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遇见你:四驾马车齐驱 带活集体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06:30

四驾马车齐驱  带活集体经济

——沙洋县官当镇大文村发展集体经济纪实

 

近几天来,官当镇大文村的村民议事厅一直格外热闹。村党支部正召集村民代表对村集体所有水淹田的租赁进行商议,准备公开招标。2005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大文村的集体经济“空壳”问题越来越突出,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工作开展难,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自然也难以体现。村支部在思索:农民增收的良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良策,大文出路究竟在哪里?

路子一:盘活存量资产,以资源促增收

大文村由村“两委”牵头,探索盘活“三荒”(荒山、荒水、荒地)资源的方式。当别人在靠卖资源换收入时,大文村确立了“资源性资产抓开发、经营性资产抓增值、非经营性资产抓保值”的基本思路。思路一变天地宽,2005年大文村集体经济收入就成为官当镇首个村集体经济突破了万元的村。

大文村有200多亩水淹田,土层深厚,土质较好,适种作物广,抗旱能力强,但是由于毗邻澎冢湖,地势低洼,种植水稻等作物易被水淹,所以多年来一直无人愿意承包耕种。2005年,村党支部通过积极争取,官当镇争取到的第一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就落在了大文村,经过土地平整,新开挖U型渠,昔日的“水洼子”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标准化高产田,自然也成了村民们竞相承包的“香饽饽”,大文村每年仅收取水淹田的承包费就达3万元以上,这一举措使村上开始有了集体积累,初步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文村将集体林地承包给农户经营,每年收取承包费1000元;将万方大堰进行改造,不仅可以用于蓄水,而且还可以养鱼,承包给农户个人经营,每年收取承包费10000元。

路子二:依托村企联建,靠产业促增收

大文村地势平坦,是一个传统种植业大村,水稻种植技术娴熟,种出的稻谷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明显高于邻近村,大文村的稻谷在市场上很是抢手。村两委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稻产业。

村两委通过到江西考察学习后,从江西引进优质稻品种“鄂香1号”、“鄂中5号”、“森选1号”等,准备引导农民进行“品种革命”,调整产业结构。村支部率先在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他们各自亲属进行试种。有的党员不敢冒险,担心改变品种降低亩产量,卖不出好价钱划不来,将高价买回的香稻种喂了鸡。个别班子也心有余悸,怕伤了亲友和气。个别敢“吃螃蟹”的试种后发现优质稻比普通杂交稻成熟晚,单产要低一些,便打起了“退堂鼓”。村两委班子不气馁,紧紧抓住沙洋县开展的“三员三帮一促进”活动,在镇委、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国家级龙头企业湖北洪森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结对共建。与洪森公司一起联手创建了有机稻板块基地,基地内实行订单种植,大力推广“猪——沼——稻”、“灯光诱蛾”、“稻鸭共育”、“测土配方施肥”等无公害栽培技术,稻谷品质得到了提升,每公斤价格高出普通稻0.1元至0.5元,进行一对比算账,种植优质稻每亩增收了260多元,农民看到了实惠后,纷纷换品种。如今大文村有机稻板块基地面积达到了2000亩,有机稻种植率也达到100%,大文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有机稻种植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在6300元左右。

 路子三:创建“支部+协会”,靠服务促增收

近几天,大文村两委班子忙得不亦乐乎,正在忙着购买优质水稻品种,帮助群众育苗。2004年与洪森公司开展结对共建后,村两委成立了有机稻生产协会,协会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协会),会员由党员、经济能人、科技示范户等组成,支部和协会在有机稻产业发展中分别充当牵头人、经纪人的角色。协会以有偿服务方式对农户有机稻种植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服务,帮助农户开展病虫防治,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提取信息、技术服务费。洪森公司每年给协会一定的费用用于对基地农户进行技术推广、农技培训,培植科技示范户,推行订单经营模式。通过“协会+支部”,每年村支部可得到近2万元的服务费,达到了农民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齐步走。

路子四:严格按章理事,抓节流保运转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在“开源”,难在“节流”,很多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的形成,多与村级财产管理不善、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有关,如何有章理事又成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另一项重要工作。至此,大文村相继出台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项目招投标管理、资产经营和承包合同管理等制度,对每年得到的集体收入,让村民当家理财。村两委还按照“因人而宜、发挥专长”的原则,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立了 “理财监督岗”岗位,建立严格的民主监督制度,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坚持按季逐项逐笔及时规范公布。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村两委班子每年从村里领取的固定补贴是800元,几年来电话费从未报销过一分钱。村两委年头做好村集体收支预算,逐项明细年内支出计划,实行量入为出,用有限的资金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用村民理财小组的话说:“我们的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的,用在造福村民上。”村委会根据村集体经济逐步增长的实际,针对村民关注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级道路路况较差、就医不方便等问题,先后筹集资金60多万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通村公路和4条4公里长的通组公路,车子不仅可以开到家门口,而且可以到达田间地头;筹资20万元对2000多米长的U型渠进行了硬化,开挖万方大堰3口;筹集4万元对村卫生所进行了改造,村民小病可以不出村就能得到很好医治;全村人人享受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特困户、弱势群体都得到了生活及医疗保障。

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夜空下田垄上的频振灯如星星闪烁……。村集体富裕了,村两委开办了农家书屋,成立了文化活动中心,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每到太阳西下,华灯初上的时候,家家户户拿着小凳子聚集在活动中心,孩子在一旁嬉戏,老人在树荫下话家常,年轻的妇女随着音乐的节拍在翩翩起舞。勤劳的大文村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描绘了诗一般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