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窝淋巴结怎么消除:纠结的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7:51
 纠结的中国  关于对2010年的总结和对2011年的预测,在进入新年后开始低调,或者该说的都说了。

A中国模式

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

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因为中国目前尚未改变文艺复兴以来,一直没有在如何构造一个好的、易居的、有普世精神的地球上有所贡献。要么总结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发展迅速,是因为中国有低人权的成本优势。这样的论调,常常既有前瞻性——认为虚头八脑的中国模式不可持续;又有历史纵横,和前苏联比较,和拉美的某个时代、和南非种族时代比较,认为历史可能惊人相似,中国目前的好坏可争论,缺点近乎那些国度到顶之后,走下坡路的时候。还有切合实际的角度,比如总结为龙象之说的中国和印度之比较,后者常常被认为暂时落后中国,但迟早要超越中国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来源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有普世精神照耀的全球化进展,中国不仅对人文的自由、民主没有贡献,也无重大创造推动全球科技的进步。翻开历史书,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辩驳的事实。

虽然有人(张五常)说目前中国肯定做对了什么,否则经济无法在新世纪短短10年时间,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假如这是低人权成本造成的结果,就不那么令人欣喜。可是你要是试问一下,全球低人权的国家是否只有中国一个?那估计会看别人的不屑的脸色。

或者你也比较一下,比如说假如中国不是从某种低人权的角度出发进行自己的经济运行,而按照某种高人权的角度(与低人权相比,就应该有一个正常的人权成本或者高级一点人权成本)出发——我们也回顾历史的发展,这可能吗?这是1949年以后可能,还是1840年后可能,还更远一点1500年可能呢?或者干脆浪漫地想象一下,中国不到高人权的时候,就别发展经济算了。

虽然没有比较的分析,估计是无法令人信服的。但有所比较的分析,就一定令人信服吗?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因为黑的和白的也无法比较出相似的地方。有无中国模式?也许都不是在比较中得出的,而就是简单地对中国现实的描述。至于从这个现实出发的中国,其未来将何处去?恐怕不是简单地说一句普世的话语,就能找到指路明灯的。若是用比较方式得出中国应该如此,或者应该如彼,那么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据说种族绵延最有历史性的一个国度,拿谁来做比较?谁是中国的引路人呢?现实的中国好像还没有彻底的言论自由,但各种充当引路人的主义却大肆流行,它们相互对立的时候,比之健康小报上报到吃肥肉好,还是吃肥肉坏还要多。

答案很多,多到我们想不到,可事实上也许根本没有答案。中国的现实在快速的变化之中,用一个看似矛盾,却基本稳定的结构回答了这一切很多的答案——这个现实的上本身基本上跳出争议、探索、吵闹、不屑,乃至要死要活的非此即彼,虽然并非无动于衷、毫无反应,也无法无动于衷和毫无反应。

当下的中国国家结构,其实有两层共存的模式,虽然是执政的一元化,但是多元的主义和利益在相互碰撞,这意味一切皆有可能,但更有可能意味着一切皆不可能,是谁都说了不算的。尽管这难以有什么未来如何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双重结构里,没有人会是最后的主角,更不要说他的主义及其利益一定是最好的和最优的,也许连次好、次优的结局都在纠结之中。


同是央广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处境就不安全得多了。根据《中国之声》记者白宇的描述,其在采访当地“那达慕”坍塌事件中受阻,而当地宣传副部长称“不让拍照是上面的要求,不让报道是因为这么大的工程出现了事故担心影响不好”。在这篇得到搜狐推荐的广播实录中,终以最后一段发问:“现在记者也存在这样的疑问,这个耗费巨资建成不到半年的那达慕会场坍塌,究竟是工程质量的问题还是其它的问题?为什么不让拍照?是否有故意隐瞒的嫌疑?”

另一个被钉在当下耻辱柱上的地方政府是湖北竹溪。“被精神病” 的郭元荣总算是在春节之前回家了,引发的是媒体对“卖身救父”维权困境的集体反思。凤凰网制作专题,强调假若没有制度的保障,就像电影《飞越疯人院》里一样,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他人以超越社会“公理”之名送进精神病院,每个人都将陷入不能免于“被精神病”的恐惧。《中国青年报》以“‘情色’营救计划的黑色幽默”为题,在头条评论中嘲讽道:郭元荣“被精神病”14年的沉冤,最终靠一则虚拟的情色网帖给昭雪,这样的黑色幽默应入选吉尼斯世界大全!人民网那篇允许竹溪官方强调“公务员被送精神病院14年”程序合法的文章,得到了搜狐和腾讯的共同推荐,但也都共同加上了“官方称”的标题前缀。《东方早报》的评论作者干脆用“羞耻”和“ 打击报复”二词来形容竹溪官方批评“卖身救父”是“欺诈”的回应。

与胡锦涛谈心的“77元廉租户”郭春平究竟是不是欺诈工具?继南都之后,《人民日报》属下《京华时报》今亦刊报道,称那位被异议者认定并非困难户的母亲面对记者“情绪低落几次落泪”:“我就说了句实话,为什么被这样质疑?”、“感觉自己现在就像个犯人,我需要向大家证明自己吗?”

神州处处怨气升腾,基层政府公信力名存实亡,郭春平或许真是一个恨屋及乌的受害者。值此危机时刻,人民网今日重点推荐中共中央机关报评论部署名文章,呼吁“别让干群关系出现‘民意赤字’”:很多领导干部反映,今天的群众工作更难做了。确实,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时代,群众已不再是抽象的“整体概念”,而是具体的“利益个体”。能否密切干群关系,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否协调“利益关系”,能否厘清“公利与私利”的关系,能否摆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在新年的第一期报纸里预测了“中美今年都不想再闹僵”后,《环球时报》继续为胡锦涛访美烘托气氛,引用美国外交智囊布热津斯基的话,将胡奥本月会称作“继30多年前邓小平访美以来中美最重要的高层会晤”。今日更刊社评《中美:宁做假朋友,莫做真敌人》,表达期待:“与这样的美国交朋友,是很令中国人累心的一件事。但是交一个经常与我们离心离德的朋友,而不让美国成为我们的公开敌人,让中美之间的全部竞赛都在市场、而非战场上展开,这将是中华文明21世纪的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