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疾病解剖生理:我的2005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03:54
 我的2005年

                    肖川

  在晨钟暮鼓的又一次循环中,时光终究要把一些带走,把另外一些留下,带走的是历史,留下的是记忆,而写下的将永远是灵魂。当日历翻开到12月31日这一天时,2005年就即将成为历史了。回顾一年所走过的路,盘点一下一年的收成,对于未来的日子当会不无意义。

  2005年是我出版上的丰收年。首先是我的《教育随笔三部曲》之二《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在三月初由岳麓书社出版,《中国教育报》两次对本书发表长篇书评,在九个月内本书三次荣登《中国教育报》的《教师用书排行榜》,《今日教育》(重庆)杂志还专门介绍了本书。接着,四月份,我和张文质君合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一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好评。五月份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和我领导的学术团队共同探索的成果——《办好学校的策略》,全书四十多万字,深受广大中小学校长们的青睐;出版不到两个月即加印一万。这三本书其实是多年来的探索的成果,不过凑巧在同一年出版罢了。我是主张“大胆作文,谨慎出书”的,书出得太滥,就会失去人心,就会败坏读者的胃口。

  在2005年,多家报刊为我开辟了专栏:《基础教育参考》继2004年后,继续开辟《肖川文人随笔》专栏,《教师博览》开辟了《肖川走笔》;《中国教师报》开辟了《名家说书》,《现代教育报》开辟了《名家随笔》,《福建评论》(教育版)开辟了由我和刘铁芳、刘良华、张文质三位先生共同撰文的《四方桌》;吉林市的《青年教师》也继上一年开辟的《肖川随笔》,一期一篇,从未间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也是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从四月份起开设了《肖川快语》专栏,这在我校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我一年内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学校在科研上的考核我就可以过关了。我更在意的是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十六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教育参考》(上海)、在《小学青年教师》、《明日教育论坛》、《中国教师》、《福建教育》、《河北教育》、《师道》、《教育文汇》、《河南教育》、《教育时报》等几十个报刊也多有文章发表。所以,我在一些场合说:“没有读过肖川文章的人,不太可能是一位好教师”。我的推论是,肖川有这么多文章,你都没读过,说明你是一个闭目塞听的人。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呢?有人就曲解了我的意思,说我狂妄。狂妄就狂妄吧,其实,在我内心深处倒真的是很想狂妄的。我想用狂妄来渲泄我内心被压抑的愤懑。

  2005年我最大的成就恐怕要算和张文质君一道主编《生命教育》的地方教材了。历时半年多,可谓日夜兼程。本套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九个年级共十八册,编写人员多为湖北、武汉、咸宁、潜江和钟祥的中小学教师,我和文质负责设计整体框架、编辑思路和最后把关。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到湖北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是普遍比较好的。

  网上有“南朱北肖”之说,真是抬举我了。除了有点惭愧,在我内心深处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朱永新先生是官员,我是自由知识分子,我们不是一类人。朱永新先生很有亲和力,精力充沛,这些我都自愧不如。倒是我们都强调教育的理想,都为民进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我理解应该是为了促进民主的政党,我是冲着字面意思加入这一组织的,后来发现距我的期待很远,所以,它的活动我也就暂时不参加了。其实,我也考虑过退出这一组织,但仔细一想,那样会伤害许多人。你得承认,这一组织中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它现在的状况,我想,它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我愿意等待。

  我做任何事情的动机无非有二:一是看我从做这件事中是否可以获得成长,譬如对于没有去过的地方,我就比较有兴趣,我可以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因为亲自去过那个地方在我心灵的版图上就会鲜活与生动起来。譬如焦作在郑州的西北方向,大约两小时车程,焦作产煤,离山西晋中很近,约一小时车程,焦作附近有一个风景旅游点:青云山,可以和武夷山媲美。每当我新去一个地方,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我喜欢新奇,也喜欢挑战,我始终认为成长是每一个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二是看我的所作所为能否给予更多的人以积极的影响。我做讲座,总希望听众多一点,因为,人多人少,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差不多的。听众多一点,也就是受众多一点,受到我的影响的人自然就会多一点。

  北京二中是北京市非常有名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许多的辉煌。从九月份开始,我作为名誉副校长到这所学校听课,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我的目的是希望了解教师的生存状态,了解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向校长学习,向老师们学习。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正在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

  我不会单纯的为了金钱而劳作。譬如,我经常乘飞机,几乎所有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会员卡,如果积分达到一定的量,就能获得免费机票等好处。但我一张会员卡也没有要过,因为我不愿在这些事情上耗费心思,我觉得在像这样的事情上,我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导致社会财富的增加,虽然我能得到一些好处,但也纯粹只是一种经济上的好处。很多人都觉得我“怪”,我想是由于我的推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推理”的不同不是由于“推理”的逻辑法则的不同,而是由于“价值原点”的不同,即“前提”的差别。人们行为自然都是趋利避害的,但何为利,何为害,各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况且,同样为“害”,其程度如何,人们的认识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利害”的谱系,而这个谱系也就是各不相同的。

  2005年我首先到的城市是甘肃的天水,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的城市。天水,古称秦州、成纪,秦统一后在此设陇西郡。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河西走廊水草丰美的必经之地,这里是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的分水岭,渭水在这里穿流而过……,天水有麦积山。第二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的城市是广东的韶关,这里有丹霞山。第三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的城市是江苏的连云港,是和文质君一道去的,这里有花果山。接着是湖南的湘潭。湘潭以前我路过过,这次去雨湖区参加他们的活动,闻着初夏的青草的味道,唤起我许多童年的记忆。而后是四川的乐山,江苏的无锡,河南的焦作,河北的沧州,湖北的宜昌、咸宁和潜江(县级市),山东的菏泽,辽宁的锦州。每当我新去一个城市都有一点成就感。至于广州、深圳、长沙、武汉、济南、成都、长春、哈尔滨、郑州早就去过。我真正地走遍了中国,这令我非常得意和自豪。

  我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当然是大学教师。教学与指导研究生是我最主要的工作。2005年,我上了两门课:《教育文化学》的函授教学与05级高校中职硕士班的《教育原理》。对于我的教学,向来就存在两种极端的评价,认为好的,简直就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不好的,就会觉得一无是处。我与我校教务处王一川教授谈及此事,他就很能理解。他是少有的明白人。他说富有个性的教学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提供给学生选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希望的教学,而又不磨灭教师的教学个性,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喜欢我的课的学生,往往是比较聪明、内心敏感、阅读面比较广、善于建构知识(特别是有一定哲学修养)的学生,像蒋凯、杨旭东、顾梅、余小茅、田盛梅等同学,都是我记忆中的优秀学子。

  我现在有十二位研究生。他们都真的很优秀。王琪、魏远远、白雅娟很有才华,胡乐乐很勤奋,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很强,梁向斌阅读面很广,毛卫群踏实、认真、善良、正直,李姝待人真诚、善于沟通、乐于助人,刘发虎宽厚、质朴。他们令我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不是缺乏有潜质的人,而是缺乏一种机制使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