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厦普通人能进吗:十一山陕行 | 且听风吟原创文学空间,纯正、广涵、和谐。--小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06:39:47

十一山陕行

作者: 鎏骊  发表时间 2010-11-01 18:50:15 人气:716编辑按:    十一山陕行

    (一)

    暑假里就规划着去山西,陕西走走。把这两个省放在一起,不仅因为地理位置紧挨,更重要的秦晋两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寻祖追根溯源,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一如既往地成为我出行的根本目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它带着深厚的思想积淀,带着历朝历代人民的激荡感情,彰显着一个地区的一个民族孜孜不倦辛勤创造的美好生活。古往今来,宠辱兴衰,华夏民族的文化就像山陕边界上的黄河,汹涌奔腾,震人心魄。当我的双脚踏上黄土高原,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脚下的这片黄土孕育了熠熠生辉的文明,每一个空气分子都蕴含着古老的气息。于是,在我的文化之旅里,山陕成为压轴之行。

    水瓶座的天性历来是自由不羁,所以对于旅游,我乐此不疲。庄子都说“饱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与众不同的是,都市的繁华,霓虹灯的闪烁于我毫无吸引,而碑石古建,历史人文总让我欣喜若狂。自寻其乐,自得自乐,自乐其乐吧。同学和我开玩笑,说我不循大流。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自己的行为路线,悠然自得,又何必去改变。

    我一直认为读书和游历是密不可分的,文字总是扮演艰涩抽象的角色,哪怕写得五彩缤纷,天花乱坠。行万里路获得的绝对比读万卷书多得多。当你没有心境好好静心读书的时候,何不趁着年轻的体魄看看这个世界。自己规划,自己行动,劳累并快乐着。12天的出行,我获得的东西是厚重的,丰富的。

    初中时,学校施工将一块清代石碑砸毁,我义愤填膺地写了一篇《我是清代的一块石碑》。那时候我最崇敬的学者是古建筑专家梁思成,一生为古建保护殚精竭虑,他曾自谓为辽代的一块木头。我对他的崇敬还在延续,这次旅行的路线几乎是当年他和林徽因考察山西陕西时走过的路线。

    一路行走,用文字,用镜头一路记录。

    (二)

    黄河滔滔,太行巍巍。仁者、智者大多出自有山有水的地方,得山水之灵性,故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五台山属于太行山系,难得在北方看见连绵巍峨的群山。车行山间,山路盘旋曲折,突然有了回到云贵高原的感觉,郁郁青青的森林,清澈沁心的空气,云戏峰巅,飞瀑夺路,毫无秋天将至的预兆。

    五台山是由一系列山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因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东汉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寺庙群主要分布在山谷里,或依山而建,或藏匿丛林,佛音袅袅,千纳围绕。

    事实上佛教在公元前就从印度传入中国,不过信奉的人不多,东汉时候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法,后带两位印度高僧回到洛阳,在洛阳兴建白马寺,在五台山中兴建了灵鹫寺,灵鹫寺就是今天的显通寺,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五台山也开始了它佛教中心的里程。

    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高大的白塔,而这大白塔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原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这种建筑形式广泛扩散,发展出了塔这种极具东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当然塔的形式、材质各异,凸显着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这座藏式大白塔是佛舍利塔,据传释迦佛圆寂之后,其佛体烧出84000个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84000座塔,分布于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于,五台山这座塔为中国19座佛舍利塔之一。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最神奇的建筑算是佛塔吧,通览典籍,中国的诸多佛塔都能度尽劫难而巍然屹立。大理崇圣寺三塔、应县木塔、杭州六和塔等等,给这些名塔冠名 “塔坚强”实不为过,他们坚强地秒杀了七八级的地震和凶残的炮火,科学家说技艺精湛,信奉者说神明护佑。在我看来,古人并不比我们聪慧多少,只不过他们认真地探究并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原点。

    在佛塔前遇到两位来自四川甘孜的藏传佛教教徒,闲聊的时候一位师傅说佛法使人心静。我突然想起了不久前出家的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红尘的纷扰已经迷乱了很多把持不了自我的人。一柱青香,一卷佛经,一声钟磬,也许弃荣誉和名利不顾的他想寻找的不过是心灵的一份静地,先平心静气地自我修行,然后再广结善缘、普度众生。佛教是一种哲学,佛家信奉的缘就是一种规律,强求不来,但可以创造条件去实现。柳智宇就有那么深的佛缘,在他看来追名逐利的是凡人,唉息叹惋的凡人,而自己只是去了想去的地方,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不惹尘埃的归宿。

