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命理分析:视听语言课堂笔记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08:54

            视听语言笔记

法国学者里吉斯·代布雷曾对人类社会给出三种时段划分: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及视听时代。代布雷认为:书写时代是语言的势力范围;印刷时代是文字的势力范围;视听时代是视图的势力范围。

1伯格曼对语言的质疑:语言正如空虚、孤独、陌生、痛苦和无助已经失去了意义。(《假面》)

2希区柯克 悬念大师  形象记忆沉入精神底层,比理性层面更深的是“视觉无意识”。  (《爱德华大夫》)

一、电影的秘密

1幻觉中的可视性的真实:明知是一种荒诞却又把它当作一种无与伦比的真实。

2银屏始终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扇透明的窗,它向我们显现的,尽管几乎可以乱真的表象世界,但他不是现实世界本身。

3影片的解读,不仅是专业化的电影欣赏,而且是电影的揭秘。我们应该在电影叙事人隐身的电影语言背后发现他、反身揭破某种视听效果的构成,并且在丰富而巧妙的电影叙事策略中发现其中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           《楚门的世界》

看与听的能力

皮埃尔·布迪厄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看的能力即是知识或概念的功能,也就是词语的能力。即可以命名可见之物,就好像是感知的编程,缺少特定代码的观赏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完全迷失于声音与节奏。

二、电影与电视的差异:所依赖的物质载体的不同;对影像艺术的接受与体验方式不同;电影是一种放大的艺术,电视则是一种“缩小的艺术;受众群体不太相同。

电影与电视的统一性:都是由活动的影像所构成的艺术;都是一种文化产业;都属于视听一体的语言符号;都是大众传播媒介。

三、视听语言与小说语言的区别:

1同现实的关系:小说是一种以现实为材料的在作者头脑中随意性建构;

内在性与外在性:小说更为内心化,而电影更为外在化;

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区别:小说是时间的艺术,电影则是时空结合的艺术;

单一性与多样性:小说靠单一的文字符号系统来表意,电影不仅有由活动着的图像组成的可视听性系统,还有由语言、杂声和音乐组成的声道系统。

    专题一   视觉元素:画面造型语言

1人的视听感知特性:

视听暂留原理: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视像在视网膜上滞留      秒时间左右。

似动现象(运动错觉):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的运动现象。(原理:由影像的交错引发视觉刺激,从而使视觉皮层细胞将这种接受为运动。)

心理补偿机制:人们的感知活动可以对各种感觉器官提供的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组织和处理。人具有将看到的东西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的本能。      明斯特伯格  (德)《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2影像的特性:

客观真实性(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

幻觉假定性 (让·米特里《电影美学和心理学》  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

影像的符号性: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不完全互相包容。

影像的三个层面:知觉层面、叙事层面、抽象层面。

3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摄影时谈到的镜头: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4形式影像的基本元素——画面造型。

影别:画面范围的大小不同、距离远近。

画框:最终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角度: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色彩和色调:画面的色彩表现与光影色调。

5分析影像的基本方法:分镜头分析、截图 截取片段分析、机位图分析。

6景别:以被摄主体为划分标准  (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中远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7画框与构图

“画框”也叫景框,原来是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简单地说它是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的一个封闭四边框,用来把绘画的空间与绘画作品以外的空间分割开,并且相互区别。

画框的存在是构图的前提,而构图就是对画框内各元素的安排。

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构图  (均衡或倾斜   即画面中各种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组合结构)

线条  (几何形状、水平与垂直的关系)

位置  (重心、平衡 

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对比

光线  色彩变化

8光影与色彩

光影:光度、光差、场景气氛、人物造型

色彩:富有意味的造型元素。

        《天使爱美丽》 (印象派)

视听语言分析:

1景别:中近景为主    2构图:以均衡为主

3色彩与光:黄绿  柔光、侧光

4摄影机运动:整体(俏皮灵巧)      表现(快推、旋转<打水漂、发现神秘人追赶连诺>

5声音:

