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pvc鱼缸上过滤器:立体解读<<让子弹飞>>【转】很强大,你看懂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35:56

立体解读<<让子弹飞>>

 

一.马拉列车:有人说马拉列车是在暗讽我们当今的国家制度,虽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经济火车,走在市场经济的铁轨上,可是实际上跟以前的马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靠一群无脑的劳动力在前面拉着,主要是暗讽我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可是经济结构却和真正的西洋火车有着天壤之别,一旦一颗子弹打穿了马和车之间的链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恳恳拉车的劳动力,过不了多久,火车就将摔得灰飞烟灭,这是姜文的第一个隐喻,也正是点中了时下我们中国最热门的话题和最主要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虽然列史上的确曾记载过马拉火车的事迹,但这个搞笑的画面更像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马克思前作引导,列宁后作辅垫,暗示“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一副很荒谬的组合。

 

二.马邦德说:“我马某走南闯北,靠的就是能文能武,与众不同,不光吃喝玩乐,更要雪月风花。”又鄙视刘邦、项羽之枭雄,更要求诗中有风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儿要有驴。。。从一出场,马邦德像是一个在枭雄之上的豪情英雄,既溶解于凡尘俗世,亦凌驾于庸碌之上,该当婊子时比婊子还婊子,需立牌坊时响彻云霄,可谓抱负一身,不过,被张麻子劫持列车后所透露的买官背后的真正意图,以及后面成为张麻子的狗头军师,就可以看出其实,马邦德只是一个稍有头脑的投机份子罢了,这好比当今那些在电视机前淘淘不绝、造福百姓的官员的表面誓言一样虚无缥缈、俗不可耐。马邦德对于革命派说:步子拉大了,容易扯着蛋。这不是幽默,而是对于暴力革命的一种警示。但是跟那些死板的护卫和那个只会拍马屁的汤师爷相比,马邦德和县长夫人却都安然无恙的暂时活了下来,这也说明,至少,他们比现实中的那些被愚味的无脑愤青的下场要好得多。

 

三.马邦德的带兵护卫所说的:“我们铁血十八星陆军,护送县长安全上任,我们---不吃饭!”,几分钟后死于非命、一起被下了火锅,马邦德却说:“他们欺难霸女、死有余辜”。丢车保帅---官场所有的人都会在最后的关头玩这着狠棋,当今那些民愤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大部分都是副职顶罪,真正犯罪的却依然逍遥法外、自由自在,不同的只是副职位置上的名字(也就是影片中的那顶帽子)更换而已,一切照旧,如此轮回。可惜那些被称为车的人却一直都以为自己就是个帅,实际上连根葱都算不上。正如有人说: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生活的主角,却不料总是成为别人的配角。

 

四.张麻子向马邦德定闹钟要钱时,马邦德说:“没钱,但是上任就有钱,然后说:原来有二十万,然后买官了,买官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一年能赚一倍,半年也可以,手气好,一个月就赚回来了。”这个喻意就太容易理解了,现实中买官卖官的风气已超古旧,而且获利颇丰,比任何商业买卖都来得快、来得爽,而且稳赚不赔、毫无风险,这也讽刺了当今“公务员热”的真实原因。在这个时代,一切都是为了求财,当演员、当妓女、和当官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

 

五.张麻子说:“死人有时比活人更有用”。这句话如果无限联想就可以有无限的结果。笔者认为:姜文是想把现实中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将一些古人、死人,甚至是有争议的古人或者罪大恶极的死人拿来当作楷模、当作精神寄托、或者当作一种无形的旗帜来愚味世人,正如黄四郎最后说的“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的意义类似,在一个不重视生命和不尊重规则的国度,其实活人或死人有时真的难以区分,或者说活着的价值与死去的意义是相合矛盾的一个话题。

 

六.张麻子和马邦德的对话,当夫妻最要紧的是什么---恩爱;当县长最要紧的是什么---忍耐!   这个对话可以这样解释:当夫妻的目的是为了过生活,如果没有恩爱,生活也难以继续;当县长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你上面的省、市级的目的跟你一样,而且他们当初的投资更多,所以,在你压榨别人的时候也在被别人压榨,所以唯有忍耐才能长久,只有长久才是永久的生财之道。所以,这段对话一点都没有做作之意,正如张麻子对马邦德说说:是你现在是做官的人了,不能再有匪气。这个暗讽的意义更深,不管是从现实中的暴力拆迁或是武力维政,或者是说那些从匪徒出身到身居庙堂之高之后的思维行动的僵硬和傲慢。

 