    塔前一位妇女五体投地、虔诚朝拜,身体与石板接触时发出砰砰的声响,就这么一直持续了好久,一批又一批的观望者来了又离开,她依旧旁若无人。以前我见过三步一叩首的朝山苦行僧,不管怎样,这种对信仰的执着让人佩服。心中有佛便成佛,当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时,也许很多问题就变简单了。

    我偶然在塔院寺西南角发现一块阳刻有满文、蒙文的碑刻,从碑首的龙纹看应属清早期,凸出的字体,精美的的刀法,优美的笔锋,在民族文字碑刻中前所未见,算是一绝。我曾在云南寻访了很多民族文字碑刻。大理国时建造的昆明地藏寺古经幢石刻,刻有梵文经《陀罗尼经》。丽江的大理国时期的麦宗摩崖,东巴文刻就。在剑川石宝山石窟中,有藏文刻写的题记。昆明筑竹寺有元代蒙文碑,临沧的《大慈寺碑》为傣文等等。少数民族们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缔造者,这些碑刻就是历史走过留下的足迹。

    (三)

    令狐冲引着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下见性峰,趋磁窑口,来到翠屏山下。方证与冲虚仰头而望,但见飞阁二座,耸立峰顶,宛似仙人楼阁,现于云端。方证叹道:“造此楼阁之人当真妙想天开,果然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人缓步登山,来到悬空寺中。那悬空寺共有楼阁二座,皆高三层,凌虚数十丈,相距数十步,二楼之间,联以飞桥。飞桥阔仅数尺,若是常人登临,放眼四周皆空,云生足底,有如身处天上,自不免心目俱摇,手足如废,但三人皆是一等一的高手,临此胜境,胸襟大畅。

    ──金庸 《笑傲江湖》,第三十章 "密议"

    金庸把悬空寺写高了,也写玄了,及至初见,或多或少有些失落。金大侠的思维和文笔,是后人无以比肩的,没到过大理,能写出天龙八部,当然了,他老人家也没到过悬空寺。

    远望悬空寺,像一块精雕细琢的浮雕,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镶嵌在万仞峭壁之间。悬崖、细柱、危楼让人觉得它弱不禁风,不过它已经危了1500多年了,虽然历朝历代略有修缮,但今天依旧蔚为壮观。其建筑特色被概括为“奇、悬、巧”。奇于选址奇特,设计奇妙,建在峡谷的峭壁之上,上有岩石遮风挡雨,少受阳光曝晒;悬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从下看摇摇欲坠,站上去,让人胆战心惊。巧于布局巧妙,普通寺庙应有的东西在悬空寺里也都有,通过巧妙的安排,立体的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自然人工浑然一体。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是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的。道教讲的是避世,与世无争,无为而治。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符合道教的理念,远离尘嚣,接近天庭,更容易与仙界沟通。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它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医与道教就颇具渊源。

    走上悬空寺,才深刻体会到它的险,毕竟我不是武林高手,走起来不得不步步谨慎。狭窄的走廊,低矮的栏杆,局促的庙宇,向下张望顿觉两股战战。表面看上去支撑寺庙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很多木柱根本不受力,用手触碰还会摇晃。相传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其实悬空寺是很坚稳的,有三分之二的横梁插入岩石内,三分之一的露出外面托住殿宇,和自家的阳台是一个原理。

    殿楼分布在弹丸之地,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原寺院的凸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寺院依山逐势、逐步升高的格局。悬空寺依循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达到完美的统一。

    我们的老祖宗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标新立异、追求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变。我恍然大悟,大概这就是政绩工程的源头吧。

    (四)

    对应县木塔最初的印象是什么呢?应该是在林徽因的传记里。1934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山西应县,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吸引了建筑学家的目光。书里有一张30年代塔的照片,四野冷冷清清,塔基荒草凄凄,斑驳的匾额,破败的门窗,还有凭栏远眺着一袭长衫的迁客骚人,巍巍古塔,高峻而不失凝重。久远的历史、神奇的构造,梁林夫妇发现木塔时就如同找到失散多年的亲生孩子,测量、绘图、撰文,黄土高原上的这座辽代的千年木塔开始震惊世界。

    抚摸过塔里的每一块木头,端详过塔里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尊造像,为了测量塔顶的塔刹,梁思成硬是攀着塔刹下垂的已经锈蚀断裂的铁链,顶着狂风,冒着生死危险攀登上塔顶,这位建筑学大师测出了应县木塔的第一个标准身高——67.31米。 面对木塔,梁思成说:“我是辽代的一块木头。”数日的考察没有尽兴,于是梁先生慷慨地支付了后半生的心血。

