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阀:古诗与气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7:58

1诗句与气候: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这里的“春风”我们理解为夏季风。夏季风从我国东南沿海吹来,由于路途遥远,使之不能到达我国腹地大西北,并明确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界线。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俗语)反映温带内陆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而形成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温差大降水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是快行冷锋或寒潮的极好写照。“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是四种降雨类型中对流雨的极好写照。从诗句中或日常生活的感受,我们体会出对流雨的特点是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等。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可反映物候的垂直分布。其原因是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规律属于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反映我国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可借以说明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一个“谁”字很有深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这个纯科学的结论用诗的形式表现非常适宜。

 

2诗句与地貌: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其成因各自不同。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就可理解为是对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即在地壳抬升的情况下流水深切河谷,使得青山相对出

在对喀斯特地貌的描写中,唐代著名诗人卢纶的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处于中期阶段的贵州高原地貌的极好诗句。其描写方位明确,贴切自然,表现出贵州高原地貌特色。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唐"李白)说明蜀道崎岖、自古闭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东坡)的诗句正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谁中分白鹭洲(李白)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俗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唐"皇甫松)可说明河流冲积形成的河心洲沉积地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斛律金)却展现出我国内蒙古高原辽阔壮丽的草原地貌,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与和平宁静的牧区图景。

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既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流向,也揭示了海陆间水循环的规律,陆地径流入海,而海水只能从空中通过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暗含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3、诗句与水能:水能资源的形成条件最基本的有三:河道峡谷、落差和水量。而描写这方面的诗句亦不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既是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又可从中理解到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既展示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流经三峡时水流湍急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又反映出三峡落差大水能资源集中丰富。

海潮随月生,江水应春生(刘禹锡)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东坡)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清"施润章)等展现钱塘潮汹涌澎湃卷潮而来的磅礴气势,潮汐最壮观的时间及潮汐形成的天文因素,同时也暗含潮汐能量巨大,若开发利用必将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