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弹出ie浏览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1:45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校刊社 刘学侠】 


一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及其中内含技术参数的多寡,传统上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类:主要靠投入增加就是粗放(或外延)型增长,主要靠效率增加就是集约(或内涵)型增长。但无论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们在对待环境处理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只被作为一个提供资源、容纳生产废弃物的载体,未被纳入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体系[1]。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的,粗放(或外延)型经济增长特征还相当突出。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3年高达42.7%,大大高于美、德、法等国20%左右的水平[2]。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也存在同样粗放的问题。

  高投入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结果是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2003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为世界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的4%[3-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这一比例是明显不科学的。
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高污染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建立在对环境的透支基础上的。全国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26条,重度污染的11条,中度污染的28条①;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堆存6亿多吨,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 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由于污染速度加快,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迅速下降,经济、社会及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必然是低效率的增长。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以单位GDP产出能耗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日本为1,则意大利为1.33,法国、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而我国却高达11.5。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3-2]。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但一些地方却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省级以下开发区征地后的土地闲置率高达40%以上。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源于资源能源的不循环。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这种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危机愈发突出。第二种是“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部分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有16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 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4]。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随之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仅仅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不够的,而必须向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  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按照2020年我国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应当是7%。国际发展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35万亿—36万亿元,人口14.5亿—14.9亿人,煤炭能源消耗22亿吨,按传统发展模式计算,环境负荷是2000年的3.6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而循环经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可以充分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牧童经济”而言的。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指出,“牧童经济”是一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他形象地比喻说,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它就像一个可以由牧羊人任意放牧的草场,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大量地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弃置到空气、水系、土壤、植被这类被当作地球“阴沟”或“垃圾箱”的地方[5-1]。而循环经济,就是指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运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两低一高”,即“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倡导“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要求对污染和废物产生的源头进行预防和全过程治理,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

  在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如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末把工厂当做试验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生产原料,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根据资料统计,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20多年时间内,总的投资额为7 500万美元,到2001年初,总共获利1.6亿美元,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产生效益,达1 000万美元[5-2]。生态工业园区在奥地利、瑞典、爱尔兰、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来,德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使GDP在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近75%。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近年来,通过实践,我国初步探索出的“3+1”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个环节。所谓“小循环”,就是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产品和服务中资源和能源的投入量,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物产生量的最小化。“中循环”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组织生产,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排放物用做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尽可能做到污染零排放。“大循环”就是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建立废物分类回收体系,注重一、二、三产业间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总体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最终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三  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和潜力极其巨大,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它的公益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实施难度很大,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乃至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能有重大的创新和转变。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统筹规划,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产业转型、老工业基地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的调整和改造。当前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促进增长方式和需求结构的转变,使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二是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带动农业发展。三是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增长的转变。要加快建立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国家对能源资源技术开发资金和人力投入,加紧研究开发影响未来能源资源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力量增强能源资源节约能力。四是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转变。因此,制定和实行包括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内的一系列新经济政策,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如今,美国所生产钢的58%是来自废旧钢材的回收利用,铝罐的循环利用率为63%,日本的铝罐循环利用率更是高达79%。

  第二,加快立法工作。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做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目前应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和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实行消费拉动、政府采购、政策激励,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循环经济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人们生产与生活观念和方式的创新。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倡导环保型生产、生活模式。要使全社会真正树立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普及型的理论宣讲、大量的统计数据、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范例,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治理污染、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使用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难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政府拥有过多的资源配置权,转变增长方式的惟一出路在于政府转型,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动力机制,政府的经济职能应该定位于: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微观干预。要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向循环型的转变,政府必须及时调整自身职能,继续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真正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的阶段,必须依靠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政府可利用制度安排、税收政策、绿色采购和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资源、加强环保建设。同时,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以往单纯看重经济成就,而不考虑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以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为基础,从经济效益中扣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社会成本,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考核,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迫切。绿色核算应该成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

  第五,加大技术开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循环经济有四大特征: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在生产企业内部进行污染物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全面回收,循环使用;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它的最终要求是使利用再生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这些都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支持。我国目前应着重发展以下5种循环技术:尽可能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的技术,产品长期使用的技术,循环再生利用的技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排出的技术,生产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积极推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在循环技术开发方面的协作,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促进有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尽快突破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制约。

[参考文献]

[1] 焦必方.环保型经济增长——21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10.
[2] 郭永利,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5,(23):36.
[3] 马   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理论动态,2004,(1628):26[-1],25[-2].
[4] 经济日报评论员.着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五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N].经济日报,2005-07-08(1).
[5] 南   焱.循环经济破解发展瓶颈[J].财经界,2005,(1):14[-1],15[-2].
[6] 吴敬琏.政府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出路[J].江南论坛,2004,(12):5. 
      
① 根据水中主要污染指标石油类、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多少,水质污染的状况分为严重污染、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

[作者简介] 

  刘学侠(1966-),男,山东济阳人,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校刊社副编审。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