    我来了,就像探古访幽的文人,来寻访旧人的遗迹;我来了,与历史并肩,同古人对话;我来了,怀着数年的木塔情结来了。

    远望木塔,巍然屹立,高悬的匾额折射着千年的气息,没有金光闪耀,没有雕梁画栋,古朴庄重,像一位朴实慈祥的老者,轻轻讲着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历史给它的定位是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木塔呈平面八角形,共五层六檐,建筑宏伟,艺术精巧。一层供奉着面容端庄的释迦牟尼,不过引人入胜的是顶部精美华丽的藻井,旋转的纹饰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墙壁上画满壁画,线条夸张、色泽鲜艳、栩栩如生,于是我怀着对佛和神的敬畏缓缓拾级登塔。踏着木质的楼梯,我在想这些木板上肯定有千年前能工巧匠的足迹,肯定有善男信女虔诚朝拜的足迹,肯定还有建筑学家们辛勤考究的足迹。

    登至二层,错落有致的木质的横梁,相插的榫卯,随着脚步吱吱作响的地板,把阳光分成无数豆腐块的门窗,似乎还散发着墨香的匾额,佛像肩上岁月累积的尘埃。你能否想象搭建这座木塔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全靠木件相插,就像堆垒积木一样;你能否想象堆垒的积木能屹立千年而不倒。凭栏远眺,整个应县尽至眼底,鳞次栉比的楼房,七纵八横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古老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我抚过光滑的木栏,靠着歪斜的门窗,呼吸着木头散发出的古老气息。蜘蛛网粘在发梢,灰尘布满袖口,似乎在梦里有过这样的情景。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檐下的风铃,随风叮当作响。好想趴在这里安睡半晌,穿过时空去看看忙碌的工匠,去听听营造学社的建筑学家们的惊叹。

    由于塔身倾斜,游人只能登到第二层。虽有遗憾,但亲临已经足矣。千年岁月里,应县木塔经受了四季变化、风霜雨雪、地震雷暴。元朝的七级强震,1926年军阀的炮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这就是一个民族鬼斧神工的创造力,不得不服。

    5月份的时候看到新闻说应县木塔维修方案20年难定。亲目所睹,塔内结构变形,构件残损已经非常严重了,在经济效益与文物保护的天平偏向经济效益时,古塔的衰老在加速。木塔景区内充斥着商业气息,佛祖的眼皮下有人借着游客的信仰骗取钱财,亵渎着如此清静的佛家圣地,古塔前的辽代街是政府依托木塔景区开发的商业街,辽代街有着古色古香的名称,又有着杂物、灰尘和随地的垃圾。也许某天木塔会轰然倒下,或许会有人写篇《论应县木塔的倒掉》,希望不会有这一天。

    回望木塔,饱经沧桑,一块块高大的联匾寓意深刻,笔力遒劲,明成祖朱棣亲题的“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神功也好,奇观也罢,那是古人创造的东西,今人创造不出来傲立千年的东西,那就好好守护吧。走的时候,一群老外正凭栏拍照,于是,又突然有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五)

    太原是大唐王朝的龙兴之地,小时候读过的《上下五千年》里就有“李渊太原起兵”一节。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人已至太原,故而欣然规往。晋祠位于太原西南,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的,因叔虞的封地是唐,所以也被称为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唐叔虞也成了晋国的开国诸侯。游览一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就简单写写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莫过于鱼沼飞梁、铁人、唐碑。

    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这就是鱼沼飞梁。梁思成考察此桥后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作为外行,之前我一直误解了“鱼沼飞梁”的含义,还以为晋城的鱼非同寻常,所以我说四海游历的收获多于宅庐读书。

    晋祠有三尊宋代铸造的铁人(另一尊为民国重铸),五官、发髻、铠甲一丝不苟,皆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看塑像重在看面容,看面容重在看眼神,铁人们怒目圆睁、望而生畏。我常想,我们今天立在寺庙、广场等场所的石狮也好,石人也罢,若干年后会不会也成为艺术品,供专家研究,被游人赞叹。然而,利益捆绑着的机械时代又怎么能和穷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手工生产相比呢?现代文明的高歌猛进,让我们获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唐碑即《晋祠之铭并序》,为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中间额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属飞白体。李世民以飞白体所书的碑额,传世者仅此九字。碑的阴面有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的署名。李世民一生追崇王羲之,书作处处模仿,全碑行草书就,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可谓珍品。

