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芳玉:美欧印钞救市将导致货币贬值并严重冲击中国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54:42
杨斌
内容摘要: 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美欧经济形势恶化必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因此,中国不应坐视美欧采取不当的经济金融政策,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升级并导致美欧货币贬值,持续不断造成我国出口形势恶化和外汇储备损失。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影响不断上升的大国,应该联合世界各国指出美欧经济金融政策的失误,积极主动地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并促进和谐发展。对世界各国和中国经济构成主要威胁的美欧经济金融政策失误,就是不惜代价注入巨资挽救银行体系有毒资产的计划。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曾披露了欧盟委员会的一份内部报告的数据,显示欧盟区整个银行体系的有毒资产数额高达25万亿美元,其规模庞大竟然相当于欧盟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50%以上,这个数据还揭示出美欧巨资救市是徒劳无功的错误方法,将会导致巨额资金被银行有毒资产的黑洞白白浪费掉,导致缺乏资金的实体经济部门陷入更加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全球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更危险境地。
美欧印钞救市的负面效应已开始显现
自从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各国出台了一系列巨资救市计划。但是,这些措施没有阻止全球经济恶化并陷入严重衰退。2008年第四季度,美欧和亚洲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普遍下滑,美国下降了6%,欧盟地区下降了6%,德国下降了8%,亚洲地区的经济衰退速度比欧美更为严重,日本下降了12%,新加坡下降了16%,韩国下降了20%。[1] 据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3月26日报道,日本的外贸萎缩幅度2月份创下了历史记录,出口额大幅度下降了49.4%,进口额则下降了43.9%,日本政府也承认本国经济形势仍在“急剧恶化”之中。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巨资救市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据《华尔街日报》2008年3月19日报道,美联储打破以往公开市场操作的常规,决定开启印钞机向美国政府和银行注资,直接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以及多达1.25万亿美元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发行的房产担保证券。美联储的决定立即引发了对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普遍担忧,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随之迅速上扬。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和能源需求尚在持续下降,石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产品就出现了价格上涨,表明美联储巨资救市非但未能有效遏制经济衰退,反而出现了“衰退通缩”变为“衰退膨胀”的早期危险迹象,证实了笔者关于美国救市计划存在着很大负面危害性的分析。[2]
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正日趋明显,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总额下降了12%,2月份出口下降25%,3月份出口下降17%。[3]美联储大规模着发行货币救市的举动,将会不断引发美元贬值冲击中国外贸出口。美元贬值一方面会严重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一方面会增加中国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美联储大规模发行货币救市导致美元的大幅度贬值,还会直接威胁到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和美元资产,这同美国政府刚刚发出的保护中国在美资产的承诺截然相反,中国应认真考虑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美国损害中国经济利益。英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央行也纷纷采取印钞救市的“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加剧欧洲货币对人民币的贬值趋势,进一步加重中国对欧洲市场出口的严峻形势。
美欧银行有毒资产来源和严重程度
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特别是“入世”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美欧经济形势恶化必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因此,中国不应坐视美欧采取不当的经济金融政策,加剧国际金融危机升级并导致美欧货币贬值,持续不断造成我国出口形势恶化和外汇储备损失。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影响不断上升的大国,应该联合世界各国指出美欧经济金融政策的失误,积极主动地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并促进和谐发展。2009年3月,中国主动提出建立新型世界储备货币的建议,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反响,充分说明中国不应消极应对美国的无端指责,而应主动指出危害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这样才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并赢得广泛的国际支持。
