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摘除有活50年的吗:汤守道:骆驼的悲哀——甲申再读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29:00

  
骆驼的悲哀——甲申再读之三               汤守道
  
  
        1644年的明清鼎革,翻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明朝灭亡之前,无论是军队的人数,还是军队的装备,农民军和满清军与明朝的军队相比,差距都非常悬殊。前者有如老鼠,后者恰似大象。然而,看似庞然大物的明朝,文官不见良谋,武官不见军功,几个回合下来,朱明王朝便油尽灯熄了。读史至此,不能不感叹历史的无情。
        清朝取代明朝,既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又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明朝的败亡,在崇祯初年就已成定局,在万历朝已显征兆,在嘉靖朝已见端倪。明朝的灭亡,只是迟早的问题。说它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明朝不是因强大的外敌入侵而败亡,不是因一时的策略失误而垮台。敲响它的丧钟的,是一群没有文化、未经训练、过去只会逆来顺受、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们从来就不屑一顾的农民。而取代它统治中国的,不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汉人权贵,而是被汉人权贵们称之为蛮夷的满清。
        明朝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是因为明朝的皇帝,昏庸到了极点;明朝的官员,腐败到了极点;明朝的政治,黑暗到了极点;明朝的政权,腐朽到了极点;人民对它的愤怒,也到了极点。它已经穷途末路,残喘不可能继续苟延了。明朝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而更令朱元璋想不到的是,明朝的灭亡,正是他的以臣民为鱼肉、以臣民为草芥的国策结出的苦果。要了解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就不能不了解朱元璋为巩固朱明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明朝,是朱元璋在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建立的封建王朝。朱元璋出身于农民家庭,但他本人不是农民。他没有农民的那份善良与纯朴,却有着许多农民所不具备的狡诈、奸险与狠毒。他长期接触农民,了解农民。了解农民的处境,了解农民的困难,了解农民的需要,了解农民的性格,了解农民的观念,了解农民的思想。由于有了这种种的了解,他不失时机地发动农民,恰到好处地利用农民。借用农民的力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羽毛丰满以后,朱元璋又打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旗号,利用汉人民族主义的激情和穷苦百姓试图改变悲惨境遇的期望,联合知识分子和工农民众对中国的最高统治权发起冲刺。朱元璋很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朱元璋很机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朱元璋有耐心,稳住脚跟,步步为营,各个击破。于是,同样是起义军的武装首领,做工出身的刘福通、捕鱼出身的陈友谅、卖布出身的徐寿辉、贩盐出身的张士诚,先后败在他的手下。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和“先农村后城市”的战略战术,逐步取代了自己的上司,打垮了曾经的战友,最后赶走了蒙古统治者,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年千百万满怀激情、奋勇牺牲的将士和百姓,没有几个人能够想到,他们自己拼死换来的,不是自身的解放,而是一个与前朝政权的腐朽黑暗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朱明的王朝。朱明王朝,集秦汉以来帝王专制之大成,对全体臣民实行前所未有的残暴统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皇权无所顾忌、民权剥夺殆尽的全新纪录。
        朱元璋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朱元璋认为,自己当了皇帝,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就归自己所有。天下的山山水水、天下的芸芸众生、天下的飞禽走兽、天下的一草一木,天下的金银铜铁,天下的奇珍异宝,自己全都享有绝对的处置权。朱元璋家族于是像饿鬼一样,张开饕餮之口,疯狂地吞食: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明史•列传第四•诸王》)。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靖江王,米二万石,钞万贯,馀物半亲王,马料草二十匹。公主未受封者,纻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千五百石,钞二千贯。亲王子未受封,视公主;女未受封者半之。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纻丝五十匹,纱、罗减纻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女已受封及已嫁,米千石,钞千四百贯,其缎匹於所在亲王国造给。皇太子之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必俟出阁然后岁赐,与亲王子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与亲王女已嫁者同。凡亲王世子,与已封郡王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半始封郡王。女已封县主及已嫁者,米五百石,钞五百贯,馀物半亲王女已受封者……郡王诸子年十五,各赐田六十顷,除租税为永业,其所生子世守之。”(《明史•志第五十八 食货六》)