    用山之峻峭,以壮其势;用水之波涛,以秀其姿,故而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居高而筑,成了古代建筑的鲜明特色。晋祠被选择建在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依山就势,面临汾水,凭水添姿。林徽因说:“晋祠的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可见晋祠的选址和环境是非常讲究的。

    (六)

    一直喜欢平遥这个名字,不知道该用平静而遥远还是其他什么词汇来描述它给我的原始印象。怀着欣喜还有独有的古城情节,我来到这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代县城。相较于南方的古城,平遥更具北方的粗犷和大气,平顶砖石结构的房屋,高大绵延的城墙,宽阔平坦的街道,完全不同于丽江、乌镇的流水潺潺、隽秀娇媚。

    平遥的城墙高达10多米,坚实稳固,将整个古城团团围住,城墙外是护城河,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如此城池固若金汤。爬上城楼,俯瞰平遥似龟型,大概是取龟寿长存之意吧。城门下有一段青石路面被压出深深的车辙,当时经济的繁荣可见一般。

    漫步古城,厚德家传的匾额彰显着古城人千年来传承有序的品格。商贩的吆喝、老人的闲聊、孩子的戏耍,古城显得平静而闲适。

    如果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再说准确一点,文化永远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底蕴。文庙位于县城东南隅,其大成殿为金代建筑,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也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当然这里的大成殿是不能与曲阜孔面、北京国子监相较的。

    我喜欢观摩碑刻,在文庙东南角的一块碑刻上,我看到这样的文字“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级文学学术”。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学术腐败貌似早已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赤裸裸的剽窃成就了所谓的专家和学者。名利湮没了品德,有的人也可以趾高气扬地招摇过市,所谓的大家,也错误百出。所以有人说人品即是文品。

    平遥文庙也是超山书院所在地,这里曾潜居着一位伟大的学者——徐继畲,他是一位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徐继畲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后官至闽浙总督,官场险恶,被人诬告后,彻底落职归里。于是执教于平遥超山书院,倾心写诗作文、从事学术研究。所著《瀛环志略》准确精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风俗、科学技术、经济状况,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打开了门窗。徐继畲对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创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创举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可谓有破冰醒世之功。

    于我而言,在平遥文庙的意外收获是亲眼看到了明代赵秉忠的状元试卷。很早就看过关于这份卷子的传奇故事,印象里这件国宝藏于作者老家山东青州博物馆,在文庙看见的时候还满心狐疑。后来才知道这是几年前从青州博物馆借调过来的,确实是原件。本卷系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唯一的殿试状元卷,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件珍品为折册页,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卷首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笔御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正文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之后还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最后列着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理论上讲古代科举试卷深藏宫院,不可能流传民间,这份卷子如何留存下来至今仍是一大谜案。伏着玻璃,我细细阅读着这份高考试卷,“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点横撇捺之间能看到一颗拳拳忠君报国之心,赵秉忠参加科举时也有着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胸怀鸿鹄之志,意气风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平遥古城的西街上有座小小的院落,这座泛着古香的青色院落开启了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其业务甚至远至欧美、东南亚,以“汇通天下”而闻名天下。日升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就像今天的央行一般,一度操纵了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日升昌院落分为三进:前院为营业大厅,中院为内部机构,后院属于生活区。

    走过营业大厅,门楣上有这样的条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大概就是成就晋商的经商原则吧,目光如炬、独辟蹊径、创新开拓的商家才能在商海占有一席之地,日升昌独有的经商理念使其名噪一时、兴隆百年。营业大厅的一角即是银库的入口,把银库口藏匿于人来人往的营业大厅,原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透过深邃狭窄的库口,你能否想象你的脚下曾经深藏金银千万。

    日升昌的汇票还有很多防伪措施,一般主要是靠笔迹、印章、水印和汉字密押防伪标识。通过这些防伪措施的实施,日升昌票号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营过程中未发生过一起误领、冒领的事件。缜密细致历来是商人的秉性。

    日升昌的经营中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说过:“欲取之必先与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先舍先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所以说我们应该坚信付出总有回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1914年,日升昌票号倒闭,盛极必衰是事物发展的趋势,由此新的时代开始崛起。

    民间商业的发展也诱使了镖局的出现。镖局是为一些商家、个人提供安全保障的专门机构,算是今天保安公司的前身。清朝中叶平遥票号兴起后,平遥商业也开始步入黄金时代,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了保镖业的兴起。同兴公镖局是平遥县内唯一的一家镖局。

