.2倍,有色金属板块跌幅最大的个股江西铜业的市盈率为29.5倍。广州资深投资人士刘先生周五表示,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这些个股大跌是难以理解的,但目前市场的投机气氛太浓,只要大盘大幅下挫,估值洼地也不会幸免。

  业内:涨幅过大回调正常

  但对于周五部分有色与煤炭个股下跌,业内资深人士——北京安翔泰投资总经理黄河愿则认为,周五下跌幅度较大个股虽然估值较低,但在前一段时间涨幅已经较大,部分资金获利丰厚,因此在大盘方向选择还没最后定下来之前,选择获利出场或是最好方式。

  本报记者粗略统计,恒源煤电从2010年的9月29日最低价28.83元计算,到2010年11月11日的最高股价56.25元,涨幅高达95.1%;盘江股份从2010年9月30日的最低股价19.7元计算,到2011年1月7日的最高股价36.35元,涨幅也高达84.5%。

  同时,黄河愿表示,国际基本金属近日高位回吐,也是周五有色金属下跌的原因之一。记者获悉,市场关于资源税的传言又起,也使得部分资金选择回避。

  策略:调整持仓比例

  黄河愿建议投资者,在春节之前大盘要大涨很难,因此投资者最好的策略就是多看少动,对于部分已经获利的个股,要选择减仓,毕竟目前大盘是选择向上突破,还是选择向下探底都不明朗。(广州日报 段郴群)

  中美竞合之战略机遇:汇率决定A股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对内颠覆了国家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政府直接干预成为常态。因各国都试图抢占先机,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国际经济竞争常表现为国家意志的较量。早在2009年,欧亚集团就警告“不管你是一家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还是一个证券投资者,你都无法忽视今年的政治及其风险对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决定谁是赢家,谁是败者。”去年年中,欧亚集团进一步认为,世界面临新的失序危机,经济低迷正重塑全球化,全球已形成国家控制经济活动的一场运动,并将影响到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世界正处于激烈动荡之中,中外股市联动性越来越高。君不见,航母、军演、炮战、南海……全球重大冲突无不环绕中国周边。其中,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就是国内资本市场与美元走向的紧密联动。为尽快摆脱金融危机,达到主动、精准、定向的宏观调控效果,中国政府出手频繁,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必须顺政策周期提前布局。

  最大变数为美元

  A股首当其冲

  金融危机下,美元不仅没有衰落、崩溃,相反,其霸权地位反而更加稳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不但没有抛售以美国国债为代表的美元资产,反而加速购买。截至2009年底,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比例依然高达64%,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美元占65%以上,包括人民币在内,全球至今仍有68个国家主权货币直接或变相与美元挂钩。美元正在引领、甚至主导全球包括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主题,并日趋强化。

  随着后危机时期来临,美国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转型可简单归纳为“出口导向”、“推动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通过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工程等领域技术革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美元无疑是美国谋求摆脱危机、实施经济转型的最佳工具选择。虽然美国在“一次量宽”时侧重盘活银行体系,但当前美国房地产业形势仍然严峻,为创造新需求,目前美国重回危机爆发后的财政、货币二次双宽松局面,甚至不排除QE3,全世界分成以美国为代表的“大放水”和以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为主的“大回收”两大阵营。

  美元强弱牵引全球资本市场走向。美元量化宽松的国际影响传导,一是促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新兴经济体输入性通涨;二是由于热钱流入,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导致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化,中国无疑首当其冲。从历史上看, 近几年美元一直左右国际资本市场走势。从2006年元月始,美联储一直降息,美元指数从91.1跌到2008年初的70.698,美元泛滥,全球股市激升;至金融海啸发生,国际热钱基于避险需要回流,美元指数从70.698重回89.624,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到了2009年3月18日,随着美国祭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从89.624又回跌到74.17,促成前年全球股市暴涨,其间A股成暴涨暴跌佐证。

  由于美联储无限制“创造”美元,其他国家则被动作出调整。中国贸易顺差大多来自美国,人民币实质上也仍盯住美元,因而压力更大。当前全球的再平衡与中国的再平衡,正催生全球化的新阶段,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资本配置和技术流入主要地区。与其说中国面临新的国际政经压力,不如说国外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中国需要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与其说欧美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不如说各国均在争夺复苏成长空间,抢占技术革命突破新成果和未来制高点;与其说针对的是人民币实际升值进度,不如说是看谁发展模式方向正确,转型快慢,以求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人民币汇率不仅已成中美交锋核心问题,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究其实质,汇率只是国家间竞争的工具和表象,而非本源。

  中国政策

  着力维护经济健康成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分别作用于结构和总量,才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由于国内财政政策一直处于“积极”状态,对资本市场而言,寻找变量、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方向更为重要。

  首先,“稳健”是一种政策取向的趋势与选择,通常代表着定位适中、力度适度、时机适时,诸多工具运用要综合平衡。政策目前只是开始相对“收紧”,尚未“紧缩”,目的在于维护宏观经济的平衡性和整体健康,因此向常态回归的节奏可快可慢,步子可大可小,方向也是可进可退。

  其次,在政策操作上,通过“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加强流动性管理,因而信贷规模控制与“窗口指导”仍是主要调控工具。数量调控,如提高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仍将是接下来货币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加息并非当前政策首选。同时,保持稳健和回归常态,只是回归常态的“宽”。近10年来,国内极速货币化,“常态”只是在“宽”和“极宽”之间腾挪,绝不是意味着2003年以来的货币口径的“宽严”尺度的逆转。

