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首席爱妻如命目录:微粒——静脉注射剂中的幽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48:15
静脉注射,尤其是静脉输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被人们熟悉的治疗方式,并且给人留下了“快而有效”的印象。而与此同时,这种给药方式也以相对较高的风险著称。毕竟药物直接打进血管里,要是出了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药品的质量、用法和护士的操作都不出一点问题,是不是注射就和吃药一样安全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即使药物和用药过程都万无一失,静脉注射仍暗藏隐患。隐患就来源于藏在注射剂中的幽灵——微粒身上。
微粒,全名不溶性微粒,是一群不溶于水,也不被机体代谢的小家伙。之所以说它们是幽灵,是因为它们的直径只有几微米,依靠肉眼检查完全无法发现。

在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其中就会含有一定量的微粒。质量标准中对微粒有明确的控制标准,但这只是一个限量标准,并不能保证完全不含微粒。虽然每一瓶合格的注射液都不会含有太多的微粒,但如果一个病人输注了很多瓶注射液,微粒的总量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根据我国药典2005版规定, 100 mL以上静脉注射液每mL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3粒,不得检出50μm以上微粒。按此标准,假设一个病人每天输液500ml,那么只要输液超过8天,就可能有多达上千个微粒进入他的体内。

除注射液中本身携带的微粒以外,更多的微粒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混进注射液中。在药液配制时,掰开安瓿带来的微小的玻璃碎屑,针头穿刺瓶塞时带来的微小的橡胶颗粒,都可以加入到微粒的队伍之中。不止如此,如果把不能混在一起的多种药物混在一瓶注射液里,它们也会发生反应形成难以溶解的新微粒。

由于这些微粒不溶于水,不被体内的代谢酶分解,也很难穿过血管和组织到达排泄器官,它们进入到人体之后就会长期滞留,甚至可以伴随人一生,可谓如幽灵般挥之不去。

微粒对人体可以产生多种影响。尺寸较大的微粒可以直接堵住体内细小的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坏死。由于静脉血回流后首先经过肺,因此遭殃的地方主要在肺部。

微粒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血管内壁,造成静脉炎。

也有些较小的微粒会随着血液到达更远的脏器,并且可以被体内的清除异己的吞噬细胞所吞噬。这样看似清除了危害,但吞噬细胞也无法把吞下的微粒“消化”掉,这样一来反而会在局部形成肉芽肿,堵塞毛细血管,对脏器局部造成伤害。

除此之外,大量的微粒还可以引起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相对于前面提到的损伤,这是一种会立即显现的不良反应,但对身体没有什么长远的伤害。

每一个单一的微粒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通常很小,不会显现出症状。但这种损伤是可以累积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威胁。由于影响因素很多,而且研究客观上存在困难(例如有时必须采用有创的检查方法,甚至尸检才能确诊,实施起来很困难),现在并不清楚究竟多少微粒就可以威胁到一个人的健康。不过这种威胁是确实存在。举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据文献报道,一些瘾君子把非法得到的精神药品的药片碾碎溶解后,经过粗糙的过滤就为自己进行静脉注射。在这样的药液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对这些静脉吸毒者造成了明显的肺部损伤,并且可以造成了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虽然正规输液中的微粒数比这种极端情况少很多,但谁都不能保证随着用量的加大,微粒的累积不会到达这个程度。
虽然通过严格控制质量、规范配药操作、使用有过滤功能的输液器等方法可以降低随静脉注射液进入人体的微粒量,但目前这些方法仍不能完全保险。因此,减少不必要的静脉注射是减少伤害最好的方法。吃药能管用的时候就不选择肌肉注射,肌肉注射能管用的时候就不输液,这样总会更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