    武侠小说里“镖”是一种暗器,从事保镖业的习武之人,经常会使用这种所谓的“镖”,久而久之,这种行业就被称为“镖局”。镖局里有三件不可缺少的东西:镖车、镖箱、镖旗。镖车是独轮车,正好适应高原地区的羊肠小道。镖旗上写的押镖师傅的姓,用以震慑劫匪。

    同兴公镖局从1849年开业到1913年歇业前后保镖64年之久,镖头王正清是道光皇帝的武术拳师贾殿魁的徒弟,换句话说,王正清与道光算是同门师兄弟。王正清之子王树茂,子承父业,青出于蓝胜于蓝。八国联军进京,慈禧西逃,王树茂保过的唯一一趟人身镖就是护送慈禧太后西逃。

    有意思的是镖局里有个专门的大烟房,镖局的头条门规就是不准抽大烟。原来这是拉拢生意的地方。请客、吃饭、送烟、送酒,或许这就是延续至今的做生意讲究的一些手段。

    镖局的正厅是接待一些大客户所用,相当于今天的贵宾室,正中的椅子就是传说中的交椅,只有江湖老大才可以上坐。之后供奉着关公像,习武之人都讲求忠义之道,而供桌上摆有钟、瓶子、镜子,取其“终生平静”之意。正厅楼上是间密室,只有练内功时才能上去。穿过厅房之侧的夹道,豁然开朗,这里就是镖局的练功场,场内是太极阴阳八卦图,随处可见的练臂力的石槽、石球,各式兵器,还有在小说里频频出现的梅花桩。

    随着时代的变革,兵戎相见的冷兵器时代早已消逝,艳阳里的练武场格外安静,滚滚烟尘,刀光剑影只留在想象里。

    平遥县衙是平遥古城的心脏,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明清,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东侧是花厅、土地祠、钱粮厅;西侧是牢狱、督捕厅等。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俨然一微缩的皇宫。古代县衙合司法、行政一体,可谓重权在握。衙门东侧置一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的。大门外悬挂一幅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百姓要体谅知县的为官不易,也告诫官员要清正廉洁,放在今天也意义深远。

    穿过大门,进入县衙的第一进院落,东西各有窑洞六间,这就是赋役房,相当于今天的税务局。在中国,封建礼制讲究东尊西卑,故两侧的角门,东角门称“人门”,供知县平常出入,西角门称“鬼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赴刑才打开。这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畸形的文化。   

    大堂是县衙的主体建筑,这里是知县举行一些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的厅堂。大堂的对联耐人寻味: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横生。大堂之上悬匾额“明镜高悬”,匾下的公案上置官印、令签、朱笔和惊堂木。令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用于较轻的刑罚;一种是红色,判处死刑的时候才使用。丢出的令签不能收回,也即意味着已审的判决不能更改。原告和被告进入大堂必须下跪于堂前东西两块跪石上,原告在东,被告在西,依据东尊西卑可见古代被告的地位是低于原告的,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得不说是法制进步的一个表现。

    到二堂之前,首先看到“宅门”,宅门是通往内宅的咽喉之地,旁边设有“门子房”,相当于现在的保卫科。有人想见知县首先得通过门子,人们图方便,给门子好处,行贿赂,塞红包,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走门子”的历史渊源。二堂外悬一联,曰: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其意不言自明,有趣的是下联“愧”字少了一点,而“民”字多了一点,意即对民要少一点愧疚,多一点关心,这种巧妙的寓意只有中国的精妙文字才有。   二堂没有大堂的森严气氛,屏风上方悬有匾额“思补堂”,为退思补过之意。知县坐在堂上,抬头便可见对面屏门上所悬“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提醒知县断案要权衡三者,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

    二堂之后,就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属典型的北方窑洞建筑,冬暖夏凉,是知县的餐厅,对联曰: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凡夫俗子都离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孝、悌、忠、信、礼、义、廉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没有铜钱也是可以做来的。话说知县的俸银是非常低的,一年只有45两白银,除掉请师爷的30两白银自己掏外,也就是说,一个知县一年只剩15两白银,肯定不够花,穷则思变,于是,养成搜刮民财的恶习。清雍正时,开始实施了一项“养廉银”制度,七品知县每年有400——2000两白银,根据知县的政绩表现,路途的远近来发放,与现在提倡的“高薪养廉”如出一辙。大仙楼上供奉着守印大仙,就是狐仙,历任知县为求得仕途平安,就将它供奉起来,请它保护官印。从东厢房穿过,就到了县衙的花园,亭台阁榭,鸟语花香,难得的清闲,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

