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金桔盆栽:崔颢《黄鹤楼》诗出律 铁证如山及其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19:41

崔颢《黄鹤楼》诗出律  铁证如山及其启示

孙逐明 2010-11-17 22:22

  崔颢《黄鹤楼》诗被历代诗家视为七律神品,然而此诗有两句平仄出律,也是历代诗家公认的事实。

  本来,平仄格律属于形式范畴,而正确的格律观应当是“有格律,不惟格律;不以律害意”,因内容表达的需要,于个别地方出律应当不是什么大忌。

  红学家蔡义江教授是这样评论《黄鹤楼》的出律问题的: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最近,无患子先生力排众议,极力为《黄鹤楼》辩护,认为它的第一三句声律根本不曾“出律”,最炫人眼目的要数无患子先生的平水韵漏收动词“乘”字平仄两读的观点了〔按:第三句六连仄,蔡义江教授说它是“拗律”,本文暂且不论。〕。

  无论是广韵也好,集韵也好,还是平水韵也好,“乘”字的确有平仄两读,但平读的是动词,仄读的是名词。这是可靠的铁证之一。

  崔颢的《黄鹤楼》写作于初唐,要推翻韵书的记载,证明唐代诗人的实际创作里动词称(按:原文如此,疑“称”字为“乘”字的笔误)字已经平仄两读了,就必须拿出更加“确凿无疑”的“铁证”来。

  前段时间,对于如何才能成其为“确凿无疑”的“铁证”,大家有过一番争论。最近我与学堂窝人先生达成了共识。

  我认为可以作为铁证的有三种:

  1、古代韵书字典等工具书可以作为铁证;

  2、律诗末字,古体诗的韵脚,可以作为铁证;这种铁证并不一定需要“大量作品”,能够有少量的五七例就够了;

  3、律诗句中重要位置〔包括二四六,以及五言平起平收句的一三字,七言仄起平收句的三五字,即可能犯孤平的字眼〕,也可以作为铁证,但是前提是必须有“大量作品”;离开“大量作品”这个前提,就不能作为铁证。

  学堂窝人版主完全赞同此说,认为:“观点不偏颇,用语严谨。完全同意。”

  我根据这三条原则,用搜索软件对全唐诗近五万首里的“乘”字作了全面的遍无遗漏的考证。现将考证结果汇报如下。

  全唐诗里,“乘”字一共出现了1401次。

  1、先看韵脚,和句脚。

  韵脚为“乘”字者〔含近体诗和古风体〕38首,五七律和排律的非韵句脚为“乘”字者20首。这58首诗歌里,所有仄读乘字全部是名词,所有平读乘字都是动词,无一例外,可参见附件一。

  2、再看五律七律和排律里句中重要位置〔包括二四六,以及五言平起平收句的一三字,七言仄起平收句的三五字,即可能犯孤平的字眼〕有乘字的诗作,一共320首〔见附件二〕〔按:绝句体因有古绝掺杂其中,故未曾统计〕。

  根据近体诗格律,乘作动词用而可能仄读的仅有两首,第一首就是崔颢《黄鹤楼》里的第一句“昔人已乘白云〔黄鹤〕去”,自己是不能证明自己的,这一句是无效证据,另一首是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里的第一句“将军独乘铁骢马”,它显然是仿《黄鹤楼》之作,同样是无效证据。

  根据近体诗格律,其余318首里面的所有动词乘字都只可能是平读,不可能是仄读,毫无例外;所有名词乘字只可能是仄读,不可能是平读,毫无例外。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是韵书也好,韵脚和句脚也好,句中重要位置也好,确凿无疑的铁证已经证明:在唐人的创作中,动词乘字绝不可能仄读,只能平读。

  崔颢《黄鹤楼》诗出律已经铁证如山了,但它留给我们的启示应当远不止乘字究竟是否平仄两读。我们是不是应该进一步深思:

  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做学问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正确的方法论对于学术研究有何重要的作用?

这三点更应当值得我们深思吧?

