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网帖“卖身救父”何以能成功解救"被精神病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6:07

 日前,网友“郭寒韵”发帖称,其父因举报当地官员被关精神病院长达14年,谁能救出其父,“姿色尚可,至今守身如玉”的她愿以身相许。该帖被超过10万多网友点击,引起关注。1月4日,被关精神病院14年的湖北十堰市竹溪县建设局干部郭元荣终于被放出来。后经发帖者证实,郭元荣只有一个儿子,“郭寒韵”实为“郭喊冤”谐音,目的是吸引眼球。

举报当地官员的郭元荣,何以“被精神病”了14年?

在这么长时间里,郭元荣的家属肯定通过种种途径反映了其遭受“迫害”的情状,以期获得公正合理解决,却并未有人管这件事,导致其在十多年时间里形同囚禁,家属多次试图将其接回,均没成功。这件“公案”的当事单位和部门固然是坚持不放,然而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对这类行为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机制,致使他们可以恣意妄为?还有,这些单位和部门之上的某些人为什么对此视而不见,让郭元荣在十数年时间里以一个正常人终日混迹于精神病患者之中?

在郭元荣一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官员既可以贪污受贿,掳取经济利益,而且在知情人举报之后仍然可以受到安全保障——除非受理机关泄密,否则郭所在单位领导又是从何处得知谁举报了呢?不仅如此,在发现举报人意志不死的情况下,他还可以伙同当地公安局对举报人采取强制措施,将其投入形同监狱的精神病院。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地方官员的权力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相互勾连,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以致在“一方有难”之时,立即就会有人“八方支援”。这种权力如果是为民众的,倒还说得过去,但它完全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乃至视民众为敌人,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与民众利益背道而驰。(丁咚)

炒作“民女许身救父”,这个噱头“很黄很暴力”

多年来,举报人极易遭受打击报复,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官官相护”的扭曲权力生态下,盘根错节的官场利益纽带,对于那些敢于触动其利益的举报人,一向不惮以最恶劣的手段施加报复。而各种报复手段之中,以官方名义把举报人关押于精神病院,更是一个早已广为人知的罪恶手段。由于相关法律缺失,精神病院简直比监狱更插翅难飞,想从精神病院“捞人”也难于上青天。不料,真人14年都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动作,虚拟人“郭寒韵”却几天时间就做到了。多么讽刺!

很显然,“郭寒韵”之所以会成功,全凭“民女许身救父”这个噱头“很黄很暴力”,确实能抓住众多网民的眼球,才成功引发一起公共舆论事件,而最终引起当地官员的恐慌。相形之下,举报人亲属14年来“屡次想将其接回家但未能成功”,就显得格外“不给力”。于是,我们就发现:明明有一条法律的“正路”摆在面前,却无论怎么走都是一条“死路”;而另一条进行炒作的“歪路”,却立即能走出一条“活路”。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其实,在这起“民女许身救父”的炒作背后,本质上仍是“如何有效监督权力”的问题。正如我们所见,不受监督的权力可以肆虐横行,而受害者却根本无处伸冤。假如没有外力制衡权力,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别说被关押在精神病院14年,关押到老死也完全有可能。归根结底,“郭寒韵”的“民女许身救父”成功,还是解决了“监督”的难题,通过一场炒作引入外部舆论监督,以外力“倒逼”权力,才使后者退缩让步。(宣华华)

一个不算真实的帖文,何以快速改变当地官员的态度?

郭元荣的亲人在14年里,屡次想将其接回家都未能成功;一个不算真实的帖文,却快速改变当地官员的态度。这个对比岂不让人感到荒唐?可见,在有些地方,公民权利被漠视到了何种程度。在竹溪县,家属努力14年竟找不到一个可以维护自己权益的方法。而一旦公诸天下,当地官员的迅速纠错,又说明了他们完全知道此前作为是见不得阳光的。

对当地政府来说,郭元荣是不是精神病不重要,不给他们惹麻烦才重要。当初把他关进精神病院是为了摆脱麻烦,现在同意放人同样是为了避免麻烦。这种为“摆脱麻烦”而把公民关进精神病院的做法不乏先例,2003年,河南农民徐林东帮邻居维权,被当地乡政府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达七年;2009年,湖北气象局职工邱小卫因多次上访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入院之前只进行了“目测诊断”……

这些“被精神病”的人最后得救大多是源于舆论关注,彭宝泉杜撰“卖身救父”也是希望求助于舆论。但靠编故事来利用舆论维权显然不妥,一来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会留下隐患,伤害网络维权的信誉;二来这样的做法也只能仰仗运气,不具有普适性。如果精神病院里还有一个“郭元荣”,而没有了“卖身救父”的噱头,他还要“被精神病”多久呢?此议舆论呼吁已久,难道还要再出现一个“被精神病”的公民,才行吗?(敬一山)

综合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相关报道