    督捕厅被开辟成了古代法律展览,以文字形式存在脑海里的刑具真真实实地出现在眼前,看着解说文字,无声的历史物件画满了那个时代的残忍和丑恶,足以让人惊恐震撼。嘘唏之余,感慨的是生正逢时的幸运。不守妇道的妇女要赤身骑长满钉子的木驴;禁止服劳役时人休息的翘钳;遇水愈坚的竹手铐;束颈、铐手、拘足的铁鬼衣;让人头颅开裂,脑浆迸出的脑箍。夹棍、钉床、铁鞋、火盆等等,每一件实物都写满旧时代泯灭人性的事实。最残忍的莫属凌迟,一刀一刀割下肤体,这是针对一些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的犯人使用,先割四肢,后割胸膛,最后一刀致命。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受的就是凌迟之刑,据说用了三天的时间,割了三千七百多刀,这位尽忠尽义的英雄最后壮烈赴死。

    县衙西侧是牢狱,有重狱、轻狱之分。轻狱同样是仿窑洞建筑,冬暖夏凉,并且有炕有火。最后是一间重刑牢房,没窗没炕,一关门就暗无天日了,阴暗寒冷。

    千年来人类在进步,从懵懂的茹毛饮血到探求世界的来源因果,文明和野蛮在这个过程中是并存的,野蛮也常常占据上风。古代刑具刑罚野蛮凶残地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这是华夏民族劣根性和人的秉性中最丑陋的一面。

    透过晋商文化,我们看到了先人的经营才华、处世哲学和他们纤细的情感脉络,繁华散尽,随着夜幕,抚摸苍凉厚重的城墙,我们更需要忆古思今,以史为镜。

    (七)

    渭河平原的坦荡开阔,九曲黄河的咆哮奔腾。钟灵毓秀的三秦大地上孕育着华夏文明。塞外的风沙湮没不了古都的繁华,繁华里却饱含沧桑。古往今来,这里演绎了多少刀光剑影、盛衰存亡。王于兴师,君临天下,那些早已作古的君王曾在这里指点江山。在书本里邂逅的汉唐还遗留在这片土地。壁立千仞、群峰挺秀的华山松涛滚滚、彩云纷呈;骊山之麓的地下军队气宇轩昂、雄姿勃发;连绵起伏的陵寝掩盖不了王朝的翻云覆雨、波澜壮阔。苍天黄土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车轮碾压过暴虐恣睢、魑魅魍魉,新的时代正继往开来。怀着对古人创造的文明的敬畏,继续我的慕名探访。

    西岳华山,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古汉语里“华”同“花”。有人形容华山“石作莲花云作台”。华山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仰仗金庸老先生,我初识华山仍然是在武侠小说里。登华山只想切身体会它的奇险。

    华山太险,远古时期人不能及,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依山建观,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我们的行程从玉泉院开始。玉泉院里绿荫蔽天,回廊曲折,有冯玉祥手书的石刻“水利救民”、“人类平等”、“破除迷信。还有立于乾隆四十一年,由著名金石考据家毕沅所书的“汉神医华佗之墓”。当然了华佗的墓在河南许昌,这块墓碑估计是后移至此吧。

    徒步沿到而上,山上的观院亭阁,一山飞峙,有如空中楼阁。千尺幢和百尺峡华山第一险道,千尺幢仰望如一线天,俯看似深井,形如裂隙,四壁直立。裂隙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凿石为梯,狭窄的阶梯容不下半个脚掌,人们只能手脚并用。游人经此,如同穿行井中,上有青天召唤,下有阴风催促。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艰难上攀的时候,我脑海里闪现李白的《蜀道难》,开凿如此天梯之时必然也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华山之险也同样险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这是一个血脉喷张的过程,刺激惊险而又不失美妙。

    到达北峰后稍作停留,旋前往西峰,这里是华山的精华部分,华山的宣传画取用的就是西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重岩叠嶂,雾岚缥缈。眼前的群山连绵让我满怀兴奋,我对山情有独钟,也许是生于山水之中的缘故吧,我习惯“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挑战。

    亿万年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的惊险壮丽;千百年的墨客咏颂,成就了华山内涵浑厚。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博大深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品质。

    (八)

    西安最吸引的我景点算是碑林,每至一地,探究碑石已经成了我旅游途中的习惯,每每在冰冷斑驳的碑石上看见隽秀的书法,还有我熟悉的人名,总会引出压制已久的欣喜和怀想。我喜欢触摸凹凸不平的文字去品味逝去的人情世故,去幻想执笔者的笔力遒劲,还有握刀者的抑扬顿挫;我喜欢带着情感去丈量碑石的厚度,倾听它历尽沧桑的呢喃;我喜欢爬上驼碑的赑屃,睁大眼球近距搜索点横竖撇捺。于是我计划了6个小时的碑林游览时间。