七.“城里的女人就是白啊!”“不好色的县长不一定是好县长。”“她已经成了寡妇了,我不能让她再守活寡!”“美女你不要,钱你也不要,你要什么啊。” 。。。央视《新闻联播》主播郭志坚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让子弹飞”,称影片中“脏话连篇”的性暗示,很多人认为这是官方通过郭志坚的特殊官方身份而发出信息和舆论导向。众所周知,判断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片中是否有“脏话连篇”的镜头,而是取决于电影本身是否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未来方向的指引。从另一方面讲,张麻子进城时说:我要做的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她妈的公平!,这和某得益者在1949年的语气极为类似,但是一旦政权在手,眼前的嫩白女人和金钱以及肆意挥霍的权力的诱惑完全可以掩盖了当初的豪情壮志,这也是姜文想要重要表达的一个意境。包括张麻子进城时擂鼓姑娘眼里的激动和张麻子得到权力后眼神的空洞也是一个前后形象的对比。

 

八.黄四郎给姜文的那顶帽子:那顶帽子是什么意思,隐喻的就是咱们现在的官场现象,比如一个地方官走马上任之后,就会有一个当地的权力集团邀请你来喝酒,然后共同刮分百姓,这就是那顶帽子,后来黄四郎和姜文说“如果我一开始不是找人给你送去那顶帽子,而是自己亲自去接你,后果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家里还有一顶好帽子,回头我给你”意思就是:如果我一开始不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哥姿态来邀请你入伙分给你一点钱,而是以一个合伙人的姿态来邀请你入伙,你会跟我们同流合污么?这是讽刺官场里的那些人物,眼里只有“帽子”。

 

九.张麻子一帮人进城时,借马邦德的护卫兵的尸体当麻匪枪毙时,马邦德说:“为什么要枪毙麻匪?因为他们抢官车、劫县长,枪毙他们是为了让大家明白,对抗官府之下场,县长来了,鹅城太平了;县长来了,青天就有了。”这一段话,其实不是1920年说的,而是2010年西北某山城说的,那里流行打黑除恶出青天,然后呢,“你知道重庆为什么打击黑恶势力不?你知道什么叫恶不?跟政府作对就是恶!”,一语道破。什么是青天?青天就是张麻子。张麻子只是一个人,用人治是不可能达到青天之高度的,从原始社会的中国至今,仍未有所突破。

 

十.黄四郎说张麻子:霸气外露,找死!这里可以看出,张麻子的理想高过马邦德,并将马邦德的名言---当县长最要紧的是忍耐的教诲丢在一边,并不仅仅是想在鹅城里面跟着黄四郎糊稀泥巴,共同瓜分百姓之血汗,这不是张麻子的理想,如果是,他落草为寇时就已经开始在瓜分黄四郎的财富了,所以,张麻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打倒类似于黄四郎这样的吸血虫,让百姓拿回本来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部分,另外:黄四郎并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许多的替身和既得利益者共同组成,黄四郎离不开他们,同样,他们也离不开黄四郎,于是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共同维护的这个游戏规则。

十一.       县长夫人说:“我只想做县长夫人,谁做县长,我无所谓。”后来,睡梦中中被乱枪打死。现实中,有太多类似于县长夫人一样的投机份子,不管谁坐镇江山,或是谁身居庙堂,无论是邪恶独裁或是英明领袖都与之无关,而最关注的仅仅是从中获利,借既得利益者之身看似有颜面的苟且偷安。

 

十二.       马邦德说:“晚了,前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90年后了,也就是TMD西历2010年了,咱们来错地方了。”张麻子说:“我倒是觉得这个地方不错”。马邦德说:“百姓成穷鬼,没油水可榨了” 张麻子说:“老子从来就没有想过榨穷鬼的钱”。。。。马邦德说:“买官当县长本来就是跪着要饭的,就这,多少要想跪还没这门子,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张麻子说:“寒碜、太TMD寒碜了,我是想站着,还把钱给挣了”,然后拿出枪和县长的玉玺,征服了马邦德。这个影射了一个既拥有权力又拥有武力的执政集团对于传统挣钱方式的渺视,其实,姜文说露了一点,他们还拥有绝对舆论控制权。

 

十三.       马邦德说:“哪有冤啊?谁敢有冤啊?这鼓100多年了,你要是把它露出来得出多大的冤啊?”,当鼓在街上转动时,那些衣衫破烂的弱者看着弱者被恶势力殴打起哄的围观者形象的说明了在一个绝对不公平而且没有公民只有愚民的社会里,愚民的思维里就只有别人的痛苦,看到别人的痛苦就可以掩盖自己的痛苦,这种心态,犹存至今。更“可贵”的是:当弱者遭到无辜痛打之时,一边舔着自己的鲜血,一边给恶势力道歉的画面今天已经完全“发扬光大”的继承下来。

 