音乐: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等乐器创造出轻松随意、层层叠叠、鲜艳饱满、浪漫又愉悦的音乐,构成艾美丽童话般的世界。

音响:声画符合,升华主题(蔬菜店老板被整一段)

旁白:全知画外音

6影片整体风格

视听风格:浓郁华美、精致、灵动

精致的细节与丰富的想象力。

节奏:动静得当,优美华丽。

旁观的全知视角,并不避讳的镜头,充满分享般的隐秘快乐。

叙事结构:由单一的线索展开主题,然后多余线索平行交错发展的立体结构形式。

诗意现实主义

7主题与人物形象:普遍的孤独、温暖的向往。

艾美丽:善良、羞怯、灵巧

8关于导演:让·皮埃尔·儒内

卡通色彩的人物超常规的视角以及黑色幽默感等构成了儒内的标志。

瞬间爆发的视觉美感和令人难忘的精彩创意,洋溢着个人化的狡黠和机智的味道。

宁静而又残酷的《青红》(导演王小帅)

         专题二:镜头的组合关系

一、镜头的类型(按照镜头画面的作用与功能来分):关系镜头、动作镜头、空镜头

1关系镜头:一般以全景系列镜头(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景别为主。

作用:交代场景、表现人与环境关系、人物运动的运动方位及运动轨迹,人物动作过程及结果。

关系镜头在全片镜头中的比例一旦超过5℅-10℅,就会使画面的视觉节奏舒缓。在关系镜头中,经常称表现两个人物的镜头为双人镜头。  在通常的对话镜头语系中一般是先关系镜头,然后正打、反打,最后再一个关系镜头结束对话。

2动作镜头 (局部镜头、小关系镜头)

景别处理一般以中景及近景系列镜头(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 这类镜头在常规影视作品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一般占全部影片的60℅-80℅,是一部作品的叙事重点和视觉核心。

3空镜头

又称渲染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镜头的景别通常采用远景和特写。

常见的空镜头形式:交待性空镜头、抒情性空镜头、隐喻性空镜头和想象性空镜头。

作用:调整叙事结构,情绪基调和视觉感受。  影视作品中一些不便直接表现的内容,也可以用隐喻性的空镜头进行交代。

空镜头的使用频率一般占全片的5℅-10℅,使用较多会打断视觉的连续性,会在视觉上减弱叙事效果,增加情绪效果和写意效果。

二、镜头的语法修辞:蒙太奇与长镜头

蒙太奇(长镜头也可视为蒙太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影视画面,声音实现其叙事功能的一种“语言修辞规则”,也可以说是电影和电视能够成为独立而富有魅力的艺术的基本构成手段。

两种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理论流派、美学理念。

1蒙太奇:原是法国建筑上的一个名词,意为构成、装配。用在电影中为“组接、构成”之意。  (格里菲斯  《最后一分钟营救》)

蒙太奇组接不仅仅起镜头连接的作用,而且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打乱,扩大和深化电影表现的可能性。

苏联的蒙太奇学派: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联想蒙太奇):叙事蒙太奇理论   蒙太奇是镜头的组合,“以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面,以若干场面构成一个段落,以若干段落构成一个部分等等”;重视叙事的连续性,蒙太奇的作用是把各个分别拍好的镜头很好地连接起来,使观众终于感觉这是完整的不间断的、连续的活动。  蒙太奇不仅致力于推进故事,而且更重要的是更加详细地叙述故事,绘声绘色的抒发,生动形象地描写。  视听作品经由蒙太奇超越了简单的现实再现或生活复制,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艺术创造。

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原则:都以视觉形象的象征性和内在含义的逻辑性为根本的、致力于通过镜头对列的方法创造主题效果。      