对世界各国和中国经济构成主要威胁的美欧经济金融政策失误,就是不惜代价注入巨资挽救银行体系有毒资产的计划。2008年底美欧刚刚向银行体系注入数万亿巨额资金,2009年初美欧的各大银行就纷纷传出一系列不利消息,迫使美欧政府和央行实施新一轮的注资救市计划,甚至不顾通货膨胀危险直接开启印钞机解决资金紧缺困境,将会导致美欧货币轮番贬值严重威胁中国出口和外汇储备。特别危险的是,美欧银行体系正不断暴露出更令人惊讶的有毒资产的新数据,显示出已暴露的问题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自从2008年10月爆发全球金融风暴以来,美欧政府和央行就像救火队一样四处撒钱救火,但是,动辄成百上千亿美元的注资仿佛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止银行体系有毒资产危机的野火遍地蔓延。
2009年2月1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曾披露了欧盟委员会的一份内部报告的数据,显示欧盟区整个银行体系的有毒资产数额高达25万亿美元,其规模庞大竟然相当于欧盟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50%以上,这个数据充分揭示了欧洲国家央行注入的数万亿流动性为何无效,因为其相对于25万亿美元银行有毒资产的确是杯水车薪,欧洲整个银行体系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缺少流动性,而是长期沉溺于金融投机导致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已经完全丧失造血功能陷入了彻底破产的境地。正如美国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美欧国家巨资救市仿佛“采取输血的办法挽救内脏大出血病人”,将会导致巨额资金被银行有毒资产的黑洞白白浪费掉,导致缺乏资金的实体经济部门陷入更加严重的经济衰退,无法促进物质生产的巨额注资将带来巨大通货膨胀压力,导致全球经济陷入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更危险境地。
欧盟整个银行体系有毒资产高达25万亿美元的数据,还揭示出其来源不是面向实体经济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而是来自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投机泡沫形成的坏账,否则不可能以如此大的幅度超过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同时这个数据还揭示出美欧巨资救市是徒劳无功的错误方法,其真实目的与其说是挽救经济和维护民众利益,不如说是以掩人耳目的理由向金融财团输送巨大利益。难怪《每日电讯报》网站次日又匆忙删去了有关银行有毒产的详细数据,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是为了掩盖欧洲银行坏账的严重程度,以免人们认识到事情的真相彻底丧失了救市信心,就会迫使政府寻找触动金融财团利益的真正挽救危机办法。
美国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和金融衍生品创新的发源地,银行体系中潜在的有毒资产整体规模肯定不会少于欧洲,考虑到美国整个银行体系的自有资本仅为1.4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美国整个银行体系实际上也已陷入彻底破产。2009年1月22日,据美国《货币与市场》刊登马丁•威斯博士文章提供的数据,花旗银行持有各种金融衍生品金额高达39万亿美元,相当于其拥有的2万亿美元资产的十九倍,相当于其拥有的200亿美元总资本额的近两千倍,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8倍。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品数量更大,相当于花旗银行持有数量的233%,相当于其拥有总资产的四十多倍,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5倍。这意味着美国民众即使捐献其六年的全部收入,也不足以挽救摩根大通银行的潜在金融衍生品损失。据美国雅虎新闻网站2008年3月9日报道,花旗、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等五家最大的美国银行,2008年10月接受了政府第一轮1450亿美元的银行系统挽救计划之后,拥有有毒资产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加,在短短三个月中有毒资产总额迅猛增加了49%,达到了5870亿美元的惊人规模,其中绝大多数有毒资产来源于金融衍生品赌博失利的损失,这些金融衍生品貌似资产保险实质上却是高风险赌注,实际上已经将美国五家最大银行拖入了彻底破产的境地。[4]
这次金融危机与以往任何一次危机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通过所谓金融创新吹起高达天文数字的金融衍生品泡沫,具有摧毁全球经济的巨大能量。金融衍生品坏债其实是脱离实体经济的投机赌博债务,世界各国只有正确认识这种坏债的巨大危害和性质,采取果断措施将其冻结、注销才能化险为夷,否则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山或定时炸弹之上,将会不断遭受一轮轮金融海啸的袭击并难逃灾难的厄运。
[1] Nouriel Roubini:“Doctor Doom:The U.S. Financial System Is Effectively Insolvent”(http://www.Forbes.com/2009/03/04/global-recession-insolvent-opinions-columnists-roubini-economy_print.html).
[2] 杨斌: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安全》,《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2期,第30页。
[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3月份进出口环比数据呈增长,但环比数据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如2月份含春节因素,且3月份天数比2月份多10.7%等。
[4] Greg Gordon and Kevin G. Hall :“ Regulatory reports show 5 biggest banks face huge loss risk”(http://news.yahoo.com/s/mcclatchy/20090309/pl_mcclatchy/3184724)。
(《环球视野》第340期,网摘)
版权所有 @ 环球视野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