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如何消除: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32:28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
[置顶][取消精华][推荐]

发表于:2007-08-26 23:49:11
作者:zhuhua148朱华更多作品
积分:
订铁观音茶满2斤送茶具免运费
迎春节!铁观音买2送1 货到付款
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的最新研究成果 包惠僧其人其事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包惠僧的名字是很具特色的,一看到就会让人联想起出家的僧人。其实,他的原名并不叫包惠僧,据《包氏宗谱》载,他原名德芬,号梅生。据说他刚与董必武认识不久,董必武在写给他的信中把“梅生”写成了“惠僧”,后来他就将错就错,把名字真的改成了“惠僧”。包惠僧本来是共产党武汉支部的成员,1921年1月到上海准备赴莫斯科学习,但没有去成,就留在上海,5月,他赴广州向陈独秀汇报工作。中共一大召开前,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向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发出邀请,要求他们各推荐两名代表到上海参加会议。武汉支部派董必武和陈潭秋参会,所以包惠僧不能算是武汉的代表。而广州早期党组织也派了两名代表出席,一个是包惠僧,一个是陈公博。但是,包惠僧根本就不是广州早期党组织的成员,怎么能代表广州早期党组织呢?虽然,按要求每个党组织应派两名代表参会,实际上,旅日小组也只来了一名,广州早期党组织只来一名有何不可呢?事实上,包惠僧是陈独秀提名参会的,他只能是以陈独秀个人委托的观察员身份参会。有一种意见则认为包惠僧出席了一大,并享有和其他代表同样的权利,应该是一大的代表。说到这里,你一定对包惠僧很感兴趣了,想更详细地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了吧!      一      1895年1月15日深夜,湖北黄冈县东方包家畈社庙湾的一个产妇,一胎生下了一男一女,这个男孩就是包惠僧。包惠僧的祖辈都是农民,只有他的父亲包存嘉是个读书人,做过几天候补巡政司这样的九品小官。包惠僧的母亲杨春侠则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读书习礼。   包惠僧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老三。包惠僧出生时,他的父亲在仕途上屡遭坎坷,已弃官回乡务农,还常遭别人欺凌,便把这一切不幸归根到读书上,从此,便反对、阻止自己的孩子读书。1900年,包惠僧已6岁,母亲便与父亲商量包惠僧读书的事。谁知父亲一听让孩子读书,立即火冒三丈,要对母亲动拳脚。包惠僧与哥哥复霖见状,怕母亲吃亏,就一齐上前抱住父亲的双腿。父亲的火气更大了,动手打了母亲。包惠僧便在父亲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两口,结果被父亲重重地摔在地上,从此父子便成了“仇人”。   通过与父亲的斗争,包惠僧入私塾读书,3年后他又转到另一家私塾读书。初夏的一天,包惠僧在上学的路上正碰上父亲在河里捕鱼,父子见面,如遇路人,包惠僧把脸掉过去假装没有看见。这下子可激怒了父亲,父亲冲上去抓住包惠僧就往水里按。刚好包惠僧的五叔包存乐经过这里,才把包惠僧救了下来。从此,父亲就不让包惠僧读书了。为此,母亲请来与父亲交往甚厚、颇有声望的陈汝田进行劝说,但包惠僧的父亲就是不同意让儿子再读书。这让陈汝田十分生气,后来包惠僧读书的费用都是由他资助的。   14岁那年,包惠僧参加黄冈县高等小学堂的入学考试,因考试成绩突出,获得了“钦奖禀贡生”的殊荣,在校读书的费用完全由官方负担,他读的是乙种实业科。这是他第一次进城市,受新思想的熏陶,他整个人全变了。春节回家,他在自家的大门上自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包家畈中才子国”,下联是“玉带河边雅人乡”(玉带河是他村中的一条小河),横批是“后来居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北的时局动荡不安,包惠僧也因此第二次辍学。返乡后恰逢重阳节,包氏族人聚集在祠堂里祭祖,豪绅们就座狂饮,穷的族人却站立在两边。包惠僧见状,十分气愤地走向正在饮酒的包家房长包泽梦,大声质问道:“都是包氏后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入席呢?”谁知包泽梦对包惠僧破口大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   骂声激怒了包惠僧,他顺手拿起一根木棍,对着包泽梦猛打,神龛上祖宗牌位也被打落在地。众人马上围上来,把包惠僧团团围住。包惠僧挥动木棍冲了出来,可是在大门口又被人挡住了去路。就在这时,包惠僧的族兄包复炲用力推倒众人,拉起包惠僧向外飞奔。包复炲把包惠僧交给了弟媳熊氏,熊氏把包惠僧藏起来,又到娘家搬来大批救兵,包氏族人本来要向熊氏要人,见此情景只得作罢。   等包氏族人走后,熊氏给了包惠僧一些路费,让他趁着黑夜赶快远走高飞。就这样,包惠僧跑到了汉口。在汉口,他举目无亲,很为生计发愁。一天,他在茶馆里结识了来喝茶的省教育司司长姚晋圻。