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桑叶茶的制作方法:证券市场周刊文章页-轮回中的资本充足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7:12
  • 轮回中的资本充足率
  • 2011-1-8    文章来源于《证券市场周刊》证券市场周刊订阅
  • 数千亿元融资之后,银行的资本充足仍存忧,现有经营模式下风险加权资产的自然增长足以在两三年内耗尽本轮融资,而未来更多的因素也将左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节约的转型依旧远水不解近渴。
  •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 叶兰娣】如果认为本轮大规模融资之后,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大错特错。

    事实上,一个新的轮回才刚刚开始。

    2006、2007年以来,中国银行业通过政府剥离不良贷款、注资、引进战投、IPO等积攒起来的强大资本,在一场信贷狂欢之后消失殆尽。

    2009年,9.6万亿元逾30%的贷款增长;2010年,8万亿元依然是超常规的规模,2011年市场普遍预期在7万至7.5万亿元。

    如此超高速的信贷增长,为本轮融资能支撑中国银行未来业几年的增长打上一个问号。

    即将卸任的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不忘警告中国银行业,“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因贷款扩张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一位银监会官员也私下对记者表示,不转变经营方式,中国银行业根本无法走出“扩张-融资-扩张-再融资”的轮回。

    2010年,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建设银行(601939.SH,0939.HK)、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和交通银行(601328.SH,3328.HK)五大行合计融资逾3500亿元。

    如果算上将于2011年完成的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260亿元配股和华夏银行(600015.SH)208亿元定向增发,16家上市银行本轮融资规模将超过5400亿元。

    2010年,作为银行“融资年”已经过去,喧哗尽散之后,需要审视的是,通过融资中国银行业真的建立起了强大的资本实力了吗?

    现有融资难以支持长期发展

    对于中国银行业资本消耗的惊人速度,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行长马蔚华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

    “2009年,中国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其中,居民户短期贷款7570亿元、居民户中长期贷款1.7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性贷款6.68万亿元、票据融资4563亿元。分别按照100%、50%、100%和20%的风险权重和11%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简单匡算,则2009年银行业共消耗了高达8400亿元的资本。”

    而2009年全年,中国银行业创造的净利润总额才6684亿元。

    马蔚华称,如果假定2010-2014年5年内银行信贷投放增速保持年均17%,则风险资产将增加40万亿元,按11%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共需增加资本占用4.4万亿元;再以银行业2009年税后利润6600亿元为基数、年均增长12%计,则5年可实现税后利润4.7万亿元,如按50%利润留成作为内生资本补充,则仍将出现约2万亿元的资本缺口。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对资本的惊人消耗业界并不陌生,乃至许多市场人士戏称银行业为“资本杀手”。

    据华泰证券测算,在8%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下,保持30%的分红率以及1%的ROA水平,银行不依靠外部融资,能够长期维持的风险资产增速最高为17%。如果为了应对超额资本的考虑而将资本充足率底限目标设为9%,则能够长期维持的最高增速仅为15%。而这显然低于大部分上市银行的长期发展目标。

    如果一家银行目前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目标底限设定为8%,分红比例设为20%(事实上很多大行分红比例都在40%以上),风险加权资产(RWA)年均增速为30%,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RoRWA)为1.2%。那么,仅经过1.6年,该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下降至8%以下,而必须进行融资。

    更多因素左右资本充足率

    通常认为,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已经超越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新监管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国际监管潮流,而现实是,《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并非没有影响。

    银行的资本可以理解为银行经营业务所需的自有资金,正如商业银行给房地产商发放贷款时会要求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例需达到35%。归根到底,办银行需要本钱,有多少本钱,能做多大生意,天经地义。

     

 

一位银监会官员表示,像长期次级债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不能反映商业银行真实的自有资金比例,将债务计入资本本身是一件颇为荒唐的事情。《巴塞尔协议Ⅲ》中资本监管的核心在于提高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包括银监会官员和一些银行业分析师均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以普通股为主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更有意义,而附属资本纳入资本范畴主要因其筹集相对容易,对于上市银行来说通过次级债补充并不难。

对于银行资本的质量,《巴塞尔协议Ⅲ》提出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指标,该指标剔除了原先计入银行核心资本的商誉、递延税收资产以及部分少数股东权益等难以真正用于抵御风险的资本。对于中国银行业,主要是需要剔除核心资本中的递延税收资产。

根据瑞银证券的测算,考虑2012年底前实行《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核心一级资本的相关剔除要求,预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届时需要剔除核心资本中的递延税收资产分别为186.96亿元、107.90亿元、247.74亿元、196.59亿元和58.21亿元。

情况远难乐观,平台贷款风险权重的重新认定、2.5%拨贷比的实施以及未来可能的不良贷款率回升,都将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构成威胁。

据瑞银证券的测算,按照商业银行公布的2010年三季末的核心资本数据,如果按2.5%拨贷比计提拨备,则五大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下降最多34BP,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则将下降67BP、43BP和36BP。

银监会日前发布的对平台贷款风险分类的调整也对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带来影响。

据交银国际测算,按照新的风险权重,披露平台贷款现金流四分类数据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2010年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下降33BP、48BP、4BP和38BP。以整个银行业7.66万亿元平台贷款规模,按全覆盖、基本覆盖、本覆盖、无覆盖分别占65%、13%、12%、10%测算,则预计2010年末中国银行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从9.5%下降至8.94%。

融资数千亿元建立起来的银行资本并非固若金汤,除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的自然消耗,它还随时受到种种可能的监管收紧措施左右。

转型难以短期内完成

许多业内人士都指出,要解决中国银行业扩张融资的恶性循环问题,必须要转变经营方式,加强资本约束和内生资本补充,走向一条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而国际上也有可资借鉴的案例,资料显示,德意志银行、恒生银行(00011.HK)、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和英国劳埃德银行等众多国际先进银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曾经历了一段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而后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转型,纷纷走上了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麦肯锡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对银行业来说,减少资本“浪费”和发展“轻资本”的商业模式这两项对提高资本充足率非常必要。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目前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我们仍然不断看到许多银行缺乏资本约束的投资行为,而信贷规模增长也依然是银行业发展的主题。

“轻资本”的商业模式对银行来说,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本消耗较少的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但是,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一个公开场合所言,以建设银行为例,这几年的中间业务增长速度已经令人震惊,目前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20%以上。他表示,国外同行许多中间业务收入都来自衍生产品,而中国银行业又不能走这条路。可见,对许多银行来说,未来中间业务收入可增长的空间并非无限。

而一些银行业人士也指出,银行业要完成转型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在目前中国经济依然80%以上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情况下,指望银行业减少利息收入比重而增加非息收入并不现实。而且,在利率和汇率并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许多产品银行并无法涉及,因而利息收入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国际上许多银行转型的过程也是基于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放开了银行存贷款利率限制,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同时对银行实施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在此背景下,恒生银行迅速调整传统经营模式,实施集约化经营。在2003-2008年间,恒生银行在未进行融资扩股,资本净额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6%的情况下,总资产规模和一般性贷款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接近9%和8%,年平均ROE和ROA分别达28.96%和2.12%。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即便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在开始,但完成真正的转型依然是一个更长期的命题,而近在眼前的两三年,资本轮回的魔咒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