  第三,与以往不同,明年货币政策当务之急是要迎接国际竞争与挑战。虽然国际性的“二次探底”远去,但当前问题的关键转向增长能否持续。紧缩目标并不仅针对通货膨胀,还要“针对系统性风险”,着重维护宏观经济的平衡性和整体健康。

  最后,从历史上看,当货币政策定位于“稳健”的时候,在实际操作中却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加速增长,稳健常同适度宽松划等号。仅以年前来看,虽然市场一直以“从紧”引导,但当5月份欧债危机加剧以致担忧国内经济“二次探底”时,央行3季度在公开市场加上外汇占款净头寸增加1.9万亿元, 11月中旬以来的近四周央行已净投放2300亿元货币,今年的货币投放在向常态回归已成大势所趋,预计政策仍是相机行事,不会一味紧缩。

  机遇:中国迈向新国际化

  金融危机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出口、美国消费及澳、巴资源供给的“黄金三角循环”经济模式。中国以前维持快速经济增长的战略已不再适用,但逆全球化进程触发了吗?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中央高瞻远瞩,指出我国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的首要任务仍是要牢牢抓住并用好这一关键时期。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言“发展仍是硬道理,合作、和平是主流”。

  中国改革开放正迎来新思维。年前先后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显示:中国迈向新国际化的路径,正从谋求利益分享转向谋求规则制定,构建新体系,转向谋求国际管理权,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从极力扩大对外出口,转向对外出口和进口并重。明年尤其要扩大进口,从千方百计招商引资转向引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尤其要“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中国发展战略的唯一路径,资本市场也将随之走向国际化,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和上海国际板建设的加速,以及人民币对外投资试点,正是上述路径的体现。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价格浮动化、市场化。

  人民币升值

  将是政策最大变量

  在国内政策趋稳下,人民币对外升值将是未来最有可能的政策变量。从可行性上,由于全球经济温和复苏,方向不会逆转,但出口强力回升已成过去式,今年再度超预期增长概率不大。目前国内经济成长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物价上涨幅度能否可控,通胀已经替换外部需求,上升为中国经济潜在的首要威胁,甚至对社会稳定构成挑战。国内通胀既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国际输入等传统原因,也有经济结构错配、垄断与行政管制以及节能减排等因素。即使通胀容忍度提升至4%,即使采取行政手段管制,即使重新修订CPI权重构成后公布的CPI数字不会很高,但通胀已由预期成为现实,问题依然显性化、长期化,对通胀幅度、走向、是全面通胀还是局部通胀、能否可控的忧虑将成明年扰动经济发展和股市行情的最大不确定性。

  不管是一次性重新升值,还是加快分步到位,可以确信,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将是大概率事件。从历史经验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3%。虽然央行连续加息8次,提高准备金率19次,但同期上证综指升幅162.95%。从美国一次量宽成效看,一次量宽实施18个月后,美元指数下跌16.8%,金油糖铜大幅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08%,深成指上涨153%。从股市的资金层面来看,国内流动性供给有二个主要来源:一是央行的主动投放;二是被动的外部资金流入,表现为外汇占款,即通常所说的热钱。而从需求方来看,满足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一般为4-5万亿元,中国经济的常规稳定状态使实体经济流动性需求基本稳定。因此人民币汇改将是国内资金供应的核心变量,并因此激发现有资金存量向股市转化,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将会从根本上逆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将成决定国内股市趋势的主要矛盾方面。

  2011年,随着人民币汇改与升值已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内在需要。伴之以美国复苏趋势越来越明朗、强烈,我们预测今年A股将是牛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将决定A股市场高度。(证券时报网 朱圣春 胡宇)

  人民币升值势如破竹 考验大盘“本能”反应

  本周大盘走势一波三折,大盘指数在人民币汇率“破6.6”后反而出现震荡,甚至一度出现所有23个行业全部“低空盘旋”的局面。这说明人民币长期大幅升值将加大我国经济转型压力,对大盘的影响相对微妙。但从投资策略的角度出发,未来航空、地产两大行业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谨慎关注。

  市场“本能”反应微妙

  我们认为,从人民币升值后的市场“本能”来看,人民币偏离与内外部均衡相一致的汇率水平将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但人民币升值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对市场影响相对微妙,因此大盘出现一定程度的震荡所属正常。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汇率低估,则出口竞争力加强,导致大量贸易顺差,外汇占款增加,市场对本币的升值预期加大,从而刺激短期套利资金流入,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但由于加息将鼓励资本流入,因而运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被削弱。而要缓解内外矛盾,实现人民币的合理升值,我国需从经济发展结构这个根本问题下手,扩大内需以消化过剩产能,从而降低出口占比,使内外需求更协调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继而从根源上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约为5亿,其中在乡镇和城里打工的约有2.5亿,农业生产所需约1.7亿,剩余可以供应到城市中的农民工不足1亿。可见,原来长期依靠无限量供应的廉价劳动力获取高额投资回报、促进出口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面临拐点。人民币“破6.6”后市场反应微妙,无疑是对经济转型和升值压力的双重反应。

  航空、地产或破茧而出

  航空运输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进行购买飞机,当人民币升值时,航空公司的美元负债若以人民币计价则减少,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可以实现当期汇兑收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债务减少其实可以降低行业的杠杆率,改善资本结构。从数据上看,我们预计2010年12月民航全行业各项指标均较2009年12月有大幅度提升,同比11月也有显著回升,行业重新回到了高景气的轨道之中。航空板块面临人民币升值和景气程度提升双重动力,可给予适当关注。

  同时,人民币升值对于地产行业也是长期利好。人民币升值将会再次提升房屋的资本属性。在中国现在居民投资渠道较少的情况下,房屋的资本属性一直高于商品属性。鉴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估值偏低,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谨慎配置。(上海证券 彭蕴亮)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