十四.       张麻子说:“敢说你不冤?跪下!”马邦德:“这可是黄四郎的团练教头,跪不得!” 团练教头武智冲说:“老子是光绪三十一年,皇上钦点的武举人,论官职比你官大,你应该给老子跪下!”直到张麻子拿枪吓唬,动用武力而且毫无道理的逼迫恶势力向弱者磕头,并棍打恶势力时对马邦德说:“这种事,不能用这个(指县长官印),得用这个(指枪),”。之后,被百姓跪下高呼“青天大老爷”时,张麻子鸣枪高呼说:“起来,不淮跪,皇帝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有人说: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有一种奴性:隔上一段时间不下跪,双腿就站不直。而那个自认为创造公平而欣然接受人民跪呼万岁的毛泽东,从这一情景对比,他不如张麻子。

 

十五.       张麻子叫小六去留洋的那一段最为情真意切。从后面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张麻子曾追随蔡锷到日本,随后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麻子也在其中。辛亥胜利后,原本也曾留洋的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而张麻子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麻子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然后重新用武力的方式进入政坛,这与汪兆铭曾经对国人对于暴力崇拜和权力诱惑的失望极为类似,张麻子暗示:只有走出这一滩浠泥巴之外,才能看清正常世界之本质。

 

十六.       什么是公平?当张麻子以县长之身份用枪逼迫团练教头跪下时,就已经砸乱了他当初对于公平的承诺,即使公平与否,由张麻子这样的一个人来评判,必然会引出小六为了一碗冰粉而剖自杀以示清白之悲剧,小六不是胡万逼死的,而是张麻子对于公平的理解---是交给法律还是权力,张麻子与当年的那个“万岁”的选项一样---选择了后者,必然会带来以人治公平的借口来制造人为的不公平的事端。另外:小六子切腹证明自己只吃了一碗凉粉与今天的开胸验肺不谋而合。

十七.       鹅:跟他们一起去进攻黄家的那几只鹅。这些个鹅比喻的就是现实中那些盲目崇尚暴力颠覆政权的一帮无脑之人,而实际上,这些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是被其他人鱼肉的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暴力颠覆的真正意图或是最终结果,但是就会一直跟着来,可是事实是,他们也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只会是新英雄诞生的悲剧棋子,虽然影片没有说明这群鹅的最终结果,但近代史已经充分记录了他们的结局。

 

十八.       鹅城:从张麻子进城时的景像---深绿的湖水和火热的欢迎仪式可以形容为水深火热的环境、一个百姓被任意鱼肉的城市,但是姜文完全可以改为其它的名字,比如:牛城、马城或是猪城,而唯独选择用鹅城,应该是代表俄国的意思,十月革命之后,苏联依然受新一代的独裁困扰,对百姓的奴役比沙俄时代更为激烈,而且从身体到精神都受到了深度的摧残和愚味,直到解体,直今的俄罗斯仍未彻底走出独裁的阴影,片中只有一个鹅城,只有一个独裁者黄四郎。这个黄四郎欺压良善,百姓不敢反抗。剥削,再剥削,敲诈,再敲诈。因为他永远高高在上,站在碉楼上,所以谁也撼不动他分毫,也无人敢撼动他分毫。百姓只能被欺压,被敲诈,就算有人劫富济贫,百姓还是得老老实实的交出钱来。跟现实像吗?影片最后,黄四郎势力倒塌,而打败黄四郎的新一代的黄四郎又站起来了,这是影片的一个深度影射。

 

十九.       张麻子对黄四郎说:“你觉得对我来说是你重要还是钱重要”。张麻子最终表示:“对我来说,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但是没有你,对我很重要”。这个地方的影喻是说:一个新的势力在诞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旧的势力连根拔起,才能使新的势力应运而生,这也是暴力革命的必然趋势,张麻子开始是兵,后来是匪,再后来是官,古人云:自古兵匪一家,姜文在这个基础上有突破---如今官兵匪一家。

 

二十.       影片中对于人们不敢捡银子,半夜偷偷捡,不敢捡枪,半夜偷偷捡,到最后人民发现黄四郎死了,群起而攻之。姜文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恐惧,权力就是施加给人民的畏惧,而对于人民来说,他们畏惧的,也根本不是黄四郎本人,而是他们脑海中的那个黄四郎,回到现实,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害怕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而实际上我们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恐惧的,仅仅就是我们自己思维里的恐惧,而一旦人们看到自己脑海中营造的那个“黄四郎”被打倒,人民们一旦真正拿起枪冲向黄四郎家,也就是最高权力那里去拿回自己的东西,黄四郎家那个千疮百孔的铁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人民的力量。

 

