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怪兽:千年窑火不熄的陶瓷圣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10:44
郭光华
这里是一处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
这里是迄今为止,国内外遗存陶瓷古窑、古作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自北朝开始烧制青瓷,经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代千年窑火不断的地方>>
这里是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磁州窑之乡”“中国民窑研究基地”的地方>>
这里是被著名作家梅洁称为“一个世界性的陶瓷神话”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磁州窑。
从“磁山文化”说起
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所属峰峰矿区和磁县境内,这一带在古代称为磁州。据唐《元和郡县志》:“隋开皇十年废郡,于县置慈州,以县西九十里有慈石山,出慈石,因取为名。”唐代“慈州”改为“磁州”。
磁州窑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7500年前的“磁山文化”。1976年,文物管理部门对距磁州窑中心窑口之一的峰峰矿区彭城镇以北十几公里的磁山新石器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出土大量的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这一遗址文化内涵具有显著特点,被考古界称为“磁山文化”。特别是出土的陶器非常典型,多为夹砂红褐陶、泥质红陶器。出土的陶盂、三足钵、陶盘、陶碗等,陶质粗糙,但造型简单实用。这类陶器的主要纹样有浅细绳纹、编织纹、剔花纹等,显示了磁州古代先民高超的造型技巧和艺术审美观。除此以外,在磁州窑所处的峰峰矿区和磁县还多次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商代的灰陶、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纹硬陶及汉代的釉陶。这些足以说明,古磁州是我国陶器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它为后世磁州窑的形成和发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朝青瓷到唐代自瓷
1959年6月,故宫博物院冯先铭先生在磁州窑专家叶广成的陪同下,到彭城镇以西的磁县贾壁村进行考察,发现了磁州窑的北贾壁青瓷窑址。
北贾壁青瓷窑创烧于北朝,窑场规模不大,烧制的是施以透明青绿色釉的碗、钵、壶、罐、砚、高足盘等。贾壁窑青瓷的特点是器形较大,胎厚重,器形内多有疤痕。对贾壁窑考察的另一个发现是,该窑是用柴作燃料烧制的,这说明磁州窑所处地区虽然生产煤炭,但当时还未掌握用煤炭烧制瓷器的方法,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柴烧方式。

与贾壁窑同时期的临水窑也烧制青瓷。临水窑位于峰峰矿区的临水镇,和贾壁窑一样,为磁州窑的主要窑口。1975年峰峰矿区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了这处北朝时期的古窑址,出土了一批青瓷器,主要是钵形器、碗、杯、高足杯、矮足盘等。这些瓷器的突出特点是有的器物在口部施用化妆土,上面罩以青黄色釉。这是磁州窑使用化妆土的开端,对研究磁州窑古代工艺是个重要发现。临水窑口和贾壁窑口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磁州窑在北朝时期已开始烧制瓷器。
2002年5月,在北朝临水窑口附近的建设工地上又发现唐代窑址一处,出土了大量的青瓷片、白瓷片和多枚唐“开元通宝”铜钱。叶麟趾先生《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中认为“磁州窑晋代已有出产,唐时期曾有优良之品,至宋时著名。”唐代窑址的发现,以及附近唐墓出土的随葬陶瓷器皿,有力地证明了叶麟趾先生的这一观点。唐至五代,磁州窑的化妆白瓷在胎体制作化妆技法的应用及透明釉的使用方面已逐步成熟。白瓷的胎体呈灰白色,施化妆土后再施一层透明釉烧制出成品。它开创了化妆白瓷的生产,是磁州窑陶工的一大贡献。
鼎盛的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精美的制作步入了鼎盛期,形成了以磁县观台镇、峰峰矿区临水镇和彭城镇为中心的窑口。所烧陶器主要供民间使用,造型实用,纹饰生动、品种繁多。从对观台磁州窑遗址3次考古调查发掘出土的器物看,这个烧造区上限至五代,下限至元朝。出土器物丰富。