附件一

句末为乘字的铁证共计58首,所有仄读乘字全部是名词,所有平读乘字都是动词,无一例外。(以下略)

【附件二】

五律七律和排律里句中重要位置〔包括二四六,以及五言平起平收句的一三字,七言仄起平收句的三五字,即可能犯孤平的字眼〕有乘字的诗作,一共320首〔按:绝句体因有古绝掺杂其中,故未曾统计〕。(以下略)

 

黄粱一梦 2010-11-18 11:59

崔颢《黄鹤楼》诗本就是一首不符合近体诗格律的七律神品。

理论来源于实践——后人总结的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以及韵书,只能起指导后人写近体格律诗的作用,却不能用来修改前人出律的诗。虽然后人总结的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以及韵书不能囊括前人写的所有的好诗,但如果后人要用这种格律理论和这种韵书来写出《黄鹤楼》诗的格律,也许还会是一首好诗,但绝对不会是一首完全符合近体格律诗的格律要求的诗。

关于用在诗中字的平仄只能用你所选用的韵书去判断,你所选用的“韵书”是写诗的“法”,你所选用的“法”中有规定的才可以成为“铁证”,其它的“法”(韵书)也成不了“铁证”,其它任何诗的句子中任何位置上的字都不是“铁证”,就是连“豆腐证”也不是。“法”就是错了,在修正的“新法”没颁布“旧法”没作废之时,“民”还得依“旧法”行事,“官”还得依“旧法”判案。如果依平水韵这部“法”来判案,先生这个法官对“乘”字“为动词读平为名词读仄”的判词完全正确,根本就不需要去找什么例句中的字来当“铁证”了,因为谁也无法知道古人写的诗本来是不是完全符合格律的近体格律诗,同时谁也无法否认古人写的诗能流传到现在,就是出律了也是一首好诗。如果先生“判案”的法律依据不是平水韵就不知是否正确了,因为别的“法”中的条文与平水韵有所不同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因为平水韵中的“探”只有平一种读法,,就是有一千个古今名诗人依平水韵来写近体格律诗时将“探”当成仄来写,如果是公正的“法官”依平水韵这部“法”来判案的话,无论作者的名气多大,也不应该勉强将“青鸟殷勤为探看”说成是完全符合近体格律诗的格律了。从来没有人说“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探”出律,是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认真的(或者说是不忍心)从近体格律诗的格律上来评论这首好诗。

为什么名人写的诗明明是出律了也还会有人拼命去制造“铁证”来证明是完全符合近体格律诗的格律呢?这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起码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错误的认为好诗就一定是完全符合格律的,不合格律的诗就不是好诗,把“好诗”和“格律诗”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从这一误区中跳出,这些为古今名人打圆场的争论还会继续发生。

孙逐明 2010-11-18 13:50

我认为黄鹤楼的第一三句出律,八句有六句合律,两句不合律,故属于“不以律害意”,而先生认为黄鹤楼是不符合近体诗格律的七律神品,看来先生也承认第一三句是不合律,对此我们应当没有分歧。

八句之中,绝大部分合律,而一两句不合律,究竟是不合律的作品,还是不以律害意的作品,咱们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争论是没有结果的。

黄粱一梦 2010-11-18 15:28

“不合律的神品”和“不以律害意的作品”没有多大的区别吧?

不过“不合格律的神品”包括“作者故意出律的好作品”和“作者无意出律的好作品”两种,而“不以律害意的作品”只有“作者故意出律的好作品”一种。但无论是故意也好无意也好,都无可否认是出律的。既然是“出律的”,也就是“不合格律的”了。

黄鹤楼的第一三句出律,我们是用后人总结出来的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和平水韵这部“法”来判定的,如果用别的“法”为依据的话就很难说了。

向小园 2010-11-19 00:51转贴:

奇形的拗句,奇特的拗救

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平仄通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起句“仄平仄通平仄仄”,四位应仄却平、六位应平却仄交叉换位犯特拗(这种句型比较特殊,很罕见)。

第2句“仄仄平平平仄平”采用了五位应仄却平来补救,这是一种正常的拗救方式,后句五位的平补已经把前句六位的仄拗救了回来,这也是:“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个特殊拗救句式。