二十一.              张麻子在大街上带领兄弟高喊了数次“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打碉楼”,仍然无人响应,直到张牧之杀掉黄四郎替身,民众误以为黄四郎已死,星星之火才得以燎原。他们始终害怕,始终习惯于下跪,始终把希望寄托在凌空出现的青天大老爷身上,即使有钱有枪也不敢怎么样,这些被压榨被蛊惑被裹挟的“呆头鹅”今天随处可见。

 

二十二.              影片开始那个作恶的总教头武智冲,到后来看到人民反了马上转头跟着反,而且是战斗在最前线,冲锋更激烈,这个是说明:假如真的要推翻那个强加在头的权力,那么那些在维护当前权力的人,比如什么城管、警察、保镖,甚至军队之类的,一旦当权者再法回天之力,就会马上跟新的势力站到一起,因为他们也是人民,这点跟开头的马拉火车有个呼应,就是说权利这个火车跑的再快,实际上都是马拉的,一旦没有了马,权力只能歇菜。

 

二十三.              黄四郎曾说:他的屋子固若金汤,最后,张麻子打烂了黄四郎家的门,间接的引导了黄四郎的倒台。换句话说,他不仅拍给百姓看,也同时是给当局政府的一个警告,就是别以为你们的权力是牢不可破的,人民一旦起义,你们照样不堪一击。

 

二十四.              黄四郎到底是谁?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黄四郎交给假麻子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 “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由此可见,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而且是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何以证明?当初孙中山起义前期,一至呆在日本,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所以,黄四郎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会英语,懂日本文化,策划并参加过辛亥革命,懂时事、懂政治,一个早期的革命领袖,一个晚期的腐朽独裁者。姜文是想说明中国革命史的本质,自古至今,都只是为了那个“位子”而轮回重复。

 

二十五.              张麻子是毛泽东吗?从表面上看,张麻子的出身和革命过程跟毛泽东类似,包括从他说: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就能够看得出来,从本意上讲,张毛都是以追求公平的旗帜来闹革命的,后来,他赚得了钱,然后千金散尽,直到后来推翻了黄四郎,都是在追求革命到底的一种精神,但是:影片结局,他的兄弟因为跟他在一起不轻松而离散和他最后失落的情绪可以看得出来,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毛泽东夺得江山、革命成功之后,却没有半点失落,变得意气风发,包括后面的三反五反,反右,大锅饭,大炼钢,大饥荒,人民公社,赶英超美,文革等一系列的运动,使得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绝境之中却不思悔改,一直强调斗争斗争再斗争,临死之前甚至说出:8亿人,不斗行吗?而在影片中,张麻子说:不许跪。。。谁也不值得你们跪。。。。包括我。。。。。从这一点去看,张麻子对于政治的迷恋和崇拜是低过毛泽东的。包括革命成功之后,他的兄弟成为了新的既得利益者,从张麻子迷离的眼神里是落寂和迷惘的,革命成功之后的路该如何走?或者说革命的意义究竟是对或是错?都留给了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

 

二十六.              另一方面;张麻子其实代表了一种散漫和浪漫的革命英雄主义,或者也是姜文的理想写照和个性定位。一个曾经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战士如今却落草为寇的盗匪头子,处在最无话语权的底层,逼得要二次起来革命,这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和宣泄。他一根筋地认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美人可以不要,钱可以不要,县长可以不作,兄弟情义和尊严正义是不能丢的。“革命”的最后,兄弟们纷纷离去,寻找他们各自的美好,而只留下他孤身一人,连屁股下的椅子也被搬走了,他单枪匹马站在代表历史转折的火车轨上,这是一种英雄的悲壮和落寞,却又是一种英雄的无私与伟大,最简单的行动,已经最深邃地诠释了革命的目的与宗旨。从华盛顿到孙中山,都可以看到到这种真正英雄的高大身影。张麻子与黄四郎的交锋,是一个盗匪头子带领一群愚民战胜一种固有体制的征战,又不仅仅只是两个人,还应该是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级的对立,是对集权体制的开战。

 

二十七.              从电影的角度:姜文到底想说什么?曾经姜文的心血,而且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电影“鬼子来了”在中国遭到禁播,这对姜文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疙瘩。鸿门宴的那曲戏里姜文自比刘邦,把审核制度比作项羽。他坚信自己能够又一次的骗过审核。因为:姜文一直就是有骨气的一个人,不会向强权低头。所以,他才一直说:“老子站着也照样把钱赚了”。只有不畏强权,才算得上是站直了腰杆,张麻子如此,姜文也然。正如当年因电影内没有党员的原因让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电影---“鬼子来了”在国内却未通过审查所留下的遗憾一样,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最后,2010即将结束,回首这一年的现实中国,值得惊喜的可能就只有虚拟的这部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