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做了微创手术:【课文原文】将心比心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8:53
【课文原文】将心比心
  • 分享
  • 复制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静候佳音 2009年06月10日 19:34 阅读(0) 评论(0) 分类:与君共赏 权限: 公开

  • 字体:大
  • 更多
    • 设置置顶
    • 权限设置
    • 推荐日志
    • 转为私密日志
  • 删除
  • 编辑

据说老师布置写作文,结果一个班级里有半数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另外一半学生拣了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老师很无奈,但老师可能没有想到,这种格式化的谎言作文,正是从课文的学习中流淌出来,注入孩子心田的。­

     ­

    ­

    【课文原文】将心比心­

    ­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妈妈也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

     ­

    ­

    【点 评】­

    ­

    和原文比较,选入教材的这篇文章故事叙述者发生了明显的位移,改动之大,可谓面目全非。原文开始的“母亲”变成了教材中的“奶奶”,看病的“我”变成了“母亲”。为什么会如此改动?我猜,第一部分的改动是为了突出“老”,让“为长者折枝”显得顺理成章;第二部分的改动,大概是为了让“我”亲眼目睹,从而有更深的感触。但,删改者的意图达到了么?­

    ­

    年轻人帮老者推开沉重的大门,这并非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举手之劳而已,那位“阿姨”的解释属于“过度阐释”。而第二部份“母亲”耐心接受着实习护士的扎针,忍受疼痛的折磨,不惜牺牲自己获得良好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这实在是比较罕见的,鄙人孤陋寡闻,确实没见过。疼痛毕竟不是享受啊!于是,编写者安排的老太太的一段独白,显得生硬而无理。目的想告诉我们什么是崇高,但读者感受到的,却可能是伪崇高。想想我们曾见过的那么多小学生的刻板的作文吧,捡到一块钱交公之前,会有无数的心理活动,想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想到了楷模的召唤……其皆出于此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