第三句出现了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在唐朝前期,或许这是一个奇拗句形和奇特的拗救方式。如果把第4句五位上的空字换成自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自悠悠(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那么这将成为一个拗句和正确的拗救方式。古人有种宁可用全仄也不愿意用孤平的倾向,而在唐诗里也的确有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样的拗救方式存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句就出现了三仄尾,而李白仿效《黄鹤楼》的《鹦鹉洲》这首诗里就出现了“何青青”的三连平现象,所以《黄鹤楼》第3句出现“平仄仄仄仄仄仄”这样的句形并不奇怪,而第4句用“仄平平仄平平平”尾字三平调的方式来补救,在唐初时期也不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黄鹤楼》第3、4两句根据当时的格律意识来判可能是可以判为合律的;随着格律的不断完善,人们根据后来的格律规则来判时,才被判为不合律。如果大家仔细去分析这首诗,还会发现首、颔两联都是六平八仄,而颈、尾两联都是八平六仄,由于第五句五位应平却仄,第六句的五位用应仄却平来救,崔颢还不忘用第六句的第一个字平补第一联所缺少的那个平声,第七句是全诗唯一的一句符合标准格式的句形,因此第八句的三位便成为了平补整首诗的最后机会,而崔颢连这最后的一个机会都没有放弃,就是他在第八句三位上的平补,才完成了整首诗的平仄均衡,使得这首诗的56个字里,形成了28个平对应27个仄和一个通。在一般人的眼里,这或许仅仅是个巧合;而在格律意识极强的人眼里,这根本不会只是一种巧合那么简单,这就很明显得表示了崔颢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按照当时七律的习惯意识来写的。而李白当时的首肯与后来的两次仿作,也给这首诗成为唐朝第一律诗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前贤有质疑这首诗的出律现象,却很少有人质疑这首诗雄霸唐朝七律的地位,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而《黄鹤楼》这种颔联并不严格对仗的格式,被后人演绎成一种颔联可以不拘一格的特定格式,俗称蜂腰格。这才造成后来出现七律的第三句可以不按律,颔联可以不对仗的说法流传了下来。根据对唐朝律诗的格律审核情况来看,唐朝格律诗中有个明显的倾向,非韵脚句(也就是以仄声收尾的单句,第一句平声收尾用韵的格式除外)的格律使用,要比韵脚句的格律宽松得多,这也是犯拗的句形绝大部分都是出句的原因所在。律诗的八句中有四或五句是“韵脚”句,押韵是“韵脚”句之间连贯四或五句的声韵关系,不仅仅是两对句之间的事,保持了“韵脚”句的声律平衡,就保证了律诗整体的声律平衡;所以“韵脚”句的声律平衡不可打破,即是律诗整体的二、四、六分明原则的总汇。

还有一个孤仄的现象要跟大家讲一讲。孤仄的说法来源于古诗,顾名思义,也就是一句之中只有一个仄声字。

白云千载空悠悠。仄平平仄平平平。

这一句的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成功地避免了这一句成为孤仄。若写成:浮云千载空悠悠(平平平仄平平平),这就成了孤仄句。

既然古诗里有孤仄的说法,而在近体诗的格律里却没有了孤仄这个避忌,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格律诗里就允许孤仄了呢?根据标准格式的排列及其变化,我们发现在五言句式里,只有平平平仄平符合形成孤仄的条件,但这是仄仄仄平仄的对应拗救句,也就无法定义为孤仄了。而在七言里,无论怎样的排列,只要是合律的句形,都不会符合孤仄的条件,而象平平平仄平平平这个句式,就已经不再是个律句了,因为格律里有了尾三字不能连平的避忌规则,孤仄在格律诗里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孤仄就没有必要列入格律的避忌了。

北山钓者 2010-11-19 11:58

我们现在平平仄仄这样谈论《黄鹤楼》格律,是我们后人的观点与说法,古人并不这样谈论,这点可以从历代关于《黄鹤楼》一诗的评论看出。唐朝有没有我们现在这样详细的平平仄仄的格律概念?根据史料判断,恐怕是没有的,唐朝时代关于平仄的论述可见《文境密府论》的“调声三术”,他与我们现在的平仄观点差别很大,关键平仄对他们来说只是“调声术”,并没有上升到我们现在格律这样高的地位。