通过攀谈,姚晋圻得知包惠僧的处境,便让包惠僧报考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给校长刘文清写了一封推荐信。   1912年,包惠僧以优异成绩被湖北一师录取。一师的膳食、书籍、校服均系官方供给,包惠僧在这里度过了5年安定的读书生涯。1914年新年刚过完,包惠僧的五叔包存乐来到了包惠僧的宿舍,他给包惠僧带来了一喜一悲两件消息。一悲是包惠僧的长兄包庆霖病逝,一喜是父母已为包惠僧在家订了一门婚事,催促他回家完婚。就这样,包惠僧请假回到了阔别两年的故乡,先忙着给兄长办丧事,接下来又忙着办自己的婚事。新娘名叫丁雪姣。婚后一个月,包惠僧又回到一师继续自己的学业。   1917年夏,包惠僧从一师毕业。当时是“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找工作四处碰壁。包惠僧又找到一师的刘校长,勉强留在一师附小担任书记,每月只拿半薪,每周兼4小时的课。干了一个学期后,包惠僧回到家乡托人进了附近上巴河小学担任教员。上巴河小学的校务完全由当地豪绅把持,他们个个劣迹斑斑。在一次校务会议上,包惠僧竟点着他们的鼻子大骂,这下可气坏了众豪绅们,他们诬告包惠僧造反,包惠僧迫使离开这所他只干了50天的学校。   暂时在家闲居的包惠僧,在包氏宗族修改家谱的大会上,又因看不惯包氏豪绅的一些做法,当众骂了他们,触怒了这些豪绅。他们决定用家法给包惠僧治罪,包惠僧只得第二次逃到武昌。      二      在武昌,包惠僧住进了价格十分低廉的客栈,日日为求职奔走。在走投无路、几乎绝望的情况下,他甚至想自杀。后来,他试探着给《大汉报》、《汉口新闻报》撰稿,不想却得到了这两家报社特派外勤记者证。有了点稿费后,他又筹划去报考省立法政专门学校。   1919年春,包惠僧去了北京,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做旁听生,直接感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回到武汉后,他结识了黄冈同乡陈谭秋,当时两人都是《大汉报》、《汉口新闻报》的外勤记者,私交越来越深。靠稿费谋生的包惠僧为了能得到外地的新闻,于1920年初去了北京。1月29日,他到了天津,并采访了天津学生运动的领袖周恩来,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友谊。2月5日回到武汉后,他又赶上陈独秀在文华大学做学术报告。包惠僧以记者的身份对陈独秀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两个人都相见恨晚。   报社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为了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新闻,靠稿费谋生的包惠僧去采访位于武昌的利群书社。利群书社是由恽代英、林育南、廖焕星、李书渠等人创办的,是一个工读互助的团体,书社经销包括马克思主义菱在内的各种新思潮书刊。恽代英是中华大学附中部的主任,从此两人建立了联系。   不久,湖北鄂城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刘伯垂带着陈独秀的一封信找到了包惠僧,希望他联系一些人在武汉创建共产党组织。与此同时,湖北潜江人、上海发起组成员李汉俊也从上海寄给董必武一封信函,希望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1920年8月的一天,董必武、陈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人聚集在抚院街97号举行会议。会议由刘伯垂主持,成立武汉共产党支部,决定每周开一次会,并选举包惠僧为书记。这时的包惠僧年仅25岁。不久,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来信,要他们吸收恽代英领导的利群书社的成员加入。通过包惠僧的联络,最后,恽代英、林育南等人也加入了共产党武汉支部。      中共一大后,包惠僧留在上海创办《劳动周刊》杂志,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仍留在广州,周佛海暂时在上海代行陈独秀的职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此十分不满,强烈要求陈独秀回上海主持工作。由于包惠僧与陈独秀有特殊的关系,马林就派包惠僧前去广州说服陈独秀。经过包惠僧的努力,1921年9月9日,陈独秀登上了返沪的海船。包惠僧一路相伴,途中向陈独秀请教了许多问题。   到上海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陈独秀当面交谈,仅谈了一会儿,两个人就大吵起来。马林主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要完全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并要陈独秀定期向他汇报工作。陈独秀对此十分不满,主张不要共产国际的经济援助,在经济上自力更生,一面工作,一面革命。包惠僧认为陈独秀的主张得有道理。   1921年10月4日刚吃过午饭,包惠僧、杨明斋到陈独秀家串门,恰巧柯庆施也在陈独秀家,于是陈独秀的妻子就约他们打牌,陈独秀在楼上午睡。就在他们打牌之际,忽然有人在前门叫门,大家一下子警惕起来,因为按规定,自己人一般都走后门,可见叫门的肯定不是自己人。   