    西安碑林是在文庙和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文庙的格局与各地文庙大同小异。穿过戟门,东侧即是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年间,故称景云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钟身上除铭文外,其余均饰以各种不同的飞天动物,铭文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唐朝是李家的天下,他们自诩老子李耳的后人,故而唐皇笃信道教。据说每年除夕,CCTV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碑亭上“碑林”两字跃然眼前,相传是林则徐革职戍守新疆伊犁,路经西安写下的,“碑”字少了一撇。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非也,古人讲究对称,书法是一种审美,书法家经常会省略汉字的笔画、改变汉字的结构。“碑”字少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亭内竖立着《石台孝经碑》。它是由宰相李林甫主持,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后来的唐肃宗李亨题写碑额,于天宝年间镌刻而成的御碑,全文隶书,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集两帝书法,《石台孝经碑》也成了碑林迎客第一碑。

    碑林第一室陈列着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就像一个巨大的石质书库,文海浩淼。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唐代,为避免读书人学习时传抄书籍的错误,特刻石经为范本,由于这套石刻经书刻于唐文宗李昂开成年间,所以又称《开成石经》。其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等13部经书。上百块石刻阴阳两面都刻满娟秀可人的小楷。在印刷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回望历史,不得不久久嘘唏。

    一群老外正围着一块硕大的碑刻,导游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这块不凡的石碑。这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看过世界史的人都知道,“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景教是基督教中某一教派的中国称呼。景教在唐初传到长安。此碑立于唐中后期,碑首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架。这块碑石记载了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为研究中国古代国际交往提供了宝贵资料。隋唐文化的异彩纷呈就在于统治者对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在存世的绘画作品或者出土陶俑,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穿着胡服的中原人,看到骑马郊游的妇女,这种自由开化是任何封建朝代所不能比肩的,对外族先进文化的接纳认可,使得那个时期的这个民族变得更加强大。

    临习过书法的人一定知道有个颜真卿,临摹颜体是每个学书者的必修课。颜真卿是中唐著名的书法家、爱国主义者。其楷书气势恢宏、骨力遒劲,既体现大唐繁盛风度,又与他高尚的人格相契合。这位朝廷重臣曾面对叛军刚直忠烈、死而不屈,正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的结合,使他成为继王羲之之后又一集大成者。碑林藏有《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等代表作,书者临习的字帖也都是从这些碑刻上拓下来的。细细观摩着曾只在字帖里见过的熟悉笔画,端正的字体,严密的结构,浑厚雄健、气势磅磅,饱含了书者劲挺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第二陈列室里我看到一块大名鼎鼎的碑刻——《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话说玄奘西域求经回到长安后,开始潜心翻译经卷,并上书请求唐太宗为全部经文写序,太宗欣然应允。玄奘和佛徒们都把这“序”当做最有权威的“护法宝”,因而纷纷刻之于碑石,以志永存传世。因为唐太宗钟爱王羲之的字,怀仁和尚历时24年,用选集拼凑的方法集“王”字而成全文,集字的过程中,为了补齐所缺之字,曾经在全国以重金征购,因此,又流传了王羲之一字值千金的佳话,这块历尽怀仁千辛万苦所刻成的名碑也获得“千金帖”之称。碑文形神兼备,书法秀劲超群,浑然一体,可谓“王体”至宝。

    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大家所书碑刻比比皆是。真草隶行,不同字体应接不暇。汉隶的代表作是《曹全碑》也在这里,该碑立于东汉,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外柔内刚在刀笔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草书碑刻主要是怀素的《千字文》。书者之书,龙飞凤舞;刻者之刻,丝毫必较,连笔、飞白都通过执刀者的轻重缓急充分表现了出来。毛泽东的字体就习自怀素,毛体的“飘”“东”二字就能在碑上找到影子。行书碑刻就多是宋元明清的书家所书,如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祝枝山、郑板桥等等,他们都是书法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

    这里还汇集了很多承载特殊历史背景的碑刻,如《明德受记碑》,上刻有“大顺”和“永昌”字样,这是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碑上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 “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

    我在一块碑上看到这样的文字:“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衙吏不畏惧我严厉,却畏惧我清廉;人民不服气我的才能,却服气我的公正;公正,那么人民不敢怠慢,清廉,那么衙吏不敢欺侮。公正产生严明,清廉产生威信。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朱镕基总理也曾题写过“公则生明,廉则生威”。今天我们在强化廉政建设,公正廉明仍是领导者最基本的准则。一个欲壑无穷的贪官,必然是民不尊,官不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古往今来,备受称赞、千古扬名的执法者,都是那些匡扶正义、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的廉吏清官。