葛兆光先生说:《黄鹤楼》“直以古歌行入律”,既不是崔颢疏忽忘了格律规则,也不是他有意违反近体声韵,而是当时并没有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死板的格套,也没有下字避重复,结构讲起承转合之类僵硬的规矩,……

还望研究格律者能多阅读古代诗话,不要从王力启功先生开始谈起……

孙逐明 2010-11-19 12:57

对于古典格律,由于古人重实践,忽视理论的阐述和归纳,所以单纯看古人的理论文章是得不不出什么结论的。《文镜秘府》里的调声三术并不符合近体诗的实践,若以此为实,是不公允的。

古典格律只能主要依靠归纳法来归纳总结。

王力启功等人的归纳总结,大体上是符合古人创作实践的,我观察分析了唐诗鼓吹集的所有诗歌的平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作品是符合王力和启功所归纳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只要不把它们看成金科玉律,允许个别地方不以律害意,他们所总结的法度还是正确的。

孙逐明 2010-11-19 13:09

今后如果软件技术进一步发达,用程序把《唐诗鼓吹集》和《瀛奎律髓》之类近体诗全集的所有句式的平仄予以分析归类,然后进行归类,将会更有说服力。

在这个工作没有实现之前,近体诗还得继续写作,暂时遵照王力启功等人制定的法度写作是完全必要的,只要不把它们当成金科玉律就行。

我见青山 2010-11-22 08:12

黄鹤楼诗出律,着还要啥铁证吗?前半部明显就是一古风么.

原野丁 2010-11-22 09:14

黄鹤楼诗,不应以七律对待,前半段是古风结构,后半段才是律诗结构。参见今人评王勃的《滕王阁诗》文章。二者写法相似。个见。

北山钓者 2010-11-22 10:42

赞同原野先生,我就说当代的七律观不同与唐宋元明清嘛,既然强调平平仄仄是格律的重要条件,就应该把黄鹤楼诗剔除出七律队伍,以免造成混乱。

另外唐朝诗歌理论主要是关于对仗的论述,基本没有平仄的论述,可见对仗对于近体诗的重要性。黄鹤楼诗连对仗都不顾,怎么会考虑借音安排平仄呢?

山花烂漫 2010-11-22 13:40 回复北山钓者于2010-11-19 11:58发表的“我们现在平平仄仄这样谈论《黄鹤楼》格律,是我们后人的观点与说法,古人并不这样谈论……”:

关于近体格律诗的平仄的格律,在《黄鹤楼》之前好像根本没有人谈起过,不是“古人并不这样谈论”,而是“古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谈论”。关于“135不论,246分明”的规律,关于“孤平拗救”和“尾三平犯大忌、尾三仄犯小忌”的理论,似乎都是后人根据前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逐步模索出来的创作规律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后人的诗歌创作,也可以用来评判有了这个理论后所创作出来的近体格律诗是否合格律的要求,却不能用来评判在这个理论出台之前的古人的作品是否出律,更不能用后人的理论来指责前人写诗出律。换个角度说,在王力启功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出台之后写的自认为是完全合格律的近体格律诗,其评判的标准只能是王力启功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而不是之前的某个例句诗。只说能是王力启功近体格律诗的格律理论与《黄鹤楼》诗中的一些句子格律不一样,也不能说《黄鹤楼》诗中的一些句子不合格律(因为那时根本就没有格律的理论,还谈不到合律不合律的问题)。

山花烂漫 2010-11-22 14:16回复北山钓者于2010-11-22 10:42发表的“赞同原野先生,我就说当代的七律观不同与唐宋元明清嘛……”:

“唐朝诗歌理论主要是关于对仗的论述”——是谁在唐朝时有过近体格律诗理论中的是关于对仗的论述呢?好像连“近体格律诗”这个名字也是后人取的吧!