杂耍蒙太奇:把任意选择的、那些独立的杂耍表演自由地组成蒙太奇,也就是说,一切都从某些最后的主题效果的立场出发来进行合成。  

理性蒙太奇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排,把一切的视觉形象转化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理论基础:从视听注意和完型能力出发,将表现重心放置在间离幻觉上面,试图通过中断连续幻觉引发观众思考。  意义:创造了视听写意形式,深化了画面感染力。  缺点:插入的镜头往往脱离真实素材和特定情境,暴露出牵强、矫饰的毛病。

2蒙太奇的表意特点:一般来说,单个的镜头不能独立承担叙事和表意的任务,完整意义的产生是通过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组实现的。   镜头组接时,镜头的排列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产生重要影响。镜头组接并不意味着其内容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于镜头间形成的某种关系使这一镜头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新意义的整体。                  通过镜头的组接,不仅能够分解和重新组合空间,延长或压缩时间进程,而且为了某种特殊的表意需要,可以自由地结构时空,形成一个新的意义整体。

3蒙太奇的主要表现形式:

叙事蒙太奇:着眼于表现事物的一个完整过程和情节,一般来说,具有表现情节线索脉络清楚,叙述流畅、明白易懂的优点。

表现蒙太奇:通过逻辑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镜头队列组接,来暗示或者说创造一种寓意、抒发某种情绪,激发观众的联想。

4叙事蒙太奇:叙述和描写    叙述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事件,往往是按时间顺序来组接镜头,来展示生活的流程,体现了时间的连续性。   按照空间顺序来组接,来逐一地展示各个不同空间事物的存在状态或事件的发展状态。   依据因果、呼应等逻辑因素来组接。

5叙事蒙太奇的四种句式:

前进式句式: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把观众的视线从整体环境引向局部细节,逐渐地重点突出趣味中心,使观众对于某一主体的视觉感受逐渐增强。

后退式句式:从特写—近景—中景—全景,把观众的视线由局部细节引向整体环境。

环型句式:前进式句式和后退式句式连接起来使用的手法。

片段式句式:主要以景别的过渡来作镜头组接依据,按照事件发展的时空或逻辑顺序,在一连串的事件发展过渡中,择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组接,体现了一种“以局部代整体”的意念。

6蒙太奇与长镜头:

让·米特里:蒙太奇是诗的语言,直接表达思想;长镜头是小说的语言,总是躲在人物背后说话。  蒙太奇理论发展出影像的戏剧性,长镜头理论则体现出影像的纪实性。

7长镜头:在叙事艺术上保持被摄世界的时空完整性和统一性为目的,采用的语言形式就是长镜头和景深镜头。   长镜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剧情时间的完整性,景深镜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剧情空间的完整性。

理论基础:安德鲁·巴赞指出的摄影机照相本性。

理论特点:单镜头容纳着丰富的含义与无限的艺术价值,保持了现实生活本身的复杂暧昧的质感,是关于世界的最真实的反映。

长镜头和景深淡化了镜头的组接及其产生的关系,但实际上是将组接放到了一个统一的时空中去,形成的是镜头的内部的蒙太奇。

片段欣赏:希区柯克《夺命案》  阿巴斯《樱桃的滋味》

8场面调度:原先是一个法语词汇,源于戏剧,它的本意是“放入场景”中,也就是把人物放在场景中适当的位置上。

郑君里:演员和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

主要表现:人动摄影机不动;人不动摄影机动;人动摄影机动。采用经典的连贯性剪辑方法制作的电影通过故事的不断延续过程来引导观众,而依赖场面调度制作的电影要求观众暂停下来审视故事的构成空间。

9长镜头的分类:

固定长镜头:机位、焦点和视点不变的长镜头。

变焦长镜头:机位和视点不变,利用推拉器变化焦距改变视角的长镜头。

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

运动长镜头

10长镜头的功能:再现生活原生态;创造运动、造型的连贯;表现情绪的连贯和升华;传递寓意;创造影片的总体风格。

11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对比分析:蒙太奇的叙事具有创作者的主观特征,而长镜头则具有客观性;蒙太奇叙事内容紧凑凝练,而长镜头则是自然的;蒙太奇的叙事是一种侧重编辑的叙事,长镜头则是用摄影完成叙事;蒙太奇的叙事是强制性的封闭,而长镜头的叙事是一种开放型的。