包惠僧打开前门,只见门口站着三个人,他们说要找陈独秀,购买《新青年》杂志,包惠僧忙说:“他不在家,买《新青年》可以到杂志社去购买。”三人不由分说就冲了进来,陈独秀听到外面的吵闹声,连忙下楼向后门走去,谁知后门早已有人把守。就这样,陈独秀、包惠僧、杨明斋、柯庆施及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被押上汽车,关进了法国巡捕房。在审讯中,他们都报了假名,陈独秀报名王坦甫、包惠僧报名杨一如。   谁知,不久又有两个人被带了进来,一个是《民国日报》总编、共产党员邵力子,一个是同盟会元老褚辅成。他们两人是去拜访陈独秀,被埋伏在那里的巡警抓获的。陈独秀一见褚辅成就连忙给他使眼色,但褚不解陈独秀的意思,开口就大呼道:“仲甫,怎么回事,一到你家就把我搞到这来了?”这样,陈独秀的身份就暴露了。   后来,经马林全力营救,陈独秀被关押两天、包惠僧等人被关押5天后全部被释放,这5天是包惠僧一生仅有的坐牢日子。   出狱后,包惠僧被党组织派往武汉,出任中共武汉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并组建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他首先找到著名律师施洋,向施洋借了一栋空置的小楼,着力创办了粤汉线上第一个工人补习学校。过了一段时间,包惠僧发现粤汉线工人的人数较少,就开始在平汉线上建立工人组织。此时,汉口租界6000多名人力车夫进行罢工,包惠僧趁机与车夫工人密切接触,发动工人,并联系施洋的律师事务所,与当局进行法律交涉,最终车夫工人取得了罢工的胜利。   在平汉、陇海铁路上,包惠僧活动频繁,在工人中发展党员。项英就是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包惠僧还同当时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沙分部主任的毛泽东在武昌会晤,这是两人的第二次会面。   当包惠僧在武汉积极开展工作之际,中央通知包惠僧到北京找李大钊接受新的任务。在北京,在邓中夏的陪同下,包惠僧第一次见到李大钊,两人长谈到深夜,李大钊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人运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努力,准备把我们5个同志安排到北洋政府的交通部工作,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要使用化名,工作时要小心从事。”   就这样,包惠僧化名包一宇,被分配在京汉铁路工作。工作安定下来后,包惠僧举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婚礼。新娘叫夏松云,江苏高邮人,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教员。始后夏松云辞掉教员工作,来到北京。   1923年2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罢工被镇压下去后,有人举报包惠僧等5人鼓动工潮。关键时刻,包惠僧的好友黄统出面,经多方斡旋,证明5人在罢工期间天天上班,他们才幸免于难,但最终还是被解职。失去工作后,家庭生活就没有经济来源,包惠僧只能重操旧业,为北京的《宪报》撰稿,但因得知《宪报》是已背叛孙中山的陈炯明办的,便离开《宪报》。好在夏松云已在唐山扶轮学校找了个教员的职位,总算有一些收入。   这时,包惠僧与张国焘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公开冲突的程度。在包惠僧看来,当时中共党内能领导他的只有陈独秀一人,而张国焘自私自利、自高自大、公私不分,只会坐在上海的租界里指挥别人。但张国焘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是包惠僧的顶头上司。当时张国焘向中央告包惠僧的状,要求开除包的党籍,只因陈独秀不同意,这事才算不了了之。在与张国焘的冲突中,包惠僧始终认为存在一个“张国焘小组织”,甚至把矛头指向别的同志,伤害了不少人。      三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实行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政策。包惠僧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国民党,南下广州临时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等职。   中山舰事件后,包惠僧的二十师党代表的职务被解除。不久,周恩来办了一个训练班,专门训练从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撤出的共产党人,包惠僧任政治教官。训练班结束后,中共中央派包惠僧去莫斯科学习,但包惠僧却向中央要求让妻子夏松云同去,中央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莫斯科也就没去成。包惠僧认为是“张国焘小组织”害了他,使他连同陈独秀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包惠僧也来到了武汉,将周恩来写的介绍信交给当时主持武汉工作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邓演达就派他筹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工作。