        而当时官员的俸禄是:“禄米。正从一二三四品官,自千石至三百石,每阶递减百石,皆给俸钞三百贯。正五品二百二十石,从减五十石,钞皆百五十贯。正六品百二十石,从减十石,钞皆九十贯。正从七品视从六品递减十石,钞皆六十贯。正八品七十五石,从减五石,钞皆四十五贯。正从九品视从八品递减五石,钞皆三十贯……吏员月俸,一二品官司提控、都吏二石五斗,掾史、令史二石二斗,知印、承差、吏、典一石二斗;三四品官司令史、书吏、司吏二石,承差、吏、典半之;五品官司司吏一石二斗,吏、典八斗;六品以下司吏一石;光禄寺等吏、典六斗。教官之禄,州学正月米二石五斗,县教谕、府州县训导月米二石。首领官之禄,凡内外官司提控、案牍、州吏目、县典史皆月米三石。杂职之禄,凡仓、库、关、场、司、局、铁冶、递运、批验所大使月三石,副使月二石五斗,河泊所官月米二石,闸坝官月米一石五斗。天下学校师生廪膳米人日一升,鱼肉盐醯之属官给之。宦官俸,月米一石。”(《明史•志第五十八 食货六》)
        亲王的俸禄超过一品大员的五十倍,相当于九品官(正县级)的七百七十倍,几乎是一般公务人员的两千倍。亲王的儿子和孙子享受一品大员的待遇,六世孙的待遇,也远高于一个知县(正处级)。皇室有如天文数字般的俸禄,哪里来的?天上不会掉下来,地下不会冒出来,来源只有一个:老百姓的税赋。王子、王孙年十五,赐田五十倾,这田哪里来的?仓库里拿不出来,作坊里造不出来,来源只有一个:无偿划拨民田。不仅如此,朱元璋家族的生老病死、婚丧娶嫁、嫖赌逍遥以及作威作福的开销,全由老百姓(现在时兴的说法叫纳税人)买单。
        为维持朱元璋家族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朱元璋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财。为了不让一分田逃避赋税,为了不让一个人逃避徭役,朱元璋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编制成“赋役黃冊”,作为征派力役的依据。根据土地丈量的数据,编制成“鱼鳞图冊”,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赋役黃冊”和“鱼鳞图冊”每年核实一次,几乎没有人能够漏网。
        为搜刮民财,朱元璋还别出心裁地发行“大明宝钞”,禁止金银在市场流通。规定民众只能用金银向官府置换宝钞,然后用宝钞进行交易。由于官府大量印制,超额发行,20年后,“大明宝钞”便贬值到原来的千分之二,几近废纸。而民间的金银则大多进了皇家的府库。老百姓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赤贫的境地。
         朱元璋搜刮民财,还有冠冕堂皇的理论。朱元璋说:“富贵贫贱,神明之鉴焉。有德有行者至于贵;阴骘无疵者至于富;德行俱无,阴骘杳然,刁顽奸诈至于贱。此数说也,宰在天地鬼神,驭在当世之君。”(《大诰三编》)
        皇室大多妻妾成群,多子多孙。皇室人数成几何级数增长。朱元璋的子孙继位做皇帝的有17人,封为亲王的83人,封为郡王至奉国中尉的,不计其数。徐光启《处置宗禄查核边饷议》中说:“洪武中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至永乐而在位者百二十七。隆庆初隶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万历甲午(公元1594年)隶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顷岁甲辰(公元1604年)隶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二十三年,皇室成员达十五万七千余人。皇室成员的俸禄,多得到了老百姓无法承受的程度。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奏称:“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万石,而宗禄三百十二万;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禄百九十二万。是二省之粮,即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
        朱元璋家族不但在物资方面贪得不厌,在政治上更享有无法无天的特权。朱元璋规定:“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由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遇有警急,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又得王令旨,方许发兵,无王令旨,不得发兵。”(《皇明祖训》)。朱元璋还规定,皇室成员犯法,有关部门不得审讯和逮捕,只能实名举报,由皇帝裁决。而朱元璋是这样裁决的:“谷王橞(朱元璋第十九子)夺民田,侵公稅,杀无罪人,藏匿亡命,長史虞廷纲谏,则诬以罪而磔之。伊王(朱元璋第二十六子)世子典,多持官吏短长,不如旨,必搆之使去。至御史行部,不敢入城,要而笞之,官吏往來,率迂道疾过,犹使人追入,责以不朝,朝者亦辱以非礼。宮墙坏,奏请修筑,则夺附近民居以广其宮,索郎中陈大壮屋不肯,则使数十人從大壮卧起,夺其饮食,大壮遂饿死。阅河南府城女子,选七百余人,留尤丽者九十余人,勒其家以金赎。宸濠未反時,亦強夺民间田宅子女,养群盜闵廿四、淩十一等劫财江湖间,有司不敢问……此其恣橫无忌,肆害官民,皆由以藩王之尊,居於外郡,莫敢抗拒故也。”(赵翼:《二十二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