孙逐明 2010-11-22 15:00

我国文艺创作素来就有重创作轻论述的传统。唐人的近体诗有无格律,我们得看古人是怎么做,而不是看古人怎么说。诗经时代似乎没有人论述过押韵,能说诗经的押韵无规律可循不成?唐近体诗的平仄规律理应作于是观。

孙逐明 2010-11-22 15:07

再重复一遍:

古典格律只能主要依靠归纳法来归纳总结。

王力启功等人的归纳总结,大体上是符合古人创作实践的,我观察分析了唐诗鼓吹集的所有诗歌的平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作品是符合王力和启功所归纳的法则,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只要不把它们看成金科玉律,允许个别地方不以律害意,他们所总结的法度还是正确的。

孙逐明 2010-11-22 15:13

正如古人从来没有系统的语法学理论,我们不能因此得出古人说话不遵循语法,道理是一样的。

孙逐明 2010-11-22 15:25

此外,任何理论都是有漏的,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文艺理论,无一例外。如果认为某种理论与实践有差距,就完全否定此理论的话,那么世界上将没有任何理论存在。我们只能要求理论尽可能地靠近实践,理论与实践完全相吻合只能是可以无限接近而永远达不到的极限。

我们不能因为王力启功归纳的格律理论与唐人创作有某些差距,就完全否认他们所归纳的格律理论。我们可以不断修正王力和启功归纳的不够完善,使之更加成熟,可指望格律理论与唐人创作实践完全吻合,是绝对不可能的,理由如前所述。

北山钓者 2010-11-22 16:12回复孙逐明 2010-11-22 15:00发表的“我国文艺创作素来就有重创作轻论述的传统”:

古代关于诗歌理论的探索非常深奥,比我们现在的,王力的理论不啻霄壤。怎么能说是古人重创作轻论述呢?关于声调的论述古代也不是没有,明朝就盛行唐诗格调音节的探讨,但是没有一句涉及到平仄。明代的李东阳重视诗歌的声调,并提出“格调”的观念。他的《怀麓堂诗话》中说:“古诗与律不同体,必各用其体乃为合格,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古律诗各有音节,然皆限于字数,求之不准,惟乐府长短句,初无定数,最难调叠。……今泥古诗之成声,平侧短长,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非惟格调有限,亦无以发人之情性。”

认为王力先生那点浅薄的平仄解释就能涵盖近体格律(应该是规律),简直是对古人的完全否定啊。

北山钓者 2010-11-22 16:22

《怀麓堂诗话》中说:“古诗与律不同体,必各用其体乃为合格,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古律诗各有音节,然皆限于字数,求之不准,惟乐府长短句,初无定数,最难调叠。……今泥古诗之成声,平侧短长,句句字字,摹仿而不敢失,非惟格调有限,亦无以发人之情性。”

怀麓堂诗话的着段话,若依现在的说法,不是一句135不论,246分明就完了吗?这个口诀明朝也是有的啊。但是李东阳这么说了吗?

孙逐明 2010-11-22 20:58 回复北山钓者于2010-11-22 16:12发表的“我国文艺创作素来就有重创作轻论述的传统”:

任何理论都必须经过实际创作作品的检验。古人关于声调的论述当然有,如文镜秘府的调声术之类,用所有唐人的近体诗创作去检验,符合他们的论述的能占有多大的比例呢?符合率甚小,能反映唐人格律的全貌吗?

格调之论只是牵涉到诗歌的风格问题,与“境界”之类术语属于同一范畴,不能与格律等量齐观的。不同的朝代的诗歌有各自不同的格调,然而自唐诗至近代,尽管不同时期近体诗的格调不同,其平仄格律却是一脉相承的。可见用格调论去区别近体诗与古风体是行不通的。区别近体诗与古体诗的标准只能是平仄法度。

孙逐明 2010-11-22 21:08

当然,平仄格律只是增强近体诗的音韵美的主要手段之一,还有很多其它的手法,如双声叠韵的选用,象声词的应用,韵部的洪亮级、柔和级、细微级的选用……等等等等,都可以增强诗歌的音韵美。可平仄格律之外的其它手法是所有古体诗所共有的,而平仄格律却是近体诗在音韵美上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特色。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认为王力启功等人归纳的平仄格律是近体诗主要的格律并不算错。

孙逐明 2010-11-22 21:43

格律是极其有限的,艺术风格却是变化无穷的。格律不是诗歌艺术规律的全部,只是形式规律之一,如是而已。

精通平平仄仄不见得能写出好诗,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好诗是所有诗歌艺术规律应用的总和。然而,好的近体诗必须符合近体诗格律,也是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这些问题是老生常谈,也是基本规律吧?