但在工作中,包惠僧又与中共中央驻武汉的代表张国焘发生了冲突。1927年1月,包惠僧受邓演达的指派,离开武汉黄埔军校,出任独立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十四师师长是夏斗寅,湖北麻城人,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的旧部。不久,邓演达率部进入河南继续北伐,夏斗寅的部队被调到宜昌,以防川军趁机沿江杀出。为此,包惠僧还尽力为夏斗寅的部队争取了许多补助,发放了一大批枪支弹药,夏斗寅对包惠僧十分感激,但他暗中却同蒋介石进行了电报联络,这件事让中共、包括在武汉的国民党左派非常气愤。   不久,负责武汉地区的中共负责人张国焘找包惠僧谈话,向包惠僧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夏斗寅为什么与蒋介石联系;二是你去宜昌工作那么久为什么不向党写报告?三是你在宜昌为何花天酒地,行为不检。包惠僧当时只承认了前两点错误,至于第三点“花天酒地、行为不检”,他认为是不实之词。他一气之下向邓演达写了辞呈,决定离开夏斗寅的部队。   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夏斗寅擅自将部队移防沙市,川军杨森部马上占领了宜昌,严重威胁武汉的安全。远在河南前线的北伐军正忙于战事,邓演达对此十分焦急,就派包惠僧去做夏斗寅的工作。谁知夏斗寅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围攻武汉,后来干脆投靠了蒋介石。为此,包惠僧险些被开除党籍,最后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他从此变得悲观消沉起来。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制造针对中共的大屠杀,包惠僧奉中央军委周恩来之命,到达南昌。南昌起义发生后,部队南下广东,包惠僧奉命暂时在南昌潜伏下来。周恩来在南下前给包惠僧写了封介绍信,让他去武昌找党组织。当时,到处都是血雨腥风,包惠僧先后在黄冈、高邮躲了一阵,不久去了上海,从此脱离了中共组织。为了养家糊口,他在上海以卖文为生,还办了《现代中国》杂志。   1931年,他凭借在黄埔军校时与蒋介石的交往,担任国民党军委秘书兼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教官。此时的包惠僧家庭发生了变故,他与第二位妻子夏松云的隔阂越来越深,最后两人分居。这时,在包惠僧家做家庭教师的谢缙云走进了他的生活,并成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从1936年至1947年,包惠僧在国民政府里先后担任过内政部参谋、内政部户政司司长、内政部人口局局长等职务。后随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广州。当国民党逃往台湾时,包惠僧却去了澳门。      四      在澳门,包惠僧一家人就靠发放的那点遣散费生活,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这时,他想到了当年的那几位中共朋友,就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写了封信,又分别给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各发一份电报,大意是祝贺他们建立了新中国,同时也为自己的过去忏悔。   经过一个星期的等待之后,包惠僧收到了中共中央的复电。1949年11月,包惠僧到了北京,第二天,董必武就请包惠僧吃饭。席间,董老对包惠僧埋怨道:“那时你做了国民党的官,就不要共产党朋友了?”12月25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请包惠僧吃饭,包惠僧为抗战时期在重庆的行为深感愧疚。原来当年,周恩来去国民政府内务部见部长张厉生,在张厉生的办公室里,周恩来见到了包惠僧,周恩来热情地与他打招呼,包惠僧却远远走开了,生怕被别人看见。   1950年,按周恩来的指示,包惠僧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内务部研究室任研究员。此后,他写文章常用“栖梧老人”这个笔名,他的夫人谢缙云是这样解释这个笔名的:包惠僧把中华比作一棵茂盛的梧桐树,而把自己比作其间的一只小鸟。“文化大革命”时,包惠僧受到较大的冲击,他所在的国务院参事室里有人贴他的大字报,他还被打断了右腿。破“四旧”时,包惠僧让子女把陈独秀写给他的一百多封信付之一炬,他害怕被定为“右倾投降主义”的陈独秀牵连到他。   包惠僧在1950年被查出有心脏病,并且时常发作。1971年,大夫又在他的肚脐附近发现了一个瘤,考虑他年事已高,没敢对他实施手术。   1979年7月2日早晨,85岁高龄的包惠僧起床后说自己腰痛。晚饭后,他先看了一会儿电视,觉得心里烦躁,就邀了三个老邻居在客厅里打扑克,玩到晚上9点多,他放下手中的扑克,说自己腹痛,就朝卧室走去,往床上一倒,就这样去世了,时间是晚上10点40分。医生的诊断是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失血而死。   1979年9月22日下午4时,包惠僧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