宋代磁州窑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装饰花纹有珍珠地、草叶纹、篦纹等,以白釉黑花装饰最为突出。它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运用到瓷器上。装饰题材、内容都来源于民间,取材于自然界,民间生活气息浓郁,生动亲切,自然豪放,极富情趣。宋代磁州窑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艺术之先河,为后世的青花和五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且形成了当时北方民窑制瓷艺术的主流,称为磁州窑系或磁州窑派。

金、元时期,磁州窑的窑场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更加繁多,风格豪放。特别是在陶瓷装烧工艺上有了重大改进,出现了叠烧技术,大大提高了窑炉的容量。金代的红绿彩工艺是陶瓷装饰上最早出现的釉上彩工艺。
这个时期,磁州窑烧造的瓷枕数量非常多,造型异常丰富。常见的有长方形、腰圆形、八角形、如意形、叶形、银锭形、美人形、虎形、孩儿形等。磁州窑的刻、划、剔、填彩、珍珠地、模印、贴塑等各种装饰工艺技法几乎都在瓷枕上反映出来,特别是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书法等技法运用到瓷枕上,诗词书画妙趣横生,潇洒奔放。现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瓷枕珍品,绝大多数是磁州窑产品。
明、清时的“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磁州窑作为千年古窑,特别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历史文献却少有记载。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撰写的《格古要论》;“古磁器,出河南彰德府磁州。”在峰峰矿区著名的北响堂石窟,留存着明朝张应登撰立的《游滏水鼓山记》石碑一座,碑文中对磁州窑的中心窑口彭城的烧瓷业有这样的描述:“彭城陶冶之利甲天下,由滏河达于京师。而居人万家,皆败瓮为墙壁,异哉!晨起,视陶陶之家,各为一厂,精粗小大,不同锻冶。入室,睹为缸者用双轮,一轮坐泥其上,一轮别一人牵转,以便彼轮之作者,作者圆融快便人化矣。为碗者止一轮,自拨转之,而作亦如是。口之似此作者日千人而多,似此厂者日千所而少,岁输御用者若干器,不其甲天下哉!而近以旱故,减十之一二矣>>“碑文对当时彭城窑陶瓷生产的规模、工艺、供应、运输等都作了详细的记述,是难得的磁州窑史料。碑中提到的“岁输御用者若干器”,在《大明会典》中有如下记载:“在彭城镇设官窑四十余座,岁造瓷坛堆集官坛厂,舟运入京纳入光录寺。明弘治十一年,进贡于皇家之瓶坛达一万一千九百三十六个。”

磁州窑到明代再次兴旺发达,上承宋、金、元民间工艺传统,下启清代粉彩装饰技艺。这一时期。窑场增多,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特别是设立了官窑,大批精美的瓶坛征用人官,提高了磁州窑的地位。这个时期所产器物的造型更加稳定、秀气,无论是日常使用的碗、盘、碟、罐,还是供皇家用的瓶、坛,都更加注重装饰,绘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色彩鲜丽。
清至民国时期,磁州窑的中心窑口彭城镇,瓷业生产以民间日用瓷为主,继续发展并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增修磁县县志》载:“瓷器出彭城镇,置窑烧造,有瓮罐盆碗炉瓶诸种,黄绿翠白黑各色。”又记:“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罂之术,舟车络绎,售于他都。”民国时期《大中华直隶省地理志》记载:“西乡彭城镇磁业矿业利源丰富,为本县菁华。民国十一二年,瓷窑增至二百三十五座,缸窑三十余座,从事陶瓷生产的陶工有五千人左右。年产碗五佰万纣(约一亿件),缸七十多万件,行销达东北、华北、西北计十三省两市(北平、天津)。”另据《磁县县志》记载:“瓷器产于彭城>>窑场麋集,瓷店森列,所占面积纵横二十余方里。”
从以上文字记载可以看出,明、清以来磁州窑的瓷业生产不断呈上升之势。磁州窑的兴旺为它所处的彭城古镇带来了进一步繁荣。坊表、楼亭繁盛,为冀南之最。在彭城老街上,茶馆酒肆、布行百货排列有序,米面粮行、旅馆车店搭配有致,粗瓷细货店铺相连,客商装货,此往彼来,街填巷溢,故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