天尘子 2010-11-23 07:23

诗者,以意为先也。唐人写诗,从不在乎所写诗是否是“七律”,且从来无人去关注“出律”现象。这一点与今天相比,大相径庭。其自由度较大,且氛围很宽松。

崔颢诗出律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后人硬要给其冠以“第一律”,勉为其难。何苦呢?真正合律的作品未必是好作品,我们很多人必须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以所谓的“名头”来划界是错误的,难道古风就低律一等吗?否。

我认为此争论毫无价值。

北山钓者 2010-11-23 10:01回复孙逐明 2010-11-22 20:58发表的“格调之论只是牵涉到诗歌的风格问题……”:

这话不确,格调一词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话中,但是它的含义是有变化的,曾有人专门论述过格调一词在古代诗话中的含义。它的含义有诗歌风格和体裁、音律、节奏、平仄、法式技巧。

古人论述古近体格调曾经这么说过:“音节难言也,近体在字句轻重清浊,古体在气调舒疾低昂”

先生的说法是当前流行的观点,我也了解,明朝的格调派有大量论述唐诗格调的论述,我翻了半天,觉得很难懂,也看不到关于平仄的论述。以平仄论古近体诗,是清朝才开始流行的。当然要完全否定清朝研究出来的这个平仄规律,也不现实,但是仅以平仄来论古近体,古人没有这么做过。

孙逐明 2010-11-23 11:22 回复北山钓者于2010-11-23 10:01发表的“这话不确,格调一词经常出现在古代诗话中……”:

格调之论,虽然不完全是风格问题,但风格是主体却是毫无疑义的,正如先生所说,它涵括“风格、体裁、音律、节奏、平仄、法式技巧”诸方面,是各种因素的总和,这正是诗歌风格的典型特征。先生都觉得什么是唐诗格调都很难懂,用格调去区分近体诗和古风体可能吗?

我是实用主义者,用平仄去区分古风体和近体诗这两种体裁,至少是很便捷的,可行的,容易掌握的,实用的,而且这种分类方式也得到很多人认可。体裁并不决定诗歌的好坏,我们用这种便捷的方式解决了体裁的分类,花更多的精力去分析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何乐而不为呢?

孙逐明 2010-11-23 11:35

正如无尘子先生所说,重要的是“实”,而不是“名”。

事物的分类并非绝对的非此即彼的两分法,常常有中间地带出现。诗歌与散文之间有散文诗,诗歌与戏剧之间有诗剧。等等等等。在近代艺术中,似此似彼的艺术门类更加突出。

黄鹤楼大部分诗句入律,少数诗句出律,介于典型的七律与典型的古风之间,这是“实”;而它的名头究竟是七律还是准七律还是准古风,都只是“名”,都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的地方在哪里,那才是值得我们予以深究的问题。

柳下惠兄 2010-12-01 11:52 回复孙逐明于2010-11-22 21:08发表的“当然,平仄格律只是增强近体诗的音韵美的主要手段之一……”:

这个说法是比较客观的~

原野丁 2010-12-02 16:37

【崔颢诗后人硬要给其冠以“第一律”】,我很纳闷,明摆着出律,前半段古风后半段按律诗写作,还说他是第一律!在青少年时代,对《唐诗三百首》很佩服,经过几年来对格律诗的深入研究,发觉它的选者眼光有问题,看来不写诗词者所选的本子要误人子弟的。

都说:诗词要看其意境,物象,格律次之,押韵在后。这些很不严肃!

北山钓者 2010-12-04 11:22 回复原野丁于2010-12-02 16:37发表的“【崔颢诗后人硬要给其冠以“第一律”】……”:

支持原野先生按照王力格律编写一本<新编唐诗三百首>,顷见赏石斋先生列出三个题目,大而空泛,《新编唐诗三百首》应该是个不错的题目。

猪头大炮 2010-12-05 17:23

要听实话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前半是绝妙,后半是凑数。这个问题远比出律值得讨论。

——中华诗词论坛 -> 百家讲坛

http://bbs.zhsc.net/simple/?t82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