    碑林还收藏了大量石刻珍品,最有名的该属“昭陵六骏”。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是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唐太宗营建昭陵时,下诏立昭陵六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筚路蓝缕、创业艰难。六骏雕刻精美,连缰绳、鬃毛都一丝不苟,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1914年,美国人将六骏中的两骏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现存的四骏在争夺和战乱中变得残破不堪,如今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悄吟着曾经的荣耀和屈辱。

    中国的雕塑史上,最美的雕塑应该是佛教造像。碑林开辟了一个石刻佛教造像展室,迎面而来的庄严肃穆,让人不由自主地驻足凝望,菩萨嘴角的微笑,典雅的姿态,都散发出智慧和美妙的光芒,哪怕残缺了面部,断裂了臂膀。威严的佛像又不乏慈祥,细腻地刻画,飘然的衣带,似乎菩萨手指一点,众生就得以普度。我驻足于一尊缺失头部和手臂的佛像,这不就是东方的维纳斯吗?

    走完了碑林的每个角落,我确确实实呼吸到浓重的文化气息。游览碑林的人寥若晨星,相比于其他景点的人头攒动,这里显得冷清安静,也好,中国最纯粹的文化哪容得闲杂人等的亵渎。这里有恪守传统文化的老者、有热爱中华文明的老外,还有我这样食古不化的异类,足矣!!

    (九)

    乾县城北的梁山上埋葬着唐代的两位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甚至一度更换国号,这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合葬着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也成了我此行的最后一站。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乾陵因山为陵,这也是封建王朝皇帝陵寝的特点,以山势来托显陵墓的威严神圣。陵寝前是神道,两旁的伫立着高大的石刻,强悍雄健的翼马,造型精妙的鸵鸟,还有石马及牵马人。古代帝王为了夸耀功业,陵前均有石马和牵马人陈列,象征参加葬礼的文武百官。石人脚蹬皮靴,腰束宽带,言情温和。狭长对称的神道上高大的石刻显得凝重威严。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

    乾陵陵寝西侧是《述圣记碑》。这块碑石是安葬高宗时,武则天为他树立的歌功颂德碑。碑文由武则天亲自撰写,中宗李显楷书,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文字模糊,依稀可辩。与《述圣记碑》遥遥相对的就是闻名于世的《无字碑》。通碑用一块整石雕刻而成,碑首螭龙缠绕盘旋,异常华贵。对于无字碑,众说纷纭,叱咤风云的武后给后人留下无限猜测。但不管怎样,作为封建社会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对唐代社会的繁荣可谓是功不可没。无字碑在唐代空无一字,如今,留满了后人的感叹和颂扬。

    石碑后左右两侧排列着61尊蕃臣像,是武则天根据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相貌下令雕刻的,石像腰束宽带,体形魁伟,双手置胸,恭敬侍立。真实地反映了大唐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鼎盛局面。可惜这些石像的头部,解放前就被毁掉,为何被毁如今也仍是一谜案。

    我沿着山道爬上了梁山顶端,苍茫烟云下锥状的山峰优美峻秀、巍峨峭拔,梁山上林木葱茏,古柏参天,雅致肃穆,放眼望去,八百里秦川茫茫,雾霭飘渺。山下的秋后的农田、村落显得格外闲静,这就是武则天为自己选的“万年寿域”。

    五代国乱、民国混战,无数人觊觎乾陵的珍宝,黄巢的40万将士,军阀的真枪实炮,盗挖乾陵均未能得逞。1960年的考古试探证明乾陵是唐陵中唯一没被盗掘过的陵墓。60年代考古界针对乾陵是否发掘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事实上,考古发掘对于文物来说既是开发,也是破坏,兵马俑身上的色彩因氧化而消失,明定陵的龙袍出土后即化成灰烬,文物不可再生,没有足够发达的开发技术,对于地下的文物来说就是破坏,破坏文物不就是背弃历史、数典忘祖吗?不知是谁说过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让它深埋地下。但史学界、考古界还有太多太多的谜团需要去解,伴随这些谜团的还有民众无尽的好奇心。不管怎样,乾陵幽宫重启之日,天下必是石破天惊之时。

    十一山陕行,秦川地无棱。

    室宅无风景,书本尽浮萍。

    出行苦心志,游走怡性情。

    老来无所憾,九州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