12视听语言的分句法:

技巧性转场:淡出淡入、叠化、定格、圈、划、翻页。

无技巧性转场:切、利用特写转场、利用相同的物体转场、利用主观镜头转场、挡黑镜头转场、运动镜头转场、利用空镜头转场、利用声音转场、利用动作转场、标题转场。

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

13视点转换:

视点:摄影机的位置;观看的角度;视听作品结构的具体切入角度。     人称:视听作品叙述主体的定位,整体结构意义上的叙述角度。

14摄影机的假定性与非假定性:非假定性往往为拟态,主要传达信息。假定性镜头往往传达情绪,主要为自主性很强的镜头。

15假定性镜头的功能:可以模拟非自然物体和主观感受;提供象征和隐喻;提供节奏以及分场分段使用。

16镜头视点的分类:

客观视点:摄影机的场景的记录。

主观视点:摄影机对场景的介入。

导演视点:引导观众怎样看。

间接主观视点:接近动作卷入情节中。

17视点转换:一般视点转换、被标注的视点转换。

一般视点转换:无依托转换(常见的追踪镜头)

有依托转换(通过语言告知、通过声音进行转换)

被标注的视点转换:前注(以某种方式通知要进行视点转换   方法:通过视线、通过听)后注(一个段落后标明视点来源  功能:提供悬念、混淆现实与想象。)  前后注  假定   综合

1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转换(通过推理和暗示实现的视点转换)通过遮蔽实现转换、通过推理显示视点转换、无缝过渡。

视点转换的理论延伸:欧达内(询唤与缝合理论)

劳拉·穆尔维(观影与自恋《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正反打镜头与“缝合”理论  (隐藏叙述人   缝合观众欲望  电影叙事实现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核心技巧)

专题三  视听语言的听觉元素

1声音是一种新的影像维度(声音所引发的图画想象比画面上出现的形象更丰富,它因为模糊而深邃。  电影的空间是由光和声音来共同塑造的。)

2声音的几个技术环节  (声带  直接录音  后期配音  前期录音  混合录音)

3声音的物理特性  (反射  共鸣  干涉 )

4声音的时空属性:

声音的时间性:瞬间即逝  无线连续

声音的空间性:声音在一定的声场中传递,携带声场的信息,具有空间感、方位感、距离感、透视感。)

5声音的分类: 人声、音响、音乐

人声(人物语言):对白(交代剧情、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潜台词)、旁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呈现为第三人称叙述的语言形态。叙事功能;转换时空,风格追求)、独白(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外化。抒情,补充视觉画面)

音响:除人声与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  (自然音响和人造音响、客观音响和主观音响)作用(渲染环境氛围;扩展画外空间;刻画人物心理;连接时空;制造悬念。)

音乐:声音语言中飞翔的精灵 (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单主题音乐和多主题音乐、场景音乐)

作曲家汉斯·齐默尔:我从导演停下来的地方继续工作,讲述那些你不能用画面或字词表达的东西,而且还要做得优雅。

6视听音乐的特性:强烈的他律性、结构形式上的灵活性

7视听音乐的功能:渲染功能、抒情功能、刻画功能、节奏功能。

无声作为一种听觉手段:表现“静”是有声片最独特的戏剧手段之一。

《电影语言》马塞尔·马尔丹  :沉默,升格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作为死亡、缺席、危险。不安或孤独的象征,沉默能发挥巨大的戏剧作用。

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电影从开始就是有声的;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庸;声音是有空间的

 

作业要求:视听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3000字以上, 封面:标题 姓名 学号  分析角度:视觉 听觉运用(镜头运动 组合 修辞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